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 赛车用到的彩色轮胎,现在你也能买到了

· Apr 16, 2017 333

都说一级方程式是汽车技术的集大成者,许多尖端的汽车科技,都会最先在 F1 领域应用,然后其中的一些才会被下放到民用车上。虽然现在 F1 的精彩程度一年不如一年,但是因为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所以 F1 赛车及赛事上的最新技术依然是很大的看点。今天要聊的是——轮胎。 进入到 2017 赛季,F1 赛车迎来了大幅度的改变,空气动力学套件更夸张,轮胎也更宽,所以这让新赛季的比赛多了很多不确定性。 说到轮胎,2017 年的轮胎相比以往大幅加宽,这对车队、轮胎供应商和车手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在今年的第一站澳大利亚站比赛里,换用新胎的赛车单圈成绩比去年要快上 2 秒多,比前年快了 5 秒,这足以说明不同的轮胎对于车辆的巨大影响,要知道,2 秒幅度的提升,在 F1 这种级别的比赛里并不容易。 说到这儿,要引出今天的主角了——倍耐力。从 2011 年起,倍耐力重返 F1 赛场,然后它在 F1 里面的存在感就越来越高,甚至还搞出了「彩色轮胎」,也就是用不同的胎壁标识颜色来区分轮胎种类,从此治好了大伙儿「搞不清车手到底用哪种胎」的千古难题。 上周末,F1 再次来到上海,作为一个关注 F1 已久的老车迷,我第一次有机会在现场看比赛,顺便也和这些彩色轮胎来了个「亲切会晤」。 讲真,虽然新赛季 F1 的后胎宽度达到 405mm,但是我试着掂了掂那一套后轮,居然出奇的轻!而且,把不同配方的轮胎一字排开,然后挨个坐上去,不需要它自己动,我就能明显的感觉到不同轮胎之间的软硬区别。 倍耐力为上海站比赛提供了 7 种不同规格的轮胎,分别是极软胎、超软胎、软胎、中性胎、硬胎、小雨胎、大雨胎。通过不同的胎壁标识颜色,就可以一下子从电视画面里分辨出它们。 倍耐力 F1 轮胎的这个「小发明」广受好评,以至于他们甚至把它推广到了民用车轮胎上。在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我就在倍耐力展台看到了彩色版的 P ZERO 轮胎,这次借着 F1 中国站的机会,这套轮胎正式在国内发布。 一开始我天真的以为,不过就是把轮胎侧壁上倍耐力那个英文单词涂成彩色,有点类似于把刹车卡钳喷红,这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实际上,就像很多不起眼的汽车零件背后都有大学问一样,所谓的「彩色轮胎」,其实也不简单。 首先,要保证涂装颜色的「保质期」。F1 轮胎基本上属于「一次性」用品,跑上十几二十圈一般就会被替换下来,但是,普通民用车上的轮胎,显然不能这么「造」,所以,在普通车辆上推广彩色轮胎,就必须考虑彩色颜料的耐久性问题,毕竟它要面对更长的使用周期以及更复杂的使用场景,还要避免胎壁刮擦等情况造成的掉色。所以,倍耐力的胎侧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在胎壁上做涂装,对于涂装工艺本身也是考验,比如,你得保证把彩色颜料精确的涂进倍耐力、P ZERO 字样的凹槽里,不能溢出,也不能少涂,这是非常考验精确度的事情。倍耐力的相关负责人说,他们为此对生产线做了不少的改进和升级。 倍耐力为它提供了红、银、白、黄四种颜色,或者自定义颜色,支持 19-21 这几种轮毂尺寸,基本上是豪车特供……至于价格,举两个例子: 它比普通版 P ZERO 贵多少呢?我们在途虎养车网查了一下 P ZERO 265/35 R20 以及 235/35 R20 的价格,四条胎加起来要 1 万左右。嗯,都买了百万豪车了,土豪们肯定不差这点钱。 不过,彩色轮胎到底有多大的需求呢?倍耐力对意、德、英、法、美这五个国家的超高端车主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 看完,真的有一种「花式炫富」的感觉…… 除此之外,「智能化」也是这个轮胎的卖点之一。在轮胎里有一个重量只有几克重的传感器,它可以实时的监测轮胎的各种状态,例如胎压、胎温、行驶里程、磨损程度等等,而且,即使是在静止状态下,它也可以完成这些数据的获取。而这些数据,又会被上传到云端,接入名为「Connesso」的智慧信息平台(它还是一个 App),车主通过 App 就可以实时查看轮胎状态,另外,倍耐力还在这个 App 里提供了一些和车主服务相关的功能。 当然,说回到 F1,类似的数据收集,在 F1 赛车的轮胎上显然会更加极致和精确,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在物理层面之外,科技、数据对于 F1 来说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电子化越来越发达的现在,或者换句话说,一切物理层面的东西,都有着被比特化的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 F1 和民用之间的距离在被逐渐拉近。而对于倍耐力这样在 F1 里分量尤其重要的供应商(赞助商)来说,这可能意味着通过参与赛事获得的回报也会越来越多。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VOL.96:聊聊 F1 赛车那些让人不明觉厉的技术!

