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丰田合作,奇点汽车发布微型电动车 iC3 | 2019 上海车展

· Apr 17, 2019 333

在两年一度的上海车展上,各路新造车势力都在如火如荼的发布产品,有些步伐快的甚至已经推出了第二辆、第三辆(准)量产车。「奇点」作为这场混战中的老玩家,同样参加了这场汽车盛会。这次等来的不是 iS6 的上市,而是另外一款新车 iC3,这款车预计在 2021 年初开始生产,续航可超过 300km。 按照官方定义,这是一款高品质微型智能电动车(4 座),要具备品质感、科技感、潮流感,主要应用在城市短途出行和共享出行场景下,目标受众是 95 后或作为家里的第二辆车。这款车大概在 10 万元左右,目标销量是 5 年 20 万辆。 有意思的是,可能是为了增加这款车的年轻感和灵动感,iC3 在内外饰设计上主要由两位年轻的 90 后设计师操刀。 这么一听,再看看实车的设计,其实有点奔驰 smart 的感觉。 iC3 其实是基于丰田 eQ 为基础开发的一款车型,整车尺寸为 3166mm/1680mm/1480mm,轴距为 2 米。 目前来说,我们看到的样车肯定不是最终的量产版,而且已知的具体数据信息不多,所以不如来扒扒丰田的 iQ EV。 iQ EV 是丰田在 2012 年小批量生产(100 台)的一款微型纯电动车。 根据当时丰田给出的官方数据来看,它的电池组只有 12 度电,续航里程为 85 公里,电池组包括 150 个电芯,整个 pack 重 166 公斤。 与此同时,美国 EPA 协会给出了对 13 款 iQ EV 的参考能耗:百公里 17.5kWh 左右,高于丰田官方给出的 13.4kWh。 这么一看,这款车的实用性的确很低,但这也算是丰田在电动车技术上的早期累积。 那么丰田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技术授权(卖)给奇点呢?根据路透社的相关报道,丰田一是为了回收一些资金,二是可以优先购买奇点的新能源积分。 对于奇点来说,这其中也有一些机遇。在大家都造大型 SUV、轿车、轿跑的时候,略赶不上趟儿的奇点另辟蹊径,打造一辆带有「智能化」功能,迎合中国用户需求的微型车,或许在拥挤的中国道路上还能占领一些市场。 要说这两辆车之间的关系,从外观设计上我们倒能找到一些共通之处,比如 iQ EV 的充电插口就在车头,iC3 也在类似位置。不过这位置的设计,估计会让很多强迫症不舒服。 除了新品 iC3,奇点还发布了自己在产品矩阵上的计划,基本可以概括为「大车+小车、4 轮+2 轮、乘用+商用」。 在这个计划之下,2019 年奇点将量产中大型纯电 SUV iS6 以及电动 MPV iM8。 同时在商用车方面,「奇点商用车基地」在去年十月于湖南省新马工业园开始动工,未来这里将是奇点在商用车市场、智能物流领域的重要部署。 在补贴逐渐退坡的 2019,面对特斯拉国产化的强势来袭,以及各新造车势力新品的竞争压制,奇点 IS6 迟迟没有交付,一直在讲的工厂也没有完工。这个早早入局的新造车玩家,今年交上这样的答卷,实在让人觉得这个进度不尽人意。 不得不说,在今年这样的政策变更、产品爆发的形势下,留给奇点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搭载 L3 的广汽新能源 Aion LX 全球首发,「变道超车」能否成功?|2019 上海车展

