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 Uber 的商业模式可能是在自取灭亡?

· Sep 01, 2014

上周 GeekCar 一篇 《Uber 整蛊竞争对手 Lyft 内部部署全纪实》 披露了 Uber 挖 Lyft 墙脚的始末,一时,Uber 革命者的正面形象受到了影响,无所谓是政治暗斗还是商业杀伐,搏出位的勇猛之下其实是狰狞,多么痛的领悟!然而,有天一辆巴士上的车身广告让我注意到了另一件事。在广告中,一辆黑色丰田普锐斯正在喷射钞票,旁边是 Uber 的 LOGO 和一句话:「开车就能赚 5,000 美元」。

在下面的一行小字里,Uber 向准司机们保证第一个月的「保底工资」是 5,000 美元。我查了查该广告的链接,发现此项待遇仅限于每周工作至少 40 小时,并完成了至少 90%所接订单的 UberX 新司机。折合下来每小时约 30 美元,比 UberX 司机的平均工资多一点。

广告明确地告诉了人们 Uber 在如何支配它从风投那里拿到的这数十亿美金。Uber 需要司机,它也不怕花钱,无论是雇人给 Lyft 捣乱取消订单玩,还是大幅让利消费者并开给司机们固定工资。在 Uber 称之为 Operation Slog 的拼车项目里,Uber 也必须在那些一眼看穿这一战术本质的人眼皮子下边承担公关战的巨额开销。

但,对 Uber 而言真正的危险并非每次的公关危机,而是招聘司机的成本,是与传统软件公司相较而言稍显另类的商业模式。有更多司机并不等于更多的附加价值。他们对 Uber 仅仅意味着保命。

真实世界的包袱

为了壮大司机团队,Uber 必须以谷歌或者 Facebook 从来都不需要的方式在营销、运营和保险上砸大钱,而这样的实地支出并不能保证投资的指数型回报。在高科技产业,花费在产品、研发和人才上面的钱才会创造出巨大优势,创业者和投资人喜欢将其形容为不对称的杠杆作用。

以 Dropbox 为例。这家文件同步创业公司只需几百名员工和为数不多的数据中心就能达到数十亿美元的估值。Uber 除了这些,还需要一个司机军团。(Uber 表示其「每个月都会创造 20,000 个司机的工作岗位」)虽然 Uber 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然而如果它不能两栖在物理世界那就没有意义了。而物理世界是出了名的效率低。

纵观在线商业不长的发展史,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企业也是相似的,成由轻装上阵,败则源于未能摆脱现实世界的沉重肉身。亚马逊利用网络省下了盖零售商店的砖石开销,而报纸则被看似微不足道的纸张和油墨拖垮。至于 Uber,它并不是要利用高科技将物理世界虚拟化,而是要用移动技术改造现存业务——扬招或者调度车辆——使之更有效率。需要在地面上进行的物理操作丝毫没有缩水。

另一方面,Uber 占据的物理空间不断扩大。上周四,该公司宣布又有 24 座新城市成为了 Uber 的新据点,这也是全球 45 个国家的第 205 个城市。正如它自己所言,Uber 想要无处不在。

「今天,我们离「UberEverywhere」的愿景又近了一步,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即无论你身在何处,5 分钟就能用上可靠的 Uber 车辆。」Uber 在博客里这样说道。

大胆么?是的。但没有足够的司机一切都白搭。

可靠性是一切

Uber 平衡司机与乘客供需的算法有诸多变量。有些相当复杂,有些则比较简单:想用 Uber 乘车的人数越多,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司机。是的,Uber 必须与竞争对手如 Lyft 争相拼杀有限的订单和称职的司机,而 Lyft 在最近获得的曝光量更是让 Uber 如坐针毡。

不过,外交战归外交战,它能否应付每天的日常需求才是立命之本。对于 Uber 以何种手段挖来司机的批评它可以不予理会,而一旦它不能够应付乘客的需求,这会是足以终结 Uber 的致命错误。

从某种意义上说,司机招募会是场狂风骤雨般的恶战。对 Uber 而言,可靠性是指在 Uber 服务的任何一座城市,用户在任何时间打开应用程序都能在数分钟之内打到车。要是打不到车的次数多了,任是脑残粉都会考虑转会。相比于招募司机时涉及到的道德问题,Uber 对自己被用户认为不可靠的危机感要更为刻骨,要全力应对的优先级也更高。

不信你可以观察一下,看看那些听说了 Uber 劣迹斑斑挖角事件的用户,看看他们真正在乎的有几个,义愤填膺到抵制 Uber 的又有几个?历史告诉我们,道德义愤在改变用户行为上的作用微乎其微。速度、便捷性和价格才是建立数十亿美元帝国的真正要素。忘了在哪看的,两个老对头,生死契阔时执手相看泪眼:只要价格公道,下辈子咱们还做生意。

编译自:Wired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