· Apr 10, 2016

注意注意!听叨逼叨时务必将手机声音开大!我们已经努力的把设备调大声啦!但还是有听众反映声音有点儿小的问题,所以请戴耳机的同学不要只戴一边听!请外放的同学声音开得再大点儿!请大家统一在安静的环境下听!就酱听! 相信听我们节目的同学都知道 F1 是怎么回事儿!当然,我们允许妹子们不太清楚,因为这样,大尧和大白就有机会给你们单独进行一个科普啦!(旁友,你需要他们的微信号吗?)每次单开一个系列的时候,我们总会不免从他们的历史开始讲起,但是今天,我们要换个角度来聊!男人之所以痴迷于 F1 这种赛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对于速度的追求,同时,发动机的轰鸣也让人难以抑制体内的洪荒之力!而这些魅力,就与赛车的技术密切相关。所以今天,我们要来跟大家讲讲 F1 赛车上面那些我们搞不太懂的技术有多奇妙! 在听节目之前,要跟大家介绍一个词:游隙。如果你完全不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那就太好了!认真听我们的节目,你就能找到答案啦! 最后记得,点赞打赏和评论! 本期人物介绍: 大尧——GeekCar 最具洞察力的运营官。北京土著外加 UK 留学背景,专业性极强又超接地气,一个能顶俩!记住:跟他聊什么都行,但就是千万别提吃饭的事儿,谁提谁 S*B! 大白——GeekCar 最没节操的内容官。这是一只活生生的段子手,热爱科技但绝不乏味,五大三粗还常常害羞脸红。记住:千万别跟他聊天,小心你的节操被他说没了,这你找谁说理儿去! 刘能叔叔——GeekCar 最不正经的铲屎官。虽然是个妹子,但非得给自己起个叔叔的艺名儿,而且自打公司来了三位猫爷,就变成了专注的铲屎官。记住:惹她可以,别说猫不好!别说! GeekCar 有话说: GeekCar 叨逼叨是我们一次新的尝试,有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可以直接留言告诉我们!你也可以表达你的观点你的态度,让你的声音也出现在我们的节目当中~欢迎吐槽欢迎么么哒~

用意念控制 F1 赛车,这事靠谱吗?

