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Car Daily」2.4:美国民众针对 Uber 自动驾驶汽车继续抗议; 迈凯伦将与宝马共同研发内燃机技术

· Feb 04, 2017 333

美国民众针对 Uber 自动驾驶汽车继续抗议 就在前几天,美国民众发起了「#DeleteUber」(删除 Uber)运动,最终有超过 20 万人删除了自己的 Uber 账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民众对于 Uber 的抗议依然没有结束。他们认为,Uber 将要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将会取代一大批移民劳动力,最终这些移民将会面临失业。目前,Uber 所引起的抗议行为已经越来越激烈。 这个锅川普背不背? 迈凯伦将与宝马共同研发内燃机技术 最近,迈凯伦宣布了一项新的内燃机研发计划,他们想要通过一套新技术来提高内燃机的升功率,同时降低碳排放量。目前,已经有宝马、里卡多以及英国巴斯大学等 5 个合作伙伴加入到了迈凯伦的研发计划当中,这项新技术预计将会在 2020 年正式亮相。 其实可以考虑一下把马自达也拉进来,毕竟他们在内燃机方面也是有执念的,大伙儿一起组个「内燃机捍卫者联盟」,年终奖必须发汽油。 奔驰纯电动车测试谍照被曝光 据外媒报道,奔驰纯电动车的测试谍照被曝光,测试车型被套上了 GLC 和 GLC Coupe 的壳子。未来,奔驰将使用测试车型的测试数据,为 Generation EQ 电动概念车的正式量产做好技术准备。另外,戴姆勒还准备在 2025 年之前推出 10 款纯电动车型。 国产吗?有补贴吗?续航多少?有男朋友了吗?什么时候回老家发展? 丰田准备与铃木共同研发无人驾驶技术 最近,丰田准备与铃木签署一项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将会共同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另外,他们还准备在整车开发以及采购领域展开更深入的合作。不过,为了规避反垄断方面的法律危险,丰田与铃木将会继续使用独立品牌销售汽车。 这年头,造车不光要懂技术,还要学法律。 高尔夫 8 BlueMotion 版本将搭载混合动力系统 据外媒报道,2019 年,大众将会推出高尔夫 8 BlueMotion 版本,而这款车型将会搭载一套 48V 的混合动力系统。大众认为,通过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结合,高尔夫 8 BlueMotion 版本将会在节油性方面继续提高,并与丰田普锐斯等车型展开竞争。 丰田和大众的粉丝又要开撕了。 Rimac Concept_One 量产版正式交付 早在 2011 年,Rimac 就曾展示过一款电动超跑「Concept_One」,只不过一直以来,这款车型都没有正式量产。而最近,Rimac 宣布,他们已经打造了 8 台量产版本的「Concept_One」 电动超跑并且开始交付。量产车型将会搭载 82kWh 的电池组以及 4 台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 1088 匹马力,每辆售价 120 万美元。 开一辆大家不认识的电动超跑,这个逼格足够高……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用数据说话:自动驾驶技术哪家强?

