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 GL6 劝你拿回保温杯,请注意是「6」个保温杯……

· Nov 03, 2017 333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往往不同,这句话放在用车这件事上同样合理。单身时你或许钟情于买辆小钢炮用来炸街,但正如人终究会拿起保温杯一样,一旦有了家庭,你就不得不为身边的人考虑。车企们的市场嗅觉非常敏锐,这种情况下,一些 7 座 SUV 以及 MPV 车型也就应运而生。 不过,同样是针对家庭使用场景,别克却有些不一样的看法,他们推出了一款 6 座 MPV 车型:GL6。前段时间这款车型上市的时候,GeekCar 也进行了报道,同时针对「2+2+2」 式座椅布局想要传递的产品使用理念也进行了解析。而在这一次试驾过程当中,我们则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 GL6 的使用感受以及实际体验方面。 三缸发动机靠谱吗? 关于 GL6 上的这台 1.3 T 三缸发动机,之前我们也做过介绍,峰值功率 120 kW,最大扭矩 230 Nm。一些潜在用户最关心的可能还是这台三缸发动机在噪声、震动方面控制的怎么样? 我的回答是:高于预先期望值。 打开前机舱盖,可以明显感觉到发动机强烈震动。不过在实际行驶过程中,车内乘坐感受却与常规四缸发动机车型差异不大,噪声以及震动方面都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对于三缸发动机的震动问题,别克并没有过多隐藏。他们的做法是,尽可能将发动机的震动过滤掉,减轻车内乘客的不适感。总体来看,GL6 在 NVH 方面的表现还算及格。(图为 GL6 发动机内部用来减缓抖动的平衡轴)驾驶感受方面,GL6 的表现应该用「 中规中矩」 这 4 个字来形容。动力输出很平稳,变速箱降档动作也还算积极,顿挫感控制的不错。唯一的缺憾可能就是底盘调校略微松散,通过减速带时缺乏一些紧凑感。不过,考虑到 GL6 的市场定位,应该也不会有人用它跑山、劈弯,带着家人惬意地前往目的地才是最符合这款车的使用场景。 「2+2+2」 式座椅乘坐感受怎么样? 每一款产品都有它的侧重点,在我看来,「2+2+2」 式的座椅布局形式就是别克 GL6 想要突出的最大特点。关于 6 座布局形式的优缺点,之前我们也谈过,不过具体使用体验怎么样,还是要亲身感受一下才知道。  (第二排座椅向最前端滑动时的乘坐表现)(第二排座椅向最后端滑动时的乘坐表现)相比于「2+3+2」式座椅,GL6 上的 6 座布置更强调个体乘坐舒适性。图中演示用户身高 1 米 85,可以看出第二排空间表现还算不错。与采用三座椅布置方式的车型相比,GL6 的第二排乘坐舒适度明显占优。不过在这里要提一点,两个座椅中间的空隙只够小孩进出,成年人想要进入到第三排,需要打开第二排座椅后面的「EASY ENTER」 按钮。 来到第三排,体验者依然可以正常乘坐,不过长距离行驶下,受空间局促性影响容易疲劳。当然,第三排座椅的空间表现对于小孩或者成年女性来说足够用了。如果说 「2+2+2」 式座椅还有什么优势的话,可能就是车辆在运送超长物品时的表现了,后两排座椅全部放倒后,一块相对平整的储存空间就预留出来了。 不过,说了这么多乘坐感受,我们还是认为 6 座车型在现阶段下的目标用户很小众。5 座车型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后,多数剩余用户还是会按照传统购车逻辑选择 7 座车型。这样下来,别克想要教育用户接受 6 座车型可能还是需要一定时间。 全新 eConnect 系统 根据别克的说法,他们这一次在 GL6 上搭载了一套全新的 eConnect 系统,对比此前新君威上的 eConnect 系统,我们也着重体验了一些差异点。与上一代一样,全新 eConnect 系统同时支持 CarPlay 以及 CarLife,不过在系统 UI 界面上倒是进行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别克 GL6 上的全新 eConnect 系统)(新君威上的 eConnect 系统)另外,新系统还增加了智能云端语音交互功能以及高德实时导航系统,语音识别速度以及正确率基本处于平均水平,而高德实时导航系统对于出行服务的体验的确有很大帮助。某种角度上,这也算弥补了 CarPlay 系统不支持高德导航的遗憾。 至于 eConnect 系统中,实时路况检测、碰撞自动救援、远程启动用车、电子围栏等 OnStar 蓝键端以及 OnStar App 功能,GL6 上的配置则与新君威一致。 在这里单独提一点,GL6 在前两排座椅上分别各布置了 2 个 USB 接口,考虑到家庭用车的定位,这一点算个加分项。 尝试在总结这款车的时候我就在想,前段时间那句「 年轻人终究会拿起保温杯」 的梗怎么就莫名其妙火了起来?或许,别克 GL6 想要传递的用车理念与之类似,再疯狂的人也有回归家庭的一天。当然,处于这一人生阶段的用户到底有多少?我还真不确定。 这一次,他们特意送了每位媒体老师一套共 6 个保温杯,其中还标明了每位家庭成员的卡通形象。拿起保温杯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关怀家人,用这样的方式标明这款 6 座车型的用户画像,或许再精确不过了吧。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