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产能不断攀升,这周到底发生了什么?

· May 25, 2018 333

Model 3 的产能时刻影响全世界粉丝的心情牵动着汽车行业的神经,也决定了特斯拉是否只是富人的玩具。 关于特斯拉产能问题,Geekcar 决定开放一个新专题,每周五报道一次与 Model 3 产能相关的大事件集锦。 关注 Model 3 产能,我们与你同在。 今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布:截止 4 月底 Model 3 周产过 2200,而此前特斯拉在去年年底周产目标就是 5000,因此产能上不去是大问题。 但 5 月以来,特斯拉产能稳固攀升,到现在周产突破 3500,并有望在第二季度末达 5000。很明显,马老板睡工厂起作用了。 早在上周,马斯克给员工们发邮件说特斯拉日产「 可能」 达到 500 辆: It is looking quite likely that we will exceed 500 vehicles per day across all Model 3 production zones this 这周我们很可能 Model 3 日产超过 500 辆。 昨天,这个表述变成特斯拉「 已经」 达成这个目标: First time we’ve been able to run at a rate of 500/day or an extrapolated 3500 customer deliverable cars per week. Congratulations on a big milestone! 这是我们首次达到日产 500,或者说我们每周可以交付 3500 辆。庆祝这个伟大的里程碑! 同时在邮件中,马斯克说特斯拉周产有望突破 5000: Congrats to the battery/chassis marriage line, which just did 32 UPH! Show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achieve over 5000 cars per week even with our super complicated GA line. Sorry you have to work on this terrible thing! We are working on … 继续阅读

研发「哥本哈根车轮」的 Superpedestian 公司要进军共享单车行业了?

· May 25, 2018 333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研发「 哥本哈根车轮」 的美国智能自行车制造商 Superpedestrian 公司。 三句话简单了解一下「 哥本哈根车轮」: 「 哥本哈根车轮」 第一次被提出的时间是在 2009 年——联合国哥本哈根环境峰会前后。 发明者是麻省理工大学(MIT)感应化城市实验室副主任 Assaf Biderman 等人。 「 哥本哈根车轮」 是一款自行车辅助工具,可以把自行车改装成混合动力自行车。车辆制动或者下坡时可以把能量储存到内置电池里,上坡或者疲劳时内置电池中的能量可以提供前行的动力,也就是「 自行车增力技术」。 先来看看它的构造: 整个「 哥本哈根车轮」 由这些部件组成:车轮、辐条和外壳、环境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电池、旋转套件、电机、内部中心齿轮、扭矩传感器、静电外壳、扭矩臂。 当时,「 哥本哈根车轮」 还只是一个刚刚被研发出来的、不成熟的产品。Biderman 为了更好的研究它,创办了 Superpedestrian 公司,后来也陆续推出了几个版本的「 哥本哈根车轮」。 2013 年,公司推出了早期版本的「 哥本哈根车轮」。简单来说,就是一款内置锂电池的自行车后轮,可以进行充电,原理依旧是「 自行车增力技术」。 这款车轮约重 12 磅(5.4kg),带有一组齿轮,售价 699 美元(按当时汇率约 4265 人民币),公司会根据客户需要提供更多的齿轮组,不过价格也会相应提高。 除此之外,这款车轮里还加入了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监控用户的健康,检测海拔、卡路里消耗等数据,还可以近车自动解锁、离车自动上锁。 不过,这款「 哥本哈根车轮」 推出后的表现并不理想。售价高、重量大,性价比不高,是它的致命缺点。 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在 2017 年,Superpedestrian 公司又推出了新版本「 哥本哈根车轮」。 这款车轮重约 16.8 磅(7.6kg,又沉了…)内置一个功率为 350 瓦的电机。售价为 1500 美元(约 9585 人民币,又贵了…)除了老版本的功能之外,新版本增加了自我诊断系统以及监控车轮健康情况的功能,用户需要下载相关应用程序,在车轮受损或者需要维修时,应用程序会自动弹出提醒。 在推出新版本之后,依旧没在市场上引起太大反响。Superpedestrian 公司又沉寂了,迟迟没有未来产品和公司发展的信息传出,直到最近… 他们好像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把目标转移到了共享单车市场。 别误会,他们并不是要做共享单车,他们的定位是:共享单车的零部件供应商。 这里就牵扯到「 哥本哈根车轮」 背后真正的巨大意义:帮助建立数据库。这些车轮可以从用户走过的几百万公里路程中收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就包括车辆的自我诊断和健康情况。如果把这项技术用在共享单车上呢? 拿中国市场上的共享单车来说,报障、回收、维修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尤其是身为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报障,几乎全部靠兼职维运人员每条街找损坏车辆。「 检修」,不管从效率还是用车成本上考虑,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公司创始人兼 CEO Biderman 表示:「 我们公司的技术可以解决共享单车行业面临的严重问题。「 哥本哈根车轮」 中用到的技术,可以通过自我诊断,自我保护,自我校准来进行自我管理,然后连接到可以为整个车队提供服务的远程维护系统。 如果在检修过程中,主要依靠用户或者维运人员来报告故障,那效率也太慢太迟了。通过我们的技术,可以知道每辆车内每时每刻都发生了什么,可以在问题发生之前解决大部分问题。」 他还表示:「 尽管这项技术最初是为电动自行车设计的,但是经过研发,也可以适用于电动摩托车以及任何轻型电动车。」 最近,Superpedestrian 公司宣布,获得 1650 万美元的融资,用于进一步开发这项新技术。算上之前几轮筹集的 2750 万美元,公司融资总额已经达到了 4400 万美元。 的确,对于共享单车公司来说,车辆的安全可靠应该放在第一位,Superpedestrian 的这种发展思路似乎可行。但是,话又说回来,对于共享单车公司来说,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也同样重要,他们会为这项技术买单吗?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打响「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第一枪:百度盼达自动驾驶共享汽车试运营