· Feb 16, 2016

未来,F1 赛车运动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迈凯伦和红牛车队已经展开了想象。他们想要制造封闭式座舱的 F1 赛车、类似 F-35 战斗机一样能够显示信息的头盔、具有纳米级自我修复技术的赛车底盘、可动态调节的轮胎。但实际上,最前沿的技术趋势是使用赛车手的意念控制 F1 赛车。 利用车手的大脑控制功能 车手们随时都在冒着生命危险来参加比赛,因此,一些未来主义者们就设想出一些新的方法在提高车手技术实力的同时又能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其中一种方法就是直接利用车手的大脑意念来控制 F1 赛车。英国汽车杂志《Racecar Engineering》 副主编 Sam Collins 认为:类似于制动偏差及发动机模式调整之类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脑计算接口来完成。 他还指出,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半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中,实验车辆已经可以通过人类的脑电波来控制行驶,测试人员头上装有 16 个传感器用来传播神经信号,他们的脑电波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转化并且识别,计算机则会判断出驾驶员想要向哪个方向行驶并且直接控制车辆。试验也许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从技术角度上证明了使用意念控制 F1 赛车是可行的。 而在国内,南开大学也展示了自己和长城合作研发的脑控汽车。 迈凯伦发布意念控制概念车 迈凯伦 F1 车队在去年 12 月发布了概念车 MP4-X,MP4-X 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封闭式座舱和类似战斗机样式的气泡式舱盖,驾驶舱内的液晶屏可以显示对手位置、事故地点等重要比赛信息。全车车身覆盖了超薄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最大程度地汲取能量。MP4-X 最令人感兴趣的一点就是其搭载了由人机识别界面、手势控制和大脑突触控制三大部分组成的意念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车手的神经系统直接控制赛车,迈凯伦团队甚至说,可以不需要任何物理连接就实现这些功能。当然,这只是一台概念车,想要完全实现这些功能,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要说说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了:用意念控制 F1,这事靠谱吗?如果说它的初衷是为了让车手更安全的进行比赛,那脑控技术是否足够成熟,足以确保速度高达 300km/h 的 F1 赛车万无一失? 很多先进的汽车、科技技术都是最先在 F1 比赛里开始应用的,然后逐渐普及到民用车上的。脑控技术会是下一个吗?别管它靠不靠谱,其实我们都挺想亲眼看看的。 关于脑控汽车的原理,你可以看 这篇文章 。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高通爱上 F1?其实,事实是这样的……

