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老爸都能给自己的孩子做辆「赛车」
祥子:35 岁北方汉子,现居上海。汽车工程师,上汽工作近 7 年。热爱汽车热爱改装和赛车,喜欢摄影,曾经用时一年半设计轻量化跑车。大学期间送给女朋友(老婆)的第一个礼物是用 20 盒橡皮泥刮的法拉利 T512,现在又把对儿子的爱融入到了一辆儿童赛车,仍然怀着美好的赛车梦想。 和祥子通电话的时候我在太原,聊了一个多小时关于他做的儿童赛车,被他的那种工程师精神以及对儿子爱的表达方式给深深感染。 一辆赛车,成长的礼物 12 年底祥子的姐姐送给他儿子一辆市面上常见的电动儿童车,作为车迷和汽车工程师的他发现了这辆童车塑料车壳毛边严重、线束裸露、螺栓也没有预埋隐藏处理、机械结构简单,显得十分粗糙;而后他偶然在网上发现一位英国老爸为女儿打造的迷你版福特 AC Cobra 的新闻,激发了要为儿子造一辆「 闪闪发亮」 的童车的想法。 在造车过程中,祥子用到了朋友邻居同事各种资源:从开始的建模、买零件、加工,到改制、组装、调试等,经过 20 个月的努力一辆以 1:2 的比例模仿 Bugatti T35 的儿童电动车就诞生了,整车包括造型设计、喷漆、内饰等细节都力求做到贴近原车。 「 因为你是汽车制造行业的,所以做这个车对你有困难吗,在技术上遇到的障碍呢?」 当我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以为一个做汽车的人来做儿童车,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容易。 多年喜爱汽车、喜爱改装、喜欢赛车的经历使得他一开始具有较好的整体观,对总体的技术构成比较清楚,不过祥子还是讲到了很多具体操作中的困难。 技术:因为他工作集中在汽车碰撞安全上,对于电机及驱动、转向系统、悬架系统、制动系统的具体理论计算等不太熟悉,所以需要找到相关专业的朋友帮忙。(做商务车及轻卡公司的同学及他的同事做钢板弹簧悬架和循环球式转向系统;汽车空调公司的弟弟做 CAD;祥子上汽的同事做 Styling;祥子的老婆、弟弟、妹妹做一些电器元件和内外饰的 DRE;大学生方程式电动赛车的同学做电路系统集成。)资金:做这辆车所投入的设计以及造车资金均来自祥子本人的薪水,面临财力不足的难题。 场地:没有专用场所进行造车的工作以及组装、测试,很多工作都完成于祥子家的露天楼道。 人力:整个团队都是的人基本处于在职状态,业余时间用于人员间交叉知识的融合以及造车进度的推进,显得非常紧张。 其实列出的这些问题只是一些条条框框,造车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细节都给了祥子很大的考验,不过他和他的团队坚持最后呈现了一辆制作精细体验良好的儿童赛车。 「 也帮我做一辆呗!」 打开网页搜索一下国内儿童电动车的情况,在淘宝或者其他电商平台会发现大量从几百到几千价格不等的儿童电动车。它们的普遍特点是:塑料壳体、制作简单、尺寸主要为 1:4、适合孩子年龄主要为 3-6 岁、速度 1-5 km/h、塑料车轮、电池刹车等装置都比较劣质,突然加速及停车可能伤害孩子的颈。不过与此相反的是儿童电动车市场的火爆,据保守估计整个儿童电动车市场 2014 年的销售额将会超过 50 亿人民币。 祥子的 mimi Bugatti T35 长宽高分别为 1930mm、798mm、634mm,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系统均与原车相同。配备了 350W 动力的直流无刷电机,18Ah 锂离子电池,里程能达到约 25 公里。这款车的速度是多档控制,最高速到 5km/h~25km/h,加上踏板可以调节前后位置,所以这款电动车可以满足 4 岁到 12 岁的较大范围内使用。当然这辆电动车的 A-Class 级曲面、烤漆工艺以及造型灯都是目前市面上的「 玩具车」 无法企及的。 祥子做了这第一辆车后在自己的公号里面发了一篇以儿子和邻居小女孩的「 爱情」 故事为主题的图文,收到广泛转发和关注,其中不乏有人问到有无量产销售打算、以及让「 帮忙」 做一辆、甚至提出想要代理这个儿童车。 从大家的反应中,祥子其实已经感知到国人对这种高端精良童车的强烈需要,于是有了商业化的想法。对于这种精致的高端童车目前市场预期能达到年千余辆,售价大约在 2 到 4 万。不过如果有量产的规模上升,造车的成本会较大幅度下降。 关于未来 目前祥子已经开始进行下一代儿童赛车的工作了,对于儿童车最重要的其实是安全的问题。和祥子对此进行了交流,他提到了下一代车会采用抽拉收紧式 2 点安全带(这与普通轿车的安全带相同),高性能版本可能会配备防滚架和三点式安全带;同时还会与车配套一个紧急制动按钮(家长拿在手中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制动)。