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镁物王强:滴滴和大众合资,会让财务报表更好看

· May 04, 2018 333

最近出了一件大新闻,滴滴和大众汽车宣布将在这个月成立一个新合资公司,大众集团持有 40%股份,未来根据业务发展大众可以将股份拓展至最高 50%,和滴滴以 1:1 持股各半。 大众方面透露,他们的目标是提供约 10 万辆新能源车或者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并且和滴滴组建一个运营车队,为车队提供自己已有的管理经验。 对于这件事,车联网公司飞驰镁物创始人王强也通过 GeekCar 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王强认为,和大众合作,「 滴滴本身的业务会更加纯粹和轻资产化,让其财务报表会更好看,有助于其日后的上市工作。」 滴滴的 IPO 最早可能在今年进行。最近几周,他们与银行业者就 2018 年下半年在公开市场募集现金的可行性举行了会谈,滴滴希望在上市时获得至少 700 亿到 800 亿美元的估值。目前,滴滴没有确认 IPO 是否会在今年完成,也还没决定上市地点。 飞驰镁物早期曾为摩拜单车建立过平台系统,目前正在为包括宝马、奔驰、奥迪、大众、捷豹路虎等在内的多个汽车品牌提供汽车网联数字化和移动出行服务解决方案。2017 年 9 月 19 日,一汽-大众奥迪旗下高端出行服务品牌「Audi on demand+移动出行」 在北京上线运营,该产品由飞驰镁物(北京)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唯一服务主体。 飞驰镁物创始人王强 以下是王强的观点: 大众和滴滴的合作,以及今日公布的众泰和福特在数字化、智能化及移动出行领域建立合资公司的消息,都进一步表明了数字化、移动出行是未来汽车和交通领域的大趋势这一不争事实。而这也与飞驰镁物从 2015 年成立之初就明确并坚持的数字化和移动出行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定位不谋而合。 回到大众和滴滴的合作,我个人从三个角度聊一聊自己的看法。 第一,表面上看,这是全球最大的传统汽车企业与全球最大的出行公司之间的一次联合, 对整个汽车和交通出行领域来讲,是一次具有标杆性的合作和事件。 从大众集团的角度看,此前大众集团不但在集团层面成立了聚焦出行业务的全资子公司 Moia,也在中国宣布了新的出行服务品牌,更是与智能化和出行领域的部分中国公司展开了包括投资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合作。这一合作再度反应出其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巨头向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巨大决心。 对于滴滴来讲,与全球最大汽车集团的合作,能够使得其在共同进行车辆定制化开发、降低车辆采购成本、降低运营费用、共享用户数据、加速海外布局等多个方面获得更加便利的条件。大众汽车集团拥有的成熟、完整的传统汽车产业链布局,是滴滴在向「 全球最大的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 目标迈进道路上所需的资源补充。这是继滴滴前不久刚刚与 31 家汽车和出行相关企业成立洪流联盟之后,与联盟中某一个具体的企业达成的进一步合作。 第二,从现实的角度看,双方的合作落地可能还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大众集团目前不仅在集团层面有出行品牌、在中国投资出行企业,同时其在中国的三家合资公司以及其旗下超豪华品牌,都已经相继开展或者计划推出不同形式的出行服务品牌乃至出行服务公司,与滴滴的合资公司如何在业务上处理好与关联公司相同业务之间的关系,对大众集团应该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对滴滴来讲,与洪流联盟内的其中一家汽车制造企业达成合作,而且是成立合资公司这样的深度合作,是否会让这一联盟中的其他汽车制造企业对今后的合作「 望而却步」 也是一个未知数,尤其是在中国。可以细数汽车领域过往的各个联盟,本来就很松散,大多数都是轰轰烈烈亮相,默默无闻消失,很难有成功的先例。 第三,这一新合资公司的具体业务,也是一个待解之谜。 目前信息来看,双方的合资公司将会有一个规模超过 10 万辆车的车队,但不会涉及滴滴现有的业务。这一点值得玩味,因为滴滴已经宣称是一家「 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很难想象在滴滴目前的架构下,除了自己独立造车之外(滴滴宣称自己绝不造车,但没说不跟别人成立合资公司造车),还有什么是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做或者不想做的?这样一来,这家新合资公司的主营业务会是什么就显得格外让人期待。 个人认为,合资公司业务可能会涉及两个阶段和方向的布局。 一方面可能会涉足造车业务,当然是智能化甚至无人驾驶车辆,这是着眼未来。 当下的业务,我认为合资公司极有可能会成为滴滴现有业务的供应商,为滴滴各条业务线提供车辆、管理车队、负责线下运营工作(这也印证了合资公司「 将会有一个规模超过 10 万辆车的车队」 的说法),汽车金融、维保及二手车处理(大众在这些方面有充足的资源),这就毫无疑问能够助力滴滴实现「 出行服务运营商」、「 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 的愿景和目标。 这样一来,滴滴本身的业务会更加纯粹和轻资产化,让其财务报表会更好看,有助于其日后的上市工作。 总的来说,双方的合作,是汽车和出行领域当今霸主与未来巨头的牵手,在汽车和出行边界日趋模糊的背景下,这样的趋势和走向是好的,是对行业发展的积极促进。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大众又一辆 I.D. 系列概念车「Vizzion」曝光:没方向盘、没踏板、全自动驾驶

