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电动方程式赛车长啥样?我只知道更像迷你四驱车了

· Jan 31, 2018 333

截止现在,Formule E 电动方程式比赛一共进行了 36 站比赛,共有 10 个车队参赛,比赛横跨五大洲的 13 座城市。 从 2014 年开始的 Formula E,赛车的造型和 F1 类似,这几年一直没太大变化。和 F1 不同的是,每个车队的赛车外观基本都是标准化的,只是涂装有所不同。 如果说这几年的 Formula E 赛车让你有点儿「审美疲劳」,那么好消息来了:今天 Formula E 公布了第二代赛车的外观和一些细节。 简单来说,它变得更科幻了。 先看一段儿视频: 看起来有点儿像小时候玩的迷你四驱车,相比现在的 F1 赛车,也是足够有科幻感了。从外观上也可以看出,在 F1 上正在测试的「HOLO」驾驶员保护系统也会在这辆车上出现。 今年 3 月 6 号将要开幕的日内瓦车展上,这辆车就会正式发布。接下来的三个赛季里,它会作为比赛用车投放。与现有车辆对比,第二代车型的电池能量密度扩大了一倍,同时续航里程翻番。由于电池技术的进步,今后 Formule E 比赛将不再有换车环节。 Formule E 创始人兼 CEO Alejandro Agag 认为,第二代赛车代表了电动方程式的未来发展方向。当初他们创立 Formule E 时,就设立了这样的目标:打破常规、挑战现状、打造革命性赛车。 另一方面,第二代 Formule E 赛车将成为首款由 FIA(国际汽联)设计的车型。在 FIA 主席让·托德看来,最让他骄傲的是,FIA 参与到了这款赛车的研发环节里,为了完成设计工作,全球多名顶级设计师全都参与到了这个项目当中。 和只能在 F1 里制定赛车规格相比,FIA 能在 FE 里过一把当设计师的瘾,可能也是极好的…… 当然,在外表之下,新一代 FE 赛车的动力系统还是会在一定标准范围内由各个车队自行设计。另外,按照之前的报道来看,赛车的电池供应商也有可能在未来进行更换。 相比外观上的进化,新一代 FE 赛车的技术提升更值得我们关注。从 2014 年 FE 赛事开始举办到现在,赛车终于完成了一次「大迭代」,这也成为电动车及电动化技术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日产确认将在 2018 年加入 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

· Oct 25, 2017 333

2017 东京车展今天开幕,在各种新车概念车之外,一个和赛车有关的消息也值得关注:日产宣布将从明年开始参加国际汽联 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比赛。 此前就有日产将要参加 Formula E 的消息传出,但是今天,此事被日产 Nismo 官方 twitter 正式「官宣」。需要说明的是,第四赛季的 Formula E 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而日产则是在 2018 晚些时候加入进来,也就是参加第五赛季的 Formula E 比赛。 日产参赛,显然也是基于整个品牌向电动以及未来出行方向转变所做出的考虑。在电动车领域,他们很早就推出了 Leaf 聆风纯电动车,并且在全球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前一阵, 第二代 Leaf 车型在日本正式发布。而在这次的东京车展上,日产又带来了纯电动的自动驾驶概念车。在整个行业都向电动化迈进的大背景下,日产选择参加电动车领域的最高级别赛事 Formula E,一方面是希望展示自己「积极拥抱电动化」的决心,另一方面,通过参加赛事也可以积累自己在电动技术方面的经验。 有一个新车队进入,就必然有一个老车队消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第五赛季被日产替换的车队将是雷诺。不仅仅是有雷诺日产联盟这一层关系存在,更是因为,雷诺车队在 Formula E 创立以来的三个赛季里都获得了车队冠军,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 Formula E 车队,他们已经通过赛事建立起了一定的电动影响力,因此,把机会留给日产,也就可以理解了。 而日产将要面对的,是其他「厂队」的竞争,包括了德国的奥迪、宝马,以及也准备在第五赛季加入的保时捷和奔驰,还有法国的 DS、中国的蔚来汽车、英国的捷豹。这些汽车厂商陆续在 Formula E 比赛里聚齐,消费者层面之外的「电动大战」,越来越有看头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零距离接触 Formula E:带你看看电视里不播的那些东西 | GeekCar Racing