· Feb 04, 2017 333

如果你去美国加州旅游,在街上看见个什么自动驾驶汽车,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因为截止到今年 1 月,美国加州已经给 21 家公司颁发了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在推动自动驾驶发展的这条路上,加州政府跑在了前面。 有了上路的权利之后,相关公司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就是每年年末给加州 DMV(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提交一份当年的测试报告。最近,加州 DMV 公布了 11 家公司提交的 2016 年度自动驾驶路测报告。 这 11 家公司包括:宝马、博世、通用 Cruise、德尔福、福特、谷歌/Waymo、本田、日产、奔驰、特斯拉和大众。这 11 份报告长短不一,谷歌的多达 34 页,短的只有 1 页(大众),与各家公司路测进展有关。 按照加州 DMV 的要求,相关公司必须在报告中说明 2016 年中发生「Disengagement」 的次数和缘由,即车辆在自动驾驶状态下,工程师不得不插手干预的情况。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只考虑 Disengagement 的次数并不科学、严谨,加州 DMV 也并未要求大家提供十分详尽的数据,比如:自动驾驶系统失效时的天气、地点?是不是第一次在该地测试?是不是在跟着高精度地图在跑?另外,每位工程师工作方式也不太一样(有的谨慎些,有的胆子大…)但无论如何,这样的数据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可以反映出每家公司的技术进步速度。研究完枯燥无味的报告后,下面说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发现: 谷歌去年在加州路测里程为 102 万公里,在路测里程增长迅速的同时,人工介入次数却大大降低。在 2015 年,谷歌无人车每 1600 公里平均人工介入次数为 0.8 次;在 2016 年,每 1600 公里平均人工介入次数为 0.2 次。 谷歌路测基本都在山景城的郊区,发生人工介入的情况时原因很多,比如激光雷达和摄像头采集到的数据由出入(主要原因);车辆非必要的动作;遇到了其它的鲁莽的司机。 其实继续往下看,你就会知道谷歌的成绩有多优秀了。 通用主要在旧金山路测,在 2015 年 6 月路测里程仅为 8 公里。2016 年 3 月收购了 Cruise 公司后,进步飞快,6 月的路测里程为 640 公里。到了下半年,通用的自动驾驶汽车跑上百公里都不用人工介入,进步飞快。 据传当年通用收购 Cruise 公司花了 10 亿美金,虽然是个天文数字,但总算没掉队。 同样进步明显的是日产,在 2015 年的日产路测中,工程师平均每 22.4 公里就得人工介入一次,而到了 2016 年,这个数字变成了 395 公里。 除了不远万里跑到美国做路测,日产肯定也在日本本土积攒了不少经验,不应忽视。 德尔福在加州有两辆奥迪 SQ5 测试车,去年一共在加州跑了不到 5000 公里。在报告中德尔福详细统计了每次人工介入时的情况,看下面这张图: 其中 62 次人工干预都是因为在交通繁忙时并线引起的,看来这是德尔福同学的短板。 福特在密歇根州有最大的自动驾驶测试车队,但只在加州部署了 2 辆。福特在加州只选择在白天并且天气和道路状况良好时才进行测试,所以他们的车在 880 公里的测试里程中仅需人工干预 3 次。 至于福特在密歇根玩得怎么样,还不知道,因为密歇根监管机构不需要相关公司提交路测报告。 特斯拉作为在自动驾驶方面最为激进的一家公司,2016 年麻烦不少。在 2016 年,特斯拉在加州的路测里程为 880 公里,并且绝大部分由 4 辆车在 2016 年 10 月跑完,可能是为了新 Autopilot 系统做准备。 虽然特斯拉路测少得可怜,但别忘了全球所有特斯拉在 Autopilot 模式下已经跑了超过 3.5 亿公里。这些数据上传给特斯拉后,对特斯拉升级 Autopilot 或多或少多有帮助。(这才是众包…)再重复一遍,以上是各家公司向加州 DMV 提交的报告,只反映了该公司在加州地区的路测情况。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加州只是路测地之一。所以靠上面的数据不能给出个绝对的排名,只能看出个大趋势。 仅仅两年的时间,不少公司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即使是谷歌这样领先的公司,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自动驾驶任重而道远。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 继续阅读

