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特斯拉和中国品牌,大众的电动车还有机会吗?

· Jun 29, 2020 333

几年之前,我采访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时,他曾经预测:「在电动车领域,大众将是传统车企阵营里最有可能对特斯拉构成威胁的。」这个判断的理由,或许来源于大众对纯电动车近乎孤注一掷般的布局和投入。虽然主导这场转型的大众集团、大众品牌双料 CEO 赫伯特·迪斯如今已成「弃儿」,但基于 MEB 纯电平台的大众品牌新车,却即将在国内到来。 首当其冲的是 ID.4,而非已经在欧洲上市的 ID.3。 而且,这次还是南北大众「一车双至」。不久前,工信部网站上出现了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两个不同版本 ID.4 的申报信息,其中,一汽大众版名为 ID.4 CROZZ,上汽大众版或许会被叫做 ID.4 X。(上汽大众版 ID.4)(一汽大众版 ID.4)这是大众品牌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纯电动车,以前的电动高尔夫,只能算是「油改电」,注定掀不起太大风浪。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南北大众的这两台 ID.4,我们有机会站在中国市场的角度,检验大众品牌电动化转型的成色。 ID.4 有多大的成功可能性?它能挑战特斯拉吗? ID.4:从蓝海市场切入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弄明白 ID.4 的定位。 虽然还没正式发布,但是工信部申报信息已经揭晓了一部分答案。 ID.4 CROZZ 和 ID.4 X 的同源关系想必不用过多解释,在燃油车上,这也早已是南北大众的基本操作。所以,二者在定位、尺寸、性能上几乎不会有什么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至少从外观来看,南北大众两款 ID.4 的差异度,要明显低于他们做出来的双胞胎燃油车,比如一汽大众探影和上汽大众途铠。 从申报信息来看,ID.4 的轴距是 2765mm,而车长在 4 米 6 左右。但相比同级紧凑级燃油 SUV,ID.4 的轴占比更大(轴距相对车身的比例)。这种设计的用意也很简单——车内乘坐空间最大化,这也是纯电平台的优势。 当然,说到轴占比,更夸张的其实是广汽新能源 Aion V。它和 ID.4 的车长接近,但轴距却达到了 2830mm。 顺便说一句:传统燃油车有自己的级别定义体系,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纯电动车正在打破这种固有的格局:在相同的车身尺寸下,可以做出越级的轴距和车内空间。 如果和燃油车对比还不太有说服力的话,那么把 ID.4 和其他电动 SUV 放在一起,就能看明白它的定位了。 我们列了一个表格,从表里可见,相比目前热度最高的几款高端纯电 SUV,ID.4 不管是车长还是轴距,其实都要更小一号。它更像是 Aion V、威马 EX5 这种级别的产品。 这也反映出大众的一个产品思路:尽管高端纯电 SUV 相对来说有更好的利润率表现(蔚来可能是个例外……),但过高的售价也会让车子销量变窄,这并不是大众想要的结果。他们希望通过走量车型获取规模化效益,进而优化成本,提升生产销售电动车的利润率。 实际上,这就是特斯拉占领市场的逻辑,也是几十年来大众、丰田这样的巨头做燃油车的逻辑。 如何切入一个能平衡成本、销量、品牌调性的细分市场?ID.4 的定位,在我看来可能是最适合大众的。更高端的市场,有奥迪和保时捷的纯电动车,更低端的市场,大众可能暂时还打不过国产电动车。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首款国产 MEB 新车不是已经在欧洲市场上市、定位两厢掀背车的 ID.3。同时,在北美市场,首款 ID. 系列新车也是 ID.4,而不是 ID.3。(大众 ID.3)ID.4 的价格猜想 接下来,是另一个关键性问题:ID.4 的售价。 通过电池组容量,一定程度上能推算出 ID.4 的价格。目前大众 MEB 平台推出了三个规格的电池组:82kWh(可用 77kWh)、62kWh(可用 58kWh)、48kWh(可用 45kWh),他们搭载在 ID.3 上,形成了高中低三个续航版本,能提供 550km、420km 和 330km 的 WLTP 工况续航。 根据目前的消息,ID.4 将会首先搭载那款 82kWh 的电池组。考虑到 ID.4 车身更大、车重更重,82kWh 的 ID.4 WLTP 工况续航应该能有 400-450km,转换成国内的工况法,超过 500km 问题不大。 如果南北大众的 ID.4 想进一步降低价格门槛,62kWh 的电池组也可以考虑搭载。至于最低规格的 48kWh 版本,就没有太大必要了,放在 ID.4 上续航没法看。 我们可以做个对比:搭载 70kWh 电池组、刚刚上市的广汽新能源 Aion V,价格区间在 17-19 万,同样是刚刚上市的奔驰 … 继续阅读

