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即充电,宝马联合戴姆勒研发无线充电技术
近一、两年,包括插电式混动车在内的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Tesla 入华、各传统车厂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混动车投放以及政府部门对基础设施的重视,这些现象让我们看到,一个新的汽车时代步步逼近。 跟智能手机一样,时下主流的电动车充电方式也是有线充电,而一些车厂正在探寻无线充电技术,试图通过改善用车体验来推动电动车的发展。 宝马近日宣布,已与戴姆勒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研发用于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的新一代无线感应充电标准化技术。宝马表示,该技术未来将可用于旗下的 i 系列电动车,届时充电会变得更有效、方便和安全。 宝马和戴姆勒研发的无线充电系统包含两个部分: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次级线圈和安装在地上的初级线圈。电能通过线圈间的交变磁场传递。充电速率可达 3.6 kW 每小时,未来则有望提升至 7 kW 每小时。宝马称这一系统的充电效率可达到 90% 以上。 简单来说,司机只需将车开到充电器位置,然后按下车上的专用按钮即可充电。与此同时,你也可以通过手机 app 来获取汽车当前的充电状态。 据宝马介绍,得益于优秀的保护措施,这个感应充电系统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这意味着你可以将充电器安装在户外。一旦充电过程中系统检测到干扰因素,那么就会立刻停止充电。 今年 4 月,大众表示该公司可能于 2017 年将无线充电方案以选装的形式应用于部分量产车。而丰田今年 2 月则声称,已经开发出无线充电系统,并会在日本爱知县内启动实证实验。 注:本文转自 爱范儿
创维康明山:后视镜也是绝佳车联网入口
关于车联网的入口,前阵子讨论的比较多的是 OBD,因为碰巧那阵子很多创业公司都出了 OBD 盒子,而且其中有些还可以通过深度读取汽车数据做开车锁、开车窗、启动车辆的「 高级功能」,这些让我们看到了智能 OBD 的巨大潜力。 但是笔者今天跟创维魔镜康明山沟通的时候,才发现一款集合导航、行车记录仪、电子狗、语音命令的后视镜甚至就可以轻松整合了 OBD,然后让现在热议的车联网入口瞬间「 生变」。 康明山口中的这款智能后视镜,整合了导航、行车记录仪、电子狗、语音命令这些车上跟「 视觉」 息息相关的小部件,因为这些小部件记录的数据都需要一个屏幕的配合来达到「 数据到画面」 的升华。 「 最近大家都在找车联网的入口,其中 OBD 就很火,我们就在考虑在后视镜上整合 OBD,让它(后视镜)成为高度集成的的车联网入口之一」,康明山说这个的时候,笔者非常震撼,因为前面接触的多家 OBD 盒子厂商都是 OBD 配合手机 App 的方式,真要读取 OBD 的数据还得下车之后盯着手机屏幕,但当 OBD 的数据显示屏变成了抬头就见的后视镜屏幕,这无疑是比 OBD 盒子+手机更无缝的体验。 另外,OBD 盒子跟后视镜结合的话,就可以不用手机无线连接的方式,直接用固定的显示屏连接更稳定,不用考虑手机没电也不用担心联网不稳定,会让我们更乐意去看 OBD 数据的画面。 后视镜多功能合一、成本低,而且是轻入口 「 用户经常在买车后有装导航、电子狗、行车记录仪的需求,这时我们会给它传统导航之外的多一个选择,如果他举得这样多合一的后视镜既能满足他的需求又性价比高,他们就比较容易选我们的产品了」。 当然比较容易选这样产品的前提是,创维在各个渠道都做了很多东西,「 整车厂、汽车经销商、终端零配件商、4S 店等各个可能的渠道我们都有积极地合作」。 从 OBD 的角度来说,用户直接买导航仪、行车记录仪、电子狗的几率比前者大地多,入口也「 轻」 地多;因为过去的 OBD 都是跟维修师傅关系最紧密的,要车主主动去买一个 OBD 盒子的几率很小。从中控台这样的角度来说,后视镜更是轻入口,用户可以随时摘了车内的传统后视镜换个更有意思的东西。 但是从铺量的角度来说,车联网的「 轻」 入口显然不够「 轻」,还是跟汽车经销商、终端零配件商合作铺地更速度,这样会让消费者觉得跟买车险一样「 自然」。 未来可以采取和运营商、互联网巨头合作的形式 打造免费车联网入口 「 站在品牌战略的角度来讲,我们愿意把这个硬件的价格补贴给车主。虽然现在一个智能后视镜价格近两千,但我们可以采取和运营商合作、软件运营商合作、4S 店的方式,我们把后视镜成本价批给这些合作伙伴,他们把这些产品 『 送给』 用户,然后通过持续收取服务费、 使用费这些来回笼成本。但我们目前还是以卖硬件为主,以在消费者中普及后视镜产品的认知度为主,来达到培训市场、培养用户习惯的目的。」 注:本文转自 雷锋网
