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入局网约车领域,品质服务是重头戏 

· Dec 18, 2018 333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觉得网约车的市场格局可能要定型了,但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更多的意外。 滴滴创始人兼 CEO 程维曾说过:总有一天,出行平台和硬件制造商之间会有一场战争。现在,上汽决定正式入局网约车领域,新推出的网约车平台「享道出行」算是正式打响了这场战争中的第一枪。 11 月 18 日,「享道出行」开始在上海试运营,经过了一个月的磨合,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即时做出了一些修改,并在 12 月 18 日召开了正式的品牌战略发布会。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享道出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网约车平台,以及未来它有什么样的打算。「享道出行」是如何运营的 根据上汽的介绍,享道出行主打的就是品质牌,希望为中高端客户群体提供有品质的服务。 在 用车 方面,目前的可选车型包括荣威 EI6、荣威 E950、大众 PASSAT 以及别克 GL8。车辆有两种来源:一种是自建车队,一种是第三方机构提供的车辆。其中第三方加盟的车辆,构成年限必须小于两年半,绝不允许私家车加入。 另外车内还有一些免费的备用物品,比如充电线、水、雨伞、纸巾和车内 WIFI。 在 司机 方面,享道出行自建车队的司机必须是本地户口,车辆必须是本地牌照,同时司机需要拥有双证(车辆运营证/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并通过线下的招聘和培训才能上岗。 在 安全 方面,每辆车内都安装了内视摄像头,并且具有红外夜视功能,默认记录音频和视频。同时 App 中有明显的紧急求助按钮,每辆车的实拍图、车架号以及验车时间都有直接的展示。司机在每次运营上线的时候,需要通过享道智能识别系统和手机双重 GPS 检验,确保人车一致才能开始上岗。 在 服务 方面,享道出行的定位是专车,也就是对标首汽约车以及礼橙专车。 品牌发布会结束后,活动方直接派享道出行的车辆送我们回酒店,我正好借机感受了一下。首先在开车门的时候我看到了带有享道出行 logo 的迎宾灯,进入车内后没有异味,环境也比较整洁,备用物品摆放整齐,同时我注意到了前方的内视摄像头。一路上,司机的驾驶风格很平稳,也没有多余的尬聊,到了终点司机提醒我带好随身物品,还有一些专业的话术。整体来说,的确达到了专车的标准。 在 用车费用 方面,享道出行的的费用由时常费、里程费、远途费构成。 里程费和市场费不同时间段价格不同,具体可参考下图。超过 12 公里后算远途,超出部分的远途费为 0.88 元/公里。 另外,享道出行有最低消费。基础费为 18 元,如果实际消费低于最低消费,则按最低消费结算。 特殊情况还会涉及到清洁费。如果乘客因为踩踏或者将食物、饮料洒在车内,乘客需要支付 100 元的清洁费;如果乘客因为呕吐将车辆弄脏,乘客需要支付 200 元的清洁费。 经过了一个月的试运营,享道出行不断在修复着手机端的种种 hug,也在持续调整着自己数字化的运营方式,对线下的具体服务也有一定的调整。 在发布会现场,享道出行计划在明年会将自己的服务推行到全国其他一些城市,同时还宣布首批进博会国宾车队也将加入享道专车队列,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 总结 上汽入局网约车这事儿,是个非常大胆的行为。 从短期来看,这算是对自己企业基因的内部改造。作为一家车企,还是上市公司,把触角伸向移动出行领域,绝对算是个能提升市值的好故事。 从长期来看,整车厂转型为出行服务商,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些我们不可预知的变化和形态。并不一定是在网约车领域,可能是更有趣的变化。 因为他们探索的不仅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更是一种与用户沟通的能力。 从产品上来说,参与市场能让车厂带着群众的眼睛去设计制造产品,未来的销售模式可能会跳过经销商;从品牌上来说,当企业开始面对真实、鲜活的用户,他们就会对自己品牌有更明确的态度,产品与品牌宣传之间没有沟通脱节,这很重要。 尽管上汽在这方面有这样那样的优势,比如车辆、比如服务、比如和政府的关系,但是网约车这块骨头还是不好啃,上汽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数字化的运营,前端后端的开发,以及强大的资金压力。 不过如果简单因为这事儿风险大、当下很难盈利这种原因就限制企业创新的想象,这就不像是一个大企业的眼光和格局。 总之,市场竞争活跃一些是好事儿,网约车的市场需求还远远没有饱和。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到底在研究些什么?