· Apr 17, 2019 333

在 2019 上海国际车展上,广汽新能源带来了一款全球首发的全新旗舰车型,同时也是 Aion 体系的第二款车型——Aion LX。 与前段时间大火的 Aion S 不同的是,这次发布的 Aion LX 是一辆纯电 SUV 车型,将于今年 9 月正式投产。 Aion LX 基于广汽新能源第二代纯电专属平台 GEP 打造,在外观设计上它与 Aion S 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 T 字型的家族化大灯设计。圆滑的车身线条与犀利的大灯结合在一起,对比很强烈,视觉效果很好。悬浮车顶的设计更是为这辆车增添了不少「 时尚、年轻、运动」 的元素。 Aion LX 是一款以「 豪华智能超跑 SUV」 定位的 Aion 体系旗舰车型,应用了前后深度集成式「 三合一」 高性能电动四驱系统,并装备了 CDC 全时自适应减震系统。Aion LX 拥有 2900mm 的轴距、超过 600km 的 NEDC 续航里程以及仅需 3.9 秒的百公里加速。广汽新能源试图颠覆「 性能与大空间不可兼得」 的传统印象。 L2 还没捂热,L3 就要来了? 广汽新能源 AionLX 车型的「 智能」 又体现在了哪里? 智能车机 广汽与腾讯合作联合开发的广汽 AI 系统也将应用在 Aion LX 上。 自动驾驶 Aion LX 搭载了全新发布的广汽新能源 Adigo 自动驾驶系统,将成为一辆搭载 L3 级别自动驾驶的量产 SUV 车型,具备高速路况的全自动驾驶能力。 用户移动端 广汽新能源打造了一款用户专属的 APP,这款 APP 将线上与线下更好的结合在一起。通过 APP 可以实现包括:生产监控、用车运维、困难救助、多人共享、软件升级、社群交流等车辆全生命周期服务链。让主机厂、经销商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说说自动驾驶的事…… 现在自主品牌对 L2 自动驾驶功能的门槛一次次的降低,如今不少 15 万元级别的自主品牌车型都已搭载了 L2 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虽然 Aion LX 声称可以满足 L3 级别自动驾驶,但是以目前的政策来说,在路上它可能还「 只能作为」 一辆搭载 L2 级别驾驶辅助的车型。 即便如此,反观部分合资品牌车型和进口车型,更高的售价却反而连 L2 都还没有搭载。 智能化生产制造 于去年 12 月竣工并即将在本月开始正式投产的「 广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 具备钢铝车身柔性生产、数字化流程管理、消费者深度定制和能源综合利用等技术。 结合用户专属 APP,「 广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 将会为 Aion LX 的量产、交付以及用户个性化定制带来保障。 「 变道超车」 能否成功? 中国目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如今这样科技变革与消费变革的风口,像比亚迪、吉利、广汽系能源等国内自主品牌第一次与海外百年车企同时出发,并试图「 变道超车」。 以广汽新能源 Aion S 来看,其 NEDC 续航里程可达 510km、电池容量 58.8kW·h、电池组能量密度为 170Wh/kg,且配备 L2 级别的驾驶辅助,在性能、配置上属于 2019 年国产电动车阵营里的领先者。而且在 45 天的预售时间里,广汽新能源 Aion S 的订单便超过了 2.3 万辆。 如今,广汽新能源 Aion 体系的第二辆车型已经推出。虽然很多的信息都有没公布,不过相信 Aion LX … 继续阅读