除了这些被动的安全措施以外,还考虑安装雷达进行测距与避障。 祥子一直强调这不是普通的玩具车而是一款赛车,所以需要与 1924 年的 Bugatti Type-35 看齐:鼓式制动、小弧度钢板弹簧前悬架、半簧后悬架、循环球式转向系统…… 所以在性能上是追求极致,让这这辆儿童车能够达到自动挡的方程式或是卡丁车相似的操控感。 目前祥子在下一代完善版儿童车设计以及量产工作中,其实面临的挑战还会更大:首先团队的人员还不够专注(部分还处于在职状态),团队的规模和配备还不够完善(需要一些专业人士);然后是后续的跟进肯定需要大量的资金,肯定需要资本的合理引入(投资人可以考虑);另外由于车辆是模仿经典车型,那么在授权方面这些也是祥子和他的团队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未来,祥子希望的是「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也能拥有一辆这样的儿童赛车装载美好的童年时光;同时他也描绘了以后可能会组织一些青少年或儿童的地域性赛车的画面,让更多的人从小都能够接触到赛车喜欢上赛车。围绕这款儿童电动车以至祥子畅想的青少版赛车,未来的空间很大很大。 如果对祥子的车以及他的团队感兴趣,可以发邮件到邮箱 fred@geekcar.net(文中图片由祥子提供)
或许 Flic 能让「按钮」重新回到车内
随着车内人机交互(HMI)趋势的变化,这几年车机都朝着大屏幕化,语音或者屏幕触控式反馈的方向发展。想想特斯拉的 17 寸屏幕,中控面板和仪表盘都是全虚拟化。虽然这是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不过从「 易学性」 以及「 肌肉记忆」 等角度来看,虚拟按键和屏幕的确会给人的操作带来一些不便,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功能,如开启空调以及车灯光等。 这个时候传统机械旋钮或者按键其实就较好了利用了人的「 肌肉记忆」,在车内环境里面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驾驶员的精力分散。在大屏、虚拟按键的越来越流行的时候,其实机械按钮在车内环境也是有其存在理由的。但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在车内集成固定按钮,这或许会被人说成是对「 未来」 的反叛,同时这样也会增加成本。那么如果有一款「 灵活」、「 多用」、「 可移动」 的小小无线按钮,可以帮助驾驶员在车内进行一些固定、简单的高频率操作,那就会很好。 现在就有了这么一款多彩可爱的按钮,它叫做「 Flic 」,其实它不是专为汽车设计的按钮,Flic 能够解决很多场景下的问题。连接 Flic 和你的智能手机上的相应 App,进行简单的设置就能和相应的硬件连通。比如可以在在床头柜上「 粘上」 这个按钮,就可以控制你的 Snooze 闹钟…… Flic 按钮在汽车和家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潜在用途可以挖掘。 比如在车里,你可以放置一个按钮,然后依赖你的智能手机就可以进行很多事情:打电话、消息提示、导航等。同时当你在车内想听音乐的时候,你不需要解锁手机打开音乐 App 或者去操作车机里面的多媒体,直接按动事先设置好的按钮就可以让手机播放音乐;当然还可以用按钮发送一些「 标准化」 或者「」 预设的信息,如「 正在开车稍后联系」 或是其他;当然还可以把这个按钮和手机上的某些服务联系在一起,比如订餐、叫车之类。 至于和智能家居的结合,那想象的空间也是巨大的:你可以控制家里的灯光、空调等。 不过 Flick 的问题还是在于这个小小的按钮除了和智能手机连接,是否还能与其他更多的智能设备连接。如果连接的物品的种类能够很丰富,那么按钮的实用价值就更加明显。 目前 Flick 是通过低功耗蓝牙和手机连接,能够支持 50 米的范围,通过不同的按法可以执行不同的任务。另外, Flic 的防水特性会逐步提升,已经能支持户外使用。它可以粘贴在人的衣服或者包上面,可以随时和朋友或者亲人分享自己的位置。 这款按钮目前正在 Indiegogo 上众筹,售价 27 美元,众筹目标是 80,000 美元,还剩约 40 天的时间已经筹集了 217,551 美元。 下面这段有趣的视频能够更好的理解 Flic 按钮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图片视频源自 Flic 官网
Tesla 正在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这是谣言吗?
