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安新区,百度和整车厂、供应商们聊了聊智能交通的未来

· Nov 05, 2018 333

早知道雄安新区是我国的「千年大计」,但是一直「无缘相见」,没想到第一次来到雄安,是因为百度 Apollo。 事情的起因是百度 Apollo 第二届理事会在雄安召开。一天之前,百度世界大会上,Apollo 计划又有了更新的进展,加入了更多的合作伙伴。 Apollo 理事会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举办,这个园区里有非常多的自动驾驶车在跑,比如百度和新石器联合打造的无人售货车,比如和金龙客车联合打造的阿波罗无人驾驶小巴,以及一些无人清扫车等等,当然,也有基于现有量产车改造而来的无人驾驶测试车。而且,其中有一些无人车已经投入试运营。 这个市民服务中心会有很多游客来参观,而这些无人车,就成了他们拍照留念的重要目标。我相信对大部分游客来说,第一次接触无人驾驶车就应该是在这儿了。 而理事会的会场布置让我想到了联合国开大会,几十个车企、供应商代表围坐在一起,阵势相当「吓人」。 作为媒体,无法全程旁听理事会所讨论的内容,不过从百度总裁张亚勤的开场白来看,雄安新区和百度关于自动驾驶的合作相当紧密,而去年的第一届理事会,也是在这里进行的。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在中国做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政策、政府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子。 那么,这次理事会都聊了什么?主要有这么几件事: 一、百度宣布 Apollo 雄安智能交通研究院正式揭牌,将联合政、企、学、研等多方资源,打造智能交通示范区。 这个研究院将围绕无人车、智能路网和车路协同等方面,专注政策法规创新研究、自动驾驶场景应用、智能路网设施建设、车路协同平台试验、智能交通教育培训等五项工作领域。借助 Apollo 的生态群,研究院希望达到的目的是输出标准,最终推动自动驾驶的更快落地。 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观察员身份加入理事会。这个没什么可过多解读的,毕竟在无人驾驶里 5G 网络必不可少。 三、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以理事会成员身份加入百度 Apollo 平台,并宣布启动首个围绕自主泊车(Valet Parking)的合作项目。 这是继前一天沃尔沃宣布加入 Apollo 计划后,又一家国际车企和百度达成合作。沃尔沃和百度的合作聚焦于 L4 级别自动驾驶车,而百度和大众中国的合作则是以自主泊车为方向的。 在此之前,戴姆勒和博世也在自主泊车方面有所合作,前一阵双方还在北京向媒体展示了这个技术。 自主泊车是自动驾驶落地的一个重要场景。按照百度给出的说法,百度和大众的合作,将使用搭载 Apollo 系统的 e-Golf 车型,并运用 L3、L4 级相关自动驾驶技术联合开发测试。双方计划在接下来数月内取得初步测试结果,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发一系列用户相关的功能。不过,百度并没有给出功能落地的具体时间表。 由一家公司牵头,聚集如此多的整车厂、供应商以及其他领域合作伙伴,在雄安这个颇有意义的地方一年开一次大会,这种格局你们感受一下?现在看来,百度 Apollo 已经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部分图片由爱范儿董车会吴鹏飞老师提供,特此感谢。)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专访吴甘沙:驭势科技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 Nov 05, 2018 333