· Feb 23, 2018 333

大众即将在 3 月份的日内瓦车展上发布第四辆 I.D. 系列概念车了,它会被命名为「I.D. Vizzion」,是一辆纯电动轿车,内部没有方向盘和踏板,具备 Level5 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 外观和内饰: I.D. Vizzion 是一辆外形长而低矮的轿车,从外观来说,它相比之前的几款大众经济型产品看起来更高端,也被赋予了更多「 酷」 的设计,特别是对开门设计的车门很显眼,让人想到了劳斯莱斯。 在内饰方面我们可以对照 2017 年大众发布的同系列车 I.D. Crozz。这款车基于 MEB 电动车平台打造,它的电池模块平整地装载在前后轮轴之间的底盘上,所以一方面它拥有堪比跑车的低重心设计,前后配重比为 48:52,另一方面增大了内部座舱空间。此外,I.D. Crozz 全车没有一组实体按键,车内动作都用触摸屏控制,传统仪表盘也被整合到了方向盘和前挡玻璃上。 动力系统 在 I.D. Vizzion 前大众已经发布了三款「I.D.」系概念车,分别是两厢掀背车「I.D.」、电动小巴「I.D. Buzz」,以及跨界 轿跑 SUV「I.D. Crozz」。下个月将要发布的「I.D. Vizzion」的动力系统和前三款车保持一致,搭载 111kWh 的电池组,可以提供 665 千米的续航能力(约合 413 英里),双电机可以输出 225kW 的动力(约 302 马力),最高车速 180km/h(约合 112mph)。 之前大众集团曾宣布要在 2030 年实现全面电动化(将旗下所有车型加入电机);在 2025 年前,仅是大众品牌就计划生产 20 款电动车。 但是目前来看,最有可能首先被量产的还是「I.D.」以及「I.D. Crozz」,时间则是在 2020 年左右。(图片来源: Motor Trend)人工智能 值得注意的创新点是,由于 I.D. Vizzion 是完全自动驾驶车,因此坐在驾驶席的司机不再需要关注车况,司机的行为也不再被严格要求,而是可以和乘客一样享受旅途的过程,随时用语音或者手势和车里的人工智能系统「virtual host」 交互。 根据大众的介绍来看,「virtual host」可以根据每个乘客的喜好提供对应的设置和服务,虽然大众没有透露具体细节,但是如果要给它找个功能上的参照物,CES 上拜腾发布的那台 Byton Concept 概念车应该是可以参考的例子。 Byton Concept 车内设置有可旋转的前排座椅,车子相当于是一个大号的「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感器来检测乘客的身体状态,同时还能通过账号体系来记住乘客的种种偏好。 而在 I.D. Vizzion 里,据说也会给每个乘客提供独立的交互系统,无论坐在哪个位置,车上的人都能控制屏幕进行温度控制等操作。(Byton Concept)自动驾驶 由于是 Level5 级别的自动驾驶,没有人为控制的方向盘和踏板,大众透露 I.D. Vizzion 是由一个「 智能司机」 来驾驶的。不过,他们没有说这辆车上搭载了哪种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目前,大众集团正在通过包括奥迪的部分品牌,来研究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最近,他们还和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Aurora Innovations 达成了合作。 Aurora Innovations 成立于 2016 年,它的三位创始人分别是谷歌自动驾驶项目前任 CTO Chris Urmson 、前特斯拉 Autopilot 项目负责人 Sterling Anderson 及 Uber ATC (Advanced Technologies Center) 匹兹堡分部自动驾驶和感知负责人 Drew Bagnell。 不过,大众和 Aurora 的合作只限于把 Aurora 的技术应用在大众第一款全自动驾驶概念车 Sedric 和它的衍生系列上,和 I.D. 系列还没有明确关联。Sedric 的外形就像一台「 烤面包机」。大众的首席数据官 Johann Jungwirth 也澄清过,和 Aurora 的合作关注对象只包括 Sedric 系列的 urban pod … 继续阅读

