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汽车座椅供应商,在车展上展示了什么未来趋势?

· Apr 22, 2017 333

如果你是一个看事情不喜欢只看表面,凡事喜欢深挖,同时对「汽车是怎么造出来的」这个话题有浓厚兴趣的人,那么车展上的供应商展馆一定是你的天堂(你还可以选择加入 GeekCar)。 就像我们反复说的那样,汽车行业和汽车产品的进化、革新,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这些供应商们的不断创新。而在这次上海车展上,我们理所当然的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供应商层面。 这篇文章要说的是汽车里一个看似没什么科技含量的部分,但它却是我们每个人在开车时接触最多的零部件之一。我说的不是方向盘,而是座椅。 座椅这东西,不像车联网、自动驾驶等热门话题,看起来跟「高科技」、「数字化」不太挨边,没那么高大上。但就像刚才说的,它是车内和人接触时间最长的部件,相信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自己车里的那套座椅有过吐槽,事实上,它距离「完美」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么来看,那些座椅供应商们,才是最应该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企业…… 于是,我们重点关注了一家叫做「安道拓」的公司。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因为这既是一家「新公司」,又是一家「老公司」。 它的前身是江森自控专业汽车内饰集团,2016 年 10 月 31 日,安道拓从江森自控分拆出来,成为一家独立公司,并且在纽交所敲钟上市。著名的 RECARO 座椅品牌就属于这家公司。 它是目前全球座椅供应商里面名副其实的老大。摆一些数据:安道拓整个公司共有 7.5 万员工,在全球 33 个国家设有 230 家制造装备工厂,而在中国,这家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座椅供应商,2016 财年,他们在中国的收入达到 75 亿美元,占有国内乘用车领域 45%的市场份额,在全球 7.5 万员工里,中国就占到了 3.1 万,在国内他们还有 17 家座椅合资公司。 换句话说,中国是这家公司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 从上面这张图里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是国产车,不管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基本上都是安道拓的客户,其中甚至还包括了一些新造车团队,比如蔚来汽车、车和家、威马、前途汽车。 他们的高管特意提到,此前在江森体系之内的时候,他们对于这些新造车团队其实并不乐观,因为和他们合作意味着风险,但是分拆之后成为安道拓,可以让他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这些公司。他们有控制风险的办法,同时,和这些公司合作,自身也能学到不少的东西。 总体来说,独立之后的安道拓,变得比以前更有雄心,更激进。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是,从安道拓这次在车展的展示内容,我们其实可以对于未来几年的汽车座椅发展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换句话说,你要是想搞明白以后你能买到什么样的汽车座椅,来他们的展台看看就知道了。 来不了车展也没关系,我把在他们展台看到的一些好玩的东西给你们讲讲。 用三个手动调节机构实现 18 向座椅调节: 下面这个看起来挺薄的座椅,据工作人员说,可以实现十几向调节,而实现这些功能,却只用到了三个手动机构。这是用更简单的设计实现更多功能的典型,在我看来它的诉求有两个,一是可以节约空间,二是减重。 这两点都符合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我们追求更大的车内空间,也追求更高的整车能耗,尤其是当电动时代来临之后。作为整车轻量化的一部分,座椅更轻一些,就可以实现更多一点的续航里程,更节约空间,就可以让整车的空间布置更多样化。 比如,因为很多电动车都把电池布置在车身底板上,这样在无形中对车辆内部垂直空间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而 RECARO 的解决方案 则是把座椅设计的更低,以此来节约空间。 把氛围灯和座椅相结合: 曾经听过一个数据:某机构对于用户口碑进行语义分析之后发现,中国人对于车内科技配置最看重的居然是——氛围灯……准确性不好说,但是或许真的有越来越多的人买车的时候开始注意到「氛围灯」这个配置。那么,如果把座椅和氛围灯结合,可能是这样的: 看起来和普通座椅没什么区别,但是请注意座椅的白色部分,这其实是可透光的,安装在座椅内部的 LED 光源,可以透过这个白条发散出来,形成氛围灯。安道拓说这个产品 2018 年就可以上市,同学们以后买车的时候或许可以注意一下。 奔驰 S 级的座椅内部是这样的: 他们的展台上展示了沃尔沃 XC90 和奔驰 S 级的座椅,尤其是 S 级座椅,它被很多人认为是「几乎完美」的,但是,你知道它是怎么实现的吗?把这个座椅「解剖」之后,其实是这样的: 自动驾驶时代的座椅,什么样? 一个主流观点是,当自动驾驶时代到来之后,车辆内部会变成移动空间,而这其实也对汽车座椅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在年初的北美车展上,安道拓展示了一个名为 AI17 的概念座椅,它主要针对 Level 3 和 Level 4 的自动驾驶车而设计,这次在上海车展上,它也进行了展出。 简单的说,它的设计要点包括:车辆在不同行驶状态下,座椅要如何满足乘客的不同坐姿?座椅如何设计,才能让车内空间最大化?如何寻求最大舒适度?如何让乘客在自动驾驶车辆内感受到「尊贵」? 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当进入自动驾驶时代之后,其实座椅也并不像我们开头所说的那样,缺少「高科技」和「数字化」。而对于座椅供应商们来说,他们其实也得紧跟趋势,在自己的领域里面持续创新。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某著名一级供应商没参加上海车展,原因居然是…

