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荣威 Vision-E 光之翼概念车:凭什么对标特斯拉?

· Apr 18, 2017 333

看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开始以特斯拉为参照物,来规划自己的新能源车产品,不单单包括那些新造车团队,还有我们眼中的「传统主机厂」。这一次是上汽荣威。 上海车展之前,在上汽荣威的「汽车创行者大会」上,他们发布了 Vision-E「光之翼」概念车,一辆号称要对标特斯拉、2018 年即将实现量产的纯电动轿跑 SUV。 此前,围绕这辆车,厂家和媒体已经有所预热,我们也在几天之前受邀到上汽设计中心提前看到了实车。这篇文章,我们好好聊聊这辆车。 设计:不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身为一辆纯电动车,并且还是概念车,按照一些人的想法,它在外观上理应特别「另类」,但是 Vision-E 并没有营造太多这样的感觉。 设计总监邵景峰对此的解释是,他们不想「为了改变而改变,为了设计而设计」。在他看来,现在很多新能源概念车都被设计得非常另类,但是上汽的纯电动车设计应该抓住两点,一是「延续汽车表情」,二是「营造主流豪华」。 用这两个理念去看光之翼概念车,它之所以看起来不那么另类和未来,也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当然,这也意味着,概念车和量产车之间的外观落差应该不至于太大。 题外话:说到「表情」问题,因为电动车不再需要进气格栅,所以现在确实是有不少电动车都被设计成了「面无表情」的类型,比如,先于「光之翼」一天发布的斯柯达 Vision E 概念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当然,在我看来,邵景峰所说的两个理念背后,其实还有个「隐藏线索」,也就是国人对于汽车审美的一些特有诉求。比如,「光之翼」概念车在整体上来看和 RX5 一脉相承,而那辆车恰恰就很符合中国人审美,比如那个横向贯穿的前脸,在「光之翼」上也同样沿用。 早先解析 RX5 设计的时候邵景峰就说过,他们做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喜好,所以不会有那种特别特立独行的设计产生,听起来有点像大众品牌的设计哲学。但是在这辆「光之翼」身上,在符合大众审美的同时,它也确实在一定限度内做到了运动取向的车应该有的样子,比如更接近后驱车的侧面比例(概念车轴距 2.8 米)。 而在「光」这个元素上,「光之翼」的全封闭格栅可以被点亮,轮毂也做了发光设计,再加上各种灯具的配合,以一辆概念车的标准来看,还是合格的。 开门方式是对开门,无 B 柱设计,不知道在明年量产的时候会不会「回归传统」。 从外观方面来说,光之翼概念车已经足够出彩了,用邵景峰的话说就是「越来越成熟」,而我们更关心的是,未来的量产版本,到底会是什么样?上汽方面给出的回答是「变化不大」,我们拭目以待。 相比于外观的惊艳,内饰的设计我们倒是没太多意外。说说屏幕,这辆概念车的屏幕包括:中控台的 14 寸曲面竖屏、全液晶虚拟仪表、后排交互屏幕、车门板上用来显示信息和控制座椅等功能的曲面屏,以及此前让我们非常期待的 AR-HUD。至少未来量产的时候,全液晶仪表、中控大屏、HUD、斑马系统这几个元素肯定是少不了的。 斑马系统越来越成熟,这个当然问题不大。至于 AR-HUD,还记得前一阵阿里投资的那家瑞士 HUD 创业公司 WayRay 吗?他们可能会是这款量产车的 HUD 供应商,但是应该也不排除上汽会找国内创业公司合作。 自动驾驶?这一般是这两年的概念车所必不可少的元素。光之翼概念车上也有所展现,不过仅限于「自主泊车」以及方向盘的可变形设计,除此之外,像什么「完全自动驾驶」这种话,我们还真没看到。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这辆概念车其实是离量产比较近的,否则为什么不把新潮流行的概念都加上呢?当然,未来量产之后,那些高级驾驶辅助功能一定得有。 性能:对标特斯拉? 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朱军在媒体群访时透露,这辆车的量产版本将会有两种动力配置。