最擅长玩平台化的大众,悄然完成了他们的电动车平台布局

· Jan 16, 2018 333

2007 年,特斯拉第一代 Roadster 横空出世。从那时开始,一部分人终于见识到了电动车的性能。转眼 11 年的时间过去,特斯拉还在向前奔跑,而越来越多的主机厂也早已选择拥抱电动车市场。证据之一就是:一些电动车平台开始走进我们视线。这其中,既有平民电动车平台,也有高性能车型平台。 一批电动超跑已经在路上 去年 11 月的一次资本市场大会上,有消息说保时捷会打造一个全新的电动车平台。而最近,这个说法则得到了确认,大众指定保时捷打造一个叫作「SPE」 的新平台,用来生产双门运动车型以及超跑。 这也意味着,继 MEB、PPE 之后,SPE 平台将成为大众旗下的第三个电动车平台。 目前,保时捷在欧洲市场上销售的 Panamera,其中的 60%都是插电混动车型。按照他们的计划,到 2025 年,新车总销量一半以上都将是新能源车型。 对于保时捷来说,高性能电动车或许会成为下一个市场高增长点。而从大众的角度来看,打造 SPE 这样一个电动平台,同样可以让奥迪、兰博基尼受益。 除了保时捷自己打造纯电动跑车外,SPE 平台还会用来生产奥迪 R8 e-tron。另外,兰博基尼今后也会利用新平台实现旗下车型的电动化。去年 11 月,他们还发布了一款 Terzo Millennio 电动概念车。 但是对于 SPE 平台的动力方案,例如是否使用固态电池、每辆车上搭载几台电动机等细节,大众并没有给出具体回应。 定位于 A 级、B 级车的 MEB 平台 SPE 将成为大众集团的第三个电动车平台,不过在此之前,MEB、PPE 平台则将撑起大众的电动车产品线。 MEB 平台主要负责生产纯电动车型,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电池组为核心进行结构布局。动力电池组平铺于车底,传动模块与电池模块距离较远。这种布局方式拉长了车型轴距,缩短了前后悬,好处则是有利于车内空间布置。MEB 平台车型可以兼容圆柱形、方形等电池组设计方案,同时支持快充。按照大众的规划,这套平台未来适用于 A 级以及 B 级车型,面对细分市场,车长、续航里程以及车身风格都会进行改变。 细化到具体车型,目前大众基于 MEB 平台打造了 4 款「I.D.」 家族概念车,分别是:I.D.、I.D. Buzz、I.D. Crozz、the new I.D. CROZZ。4 款概念车涵盖了两厢车、MPV、跨界 SUV、小巴这几种不同形态,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日后自动驾驶系统的加入。重要的是,按照他们去年在法兰克福的说法,the new I.D. CROZZ 将成为大众进入中国市场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具体时间是 2020 年。 MEB 平台的意义不仅在于生产纯电动车,这同样是一个重新塑造科技形象的机会。就拿未来在中国上市的 the new I.D. CROZZ 来看,有了全液晶仪表、中控大屏以及一套集成了信息娱乐系统的平板电脑后,科技感气氛超过了现有全系大众车型。未来他们还会推出一款「VW OS」车载操作系统,系统同时可以支持 OTA 更新,而手势控制模块与自动驾驶功能的加入同样让人期待开始量产车。 集合了如此多的创新点,难怪大众对于 MEB 平台如此重视。 PPE 平台负责高端电动车 MEB 平台负责生产 A 级和 B 级车型,而高端电动车生产任务主要由奥迪和保时捷承担,于是就有了 PPE 平台的故事。 目前,奥迪和保时捷正在合作研发 PPE 平台,到 2021 年,两家公司就将共同利用新平台开发电动车。按照规划,新平台 60%的产能归属奥迪,剩余 40%则由保时捷负责。 同在大众家族,两家公司达成合作并不奇怪。保时捷 CEO Oliver Blume 认为,PPE 平台可以让他们与奥迪共享一些零部件,节约研发成本以及物料成本。而在奥迪看来,他们未来可能取消 V10、W12 两款发动机,全力投入到 PPE 平台的生产当中。奥迪的计划是:2025 年之前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据总销量 1/3。 除了电气化之外,自动驾驶也是奥迪的战略重心之一。在新 A8 成为首款量产 L3 自动驾驶汽车后,奥迪 CEO Peter Mertens 曾说,2022 年之前,他们就会推出量产 L4 自动驾驶车型,考虑到 PPE 平台的定位,下一代 A8 很有可能选择在新平台上投产,当然,那应该是太多年以后的事儿了。 各家主机厂纷纷宣布转身时,大众也毫无例外投身电动车市场。去年 9 月他们曾宣布,2025 年前会推出 80 … 继续阅读