南开大学科研团队开发「脑动汽车」
摘要:科研人员头戴装有 14 个感应器的特制头罩,捕捉人脑运作时产生的脑电信号,反馈给计算机处理系统,使汽车能够准确执行开关车门、调节后视镜等操作。 7 月 3 日,由天津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段峰副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校园内展示他们最新研发的脑电信号汽车控制系统。在一辆装载着 GPS 系统、计算机处理系统、车载电子控制单元等装置的汽车中,科研人员头戴装有 14 个感应器的特制头罩,捕捉人脑运作时产生的脑电信号,反馈给计算机处理系统,使汽车能够准确执行开关车门、调节后视镜等操作。 据介绍,这一科研成果在国内首次实现脑电信号与汽车控制系统的「 联通」,让「 脑动汽车」 不再遥远。 注:本文转自 爱极客
Linux 推出首款汽车开源系统 已提供下载
Linux 基金会在 6 月 30 日推出了其首款汽车开源系统 Automotive Grade Linux,旨在成为未来车载系统开源标准平台。目前早期版本的 AGL 已经可提供下载。 AGL 基于 HTML5 和 JavaScript 环境下开发。AGL 的核心功能包括:主屏幕显示、仪表盘显示、谷歌地图、空调系统控制、多媒体回放、新闻订阅、音响控制、蓝牙连接、智能外接设备集成等。 该系统支持的汽车品牌包括捷豹、路虎、本田、日产等;也支持 ATS、富士通、哈曼、英特尔、LG、NEC、松下三星等科技企业的车内产品。 Linux 基金会自动化总经理 Dan Cauchy 表示,车载信息平台领域将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同时用户体验也将改善。 注:本文转自 盖世汽车网
奔驰发布未来卡车新技术 实现自主驾驶
摘要:梅赛德斯-奔驰未来卡车 2025 的一项全新运输技术将实现卡车的自主驾驶和「 高速公路领航」 功能,这将使得卡车司机的角色发生质的变化。 近日在德国马格德堡,梅赛德斯- 奔驰 未来卡车 2025 的一项全新运输技术进行了全球首发。该技术可实现卡车的自主驾驶和「 高速公路领航」 功能,这使得卡车司机的角色在未来将发生转变——从单纯的驾驶员转化为运输经理,这也将改善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枯燥的工作状态,提高运输效率及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此项技术主要基于梅赛德斯-奔驰 2014 款 Actros 1845 卡车上进行实验。梅赛德斯-奔驰 Actros 1845 的发动机最高输出功率为 449 马力,最大扭矩为 2200 牛·米,同时标配 12 速奔驰 Powershift 2 自动变速器。其后部搭配了一款基于空气动力学设计的 Actros「 航空挂车」,它在提高燃油经济性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可节省 5%的 油耗 。与梅赛德斯-奔驰未来卡车 2025 搭配成完美组合。 该技术是基于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车距控制系统、ABA 紧急制动系统、Stop-and-Go Assist 堵车自动起动和停止系统、预测巡航控制系统,即现在所谓的动力总成预控制系统 (PPC) 为基础,配合车辆周围的雷达传感器及全景多功能摄像头来实现的。 梅赛德斯-奔驰未来卡车 2025 配备的立体摄像头可识别单双车道、人行道、移动和静止的物体以及监视范围内的所有物体,同时路面情况也在监测范围之内。该立体摄像头可辨识所有与背景影像形成对比的物体,从而能够精确地测量出间距。此外,前置立体摄像头还能够捕捉交通标志的信息。