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城市超级充电站」逐渐普及,这次是在芝加哥

· Feb 08, 2018 333

去年,特斯拉推出了一种新型「 城市超级充电站」,专门适用于人口密集地区。这些充电桩采用了新型设计,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为了在有限的电网容量下同时给更多的汽车充电,每个充电桩的功率被限制在了 72kW,不过好在这些充电桩互不影响,大部分车 45-50 分钟就可以完成充电。 最近,有人发现这种「 城市超级充电桩」 居然出现在了芝加哥郊区斯科基。从外观上看,芝加哥郊区的这些充电桩和以往的城市超级充电桩一模一样。 下图即为芝加哥郊区的城市充电站,可以看出这里远离住宅区,是在超市旁边: 虽然外观一样,不过有特斯拉车主表示:这些充电桩的功率不止 72kW,正常情况下能达到 120kW。 城市里人口密集,电网的承载能力有限,所以为了给更多的车充电,充电桩只能提供 72kW 的功率。但是在郊区人口较少,不存在电网承载超负荷的现象,所以可以不限流。 不过这些新型城市超级充电桩为什么会出现在郊区呢? 之前,特斯拉确实表示,城市超级充电桩会建立在「 市区」 或者「 超市或商店附近」,斯科基出现城市充电站的情况可能属于后者。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这些充电桩并不是城市超级充电桩,只是采用了一样的外壳。也就是说,特斯拉正在普及这种新型的外壳设计。不过,这种情况只出现了一两例,还不能验证这种猜测。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保时捷养了只「电动蛙」,它有 800V 电压…

· Jan 26, 2018 333

当年特斯拉出现之后,被视为是传统车企的「 挑战者」。有趣的是,随着大家对特斯拉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车企不得不拿出相应的产品反过来挑战特斯拉。要聊传统车企的反击,不得不提的就是保时捷 Mission E。 Mission E 是保时捷在 2015 年法兰克福车展推出的概念车,并不算一辆「 新车」 了。2 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想聊这辆车,是因为回顾保时捷过去的进展,让我越来越觉得 Mission E 是一辆设计超前并且靠谱的电动超跑了,说是特斯拉的挑战者不为过。 先来更新 Mission E 的最新动态,最近有网友拍到了一辆正在跑路试的 Mission E,并且是在中国(图片来自汽车之家): 中国是保时捷的重要市场之一,所以能这么早在中国看到 Mission E 也不为怪。其实在此之前,就有外国网友拍到过 Mission E。一辆电动超跑加了俩汽配城排气管装饰,努力伪装成汽油车的样子… 全球跑路试,至少可以说明:Mission E 已经开始整车可靠性的最后一个阶段测试,不出大问题的话,量产时间不会跳票。按照保时捷的规划,将在 2019 年量产 Mission E,同年年底上市销售。为了搞定电动车的生产问题,保时捷曾在 2015 年向其位于 Zuffenhausen 的工厂投资了 10 亿欧元。 当年的保时捷以「 性能」 著称,如今电动化了的保时捷也是如此。Mission E 在设计之初,似乎就下了一个目标:做比特斯拉还超前的智能电动车。 先来回顾参数:加速时间 0-100 km/h 低于 3.5 秒、续航里程 (NEDC) 500 km 以上、系统电压 800 V、充电时间 15 分钟内充至 80%。有三种动力供消费者选择,分别为 408 马力、544 马力和 680 马力,加速 3.5 秒内的可能指的是 680 马力版本。 从动力和续航来看,保时捷 Mission E 和特斯拉相当。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 800V 系统电压,除了 Mission E 之外,使用了 800V 系统电压的还有奔驰 Project One,奥迪 AICON 概念车。保时捷 919 Hybrid 也用了 800V 高压锂电池,正是 919 Hybrid 2 号赛车为保时捷拿下 2017 年勒芒冠军。目前,你能买到的使用了 800V 系统的还有柯尼塞格 Regera 混动超跑,不过价格感人。 对了,电动卡车、大巴也使用了 800V 系统,比如比亚迪的电动大巴。 使用 800V 系统,好处显而易见:充电功率可以更高,Mission E 支持 350kW 快充,15 分钟充 80%电量。简单换算一下,4 分钟可以补充 100 公里续航。 缺点也十分明显:800V 系统对于乘用车来说是全新的概念,所有零部件需要经过重新设计。电压的升高也会导致部分电气部件的体积变大,比如逆变器体积可能会增大 10%,对车企是个挑战。同时,能提供 800V 系统相关零部件的供应商较少。 所有这一切「 缺点」,都导致一个结果:贵。目前来看,奔驰 Project One、奥迪 AICON 概念车、保时捷 919 Hybrid 和柯尼塞格 Regera,一般人基本都买不到,无非是限量、价格逆天或者离落地很远。而 在量产的乘用车中,保时捷 Mission E 应该是你最早可能买到的、价格合理的第一款 800V 车型。 前面提到,Mission E 的充电功率达到了 350kW。肯定又有人问,这么高的功率,线可能很粗,如何解决发热问题 bla … 继续阅读