· Oct 14, 2016

距离上周末的 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香港站的比赛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承诺给大伙儿交一份观赛作业,现在终于来了。如假包换的「 零距离」。 出人意料的排位赛 10 月 9 号中午,在经过了早上的两次练习赛之后,Formula E 香港站的排位赛正式开始。 可以居高临下看到大直道的中环 IFC 苹果店里,早就挤满了人,这是整个街道赛道上能「 免费观赛」 的最好位置。 按照排位赛的规则,20 辆车要经过抽签,分成四组,分别上赛道做最快圈速。这个时候我的身份是「 摄影记者」,所以早就等在第一个掉头弯的护栏外,准备拍照。多亏了比赛之前搞定了摄影记者专用的绿马甲,才能沿着赛道边缘畅通无阻。 不过,凭一个人的能量基本不可能 cover 掉赛道上的所有摄影点,所以我和汽车之家的许云鹤、易车网的郭启临两位同学组了个「 摄影小分队」,每人负责几个点位。(这篇文章里的照片,大部分由我们三人拍摄)车子陆续开上赛道做圈速,我也从第一个弯开始,沿着护栏走到下一个拍摄点,边走边拍。护栏里边就是飞驰而过的赛车。虽然 FE 的赛车和 F1 相比要「 慢上很多」,但是在这么近的距离看,速度感还是特别强。因为看不到现场大屏幕上的转播信号,所以我还得一边走一边看手机里的微信群,我们观赛团的其他小伙伴在 eMotion 里看着直播信号,实时在这个群里同步比赛信息。 eMotion 相当于 F1 里面的「 围场」,有 eMotion 门票的人,可以使用篷房里的休息场所、自助餐,在篷房里或主看台看比赛,还能在规定时间参观车队维修间(P 房),不过这个门票价值不菲,据说这次香港站要价一万多(还是比 F1 便宜的)。在排位赛开始之前,我们一票人就集体到 P 房采访了 NextEV 的两个车手特维和小皮盖。而在比赛当天,除了 eMotion,还有一个 eVillage 的区域,相当于一个 Formula E 大公园,观众可以在这个区域里各种吃喝玩乐。 下面这个视频带你看看 Formula E 的维修区是什么样子: 街道赛的一大特点是事故频发,因为不像赛车场的赛道一样有大片的缓冲区,所以留给车手的犯错空间非常小,稍微有点失误就容易撞墙。 在排位赛里,果不其然有事故发生。在摄影记者通道里,还能看见被清理出来的赛车碎片: 其实,FE 比赛容易出事故还有赛车本身的原因:电动方程式赛车采用中置后驱的布局,再加上沉重的车身,对车手来说并不容易操控。而且赛道本身是普通街道,路面状况多变,甚至一个井盖、一个标线都会对车手产生影响。 更让人意外的是排位赛的结果:NextEV 的两台车居然位列前两名,占据了正赛发车位的第一排。这几乎超出所有人的意料。要知道,在赛季之前的英国测试里,NextEV 的成绩只是排在中游位置。 回来看别人分享的照片,包括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在内,eMotion 里的蔚来观赛团集体高潮了。 排位赛结束之后,两个车手也到了 eMotion 里,于是大家抢着和他俩签名合影。感觉就像是已经得到了分站赛冠军。 这让我想起来比赛前一天晚上采访李斌时他说的话:「2014 年的车手总冠军,可以让我们拿来吹 100 年的牛了~」 包揽排位赛前两名,让人免不了对下午的正赛有所期待。 雷诺的实力 正赛在下午 4 点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被 eVillage 里的各种活动占据,比如舞狮、车手签名等等,而这个时候,也是各种明星高频曝光的时间段,香港特首、黎明、王祖蓝、杨紫琼、温碧霞、郭富城……关于他们的照片不断的在微信群里蹦出来。 不过对于我们「 摄影小分队」 来说,简单吃点儿东西之后又得重新回到赛道上。我仍然是去发车之后的第一个弯,离正赛开始还有半小时,这个拍摄点的有利位置,就已经被十多个摄影记者瓜分了。 看见这个情况我是有点怂的,于是只能拿出大疆的 OSMO,等着直道上车子起步,然后拍下他们经过第一弯的小视频(一定要调小音量,因为这段爆音了): 虽然没有排气和发动机的声音,但是在不到十米之外的地方,20 辆车依次冲过弯道,电流声夹杂着刹车声,还是让人觉得热血沸腾,鼻子里全是轮胎橡胶味儿。 