除物体和距离识别外,立体摄像头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识别车道标记,引导自主车道驾驶。 前置雷达传感器的扫描距离为 250 米,扫描范围为 18 度。近距离传感器的扫描距离为 70 米,扫描范围为 130 度。位于挡风玻璃后车内仪表盘上方的立体摄像头也可以扫描车辆前方的路面。立体摄像头的扫描距离为 100 米,水平扫描范围为 45 度,垂直扫描范围为 27 度。该系统中还配有一个应用于动力总成预控制系统 (PPC) 中的三维数字地图,使得车辆可实时、全面掌握道路的轨迹和周边地形。 「 高速公路领航」 系统与 V2V(车与车) 和 V2I(车与交通设施) 网络的互通。在不远的将来,每辆配备该系统的车辆都可以向周边持续发送 CAM(Corporate Awareness Message 息,以告知车辆的存在。信息内容包括车辆位置、车型、尺寸、行驶方向及速度) 信息、以及任何有关加速和制动的操作信息。 信息发送的频次取决于车速和运动变化的强度,最低为 1 次/秒;当运动变化明显时,信息发送的频率可达 10 次/秒。 自主驾驶系统激活后,驾驶员就可以将驾驶座向副驾驶转动 45 度,调整为工作或休息状态,其还可以使用带触摸屏的可移动平板电脑开展其它活动,例如与外界通信或完成以往由调度员完成的任务,但不能睡觉。因为未来卡车 2025 的掌控者仍然是驾驶员,车辆必须始终允许驾驶员恢复手动控制。 自主超车控制不在该项技术的设想范围之内,此动作必须由驾驶员亲自执行。离开高速公路或在岔路口变换车道时也是如此。关闭「 高速公路领航」 系统时,系统会先给驾驶员一个视觉通知,然后发出语音提示恢复手动控制。 梅赛德斯-奔驰未来卡车 2025 并不是孤立行驶于道路之上,而是在不引起驾驶员注意的情况下不断与所处环境进行通信。它会向给其他车辆发送有关自身行驶和行程的信息,同时接收其他货车及车辆的行驶信息,最终实现联网车辆之间的实时通信,即使最精确的电台路况播报也无法与之媲美。 总结:未来卡车所运用的动力总成预控制系统(PPC),即三维 GPS 数据与当前的车辆数据和动力总成相结合的技术,不仅能够降低高达 5%的油耗,而且也改变了货运司机枯燥的工作状态,更好的提高了道路的安全性和交通运输效率。 注:本文转自 腾讯网
奔驰: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能读懂你的手势
摘要 :包括谷歌在内众多科技和汽车公司正在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为我们勾勒出了未来交通的宏伟蓝图,但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如何替代人进行安全有效的行驶,而 缺少汽车与行人之间的交互。作为最常见的事故案例,行人往往是在过马路的时候和汽车发生碰撞,为此最近以梅赛德斯-奔驰公司为主导的科研团队正尝试研发全 新的人车交互系统,当行人「 挥手」 示意汽车停止的时候这些无人驾驶汽车就会进行自动降速以确保行人过马路的安全。 目前奔驰和 Ars Electronica Futurelab 正通过四旋翼无人飞机对行人和汽车之间的交互手势进行捕捉和收集,其中包括「 暂停」、「 观望」、「 等待」、「 再见」 等手势,并最终形成车辆和行人之间的交互,进一步降低无人驾驶汽车在未来交通中的风险。 该科研团队聚集了行业内中多名机器人专家和语言专家,目前车辆对车辆的交互通信已经成功研发,能够互相向对方报告自己的地理信息,并可以分享当前道路的交通情况和事故,甚至能够提供哪里有优惠的加油点等相关信息。 注:本文转自 cnBeta
停车很麻烦?交给 Ray 机器人吧
德国 Düsseldorf 的机场引进了一款特殊的停车机器人。车主只需要将车开到停车场的入口,并在触屏上确认没人在车上,机器人就会帮你停车。 该机器人叫做「Ray」,它会测量汽车的大小,并且利用类似叉车的系统抬起车辆,并带到车位上。该机场专门准备了 249 个车位给愿意使用 Ray 停车的客人。Ray 的最大负重量是 3.31 吨,应该只能满足一般的轿车。该机器人甚至和机场的飞行系统对接,它会直接查验车主什么时候回国,它就会自动将车提出,车主还可以从配套的 App 做出日程的改变。 该机场相对较小,当地政府希望能够加强候机大厅和停车场往来的方便度。Ray 让飞机和乘客车辆的距离更短了。不过这样的服务不便宜,一小时收费 4 欧元,所以一般都是赶时间的生意人才会使用。 注:本文转自 雷锋网