一辆黑色特斯拉电动卡车在野外被「活捉」…

· Jan 22, 2018 333

上次我们发表关于 Tesla semi 电动卡车的文章还在去年,不过不代表我们没有关注。这期间,它又接到了不少订单,截止到目前,公开的订单已经达到了 500 辆。 Tesla semi 电动卡车根据续航里程的不同,分为 300 英里(484 公里)和 500 英里(804 公里)两个版本,定价分别为 15 万美元和 18 万美元。不过它现在还没有开始量产。 之前,Tesla semi 的大部分照片和视频都是发布会上的,当时舞台周围很黑,台上灯光又太强,而「野生」的 Tesla semi,却很少被捕获。 上个月,有人在加州霍桑的特斯拉设计工作室外拍到了 Tesla semi 原型车,是一台车顶比较高的银色版本。 这几天,又有人在湾区拍到了 Tesla semi 哑光黑色车型。 这是网友拍摄到的视频: 从这个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卡车的速度很快,而且没有后视摄像头,取而代之的是后视镜(之前发布会上的 Tesla semi 是没有后视镜的)。这点很有趣,因为没有后视镜肯定会提高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而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可以为车省不少电。现在有了后视镜,空气阻力肯定会有所增大,不知道对车辆的续航会不会造成一些影响。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野生 Tesla semi,毕竟发布会上 Elon Musk 给出的信息并不能让所有人彻底了解它。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宝马的新款电动车续航将达到 700 公里,还要打败 Model 3?

· Jan 18, 2018 333

Model 3 的出现已经让一些传统车企感到紧张,理由就是特斯拉开始向平价电动车市场进军,这势必会抢走一部分老牌主机厂的市场份额。 不过 Elon Musk 固然来势汹汹,传统车企也不是吃素的,「 造车底蕴」 这 4 个字更不是摆设。 宝马此前曾宣布他们会在 2021 年推出全自动驾驶电动车「iNEXT」,这款车型主要借鉴「BMW VISION NEXT 100」 概念车的设计元素,将与特斯拉 Model 3 展开竞争。按照之前的说法来看,iNEXT 的续航里程超过 480 公里。而据外媒报道,今年的底特律车展上,宝马宣布这款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有望达到 700 公里。需要注意,他们在给出这项数值时并没有顺带强调测试工况。按照宝马之前的习惯,电动车续航里程数据通常都是出自 NEDC 工况下。(特斯拉官网给出的 EPA 模式下 Model 3 续航里程)既然宝马要说打败 Model 3,咱们再来看看特斯拉。按照他们官网给出的数据换算一下,NEDC 工况下,最高配的 Model 3 续航里程为 585 公里。这时要是拿宝马 iNEXT 来做比较的话,就要分两种情况: 1、宝马的续航里程数据指在 NEDC 工况下: NEDC 工况下,很难就此断定宝马在续航里程上打败了特斯拉。要知道的是,Model 3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交付,而宝马 iNEXT 则是 2021 年。相差 3 年的时间,电池能量密度适当提升很正常。(Model 3 量产交付时间表)2、700 公里续航指的不是 NEDC 工况: 如果不是 NEDC 工况,那意味着宝马会在电池技术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他们很有可能会把这种电池技术用在其他电动车上。 不过无论如何,能够在 2021 年做到 700 公里的续航里程,都意味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一定会持续增长。其实从 2009 年开始,宝马就与三星 SDI 合作研发动力电池,后者也在为宝马的纯电动车型以及插电混动车型功能供应电池组。另外,两家公司还签署了价值几十亿欧元的合作协议,未来将继续研发下一代电池材料以及其他电池技术。 而在今年的底特律车展上,三星 SDI 展示了几款不同规格的动力电池和一项叫作「 石墨球」 的新技术。其中石墨球技术主要指使用新材料打造动力电池,一旦顺利量产,电池容量可以增长 45%,充电速度则可以提高 5 倍。另外,他们还带来了一款固态电池,无论是电池容量还是安全方面都可以拥有更好的表现。 对于量产电动车,三星 SDI 展示的则是 37Ah、50Ah、60Ah 以及 90Ah 四种规格的电池组,适用于纯电动车型以及插电混动车型。按照他们给出的数据,90Ah 的电池组最大可以提供 600 公里的续航里程。考虑到三星 SDI 与宝马的关系,不出意外 iNEXT 以后使用的还是他们的电池。花费不到三年的时间,将电池组续航里程由 600 公里提升到 700 公里应该不是一件复杂的事。 与特斯拉一样,三星 SDI 今后也要生产 21700 电池。而 iNEXT 能否打败 Model 3 或许将要转化为「 特斯拉+松下 VS 宝马+三星 SDI」,看到这里,故事突然变得有意思了。进入电动车时代后,紧盯着造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远远不够了,电池厂商已经学会慢慢给自己加戏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咨询公司发布 2017 年「自动驾驶排名」:通用第一,特斯拉垫底