开始的几圈,NextEV 的两台车还是领跑,看得出来,他们的车队策略是一个人在前面拉开差距,另一个负责压制住后面的车。不过接下来,原本排在第二的特维开始被后车超过。 第 15 圈的时候,我正从一个连续弯的拍摄点往下一个拍摄点走,刚走出不到 20 米,忽然身后一声巨响。下意识的赶紧往回跑,附近的工作人员也聚集到那个弯角——DS 车队洛佩兹驾驶的车子直接撞到了缓冲墙上! 因此我有幸见证了一次真实的撞车善后:工作人员大声的朝他喊「Are you ok?」,过了一会儿,他自己爬出赛车,从我旁边的护栏开口跳出来,然后吊车从赛道外开了过来,工作人员把吊绳栓到赛车上,车子被缓慢吊起,移了出去。然后工作人员又非常吃力的挪动缓冲墙,试了几次非常艰难,只好不了了之,赶在大批赛车到达这个弯角之前撤出了赛道。很像一次快闪活动…… 这个碰撞成为了比赛的转折点。因为碰撞,领跑的小皮盖躲闪不及差点撞墙,失去了第一的位置。而后,雷诺的车手利用安全车出动的机会进站换车,终于开始领跑,并且把优势一直保持到了最后。 作为前两个赛季的车队冠军,雷诺在乱战里的车队策略和经验,保证了他们赢下比赛。不过话说回来,对于 FE 来说,仅仅是街道赛+进站换车这两项,就能让它的偶然性比 F1 大得多。 这场比赛里第一个退赛的是代表钛麒车队出场的中国车手马青骅,他在第一圈里追尾前车,赛车受损退赛…… 不仅仅是一项比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不仅仅是赛车比赛那么简单,就像最近几个大厂都表示要参加这项赛事,也不仅仅只是想去跑跑名次而已。 我这次跟的 NextEV 蔚来车队,就是一个例子。 李斌去鸟巢现场观看了 2014 年电动方程式的首战,那个时候,他已经决定要自己造车,但是蔚来汽车还刚刚处于萌芽阶段。后来,他和当时的中国队负责人谈进入 FE 的可能性,那个赛季的后半段,NextEV 正式进入 FE。再后来,这个新的造车公司,才正式浮出水面。 现在来看,在第一个赛季就加入,对于蔚来汽车来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 买卖」,或者说,他们抓住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窗口期。 首先是名额问题。比如最近,奔驰、宝马等品牌都说要加入,但是车队总名额目前只有 10 个。有消息说 FE 正在研究扩军到 12 支车队的事儿,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随着电动车越来越火热,某家厂商想拥有一个 FE 的车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或者换句话说,进入的成本越来越高。 其次,投入问题。据李斌所说,蔚来车队每年的投入大约在一两千万美元的量级,随着技术的更加开放以及可以预见的大品牌进入,各个车队在以后的投入肯定会水涨船高。 特别说明一下技术的事儿:之所以说前两个赛季相对「 省钱」,是因为各个车队统一使用雷诺研发的赛车,在车辆的很多研发方面不需要自己操心,第一个赛季甚至各个车队连动力总成都是一样的,在上个赛季才开始允许搭载不同的动力总成。接下来,随着技术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需要车队自己搞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不增加投入很难保证足够的竞争力。 如果把参加 FE 赛事作为品牌宣传的一部分来看,蔚来汽车显然是在前两年用一个相对低的投入,收获了不错的品牌效应(尤其是还抢到一个年度车手总冠军)。在面向民用的量产车没造出来之前,光靠参与赛事,蔚来汽车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话题和关注度。 而这次在香港,蔚来汽车组织的观赛团由媒体、大学生方程式比赛的代表以及铁杆粉丝组成,他们在这几天里都在不遗余力的通过自己的社交圈去传播蔚来品牌。如果没有之前两年比赛的积累,恐怕短时间内也很难做到这样。 所以,看到今年乐视这边的 Faraday Future 通过和龙之队合作的方式进入 Formula … 继续阅读

