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 共享单车火了,那么地图 App 里的骑行导航用起来是什么体验?

· Apr 10, 2017

去年 4 月,打着「 共享单车」 旗号的摩拜横空出世。随后,ofo、小鸣单车等众多玩家的加入,使得共享单车的数量在北上广等城市已经供大于求。 这场被媒体戏称为「 彩虹大战」 的故事,结局如何我们还尚不得知,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共享单车确实改变了大多数人的出行方式。 另一个层面来讲,得益于共享单车们抓住了大多数人的「 痛点」,以前无论政府怎么号召都带动不起来的骑行文化,也在一夜之间流行起来,甚至成为一种时尚。 话已至此,不得不提的还有地图 App 们。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骑车的时候会有看手机导航的习惯,或许大多数人都会在骑行场景下选择「步行导航」模式(应该不会有人选择使用驾车导航吧),殊不知在今年 1 月,高德已经因势利导推出了骑行导航,腾讯地图也在近日的更新中加入了骑行导航功能。 有趣的是,百度地图早在 2015 年 7 月就有了骑行导航入口,只是那时共享单车还没有火起来,骑行导航更多是为了满足了部分骑行爱好者的需求。 所以,这一波共享单车热,直接促进了地图 App 们加入一个新的功能模块。但是,我们好奇的是,骑行导航模式跟步行导航、驾车导航的区别到底有多大?Jakc 决定拉上刘能叔叔、清流从 GeekCar 总部——朝外 SOHO 出发,前往附近的沃尔玛朝阳店(因为听说那儿家潮汕牛肉火锅店!),亲自体验腾讯地图、高德地图以及百度地图的骑行导航。 骑行导航三大要素:避开逆行、避开地下通道、避开天桥 输入起点和终点后,以下是三个地图 APP 骑行导航和步行导航的对比图: 百度地图: 高德地图: 腾讯地图: 可以看出,三个地图 App 的路径规划都基本一致。与步行导航相比,骑行导航在路线上规避了一些逆行场景,而步行导航则没有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仔细观察一下可以发现,骑行导航明显比步行导航多绕了一个圈。 虽然说大多数人对骑行是否该应该遵循顺逆行的交通规则还没什么概念,但是这样的路径规划,相信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不少人养成更好的骑行习惯。 另外,骑行导航还避开了地下通道和天桥。向高德体验中心工作人员咨询之后我们得知,骑行导航跟步行导航最大的区别,确实是集中在避开逆行、避开地下通道,以及避开天桥这三大要素上。 不过,关于「 避开地下通道」、「 避开天桥」 这两大要素,却引发了我们这么一个思考: 如果遇到通过地下通道或天桥可以大大缩短路径用时的情况时,用户把自行车抬上抬下一小段,可能也不是不能接受,况且部分城市的部分地下通道和天桥还有坡道和电梯。 地图 App 们或许还可以去估算「 抬车」 和「 推车」 的时间,得出用时更短的路径。推车?是的。普及一下交通规则:骑行通过地下通道和天桥时,人必须从车上下来推着车走。另外,骑行通过斑马线时,也是一样的。 「 避开逆行」 这一要素上,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在中国,很多城市非机动车上的自行车道标示并不多,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记得之前在上海使用共享单车的时候,压根就没有看到有啥自行车道标示。而北京,在这点上还是做得蛮好的。 我们一路跟着三个地图 App 的骑行导航 来骑行,配合着北京一路的自行车道标示,一路都还挺安心的。不过,当我们骑行到达以下十字路口时,却发现了三个地图 App 的骑行导航在「 避开逆行」 这一要素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当时,骑行导航提醒我们右拐,正确路线是沿着图中红色的自行车道直行一小段再往右拐,但我们却不小心逆行。此时,三个地图 App 的骑行导航都没有提示我们已经逆行了,而是直接继续导航。所以,在「 避开逆行」 这一要素上,三个地图 App 做得多多少少有些虎头蛇尾。 这里的提示时机有点问题:三个地图 App 正确的提示时机应该是当我们骑行到红色自行车道时,再提醒我们往右拐,而不是当我们刚刚骑行到斑马线处时,就着急地提醒我们往右拐。 当然,对于目前的手机导航精度来说,这可能有点勉为其难了。 人人都是骑行导航产品经理 除了以上基于这三大要素提出的一些思考和问题,关于骑行导航,我们还有以下这些思考和问题想要补充: 1. 使用骑行导航时,一只手握自行车手柄,另一只手举着手机,这是一个很「技术」的动作,而且非常不安全。虽然使用骑行导航时你也可以插上耳机,听着语音提示,但是在我们无法像驾车导航、步行导航那样时不时瞄瞄屏幕的情况下,语音提示是不是应该可以更勤快一些,增加骑行者的安全感。 当然,也有些人路感天生比较好,不需要提醒太过频繁。所以骑行导航的语音提示频率如果可以设置成可调节的,那就更好了。 2. 或许未来共享单车运营商们,可以做一种搭配本品牌车辆使用手机支架?从中没准可以衍生出更好玩的商业模式。而对于骑行导航产品来说,有了手机支架,是否也可以随着骑行的速度自动缩放地图? 由于我们当时三人只有两幅耳机,我不得不一只手握自行车手柄,另一只手举着手机,发现了骑行导航并没有像驾车导航那样,有着随速自动缩放地图的功能。 3. 另外,地图 App 们现在都有「 公交+步行」、「 驾车+步行」 的 混合导航模式,那么,为什么不能有「 公交(地铁)+骑行」、「 驾车+步行」 的导航功能呢?甚至还可以让用户自己 DIY 出行方式,例如「 驾车+公交+骑行+步行」、「 驾车+步行+骑行」 等。在这个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的时代,单次出行很有可能是多种不同交通工具的搭配组合。 不过,总体上来说,我们期待骑行导航不只是地图 App 里的一个噱头,而是对于骑行者真正来说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最后提醒大家:一定一定要安全骑行! 如果你还有关于骑行导航更多的想法和问题,欢迎评论进行补充!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还记得有「特斯拉大屏」的芝麻电动车吗?它带着「互联网思维」重出江湖了