· Jan 17, 2018 333

不知不觉,2018 年的 1 月份已经进入下旬,汽车圈内的各类「 颁奖」、「 排名」 也已接近尾声。不过,这篇文章并不想和你聊哪辆车又获了什么奖,而是 2017 年度各大公司的「 自动驾驶排名」。 最近,每年都要搞一次自动驾驶大评比咨询公司 Navigant Research,根据 2017 年各家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做了一个新版 「 排名」。这份报告的起售价为 3800 美金,企业用户购买需要花 5700 美金。 当然,我们并没有买,而是研究了一下 Navigant Research 放出的免费版本。下面进入正题… 这份报告是围绕一张图表展开的,先看图: 图表的横轴代表「 战略/策略」,纵轴代表「 执行」(可以理解为落地速度)。 评判这些公司的维度包括:愿景、市场化策略、合作伙伴、量产策略、技术、销售、市场份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产品组合等等。 自动驾驶领域公司众多,Navigant 公司并未追求「 全」,而是列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联盟。 这些公司被分为四类:领导者、竞争者、挑战者和追随者,下面列出这四类公司具体都包括哪些(排名分先后)。 领导者:通用、福特、Waymo、大众、戴姆勒-博世、雷诺日产联盟、安波福、宝马-英特尔-FCA; 竞争者:沃尔沃-Autoliv-爱立信-Zenuity、PSA、Navya、百度-北汽、捷豹路虎、丰田、现代; 挑战者:Uber、特斯拉、本田和苹果; 追随者:无。 从横坐标「 策略」 来看,前三名分别为:通用、福特和大众。 从纵坐标「 执行」 来看,前三名分别为:通用、Waymo 和戴姆勒-博世。 综合排名来看,前十名玩家为:通用、Waymo、戴姆勒-博世、福特、大众、宝马-英特尔-FCA、安波福、雷诺-日产联盟、沃尔沃-Autoliv-爱立信-Zenuity、PSA。很遗憾,特斯拉没有上榜… 单看今年的排名没什么意思,在此拿出去年的排名: 去年,Navigant 发布这份报告后,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讨论,毕竟其中包含了世界上最知名的公司,又是最火的自动驾驶领域。看着这份报告,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各种洋洋得意、各种打抱不平,一时间全都出来了。 对比今年和去年的排名,你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信息: 1. 通用 通用是绝对的第一名,无论是产品落地速度还是口号,都激进得不像一家传统车企。 为了加码自动驾驶,通用收购了自动驾驶创业公司 Cruise 和激光雷达公司 Strobe,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共享用车业务 Maven。(缺什么就买什么的节奏…)为了加速自动驾驶版 Bolt 的生产,通用专门建了一条产线: 前两天,通用还发布了 Cruise AV 无人车,计划在 2019 年量产: 无论是路测进展,还是无人车制造,通用可以说是跑在了所有公司前面。(当年收购 Cruise 公司的 10 亿美金没白花…)2.Waymo 众所周知,Waymo 擅长的是「 软件」,但是在「 制造」 和「 管理车队」 方面缺乏经验。 从谷歌分拆出来之后,Waymo 选择和传统车企 FCA 合作,路试车使用了 Pacifica。另外,Waymo 还和安飞士、AutoNation 和 Lyft 达成合作,进行自动驾驶路试。(缺什么就合作什么…)去年 11 月,Waymo 让一辆真正的无人车上路进行测试,并计划在 2018 年上半年在亚利桑那州用无人车向公众提供出行服务。 无论怎么看,通用和 Waymo 都是第一名。Navigant 公司也预测,第一个使用无人车提供出行服务的不是通用就是 Waymo。 有意思的是,Waymo 从谷歌分拆出来才 1 年,公司技术积累已经 9 年,而通用已经 109 岁了。 这就是自动驾驶技术为「 野蛮人」 带来的新机遇。 3. 福特 福特从去年的第一名,下滑到了今年的第四名,不是因为福特战略失误,而是通用和 Waymo 发展太快了。百度和北汽合作之后,已经从 2016 年的「 挑战者」 晋升为「 竞争者」,上了一个档次,这里面更像是对于百度 Apollo 计划的认可。 4. 苹果 苹果的保密工作一直做得很好,排名不靠前一定程度上受此影响。 目前,我们已知的就是苹果申请了加州自动驾驶路试牌照,路试车已经上路开始测试。 虽然进展上我们能看到的并不多,但是你要知道苹果的市值是 9000 亿美金,现金储备超过 2500 亿美金。所以并不需要讲故事,和特斯拉形成鲜明对比。 2500 亿美金是什么概念呢,对比一下通用 630 亿美金左右的估值,你就知道苹果公司有多有钱了,所以千万不能小瞧苹果。 缺乏制造经验?缺乏车队管理经验?反正我有钱,大不了买买买,招人招人招人…但是,时间不等人。 5. 特斯拉 特斯拉排名靠后,但毫无疑问,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在量产车中是领先的。 按照 Elon Musk 的计划,所有的特斯拉车型都能依靠摄像头和雷达实现全自动驾驶。 无论能不能实现,至少可以这么说:画这么大一个饼,和支撑其高股价有关。 特斯拉和 Mobileye 分手后,Autopilot 的迭代并不顺利,频频跳票。再考虑到 Model … 继续阅读