新一季的电动方程式就要开始了,快来提前补补课!

· Oct 07, 2016 333

今天是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各位出去旅游的客官,这个时候应该都回家了吧? 不过在家里呆了六天的刘胶泥同学今天从北京飞到了香港,为了看周末在这儿进行的第三赛季电动方程式的首站比赛。我这个叫「 错峰出游」。 有的人知道这个比赛,有的人对于赛车的认识还只停留在「 一级方程式」 上面。其实这个电动方程式(Formula E,简称 FE)是一个特别新的东西,2014 年才开始第一届比赛。它属于国际汽联的赛事,规格、形式和 F1 类似,10 个车队,每年在 10 个左右的城市进行分站赛。车子的外形有点类似于 F1,不过使用的是电力驱动。 和 F1 不一样的是,FE 的赛道绝大部分都是基于城市日常使用的街道设计而来,而不是使用现成的赛车场,这有点儿类似 F1 里的摩纳哥大奖赛。 这么做的原因,一是为了让比赛吸引更多观众,更好的进行推广,二是因为给赛车充电需要良好的电力保障,城市比赛车场有更好的电力条件。 在国内,我们 GeekCar 应该算是对这个比赛关注比较早的,算上今年,我在现场报道了连续三届的 FE 首站比赛。前两年的年度首战都是在北京,围绕鸟巢搭起的一个赛道。今年北京站取消,被香港取代。 虽然比赛刚刚进入到第三年,但是 FE 的发展速度有点让人意外,不过这其实也是和电动车的发展进程相匹配的。 一个最明显的现象:你看现在那些卯着劲想造电动车的品牌,不管是新兴的还是传统的,都在用各种方式参与进来。这些动作给 FE 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度。尤其是在第二赛季结束之后和今年赛季开始之前,新闻一个接着一个。 简单梳理一下: 国内很多人对 FE 最早开始关注起来应该是新造车品牌 NextEV(蔚来汽车)的加入。他们在第一年的后半段开始参加 FE,这甚至比他们被媒体曝光出要造车的时间还早。当年他们获得了车手总冠军,不过第二赛季他们的成绩一般。 但是参加 FE 对蔚来汽车来说当然是利大于弊的:比如,通过赛事树立起了非常好的品牌形象,同时在量产电动车上市之前,有了大量的关注度和营销话题。 当然,提到蔚来,就不能不说另一个新造车团队——乐视。从第三赛季开始,他们也要参加 FE 了。不过,名义上,是由乐视家的 Faraday Future 和 FE 里面的龙之队合作。 他们的计划是这样的:在第三赛季和龙之队合作开发核心技术软硬件的解决方案,第四赛季开始,FF 将为车队提供相关硬件,第五赛季, FF 会向车队提供动力总成、软件、固件和其他相关硬件。 昨天他们在香港还发布了自己新赛季的赛车: 这个涂装有意思,从大面上来看,你第一时间会想到 Faraday Future 的 logo,不过人家还给解释出了另一层意思: 白色的前鼻锥象征清洁能源,黑色配色的互补反映了 FF 未来产品开发的两大主线。设计受到了驱动电磁波传播的两极的启发,这也是电动机被发明出来的基础。 私以为,因为 Faraday Future 的加入,这两个队在成绩指标里肯定要加这么一条:绝对不能比对方差~ 这个看点,估计要贯穿一整年。作为吃瓜群众,最爱看的就是互撕了~ 国外那些传统车企也没闲着,甚至可以用「 热闹」 来形容。 FE 里的 ABT 车队有奥迪的支持,后者前一阵宣布要加强对车队的支持,以后也不排除奥迪以厂队名义参加 FE 的可能。说到这儿,我脑补了一遍奥迪厂队称霸勒芒的样子~ 奥迪都这么说了,宝马和奔驰当然也得表示表示。奔驰最近和 FE 签署了一个备忘录,大意是说,希望 FE 在 2017-2018 赛季(也就是第五赛季)给奔驰保留一个参赛席位。于是,我又脑补了一遍梅奔的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称霸今年 F1 的样子~ 宝马呢?他们选择和 FE 现有车队——安得雷蒂深入合作。说到宝马,现在 FE 里面的安全车和医疗车就分别是宝马 i8 和 i3~ 另外,捷豹也以厂队身份加入了今年的 FE,他们还发布了一款名为 type-I 的赛车。 除了厂队加入,另一个能反映 FE 越发被重视的细节是对于第五赛季电池供应商的竞标。目前 FE 的赛车使用的电池组统一由威廉姆斯高级工程公司提供(对你没看错,威廉姆斯就是 F1 里面那个老牌强队)。国际汽联准备在第五赛季更换电池供应商,同时要扩大电池组容量,改变现在比赛过程中需要中途换车的局面,所以要公开招标。 参与竞标的公司都是狠角色,其中就包括了威廉姆斯、红牛、保时捷、迈凯伦~在一拖再拖之后,最终迈凯伦竞标成功。 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迈凯伦……这些都是想在电动车领域使劲儿闹腾的主儿。关键是,从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开始,他们都将要有民用的量产电动车上市,所以,玩玩 FE,对他们来说就顺理成章了。至于原理,和蔚来汽车参加 FE 差不多。当然还有一点:就像 F1 一样,汽车上的新技术很多都是最先应用在赛车上的,参加电动方程式比赛,对于这些厂商来说,也能不断的精进技术,没准儿哪个技术就应用到民用车上了。 同时想必你也发现了,很多参加 F1 比赛的公司(车队),都开始进入或准备进入 FE 领域了。粗略数一下:雷诺(同时有 F1 和 FE 车队)、威廉姆斯(电池供应商)、红牛(电池供应商竞标)、迈凯伦(拥有 F1 车队、第五赛季电池供应商)、梅奔(不用说了)……已经半数了。 所以未来 FE 会不会有像 F1 一样的地位?完全有可能。从时间点上来说,第五赛季,可能会是一个里程碑的年份。国际汽联给出的信息是,第五赛季开始,FE 将允许各个车队使用全新的底盘架构。 在此之前,FE 很有可能会迎来扩军,从现有的 10 个车队扩充到 12 个。不过,像奔驰这种新车队的加入,需要现有的 … 继续阅读