标配会是后驱双电机双档变速箱,而运动版将会是四驱设计,百公里加速 4.5 秒左右。其中,双档变速箱的配置让人有点意外,朱军解释说,他们更多的是从兼顾性能、节能这两个方面去考虑的,希望在达到一定性能水平的同时,把整车能耗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他还「爆料」说,在他们的测试中,用了大约 50kWh 左右的电池组,实现了 NEDC 工况下 400 公里左右的续航水平。而按照官方宣传来看,在没有提及电池容量的前提下,光之翼的纯电续航里程超过 500 公里。 加速足够快,续航足够长,对于一个定位比较高的纯电动车来说,这是必备元素了。 在充电方面,一个引人关注的点是无线充电,量产之后,它会成为上汽首个搭载无线充电模块的新能源车,在全球来说目前也还没有量产车带有这个功能。无线充电的好处是可以免除电缆等物理限制,但是充电速度会差一些。而对于把这个功能量产来说,选择供应商、控制成本,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形势所迫 其实从新能源车技术上来看,上汽给我的感觉是走的比较踏实,起步也比较早的。比如微型电动车荣威 E50,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整体品质(电动系统、底盘调教、操控等方面)其实是很不错的,而且这还是 2014 年就出来的产品。 再看现在的纯电动版 eRX5, 在续航里程、造型、智能化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也很强,当不少新造车团队的电动 SUV 还在前期阶段时,eRX5 这种大厂出来的纯电 SUV 已经要上市销售了,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从技术层面看,相信在技术储备上,上汽有能力实现光之翼概念车的这些数据,但是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怎么把这些宣传中的黑科技整合到一起,成功在量产车上实现这些功能。这其中包括供应链整合、整车集成、工程层面等各方面的挑战。 但是对于上汽来说,通过 RX5 和 i6 这两个爆款,以及在技术方面的积累,在明年推出这么一款定位相对高端的轿跑 SUV,也相当于是提升品牌形象和口碑的好办法。吉利做出一个 LYNK&CO,上汽不可能在荣威和 MG 之外再做新品牌,所以用一辆高端车型提升品牌,也顺理成章。 而在我看来,自主品牌开始做高端新能源车,对于引导用户对新能源车形成良性认识,也是有必要的。过去我们提及国产新能源车,通常都有很多无可奈何,但是在经过了前面那个阶段之后,也一定会有品牌去做高端了。 至于对标特斯拉?其实在中高端电动车市场,特斯拉在国内留了大把的机会。而换个角度来说,这种对位也并不是坏事。想想未来 Model 3 甚至其他国际车厂的新能源车进入国内之后,国产新能源车会面对的竞争态势,这些国内品牌只有自己逼着自己提升产品品质,才有可能在未来几年的新能源车领域有竞争力。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带你看车展「黑科技」

· Apr 18, 2017

GeekCar 的小伙伴们大家好,两年一次的上海车展又要来了,根据我们的观察发现,很多外地的小伙伴因为工作繁忙不能亲临上海,为了满足大家的求知欲, 刘能叔叔决定上海车展期间以直播的方式带大家看一看她一米八的大长腿,顺便再看一看今年上海车展都会有哪些黑科技。 本次直播的时间为 4 月 20 号 10:00 – 17:00(小伙伴儿们,文末有福利啊!)首先我们会带你去看看来自于 Tier 1 伟世通的汽车 「 黑科技 」。 今年上海车展,伟世通将会展示一些列的新产品或者技术,例如组合式抬头显示 HUD,能通过 AR 技术将图像叠加在驾驶员眼前 10 米;最新一代显示屏,结合三维立体、全数字式、混合数字 /模拟和带摄像头的组合仪表;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和基于视角显示不同内容的双画面显示屏,能同时为驾驶员显示导航信息和为乘客播放视频。