关于特斯拉 Model 3 的一些使用感受,这篇 Q&A 可以解答一些疑问

· Jan 08, 2018 333

(本文编译自 Electrek,作者:黄晚)本文的 Q&A 环节由加州一名 Model 3 预订者回答,他曾在对特斯拉 Model 3 进行过一番试驾。 外观 这车结实吗? 我个人的感觉是面板非常协调一致。而且,我们把 Model 3 拿去参加一个周末车展后,那些看到它的人也抱有同样的观点。他们当中很多都是昂贵的 「 展示车 」 车主,所以其实更加看重这方面。如果真的要吹毛求疵的话,我会更加关心车内嘎吱声和噪音问题而非面板缝隙。 Model 3 几乎没有嘎吱声(遮阳板偶尔会震动,但稍微调整一下就好了),其他的东西很结实。车内十分安静,在这种情况下,嘎吱声会更容易被人注意到,但是我只发现了遮阳板这一个问题。 钥匙卡防水吗? 似乎防水,我把钥匙卡在水龙头下冲了几秒钟,没出什么问题。钥匙卡用厚实的塑料制成,没有理由认为它不能防水。 和同级别的车相比大小如何? 这两天我偶遇了一辆宝马 2016 款 328i,我把 Model 3 停在了它旁边,拍了些照片,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其实它们大小差不多。  舒适性 座椅舒服吗? 特斯拉合成材料座椅的外观和手感都不错。 Model 3 的座椅比 Model  S 的软一些,但在侧面支撑上不如 Model  S。鉴于 Model 3 在行驶过程中平稳性欠佳,有些司机可能喜欢更加柔软舒适的座椅。我有一个驾驶丰田电动版 RAV 4 的朋友,他患有椎间盘突出,但是在 Model 3 的座椅上坐了大约 45 分钟后,他十分惊讶,因为他并没有像平时那样在车里久坐后感到不适,所以 Model 3 的座椅在这方面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上下车方便吗? 比 Model S 方便多了,更不用提 Roadster 了。 Model 3 进出方便,头部空间充足,相比坐在 Model  S 里,身子也更加挺直。 即使是我父母,进出 Model  3 也比进出 Model  S 容易多了。 从玻璃车顶照进来的阳光感觉如何? 按照特斯拉交付专员的说法,车顶的玻璃涂层能够阻挡 90-95%的紫外线。由于皮肤问题,我那快秃顶的老爹总是带着一顶帽子。但是,在南加州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即使在正午时分,开着 Model 3 的他依然感觉良好。如果你觉得这样还不够,那可以花费 75 美元的价格购买特斯拉提供的可拆卸遮阳板,它能够再阻挡 2/3 的紫外线,不过仅限于前车顶。 用户界面 屏幕 UI 的反应比 Model S 快吗? 是的,它如此顺滑流畅,使用起来感觉非常棒。在交互过程中我没有遇到任何延迟。与它相比,我用过的所有其他车内系统实在应该 「 羞愧不已 」,包括 Model S。 那个奇怪的门把手呢? 