大众旗下 MOIA 品牌发布了一辆电动小巴,但它不用来卖,而是共享

· Dec 06, 2017 333

现在,共享移动出行服务正在慢慢代替私有汽车,成为人们的出行方式。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在加紧共享移动出行服务的研发,想在这场游戏里抢占先机。 在 12 月 5 号的 Tech Crunch Disrupt Berlin 大会上,大众旗下的共享出行品牌 MOIA 首次推出公司研发的纯电动共享小巴。 MOIA 是大众在去年年底成立的独立公司,属于大众集团旗下的第 13 个品牌,总部位于德国柏林,致力于给城市人口提供按需乘车服务。2018 年,这辆共享小巴将在德国第二大人口城市——汉堡推出,计划首批投入 200 辆,并且三年内把车队扩大到 1000 辆。 这辆车是由 MOIA、大众商用车和旗下的 Osnabrück 工厂在十个月之内研发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辆全新电动共享小巴: 从外形上来看,像是一辆普通的黄黑相间的小型面包车,外观有大众迈特威的感觉,但是车头和车尾出现的并不是大众 logo,而是 MOIA 的标志。 车的内部空间很宽敞,包括司机在内共有六个座位,真皮座椅采用深浅双拼配色,车里的地板非常像家里的木地板。 座椅旁边配备了 USB 插口,可以给手机和电脑充电,车内同时配备了内置车载 Wi-Fi,在车里上网很方便。 看得出来,大众想通过这辆车的内饰里传达出温馨、自在的感觉。 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出,这辆车没有传统的副驾驶座椅,取而代之的是,在驾驶室的旁边有一个行李架,感觉像是为机场、车站通勤的应用场景所设计。 MOIA 的 CEO Ole Harms 表示,根据全球统一的轻型车排放测试标准(WLTP),他们的电动巴士续航里程能达到 300 公里,全程无污染。并且能在 30 分钟内充满 80%的电量。 除了车子本身,MOIA 还开发了一个手机 App。这个 App 可以让乘客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以及路线信息等。通过这个 App,乘客可以定制路线、发起车辆预约、并完成支付。 从目前来看,MOIA 的共享用车模式有点类似「拼车」的感觉。他们设计了一种类似车站的「虚拟巴士站」,每隔 200 米到 250 米就有一个这样的「虚拟巴士站」,再通过 App 的拼车算法,把相似路线上的乘客进行匹配,让车辆的使用率最大化。 Ole Harms 还说,这个项目前期可能会有亏损,但是共享移动出行这个市场的前景是巨大的,他们计划在 2025 年之前盈利 10 亿欧元。不过关于定价,他表示,公司正在学习不同的定价方案,最终方案还没有确定,但是,一定比出租车便宜。 MOIA 的扩张计划和 Uber 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目前在和 20 多个欧洲国家的政府进行谈判,寻求开展业务的可能性。而 Uber 的惯常做法是「先斩后奏」,所以经常和政府交恶。 有意思的是,从发布品牌到发布新车,MOIA 刚好用了一年时间。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时隔半年,大众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带来了一辆不一样的 I.D. CROZZ

