滴滴改名的今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 Uber 不会更名为 「Uber 出行」

· Sep 10, 2015

上线三周年,滴滴选择了在今天将自己的品牌更名为 「滴滴出行」,并启用全新 Logo,新版 APP 也会在今晚 19:09 放出更新。

随着驾乘类型和出行业务的多元化,从 「滴滴打车」 更名为 「滴滴出行」 显然更符合滴滴现在 「移动出行平台」 的定位。从滴滴更名这件事联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做打车,Uber 中国会不会也改名为 「Uber 出行」?

答案是肯定不会,原因在于滴滴和 Uber 底子里是两家截然不同的公司,他们的核心定位和做事情的逻辑不一样,尽管目前在业务上两家看起来是竞争关系。

滴滴

滴滴像是一个交通公司。

滴滴的目标是建造一个综合性的交通出行系统,它希望解决的是你怎么从 A 点挪到 B 点。围绕这个核心,滴滴深挖出行领域的服务,打造了出租车、快车、专车、巴士、顺风车、企业用车一系列战线。通过在出行领域里不断增加多元业务,滴滴获得的好处是服务层次非常丰富,公司能更快的从中找到某一项拥有盈利能力的点。

基于这套战线,它选择的扩张逻辑应该是线性的——滴滴会尽力在整个链条上做垂直整合,以此创造更大的价值。交通出行服务是滴滴向外扩张的原点,这块根据地左右分别连接着上下游两端的 「车」 和 「人」:车可以延伸出车险、车保养等车后市场,「人」 则可以延伸出其它增值服务,比如地图、LBS 营销、广告投放、对接 O2O 等。

顺着这套逻辑,未来滴滴要做的事情无非就两个维度:

  • 继续不断丰富 「交通出行」 这块的服务内容,推出更多元的搭乘类型,巩固自己的大本营和根据地;
  • 等交通出行服务完善得差不多之后,开始向上下游动手。

Uber

Uber 看起来更像是一家算法公司,它的核心是共享模式和算法。

因为核心不同,Uber 的业务逻辑不像滴滴那样是线性的,而是发散式的:只要算法适用的场景都会想要去尝试。

Uber 并不关心平台连接的一端究竟是不是车(还是直升机),另一端究竟是不是人(还是快递货物),它去尝试一项业务的主要逻辑是——这个东西是不是需要实时调度和按需分配的,如果需要,共享经济的算法就能用上。只不过恰好打车这块市场因为高频和刚需的特点,暂时成为了这套算法最合适的业务落地点。

因为这个核心不同,Uber 在交通出行这块的业务层级相比滴滴来说,表现得相对比较单一,只有专车和前段时间推出的拼车。但跟出行不相干的业务上,Uber 比滴滴更放得开。如图:

7216.tmp

当然,Uber 也会在线性维度上做扩展,比如从出行服务这块连接到汽车的金融服务(提供更低利息的贷款购车服务),但总的来说,这种线性维度上的延伸,方向不深,更多的是多点开花。

这点核心的不同,最直观的体现是:滴滴此前是司机抢单模式,Uber 则是派单——抢单是同时考虑司机和用户,尽力整合上下游的表现;派单的核心则是调度算法。

那么,接下来我们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就变成了:出于这套逻辑的不同,滴滴和 Uber 在未来各自会遇到哪些不同的问题?

滴滴:公共交通系统这块硬骨头看起来是绕不过去了

滴滴出发的起点是移动出行领域,但由于国情的不同,滴滴想要真正撼动这块市场,难度也不小。

不同于美国,国内绝大部分人出行靠的主要还是公共交通系统,比如公交车和地铁。打车软件在中国,有点像是利用大规模的补贴,把专车这种更高档次的出行方式,强行拉低并普及给原本消费不起的广大普通消费者。也因此,国内的用户更能接受有补贴的打车出行,如果哪天完全没有补贴了,恐怕很多人还是会一夜退回解放前,继续选择拥堵的公共交通工具。总的来说,打车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太贵了。

因此,滴滴想要建造一套真正能发挥效力的交通出行平台,必须着重往公共交通系统这块发力,做更多的改造手术——但这件事政府都很难搞定,一家互联网公司能真正做起来吗?目前来看,滴滴巴士或许是个不错的尝试,但还远远不够。

除此之外,滴滴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是不断再砸钱去扩大平台的规模,期望当规模达到另一个体量时,能够利用协同让规模带起平台效应,为用户真正降低出行成本。

Uber:中国市场和滴滴这块硬骨头看起来是绕不过去了

此前的 Uber 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是所向披靡的。但到了印度和中国,Uber 的战斗力几乎遭到了疯狂的反扑。

Uber 中国目前在市场份额上完全落后于滴滴,根据一份基金资料,滴滴据称出租车市场份额 99%,专车市场份额 78%,Uber CEO 昨天给出的一个说法则是,Uber 中国用了 8 个月时间将市场份额从小于 1%提升到了 35%,不过他并没有给出这 35%的具体解释。

不过更致命的问题或许是:滴滴有专门的政府事务团队,和政府的关系一向很好;Uber 作为一块和美国国防部紧密挂钩的洋牌子,政治方面的原因则决定了中国政府不可能放任 Uber 占领国内市场。

但 Uber 几乎无法放弃中国市场。Uber 在前期已经烧掉太多的钱了,中国市场很有可能为 Uber 后期的投资方带来回报,同时,Uber 关于全球化的故事也得靠着这块市场才好继续讲下去。

不过前面说了,Uber 的核心跟滴滴不同,并不局限于交通出行。在面对滴滴的攻势下,Uber 仍然可以在中国战场上采取两种策略:

1、拖住滴滴,打以小牵大的持久战。

2、选择曲线迂回的方式抢占中国市场。避开正面战的同时,Uber 可以更多的从配送、物流这几块(滴滴目前暂时不太会进入的)市场入手,将共享模式的算法更多的应用到除了出行领域之外的其他场景,以寻求其他方面的业务增长。这样其实也符合 Uber 做一个生活服务平台的愿景。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网站文章微信推广-21

2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