· Apr 10, 2017

去年,我们曾经试驾过一辆叫做芝麻 E30 的微型电动车,那辆车里的特斯拉式大屏,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后来,在全国大部分城市里,这辆车都特别难见到,以致于连我们自己也都快忘了它的存在。 不过,造这辆车的众泰大迈新能源显然不想「就这么算了」,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这辆车被加以全方位的升级,并且以「芝麻」的新名字重出江湖。 5.88 万的全国统一售价,只有一款配置,创新式销售模式,这些很容易激起好奇心。在这辆车上市之前,众泰大迈新能源的总经理高江涛为我们详细解读了「芝麻」电动车的台前幕后。 一辆不陌生的「微型电动车」我们先来聊车。「芝麻」相比起「芝麻 E30」来说,外观上只是做了一些细节设计上的修改,整体轮廓、造型差异不大,很像是传统汽油车那种「中期改款」的感觉。两门两座,比 smart 还小,在目前国内的电动车市场里,「知豆」和它的身形大体类似。 芝麻搭载的是 16kWh 的锂电池组,30kW 的电机,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达到 160km,匀速续航 190km,最高车速 110km/h。它的定位很明确——城市内的通勤小车;年轻家庭的第二辆车、第二辆车的第一选择。当然,他所谓的「年轻家庭」,在我们看来,应该还是集中在二三线以下城市。 整车的电压是 144V,可以使用 220V 插头充电,不带快充功能。一方面这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因为要支持快充,就必须提高整车电压,这意味着对车辆电气化的整体标准和要求也得提高,第二个原因是,它所面对的人群,或许对快充的需求不是那么强烈(毕竟不像北上广用户那么「赶时间」),类似的设计,也出现在北汽新能源 EC180 上面。 同时,在一页 PPT 中,我们还注意到了芝麻三电系统的供应商。其中,电机来自德沃仕,电控来自格雷博,电芯来自天鹏和创明,电池 pack 来自绿能新能源。他们非常自信的把自己定位为「微型车三电系统领导者」。 那块 10.1 寸竖屏还在,不过在体验上,肯定比特斯拉差了几个级别。提供的功能包括了倒车影像、导航、蓝牙、视频播放等。 总体来说,相对于之前的芝麻 E30,新的芝麻做了五个方面的提升: 电效能:电控系统进行了优化,百公里耗电量降低 续航里程提升:增加了能量回收装置,并且使用了低滚阻轮胎 车身精度提升:车身的间隙、面差缩小 品质提升:优化了 NVH、密封和三电系统 用户体验提升:推出了新的芝麻乐园 App 关于价格 之前的芝麻 E30 之所以卖的不好,价格混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而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源,是全国各地地方补贴数额的不一致。也就是说,当厂商公布了一个补贴前售价之后,其实消费者在全国不同区域购买这辆车的花费并不一样,有些地方可能要花六七万,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就会便宜很多。 所以当时的现状是,芝麻 E30 在全国大部分区域都没有销售,而更多的消费者也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于是,到了芝麻这辆车上,厂方想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全国统一售价」:不管在哪个城市,购买这辆车所实际付出的价钱,都是 5.88 万,消费者不用过多关心它的补贴问题。