World View 飞行器:让气球带你上太空
不久的将来,你很可能买到一张通往外太空的票。维珍银河公司的一号太空飞船明年将起航,Space X 创办人埃隆 · 马斯克正在为他的太空计划 筹集资金 。而 WorldView 项目很有可能成为另一张通往外太空的票,旅行者们只需坐在巨型气球吊着的豪华舱中,历经 5 小时就能到达外太空,享受一次大胆刺激的旅行。 World View 项目由 Paragon Space Development 公司开发,这是一家专门为极端环境提升生命支持系统的公司。太空旅行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 Paragon 公司聘用了知名英国工业设计公司 Priestmangoode 来设计太空舱,其在奢华旅行领域很在行,泰国航空、马拉西亚航空以及维珍航空的头等舱就出自于 Priestmangoode,该公司还创造高速轨道理念。 完成太空旅行并非轻易事。Paragon 有一大堆棘手的问题待解决,比如发射地点选择,怎样设计一款安全的气球来使座舱升空。一般而言,奢华旅行旨在让旅客能舒适、快速地从一处到另一处。但 Priestmangoode 表示,如果目的地变成了外太空,恐怕不是这么回事了。将顾客送至距离地球 10 万英尺高空俯瞰地球,极目望见深邃的太空,这应该是一种享受,不能匆匆完成。 World View 会在黄昏时刻开始起飞,巨大的气球带动座舱,大概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 10 万英尺高空,然后,进入固定轨道运行几个小时。四个环形窗口分别设计了座舱,每个座舱能让 2 名乘客(包括乘务员共可乘 6 人)享受美景。内部结构设计仍在进行当中,会建得很豪华。World View 的座椅轻巧,这是因为在舱内只要增加几磅重量,燃料开销就得提高很多。因此,碳纤维 材料 和薄皮革座垫成了首选。 World View 的真正不同之处在于:在普通飞机中,设计者们尝试着让乘客忘记自己处于金属舱环境。而在 World View 飞行器中,设计者们的思路却相反。「 要让人感受到是在太空中遨游,让乘客感受到自己是被选中的少数,坐在舱内感受太空带来的新鲜感」。舱内还会有吧台、小吃以及浴室。座椅成双朝向舱内的四面窗户,如果六个人都想看到窗外景色,坐椅会旋转。 设计师 Goode 非常希望能够为这款新型奢侈品进行完美的设计,他还表示希望多发射几架 World View 飞行器,每一架兼具旅游和专业研究调查功能。但已有太空旅行公司先行一步了。在座椅和视角方面,他们可能实现了一部分想法。但是,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将之变成现实。 注:本文转自 雷锋网
一升油从北京跑到上海的汽车是如何打造的
随着国内空气质量问题的日益严重和排放法规的不断更新,节能减排成为了汽车动力系统发展的主旋律,新技术层出不穷,未来的汽车工程师们还没等到毕业就开始动手实干了。 北理工节能车队现任传动组组长吴迪参加了此次硬创邦 B.I.G 硬创达人秀,并且为大家介绍了北理工的本科生们在环保汽车方面的尝试。 以下是吴迪在 B.I.G 硬创达人秀上的分享(内容有删减):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吴迪,现任北京理工大学节能车俱乐部传动组组长,今天我代表我们北理工节能车俱乐部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故事,以及同大家一起简单的探讨和展望一下节能减排事业的现状与未来。 什么是节能车 可能大家听到「 节能车俱乐部」 这个名词可能有点懵,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组织,节能车又是一个什么东西呢?简短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北理工的节能车俱乐部成立于 2007 年,队内的主要成员基本都是由各个专业的本科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组成,正在服役的队员约 60 人,我们每年都会由学生亲手制造出最少一辆汽油车和一辆电动车去外面参赛,整个节能车的设计、制造、装配和调试过程都是由我们节能车队的同学自主动手完成,参加的比赛包括由本田公司每年在广东举行的中国节能竞技大赛,以及壳牌公司举办的亚洲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大赛,其间我们车队也是取得了不少辉煌的成绩。