华为汽车战略的基本逻辑

· Apr 17, 2019 333

上海车展媒体日第二天最大的新闻,并没有发生在汽车厂商的展台上,而是在一个大会议室里。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宣布:华为不造车,而是聚焦 ICT 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和通讯融合技术)这次是华为有史以来第一次参加车展,他们在展馆里设置了展台,在今天,也和包括宁德时代、四维图新在内的汽车行业玩家达成了战略合作。 华为的汽车业务进展迅速,但另一方面,华为造车的传闻一直甚嚣尘上,尤其是今年。在剧烈变革的背景下,华为是否造车,对汽车行业尤其是汽车厂商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不确定因素。 到了华为「给个说法」的时候。让整个行业心存疑惑,对于快速发展中的华为汽车业务并没有什么好处。 轮值董事长亲临车展,足见华为对此的重视。或许,越高级别的负责人出来澄清, 就越有可能扼杀传闻,而徐直军反复强调的,就是「不造车」和「帮车企造车」这两句话。 很多人期待华为在车展上公布详尽且全景的汽车战略,虽然没有等到,但是徐直军在专访里其实已经向外界传达了足够多的信息,总结起来,信息主要指向如下几个层面: 华为在汽车行业中的定位 在汽车行业,华为到底要做什么 华为不造车的理由 汽车行业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华为不造车」,对产业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很多人担心,华为造车,会像他们造手机一样,对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 今天,徐直军给出了华为的战略选择:他们要做「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这意味着,在汽车行业,华为第一次有了清晰明确的定位。 车企高管今天应该可以高枕无忧,但是对于一些汽车电子供应商来说,可能会失眠。 怎么理解「 增量」 这两个字? 目前来看,主要是和汽车数字化、智能化相关的硬件、云服务。 数字化、智能化如何影响汽车的发展?以下是华为给出的思考: 分享这些观点的潜台词是,这些就是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巨大发挥空间。 具体有哪些东西是华为可做的呢? 新闻稿里是这么说的:「 华为基于三十多年来在 ICT 领域的积累,并继续聚焦 ICT 技术,为汽车企业提供基于 MDC(移动数据中心)的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子系统解决方案;基于华为云的自动驾驶(训练,仿真,测试)云服务 Octopus;4G/5G 车载移动通信模块和 T-BOX 及车载网络;HUAWEI HiCar 人-车-家 全场景无缝互联解决方案。」 这里面,重点有几个层面:「链接」层面,如 4G、5G 通信模块;计算平台;华为云,提供自动驾驶训练平台。 并不包括很多人猜测的电动车三电技术。对于电驱动技术,徐直军坦言「 现在还看不太清」。关键在于,在产业变革中,车企如何自我定位。基于不同车企的不同需求来看,如果越来越多的车企像特斯拉那样走自研路线,那么华为就没太大必要涉足这个细分领域了。 那些对车企来说更难、更陌生的领域,才更适合华为施展。华为汽车业务的边界在哪?徐直军说,「传统车所有的部件我们都不做,传统汽车走向智能网联电动车过程中,汽车所需要的部件才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华为的汽车业务实际上和 BAT 也没有太多重叠,前者主攻硬件,后者主攻软件、服务。 另外,华为和徐直军对于汽车智能化的一些思考也挺有价值。 比如,通常的观点是,将来汽车一定是「 软件定义硬件」 的,但徐直军认为,准确的说应该是「 软件定义产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去定义不同的产品,才是车企的核心问题,而产品差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软件差异化。 比如,他觉得,未来某些汽车电子的部件应该是可被替换的,例如通讯模块。事实上,特斯拉现在正在尝试的就是为 Autopilot 系统更换硬件计算平台。一个问题是,智能汽车功能需求会对传统汽车迭代周期形成挑战,如果某些汽车电子硬件支持「可更换」,那么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汽车本质上是大客户生意 在华为看来,汽车生意的本质其实是大客户生意,而这恰恰是他们所擅长的。华为目前的汽车客户有 20 多家,其实每家都算是「大客户」,这有点类似电信行业。 徐直军说,作为一家零部件供应商,华为在汽车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其实都无法脱离同样的技术源头。所以,他们要解决的,只是如何面向客户的问题。因此,在组织架构上,华为虽然没有所谓的「汽车事业部」,但是设立了「汽车行业解决方案部」,由何利扬任总经理。简单来说,这主要是一个做 BD 和商务的部门,方便车企在和华为合作时,有一个统一的对接接口。车企有合作需求时,只需要和这个部门对接即可,不用关心华为内部如何分工协作。 对于业务线复杂的大公司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当初百度刚进入汽车行业时,拥有车联网、自动驾驶、地图等多条战线,但却并没有设置统一的车企对接接口,这就给有合作需求的车企带来了一些困扰。后来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加以修正,重新梳理业务线,成立「智能汽车事业部」,结果就是,百度和车企合作的效率大幅提升,产品落地速度明显加快。 可能很多人操心的是:华为真的要放弃汽车整车的丰厚利润,甘心当一个「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吗? 第一个解释:这是由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所决定的。供应商造车,相当于和自己的客户抢生意。对此,传统汽车供应商们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为车企提供涉及整车方方面面的产品,研发能力甚至强过大部分车企,他们如果想造车,并不是难事,但是每当有人问及博世是否造车,他们的回答多半都是「作为一级供应商,不能和整车厂竞争」。 另一个例子是麦格纳。他们的角色不只是「零部件一级供应商」,甚至还为奔驰、宝马、捷豹们做整车生产代工,但是自始至终也没有推出一个自己的汽车品牌。 第二个解释,来自徐直军。在他看来,随着汽车向「智能汽车」不断演进,汽车的价值构成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例如电子部件、软件、服务,会在汽车价值体系里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从这个角度来说,让华为投入大量资源去做车身、底盘等层面的东西,其实意义并不大。简单来说,以后的汽车,在 BOM 成本和售价里,数字化层面的占比越来越大。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华为要把自己定义为「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增量」二字尤其重要。 或许还有第三个解释。如徐直军所说,华为的优势是做大客户生意,但车企造车卖车,却是直面终端用户的。(对特斯拉、蔚来这些新势力来说,更是如此)一个擅长做 B 端生意的公司,可能很难把成功经验平移到 C 端生意上来。可能有人会说,华为做手机卖给消费者,不也很成功吗?但是别忘了,作为除商品房之外最大宗的消费品,汽车流通领域的复杂性,远非手机、数码行业可比。 当然,汽车早已不是那个一成不变的行业,企业的策略,也必然不能一成不变。三年、五年、十年之后,华为的汽车业务逻辑又是什么?用徐直军的话说,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无可能。 巨大的不确定性,不也正是汽车行业供应链变革与重构的巨大驱动力吗?  