· Aug 05, 2015 333

(本文转载自周末画报,有删节)当奔驰车队的车手罗斯伯格通过终点线,2015 年 F1 摩纳哥站赛场开始沸腾了。在这出了名的狭窄、多弯、超车困难的赛道,原本排在第 2 名的罗斯伯格将赛车开到写着「1」 的名牌后,跳出赛车,用力挥舞着双手跟车迷们打招呼,大叫着:「 我太享受这幸运的时刻了!」 跟场上其他车手一样,比赛前的罗斯伯格穿好队服,带着印满各种赞助商 Logo 的头盔之后,在比赛中他只需要通过头盔里的耳麦和话筒实时收听车队的指挥以及跟车队及时沟通赛道上的战况即可。因此,这份「 幸运」 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成绩,而是后台近 1000 人的共同努力。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后台要根据赛车传达过来的数据做出判断,比如说赛车的燃油是否够用、轮胎磨损还能坚持多久……然后给车手下指令:是时候进站换轮胎、加油,或者不用进站,加紧油门再跑一圈! 准确无误的指令是整个团队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车队管理、战术执行,甚至是心理博弈术。不过,所有这些指令都要以实时抓取赛场上的数据以及车手及时收听和反馈现况为基础。不要以为,罗斯伯格能够与车队畅通无阻地对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数据传输也不似办公室里传输文件那样轻松。 因为 F1 是一项室外赛事,不得不面对各种自然环境:高速、高温、高湿等,赛车在比赛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噪音和震动都会对通信讯号产生干扰。但是,F1 的工程师们绝不允许车手、赛车与维修站之间的沟通因以上任何一个因素中断,于是,一项电子技术革命出现了,你看不到它,它却无处不在(如罗斯伯格的头盔里),它就是无线通信。 3 月,当今年的 F1 正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宣布启动时,梅赛德斯-奔驰的车队里来了几位美国高通子公司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 的技术员。作为全球无线通信领域的老大,高通将和后台的其他人员共同为奔驰车队提供精准的服务,以确保奔驰车手在每一分站取得冠军。目前高通与奔驰合作切入汽车服务市场还在阶段初期,高通的几位技术员工只需要保证原始数据能够不出意外地及时抓取和送达便可。不过,不要以为奔驰找来高通只做这些基础工作有些大材小用,这只是高通提供服务的冰山一角,高通将阶段性地将自己在实时数据无线传输、传感器网络和无线充电等技术逐步导入奔驰车队。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芯片制造商,高通切入汽车服务市场并非玩票,从 F1 这个测试平台起步,更庞大的商业计划正日渐清晰。 后台较量 走进奔驰车队上海站的 P 房(维修区),你会看到大约有不到 100 人的团队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有的在紧盯电脑屏幕上正在传输的数据,车队经理正带着耳机,注视着赛场上的赛车,并及时与车手通话…… 比赛前,这个团队还为包括罗斯伯格的赛车在内的所有赛车上安装 200 – 300 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发射 1000 多路的信号传到控制中心。比如说,他们会在邮箱里面安装传感器,以便能随时检测燃油的燃烧效率、燃油温度等,这些数据都需要实时传输。除此之外,团队中负责燃油系统的工程师们还对奔驰车队的燃油配方和润滑油配方分别经历过一百次以及五十多次的尝试,在对燃油以及润滑油优化后,赛车速度也被提升了 5% 。 这群人都将以标准规格陪着奔驰车队一起走完整个比赛,当然,要靠这些人根据数据即可作出判断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因此,在奔驰车队的英国总部 Brackley ,有一支更大规模的团队通过实时遥测来支持维修区车库里的工作。「 那个团队大约有 900 人。」 梅赛德斯-奔驰赛车运动负责人 Toto Wolff 介绍,「 他们会对每一站的赛车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评估和分析,包括对赛车的速度以及操作等,两个团队之间一直保持着不间断的沟通。」 根据一位经常走进 P 房的行业人士介绍,赛车手和赛车中心的配合是这样子的:赛车上安装有一套通讯系统,可以根据比赛的需要,把比赛车辆上的油温、油压、发动机转速、轮胎磨损,以及赛道风速、弯道等一系列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送到后台服务器上。车队后台的工程师们根据各方面数据综合判断赛车状况,并判断最佳的比赛策略,及时与前方赛车手交流,由赛车手在赛道上执行,从而整个车队能够快速调整整个比赛的战略战术,并快速准确的赢取比赛中的每分每秒。 因此,在任何一个 F1 赛场内,不论是刮风下雨,不论现场的赛车噪音有多大,地面震动有多强烈,保持通讯连接是每个赛车队最大的心愿,通讯系统的存在是车队顺利完成比赛取得佳绩的关键之一。 