很容易就习惯了。有些人可能要教,有些人可能自己试着试着就会了。但是,如果你拿着食品杂货袋或什么东西,想用一只手指开门,应该会有点困难。车内乘客身边的门把手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些乘客喜欢不走正常程序手动开门,但手动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可使用,因为这会损害具有保持车内安静和防水功能的车门密封。 雨刷呢? 按一下刷一下,按住不动就会喷水,触摸屏上还有一些其他设置。喷水时,雨刷先刷三次,然后暂停,再刷一次,刮掉水滴。和较新的 Model S/X 一样,水是从叶片中喷出的,所以不会喷成一团水雾,影响你后面的车辆。 语音命令呢? 和 Model S 一样, 「 打电话给 +姓名 」、「 导航去 +地点 」、「 播放 +歌曲名 」 等等,反应速度比 Model S 快。如果你说的是一个古怪的地址,或者发音很奇怪, Model 3 的导航也能够知道你大概要到哪里去。车上还有 Slacker 网络电台服务,你可以随时随地听自己想听的歌。 后视摄像头如何? 没有 Model S 清楚, 像一个鱼眼镜头,所以开车时想靠它来判断车后情况有点不太实际(考虑到 Model 3 的车后视野本来已经不怎么样了,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不过停车时广角还是很有用的。 后门在紧急情况下能不能手动解锁? 特斯拉的说法是不能。因为他们的想法是,如果真发生这种情况,司机可以从前门手动解锁出去,然后用车外的门把手开后门。 驾驶体验 没有仪表盘是什么感觉? 我的 MINI E 的车速表在中间,比 Model 3 的离眼睛距离还要远,适应起来也还好。不过,你第一次开夜车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点怪异,甚至会感到惊慌,因为方向盘前面一片漆黑,什么都没有。但是,仅此而已。最重要的信息都在离司机最近的地方,从司机的角度看就在方向盘旁边,不需要再费力去找,只是稍微有点不同罢了。 视野呢? 前面很好,旁边还行,后面实在有点差,因为行李箱盖太高了。而且考虑到车后玻璃的角度,贴膜会更影响视野。此外,我车后的除霜器也不怎么好使,不过其他车主的除霜器倒没什么问题,看来得检查一下了。 百公里加速? 刚刚过 5 秒,和宣传的一样。 装载 后面的儿童座椅? 放上两个儿童座椅后,中间还剩一点点空间。不要尝试正常坐两个人再加一个儿童座椅,那样会很挤的。 可以装车顶行李架吗? 用户手册上说最终是可以的,我们已经看到过吸盘了。 露营模式? 要么是我还不知道怎么启动,要么是根本就没有。我在哪都没找到 「 保持气候控制开启 」 的设置。或许会有后续的软件更新?不管怎样,把座椅放下后,空间足够一个一米八的大汉好好睡一觉了。如果前面的座椅一直推到底,再高点的人也没问题。 后面放东西方便吗? … 继续阅读