除了 ProAI RoboThink 的中国首秀,采埃孚还带来了 L2+ coPILOT 样车

· Apr 17, 2019 333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采埃孚在中国展示了两项新的研发成果。 一项是具备人工智能的控制器 ProAI RoboThink(亚太区首秀),一项是搭载采埃孚第二代 ProAI 产品的采埃孚 coPILOT 样车(全球首发)。 ProAI RoboThink ProAI RoboThink 是 ProAI 家族的最新一代产品,它自带图像处理器,拥有超过 150 teraOPS 的计算能力 (相当于每秒 150 万亿次计算),且可模块化组合最多 4 个单元,实现约 600 teraOPS 的总计算能力。 另外,它结合采埃孚的传感器组件,能助力车辆实现 L4 级以上的自动驾驶与共享服务。 ProAI 家族共有四代产品:第一代 ProAI 是入门级型号;第二代 ProAI 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可以满足 L2-L3 级自动驾驶功能的需求;第三代 ProAI 具有模块化功能,并在三块性能主板上集成了不同的芯片这将为 4 级自动驾驶提供实时数据处理所需的计算能力;最新一代采埃孚 ProAI RoboThink 新增了可拓展的计算能力,而且自带图像处理器,是家族产品内功能最强大的解决方案,能够适配 L4 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应用。 所以,这四代产品可以帮助车辆实现从 L1-L5 级的自动驾驶。我们之前对它进行过多次报道,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登陆 GeekCar 官网搜索「采埃孚」。 coPILOT 样车 这次在上海全球首发的 coPILO 是基于「第二代采埃孚 ProAI 超级计算机」与英伟达 (NVIDIA) 的软件 Drive 上打造的系统,它计划将在 2021 年开始量产。 这套系统可以实现 L2+的自动驾驶功能,超越了之前的 L2 系统,而且部门自动驾驶功能还支持语音控制,可以感知个体的驾驶习惯,对车辆内部进行监控,从而预防发生危险。 在功能上,它可以实现包括拥堵状态下的跟车行驶、自动紧急制动、驾驶辅助、路线交叉处理、路线导航测绘以及等待网络(网络延迟预处理)功能。 现场展示的 coPILOT 样车上搭载了以下硬件:1 个前置雷达、4 个角雷达、8 个摄像头、2 个前置摄像头、1 个后置摄像头、1 个用于驾驶员监测的摄像头、后视镜后安装 2 个摄像头。 除了 ProAI RoboThink 和 coPILOT 样车,采埃孚还会展出其他技术和产品。其中包括 1. 可同时适用于传统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等车型的电驱动模块化车桥系统 mSTARS(模块化半拖曳臂式后悬架) 2. 将在 2019 年第三季度正式国产的 8 档自动变速器 (8HP) 3. 全球领先的商用车变速器 TraXon 等等。