· Apr 22, 2017

德尔福在这次上海车展上很意外的没有参展,但是却在上海嘉定刷起了存在感。 还记得今年 CES 上我们体验的德尔福自动驾驶汽车吗?如今德尔福把其中一辆运到了上海。在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我体验了这辆自动驾驶版奥迪 SQ5,并和德尔福的高管聊了聊。 作为一家 Tier 1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打造一款高度自动驾驶汽车一方面可以测试技术,一方面是为了告诉车企德尔福的技术很成熟了,欢迎和我们合作。 先来说体验,这次试乘是在封闭园区内,时间约十分钟,场景涵盖了:跟车行驶、带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进出隧道、 环岛、限速 80km/h 的长直道、行人走过斑马线、靠边停车等等。 坐在后排,其实和坐一辆出租车没什么区别,刹车、转弯都达到了老司机水平。在中控位置,你可以看到各种传感器描绘出的外界环境。出于安全考虑,主驾位置坐着一位工作人员。 很多厂商的自动驾驶汽车都顶着一堆传感器,看上去有点张牙舞爪,但德尔福的这辆车改装得非常彻底。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被隐藏在保险杠内、翼子板上甚至行李架上,和一辆普通奥迪 SQ5 没什么区别。在车内,也没有显眼线束,自动驾驶系统电脑也被隐藏在后备箱地板下方(备胎位置)。 德尔福方面的高管告诉我,其实这辆车在上周才运到上海,他们只是提前把测试园区的地图数据加了进去,在算法上做了微调,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变化。 这辆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就是名为「 中央传感定位与规划(CSLP)」 的自动驾驶系统,由德尔福和 Mobileye 合作开发,Ottomatika 公司提供软件算法(路径和运动规划)。Ottomatika 是一家于 2015 年被德尔福收购的公司。 CSLP 自动驾驶系统结构如下: 接下来德尔福要做的,就是让 CSLP 自动驾驶系统有足够的冗余性,满足车规级要求。官方表示,这套系统将在 2019 年量产。不过德尔福方面特地解释,2019 年是指整套系统完全开发成熟,不是指商业化。也就是说,无人驾驶汽车何时上路,得看车企的。 德尔福方面把 CSLP 描述为:第一个完全集成的自动化交钥匙解决方案、业内首个可立即启用的解决方案。(不过目前这套系统的价格肯定不菲…)可以看出,CSLP 自动驾驶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打包方案。德尔福方面透露,这套系统部分零件是已经量产的产品,比如雷达,并且德尔福认为未来固态激光雷达才是趋势。在研发之初,德尔福虽考虑了「 模块化」 设计,但并不支持深度化定制,因为整个系统「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了研发 CSLP 自动驾驶系统,德尔福做了一系列的收购和投资: 收购 Control-Tec 公司,一家专注汽车数据采集、分析的公司; 收购 Movimento 公司,一家专注于汽车 OTA 技术的公司; 投资 otonomo 公司,一家收集汽车数据,并将数据规范化、标准化,然后将其提供给车企的公司; 投资 Valens 公司,一家专注于数据高速传输技术的公司。 从德尔福的布局你可以发现,在自动驾驶蓬勃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有核心技术的「 小」 公司会通过 Tier 1 供应商走向量产。 目前,德尔福的 ADAS 技术已经在很多国产车型上落地,包括别克 GL8 Avenir、长城 WEY 以及长安某些车型。 所以,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德尔福 ADAS 乃至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一个主要阵地。未来,德尔福还将在苏州新增一个研发中心,团队规模 500 人,主要负责 ADAS 技术以及车身电子方面的研发。 有意思的是,就在德尔福在上海举办试乘活动的前两天,百度宣布:将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 针对这条新闻,我问了问德尔福方面的高管怎么看,对方回答是这样的:这对大家来说是个好事情,德尔福会进一步去了解百度开放的平台到底是怎样的、从德尔福的角度来说,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集成的、可立即使用的系统,包括软件、算法和传感器,并且能达到车规级要求,这是德尔福的优势所在。 如今,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纷纷开始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不过在我们看来,新玩家想要快速上车,选择和德尔福、博世这样的 Tier 1 供应商合作是最佳的选择,因为最懂车企的依然是 Tier 1 供应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