自动驾驶应该以何种形式落地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话题。 特斯拉推出了 Navigate on Autopilot 功能,在驾驶员的监督下,可以引导车子自动上下高速匝道,可以实现换道建议、高速出口交汇处和出口导航;Waymo 则在凤凰城为自家无人驾驶推出测试收费服务,并且拿下加州首张真·无人驾驶路测牌照,向着商业化的进程又迈进了一步…… 在实现无人驾驶的庞大愿景之下,采用不同路线的 Waymo 和特斯拉,纷纷交出了自己最新的成绩单。 视线转回国内,对于国内的自动驾驶公司们来说,如何解决「 活下去和通往未来」 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10 月 26 日,在苏州举办的全球智能驾驶峰会(GADS2018)上驭势科技创始人兼 CEO 吴甘沙给出了驭势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上的一些思考。 商业化的四大考量 从一开始,驭势就给出了指导整个商业化运转的四大考量: 高频、刚需、可量产; 高势能、强口碑,保证自动驾驶汽车安全; 客户的研发及资本能力,既具有足够的研发能力,并拥有较强的买单能力,对价格不敏感; 具备行业壁垒,拥有无法被取代的能力。 对于第一条,应该很好理解,首先必须有需求,其次技术可以实现且可以商业化。 第二条,高势能,即驭势的自动驾驶相关产品在这个场景投入使用之后,能够形成口碑效应,可以推进市场的打开; 第三条,即客户的选择,在吴甘沙看来,那些愿意做自动驾驶的早期尝试者,容错能力强,对于成本不是很敏感的企业,这些是驭势最好的客户选择。 第四条,也比较好理解,不管是从落地推进还是技术研发上,驭势都希望可以有自己的独特竞争力,能够构筑自己的护城河。 按照这样一个逻辑,驭势科技把自己的发力点首先放在低速、限定场景。 2017 年 3 月,驭势科技开始了首次尝试,与白云机场展开合作,在航展楼和停车场之间投入一辆无人驾驶车提供摆渡服务。 2017 年 4 月,驭势与福州来福士广场达成合作,首次试水大型地下停车场无人驾驶电动车摆渡服务。 2017 年 12 月,驭势的无人驾驶短途接驳车在上海创业园区正式开始常态化运营。 在吴甘沙看来,驭势要做的就是通过场景牵引、技术打磨来寻求最佳的落地形式。 像之前白云机场的提供的摆渡服务,这个项目只运营了三天,之后又将场景转移到两个航站楼之间的摆渡通道(连行人都没有)进行无人驾驶车的部署以及无人驾驶短途接驳车在浙江嘉善、南京溧水等产业新区内的常态化运营,这些都可以作为场景牵引。 在不同场景下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也不尽相同,这就对自动驾驶软软硬件提出更多要求。比如驭势在地下停车场的摆渡服务,地下的 GPS 信号弱,必须采用 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来进行定位,驭势还设有许多二维码辅助「SLMA」,你可以把这些二维码理解成一个个小路标(彼时 GeekCar 还曾对这项摆渡服务进行过体验)。 驭势的想法就是通过不同场景的试运营、场景牵引,实现技术打磨。 在经过诸多「 历练」 之后,驭势对于场景匹配、落地选址等方面似乎更加得心应手。现在已经与海航物流集团美兰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世界客货运领先的国际机场等头部客户达成合作,将在机场推出无人驾驶物流车服务。 与主机厂的合作 做自动驾驶,数据的获取至关重要,当然,不只是自动驾驶,互联网行业同样如此,从以前的「 流量为王」 逐渐变为「 数据为王」。 在吴甘沙看来, 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发力垂直细分领域,无法在数据上形成竞争力。 以 Waymo 为例。Waymo 的模拟器每天可以进行最多 25000 辆无人驾驶车「 行驶」800 万英里,同时重金购买 8.2 万车辆用于路测数据的收集,但是运营场景简单,数据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还是不够。 所以,驭势要做的就是与主机厂合作以尽快获取数据。合作的主题主要是两个方向: 一个是 L3、一个是自动代客泊车。 按照吴甘沙的说法,在 L3 高速场景下,驭势可以做到在 20 小时 2000 公里的练习中人工接管时间为 10 余分钟,目前已经在和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进行合作。 自动代客泊车方面,驭势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 GoFun、奇瑞新能源达成合作,在四川成都的共享汽车运营试点,三方开始在共享出行领域的试探性布局,目前与 GoFun 部署的自动代客泊车的车子不到 10 台。 吴甘沙告诉 GeekCar,到明年年底前,会部署 1000 台带有自动代客泊车的车子,而且这只是其中一个客户,另外还有好几家客户也有类似需求。 与主机厂合作,毛利不高,但是好处是可以积累大量数据,而且在这样的车子(自动代客泊车和 L3)上可以跑影子模式,通过不断模仿学习对算法进行验证提升自动驾驶技术。 「 它(影子模式)其实是为了未来。」 吴甘沙如是说道。 目前驭势的产品主要是两种,一个是智能驾驶控制器(车端),一个是云端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驭势目前 80%的精力重心都放在「 车端+云端」 的打造,这是驭势的核心竞争力,剩余 20%的资源则更多的倾向于自动代客泊车和物流领域,L3 也会有一定比例的投入但是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大。 吴甘沙告诉 GeekCar,驭势在等待一个契机,一旦时机成熟,就「 千军万马投上去」。(压力应该更多的在供应商,尤其是激光雷达供应商,吴甘沙认为 L3 以上的车子最好还是有激光雷达)写在最后 驭势给自己的定位是无人驾驶新生态的「 中场发动机」(Tier 0.5),怎么解释呢?传统 Tier 1 向主机厂售卖一套集成的产品给主机厂,交易完成之后双方基本很少往来,即一次性销售模式,驭势要做的是覆盖产品全周期的服务:前期技术研发(即协同创新)+后期联合运营(数据共享)。 综合来看,不难发现驭势自动驾驶商业化背后的逻辑:第一,特定场景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实现自造血能力;第二,与主机厂合作,积累大量数据打磨技术。 用 PPT 给出的一句话总结就是:让客户持续成功,驭势得最后一桶金 。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零跑 S01 白车身下线,我们也首次探访了他们的金华生产基地