指导价 10.49 万元起,BEIJING-X7 正式上市

· Jun 24, 2020 333

6 月 23 日,BEIJING 汽车全新战略车型 BEIJING-X7 正式上市。定位于纯粹致美空间 SUV 的 BEIJING-X7 将以纯粹空间、纯粹设计、纯粹科技、纯粹安全四大领先优势,为用户带来全新的美好出行体验。 此次上市的 BEIJING-X7 燃油车型共 5 款,官方指导价 10.49 万元-14.69 万元。3 款 PHEV 车型价格也同期发布。 为了答谢用户对 BEIJING 汽车的支持,前 10000 名购车客户可享受 9.59 万元-13.79 万元的惊喜抢先价。同时,BEIJING 汽车提供了「3 年 0 息」 的金融购车优惠政策和最高 6000 元置换和增购补贴。首任家用车主还将享受终身质保和终身保养政策。 四大纯粹价值,为美好而来 纯粹空间: 作为同级最大空间 SUV,BEIJING-X7 拥有 4710*1892*1715mm 车身尺寸,以及傲视所有同级竞品的 2800mm 轴距。此外,同级独有的纯平后排地台、后排座椅 180°纯平放倒的 King-size 双纯平空间和同级最大尺寸的 Sky 巨幕全景天窗,以及全车多达 28 处实用贴心的储物空间,为用户带来同级最佳驾乘体验。 纯粹设计 :BEIJING-X7 基于「 大都致美」 全新设计语言,以中国原创设计赋予年轻消费者自信、进取的用车体验。同级独有的隐藏式智能感应门把手,强化科技感的同时提升了空气动力学性能,实现 0.34 超低风阻系数。全系标配的银河系全 LED 大灯和进气格栅相得益彰,整体设计更加夺目。 纯粹科技:BEIJING-X7 开创性的将多样化、高智能化的数十种智能科技融入一车之中。FACE ID 智慧视觉系统可自动识别用户身份,并完成个人数据同步。通过语音+触屏,语音+人脸多种感知方式融合,使语音控制更人性化。同级独有的沉浸式三屏联动交互系统和全息触控方向盘,以智能科技带来纯粹出行乐趣。 纯粹安全 :BEIJING-X7 不仅采用高强钢笼式车身,比例高达 14%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更有同级少有的 L2 级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同级罕见的 AR 全息实景导航,为用户带来「 导航画面即所见画面」 的真实体验。此外,APA 一键全场景自动泊车系统、360°随动 3D 全景影像以及 BSD 高清盲区影像监测等高端配置,全方位保障用户出行安全。 此次上市的 BEIJING-X7 搭载全新升级的 1.5TD 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 138kW,最大扭矩 275N·m,匹配 6 速手动变速箱或 7 速双离合变速箱,采用专业团队和技术调校,动力性能可媲美主流 2.0T 发动机,百公里综合油耗最低仅为 6.6 升。加之全系车型标配的标准、运动、经济三种不同风格的驾驶模式,为用户带来更纯粹的驾控体验。 多项同级独有,年轻用户的不二之选 BEIJING-X7 在以四大纯粹价值为用户开启美好生活的同时,更以多项同级独有配置和众多高价值全系标配,成为同级最具价值之选。 BEIJING-X7 不仅全系标配一键启动、12.3 英寸中控屏和液晶仪表、全车 LED 光源、26 处空腔隔断,以及 CN95 级空气净化系统,并提供雨水感应自动关闭车窗、隐藏式智能感应门把手、带功放的 10+1 纯美音响系统、与豪华车相同的前杠导流口设计,承袭顶级豪车的专用雨伞收纳槽、温暖陪伴交互体验系统、带电加热的小牛皮全息触控方向盘、双 12.3 英寸联屏+触控屏的沉浸式三屏联动等多项同级独有高端越级配置,为中国 A 级 SUV 市场用户带来更具价值、更具竞争力的选择。 行业领先工艺,打造纯粹高端品质 作为 BEIJING 汽车首款战略车型,BEIJING-X7 采用行业领先的生产工艺和严苛质检标准。从国内顶级的全自动冲压设备,到 FFT 柔性 GATE 总拼和川崎 NC 定位系统,再到创造车顶 4.05 倍承压的高强度车身,真正将纯粹高品质融入到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 例如,精度控制在毫米级的滚边和涂胶工艺,为 BEIJING-X7 带来比肩豪华车的隔音表现;行业领先的自动化内外喷工艺和 2K 清漆技术,将车身耐老化、抗腐蚀能力提升到同级最优。诸如此类,从冲压到总装的上百道质检管控措施,从源头确保 BEIJING-X7 最终呈现于消费者面前的完美品质。 … 继续阅读