一位 Roadster 车主对于 Model 3 的评价——符合预期

· Jan 08, 2018 333

(本文编译自 Electrek,作者:黄晚)Model 3 的交付量终于有所提升了。作为一个 Roadster 车主,一个 Model 3 的预订者,一位加州居民,我有幸成为首批非员工 Model 3 车主中的一员,并在这个假日中好好试驾了一番,对 Model 3 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我在这里还不准备细谈,仅仅想说一下初步印象。 外观 我想先谈谈外观,因为这是许多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之前,在 Model 3 的候选版本上很多人都发现了车身面板存在缝隙,还发了图片。我本人对这个问题并不怎么关心,因为只要车子好看,开起来有意思,还有一些不错的科技元素在里面就行了,我不需要所有的一切都完美到无可挑剔。但是很多人都在意这个问题,他们认为这可能是生产技术不过关的表现,而如果车子没有做到严丝合缝,后续的维修保养也会有问题。 但是,这两天在看过我自己的 Model 3 以及其他三辆同时交付的 Model 3 后,我可以这样说:总体来看, Model 3 并没有明显的缝隙问题。 早期的 Model S 存在着很多车身面板不一致的问题,但随着特斯拉生产的汽车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也就随之逐渐消失了。许多人都认为在 Model 3 上会发生同样的事情:早期的产品存在问题,后来的则不会。这次首批交付给普通用户的 Model 3 上没有这一问题,这证明特斯拉的造车 技术越来越好,他们的整体工艺水平也在不断进步。 上周末我参加了一场汽车聚会,我问的每一个人都发表了同样的看法:与他们看到早期 Model S 以及 Model 3 的候选版本后的内心期待相比,特斯拉的车身结实度和外观已经有很大改善了。 驾驶体验 在驾驶 Model 3 时,我注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它的操控性非常好。它给人感觉十分机灵,在转弯时反应异常敏捷,甚至比 Model S 的表现还要好,因为它轻了 1000 磅。由于重心低,所以几乎没有车身侧倾的迹象。运动模式下的转弯更是反应迅速,堪称完美。如果你不喜欢方向盘太重,可以选择舒适模式或标准模式。 加速方面, Model 3 与 Model S 70D 相似。虽然它不像 Roadster 和带 P 的 Model S 那样强劲,但仍然能用足够的动力对踏板指令做出快速响应。至于动能回收, Model 3 要弱于雪佛兰 Bolt,比我预想的也要弱,未来全驱版本的动能回收力量可能会大一些。 在南加州时我第一次体验了 Model 3,当时是混合驾驶,有效续航达到了 305 英里,如果再调整一下(如换上空气动力车轮),超过 310 英里是没问题的。 由于行李箱盖太高,后方视野受到了严重阻碍。本来我开车一般习惯坐低一点,但在 Model 3 里我得把座椅调高,因为后方视野实在是太差了。在夜间尤其如此,后面的车辆可能会因车灯被挡住而从视野中 「 消失 」。补救措施就是在开车时打开后置摄像头,至于触摸屏上的相关启动按钮则位于一个最方便司机操作的地方。这可能是特斯拉有意设计的一个用户界面,以弥补其糟糕的后方能见度。 舒适 Model 3 的内部非常宽敞,大多数乘客都不用担心头部空间和腿部空间。头部空间十分充足,玻璃车顶更是给了后排乘客视野开阔的感觉。车宽方面,后排可在容纳三个平均身材以下的乘客的情况下保持合适的肩部空间,和你对它的设想差不多。这是一台真正的五座车。 即使高速行驶,车内也非常安静。蓝牙通话时,司机和电话另一头的通话者都可以听得很清楚。 悬架很紧。如果非得挑点毛病出来,那么只能是平稳性了。悬架紧有利于驾驶性能和操控灵敏,这正是 Model 3 所具备的,但悬架太紧会影响车辆的平稳。 技术 Model 3 的屏幕比 Model  S 和 Model  X 都要小,功能也少些,但触摸更灵敏,用户界面也更简洁流畅。地图从街景视图切换到微型视图瞬间即可完成,拖动和缩放地图也很顺滑,驾驶时进行必要的触控操作也没有延迟。这是 Model 3 做得比较好的一方面,因为触控屏比起物理按钮更需要司机集中注意力,而延迟只会增加司机不关注道路的时间,所以减少延迟非常重要。 方向盘按钮有多种用途,不过缺失了一些功能。例如 Model S 可以用右侧滚轮调整风扇速度等,但 Model 3 上就不行,不过,在不久后的升级中或许会添加进来。目前, Model 3 的右侧滚轮可以激活语音命令,且灵敏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Bugs 现在的 Model 3 还只是初期产品,肯定是会有一些 B ug 的,你可以在 Facebook 的相关页面上看到一些已经被记录下来的问题。迄今为止,我只遇到过一个问题:挂掉蓝牙电话后音响系统会发出嘈杂声。我的解决办法是按住方向盘按钮几秒钟重启屏幕。早期的车主们应该比较熟悉这个动作,用它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不过特斯拉一定会尽快通过 OTA 更新修复这些问题的。 总结 特斯拉在 Model 3 上确实有很多特色的精心设计的小元素:化妆镜、杯架等等。经历了验证概念可行性的 Roadster,有点个性的 Model S(没有带灯化妆镜、没有门上储物空间、没有地方挂西装),Model 3 终于像一辆 「 真正的车 」 了,而且表现十分出色。 过去几年里,电动车爱好者们无不怀着激动、渴望、紧张的复杂心情期待着 Model 3 的诞生。他们希望 Model 3 能够满足他们的所有想象,也担心它会是失败之作,担心它会因为特斯拉自身的问题而无法兑现承诺。但是,就初步印象来看,特斯拉造了台很棒的车,你们都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洛杉矶半日记:我们抓获了几辆野生 Model 3,还独家拍到 FF91 路试视频