本田:我们在等电动方程式变得更成熟

· Jul 05, 2016 333

(本文作者 Jun Qian,转载自 motorsport.com)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ormula E)「 第二季」 刚在伦敦落幕,作为本田运动部门的最高长官——长谷川雄介称日本制造商暂无参赛计划。 根据 FE「 第三季」 的赛历,包括纽约、香港等本田的主要销售市场均列入赛历。长谷川雄介承认日本制造商已表示关注,不过赛事仍需「 自我提升」。 在接受包括 Motorsport.com,路透社等媒体采访时,长谷川谈道:「 我们有过一些考虑,但目前我们近期没参与 FE 的计划。从技术角度,FE 虽然很吸引人,但从竞赛角度不是那么吸引人。当然,我们(未来)仍有可能加盟 FE,公司里的一部分人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 今年二月,当前日本整车销量排名第三的本田宣布公司目标在 2030 年前,三分之二的生产线与新能源汽车相关,这个数字目前仅是百分之五。另外,还宣称将在这个目标节点前,使得燃油电池混动、插电式混动、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的市场供应量超过纯燃油汽车。 当前,包括雷诺、奥迪、雪铁龙旗下 DS、捷豹和拥有中国背景的电动车、无人驾驶企业法拉第未来都将投身」 第三季「 竞争,宝马则以提供安全车和医疗车的方式参加锦标赛。不过,仍未有日本制造商参与,虽有不少传言指向在」 噩梦般「 的 WEC 世界耐力锦标赛参赛史后,日产希望以」 贴牌进入「 重振赛车运动部门。 另据 FE 老板阿里亨德罗·阿加格透露,上月刚宣布大力推进电动车项目的大众或将更多参与 FE。(图片来自 motorsport)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Racing | 第二赛季落幕,未来的 Formula E 属于中国人和整车厂了?