极客评车:除了全球首款 3D 投影液晶仪表,这台电动小狮子还有什么好玩的?

· Jun 07, 2020 333

小型电动 SUV 这个细分市场又多了一个选择:东风标致的 e2008。这台车前不久刚刚上市,我们在第一时间拿到了一台试驾车,经过几天将近 700 公里的驾驶,对这台车有了一个相当深入的了解。本期极客评车,就带你认识一下这台 e2008。 在这个视频里,你将看到: e2008 搭载的全球首款 3D 投影液晶仪表,到底是怎么回事? e2008 外观内饰有何亮点? e2008 开起来是什么感觉? 如果你喜欢本期视频,欢迎点赞留言。  

东风标致全新一代 2008:原汁原味的小狮子终于来了

· May 29, 2020 333

说起标致这个品牌,我对它最早的印象来源于王志文和姜珊主演的电视剧《过把瘾》,里面那台 505SW 旅行车可能让很多 80 后印象深刻。 但在我看来,标致的精髓其实是小车。 206、207、307、308 们和巴黎狭窄的小巷子最配,而在中国,标致小车的巅峰,或许就是当年的 206。 但国内市场越来越不买小型车的账,人们开始喜欢大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标致在国内的小车产品布局。比如,最新的 208 就没有国产计划。不过好在,全新一代 2008 来了,而且是以原汁原味的方式。 5 月 20 日,东风标致全新 2008 的燃油版和电动版(e2008)同时上市,标致小车在国内有了最新的接班人。 来说说价格:2008 燃油版,10.99-14.99 万元,电动的 e2008,16.6-18.8 万元。 它将面对的,是如丰田 CH-R、本田 XR-V、本田缤智这样的强劲对手。从指导价来看,相比对手 12-18 万元的定价区间,2008 在指导价上相对有些优势。 不过,对于这种个性小型 SUV 来说,价格并不意味着全部。2008 的真实产品力如何? 先说动力总成。汽油版全系 1.2T 发动机+6 速双离合,发动机最大马力 136 匹,最大扭矩 230 牛米。它不算是个新发动机,在东风标致的不少车型上都有装机。 如标致这样的法系品牌,其实在底盘调教上颇有心得。我曾经开过上一代 2008,那台车的底盘和行驶质感在 10 多万的价位里也算是上乘,刚好这两天又在开全新的 e2008,在这方面,它的表现依然是超出我预期的。 内饰设计,是标致的另一个优势。国内的 4008、5008、508L,都有着一套极具科技感的内饰,全新 2008 也是如此。受限于定位和成本,它的内饰不可能采用很多越级的用料,但整体的造型和设计感放在小型 SUV 阵营里来看还是非常别具一格的。 法国人的浪漫主义无处不在,比如现在我手里这辆 e2008 的高配车型,座椅不同材质的拼接、方向盘的缝线配色,都非常大胆,给人一种新鲜和精致的感觉。 这一代 2008 也搭载了全球首款 3D 悬浮式液晶仪表盘,这套仪表来源于供应商伟世通,相比普通的液晶仪表,它能呈现出一种信息悬浮的 3D 观感,它对整个内饰科技感的拉升,是非常非常主要的。 不过,这套仪表只在燃油版和电动版的顶配车型上才有,毕竟,新技术在量产初期在成本方面不具备优势。但我的个人建议是,如果打算买 2008 并且预算不成问题,那一定要考虑顶配版本。 再来说说电动版的 e2008 吧。这台车和燃油车都基于 CMP 油电共生平台打造,这次油车和电车一起上市,在行业里也是不太多见的操作。e2008 的工信部续航里程是 360km,电池组容量 45.24 度。如果追求 500km+的续航水平,那么它一定不是好选择,但放眼市场,e2008 的精致、个性和设计才是最大卖点。 说到设计,我很庆幸的是东风标致没有对全新 2008 做什么「本土化改进」,这样的小车,就应该原汁原味一点。往马卡龙里加点儿甜面酱,那一定不好吃。 其实,这种车的受众,根本不会在乎什么「本土化改进」,相反,如果像豪华品牌轿车那样来个加长什么的,他们可能真的不能接受。保持原汁原味,对 2008 来说,才是最好的。

