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博世开始关注车内人机交互创业公司,他们是怎么想的?

· Jun 11, 2018

为了能够关注汽车领域最新的趋势,补充自己业务版图,博世在去年举办了第一期「PNP 汽车人工智能加速器」,关注重点集中在无人驾驶的底层技术,像激光雷达、AI 算法以及整个无人驾驶的解决方案。

上周,博世 PNP 汽车人工智能加速器第二期也迎来了展示成果的 demo day。 在现场,GeekCar 也和博世加速器项目负责人 Crystal Zhang 以及博世汽车多媒体亚太区总裁 Theo Drijfhout 聊了聊其中的一些细节。

从自动驾驶到人机交互

和第一期相比,第二期加速器活动的最大差异体现在关注领域上。和第一期重点在无人驾驶不同,第二期活动增加了人机交互的部分,主要包括语音、手势、整体交互解决方案等领域。我们所熟知的包括思必驰、云知声、极鱼科技、问众智能、未来黑科技等公司都出现在了企业名单中。

Theo Drijfhout 告诉 GeekCar,人机交互当前在功能性的实现有三个比较大的挑战,分别是:提供互联网式的用户体验;提供安全、个性化、针对不同自动驾驶阶段人机交互的体验;针对共享车辆 HMI 的用户体验。

WechatIMG3

博世希望能在目前提供各种功能模块的基础上,再配合包含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和数据相关技术,提供完整的 HMI 融合产品方案。

与这个目标对应的,在判断人机交互趋势、确定技术领域上,博世主要有六个技术和市场趋势的选择方向。

这六个方向又分成前后端。前端显示技术集中在车内,包括大屏向投影的转变、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手势识别和车内人员图像识别技术、触控反馈技术。后端主要集中在云端,包括个性化服务以及机器学习和 AI 的应用。

在这些领域中,博世会优先考虑其中领先、活跃的公司作为首要选择方向,并且挑选出其中解决方案有差异化、接近量产并且对市场有吸引力的部分。

对于为什么第二期加入人机交互这个话题,Crystal Zhang 告诉 GeekCar,加速器的整个选题在最初就已经规划好,第一、第二期属于一个阶段。每个选题都会做两期,确保覆盖主要的初创企业。

关于选择初创企业的标准,Crystal Zhang 透露是根据博世对整个无人驾驶落地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关键使能技术的判断而确定的。无人驾驶要落地,首先要解决底层技术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选择激光雷达、AI 算法等在第一期。一旦无人驾驶落地,还需要解决人机交互问题来配合无人驾驶整个解决方案。

在第二期完成之后,类似激光雷达,人工智能算法,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人机交互中的手势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潜在合作伙伴的选择全部完成。在第一期,博世最终选择了 4 家企业作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其中有两家已经完成了包括法律、商业和技术在内的三个维度的评估。第二期的结束,也代表加速器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合作落地的阶段。

WechatIMG2

解决的是用户体验问题

事实上,人机交互和自动驾驶虽然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但他们从来都不是独立分割的两个体系。在自动驾驶的不同阶段,确实需要不同逻辑的人机交互技术来配合、满足用户的需求。

当司机需要全身心的驾驶时,人机交互很大程度上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司机便利的使用车的一些功能。

现阶段,自动驾驶的逐步应用,给了司机更多的自由度,开始一步步解放手、脚、眼、脑等不同器官。与此同时,人机交互就需要开始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例如社交、娱乐等等甚至是一些我们还没想到的场景。

如何在适当的驾驶场景下,通过合理的人机交互满足用户需求,其实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课题,当技术不断进步,一定会出现更多可能性。

所以说车作为一个整体,无论是其中的人机交互还是自动驾驶部分,要解决的还是用户体验问题。这也是所有汽车行业的参与者,都需要重视的核心问题。而作为行业领头的博世,显然已经想的很清楚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网站文章微信推广-21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