比如 2009 年 9 月,北京理工大学翼昇车队和鲸鹰车队分别夺得第三届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冠军和季军。 节能车,顾名思义,是以节能减排为初衷设计出来的一种车辆,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理工大学历届的车型,它们都有共同的一些特点,车身矮,底盘低,体积娇小,我们现在设计的车型仅能供一人呈一个半躺着的姿势驾驶车辆。 节能车如何提高行驶效率? 要提高汽车行驶效率,首先要提升动力系统的效率:通过对汽油车发动机和电动赛车电机的改造提升动力的输出性能,比如在官方规定的原版发动机基础上加装电喷系统并进行优化。 在减小阻力方面,主要有以下措施: 优化汽车内部传动系统,减小车体内部能量传递中的损耗; 减少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由于精密的装配和调整,车轮轴承的润滑效果非常好,用手拨动一下车轮,只依靠惯性最多可以空转 17 分钟;此外,下一代将采用碳纤维车壳以降低车重。 减少风阻及空气阻力,通过设计较小迎风面(即车体的横截面积)的车身和风阻系数小的车身造型。 我们的节能车,到底有多节能呢? 就拿汽油车来说,现场的观众有大概知道家用轿车一般的的百公里耗油是个什么水平吗? 一般家用的普通轿车百公里耗油量约为 10L,SUV 的耗油量更大,换算下也就是 1L 油能够跑 10km 左右,而我们的节能车汽油车在比赛中,平均时速不低于 25km/h 的情况下,最高达到了 1200km/L 油的成绩,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加两矿泉水瓶的汽油,道路状况理想情况下可以从北京跑到上海去。 关于电动赛车 我们还另外制作了一辆电动赛车,它是以电机为原动力,去年在广东国际赛车场的比赛中也是跑出了 224km/kw*h 的好成绩。我们的下一代电动车将应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动力。 电动汽车作为一项看起来非常的环保绿色的科技产物,它的理念很早就有被提出来,但是由于在电池技术这一块的技术瓶颈,至今却还没有普及,依然是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占着市场的主导地位。所谓电池的技术瓶颈,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现在的汽车电池性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消费者会问:电池能续航多少公里,充放电多少次就得更换新电池,充一次电得多久,又到哪些场地可以去充电。 这些问题困扰着的各大电动汽车企业,包括特斯拉,包括国内电动汽车做的很好的比亚迪,现在各大公司也在致力于不断提升电池的性能,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先生 (Elon Musk) 不久前将特斯拉所有的专利技术分享给同行,此举其实也是联合大家一起去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其实大家不妨换一个方向思考,之前的电动汽车一度电可以跑 5 公里,我们能不能结合我们节能赛车的理念,去优化电动汽车本身的结构和建立智能的行驶策略,使它一度电可以跑的更远。这样就不必一味的去追求更高性能的电池容量来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这个方向也是可以展望的。 再说回到我们自己的节能赛车,由于是用来参赛的目的,很多技术设计做的比较极端,离真正的推向市场家庭日用的车辆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我觉得在一些理念和技术层面,节能赛车以与普通乘用车还是相通的,希望我们的汽车行业在节能环保的道路上,用一度电,一升油,也可以走得更远。 注:本文转自 雷锋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