撕下「数据」伪装,动态试驾小鹏 P7 性能版

· May 21, 2020 333

2020 年春节后第一次参加新车试驾活动,献给了这辆重磅新车——小鹏 P7。 我们一大早横跨整个北京城,到了西北边的海淀机场试驾场地,上午先在场地里进行直线加速、绕桩、金卡纳赛道的体验,下午把小鹏 P7 开到怀柔雁西湖,然后再返程。 30 家媒体,10 台车,分配到每个人手里的试驾时间都比较有限,所以,这次只能算是对小鹏 P7 动态驾驶层面的一个初体验。整个过程里,分给我们这组的车都是 P7 四驱高性能版,百公里加速 4.3 秒,最大功率 430 马力。 开过之后,有一些第一手的感受,都在视频里提到了,但受试驾距离、场景所限,肯定没办法面面俱到。 补充一下视频里没提到的能耗表现:这台性能版在高速上满载 4 人、空调 18 度、平均车速 100km/h 左右的情况下,跑出了百公里 18 度的电耗数据,以它的车身尺寸来说,这个表现还算不错。 个人感觉,小鹏 P7 的驾驶体验比我的预期要好一些,也希望以后能对它有更深入的接触,到时候我们再来分享更多的感受。 这是小鹏 P7 第一波媒体试驾活动,在此之前我们对这台车的了解和印象都是静态的,所以第一次开上这台车,当然关注度全集中在了驾驶感受上。至于 P7 的其他层面,驾驶辅助软件在试驾车上并没有安装,所以没办法体验,另外针对车机系统,后续我们准备专门进行评测,这次也先略过了。 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对小鹏 P7 这台车是怎么看的?

领克 05 敢卖到 20 万,底气在哪?