为 Model 3 提供内饰的佛吉亚,展示了哪些车内交互趋势? | 2019 上海车展

· Apr 17, 2019 333

车展从来都不仅仅是主机厂的展台,供应商也同样值得关注。 而在人机交互层面,大多数人接触更多的可能还是整车的交互体系,供应商的存在感一直以来都不高。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当我们体验到优秀的人机系统,背后一定是有着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做基础。 在智能座舱领域,佛吉亚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领先的供应商,在特斯拉 Model 3、理想 ONE、拜腾 M-Byte 这些相对前沿的车型上,其实都有佛吉亚的贡献。所以,通过他们的产品,其实能看到车内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由佛吉亚提供的特斯拉 Model 3 中控台)「 智享未来座舱」 佛吉亚这次展出的产品叫做「 智享未来座舱」,设计目标是展示集智能化、一体化设计于一身的「 未来座舱」,如何为前后排乘客构建更具互联性、个性化和沉浸式的车上体验,帮助每位驾乘者充分利用车上时间。 首先要声明,由于保密需要,图片均由官方提供。 基于这个座舱,有几项技术值得拿出来单独聊聊。 可升降的大屏: 这块屏幕是由佛吉亚和 JDI 联合开发的,并且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自由定制形态,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当车辆进入自动驾驶模式时,屏幕可升起,能够实现全车共同观看的影院模式(同时车内座椅会旋转调整至合适的角度)。 多样化座椅结构: 与采埃孚合作研发的全新前后排座椅结构,根据官方的介绍,除了保证乘坐的舒适性之外,这套座椅骨架能够在遇到危险情况时,主动调整角度位置减少碰撞的冲击和伤害。而在不同的使用模式下,座椅也会自动调节位置满足用户的需求。 个性化热舒适系统: 与马勒共同研发,主要包括了热管理以及舱内空气质量两个方面。通过车内摄像头,系统可以收集用户体温、心率、脉搏和血压等数据,自动调节车内送风系统或热量设置。这套热管理系统不仅仅是通过空调出风口工作,而是包含了通风口、暖通空调系统、香氛扩散器,辐射板(集成在座椅、仪表板、控制台和门板)和座椅等部件,共同实现温度调节,甚至能根据身体特定区域进行调节,提升能源效率。 另外,佛吉亚的 Optivent 座椅通风系统能利用车身的自然空气动力将气流从座椅顶部和边缘引导至乘客周围进行吹风及除湿,以达到降温、缓解出汗体感的效果。除了通风、降温和加热功能外,座椅还能够为驾乘者提供舒缓、放松的按摩。 分区管理的沉浸式声音体验: 佛吉亚通过声学表面技术以及软件算法,将励磁机集成到仪表板及车门表面,取代了扬声器,这样一来,门板的设计能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提升了整车内饰的品质。为了保证音效,还在座椅中加入了低频发声模块。 在头枕位置,佛吉亚安装了集成式的扬声器,除了能够实现主动降噪、提升音质之外,还能使不同位置的用户互不干扰的听到各自需要的声音。 基于以上这些技术,这套座舱能够根据不同需求,实现类似「 车内四人独享空间」、「 温馨共处」 等不同的场景。 更「 个人」 的交互空间 总体来说,佛吉亚的这套未来座舱,更强调了车内每个人的个人空间以及驾乘体验。 另外,仅从视觉美感上来说,零部件的减少和集成化也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就要求对于区域的声音、温度等有更细分的控制能力。而佛吉亚在内饰面板、座椅、音频控制上的研发能力,则刚好能够实现这样的交互目标。 而当用户在车内有了更加私密、自由的空间,显然会对交互的品质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未来车辆的共享化程度一定会提升,这样更注重个人空间的交互趋势也会逐渐成为主流。从这个角度讲,佛吉亚也展现了对整车交互的预见性和研发实力。 事实上,在收购了派诺特、好帮手以及歌乐电子之后,佛吉亚也一直在向软硬件一体的供应商方向发展。在站台上,我也见到了今年车展比较流行的多屏交互等解决方案。相比未来座舱这样偏概念的产品,这些方案也展示了佛吉亚对于当前交互形式的探索。 大致介绍完今年佛吉亚的座舱,简单聊聊感想。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佛吉亚对于智能座舱的探索绝对是供应商中非常领先的。特别是整套座舱系统的精致程度,已经很接近量产车的品质。 其次是对于交互形式的探索,佛吉亚更多的在发挥原有优势,特别是在传统强项的内饰、座椅等领域,都展现了非常强大的研发落地实力。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用户在车内会变得更自由,需求也会增加。因此以上这些交互方式会成为趋势,这一点我并不怀疑。 不过供应商的角色定位也使得佛吉亚没办法对于主机厂有太多话语权,这就导致了产品体验还是会受限。举个简单的例子,虽然佛吉亚有整套成体系、体验非常优秀的座舱产品,但主机厂并不一定会选择打包带走的合作方式,更多的是选取其中一部分感兴趣的技术和产品。 原因很简单,对于主机厂来说,在选择供应商时,考虑的问题更复杂,除了用户使用体验之外,更多还会考虑成本、量产难度、投入产出比等等更实际的问题。 另外,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团队,虽然佛吉亚已经在国内组建了软件部门,但是要对接数量庞大的 CP/SP,本身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事情,特别是国内类似 BAT 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从软件以及服务入侵车内交互体验,未来也会有产生竞争的可能。 最后随便说几句。车内人机交互体验的提升是大趋势。而这背后,其实是交互技术的进步。无论是内饰、座椅、屏幕等硬件技术,还是交互手法、云计算、第三方服务等软件层面,这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命题,肯定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单独完成的。但是对于佛吉亚这样能保持对交互形式探索的企业,值得持续关注。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新四化」+「智能安全」 长城汽车强势发力上海车展