· Sep 13, 2017 333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大众将 I.D. 系列的第三款车型「I.D. CROZZ」概念车带到了现场。时隔半年,他们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又展示了一辆 I.D. CROZZ。先别着急喷大众没有诚意,这一次他们带来的车型与半年前相比还是有些区别的,大众称之为「the new I.D. CROZZ」。(The New I.D. CROZZ)(老款 I.D. CROZZ)从外形上来看,全新 I.D. CROZZ 与旧款车型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脸。新款车型取消了之前的全封闭式格栅设计,同时带有紫色光束的灯组内部造型有了变化,更接近量产。另外,此前的封闭式轮毂造型也被替换为常规方案。(The New I.D. CROZZ)(老款车型)不过先别着急失望,全新 I.D. CROZZ 有一点要比老款车型惊艳,那就是车顶。与之前的线条设计不同,新款车型的长条点阵式设计风格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整车科技感这一点,无论是从车内还是车外都可以感受到。至于车尾设计,全新 I.D. CROZZ 并没有更改,相对饱满的线条与跨界多用途车型的身份还算搭。(The New I.D. CROZZ)与外形相比,新款车型在内饰设计方面进行的改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全液晶仪表、中控大屏以及那台集成了信息娱乐系统的平板电脑全部得到了保留。不过,大众在车展现场透露,他们未来将会推出一款「VW OS」 车载操作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快速进行 OTA 更新,同时还会应用于 I.D. 家族的每一款车型。 (老款车型) 如果一定要挑出新车内饰与老款 I.D. CROZZ 概念车有何区别,那就是全新车型将白色配色换成了黑色。 不过与上海车展相比,大众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展示了全新 I.D. CROZZ 允许大家乘坐体验,因此我也发现了一些此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通过手势控制,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方向盘上的按钮换挡,这件事大家或许都已经知道。 不过大众想要在车内体验上做出的改变不止是这些,他们在电动车窗控制位置上安装了一套手势控制模块,用户可以用手指直接控制空调温度、风速、车窗升降以及车门开闭功能。实际体验之后就会发现,与过去的空调控制 HMI 界面以及车窗、车门控制方式对比,这套手势控制模块所带来的交互体验非常奇妙,而这也是全新 I.D. CROZZ 不可忽略的一个亮点。 动力环节,大众这一次并没有进行什么升级。全新 I.D. CROZZ 依然使用了一套容量为 83kWh 的锂电池组,NEDC 工况下的最大续航里程为 500 公里。使用 150kW 的直流快充系统,I.D.CROZZ 可以在 30 分钟内充电 80%。车辆前后轴上各配备了一台电动机,综合输出功率为 225kW,通过两台电动机,I.D. CROZZ 还可以实现四轮驱动。 如果你对于上海车展上的那辆 I.D. CROZZ 还有印象的话,一定会记得车上的 4 个激光雷达以及位于车顶和车侧的摄像头。这一次,全新 I.D. CROZZ 将以上设计也保留了下来,不过大众倒是在新款车型上配备了一个语音助手,用户可以使用这项功能激活或者停用自动驾驶功能,同时也可以用来控制车门的开启和关闭。 尽管并没有进行太大的升级改动,但全新 I.D. CROZZ 上的种种细节都透露这款车型已经接近量产了。大众给出的具体量产时间点是 2020 年,而 I.D. CROZZ 到时候还将成为大众进入中国市场的首款纯电动车型。 从战略层面上看,I.D. CROZZ 或许代表了大众向电动车市场发力的第一弹。大众品牌管理委员会主席 Dr Herbert Diess 在发布会上说,他们将在未来五年时间内投资 60 亿欧元用来打造电动汽车。而我在与工作人员交谈时,他们也告诉我,I.D. CROZZ 对于大众完成 2025 战略而言「very important」。市场层面上,车企需要面临技术转型期。对大众自己而言, 他们也需要快速占据重新洗牌后的市场来走出排放门阴影。如此一来,I.D. CROZZ 甚至整个 I.D. 家族就不可避免在特定时间点承担起了这个任务。 最后,我与大众展台的工作人员探讨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推出三款这 I.D. 概念车究竟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考虑?得到的答案非常简单:「explore the market」。你可以将它直译为探索电动车市场,而换一种方式去思考,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电动车市场进行提前预热。用三款 I.D. 概念车培养出一批潜在用户,等到市场最成熟的那个时间节点完成量产,大众的电动车计划已经逐渐展现在大家面前。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一名大众集团高管的犯罪之路:入狱 3 年,罚款 20 万美金