· May 19, 2020 333

在 2020 年 5 月 5 日这天,领克 05 上市了。 这是一辆轿跑 SUV,也是领克的第四款新车。17.58-21.28 万元的价格,也让它称为目前领克产品阵容里整体定位最高的车。虽然领克 03+和领克 01 PHEV 都突破了 20 万大关,但领克 05 却有着领克燃油车产品序列的最高起售价。 这是一辆怎样的产品?领克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和此前几款车型一样,领克 05 也基于 CMA 基础模块化架构打造而来。从车身形态上,你可以理解为它是领克 01 的轿跑版本,二者有着完全一致的轴距(2734mm)。 领克 05 的外观其实从它被曝光以来就广受争议。首先必须承认的是,轿跑 SUV 是给设计师出的送命题,要在溜背造型和空间实用性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至于领克 05 好不好看,只能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台车注定没办法讨好所有外观党。但我的个人感觉是,它的实车观感要比照片更好,实车上有很丰富的外饰细节,这些是通过照片很难一眼察觉的。另外,要「正确」欣赏这台车,也需要找到某一两个最合适的角度。 领克 05 全系搭载的是 2.0T+8AT 的动力总成。横置 2.0T 发动机最大可以输出 254 马力、350 牛米,和领克 03+的动力参数是一致的。只不过由于车重原因,百公里加速从 03+的 5.9 秒上升到 6.7 秒。但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相当快的成绩。 在领克 05 目前已推出的 6 个配置中,3 款为两驱,3 款为四驱。 相比外观,内饰的细节也非常多。领克 05(顶配)在内饰里大面积应用了 Alcantara 材质,这让整个座舱显得非常有质感,同时,也带有一丝丝战斗氛围。 12.3 英寸的液晶仪表盘是全系标配,而 12.7 英寸的中控大屏则是全新设计的,这也意味着,领克 05「抛弃」了原先几款车型的「套娃式」内饰设计,而这套全新的内饰,也确实比以前的设计更前卫、更有科技感。在 4S 里对比领克的几款不同车型,这种感受会十分明显。 中控大屏的系统也是全新设计的,易用性和功能相比之前几款领克也有了不小的提升。 至于科技配置,L2 级自动辅助驾驶、HUD 抬头显示等等,也都能在领克 05 上找到。 可以说,这是一台非常舍得「堆料」的车。它的外观内饰做足了运动范儿,虽然不如 03+那么极端,但放在 SUV 里,也绝对算是「带感」。从内到外,领克在「运动气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 而整车从里到外的丰富细节,意味着更高的成本。这是领克 05 成为品牌下最贵车型的理由之一。 有些人担心,领克 05 会和同为轿跑 SUV 的吉利星越产生定位重合。但看过实车之后,这种担心其实就能打消。虽然都是基于 CMA 架构打造,但是领克 05 比星越更「堆料」,动力调校也更激进,整体的豪华感也更强一些。个人认为,也许二者会有一定的消费人群重叠,但差异化其实足够明显。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把领克 05 理解为领克品牌定位上探尝试的一步棋。领克采取的是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向上的品牌策略。虽然比领克 01 更小众,但它的推出却是十分必要的。或许,领克 05 会带来销量上的惊喜,但更重要的是,在它之后,领克才有底气在 20-30 万的价格区间里用新产品做文章。

一场 10 分钟的线上发布会,BEIJING 汽车都说了什么?

· May 18, 2020 333

5 月 15 日,北汽集团举办了一场线上发布会,一改国内车企发布会冗长拖沓的风格,北汽的这次发布会全程仅用时 10 分钟。那么,在这 10 分钟里,他们都发布了什么?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BEIJING 品牌」 正式定名「BEIJING 汽车」 2019 年 10 月,以中「 北京」 品牌为基础,北汽集团旗下「 北京汽车」 和「 北汽新能源」 联合推出了「BEIJING」 品牌,并在中华世纪坛隆重发布。经过半年多的市场测试,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宣布,「BEIJING 品牌」正式定名为「BEIJING 汽车」。与此同时,BEIJING 汽车广告语——「 美好,从 BEIJING 汽车开驶」 正式发布。(2019 年 10 月 15 日,BEIJING 品牌发布)全系产品换标「BEIJING」 新 LOGO BEIJING 的品牌 logo 于去年品牌发布会上推出,这次,北汽宣布,BEIJING 汽车旗下全系产品将更换为这个新 logo,北汽集团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表示:「BEIJING 汽车全系 8 款产品的 2020 款车型均已升级「BEIJING」LOGO,换标新车陆续到店。」新车预售 在这次发布会上,北汽还公布了最新车型 BEIJING-X7 的预售价格为 10-15 万元,即日起可在 BEIJING 汽车京东官方旗舰店预定。 这是一款燃油新车,从外观设计来看和北汽以往的产品有较大区别,官方称车型亮点包括人脸识别、主动语音交互、实景导航、一键泊⻋、L2 级自动驾驶等。 推出新能源车三电终身质保服务 在发布会上,BEIJING 汽车郑重承诺:对燃油产品提供「5 年 10 万公里」 质保服务,对电动产品实行「 核心三电终身质保」 政策,解除用户后顾之忧。同时,智惠管家 App 也已经全面上线,将为用户的用车体验提供极致便利。 除此之外,在服务升级的同时,北汽集团营销业务委员会正式实体化为「 北京汽车蓝谷营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北汽营销公司)。