高通正是过来帮助奔驰解决无线通讯问题的,他们的技术人员正「 混」 在奔驰车队的团队里。目前,他们为奔驰车队所有的工作还仅限在为赛车布置传感器、对现场数据及时抓取并流畅地传达给英国总部。事实上,一家通信公司能够给车队提供的系统解决方案并不止于此。 戴尔公司曾经为 F1 的一只车队设计过一整套庞大的 IT 环境,包括在后台设计赛车环境进行模拟测试,跟随赛车队辗转在各个赛场的赛道分析以及随行数据抓取系统。不过,高通的优势在于能够抓取高速移动对象发出的信号。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时速在 300 公里/小时左右的高铁上,手机信号时好时坏,还有更糟糕的,直接断掉。同样的事情绝对不允许出现在时速超过 300 公里/小时的赛车上。 高通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罗杰夫(Jeff Lorbeck)并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在 20 年前,他加入高通的第一份工作便是负责卫星通讯解决方案。他当时面对的难题是:与秒速达 7 公里的低轨道运行的卫星进行通讯。在物体快速移动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效应,就是多普勒效应。当时,罗杰夫利用在接收器里设计一项特殊的解调技术,对信号进行解调,便解决了多普勒效应。「 赛车尽快相当快,但是还是没有卫星的速度快。」 罗杰夫说,「 未来,高通还将为奔驰提供更高速、更高带宽、更高可靠度、更高稳定性的数据通讯和无线通讯。」 更大野心 在通信行业中,已有谷歌涉足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而高通瞄准的则是「 无线充电」。高通正尝试着将已经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实现的「 无线充电」 导入汽车领域,他认为,汽车就是一台「 奔跑着的手机」。那么,对高通来说,F1 正是检测无线充电的试验场(从去年开始,F1 赛车都是混合动力车,汽油与电力共同作用提供动力),6 月 28 日在英国收官的 FE 同样也是。 早在 2013 年 9 月 9 日,高通正式宣布与电动方程式控股公司(Formula E Holdings)达成多年协议,美国高通成为国际汽车联合会电动方程式赛车锦标赛 FE 的官方创始技术合作伙伴。这项锦标赛是一项全新的国际赛事,参赛赛车全部是纯电动车型。在此合作协议之下,高通将会在赛事期间在全球范围内展示移动和电动汽车技术。在刚刚结束的首届 FE 赛场上,高通的 Halo™ 无线汽车充电技术(WEVC)被用在 2014 及 2015 年竞赛上的安全车上。从第二届比赛开始,赛车将可以使用无线充电系统。根据高通官方描述,Halo™ 技术使用磁共振感应,实现地面充电板与电动车充电板之间的能量传输,驾驶者只要将车停在充电板上就能自动开始充电。 看来,高通正在利用独自的无线技术开发「 无线充电」 技术,并且正在为实用化做准备。然而有专业人士指出,这项技术本身并不是新技术。无线充电在部分商用车上已接近实用化,不过在乘用车领域,无线充电还是个新玩意,这就是高通进军乘用车领域的下一个商业机会。有评论人士认为,被称作「 智能手机领域的英特尔」 的高通,将目光转向了电动方程式车赛,希望通过和与知名车企密切相关的 FIA 合作,积累业绩,从而进军汽车行业。截止到目前为止,高通已与多家基金共同向电动方程式车赛投资了 5000 万欧元。 高通的技术实力和商业运作能力在通信行业已得到证实。在汽车行业还在为电动汽车充电线接口标准热烈争议的时候,率先掌握无线充电的主导权,这是高通的大野心。对此,高通高管显得信心十足:「 要像智能手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数据通信一样,我们要打造一个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无线充电的世界」。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要是我们的车都用上了 F1 方向盘,生活多美好

· Oct 31, 2014 333

你不能否认,数十年来 F1 赛车一直站在技术的最前沿。一个明显的栗子是赛车方向盘的演变,它们从一个光秃秃的轮圈开始,现已长出了足够的旋钮,摁钮,指示灯,还有让赛车看上去更像个飞船的显示屏。迈凯轮梅赛德斯——法拉利之后第二位古老的 F1 车队——最近发帖,回顾了车手在过去几年里用过的最激进的方向盘设计,并分析了它们在何时,为什么,如何演变成了如今的样子。 让人惊讶的是,直到世纪之交,F1 车手们仍在使用只有两个按钮的最基础的方向盘——一个用于电台通信,另一个用来给赛车提振性能。但自 1999 年起,事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一年,车手 Mika Hakkinen 的方向盘上一下子有了 20 个按钮开关,功能非常全面,既能在比赛过程中改变牵引力,也能让他从水瓶中呷一口水。 如今的 F1 方向盘就更复杂了,一个嵌入式液晶显示屏替换了老款车型中分散的显示屏。请 戳此链接 来看看迈凯轮的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