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集团 2017 年财报:销售额 440 亿欧元 净利润同比增 6.5%

· Mar 14, 2018 333

日前,德国大陆集团在汉诺威公布了 2017 年财报。 2017 财年,大陆集团销售额达到 440 亿欧元,增长 8.5%,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为 10.9%,超越了年度目标;净利润达到 30 亿欧元,比去年增长 6.5%,每股收益达到 14.92 欧元。董事会主席艾尔马尔·德根哈特(Elmar Degenhart)透露,执行董事会建议股息应增长 25 欧分,达到 4.50 欧元,这将是集团连续第六次提高股息。 2017 年,大陆集团收到的订单量达到近 400 亿欧元。基于乘用车及轻型商务车产量增长超过 1%,达到 9650 万辆的预期,德根哈特预计 2018 年集团利润将继续增长。「 我们预计 2018 年销售额将再次显著提高,增长近 7%,不计汇率影响约达 470 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约为 10.5%。」 目前,大陆集团的研发人员和专家有 42,000 名,他们来自 146 个国家。 2017 年,来自各个行业的客户共安装了超过 6 亿个大陆集团生产的传感器。「 全球四分之三的汽车采用我们的解决方案、产品及系统。」 德根哈特说。 在自动驾驶领域,大陆集团自 1999 年起至今,总共生产了约 6 千万个 ADAS 传感器。大陆集团作为电动车的系统供应商,能够单渠道供应全套动力总成的电气化产品,其中包括电机、功率电子、能量和热管理以及充电技术等。 大陆集团自 2012 年将在货车上装备的电子地平线(eHorizon)技术——类似于传感器的一种高精度数字地图——投入市场后,这项技术已降低柴油消耗超过 760,000,000 升。目前,已有超过 3300 万辆轿车及货车,通过大陆集团的智能联网技术实现联网。 大陆集团轮胎也进行了智能化加工。轮胎中安装的轻型传感器,能直接在轮胎中测量空气压力,保证其更大的安全性、更少的滚动阻力及更高的燃油效率。2017 年,大陆集团生产了约 1.55 亿条轿车及载重汽车轮胎。而在传送带及软管技术上,集成传感技术能自动识别需运输的重量,及时报告维护及维修建议,让运输持续进行至最佳维修时间点,因此降低了运营成本。 大陆集团首席财务官沃尔夫冈·舍费尔(Wolfgang Schäfer)还介绍了大陆集团的资金状况。过去一年,集团在多个领域进行投资,并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业务: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及研发支出总共将近 60 亿欧元。  大陆集团首席财务官沃尔夫冈·舍费尔(Wolfgang Schäfer)「 我们也通过有针对性的收购来增强实力。」 舍费尔表示,过去一年,大陆集团在收购方面支出将近 6 亿欧元,同时也系统地减少了净负债。目前,集团的负债率为 12.6%,自有资本率为 43.5%。 关于汇率波动,大陆集团认为汇率可能会对下一财年产生消极影响,影响金额超过 10 亿欧元(前提是整个财年的汇率平均值维持在当前汇率水平)。谈到原料市场,舍费尔指出大陆集团可能会如过去三年一样调整价格,集团预计,下一年因自然橡胶及合成橡胶价格上涨造成的额外负担仍将持续,达到约 5000 万欧元。 合并范围效应、针对并购折旧和特殊支出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在 2017 财年为 47 亿欧元。相当于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率为 10.9%,绝对值比 2016 年的 43 亿欧元增加 10%。 2017 年,大陆集团在固定资产和软件上的投资约 29 亿欧元。投资率增长至 6.5%,上一年该值为 6.4%。研发支出较上一年增长了 10%,达到 31 亿欧元,占销售额的 7.1%(2016 年:6.9%)。 截至 2017 年底,大陆集团拥有约 56 亿欧元的流动性缓冲资金,其中约有 19 亿欧元的流动资金以及 37 亿欧元已经得到承诺但尚未使用的信贷额度。「 可用资金及低负债可以保障我们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舍费尔说。 在员工数量变化上,2017 年末,大陆集团全球拥有 235,000 名员工,与 2016 年末相比增加超过 15,000 名员工。集团方面称,除生产规模的扩大外,员工人数增长应主要归因于企业并购及在研发领域的持续扩展。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大陆集团在华建合资公司生产 48 伏电池系统 但更大的野心可能是高压动力电池?

