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Model 3 电池组揭秘:低成本、易生产、高能量密度

· Aug 25, 2017

(本文资料来源于:electrek.co)在我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详解了 Elon Musk 的汽车共享计划,即 Model 3 是特斯拉未来共享计划的重要一部分。至此,Model 3 的设计理念、各项性能和未来地位,我们都已剖析得足够清楚了。不过,还差一点:电池组。 特斯拉在今年 CES 上发布了 2170 电池,已经量产的 Model 3 正是搭载的 2170 电池,由 Gigafactory 超级电池工厂生产,而 Model S、Model X 则继续沿用 18650 电池。 所以 Model 3 的电池组,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特斯拉新的设计理念:在成本、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标准版 Model 3 的续航里程是 350 公里(EPA),电池组容量为 50kWh,使用了 2976 节 2170 电池,每 31 节电池构成一个「 电池砖 (brick)」。这些电池砖又被分为 4 个模块,其中 2 组包含 23 个电池砖的模块,2 组包含 25 个电池砖的模块。 不过按照计划,上面介绍的标准版 Model 3 得等到今年下半年才会量产。目前,特斯拉工厂正在生产的是「 长续航」 版本的 Model 3,即首批交付的那批车。 长续航版 Model 3 配备了 74kWh 电池组,使用了 4416 节 2170 电池,每 46 节电池构成一个电池砖。和标准版 Model 3 一样,这些电池砖被分为 4 个模块。 从每个电池模块包含的电池数量来看,Model 3 和 Model S/X 有很大不同,即电池组内「 电池模块」 数量更少。(参考:特斯拉最大容量的 100kWh 电池组,使用了 8256 节 18650 电池,每 516 节电池单体构成一个电池模块,共计 16 个电池模块)电池组布局请看下图,右边是车头位置: 说简单点,Model 3 的电池组是这样的:2170 电池单体→电池砖→电池模块→电池组;Model S/X 的电池组是这样的:18650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组。 以上就是 Model 3 电池组和 Model S/X 电池组的主要区别,也代表了特斯拉两代电池技术。当然,还有一些细节差异: 1.Model 3 并未考虑电池组的「 快拆」。 众所周知,Model S 是有换电能力的,依靠一套全自动设备,就能将电池组在几分钟时间内更换完毕,所以电池组上有很多换电所需的螺栓。在 2016 年 5 月,特斯拉新建了一个换电站,但鲜有人去。 所以 Model 3 电池组的结构更简单,螺栓更少。 2.Model 3 并未考虑「 自动充电」。 今年 5 月,特斯拉一份充电专利被曝光:特斯拉在电池组下方设计了一个充电口,车停在车位上之后,下方的自动充电装置会把充电插头自动插入充电口。这套自动充电装置自带冷却系统,加强散热可以满足更高的充电功率。 … 继续阅读