· Jul 04, 2016 333

在工作日更新 GeekCar Racing 栏目,是不是有点意外? 不卖关子,马上进入主题。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第二赛季的 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比赛随着伦敦站的结束,正式落幕了。 靠最快圈速赢来的年度冠军 伦敦站是一站两赛,倒数第二场比赛结束之后,雷诺车队的布埃米和 ABT 车队的迪格拉西并列车手积分榜前两名。周日的第二场比赛正赛开始之后,这两个车手在第一圈就发生了碰撞,赛车双双受损,只能进维修站更换赛车。 但是新赛车的电量不足以支撑这两个人完成整场比赛,也就是说,他们基本没有可能通过获得名次的方式来增加积分。于是他们选择调整策略。在 FE 的规则里,除了排名会影响积分,每场比赛的最快圈速获得者还会获得两个积分,所以「 刷最快圈速」 成了这两个车手的目标。结果,布埃米获得了「 圈速大战」 的胜利,以两分的优势获得了今年的车手年度总冠军。雷诺车队的另一个车手小普罗斯特在这两场伦敦站的比赛里都获得了分站冠军。同时,今年的车队冠军也被雷诺获得。 其实从北京鸟巢的第一站比赛开始,雷诺就露出了冠军相,今年的车手和车队双料冠军,绝对实至名归。 中国元素 作为一个 Chinese,最后这个伦敦站比赛里,中国元素其实还挺多的。NEXTEV 蔚来车队就不用说了,中国车手马青骅也代表亚久里车队参加了在柏林和伦敦进行的最后三场比赛,虽然没有获得积分,但他也是第一个参加 FE 正赛的中国车手了。(顺便说一句,亚久里在这个赛季后半段使用的是 Gulf 涂装)NEXTEV 在今年的成绩并不好,赛车在动力单元上有所差距,吸取了一个赛季的教训,他们在明年应该会更强了。 另一个新造车团队 Faraday Future 也加入了 FE。在伦敦,他们宣布和龙之队达成了合作,将会在明年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以及赞助。迫不及待的 FF 等不到明年,在伦敦站就把自己的名字和 logo 放在了龙之队的赛车上。好玩的是,在伦敦的第二场比赛里,龙之队和 NEXTEV 的赛车长时间缠斗在一起,两个目前最炙手可热的造车团队,把竞争延续到了电动方程式的比赛里。 其实,Faraday Future 要进入赛车领域的决心早就有,他们的 FFZERO1 概念车就是赛车设计,而他们也赞助了今年 FE 的其中一站比赛。 乐视的 LeEco 标志也出现在了龙之队的赛车上。擅长「 垂直整合」、「 跨界化反」 的乐视,终于在 FE 赛车上完成了从赞助车队到赛事转播(以及其他)的整合,另外,乐视超级汽车生态也和乐视体育生态又「 跨界化反」 了一次。 另外,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也买断了亚久里车队,并且将会更名为 Techeetah 参加第三赛季的 FE 比赛,想必马青骅也会继续以车手身份效力这个车队。 明年的十个车队里,和中国有关的就占了三个。中国人对电动方程式的兴趣,可能还会继续增大。 明年看什么? 明年的十个参赛队目前已经确定了, 分别是: ABT Schaeffler Audi Sport Andretti Formula E Faraday Future Dragon Racing DS Virgin Racing Jaguar Racing Mahindra Racing NextEV NIO Renault e.Dams Techeetah Venturi Formula E 三个「 中国车队」 就不多说了,更多的厂队也加入了 FE 的竞争行列,比如捷豹和 DS。他们的加入势必会让 FE 的竞争更激烈(毕竟有钱),在技术层面的比拼估计也会更残酷,再加上提供安全车的宝马,整车厂对于 FE 的兴趣,其实已经很大了。有消息说,大众可能也在考虑投身 FE,而本田运动部门的负责人说,日系厂商暂时没有参加的计划,而是要等到技术更成熟之后再进行考虑。 汽车厂商开始关注 FE,对于这项比赛的发展,绝对是一个利好。 赛程方面,连续两年举办首站比赛的北京,会从第三赛季的 FE 赛历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香港。想在国内看 FE,买张机票飞香港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明年 1 月初的拉斯维加斯,还会进行一个国际汽联电动论坛活动,这个时间正好赶上 CES 消费电子展。 总之,一个越来越好玩的电动方程式比赛,在今年 10 月 9 号就会重新开始了,这一定会是至今以来看点最多的一个赛季。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你所不知道的 Formula E:比的其实是软件和大数据