· May 25, 2018 333

5 月 24 日,在重庆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内,百度与盼达用车合作的自动驾驶共享汽车拉开试运营的帷幕。 「 这是国内第一个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项目」,盼达用车 CEO 高钰这样说道。 在发布会现场,百度和盼达用车通过现场直播诠释了从「 人找车」 到「 车找人」 这一过程的转变。(APP 定点远程召唤)(代客自主泊车)整个体验流程是这样的:以活动举办场地作为 A 点(也就是家),用户通过 APP 进行远程召唤,然后汽车从 C 点(百度盼达无人车停放点)到达 A 点,接着用户自驾前往 B 点(公司),用户离开车辆,在 APP 完成还车之后,车辆自行找到停车位并自主泊车。 因为法律法规还未允许真正的无人测试,所以车上还是配备有安全员。 此次自动驾驶共享汽车将在百度-盼达自动驾驶示范园区开展一个月的定向试运营,届时将会向公众开放。用户可以在盼达 APP 上使用叫车服务,但是须在指定接驳点使用此项服务,在用车后需将车辆开至接驳点然后选择还车服务。 百度自动驾驶在安全性设计上还是比较完备,在探测到四五米距离处有人,车辆的应对机制就会触发。根据现场工作人员的介绍,目前盼达用车搭载的这套系统还是 1.0 版本,后续还会进行相应升级。现场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这套系统搭载英伟达处理器,同时通过后装套件实现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后将前装至车上。 百度自动驾驶方案:摄像头+超声波雷达 此次百度自动驾驶采用的方案是 6 个摄像头(前车牌处 1 个+挡风玻璃 1 个+车内 1 个+左右两个后视镜+车尾 1 个)+12 个超声波雷达,该方案采用视觉和超声波融合解决方案,走视觉路线。有点类似特斯拉(特斯拉目前采用的是 8 个摄像头+12 个超声波雷达+1 个毫米波雷达)。 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顾维灏告诉 GeekCar,未来百度无人驾驶将继续与盼达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大运营范围,部署更多的服务车辆。 回溯双方合作细节,早在 2017 年 12 月,百度与盼达用车就达成自动驾驶战略合作;2018 年 1 月,双方合作的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硅谷百度研发中心首次向海外媒体展示其低速自动驾驶以及红路灯避让等功能;2018 年 5 月,百度与盼达用车的自动驾驶汽车在重庆启动为期一个月的试运营。 当然,盼达的野心可能还不止如此。在发布会上,盼达用车 CEO 高钰讲起盼达用车名字的含义,熊猫见证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盼达用车的意图也就很明显了。高钰告诉我们,在今年 1 月份与百度在硅谷的合作是其在国际上的一次试水,未来盼达的目标是国际化。 百度自动驾驶的可移植性 从性质上来看,百度的自动驾驶路线更偏向于开放,依托生态来打造自己的自动驾驶,而景驰科技、Roadstar.ai 等其他自动驾驶公司更偏向于闭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能判断出哪种方案是好还是坏。 于自动驾驶驾驶商业化而言,百度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百度给出的新闻稿中显示:「 这套解决方案能识别和应用于市面 98%以上的不同类型车位,很快复制到不同园区」。也就是说,在这项技术成熟之后,可以很快落地商用。 百度+盼达用车最后一公里叫车服务也算是给无人驾驶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国内其他自动驾驶公司比如景驰科技、Roadstar.ai, 他们更多的是直接上手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 以景驰科技为例,目前景驰已有一支二十余辆车的无人驾驶团队,在广州生物岛开展试运营活动,在今年,景驰将会把服务拓展至广州 15-20 公里。 