前两天爆出消息:美国投资网站 SeekingAlpha 上周三刊文称, 特斯拉 汽车面临的 Model S 汽车起火事件相关调查可能带来更多麻烦,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可能对其发起信息披露及内幕交易相关调查等。 特斯拉被 Probes Reporter 加入「 观察名单」 Probes Reporter 网站之前爆料特斯拉可能会遭到 SEC 的公开调查,该网站称他们向 SEC 要求相关公司的数据,却收到了来自 SEC 的拒绝信件,原因是关于 FOIA 的「 执法豁免权」,这让 PR 网站不得不猜测 SEC 正在对某些公司进行调查。 PR 表示月三分之二的 SEC 执法豁免都最终验证了公司被调查的事实,所以 PR 已经把特斯拉加入到他们的「 观察名单」。 分析师称调查是谣言 很多分析师认为 PR 的消息是谣言,不必担心。Baird 的分析师 Ben Kallo 向 Benzinga 透露在研究报告后认为这是谣言。分析师 Trip Chowdhry 则对此「 谣言」 表示不予评论,不过他倒是很关注特斯拉的「 负运营资本」,即短期资产不足以弥补短期负债,说明其偿还债务能力较差。这是比较危险的财务状况,而其他的汽车生产商都没有出现这种负运营资本的情况,不过特斯拉目前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此减少这种风险会起到较大作用。 最新消息特斯拉发言人 LIz Jarvis-Shean 回应称:我们对于谣言和臆断不予评论。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消息目前还不能确定其是否为「 谣言」,GeekCar 会持续关注。 Ps:特斯拉和宝马的合作 特斯拉和宝马可能会在德国就电池技术和充电桩展开合作,同时 Elon Musk 还透露有可能会和宝马在碳纤维材料方面进行合作。 特斯拉想和宝马在材料方面展开合作的原因应该是享用碳纤维技术解决 Model X 鸥翼门的重量问题。 消息源:ValueWalk & PR
走近电动哈雷:设计、动力以及真实感受
今年 6 月 18 号哈雷宣布推出电动摩托原型车 Project LiveWire 的消息,激起了机车爱好者们强烈的反应。宣传片中电动哈雷驰骋在 66 号公路上发出了「 模仿」 涡轮的轰鸣,让很多人都难以置信:一部分人觉得这是哈雷的革新;另一部分人抱怨「 这还是那个哈雷吗!」 这一两年电动和混动汽车都被打上了「 未来」 的标签,充满科幻感的外形把传统给抛得远远的(想想尼桑的 Leaf)。对于哈雷来说,机车爱好者们把哈雷的震动、轰隆、全金属车身从单纯的机械意义升到了一种生活方式。常有人人说,「 哈雷之所以是哈雷,是因为其 V 型双缸引擎以及发出的标志性的轰鸣声!」 那么 Project LiveWire 的设计、动力以及体验到底怎样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一款新鲜的电动哈雷。 设计理念& 细节 Project LiveWire 的工程团队把过去一个世纪以来打造 V 型双缸引擎的最先进设计、原型制造、加工的专业沉淀用到这款电动哈雷身上。这款产品最开始的点子并不是只是追随「 电动」 的潮流,其设计理念仍然是首先推出一款高性能的好车,只不过「 碰巧」 是电动罢了。所以哈雷的经典元素他们仍然看重:外形、声音、驾驶感,这些都是 LiveWire 的设计核心。 设计师们在前卫和「 哈雷式」 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让人第一眼能认出这仍然是哈雷,不过同时不能忽视它的与众不同。 近看 Project LiveWire 的细节:这款原型摩托看起来更接近于量产的样子,很多有趣的设计细节被代入到这款产品上,让它更具有「 科技」 的含量。 科技时代的一个大的特征就是「 快」,这次哈雷更加注重速度和精度。从 CAD 和 FEA(有限元分析)开始,利用 Pro Engineer Wildfire 以及 CAM(计算机辅助加工)等软件工具把 LiveWire 从概念变成现实,整个摩托在进行单个零件加工制造前都进行了 CAD 的模型化。从初始设计到最终实现原型车上路进行测试只花费了短短 4 个月的时间,这是未来制造业速度趋势的体现。 LiveWire 的详细计算机模型包括了在轻量化和结构强度、耐久度之间的优化,以及利用仿真软件和可视化工具进行先进的布线设计。整个过程避免以往不断的试错,变得更加可靠和稳定。 另外一些零件用到了 1:1 比例的 3D 打印的技术,这样减少了传统加工造成的误差、不同批次性能不稳定以及加工缺陷等问题。 