厂方的策略是「不依赖地补、不放弃地补」。 梳理清价格体系之后,5.88 万的价格买这辆车值不值,就得靠用户自己来评估了。 其实厂方对于这一点应该也有准备,否则也不会只推出 5.88 万这一款配置。在高江涛看来,目前大部分厂商在营销上都「不老实」,在宣传配置的时候用高配车型说事,而在宣传价格的时候又用低配车型说事,而且还存在低配车型没车甚至根本不生产的情况。 而芝麻想做的是「小米模式」,把配置做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然后只卖这一款。在汽车市场上,这种模式并不多见,但却是互联网公司卖产品常用的手法。(另外,从对于产品规划的名称上,也能看出他们想走互联网化的那条路——后续的产品会被命名为芝麻 2、芝麻 2S、芝麻 3 等等。)相比于车子本身,众泰大迈新能源对于电动车定价的思考,在我看来是更有探索意义的事儿。 销售模式 说到价格,众泰大迈新能源对这辆车的销售模式也有一些值得说的地方。他们推出了一个所谓「两级火箭」的销售网络模式。「两级火箭」指在全国设立 1000 个销售网点,其中 30 个中心店,970 个卫星店。不管是中心店还是卫星店,全部采用轻资产模式,包括店面、人力、库存三方面。 其中,中心店被定位为物流、管理、培训、客服、金融中心,同时兼具地方补贴申领和科普基地的作用。 卫星店的功能被定位为体验+交车。厂方甚至可以允许「店中店」的模式存在,也就是在某个现有汽车经销商店面里建立「芝麻角」,而这些卫星店不需要建立库存,而是根据订单数量从中心店提取车辆然后交付给用户,在人员规模上,厂商给出了「一个销售+一个信息员+一个专业服务专员」的搭配。 其实熟悉汽车经销商体系的同学应该看出来了,芝麻的这种中心店+卫星店的模式,实际上是对于传统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模式的改良。 对于目前只有一款车在售的众泰大迈新能源来说,用轻资产模式建立销售渠道肯定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至于这种模式是否会在销量上取得成功,倒是可以期待一下。 除此之外,芝麻的销售还准备采用「微销+会销」的模式。微销,有点类似于微商,会销,就是开个线下沙龙,把潜在卖家弄到一起,把东西卖给他们。对于以这种模式卖车,我们持保留意见。 不过,总的来说,可能正是因为此前芝麻 E30 的失败,才让众泰大迈新能源有决心在新款「芝麻」上面采用更创新的销售模式。 说实话,车子本身肯定不会让所有人都喜欢,但是从厂商的 PPT 到所使用的语言体系,我还是能感受到比较浓的互联网气息。对于一个新的品牌来说,这也是必须的。 私以为,国内的电动车市场需要从技术、产品到营销的全方位进化,我们特别乐于看到在这几个不同领域里面,国内整车厂或新造车团队带来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不过话说回来,一切的前提还是把车造好。 我们也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媒体写微型高速锂电动车的文章里,下面的评论可能绝大部分都是负面的,大家提到这类产品,大多都会把它和「低速电动车」联系在一起。这也正是这个细分市场的尴尬所在:因为车小,它的目标人群对于价格会非常敏感,但是它在成本上又不能随随便便缩减,所以,车子怎么造,造出来之后怎么卖,对每个玩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4.10: 荣威 ei6 将于 4 月 19 号上市; 北汽成立出行服务平台「华夏出行」