Uber 免费开放了全球 20 亿行程数据?这居然是真的

· Feb 04, 2017 333

本文转载自「PingWest」 前几天,Uber 尝到了跟特朗普总统搭帮结伙的 恶果 :超过 20 万用户以删除自己账号的方式表达抵制。为了止损,该公司创始人兼 CEO 特拉维斯·卡拉尼克不得不在昨天退出特朗普的顾问团队。 混乱中很少有人注意到, Uber 其实做了另外一件大好事。 自 2011 年正式上线至今,Uber 在从超过 450 个运营城市中积累了超过 20 亿个行程订单,而这些行程提供了海量的数据。Uber 自己拥有一支强大的科学家团队,一直在用数据辅助产品和运营部门的决策——最常见的就是设定和调节峰值定价,让更多人更从容地坐上车。 今年一月初,Uber 决定将这些数据分享出来,提供给市政规划部门、社科专家学者和有所需求的人。Uber Movement 平台应运而生。 具体来说,每一个行程都至少有出发地、目的地、发生时间、行程用时四个数据,四个变量。而 Uber Movement 可以让用户设定自己的规则,观察这些数据的走势变化和不同,得出结论,或佐证判断。 举一些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锚定出发地(北京中关村)和目的地(北京首都机场)不变,观察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行程用时,则可以发现一天中从西北四环到机场高速拥堵的变化情况;再比如,我们可以把一年中所有晴天的行程持续时间拿出来跟雾霾天做个对比,就能做出雾霾是否影响交通的判断,得出影响程度究竟有多深——没错,Uber Movement 就是做这个用的。 Uber 官网 已经提供了菲律宾-马尼拉、澳大利亚和美国-华盛顿特区三个案例,采用它们过去的行程数据,分析了节假日拥堵情况、一年中主要交通干道的承载情况,以及当路面交通与轨道交通相结合时的互补情况。 特别是华盛顿特区的案例:该地区有着全美第二大地铁轻轨系统 Metrorail,去年 3 月 16 日因起火而全线停运,进而导致了当天华府出现严重的交通崩溃。Uber Movement 提取了事故发生的当天,以及后来运输部门定期停运维修时的路面交通情况,制作了一张地图,找到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原因。现在,这份报告已经提交给了当地的交通和运管部门,助其优化 Metrorail 的线路和时刻表,并制订新的维修计划,从而将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Uber 在官网上提供了 Movement 网页端工具,免费供人使用,不过感兴趣者仍需要写邮件申请才能获得使用的权限。Uber 现在还在邀请一些有初步合作意向的市政规划和科研单位进行早期测试,也表示会「 尽快」 向公众开放。 这个消息非常让人欣慰。为什么这么说? 一直以来,以 Uber 为代表的互联网专车应用,挥舞着「 共享经济」 的大旗,创造新的就业、提高了一部分人的收入,然而其商业模式确实对旧的市场规则带来了挑战甚至是颠覆,从而备受指责,受到全球各地部分监管部门的打压。在北京和上海,Uber 等互联网专车应用曾是运管部门「 钓鱼执法」 的对象;在法国,出租车行会发起罢工,参与者曾阻拦甚至打砸 Uber 司机驾驶的高档轿车;就在前不久,台湾当局几度要其支付数亿元新台币税金和罚款,Uber 终于受不了,选择了退出已经营运四年的台湾市场。 而 Uber Movement 的推出,大可以被视作该公司通过另一种方式提供独特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和政府监管机构缓和关系的行为。 在官网上, Uber 写到: 「 在过去的六年里,关于城市交通和它对于城市居住生活的意义,我们获知甚多。我们收集的数据,对于城市的规划者意义重大,有助于他们做出更好的政策和投资决策,让未来的城市交通更加高效。我们希望 Uber Movement 可以帮到更多的城市,服务更多的人。」 Uber 不是这些规划决策的制定者,但这不意味着 Uber 不该关心这些问题。事实上,通过 Uber Movement,该公司非常积极地表达了希望帮助监管部门的意愿。当然,这么做如果真的能缓和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说不定还能进一步给 Uber 增加一个政府合作伙伴的身份,获得政策上的优势。 既然 Uber Movement 是一款免费使用的数据分析工具,Uber 希望人们能用它分析出更多的内容,并免费开放出来,因而使用它产生的内容,比如分析成果和报告等,将不得用于盈利性质的商业用途。 至于隐私问题,民众大可不用担心。Uber 宣称这些开放出来的数据不包含任何个人信息,确保使用者不会挖掘出某些特定的用户行为。 20 亿次行程,背后可能一个相当庞大的数据库,将这些数据整合起来做成一个面板,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这家公司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实力。当然,鉴于 Uber 首次诚心诚意地公开如此核心的重要数据,就算不是政府规划和社科专家,仔细把玩下这个工具也是极好的:)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