· Nov 05, 2018 333

最近零跑汽车的新闻有点多,他们先后向外界传达了关于三电、营销等方面的信息,在上周,我们 GeekCar 又被邀请到他们在浙江金华的生产制造基地进行参观。 这次工厂参观的契机是零跑首款量产车 S01 白车身的下线,对于初创团队造车来说,这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里程碑。 零跑金华工厂位于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里,从这个名字你就能看出来,当地政府对于新能源车事业有多支持。在从酒店到新能源小镇的路上,我还看见不少销售新能源车的店面(不是卖低速电动车的)。 严格来说,金华的新能源小镇目前还处于建设阶段,零跑工厂也是如此,展现在我们这些媒体面前的工厂只能算是「半成品」,厂区绿化还没有做,厂房目前也只有车身焊装车间完工,生产线组装调试完毕。 敢把这样的状态展示给媒体,零跑还是很「实在」的。 先用一些篇幅介绍介绍零跑在金华的这个工厂。按照官方说法,它的标准叫法应该是「零跑汽车金华智能制造基地」,总占地面积约 551 亩(合 36.7 万平方米),一期规划产能 5 万辆,同时也预留有产能扩充空间,最终可以达到 25 万辆的年产能。 2017 年 7 月,工厂正式开工,2018 年 6 月完成结顶,7 月,设备开始进厂调试,预计到 2019 年第一季度,工厂全面完工。而 2019 年一季度也是零跑预计的 S01 量产下线的时间节点。 整个工厂规划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三电生产共 5 个工艺车间,自动化率 95%。 引用官方资料,五大车间的工艺亮点如下: 冲压车间:配备自动连续高效冲压水线,由机器人输出,全面实现自动化生产; 焊装车间:采用 75 套国际一流品牌自动机器人,焊接主线实现柔性生产,最多可适配 4 个平台;车顶采用激光焊接工艺及设备;白车身输送全部采用滚床滑撬形式; 涂装车间:采用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水性漆高环保工艺,配备进口机器人达数十套; 总装车间:采用进口机器人涂胶、安东系统、MAS 系统及进口检测设备; 三电车间:电机电控、电池模组均采用自动化单体设备生产,保障全封闭洁净车间生产。 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因为现在零跑还没拿到电动车生产资质,所以在初期,车子的总装部分不在这里完成,而是采用是工模式,让已经获得资质的车企代为总装。 说说我看了一圈焊装车间之后的感受。因为在此之前刚去江淮蔚来的工厂参观,所以对比来看感触还是挺多的。简单来说,零跑工厂看起来确实不如蔚来的工厂那么高大上。不过这也好理解,零跑走的并不是高举高打的路线,他们也不可能像蔚来一样投入巨资建厂。官方说法是,零跑工厂的总投资约 20 亿。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对此也有自己的解释,他觉得零跑工厂的资金利用效率比合资车企更高,也就是花了更少的钱办了同样的事儿。 钱多钱少,都有各自的玩法,这一点无可厚非。 再来聊这次活动的另一个「主角」——零跑 S01 的白车身。 零跑的工作人员特别希望在场媒体拍下 S01 白车身上秤称重的照片,满足他们: 从图上可见,白车身重量 215kg(称出来是 225kg?),而 S01 整车重 1240kg,在整车重量中占比 17.3%。 看起来零跑很满意他们的白车身轻量化工作。不过事实上,考虑到成本、制造难度以及后期维修便利性,S01 并没有采用全铝车身,主要还是高强度钢。官方给出的数字是,热成型及高强度钢材使用比例超过 70%。 朱江明说,他们更愿意把轻量化这件事看做是一个系统化工程。言外之意,除了白车身减重,整车其他零部件的减重也能让整车重量下降。比如他们的 Heracles 一体化电驱总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减重。 另一方面,零跑比较得意的还有 S01 所采用的 S 平台对于电池包空间的设计,因为这是一个专为电动车设计的平台,所以电池包可以做到占整车宽度 80%。在电池包空间布置最大化的同时,S 平台在设计时还考虑了电池箱体结构对车身结构的设计加成,同时围绕乘员舱和电池包设计了钢化笼式结构。 零跑 S01 是这个品牌的第一款量产车,定位为双门 Coupe,会有一些智能化配置,例如自动泊车、一定程度的自动驾驶功能、语音交互等等。续航里程方面,分高低配续航版本,低续航版采用 18650 电池,长续航版将会采用 21700 电池,最大续航里程 460km。 有意思的是,在零跑新闻稿里,我看到这么一句: 从成立至今,零跑汽车已自主研发了 3 大整车平台及「 三电」 系统、智能网联系统、自动驾驶系统 3 大核心技术,获得 132 项已授权专利技术,是全球继特斯拉之外第二家拥有智能电动车完整自主研发能力的整车厂家。 平时喜欢看造车新势力新闻的同学应该还有印象,蔚来创始人李斌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全球具备电动车完整自主研发能力的只有特斯拉和蔚来…… 先不管怎么和特斯拉比较,距离零跑给 S01 设定的量产下线日期只剩下四五个月了,对他们来说,这应该是一段很关键的时段。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