· Mar 14, 2018 333

德国大陆集团 (Continental AG) 和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ITC)通过他们双方旗下的子公司,成立了一家中德合资公司,来开发、生产 48 伏汽车电池系统。在股权分配上,大陆集团持股 60%,而成飞集成的下属公司持股 40%。 四川成飞集成是做什么的呢?它是中国的汽车及电池供应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它的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从事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 大陆集团透露,新合资公司将开发、生产可用于 48 伏轻混系统的电池平台,覆盖各种 48 伏结构(P0,P2,Px),功率达 25kW。中航锂电将提供电芯,大陆集团提供基础软件和电池管理系统。「 新合资公司将整合电池系统的部件,针对客户不同需求开展研发工作,并将系统和车辆有效集成;此外,也支持汽车制造商采购电芯、电池管理系统等单一的系统零部件。」 根据计划,新公司将在 2018 年中开始运营,虽然大本营在中国,不过它将承接全球业务,服务在欧洲、北美、亚洲市场的客户。 虽然本次合作的项目只关乎 48 伏电池,不过大陆集团透露,他们也正在考虑是否进入高压电池领域。 48 伏技术:让混动在经济的同时高效 48 伏电池系统是什么,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我们知道,尽管电机相对内燃机的构造更简单,但是一套完整的电驱动系统,却并不是简单的东西。例如,如果你想驱动一辆 1.5 吨左右的乘用车,电机要达到几百伏特或安培,你要为这种高强度电流作出一套复杂的安全保护措施。 要是用大容量、高功率的牵引电池呢?高压混合动力总成系统会大幅提高汽车成本,这对大型车而言成本收益率还好,但是在较小的 B 级、C 级车里,这个成本常令人望而却步。然而,市场规模巨大的小型汽车才是最需要电气化的,48 伏混合动力技术所做的,就是让人们在拥有高效能的汽车的同时,也都能负担得起——它通过加装小型电动机、大小合适的电池和小型功率电子,将 C 级轿车的燃油效率提高到 10%以上。 大陆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48 伏系统的——该技术在现有的 12 伏车载电网上附加了 48 伏车载电网,其中包括三个部件:一个 48 伏锂电池,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能量的回收;一个集成有交流/直流转换器的电机,替换了发电机;一个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用于两个车载电网间的能量转换。 48 伏技术从 2016 年开始投入市场,它有两个根本优势: 第一 ,可以轻松集成到汽车上。48 伏技术本质上是一套安全紧凑的模块化系统,因为硬件紧凑,所以对整车的质量影响微小。 第二,效能增益大。在 2017 年,大陆集团已经开始量产 48 伏系统,并装载在了雷诺和奥迪车型上。在实际驾驶路况下,他们的 48 伏系统能把汽油车的燃油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21%,柴油机降低 9%。在柴油汽车上,氢氧化物排放也有明显降低。 可以说,除了纯电力驱动这一特点,48 伏混动系统能带来高压混动具有的大部分效益,并且技术更成熟、更经济。对企业来说,它也是满足国家减排法规要求的一种方案。 从 OEM 厂商的角度看 48 伏技术 大陆集团和成飞集成的新合资公司,将从今年起运营,服务全球的客户。那么 48 伏电池系统的客户是谁呢?换句话说,需要 48 伏技术的是哪些 OEM 厂商? 从现在到 2020 年间,汽车行业可能面对的两个最大挑战,一个是新能源车的配额问题,一个就是汽车平均油耗的问题。根据中国的「CAFE 法」,到 2020 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含新能源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 5.0 升/100 公里,2025 年,降至 4.0 升/100 公里左右。 不同的 OEM 有不同的电气化战略,也有不同的达成上述目标的方案。「 吉利、比亚迪等汽车公司,能通过他们的新能源车量产计划,来实现汽车平均油耗的问题。但是对于没有电气化解决方案的 OEM 厂商来说,他们就会迫切需要 48 伏技术来实现汽车平均油耗的要求。」 大陆集团动力总成事业部混合动力电动车业务单元的亚洲区负责人 Anil Yadav 说。他还指出,其实现在很多厂商已经有了这项技术,只是出现了成本问题。「 如果他们很容易实现了平均油耗的目标,那 48 伏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更加滞后。」 大陆集团动力总成事业部混合动力电动车业务单元的亚洲区负责人 Anil Yadav(左)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IHS Markit 的数据,到 2025 年,全球 48 伏汽车年产量将达到 1400 万辆。大陆集团动力总成事业部混合动力电动车业务单元电池业务负责人 Arno Perner 预计,到 2025 年,中国 48 伏市场大概占全球市场的 40%到 60%。「 我们相信 48 伏会在中国成为标准化技术,不过这个目标在 2023 还是 2025 年达到,取决于立法。」 大陆集团动力总成事业部混合动力电动车业务单元电池业务负责人 Arno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