· Dec 18, 2018 333

要了解一个科技公司的大脑,就要看它的科研能力;要了解一个科技公司的灵魂,就要看它的创新能力。不断用前瞻的眼光去探索更多的商业可能性,才能保证一个科技公司的生命力和产品独特性。 一直以来,英特尔研究院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可以说它就是英特尔的科技创新引擎。 最近,GeekCar 有幸应邀参观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对于他们在做的一些事情有了更具象的了解。 目前,英特尔研究院总共拥有约 800 位研究人员,根据研究方向划分主要分为四大功能研究院:电路和架构研究院、系统和软件研究院、无线通信研究院以及安全和隐私研究院。其中,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拥有约 60 位正式研究人员,70%以上拥有博士及博士后学位,主攻方向包括:人工智能算法、自主系统平台和智能基础设施。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一共有五支研究团队,包括机器人创新实验室、认知计算实验室、智能驾驶实验室、通讯架构实验室和新技术中心。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在 人工智能 、 自动驾驶 、 服务机器人 、5G 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展。 在媒体开放日现场,英特尔公布了他们的一些进展,还展示了一些的具体的 demo,下面我们分别加以介绍。 人工智能领域 在人工智能领域,认知计算实验室主要面向英特尔智能技术安的视觉认知(包含感知、识别、理解及认知)和机器学习前沿技术研究。 自 2013 年底以来,认知计算实验室致力于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理解以及领先人脸分析技术的研究开发,并以此影响英特尔架构/平台设计,为英特尔实感技术、计算机视觉软件开发包、移动终端应用和物联网端对端视频分析解决方案提供关键技术。 在媒体开放日现场,英特尔展示了一个 demo,叫做「人脸属性识别 Face Attributes Recognition」,它可以识别人脸的多种属性, 包括性别、年龄、情绪等。(这个 demo 使用了英特尔人工智能技术,基于自主设计的简洁高效网络 HoloNet。这个网络曾在国际知名表情识别竞赛 Emotion Recognition in the Wild 中获得最佳 Speed Up 奖。)还有一个 demo 是「基于 OpenVINO 的物体检测网络在 HERO 平台上的部署实现 Object Detection on HERO Platform Based on OpenVINO」,它可以简单 识别出物体 。(HERO 计算平台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专为智能设备研究设计和开发的一套可扩展的开放异构计算平台。通过在 HERO 平台上调用英特尔的计算机视觉推理以及网络优化开发套件 OpenVINO, 用户可以在不同硬件加速器上完成深度学习网络的快速部署, 实现系统性能的优化。)自动驾驶领域 在自动驾驶领域,智能驾驶实验室除了致力于研究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还在研究自动驾驶技术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未来大方向的深度结合。在这方面,有以下几个 demo:「受真实场景启发的 异常情况仿真及验证 Inspired Anomaly Simulation & Validation」: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需要数以亿计的实车路测试数据,但是这么大量的数据其实很难拿到,所以英特尔的这个 demo 可以对真实事故场景视频进行自动分析,加速自动驾驶汽车算法的性能仿真迭代和安全验证。「智能交通路口 Smart Road Intersection」:它的目的主要是达成 车路协同 。它通过对关键交通场景(比如十字路口)的智能化实时、全视角视频分析,为行驶中的车辆实时提供无死角的关键场景信息,来提高交通效率和行驶安全性。「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 手势识别 Gesture Recognition based on radar technology」:通过毫米波雷达的感应来识别人的手势动作。它的技术原理主要是运用了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的关键算法和机器学习,未来可以运用到智能家居、PC 领域以及汽车领域。 为了推进自动驾驶的实用落地,在今年 11 月英特尔智能网联汽车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开始启动,在未来 3 到 5 年里,英特尔将和来自包括清华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同济大学在内 6 支研究团队,在安全、自动驾驶数据集、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广泛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 服务机器人领域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针对服务机器人在未来人类生活中的应用需求,推出了自适应机器人交互,使机器人具有连续行为学习能力,并通过知识图谱进行个性化定制。「机器人强化学习与 模仿学习 Robot Reinforcement and Imitation Learning」:它让机器人对于物理世界的复杂任务, 可以像人一样, 只需要几次到几十次的尝试就学会, 而不需要对每次任务都进行人工编程, 或是尝试成千上万次从而造成机器的损坏。 未来它可以应用到多个领域,比如机器人控制,5G 通信资源自动分配, 智能广告推荐,集成电路等等。「自适应机器人交互 Adaptive Human robot interaction」: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姿态条件下 识别人 ,识别物体,以及判断物体的属性 。 它采用了三维场景重建、场景语意理解、个性化知识图谱技术,未来可以应用到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智能音箱、智能空间以及智能物流等领域。 5G 领域 … 继续阅读