上面聊到的哈雷电动摩托的设计到原型完成的整个过程,是把设计和制造融合在一体的过程,让团队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整个流程,包括设计、加工、测试、调试,这样的「 混合」 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保证新产品的高品质也起到很大作用。这种趋势 GeekCar 前期介绍 HMI 相关文章中关于未来汽车制造的段落中有提到,请参看《关于车内人机交互设计的那些事儿(第二弹)——HMI 的由来、现状及问题》中关于「 组织& 遗留问题」 的内容。 传动系统 Project LiveWire 团队关于传动系部件的工作(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主减速器),是整个 LiveWire 这款产品的核心。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看看这款电动哈雷的传动系统。 最常见的电动车的电机有两种:一种是交流感应式电机,一种是永磁电机。 LiveWire 选用的是前者,纵向安装,拥有约 74 马力的功率。团队领导 Lund 解释选择交流感应式电机的原因是它的使用广泛、功率密度高以及成本较低。 由于电机的纵向放置,那么就需要锥形齿轮来改变转子的方向,这样主减速器传送带才能把动力传输到后轮上。原型车上的齿轮箱经过观察和测试,不过发出的声音确实完全不同的,为了追求那种类似涡轮的声音以贴合哈雷独特的标签,哈雷的团队不断调试变速箱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Project LiveWire 原型车采用了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其实在手机上都能发现只不过用于摩托车的尺寸要大一些罢了。300V 的电力让这款摩托可以达到接近 100 英里每小时的速度,同时骑行者可以选择「 经济」、「 力量」 两种不同的动力模式。 Lund 透露电动摩托仍受制于电池技术,对于行驶里程的具体数值目前还没有公开。 和传统的哈雷摩托一样, LiveWire 仍然传承了皮带传动。皮带传动相比于链条传动优点是不会被拉长、不需要润滑,易于调整和保养,同时和轴传动相比更轻。 电动哈雷 LiveWire 的体验 最近国外的 Gavin Gear 亲身参加 Harley-Davidson’s LiveWire Experience Tour 体验了这款电动哈雷。启动 「power」 模式后,Gavin Gear 表示松开刹车骑上去的感觉是,没有离合器、没有移位器,是平滑的移动起来。和传统的 140 马力的「 粗鲁街头猛兽」 Aprilia Tuono 1000R 不同的是,哈雷 LiveWire 的反馈非常线性和宽容。整体感受十分自然就像以前骑过一般,同时又有种奇特的不同感。摩托发出的声音确实要比「 电动车」 要大一些,不过听起来有那么些「 好莱坞式」 的感觉。 20 分钟的骑行,完全能够感受到它的全力加速、低速移动、急刹、常规「 巡航」 等各种状态,过程中还能体会到和传统摩托差不多的反馈制度。这对于一辆原型车来说,已经非常耀眼了。刹车也是亮点,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另外,这款电动摩托也和「 智能」 沾上关系,传统的仪表盘被一块屏幕代替,这款可触摸的屏幕可以显示速度、电量、以及整个车的状态。不过目前 还不清楚这款摩托有没有类似于「 车联网」 的模块,可以让手机和摩托能够连接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款摩托车才是酷毙了。 这样一辆电动的哈雷,对整个哈雷的意义还是很重大的。不能固执地让「 哈雷」 两个字束缚了创新前进的步伐,与其让哈雷完全保守地在「 高阁」 上或是「 旧橱窗」 里,还不如顺应趋势做出创新性的改变!(当然那些对传统轰鸣哈雷机器的爱好者们,仍然可以选择传统哈雷摩托,这两者其实并不冲突。)
8 款让人「垂涎」的竞赛自行车