· Apr 17, 2019 333

作为全球最为重要的国际车展之一,上海车展于 4 月 16 日拉开帷幕。作为近年来凭借一路攀升的销量出尽了风头的长城汽车,携旗下四大品牌哈弗、WEY、欧拉、皮卡共同参展,另外,长城控股集团旗下六大零部件企业也集体参展。 看点一:构建两大生态雏形 展现全新品牌布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对「 生态」 概念情有独钟,却鲜有将「 生态」 引入到各大车展的展台之上的企业,而长城汽车却成为了第一。 本届上海车展,长城汽车寻求突破创新,以两大生态雏形的呈现形式,全方位呈现了长城品牌向上、自主品牌向上的新风貌。 由长城汽车旗下哈弗、欧拉、长城皮卡三个整车品牌组成的联合展台,基于智能、互联、清洁、共享的「 新四化」 理念,构建出「 长城汽车新四化体验乐园」。该生态雏形不仅将展示引领行业的智能技术,还将展出哈弗、欧拉、长城皮卡三个品牌的概念车、全新车型、重点车型等。 哈弗、欧拉、长城皮卡联合展台——长城汽车新四化体验乐园 另外一个生态雏形则是以「 智能」 和「 安全」 为关键词的 WEY 品牌独立展台——「WEY 来城」,该展台将全面呈现长城汽车在智能安全领域的探索。 WEY 品牌展台——「WEY 来城」 看点二:积极拥抱智能、互联 布局未来产业形态 眼下,智能、互联已经成为汽车企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此次上海车展,长城汽车将全面呈现在这一领域的阶段性成果和前瞻性布局。可实现 L3 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等先进技术,均可让消费者深度体验及互动。 长城汽车从十年前便开始了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研究,近年来更是全面加速。2015 年率先在哈弗 H9 上进行搭载;2018 年建成长城汽车「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并通过了基于 5G 自动远程驾驶技术的测试。 长城汽车「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 极具未来感的智能座舱,也将通过人机交互技术的深层次应用,全面刷新人们对于传统的车载互联的认知。 看点三:以清洁、共享应对未来 定义未来出行新方式 如果说,智能、互联只是长城汽车展现的丰硕成果之一,那么,清洁、共享则是长城汽车应对未来出行方式变革的重要手段。 在清洁领域,长城汽车高度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全面布局新能源车型和新能源技术。此次上海车展,长城汽车不仅将展示哈弗 PHEV 概念车、纯电 EV 欧拉 R1 及纯电 EV 皮卡等新能源产品,还将在零部件展台展示长城汽车在氢能源领域的探索和成果。 哈弗 PHEV 概念车局部图 此外,长城汽车还致力于以共享生活的场景布局,为用户打造情景互动的体验场景,提供更加契合自身的出行方式。欧卡 R1 女神版车型将于车展上亮相,便是最好的呈现。 看点四:智能+安全 彰显品牌智能 DNA 为应对未来出行对于智能、安全不断提升的需求,长城汽车在这一领域的成果,也将借助明星车型 WEY VV6 为载体进行全方位展示。此次上海车展,WEY VV6 智能安全版、WEY VV6 像素大灯版等车型,全面呈现长城汽车最先进的智能安全技术。 WEY 品牌像素大灯技术展示 此外,为了让参观者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本次 WEY 品牌展台上,还将提供自动驾驶及智能泊车等体验互动,尽显品牌智能、安全 DNA。 从此次长城汽车参展上海车展的布局不难看出,不论是在全新汽车生态概念的构建方面,还是在一系列面向未来的先进技术的探索之上,长城汽车都已经做好了应对未来更加激烈市场竞争的准备。全新变革的序幕已经拉开,让我们拭目以待,长城汽车更加精彩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