而刚刚融资 1.28 亿美元的 Roadstar.ai 在 2018 年的规划则是在深圳部署 50 台无人专车进行测试,预计到 2020 年真正做到无人运营。 相比于这两家,百度从出行最后一公里切入,实现难度相对较低,同时这套方案是真正低成本(现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套方案成本只有一万多),不管是从技术难易还是成本方面考量,百度自动驾驶方案商业化落地的想象空间还是挺大的。 不止如此,百度已相继获得北京、福建、重庆等地道路测试牌照,同时 Apollo 生态发展了众多合作伙伴,其中包括了 OEM、Tier1 供应商、核心供应商、出行服务商、新兴公司、基金投资机构,以及相关政府及研究机构。在其 Apollo 一周年纪念的时候迎来其第一百位合作伙伴-比亚迪。 庞大的合作群体已经给予百度自动驾驶很大的发挥空间。百度总裁张亚勤博士说未来将与全国更多城市、地区政府以及合作伙伴探索智能交通更多的可能性。 写在最后 从整个活动测试表现来看,百度自动驾驶还是比较 OK 的,但是在真正落地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应对更复杂的路面情况,如何提高车辆行驶能力以及如何保证用户体验等方面的问题。从现在的试运营到未来大规模应用,百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当然,百度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项目不只是与盼达用车自动驾驶共享汽车服务。 今年 4 月,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百度与金龙客车打造的中国首款无人驾驶微循环巴士「 阿波龙」 首次面对公众开放试乘,并将于今年 7 月实现小规模量产并投入试运营。 相比于这一次的自动驾驶共享汽车服务,7 月份的无人巴士试运营可能更有看点。  

媒体:特斯拉将在上海国产 已与市政府签署文件

· May 25, 2018 333

本文来源:IT 之家 IT 之家 5 月 25 日消息 据财新网报道,美国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将在上海国产。 报道称,一名接近上海市政府的人士透露了该消息,并称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已在今年 5 月签署相关文件。熟悉政策的人士称,该类文件通常是意向性投资文件,不具备法律效力。 截至发稿,特斯拉中国未就此置评。 5 月 3 日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透露了中国电池工厂的消息,马斯克表示,今年四季度前将公布第二座超级电池工厂的事宜,也计划宣布在中国兴建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的地点。此外,马斯克表示电池工厂也会兼顾汽车制造。 本月中旬,来自工商信息显示,特斯拉在上海成立了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 100%持股。 信息显示,2018 年 5 月 10 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 10000 万人民币,注册地址浦东新区,主要从事电动汽车以及零部件、电池、储能设备、光伏产品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以及上述同类商品的批发、佣金代理以及进出口业务,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电动汽车展示以及产品推广。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