自行车自己也没有想到在「 汽车时代」 里面能够再次火一把,最近各种公司都开始开发所谓智能自行车,比如百度的 DuBike。今天 GeekCar 带大家看看 8 款让人心动的竞赛自行车,自行车爱好者们别忍不住流哈喇子哈。 1 Canondale Supersix EVO Black Inc 售价:8499.99 英镑 Canondale Supersix EVO 中间拥有世界上最轻的量产骨架,车管呈扁平状,这使车体可以很好的吸收地面传来的震动,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承受车手加速时的发力,为了减少空气阻力,钢丝是被埋在了头管内部,这也是本车的一大特征。 2 Trek Madone 4.9 售价:2600 英镑 此自行车命名自 Trek Madone ——一位伟大的登山家,Trek Madone 的 4 系车 车架采用了更高档的碳纤材料以及全新的 BB90 五通,将车架重量降低至 1,100g 左右,配备了支持真空胎的轮组以及碳座管,为了达到如此具有竞争力的价位,降级了非套件的 ShimanoR565 牙盘和非 Shimano 品牌的刹车夹器。 3 Death Spray X Saffron D12 售价:5700.45 英镑 虽然此车车架不是碳纤维而是钢制的,但是完全堪称是艺术典范。此品牌是来自英国的 Death Spray Custom 定制工作室,它追求的是以艺术家的视觉和角度来完成新一轮的产品定制,从而使产品的影响力超出产品本身,带动某一领域的潮流和关注度。 4 GT GTR Series 1 售价:1149.99 英镑 全天候适合的能力和速度表现,外观比较酷炫,且性价比很高。 5 Pinarello Dogma F8 Di2 售价:9500 英镑 在环法赛中由英国 Team Sky 车队骑行,此款自行车的设计有捷豹团队的参与。 6 Look 695 Aerolight 售价:7000 英镑 Look 车型早在 1986 年就首次才赢了碳纤维车架设计,它在这方面是前行者。这 款 695 吧刹车合并在一起,让整体看起来很「 滑溜」。 7 Parlee ESX 售价:10000 英镑 来自美国的碳纤维先锋派 Parlee ,看起来有很强的速度感,并且因为设计中包含了航空流体动力的因素,使得自行车骑行起来更快。 8 Scapin Etika RC 售价:7386 英镑 轻质化、高强度,这款自行车是 Scapin 的旗舰产品,来自意大利。
Elon Musk 有话说:「我没耍小聪明,庄家总是赢家!」
前几天有媒体爆出特斯拉在内华达的超级工厂项目,是 Elon Musk 精心设计的一出「 攻心计」:指出 Musk 暗中和各州官员保持联系,让特斯拉与各州「 勾搭」 以在超级工厂的选址博弈上有个更多的利益,并且在即将敲定与内华达州的交易时又提出各种非分的要求(包括更大的电力的税收优惠力度)。 事实上确实特斯拉在选择内华达建设超级工厂从州政府那里获得了优惠:获得 980 英亩土地,内华达州扩建连接各大园区的主干道 50 号公路为四车道,还有总共 11 亿美元的折扣,其中包括公司在 20 年内无需支付设备的销售税和建筑材料税,在 10 年内没有房产税,获得在工资税方面的优惠,此外特斯拉还将获得总计达 800 万美元的电力折扣。为迎接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内华达总共要花费减免补贴以及基础设施基,总计约 13-14 亿美元。 不过对于「 攻心计」 这一说法,Musk 有话要说了:21 号 Musk 就在官网的博客上发表文章《The House Always Win》,亲自上阵反驳这些媒体新闻,表明特斯拉和内华达的交易是双赢互利的。(Musk 一向喜欢与媒体较真儿,进行正面交锋。)下面就是原文的翻译: 近日有媒体发文称特斯拉通过聪明的伎俩操控内华达,在超级工厂项目上获得了过度超级大规模的财政鼓励。我倒是挺喜欢这些对我聪明技能的「 恭维」 和「 赞美」,不过事实真不是那样的。 内华达是世界的娱乐中心,有超级多的赌场。众所周知,这些娱乐场所的红火给政府带来了很大的税收。政府清楚他们在做什么,「 坐庄总是赢家」。 超级工厂这个项目的财政鼓励提案在立法会上获得了参众两院的全票通过(包括来自内华达州内的所有共和党和民主党代表的支持),而且债务评级机构穆迪认为此项交易对于 Reno(里诺)地区以及整个内华达都是有好处的。 对于内华达来说,这项交易时没有任何损失的,它对于整个州都有极大的好处。 为了更清晰的理解,我们要来看看交易的具体细节。随意一个看了相关新闻标题上 13 亿美元字眼都以为州政府给了特斯拉一张那样数额巨大的支票。否也,事实上特斯拉从内华达从没有得到任何「 钱」,特斯拉只是在内华达州政府和我们的工厂开发方面的交易中获得了一块地。如果你去过内华达,你就会知道那里有大块的地没有人居住,根本不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 5 年内饰超级工厂能够建设完成达到全产量需要将近 50 亿美金,州政府的财政激励只占约 5%。工厂 20 年时期内的运转和升级成本,预计将达到 1000 亿美元,州的财政激励在整个期间将刚过 1%。现在来看就很明确了:13 亿美元的激励,将会分摊在 20 年的减免和补贴上面。 