· Aug 31, 2017 333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年 63 岁的 James Liang 再在大众集团干几年就能完美退休了,然后每月领着高额的退休金过上随心所欲的生活。 不过,从 2016 年 9 月开始,一切都变了:大众「 排放门」 事件被曝光,大众集团 CEO 文德恩辞职。现在提起排放门这件事,我都懒得再去计算大众集团一共被罚了多少钱,被多少国家追责了。 我猜,James Liang 当时一定慌了,因为他在大众集团工作了 33 年,是大众排放门事件真正的「 始作俑者」,属于排放门事件漩涡中心的中心。 最近,我们拿到了美国联邦法院公布的一份资料,得以揭晓 Liang 走向犯罪道路的始末。 James Liang 是个德国人,他从 1983 年到 2008 年在德国大众集团的大本营沃尔夫斯堡工作,从事的正是柴油机研发工作。(从名字和长相看,可能是个亚裔…)2006 年,大众内部代号为「US’ 07」 的项目启动,目的是为了研发 EA189 柴油机。这也是 Liang「 黑化」 的开始。在项目进行一段时间后,Liang 意识到依靠他们的技术,远远不能达到客户需求和环保法规要求,更别提更严苛的美国排放法规了。 排放不达标,车就不能卖。于是,Liang 打算作弊。他也很清楚,采用作弊手段是违法行为,不过他还是打算冒险。 办法就是在发动机内植入作弊代码,当侦测到正在检测尾气排放时,发动机进入另一种工作模式,以牺牲动力换取排放达标。 2008 年,Liang 和同事们大功告成,作弊装置研发成功,足以骗过美国 EPA 的检测。代价就是:在用户平时使用中,即「 不作弊模式」 下,氮氧化物排放超标 40 倍。 同年 5 月,Liang 被大众集团调往美国,于是他携家带口,来到美利坚土地,担任大众美国柴油机部门的主管。Liang 的主要职责包括:柴油机申报和认证、测试以及质保问题。 在向美国 EPA 和加州空气委员会申报新柴油车型的过程中,Liang 向这两个部门的人详解了大众的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丝毫不提作弊装置的事。(说话真是一门艺术…)如 Liang 所愿,「 作弊柴油机」 顺利通过排放检测,搭载在大众旗下 2009 款一系列车型上。 2013 年,Liang 在准备一次排放测试时,Liang 在给同事的邮件中写道:「 如果这次顺利通过测试,说明这项(作弊)功能真是滴水不漏!」 与此同时,大众花在保修上的钱越来越多,因为一些排放系统部件故障率激增。Liang 的一些同事认为,这和作弊装置有关,因为车在低速时有时会自动进入「 作弊模式」。 2014 年,大众开始给这些柴油车的发动机 ECU 做升级,并欺骗消费者说只是正常的升级。实际上,Liang 的团队是为了更新作弊装置。 同年,加州的监管部门就发现大众的车在实验室内和在开放道路上,测得的排放数据相差非常之大。为此,Liang 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一系列讨论。 一位德国同事说:「 关键是要有创造力,才有可能帮得上忙。」 不过,Liang 的团队依然没有想出好的接口。 「 我们依然没有好的解释!!!!!」,从连用 5 个感叹号可以看出大家的绝望…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大众及其子品牌的柴油车广受欢迎→被曝光作弊→召回→罚款… 在一份已公开的文件中,显示美国联邦法院可能会判处 Liang 以最高 5 年监禁、最高 25 万美元罚款或 2 倍非法所得。 最终,Liang 被判处 40 个月监禁,20 万美金罚款。至此,大众排放门算是告一段落。 Liang,已经为自己的作弊事件付出了代价,他也成为为数不多的因为工作本身而被处罚的车企高管。在此之前,通用的「 点火门」 事件、丰田的刹车踏板失灵事件,都没有让车企任何一位高管成为「 罪人」。 Liang,也算是为「 生产事故」 进监狱的车企高管代表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大众未来的电动车会是什么样子?这辆 Gen.E 或许是个方向

· Jul 05, 2017 333

(编译自 motor1)因为排放门事件的重创,大众对自己未来的电动化之路十分重视。为了在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它正独自或与其他企业合作展开若干项目。就在前几天,大众还发布了战略规划,说他们的目标是 2025 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 100 万辆,而中国将占三分之二,即 65 万辆左右。他们还宣布,2025 年前要在中国市场推出 17 款新能源汽车产品,而他们和江淮的合资项目最近也已经落地。 除此之外,他们在最近一两年的车展、CES 展上陆续发布了几款纯电动概念车,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向大家证明着自己的决心。 而在最近,他们的概念车阵营里又加入了一个新成员。前几天,大众发布了一款名为 Gen.E 的电动原型车,它在某种程度上透露了有关大众电动化未来的信息,而且也不免让人把它和下一代 Golf 扯上关系。 Gen.E 具有轻量级的车身架构,续航里程超过 249 英里(400 公里)。它的充电插口位于引擎盖前部,有两个,这意味着它既可以使用家用慢充桩,也可以在直流充电桩充电。大众还说,他们正在合作研发可用于地下车库的移动充电机器人。 从外观上看,Gen.E 具有与 e-Golf 相似的 C 型日间行车灯。不过,e-Golf 的 C 型日间行车灯位于保险杠的底部,Gen.E 的则位于保险杠与汽车前灯之间。Gen.E 的保险杠底部安装了雷达,它与挡风玻璃上的摄像头或将共同服务于自动驾驶。 此外,原型车还采用了鸥翼门设计,再加上尾翼,整车在空气动力学上表现应该很突出。 但是,就像此前的那几台概念车一样,大众也没有透露这款车的量产计划。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4.13: 北京、河北车辆刮蹭小事故可在支付宝快速处理;Uber 电动车项目进入波兰