· Feb 17, 2016 333

去年 10 月,我在鸟巢观看了电动方程式(Formula E)北京站的比赛。 虽然没有发动机的声浪,但好在主办方为大家准备了背景音乐和主持人解说,否则可能会安静得尴尬。在现场观看 FE 比赛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你可以看 GeekCar 这篇文章 。 说起 F1,有人会吐槽现在的 V6 增压发动机声浪太难听,也有人会娓娓道来 KERS 等各种黑科技。至于刚起步的 FE,用了全新的车和全新的赛事规则,可能就没多少人懂了。FE 到底有什么不同?如何才能摆脱业余观众的身份?我们今天从科技角度来让你涨涨姿势。 大数据下的 FE FE 赛车全车身布满了各种传感器,基本都布置在车壳之下。这些传感器相互连接构成一个神经网络,据估算,每场比赛每辆车会产生大约 1.2GB 的关键数据。 车身所有传感器收集到的实时数据,会传给 ECU(由迈凯伦统一提供)。由于 FE 赛车高度电子化,动力系统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软件」,这也是各个车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当车手返回 P 房时,工程师团队会从车上下载数据。出于网络安全考虑,他们以有线传输的方式进行。一般来说,自由练习赛会产生约 600MB 的数据,排位赛会产生约 150MB 数据,正赛会产生约 450MB 数据。 对于车队来说,是可以通过无线通讯实时获取赛车状况的,以此规避某些潜在故障。车队能够监测到的数据有:冷却系统的水压、系统电压、电池组温度等。但相比其他运动来说,车队数据通讯频道很少,「 耗电量」 和「 动能回收率」 无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数据无法通过无线通讯传输。 关于「 耗电量」,其实是在赛车方向盘上有显示的。所以工程师如果想知道耗电量,可以通过无线电问车手。另外,FIA(国际汽联)可以实时监测每辆车的所有数据,以防有车队作弊,比如悄悄调大电机功率输出。 这种「 沟通不畅」,有时候会让工程师抓狂。比如去年北京站的比赛,马衡达车队的 Nick Heidfeld 第三个冲过终点,但一位工程师表示根据他的计算,车已经没电了才对。这时候 Heidfeld 通过无线电说:「 兄弟们不用担心,方向盘上显示我还有 0.07kWh…」 压力山大的工程师们 在硬件方面,FIA 对赛车有诸多的规定,所以工程师团队会想尽办法在「 软件」 方面战胜其他车队。由于 FE 比赛的车手练习赛、排位赛、正赛集中在一天进行,所以需要工程师迅速反应,果断做出决策。 当赛车在赛道上跑的时候,工程师们在 P 房会紧盯各项参数,同时考虑气候和赛道因素,保证赛车的可靠性与动力性;比赛之后,工程师团队会继续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然后不断更新迭代软件模型,保证在整个赛季的每场比赛都有进步,周而复始。 为了保证赛车的最佳表现,赛车发车五分钟前工程师才会把最新版本的软件更新到赛车内。 在第二赛季的 FE 比赛中,FIA 开放了更多控制软件的修改权限,车队可以对赛车进行更高阶的升级。 比如通过修改扭矩输出策略,来用尽每一匹有限的马力。然而这就需要对转速和油门踏板位置进行不断标定,基本都是人工劳动,费时费力。马衡达车队计划使用较低级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解放工程师双手。 另外,FE 赛车的高度电子化,给很多玩法带来了可能。 作为 FE 的观众,你可以参加「FanBoost」 粉丝加速活动,给自己喜爱的车队投票,比如我去年就给蔚来车队投了一票。排名前三的车手会在正赛中会获得 100kJ 的额外电能,车手可通过方向盘上的按钮,可将电机提升至 200kW 的最高功率,在较短时间内使用;也可将功率提升至 180kW,在较长时间内使用。 FE 所涉及的技术不仅仅是软件、数据方面的,随着 FIA 对赛车限制逐渐放开,相信会出现更多黑科技。下面这个视频来自 Formula E 官方,讲解的是一辆电动方程式赛车是怎么构成的,推荐一看: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在现场看电动方程式比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Oct 25, 2015