· Jan 04, 2018 333

飞了十二个小时,终于从北京到了洛杉矶,我们会在接下来几天从这儿开车 300 英里到达拉斯维加斯,正式开始 2018 年 CES 的报道行程。 前两天我们的推送都有点儿「长篇大论」的感觉,「CES 观展指南」和「2017 年自动驾驶行业总结」这两篇文章都达到了 6000 字的篇幅,但是请各位放心,这并不意味着 2018 年我们要开启长文模式。 为了表明决心,今天的文章不如「轻量化」一点儿,我想分享的是这半天在洛杉矶的所见所闻——当然,跟我们所关注的汽车科技、出行领域相关。(我们租的 Suburban 可以说是非常不契合这篇文章的环保调性了……)Elon Musk 的交通帝国 在 Elon Musk 的那本传记里,作者用了大量篇幅介绍 SpaceX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故事。Elon Musk 从 Paypal 项目套现之后就醉心于制造火箭,他找来航空航天领域的各个大牛,组成一家规模不大但是极有创新能力和吃苦精神的新公司,致力于降低火箭发射的成本,甚至推进火星移民计划。虽然曾经距离公司破产只有一步之遥,但是经历种种磨难终于成为目前全球最炙手可热的私人航空航天公司。 某种程度上来说,SpaceX 能走到今天,比特斯拉经历的困难和挑战要大得多,创新的技术含量也更高,更重要的是,它的控制权始终牢牢掌握在 Elon Musk 手里。 而 SpaceX 的总部,其实就在距离洛杉矶国际机场非常近的霍桑(Hawthorne)。于是租到车之后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去霍桑 Rocket Road 1 号的 SpaceX。 需要了解的背景是,洛杉矶所在的南加州是航空航天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这也是当初为什么 Elon Musk 选择将 SpaceX 落户于此,这有点儿像把一家初创电动车公司放在上海嘉定,不管是人才还是资源,都会更快的聚拢过来。 SpaceX 总部旁边就是一个小型机场,前一阵儿特斯拉电动卡车和 Roadster 的发布会就是这儿办的。其实 SpaceX 的大楼看起来并不是特别「雄伟」,但是一个猎鹰 9 号火箭耸立在街角的地方,这就极大的增加了这个地方的「传奇色彩」。 之所以叫「猎鹰 9 号」,是因为火箭底部搭载有 9 个推进器。SpaceX 的安保人员说,这是一个真火箭,并不是模型,而且是真正被发射过、又被成功回收的一个。 在 SpaceX 总部所在的园区里里其实还藏着一个特斯拉的设计中心,严格的说,它应该是从 SpaceX 的办公场地里被划分出来的一部分区域。当初 Model S 的设计就是在这儿完成的。我们只能远远看看特斯拉的大红 logo,但是电动卡车和 Roadster 2 的原型车保不齐还在里面。 更大的惊喜是 Model 3。虽然特斯拉目前已经逐渐提升了 Model 3 的产能和交付量,虽然来之前我就预计在洛杉矶看见 Model 3 应该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儿,但是在 SpaceX 总部外面,我们很快就抓获一台停在路边的野生 Model 3,这个速度还是有点儿快了。 这辆车是黑色的,车主是 SpaceX 员工,挡风玻璃上的 VIN 码显示这应该是第 853 辆被生产出的 Model 3。 因为停在路边,所以我们能仔细看看它的细节。 比 Model S/X 更夸张的无脸化设计还是需要时间适应(加州的车可以不悬挂前牌照): 大灯细节,这张可以看看接缝: 轮毂: 车尾,延伸到车顶的后挡风玻璃有点酷: 门把手: 摄像头方案和搭载 Autopilot 2.0 硬件的 S/X 是一致的: 中控台和前排: 空调出风口是比较有意思的设计: 我们拍照的时候,有一个开宝马 X5 的小哥,直接把车停在路中间,坐在自己车里给这辆 Model 3 拍了几张照片。 又过了一会儿,一辆没上牌的 Model 3 开进了 SpaceX 所在园区: 今天一路上我们总共看到 4-5 台 … 继续阅读