另外, Phoenix 车载信息娱乐平台、 SmartCore™智能座舱控制整合方案以及自动驾驶方案也是伟世通在本次车展上的重头项目。 如果只看这些产品描述,可能给人的感觉还不是很直观。这些产品技术到底能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感受?可能就需要大家跟上直播的节奏脚步,在现场实际体验一下了。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看一下广汽 GS7 和概念车 Ensprit。 搭载了插电式混动系统的传祺 Ensprit 将会在上海车展上首次于国内亮相,另外自主品牌中造型较为突出的传祺 GS7 也会在国内首发, 这次大家可以看一下整车实物了。 下一个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是一款概念车 :ICONIQ MOTORS。 这款车之前在我们 4.17 的日报里有提到过,搭载最大功率 165kW 的电动机,续航里程超过 400 公里。将在 2019 年量产,具备 OTA 升级功能。根据 ICONIQ 的计划,2023 年时他们就将实现 Level 5 级别的自动驾驶。 Level 5 级别的自动驾驶保姆车,嗯,我还是想要的。 然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灯厂」 今年有什么新动作。 大家熟知的灯厂 —奥迪今年也会带来新的概念车「e-tron Sportback Concept」,这款跨界 SUV 概念车看起来充满设计感,具体有什么 「 黑科技 」,还要等 GeekCar 现场为大家一一揭晓。 下一个整车厂 ——大众 本次车展,大众将会带来 I.D. 系列的第三款概念车。 这款车同样是日报里提过的车,这款纯电动车型基于大众的 MEB 平台打造而成,将于 2020 年左右正式投产。全 LED 前大灯,搭载自动驾驶技术将会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继续带大家探访造车幕后的 Tier1 — 佛吉亚。 佛吉亚是刘能叔叔很喜欢的一家企业,因为在她理解中,佛吉亚致力于把沙发和客厅放进汽车中。本次上海车展,佛吉亚提出了智行合一的创新解决方案,现场将会展示第二代智能座椅「ACTIVE WELLNESS™ 2.0」,可以监测驾驶员多处生理与行为状态点,从而采取措施对抗困倦与疲惫;除此之外还有 INTUITION 概念座舱,智能起居室,信息娱乐解决方案与无缝互联等技术;另外佛吉亚还会带来新一代空气质量解决方案。 总之,这次车展让我和刘能叔叔感受到了佛吉亚作为有积淀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权威。 之后是我们的最后一站 ——GeekCar「How AI Drives Car」论坛,关于论坛的具体内容大家就看下之前的预告吧 。 福利时间到—— 没错,这就是本次车展直播的主播刘能叔叔,预告就先到这里了,福利都看了,记得关注 GeekCar 直播账号啊! 网易直播:搜索「极客汽车」映客直播房间号:279053721(或者搜索:GeekCar)4.20 号 上午 10:00,GeekCar 和大家不见不散哦!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威马概念车 AG2020 曝光,但这不是重点…

· Apr 18, 2017 333

如此前媒体沟通会所透露的消息,在上海车展前一天,威马汽车在自己家门口举办的「 企业开放日」 中,如期展示了其第二个整车平台的第一款概念车——AG2020,AG 是 avant garde 的缩写,这两个德语词汇翻译过来是「 先进」 和「 前卫」 的意思,2020 则代表了这款概念车实现量产发布的时间节点。 从数据上来看,此款概念车具备 30 分钟充满电的快充技术、1200 公里超高的续航里程,以及 0-60km/h 2.2 秒的加速时间,但鉴于是 2020 年才会量产的产品,所以这里我们不拿 Tesla 现有产品来做对标。这台车秉承了 CUTE(Connected、Unique、Trustworthy、Enjoyable)的设计理念,用 SmartLine 和 LifeLine 来引导和定义车内外的交互设计。