荣威的「变身」,不只是换个车标这么简单

· May 18, 2020 333

5 月 10 日,上汽荣威品牌通过直播形式举办了品牌焕新盛典,推出全新狮标和 R 标, 并带来新国潮智联网 SUV 荣威 RX5 PLUS、全球首款整舱交互 5G 量产车荣威 MARVEL-R 等重磅车型。 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次「大型线上直播」,但深究就会发现,这其实是荣威对于品牌和产品的一次系统性梳理结果。 先说「R 标」。它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新能源。此前,荣威虽然有不少新能源车型,但是和荣威燃油车一样,都挂着同一款荣威车标。而现在行业的一个趋势却是「品牌分化」,不少的自主品牌都开始意识到,不应该把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笼统地放入同一个品牌体系和营销体系,于是,我们看到了几何汽车、广汽新能源等「新势力」。 现在荣威推出 R 标,就是冲着这个目的来的。虽然没有新创一个品牌,但是,一个全新的车标,也足够带来和旗下燃油车型的区分度。 按照规划,荣威 R 标旗下将有旗舰 MARVEL 系列、轿车 ER 系列, 以及规划中的 SUV 系列。 而这次展出的 MARVEL-R,从名字就能看出,它应该算是 R 标系列下的重磅新车。不过,虽然有诸多新概念加持,从这台车的外观上还是能看到此前 MARVEL-X 纯电动车的影子。 更值得关注的其实是 R 标车型的新理念——「全部新车将采用「 可充、可换、可升级」 的全新电池架构、带来超长续航里程以及五分钟百公里的闪充体验、打造最安全的电池并提供高达百万的电池自燃保险, 实现模式领跑、续航领跑、安全领跑。」这里的关键词是「可换电」。我们第一次在荣威新能源车上看到这样的设计理念。具体的技术细节现在还不得而知,但不能否认,电动车补贴新政中对于换电模式的支持,给了荣威作此决策的动力。而某种程度上来说,补贴政策对技术路线的「区别对待」,也可以表明国家推动电动车发展的技术风向。 将来荣威车型是否会采用同规格的电池组?换电站网络布局如何推进?围绕换电技术会产生哪些新的商业模式?这都是我们在荣威身上有待观察的话题。 在渠道、服务方面,R 标车型也会和以往不同。按照荣威的说法,「R 标将着力构建荣威品牌服务新格局, 以客户中心、线下体验中心、用户在线体验中心为支点, 建立以体验为导向,数字化、有温度的服务体系, 为用户提供便捷、规范、透明、有保障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及权益。在渠道方面,R 标将推出 R Supercenter 城市旗舰店、R Center 城市中心店、R Store 城市商超店, 并通过在线体验中心与各地 R-Friend 合作伙伴协同, 实现全国范围的总部直营。」虽然没有明说是「独立品牌」,但很显然,荣威实际上就是按照独立品牌的模式来定义和运营 R 标车型的。 而在燃油车层面,荣威经典的狮标也「更新换代」,用上了现在最流行的扁平化设计。对于 90 后甚至 95 后用户来说,应该会更容易接受迭代后的车标。 或许一直以来,荣威都被「老牌英伦品牌」的标签所束缚着,这也直接决定了外界对它的一部分认知。而从这次品牌焕新盛典开始,我们或许会看到一个更加年轻化的荣威。对他们来说,这种品牌形象上的转变,是必须的。

被疯狂吐槽的奔驰新 S 级,终究还是逃不过「真香警告」?