2018 年,我们对特斯拉有什么期待?

· Jan 03, 2018 333

编译来源:electrek 2017 年,特斯拉在质疑声中完成了不少成绩:发布 Model 3、semi 卡车、Roadster 跑车等等。现在,新的一年刚刚开始,大家对特斯拉也有一些期待。 Model 3 Model 3 大家都很熟悉了,2017 年 7 月份开始交付,分为续航里程 354 千米和 499 千米两个版本,没有传统的仪表盘,取而代之的是 15 英寸的触控屏,极具科技感的一款车,售价 3.5 万美元。 Model 3 作为特斯拉从小众奢侈向大众化过渡的一款车型,在生产制造中遇到了严重的问题,本来计划在 2017 年 9 月份生产 1500 辆,12 月将产能提升到 2 万辆,结果三季度只生产了 260 辆。 主要原因是电池模块产线遇到了瓶颈,Elon Musk 换掉了负责这个环节的供应商,并且召集一批优秀的工程师,一起研发电池模块的自动化产线并研发出了能提升效率的新方案。目前,新方案已经投入生产,暂时还没有遇到瓶颈。 在特斯拉中国官网上,Model 3 的交付时间也改为:随着产量的迅速提升,如果现在立即预订,预计在 12-18 个月后可以交付。看来,Model 3 的生产问题可能解决了。在上个月,特斯拉在玛丽安德尔海湾新建的交付中心也投入运作,开始向常规客户交付,要知道现在能用上 Model 3 的客户都是两年前预订的特斯拉铁粉。 预计 2018 年 Model 3 的产能可以达到每周 5000 辆,在年底可能会达到每周 1 万辆,并且会大量交付,大家的问题也从它是否能量产变成了它的实际需求规模。 具体什么时候能在中国交付,我们暂时还不知道,不过我们期待:2018 年 Model 3 在中国的订单可以交付。 Model Y 其实,Model Y 并不是这款车的官方名称,不过当提到这款全电动跨界车时,特斯拉的高管们都称它为 Model Y。 Elon Musk 表示,解决了 Model 3 的生产问题之后,特斯拉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 Model Y 上。这款车预计将在 2018 年上半年发布并接受预定,不过在 2019 年末或者 2020 年才会投入生产,现阶段还是要保障 Model 3 的量产和交付。 关于 Model Y 将使用的平台,Elon Musk 在年初时曾表示,将使用全新的平台,这让外界感到很意外。特斯拉的高管一再找到他,要求用回 Model 3 的平台,因为这款车的零部件数比较多,使用原来的平台可以更快上市。最后,Elon Musk 妥协了。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这款车前期将使用 Model 3 的平台,后期将使用新平台。 去年,特斯拉发布过一张 Model Y 的图片,但是没有透露太多的细节。不过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款车没有后视镜,可能会用摄像头来取代。前脸看上去和 Model 3 差不多,车门可能会采用「 鹰翼式」 车门,不过在特斯拉调查的客户中,有一半以上都不希望采用复杂的「 鹰翼式」 车门。 所以现在 Model Y 到底是什么样子,可能是有 Elon Musk 自己知道了。我们期待:2018 年 Model Y 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多细节并且尽早上市。 Model S 和 Model X 2017 年,特斯拉把重要精力都放在了 Model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