完美的技术远远不够,乘客信任是开启未来无人驾驶的关键

· Aug 25, 2017 333

本文作者:英特尔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资深首席工程师兼首席系统架构师 Jack Weast 转载自由英特尔中国北京分公司运营的微信公众号「知 IN」我们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确实已经日臻完善,但若是没有乘客信任,自动驾驶则是寸步难行。当自动驾驶汽车带我们上路时,有驾驶员坐在方向盘后面会让乘客感到安心。一旦驾驶座上没有人了,你还会上车吗? 自动驾驶车辆的未来让人憧憬。一些专家预测,通过把人类从驾驶员座位上解放出来,我们能够挽救数百生条生命并让安全出行成为现实。然而,理论与实践的区别可以归结为:人们对于机器人汽车的害怕与不信任。事实上,最近 AAA 调查发现,75%的美国人害怕乘坐自动驾驶汽车。 好消息是,这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英特尔认为,通过在汽车和乘客之间创建互动体验,能克服消费者的恐惧心理,这种交互体验可提供丰富的信息、并让人感到舒心——简言之,就是值得信赖。我们的用户体验团队对自动驾驶汽车乘客所做的「 信任互动调查」 就展示了这种潜力。 我们对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亲眼见过自动驾驶汽车的消费者进行了有限且定性的研究。他们受邀乘坐自动驾驶测试汽车,同时反馈自己的乘坐体验。我们设定了五种信任交互情景并对其进行了评估:叫车、开始行驶、更改行程、处理错误和紧急状况、让车停靠在路边并下车。我们在消费者乘坐自动驾驶汽车之前、之后分别进行提问,并在体验过程中记录他们的反应。 尽管调查范围有限,但结果是一致的。每个参与者在这段旅程结束后,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信任程度都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即便是那些对自动驾驶汽车感到担忧的人也承认:自动驾驶车辆是一种更加安全的交通模式,并看好这个市场的发展。 尽管这项调查收获颇多,但是这只是开始。我们的调查发现了七个值得探索的信任「 临界点」(详见下文)。英特尔将继续研究用户体验,并与客户分享这些调查结果。当业界首个无人驾驶汽车开始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我们的调查结果将有助于业界交付值得信赖的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的未来就靠它了。 HMI-信任临界点: 人的判断 vs 机器的判断 参与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无人驾驶汽车中如果没有人的判断力,该如何应对一些微妙的情况——例如突然横穿马路的人或者其它司机加速超过无人车。但是,他们也认为,由于消除了判断错误,无人驾驶汽车将会更加安全,并且在决策能力上强于依靠二手猜测的人类。 缺乏协助辅助 vs 个性化空间 乘坐自动驾驶汽车时会有很多自由时间——这个想法激发了很多人开始畅想要如何利用这段乘车时间,而另一些人则担心不能与人类驾驶员进行任何互动。对于父母来说,利用自动驾驶汽车接送独自一人的未成年人,有巨大的好处——车中没有任何陌生人/驾驶员。然而,参与者也担心如果没有驾驶员就会缺乏问责机制。也考虑到了身体残障人士的诉求——尤其是没有驾驶员的帮助,身体残障的乘客如何上下车。 意识 vs 过量信息 大多数参与者认为需要一个学习曲线来适应自动驾驶系统。但是一旦对该系统的信任开始增强,他们就会觉得一些警告和通信特别烦人、打扰人。尽管安全提示和上下文信息非常方便,他们也不希望被太多信息所分心。 放弃对车辆的控制 vs 从新的层面控制车辆 对某些人来说,坐在无法控制车辆的后座是一种不安的感觉。仅仅看到空驾驶座和方向盘的不自然转动也会造成一些焦虑。参与者探讨了移除这些传统车辆设计、以便缓解紧张情绪。同时,他们也非常重视新的控制体验:能够利用一个移动设备来叫车并开锁/开门,降低无法开车的压力,通过更多「 眼睛」 观察路况而感到安全放心。 了解运作原理 vs 证明其有效性 了解技术运作方式及其全部功能——这对于参与者来说是最重要的。与此同时,看到并体验汽车是如何感知并应对周围发生的一切,这会让参与者对自动驾驶汽车产生信心,因此,HMI 系统的透明度是非常重要的。 告诉我 vs 听我说 当汽车的「 人声」 使得参与者放松警惕时,许多人想知道他们是不是能够利用自己的说话声音与该系统进行沟通(这不是测试的一部分)。能够与驾驶员交谈并交换信息——这会是一大优势,尤其是当需要绕道、改变目的地,或天气状况不断变化的时候。 遵守规则的机器 vs 人类对规则的解释 尽管安全是参与者信任的第一要素,但是它们对安全的理解却有细微差别。一些参与者承认,他们自己驾驶车辆时的行为并不总是安全,或者也不是完全按照交通手册来开车。他们谈到了在空旷的道路上加速行驶、边开车边吃东西、有时候在必须停下来的地方并没有停车。参与者承认,放弃这些行为与接受基于系统的新行为之间的斗争是他们必须适应的一个挑战。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