时隔一年,国际汽联 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比赛再次在北京进行,这是第二赛季的第一站比赛。我照例来到奥林匹克公园看比赛,以下内容不算文章,只是比赛现场的一些所见所闻,略琐碎。 赛车: 今年允许各个车队独立研发动力系统,所以每辆车的声音也各不相同,赛车的性能和稳定性也有差异。 赛车使用的是米其林轮胎,他们把无线芯片植入轮胎,这样可以实时收集比赛过程中的气压、温度等实时数据。 NEXTEV TCR 车队的赛车在比赛之前遇到了一些问题,比赛前一天甚至出现趴窝情况,据猜测是动力系统或电子系统故障。他们的赛车使用了名为 NEO-650 的动力系统,双电机驱动,功率 200kW,650Nm。 今年,赛车的动力指标有所提升。国际汽联规定正赛时的赛车功率不超过 170kW。去年赛季最开始时是 133kW,后来提升到 150kW。而在排位赛和练习赛里,赛车的最大功率被限制在 200kW。电池供应商威廉姆斯在经过反复测试之后,确认可以实现这样的动力水平。每辆赛车的电池组容量不能超过 28kWh。 今年的电动方程式比赛,使用的充电设备由 Chargemaster 提供,Chargemaster 是英国最好的电动车充电桩供应商。 赛况: 北京站的比赛原定是在上一个周末进行,但是由于当天国防部外事办公室要在奥林匹克公园开会,所以电动方程式延期一周进行。 今年的赛道设置和去年略有不同,弯道从 18 个缩减到 17 个。 正式比赛开始之前,车手到互动区和观众签名互动,现场排起长队。 因为没有发动机轰鸣,为了暖场,正式比赛的时候是有 DJ 打碟「 伴奏」 的。 NEXTEV TCR 车队的两台车排位赛成绩并不好,去年的冠军小皮盖最后一位发车。不过在比赛里,他们比别的车手晚进站换车,用这个时间差把名次追了上来,最后拿到了积分。 去年的北京站在最后一圈最后一个弯发生严重撞车事故,今年虽然没那么惨烈,但是黄旗也出现了两次。(赛道内有情况时赛会挥舞黄旗,黄旗时不能超车)雷诺车队的 Buemi 以绝对优势获得了冠军。不过在比赛里,他在黄旗变绿旗的瞬间超车,裁判组反复看录像,以判定他是否犯规。 我坐在发车区看台,虽然电动方程式赛车性能不如 F1,但是起跑时还是容易让人热血沸腾。 花边: 这次北京站的运营方和去年不是同一家,今年的运营方是 Enova,未来的 25 年里,他们都是北京站的独家运营方。 因为是街道赛,所以赛场区域设置受限制比较大,略微不合理,对于观众来说有些麻烦。比如,要从主看台去活动区,得先从看台出口出,再从另一个入口进。主看台区域除了看台,没有任何互动内容设置。 活动区主要是几家赞助商的篷房,可玩的东西不是太多。Formula E 官方篷房里有赛车模拟机,比较好玩,除此之外没有看到太令人兴奋的东西。在活动区呆一个小时,基本就烦了。要像 F1 那样能让观众玩上一天,还得继续努力。 活动区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看起来跟 Formula E 非常违和。 NEXTEV 蔚来汽车绝对是北京站最抢眼的风景。到处可见他们的标识。他们包下了奥林匹克公园的玲珑塔作为安置 VIP 嘉宾的场地。 刘强东带着奶茶妹妹也到了比赛场地里,因为他是蔚来汽车投资方之一。 各个车队的赛车、设备,是由 DHL 负责运输的。 参赛的车手里,有一位女车手,不过在比赛第三圈就退赛。而在赛车女郎里,也有一个男性出现……(部分图片来源:国际汽联)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NEXTEV TCR 新车发布,第二届 FE 电动方程式即将开幕

· Sep 29, 2015

10 月 24 日,新一季的 FE 电动方程式又要开始了,首站依然是北京鸟巢。 在和去年的车手总冠军尼尔森·小皮盖特 (Nelson Piquet Jr.) 续约之后,蔚来 TCR 车队又签约了奥利弗·特维 (Oliver Turvey) 并发布了全新赛车涂装和参数。整个车身主体采用了蔚来汽车品牌标识的主色调「 蔚来蓝」,配合机械灰色与贯穿尾部的银色饰条,看起来还是挺酷炫的。 相比于去年,新一届比赛规则相对更加开放了。FIA(国际汽联)允许车队对于赛车的动力总成、马达、控制器、变速箱、后悬挂装置和冷却系统等进行自主设计和研发,只需要保证底盘和电池不变。 新赛季赛车采用了最高功率可达 400kW 的双电机驱动系统,在赛事规定的 200kW 限定功率下,双电机可以始终工作在额定功率下,并拥有约 540 匹马力的动力输出。 虽然还不知道蔚来汽车什么时候发布,也不知道新车是什么样子。不过从这一季 NEXTEV TCR 车队的新赛车涂装,我们倒是可以先脑补起来了(各种概念图可以开始流出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