· Apr 10, 2017 333

荣威 ei6 将于 4 月 19 号上市 日前,上汽宣布,荣威 i6 插电混动版车型「ei6」 将于 4 月 19 号在上海车展上市。这款车型将会使用一台 1.0 L 涡轮增压发动机与电动机共同组成插电混动系统,整车最大功率 228 马力,最大扭矩为 622Nm。另外,上汽还透露,荣威 ei6 的最大续航里程为 705km,3 个小时就可以为车辆充满电。 超过 700km 的续航里程还是比较吸引人的。 北汽成立出行服务平台「 华夏出行」 4 月 8 号,北汽正式揭牌成立华夏出行有限公司。北汽董事长徐和谊表示,华夏出行将基于数据挖掘能力以及平台云计算能力,实现共享车辆的智慧布局、智慧调度、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风控和智慧互联 , 打造一个千亿规模的全球化出行服务平台。北汽方面的消息显示,华夏出行注册资本 15 亿元,其中,北汽集团持股 51%,珠海协鑫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持股 29%,北京市盈润基金管理中心持股 20%。 「 华夏」 这两字起点够高,就是不知道以后发展如何了? 特斯拉否认在广东建厂的传闻 最近,有传闻声称特斯拉将会在广东建厂,目前厂址已经选好,项目正在等待相关政府部门批复,如果计划顺利的话,特斯拉今年就会公布这一计划。而关于建厂传闻,特斯拉官方则在今天进行了辟谣,他们将致力于发展中国市场,但关于在广东建厂一事,并不属实。 谣言止于智者啊。 马自达 MX-5 RF 获德国红点最佳设计奖 日前,马自达 MX-5 硬顶敞篷版 MX-5 RF 在 2017 年红点设计大赛中,获得了本年度产品设计类最佳设计奖。马自达常务执行董事前田育男讲,MX-5 RF 对 MX-5 系列车型的方向性定位进行了升华。目前,马自达已经凭借 Mazda 6 Atenza 阿特兹、Mazda 3 Axela 昂克赛拉两厢版以及 Mazda CX-3 连续 3 年获得了红点奖。 论设计,我不服别的品牌只服马自达。 德尔福战略投资信号处理技术公司 Valens 最近,德尔福宣布,他们对以色列一家信号处理公司 Valens 进行了战略投资。Valens 拥有一项叫作「Valens」 的技术,可以传输超清视频、音频、以太网及控制数据。未来,德尔福还将与 Valens 合作, 推进基于 HDBaseT 技术以及德尔福相关技术的车内互联解决方案开发。 以色列的公司最近在汽车科技圈里很活跃啊。 易到前 CEO 周航加入顺为资本 日前,易到用车前 CEO 周航正式加入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2015 年,乐视对易到用车进行了战略投资同时获得了 70%的股权。只不过,乐视随后开始向易到派驻高管,乐视 CMO 彭钢担任易到总裁,而周航则不再负责具体业务。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NASA 提供跑道用于自动驾驶测试 据外媒报道,NASA 目前提供了一条 4600 米长、100 米宽的航天飞机着陆跑道用于自动驾驶测试。为此,美国交通部还组建了中佛罗里达自动化车辆合作伙伴关系组织。他们希望,NASA 的自动驾驶测试不仅可以保障司机安全,还可以为执行太空任务提供更先进的技术。目前,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测试了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受损情况。 NASA 出马了,就问你们怕不怕? 特朗普提名 Lyft 总经理担任交通部副部长 据外媒报道,特朗普准备提名 Lyft 总经理 Derek Kan 担任美国交通部副部长。此前,Derek Kan 曾是美国铁路公司 Amtrak 的董事会成员。另外,他还担任过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 Mitch McConnell 的决策顾问。如果 Derek Kan 顺利当选,他将负责提供与飞机、铁路以及汽车等相关形式的交通决策。 川普的治国之道越来越看不懂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 继续阅读

AR HUD、无线充电、自主泊车,荣威 Vision-E 概念车设计图曝光

· Apr 10, 2017

今天,上汽荣威方面发布了一张概念车设计图,这辆名为威「 光之翼」 Vision-E Concept 的概念车将于 4 月 18 日正式亮相。 据荣威方面给出的信息,「 光之翼」Vision-E Concept 是一款纯电动超级轿跑 SUV,续航里程大于 500km,时速 0 到 100 公里加速 4 秒即可完成。该车配备自主泊车,支持无线充电,还将采用 AR-HUD 抬头显示技术,可全方位展示行驶时的交通信息和附近路况等。 从曝光的设计图来看,荣威「 光之翼」Vision-E Concept 车顶曲线动感并带有明显的下压趋势,车窗比例较窄;双拱腰线的设计,对形面的处理和品质控制要求将非常苛刻,也让整体造型充满豪华感。出自 SAIC DESIGN 的 Vision-E,在外观方面想必还是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目前这辆车上曝光出的这些「黑科技」,分别对应人机交互、电动化、自动驾驶三个方面,把他们集成在一辆车上,或许也代表着上汽乘用车在这几个方面的研发成果。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上汽突然发布这款车的信息,相当于扔了一个「重磅炸弹」。 目前信息有限,我们也不知道上汽会在何时将这些技术实现量产,不过,看到一家中国车企发布这样的信息,还是让人有点小激动。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在金港赛道的一场比赛里,米其林成了主角