· Apr 13, 2017 333

北京、河北车辆刮蹭小事故可在支付宝快速处理 北京、河北的车主如果开车时发生刮蹭等小事故,可在支付宝内进行处理,从城市服务– 事故 e 处理进入,上传现场照片,自行或交警远程定责后就可以开车走人,信息上传后会自动启动理赔流程。每起事故现场滞留时间能平均减少 35 分钟。 我就想问,还有什么是支付宝解决不了的? Uber 电动车项目进入波兰 据 36 氪报道,Uber 将与 Black Parent Initiative 公司合作,将电动汽车项目引入波兰。同时,波兰的电动自行车还将接入 UberEATS,帮助送餐员完成工作。Uber 发言人讲,目前,在波兰活跃的 6000 名 Uber 司机中已经有 100 人使用了电动汽车。未来,Uber 电动车项目将会帮助波兰实现清洁能源目标。 难得有一个国家不排斥 Uber。 中兴将为电动客车搭载自动驾驶技术 据亿欧网报道,中兴日前透露了他们的造车计划。中兴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预计为 3 万辆。另外,他们还将为电动客车搭载自动驾驶技术。去年,中兴宣布投资百亿在珠海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目前,他们一共拥有双层巴士、城际巴士以及全铝车身公交等多款自主研发制造的车型。 珠海银隆这一次有对手了。 本田发布两款 Clarity 新能源车型   据外媒报道,本田在纽约车展上发布了两款 Clarity 新能源车型,一款为使用燃料电池的纯电动版本而另一款则为插电混动版车型。其中纯电动版 Clarity 的续航里程为 80 英里(129 公里),起售价大约为 3.5 万美元。插电混动版的 Clarity 使用了一台 1.5 L 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与电动机共同组成了混动系统,其中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为 181 马力,整车最大续航里程为 330 英里(531 公里)。 纯电动版车型的续航里程略显尴尬。 大众发布 I.D. 概念车官图 日前,大众发布了 I.D. 系列第三款概念车的官图,这款纯电动车型基于大众的 MEB 平台打造而成,将于 2020 年左右正式投产。大众的这款 I.D. 概念车采用了全 LED 前大灯,同时还使用了大量紫色光带进行装饰。另外,这款车型还将搭载自动驾驶技术,同时实现全轮驱动。大众还透露,这款概念车将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亮相。 再等几天,我们就能见到这辆骚气的大众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大众牵手出门问问,汽车行业巨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 Apr 08, 2017