· May 13, 2020 333

昨天,奔驰全新一代 S 级「发布」了,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 这台车官方还没有正式发布,但昨天下午在朋友圈里有人发了几张它的高清大图。照片里的背景,是位于香港的一家拆车场。 像不像每年新款 iPhone 在华强北提前「首发」的剧情? 这几张图迅速传遍了各个微信群,有的人分不清这是 C、E 还是 S 级,而更多的人开启了吐槽模式,毕竟它看起来真的很不 S。 但这次高清无码大图的流出,坐实了一个事实——这就是新一代 S 级量产版的外观内饰真面目了。 可以说,新 S 级完全颠覆了上一代车型从内到外的设计语言。 外观上,和之前几代 S 级相比,这台车少了点儿厚重沉稳,所以从图片上看气场弱了很多,说好听了叫「秀气」,说难听了叫「娘」。把新老两代 S 级放一起 ,最大的感觉是四个字:没有传承。 没办法,这就是新一代奔驰车的设计语言,接下来的换代 C 级、E 级,不出意外也应该都是这种风格。 我们不过多评价外观,因为这其实不是新一代 S 级最大的改变,如果说新车在哪方面称得上是「颠覆」,那一定是内饰和人机交互。 从 2005 年发布的 W221 代 S 级开始,奔驰把仪表盘和中控屏放在了同一个水平位置,并用了贯通的遮阳板把二者相连来营造视觉上的整体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2013 年发布的 W222 代 S 级(也就是目前在售的这一代),虽然沿袭了 W221 的仪表台布局,但仪表和中控全部采用了 12.3 英寸的液晶大屏,双联大屏带来了极强的科技感,可以说是完爆了 7 系和 A8。 直到现在,我也忘不了当年在微博上看到 W222 S 级内饰时的震惊心情。当然,忘不了的还有那句广告语:「汽车发明者,再一次发明汽车」。 这套设计让奔驰尝足了甜头。从此,双联大屏逐渐应用到其他的奔驰新车上。 其他品牌也陆续开始模仿,现在,你花十几万,就能在一台中国品牌新车上买到类似的双联大屏设计。 可以说,W222 S 级的双联大屏、特斯拉 Model S 的大竖屏,构成了最近五年汽车大屏布局的两股潮流。 要说双连屏有多香,问问坐过奔驰副驾驶的妹子就知道。这套大屏加上骚气的氛围灯,实属抖音和朋友圈装 X 利器。 W222 S 级在内饰和大屏设计上太太太成功了,说是引领了时代也不过分。所以,站在一个汽车科技媒体从业者的立场上,我对新一代 S 级的大屏方案充满了期待。 结果是,新 S 级全面放弃了双联大屏的设计。 为什么会是这样?其实我们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也分析过原因,第一,双横屏难免有些审美疲劳了,而且越来越多的新车在模仿这种设计,奔驰的优势正在被蚕食。第二,屏幕背后承载的功能、显示的信息越来越多,如果还是基于原有的框架,信息和功能的交互会受到极大限制。 不过,现在这种设计方案,看起来似乎有点像特斯拉致敬的感觉啊? 之前看谍照时我确实是这么认为的,但高清无码大图出来之后,这个观点得有所修正——它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为什么这么说? 作为奔驰的旗舰车型,S 级必须是豪华感和科技感的担当,如果仅仅是简单的液晶仪表和大竖屏,显然不够合格。 我首先注意到的是液晶仪表盘后面的巨大开口。有人说,这个缺口适合用来放几万块钱,还有人说,拿来养金鱼也不错。 这看起来像 HUD 抬头显示,但它的开口面积比目前市面上的 HUD 要大得多。这无非是两种情况,一、它搭载的是一块投射尺寸巨大的常规 HUD,二、这可能是一块 AR-HUD。 而根据我们得到的内部消息,新一代 S 级确实会搭载 AR-HUD。 所谓 AR-HUD,实际上是把一些投射信息和前方路面相结合,我们可以看看大众此前发布的 AR-HUD 宣传画面: 相比普通 HUD,AR-HUD 的想象空间其实是很大的。但虽然炫酷,却几乎没有在量产车上搭载。原因也很简单,首先,技术上要比传统 HUD 更难,其次,成本、用户体验也不好保证。 大众在 ID.3 上搭载的 AR-HUD 目前也还只是接近量产前的原型状态,所以,即将正式发布的新一代 S,很可能是全球首款搭载 AR-HUD 的量产车。 在今天汽车之家发布的一篇文章里,也针对这个「大缺口」做了猜想,并且提到,「仪表盘后方空余出来的那部分其实很有可能是首次量产的 3D 光场显示系统(由供应商大陆集团提供),而非传统的 HUD 技术。」但这句话只说对了后半部分,这个缺口确实不是传统 HUD,它是 AR-HUD。但所谓的「3D 光场显示系统」,其实跟 HUD 无关,因为它是一项应用在仪表盘等液晶屏上的技术。 这个技术在去年亚洲 CES 消费电子展上曾经展出过,我们当时也在现场体验了一下,并且参加了大陆集团的专访。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裸眼 3D 技术。 传统的 3D 效果是通过两种技术来实现的:一种是视差屏障,一种是透镜技术。这两项技术可以通过阻挡或折射光线的特殊方法实现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