宝马进军中国高端网约车市场,5 系长轴距成为唯一应用车型

· Dec 18, 2018 333

宝马进军中国高端网约车市场,5 系长轴距成为唯一应用车型 2018 年,在出行领域,宝马在中国有不少动作。 5 月份,宝马成为首家在中国获得自动驾驶路试牌照的国际汽车制造商。7 月份,宝马作为理事会成员加入了百度阿波罗计划。 12 月 14 日,宝马又宣布自己旗下的出行服务品牌 ReachNow 即时出行将要拓展在华业务范围,正式进军中国高端网约车市场,现在成都的用户可以通过「即时出行」App,来预约或直接打车。 迄今为止,宝马是首家在中国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外资企业。 ReachNow 即时出行如何运营? 根据宝马的介绍,宝马 ReachNow 即时出行在中国的网约车业务,目标是为高端商务或旅行人士提供新的出行解决方案。首先会先在成都地区投入 200 辆车来运营,车型全部采用 BMW 5 系长轴距轿车,车辆整备和车内备用物品按宝马的话来说是细致入微,目前了解到的至少有水和纸巾。 不过现在还不是全天候服务,前期运营时间为周一到周五早 7:00 到晚 20:00,周六日及公共假期早 9:00 到晚 22:00。 在用户个性化服务上,宝马的确下了功夫。在订单页面上,用户可以选择自己的乘车喜好,司机会提前做好准备。比如设置温度、电台频道、请勿打电话、为我开门、请勿打扰等等。 司机这部分就比较有意思了,车队的专职司机要经过完整的专业培训,来保证他们按照不同用户的需求和不同场景提供个性化的高档服务,培训内容涉及品牌、产品、当地风土人情以及沟通与服务等各个方面。 在用户运营方面,宝马有着明确的规划,它希望能将服务延伸到旅途之外。因此,它和众多高档酒店、餐厅和商家签约,再联合成都的 BMW 经销商,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贵宾服务和优惠。 此外,宝马还会专门举办音乐会和艺术鉴赏等用户高端活动,让 ReachNow 即时出行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态度的网约车平台。 ReachNow 即时出行的定价和规则 GeekCar 下载了即时出行 App,但是因为不在成都所以暂时无法体验。不过,我们从定价规则和用户规则里读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点。 先说定价规则:ReachNow 即时出行的费用由起步价、最低消费、时常费、里程费、远途费构成。 起步价为 65 元,之后 10 元每公里,如果行驶超过 15 公里,超出部分会收取远程费 14 元每公里,并且时常费是 2.5 元每分钟。 另外,ReachNow 即时出行是有低消的。它的最低消费为 140 元,其中包含了 10 分钟,5 公里的费用,如果实际消费低于最低消费,则按最低消费结算。 再说用户规则:一般的网约车平台可能会更注意司机的行为,但是宝马的这个平台对用户也有一定的约束和惩戒制度。比如车内是禁止吸烟的,如果乘客把车弄脏了,需要支付 200 元的清洁费。 还有一些其他的规则和常用问题,大家感兴趣的可以下载 App 从设置里自行查看。 总结 这个价格一定会让很多人「 不寒而栗,」 但是也一定会引起一部分特定人群的注意。 可以看出来,宝马做的不是泛高端的市场,而是特定的高端市场。 在网约车的竞争里,各家拥有什么样的资源,比如车、司机、服务,想要吞噬哪部分市场,怎样锐利地抓住目标人群,这是最重要的。 在网约车市场里,此前也有不少出行品牌表示自己走的是高端路线,但是具体怎么高端也没有更多的说明。这次宝马在司机端约束、应用场景设计以及用户运营方面都有着非常细致的规划,看得出来,宝马对自己的商业路径有着清晰明确的针对性。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觉得网约车市场的格局可能要定型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更多的意外。前有上汽集团的享道出行,现在宝马又加入战局,我们又看到了网约车领域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在主流汽车品牌里,哪家的服务体验评价最高?