然而,交易协议的 20 年期限只是这些激励的有效期,但是超级工厂将会继续创造为内华达创造经济利益。加州弗雷蒙特的特斯拉工厂已经运作了超过 60 年,并且还将继续正常运作相当一段时间,继续为当地带来效益。 最后,除了土地转让这一点,所有财政激励都已经被立法会通过且已在实施。但是特斯拉必须通过运转超级工厂才能获得那些「 钱」,这意味着好处将是特斯拉和内华达一起分享,坏处则需要特斯拉独自承担。 特斯拉对于双赢的交易都是非常有信心的,对于不对称或者表现不好的部分,我们也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这在超级工厂这样的但交易以及日常的小交易活动中,我们都是按照上面的思路进行。举个例子:如果你买特斯拉的车后觉得不喜欢(规定时间内且没有问题的情况下)那么你可以退掉,然后特斯拉将之作为二手车处理,新车和这之间的损失特斯拉将会自行承担。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长期的信任。如果人们都理解到特斯拉不想「 算计」 他人以及尊重公平,即使宁愿自己花费成本,最后相信大家将会愿意和特斯拉携手走向未来。 ——Elon
让我们来看看 Luxe 这款 App 如何使解决泊车难的难题
旧金山应该算得上是美国交通情况最糟糕的城市之一(洛杉矶可能算是更糟糕的),交通拥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司机驾驶着汽车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地寻找着停车地而造成的。据估计,30% 的交通拥堵都源于此,所以更为方便地泊车就会让交通情况变好很多。 Luxe 就是解决上面问题的一款应用,这家创业公司的泊车服务是让泊车工(valet)在你需要的地方接管帮你去泊车,收取泊车费用每小时 5 美元或者一天 15 美元,相比于许多停车点每小时 9 美元的费用显然很划算。 Luxe 的服务于 10 月份登陆这座城市以来受到了广泛欢迎,接下来 Luxe 将会扩张到洛杉矶地区。 这家公司的初衷其实只是为了解决「 泊车难」 这一问题,不过它确确实实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座城市的拥堵。Luxe 的 CEO- Curtis LEE 讲到 2 年前,一次痛苦地寻找停车点的经历让他思考,或许能在「 停车」 这一点上做点什么文章,于是付费让别人帮助泊车的想法就孵化出了今天的 Luxe。 蓝色阿迪夹克的「 泊车工」& 简单易用的 App Luxe 服务人员很好识别,穿着统一的印有 「LUXE」 字样的蓝色阿迪夹克。 这款应用的使用十分简便:在你出发前(或者正在去某处的路上),你只需要在 Luxe 里输入你的目的地。然后 Luxe 就会根据你的地点位置选择出一位就近的员工与你会合。通常 Luxe 会让其泊车工提前 5 到 10 分钟达到地点等待你,这样的做法不会浪费你的宝贵时间,然后剩下的事情就完全由泊车工来帮你完成。 为了保证整个过程的安全,Luxe 的泊车工都会通过犯罪和驾驶背景调查,然后经过为期 2 周的培训课程,以确保能够应付旧金山的相关路况后才能获准上岗。他们通常的「 交通方式」 是步行、滑板或者电动板。 用户的汽车会停在许许多多的停车点或者停车场里面(绝对不是大街上)。同时如果你需要加油加气或者洗车,那么「 泊车工」 也会帮助你完成,加油服务只需支付 7.99 美元,洗车服务需 40 美元。然后当你需要取回车的时候,可以提前在 App 上告知你需要车送回的时间和地点。(另外,Luxe 的员工是不允许收取顾客小费的。)目前对于 Luxe 来说,覆盖的区域和时间还是有所限制:地区范围是 Golden Gate Park 以东所有区域;服务时间周五周六两天到凌晨 2 点结束,其余日子是到晚上 11 点结束。如果你在服务结束时间还没有取回自己的车,那么就需要额外支付 50 美元的费用。 Luxe 的停车是怎么运作的呢? Luxe 的泊车服务加上停车场费用加起来比传统的停车场还便宜,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主要还是「 量」 上去了,然后 Luxe 支付给停车场稳定连续的费用,那样在长期来看 Luxe 的服务量上去就会让这块成本平摊而降低。 举个例子,A 公司有 3 个停车场,2 个靠公司较近,另一个就相对远一些。高峰时期,近的停车场肯定很快就饱和了,那么这时候不得不把车停到远处,这样对于员工或者办事的人是很不方便的。于是乎 Luxe 就帮助把车泊到较远的停车场,为用户减少了麻烦,提高了 A 公司的效率,这样 Luxe 和 A 公司就有很好的合作契合点。 