在自动驾驶真正来临之前,语音交互被认为是车内人机交互的最佳方式之一。想像一下:你的 iPhone 为什么明明有 Siri 功能却不经常使用?而现在颇为流行的拥有语音交互功能的智能家居(就拎智能电视来讲吧),即便你真的买了也不会总想着去喊它?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总是能腾得出手,而不像我们在开车时,很多情况下往往是腾不出手的。 所以,语音交互之于车内的应用场景,更像是一种刚需。有刚需就得积极开拓市场。然后,有趣的事情来了: 4 月 6 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以 1.8 亿美元投资了中国的语音交互创业公司出门问问,成为其 D 轮融资的独家投资方;与此同时,两家公司还将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双方各持 50%的股份,致力于车载人工智能(AI)的研发。 双方合作的具体细节,官方是这么描述的(些许晦涩): 「 基于出门问问领先的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垂直搜索和主动式搜索技术,以及大众汽车集团在汽车和移动出行的领先地位,合资企业将进一步探索,为未来的智能移动出行提供解决方案。 随后,新的合资公司将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旗下多款车型以及其他品牌车型开发产品。第一批的产品将包括出门问问现有的智能后视镜。除了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品牌车型外,双方均表示对其他业界品牌同样持开放态度。」 我们来翻译一下: 出门问问在语音交互上有优势,大众集团是整车厂巨头,双方在一起,想让车内语音交互变得更好。他们准备把共同研发的产品应用在未来的大众车上,当然,成立了合资公司之后,他们还可以把这套东西卖给其他整车厂。 翻译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值得关注的点:  第一,大众集团投资的出门问问,是一家中国创业公司,而且他们还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 意味什么?出门问问做语音交互,也可以认为是 AI,而大众是国际整车厂,这样的投资、合资组合,在我们印象里,还是第一次。(是不是突然有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出门问问是由前谷歌科学家李志飞于 2012 年创立的,在大众的 D 轮独家投资之前,已经共计获得 7500 万美元左右的融资。而且 C 轮融资还是由老东家谷歌投的。背书也是很强大~ 而大众之所以会选择一家在语音交互上有潜力的中国公司,我们猜测:他们想要在车内语音交互本土化上做些努力。毕竟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方言更是多种多样,还记得那个山东大叔跟安吉星对话的视频么? 第二,宏观来看,这又是一次传统汽车行业和互联网行业融合的有趣案例,而提到这个,又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智能汽车产业链重构的问题。 引入智能化的东西,单单依靠现有供应商体系里的那些供应商们,显然是不够的,这些供应商在「智能化」方面的能力还需修炼,否则,也就不会有上汽和阿里的合作,也就不会有众多国际整车厂的种种投资、布局。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车厂们都意识到,必须要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合作了,即使以前可能对他们嗤之以鼻。 从另一层面来说,汽车至少五年才换代的性情你是懂的。但是,在如今愈演愈烈的汽车智能化时代,如果想要加速智能化的进程,性情得改!传统汽车供应链的静态平衡已经不能满足瞬息万变的智能化的需要,因为已经有一套非常详细的流程,哪怕一点小改动,战线都会被拉得非常地长。(非常详细的磨合流程······)这种速度,怎么能满足车厂们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呢?更何况,用户们早就比整车厂更饥渴难耐了。 据说,在这次合作里,是大众主动「勾搭」上问问的。据说,「婚礼」之后,出门问问近似于把自己的汽车业务转移到了双方的合资公司里。 双方的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通过这次投资,大众得以在出门问问的董事会里占有一个席位。因此,他们对这家中国创业公司有了更强的控制力。 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次大众和出门问问的合作模式,其实是绕过了传统意义上的一级供应商。(求 Tier 1 们的心理阴影面积)这样的模式这两年在国际上来看并不少见,比如福特和 QNX 的合作。那么,合作路径变得更短之后,会带来什么好处呢? 举个浅显的例子,如果你在小公司决定要买一卷纸,那就买完跟财务报销一下就行了,但是如果你在大公司要买一卷纸,那就要经过层层审批,担心损害了任何一方的利益。再说的直白点儿,这一件事里,掺和的人越少,可能就越简单。 整车厂要引入某个互联网公司的某项技术,按照传统体系,要让一级供应商来将这项技术进行整合,然后上车,在技术和流程层面,这都会让不确定性变得更大。 所以,我们从大众投资出门问问,以及成立合资公司可以看出,这是大众对于传统汽车产业链的局部打破,就是说,「我不想再把战线拉得那么长了。」当然,成立了合资公司,也不意味着双方今后的日子就会一帆风顺。当初阿里和上汽合作的时候,也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磨合期。汽车人,互联网人,终究没有那么「自来熟」。 同时,在语音交互这片蓝海,大众或许也想在汽车智能化时代产业链重构里,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起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分上一杯羹。再重温一遍官方对于双方合作细节的描述:「 双方均表示对其他业界品牌同样持开放态度」。毕竟在智能汽车领域,语音交互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当然,出门问问早就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机会。通过和他们的多次接触,我们很明显的意识到,进军汽车领域,对出门问问来说是早晚的事。 其实,唯恐被车企甩掉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在拼命证明自己的实力。早在大众投资出门问问之前,博世其实已经跟出门问问有所合作了。在 2016 年 CES 的博世展台上,双方就展示了在语音方面的合作成果。当时,出门问问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在语音识别与算法上确实在寻求着与更多的汽车相关厂商进行合作…… 出门问问绝对是在下一盘大棋。从智能手表到智能后视镜,他们一步步的在攻占车内语音交互的市场。 最后,通过这次合作,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元素正在深度参与到汽车智能化的进程中,未来的好戏肯定不会少。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