· Dec 18, 2018 333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 2 亿辆,汽车已经成为中国百姓最大宗的日常消费品。 随着汽车市场的日渐成熟,现在的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一款车的时候,并不只看车辆本身,还会考虑买车以后的品牌给到的服务体验。 不过目前各品牌的服务风格不统一,市场上对售后服务质量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标准,所以消费者对各品牌的服务体验评价没办法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为此,中国质检报刊联手北京卓思天成数据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思天成)发起了一次针对我国主流车市服务质量的调查。这次调查的名称为「中国主流车市服务质量评价指数」。 调查形式与 CA-NPS 测评方法 本次调查历时八个月,从超过 40 万个样本中筛选了 20516 个目标样本,调查形式是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这是我国官方质检类市场监督媒体首次采取「听用户讲故事、说体验」的方式,以「语音数据」为载体,建立起的测评体系。 整个调查经过了数据采集,有效性排查、合并分析、交叉复合、成果产出五大环节。调查一共覆盖 43 个汽车品牌,调查区域包括华北、东北、华东、华中、等重点区域,涵盖一至三线主销城市,同时还包括符合车企渠道下沉战略的四至六线,共计 159 个城市。 据负责本次数据采集、分析的卓思天成总裁胥旭晖介绍,这次调查以 NPS(净推荐值)调查体系为模型,然后他们融合了本土的调研经验,最终总结出了一套符合中国耐用品消费市场的科学评估体 CA-NPS。 CA-NPS 测评方法首先要收集用户的语音数据,语音内容是用户在售后服务过程中的经历、体验与感受,然后用自然语意分析(NLP)技术对用户内容描述、关键词抓取以及语态进行识别,将用户对服务整体的印象、预期等诸多因素进行关联分析,还原用户在交谈过程中对品牌售后服务描述的真实状态。 CA-NPS 评测方法配合自然语意分析(NLP)技术形成的售后服务评价体系,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 C2C 方式(模拟用户之间的客观交流)加持云数据处理测算的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在这套评价体系之下,基本可以精准测算出每一个品牌、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结构等对于品牌的售后服务的真实评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客观性。 调查结果 本次评选分为三大阵营,分别是中国主流汽车市场里的豪华品牌、合资品牌以及自主品牌。 这三大阵营的售后服务平均得分分别为 78.2%、60.9%及 55.3%。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点值得各汽车厂商深思: 1. 三大阵营用户对费用的透明度均表示强烈不满,其中合资品牌用户对于费用透明度的不满更是达到了 34.1%,位居三大阵营首位。 2. 在三大阵营中,用户对于服务顾问态度/接待,维修/保养质量以及服务顾问资质和综合能力的认可度较高。 3. 豪华品牌客户对进一步提升服务顾问的资质和综合能力的呼吁声较大。 4. 合资品牌客户更希望改善维修/保养质量和维修/保养效率等内容。 5. 自主品牌客户对维修中心设施的不满意程度较大。 最终,北京梅赛德斯-奔驰以 86.7%的分数从全部 43 个品牌中跳脱出来,夺得首届中国主流车市服务质量评价指数的桂冠,同时还获得了豪华品牌中的最佳体验奖。同时,一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广汽乘用车则分别获得合资阵营及自主阵营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数第一。 另外,现场还设立了两个专门领域的奖项:凯迪拉克获得了最佳透明管理奖;沃尔沃获得了最专业奖。 虽然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势头蒸蒸日上,但是通过这次调查,从整体平均分来看,自主品牌的平均分较合资品牌低 5.6%,与豪华品牌的差距更是高达 22.9%。这么说来,我国自主品牌和豪华品牌及合资品牌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我国自主品牌在努力研发产品的同时,还应该在用户售后服务体验上不断地改进和加强。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