泊车 App 对于交通拥堵也有一定程度改善 在旧金山的泊车服务市场里面,除了 Luxe 还有 Zirx,后者提供和 Luxe 差不多的服务,只是其员工着黑色夹克而已。目前,Zirx 从旧金山已经扩展到西雅图了。 如上述两者这样的泊车服务 App 除了给人停车提供了很大方便,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为无头绪的开着车寻找停车点而产生的拥堵。因为泊车服务公司对于哪里有可用的停车点的信息是掌握得比较全面和及时的,他们能够明确去停车的路线,减少不必要的「 兜圈」 时间。 虽然这些泊车服务都是收费项目,不过人们对于这样能够带来的方便,以及附加产生的社会正效应,还是愿意利用这项服务。 目前 Luxe 经过半年的试运营后,其需求量规模有了较大提升;公司现阶段正大量招募员工以满足客户需求。这些用户主要集中在开车进城上下班人群中,其中三分之二的用户每周都有至少 2 次的泊车服务。 这种增长的规模还是可观的,Luxe 的 CEO 透露接下来会逐步在 Venice、Santa Monica 等城市展开业务。相信随着量的规模逐渐变大,以后服务的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 看到国外诸如此类的泊车服务 App,相信在中国的主要大城市里面也会慢慢流行起来:毕竟像北京、上海之类的城市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已经很凸显了。(编译自 wired)
问题来了:12490 辆消失的特斯拉都去了哪里
虽然特斯拉目前仍在艰难的进行产能爬坡,但在美国本土注册新上路的特斯拉数量却呈现减少趋势。市场研究机构 Hedges & Co. 发布分析报告称,2014 年前九个月,美国新注册的特斯拉数量下滑了 1/3,仅为 9331 辆。但特斯拉却表示今年前九个月向市场交付了 21821 辆 新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40%。那么问题来了,这消失的 12490 辆特斯拉(占交付数量的 57%)去了哪里? 数据来源:Hedges & Co. 原因之一可能是特斯拉正加大其产品出口的力度。特斯拉新车的销售流程是这样的:首先由消费者下订单,特斯拉根据订单生产对应车型,然后采取直营的方式销售。这样一来就缩短了 Model S 车型从生产、运输到注册上路的时间间隔。所以今年那些并没有在美国注册上路的特斯拉(占交付数量的 60%)有可能是被卖给了国外的客户。 目前特斯拉有大约 40%的销售中心在欧洲,其在今年早些时候开始向中国市场交付产品,9 月份也开启了日本市场的供应,而特斯拉在这些地方充电网络的搭建进度仍然滞后。但是即便算上海外的销量,也不能完全弥补特斯拉和研究机构关于销售量的数据差距。在 10 月初公布的财报中,特斯拉表示其第三季度产品的销售主要集中在了北美地区,并预测明年将会有不到 50%的车辆销售往美国之外的市场。 特斯拉欧洲销售点分布图 所以即使到明年这个数字也依然低于上述 57%的统计误差,增加出口并不能完全解释其本土注册量的大幅下滑。 而特斯拉方面则对此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简单的用营收报告来回答相关提问。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用户追捧特斯拉的热潮正在散去。特斯拉在美国本土的交易数据也能体现出这一点,今年前九个月其在加州的新注册数量已经下滑了 43%,而加州直到目前都是特斯拉销售量最高的州。 虽然在印第安纳和爱荷华等州,特斯拉的新注册用户数量在增长,但主要是因为这些州的特斯拉保有量基数本身就很低。与此同时,在新用户注册数量上,佐治亚州的增幅也超过了俄勒冈州,康涅狄格州和科罗拉多州等传统的特斯拉「 销售重镇」。这些数据也说明,特斯拉在经历了明星产品的耀眼光环阶段后,正在迈向普通人可用的大众消费品阶段(只要你能支付得起 7 万美金的购买金额)。 2013 和 2014 年对比 1-9 月份销量变化图 如果真像特斯拉 CEO 马斯克坚称的那样,公司产品需求并没有下滑,那也许真的是发生了销售转移。毕竟在旧金山的大街上看到一辆特斯拉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远不如看到一台限量版保时捷更吸引人。但是在很多小地方,特斯拉仍然能登上媒体头条。 如果特斯拉在注重新能源的市场(最大的其实就是美国市场)已经开始遇冷,那么在马斯克拥有新的热卖车型之前,整个公司可能都要继续面临这种需求下滑。(转载自搜狐 IT)
中国移动将推出 4G 车联网产品「和盒」:电信运营商们的车联网春天就要到了吗?