由于现场并没有机会近距离拍摄和体验样车,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跟踪报道,进行深度解析。 作为「 新造车浪潮」 中相对「 稳健」 的一员,相比于其他几个团队来说,威马汽车拿出概念车的速度并不算快,但个人认为,对于威马来说,更值得关注的是他的量产车计划,以及其在出行方面的布局。 在活动现场模仿风洞试验效果的半透明黑色玻璃背后隐藏着的,就是威马汽车首个整车平台的第一款量产车原型,虽然又抱琵琶半遮面,但隐约可以看出这是一款 A+级别的 SUV 车型。此款车型已经在全球累计测试超过 100 万公里,内饰外饰整体结构设计已经冻结,并且完成风洞试验,风阻系数小于 0.3,这个成绩对于一款 SUV 车型来说算是不错了。据威马汽车员工透露,此款车型整体设计比例虽已经冻结,但类似车灯、腰线等细节部分还需要继续做些细微调整。 此外,除了威马两个整车平台的一台概念车和一台量产车的发布和进展,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还透露了其瓯江口产业园数字化工厂的建造情况:目前产业园一期进展顺利,今年 5 月起第一台设备将进场安装,2018 年初,首批主流量产车型将在装配线上小规模下线。 我们都知道个性化生产的概念,对于整车厂来说意味着对现有流水线改造、硬件软件系统升级和开发的巨大成本投入,高端豪华车的定制化成本增加并不像走量的车那么敏感,可以通过增加终端售价来消化,但对于大众车型来说定制化生产是巨大的考验。威马通过全配置立体化集成 BOM 系统,为生产研发售后服务提供数据支持,这个系统就好像一个 BOM 魔方,可以根据规则快速展开为海量的单车型 BOM,从零件数据上保证每一台个性化车辆。 对于从一开始就要致力于做「 出行服务」 的威马汽车而言,造车只是必须要做好的基本功,除此之外对于出行领域的产品布局和用户体验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此次威马同时发布了首个出行服务产品——威马充电,今天正式上线公开测试,首批开通在上海地区,在上海开电动车的小伙伴可以下载试用。该产品打通了「 查、导、充、付」 四项和充电相关的功能,将接入星星充电、EVPOWER 两家运营商共 5000 余个充电桩信息,公测期的充电桩状态 2 分钟刷新一次,准确率为 90%以上。威马汽车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在采访中表示,威马推出充电服务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盈利,目前不仅给用户免费使用,在未来正式推出充电服务时还会有相应的补贴政策。推出充电服务的目的是为了和充电桩运营商在未来的深度合作打基础,并且可以借此和电动车用户建立直接的沟通渠道。 当然,充电 App 服务只是威马出行服务的第一步,未来还会推出分时租赁等服务,等各项出行服务都成熟,或许会整合到一个大的威马出行服务体系中来,在用户体验方面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一家新造车企业而言,用出色的产品杀出一条血路是必须要做好的准备,但对于汽车甚至出行这么庞大和复杂的领域来说,创新绝不可能全部出自于一家企业,更多的是需要合作。威马也意识到了这点,沈晖在今天的企业开放日中,宣布成立一支 120 亿规模的全球产业基金,用于扶持威马企业价值链上下游的伙伴,对于创新团队来说,有了资金的支持和产品落地的可能性,对于威马来说,合作创新的效率也会提高。最近几年,由于汽车产业的快速变革,几家国际大型车厂和供应商也都在做产业链尤其是对创新团队的投资和收购,由此看来,威马的野心和布局着实不小,我们期待未来 2 个月内,该基金更多的消息透露。 威马以自己的方式和节奏不断推进造车的进程和对于出行的布局,从以 C2M 为核心的整车研发设计、工厂制造、供应链管理、出行服务、销售渠道建设、社区运营等等,在威马身上我们既能看到传统整车厂的影子,也能看到互联网公司的痕迹,更像是两种基因的融合体。无论怎么说,新造车的真面目正在逐渐浮出水面,2018 年开始才是检验「 先锋们」 真正战役的开始。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