· Apr 10, 2017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米其林星级餐厅成为了小资阶层的谈资,而这也使一部分人忘记了米其林的老本行:轮胎。1895 年,他们发明了首条车用充气轮胎,直到今天,在很多车型上依然可以看到米其林轮胎的身影。 除了民用轮胎之外,米其林在赛场上的表现也很活跃。前不久,他们赞助了 2017 米其林竞驰 GPGP 金港大奖赛,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在轮胎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这一次的 GPGP 金港大奖赛其中分为 GP GrandPrix 大奖赛、 GP Time Attack 计时赛以及 GP Sprint 冲刺赛, 其中还包括摩托车、轿车、跑车、房车、 GT 赛车、漂移及钢炮组 7 大类共 19 个级别。 针对这次比赛, 米其林提供了 Pilot Sport Cup 2、Pilot Sport 3 以及 Pilot Super Sport 等不同型号的轮胎。另外,他们还在 P 房内演示了赛车轮胎的扒胎过程,扒胎机固定住轮毂之后,使用专用机械就可以慢慢将轮胎与轮毂进行分离。 至于米其林为何会选择赞助 GPGP 金港大奖赛,他们的亚太赛事总监 Patrick Dias 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赛车运动一直都是米其林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比赛当中,轮胎性能将会受到直接考验,而这也将对民用轮胎的研发起到促进作用。未来,米其林还将把他们积累到的赛车经验陆续带到中国。 除了在 P 房内演示了扒胎之外,米其林还带领大家登上了他们的「 米其林大篷车」,标志性的蓝色涂装再加上必比登轮胎人的形象极具辨识性。当然,停在大篷车旁边的保时捷 919 Hybrid 也不遑多让,这辆勒芒赛车的外形要比许多超跑还要拉风。米其林特意介绍,他们为保时捷 919 Hybrid 提供的赛车轮胎还可以应对赛道上的温度变化。 无论汽车产业未来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轮胎厂商依然会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而选择赛车运动作为一个技术展现平台,则可以让用户对于轮胎应用有更多了解。从这一点来说,轮胎厂商没理由不在这方面有所行动。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在苏州,我们和前途汽车聊了聊他们电动跑车的最新进展