今天有消息说,中国移动将于本周召开发布会,宣布推出新型 4G 车联网产品为「 和盒」: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故障检查、实时车况远程查看、车辆位置防偷盗等服务,丰富车载产品的功能。它应该是一款 OBD 产品。 这个产品由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推出,该公司是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按照市场化机制设立的、独立运作的专业子公司。 车联网里面闹得最凶的就是那些互联网公司们,他们或联合车厂、或结合车载设备和服务商,一度弄潮于车联网这片大海中。不过越来越多的电信商参与到其中,车联网(物联网也如此)的发展要基于基础网络的构建和网络通道的打通,这让我们猜测,电信运营商的车联网春天是不是快要到了? 下面我们首先对中国移动近年来在车联网领域的动作进行梳理,这样或许能帮助大家理解移动的「 车联网」 思路。 梳理中移动的「 车联网」 布局 早在 2012 年初,移动就在车联网上开始迈出步子:立足于车联网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发挥位置服务基地位置服务能力优势,位置服务基地相继完成了全网车务通及 GIS 接入运营支撑体系的建设。其位置服务和多家汽车企业合作。 2012 年北京车展期间,移动展示了基于于 TD-LTE 的 4G 车联网概念产品——车载终端屏幕,这是移动和汽车整车设计研发机构北京长城华冠合作完成的。车展上移动除了展出了一键导航、实时交通信息、车辆诊断、救援等功能外,更主要的是增加了集群通话、车载 Wi-Fi 热点、在线互联网资讯及多媒体(音乐、视频)服务、车友实时信息分享等功能的 4G 车联网概念产品。 2012 年 8 月在移动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移动联合国内专业机构开发的首个基于 TD-LTE 通信技术的 4G 车联网概念车亮相。同月,移动推出了电动车智能监控信息化产品「 车卫士」,目的是解决电动车盗窃案件频发、失窃后难以找回的难题。 2012 年 9 月底,移动底下的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在重庆揭牌,车联网是其运营的一大方向。 2012 年 10 月,中国移动联合中国移动物联网研究院推出名为「 行车无忧」 智能终端的车联网产品。 2013 年 5 月,移动与合作伙伴在山东针对老人经常使用的代步电动车,推出了「 智能安全车」 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借助了中国移动专属开发的物联网模块)2014 年,中国移动推出多款 4G 移动互联网产品应用:4G 车机集成了 4G TD-LTE 通信模组、Wi-Fi 以及蓝牙模块,大幅提升了车机的通信能力,通过智能语音控制的安卓操作系统,客户可使用多媒体娱乐、智能导航、高速上网、安防救援、车辆诊断等多项功能。 2014 年 10 月,中国移动与德国电信按 50:50 股比设立车联网合资公司,依托德国电信技术和中国移动网络资源、本地业务,提供车联网解决方案;并且与诺基亚动签署了价值 9.70 亿美元框架协议,为中国移动提供 4G 移动数据服务所需的移动网络设备、软件和服务。 …… 4G 时代的车联网:电信运营商的春天吗? 从 3G 到 4G 的过渡,中国移动早早开始了在车联网方面的耕耘。4G 时代的到来为车联网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宽的带宽和更快的网速,将提速智能汽车的普及,这对运营商来说是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在电信运营商传统业务不断被 OTT 企业蚕食、同行竞争加剧、利润空间日益压缩的背景下,车联网就成了移动(电信商们)下一个「 掘金点」。 移动由于制式的问题,在前装车联网领域一直比较薄弱,那么这次移动即将推出的 OBD 产品「 和盒」,可以看出还是主攻后装市场,移动未来一段时间估计会继续和合作伙伴一起研发类似于 OBD 之类的相关车联网产品。 基于目前的消息,其实和互联网公司出的类似 OBD 产品相比移动的「 和盒」 在产品本身上并没有太大优势,但是在商业模式上会有很多的想象——未来移动的产品和通信套餐捆绑将会更容易推广和普及。这样的绑定会大大增加其产品的安装量,反过来较多的产品数量也会正反馈于移动产品的开发和完善。作为电信运营商以 MNO 为核心把持着通信资源,这样看来移动推出的产品在长远会有较好的表现。 人与人之间的通信目前已趋饱和,而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市场还有待挖掘:物联网在 2015 年的产值预估将达到 7500 亿,车联网在其中约占 30% 。车联网所涉及的企业包含众多,有电信运营商、汽车制造商、硬件商、车载终端企业等。不过电信运营商起到通信网络连接以及相关服务的功能,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 政策方面也可以看出车联网的大好前景:11 月 16 日的第 16 届高交会「 新能源汽车及车联网产业发展论坛」 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毛伟明表示,中国政府将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不变,并将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支持力度。 目前中国移动 4G 用户已突破 5000 万规模,移动在车联网甚至是物联网整个大领域内都开始进行较大的人力和资本的投入。除了移动,联通电信在车联网方面也有较大的动作,推出了「 城际导航」、「 天翼导航」、车联网平台等品牌。积极在后装市场上与其他车载通讯系统和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 车联网的确是给了电信运营商们一块巨大的蛋糕,不过他们能不能吃下,那得看它们能不能「 去电信化」、能不能学习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和创新、能不能避免「 运营商管道化」 陷阱,所以现在谈电信运营商的车联网春天估计还是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