· Apr 10, 2017 333

我们继续在上海车展之前带来关于新造车团队的系列报道,今天的主角是前途汽车。 他们是第三家拿到发改委纯电动车生产资质的公司,也是历次车展的常客,在众多新造车团队里,他们的背景、产品、做事模式都与众不同:高管团队都是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因此不像很多互联网人那样过度宣传自己的公司,但是,这些看似传统的人,却选择做了在很多人看来有些「激进」的产品——一辆电动跑车。 他们的造车计划开始于几年之前,母公司长城华冠在汽车行业的业务集中在设计、工程服务。我们也早在 2014 年就去采访并且试驾过这辆 K50 电动跑车的原型车,而在最近两年的上海、北京车展上,它也都有展出。在去年 10 月拿到生产资质之后,前途汽车也在有条不紊的推动它的量产计划。 目前的进度 在前途汽车苏州研发中心大门口,我看到了他们的「最新成果」:还是那辆 K50 跑车,但是相比上次车展的展车,它在内外饰上都有了不少细部修改,这让人感受到了这辆车在量产之前的「与时俱进」。在这个月的上海车展上,它会出现在前途汽车展台上,所以这篇文章里,我们不能提前「泄密」。 前途汽车董事长陆群在分享会上提到,按照前途的推进计划,他们把 K50 项目分为下面几个节点: 概念车/预装车 F1 阶段原型车 F2 阶段原型车 P 阶段试量产车 SOP 试装车/最终量产车 目前,他们的车子处于 F2 和 P 之间的这个阶段,也就是说,上海车展的展车,基本上应该就和最终量产样子八九不离十了。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前途 K50 在呼伦贝尔牙克石的博世冬季测试中心完成了冬季极寒测试以及低附着路面的性能开发工作,在这个过程里,整个的三电系统也接受了极寒天气的考验。而到今年 8 月份,前途还会和博世一起,在博世东海试验场完成 ABS 以及 ESP 系统高附着路面的最后一轮性能开发。另外,他们和英国米拉的底盘调教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稳步进行中。 陆群花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他们和博世一起所进行的工作,比如,双方会研究,在一辆电动跑车上,如何让电子系统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强度来介入。看得出来,博世在前途 K50 的标定调校工作中功不可没。而在陆群看来,正是由于博世对于新造车团队的开放态度,以及他们非常前瞻性的思维方式,才让前途和博世的合作得以达成。当然,这也侧面证明了,新造车团队终究离不开传统汽车产业链里的一级供应商,而一级供应商在面对新造车团队时,也需要抱着一个更加开放的姿态。 除了博世,陆群还展示了一页 PPT,里面罗列出了前途 K50 的一些核心供应商。比如,刹车由 Brembo 提供, 全 LED 大灯由海拉提供,减速器来自博格华纳,座椅来自江森自控,车顶太阳能板来自汉能,轮胎来自倍耐力,内饰件由 IAC 供应,电机则由精进电动提供。陆群特意提到,前途和这些供应商之间,并不是单纯的零部件供给、购买关系,而更像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双方之间会共同就某些部件进行研发,一方面原因是因为 K50 作为一款电动跑车,很多零部件在此之前都没有什么现成品可供采购;在我们看来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多少有点「阴暗」:对于一家话语权不高的新造车企业来说,恐怕只有建立超越简单「供给关系」之上的更深层关系,才能对整个供应链有一个比较好的控制力。这种合作模式,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在此前接受 GeekCar 采访的时候其实也有提及。 总之,强大的供应商支持,应该是陆群想表达的题中之意。 除此之外,听陆群的分享,很容易就有一种在上整车开发课程的感觉,因为他会把很多看起来很「工程师」的内容搬到 PPT 上,你们感受一下: 熟悉前途汽车和陆群的人会一眼便知, 这就是他和他所创立的这家公司的做事风格:严谨、踏实,毕竟在传统汽车行业「久经考验」,这是他们的优势,也是可以拿来展示给别人的点。 工厂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工厂,申请资质必须要自建工厂,前途汽车把自己的工厂选在了苏州高新区,于是,GeekCar 得以和国内新造车团队的工厂「第一次亲密接触」。 前途汽车苏州工厂一期投资 20 亿人民币,占地 23 万平方米,规划产能五万台,去年 2 月开工建设。我们在工地现场看到,四大工艺车间都在不同程度的建设中,其中有的车间已经封顶,据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欢介绍,今年下半年,K50 就会在这里开始小批量试制。而在我们参观之后的这几天,第一批生产设备就会入驻厂房。 说起吴欢,他也是汽车行业的一个老兵,有着丰富的整车厂供职经验,他和陆群是清华大学的师兄弟,你可以认为他们是一对「好基友」。 陆群比较详细的解释了为什么把工厂选在苏州。原因有这么几点: 1. 长三角的汽车产业基础算得上是全国最好的,有良好的集群效应。 2. 苏州政府方面官员的素质以及更规范化的行事方式。虽然他们不算是对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最「迫切」的,但是接触起来相对更舒服。 3. 工厂紧邻太湖,所以需要严格遵守「太湖协定」,符合更严苛的环保要求。这意味着更高的生产制造成本,但是在陆群看来,「太湖协定」这样的环保指标,势必会在将来推及全国,因此环保方面的成本是早晚要承担的。 事实上,在选址的时候,珠三角的佛山和长三角的苏州是摆在前途汽车面前的两个选择,基于以上几点原因,他们最终选择在苏州建厂。 这一次,陆群经常把五个字挂在嘴边:造一辆好车。 在他看来,目前在国内车企里,并不是每家都能真正做到这五个字,而他们基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整个团队气质考虑,觉得应该首先让自己的产品满足这一点。其实说到底,还是由他们的基因决定的。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看着 K50 这辆车从原型车开始,一步一步接近量产,这个过程其实也大体上和国内新造车运动的全过程合拍。客观的说,前途的造车进度真的不慢,我们也相信他们的技术实力可以把这辆电动跑车造好。 所以,其实后面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比较大的考验:车子造出来,如何卖出去?当然,这个问题同样适用于其他新造车团队。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