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让我患上了「脸盲症」

· Jul 01, 2022 333

对于汽车设计的思考源自理想 L9 的发布会,实车出场时弹幕上却齐刷刷地飘过了另一台车的名字——小鹏 G9,或许是因为二者在造型上过于相似让大家产生了联想。今年三月,当理想 L9 还处于剧透阶段时,小鹏汽车副总裁李鹏程就在微博上调侃过两车造型相近的问题「 两家设计师一起开过会吗?」 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三十年里走完了欧美一百年的路,在跃进的过程中逆向学习是难免的事,这也让大众舆论对「 抄袭」 格外敏感,正如李鹏程微博下方的讨论一样。甚至集度的概念车 ROBO-01 在网络上被第一时间拿出来讨论的不是可升降的激光雷达,而是与哪吒 U、恒驰 5 极为相似的前脸照。 现在,雷同的设计不再是用皮尺丈量法得到的像素级近似,可我们的视觉神经还是因为一些频繁出现在眼前的细节而感到疲倦。贯穿式灯带、分体式大灯、封闭式前脸造型已经不再是辨别某款车型的重要参考项,因为大街上的车几乎都这样。 在这一系列现象出现后,我认为它们预示着汽车实际行业即将发生大变革,为了尽可能地预见即将放生的事,为了听到些汽车设计圈内更真实的声音,我们采访了来自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汽车设计师 张笑语。 极简的外饰设计,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 造型同质化的问题在电动车上更为严重,所以我们抛给张笑语的第一个问题:极简设计真的是电动车的最优解吗? 张笑语:「 设计的演化与产品发展是同时进⾏的 , 电动车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机械结构得到了简化,对进⽓和散热的需求减弱,设计⻛格逐渐趋于简洁型⾯的表达对应了⻋辆架构⾃身上的简化,结构简化对应了设计风格逐渐趋于简洁曲面的表达。不过,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很少有公司能够承担挑战消费者审美所带来的风险。」 在获得这一观点后的两天里,我回看了整个新时代电动车的发展过程,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电动车造型的演变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 。 特斯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马斯克是第一性原则的拥趸,从电动车结构上的变化出发对外饰造型进行改变,我们见到了第一代 Model S。 2013 年时,同样毕业于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设计师兼汽车历史学者 Robert Cumberford,发表过一篇评论特斯拉 Model S 造型设计的文章,他指出: 「 有两种方法来设计技术上激进的车辆。一个是让它的外观变得独特和不同,以吸引注意力,这就是所谓的「 科幻小说」 策略,如三角翼赛车概念或《银翼杀手》中的车辆。另一个是将技术上的激进主义藏在极为简单的外表之下。很明显,特斯拉富有远见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选择了后一种方法,他的设计团队在弗朗兹·冯·霍尔茨豪森的带领下,设计出了一款漂亮、平淡无奇的「 普通汽车」 造型。它的外表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欲望,还好开起来很爽 。」 言下之意,即便激进如特斯拉,他们也不愿在外观造型上来挑战大众审美。Model S 与传统燃油车最大区别在于弱化了功能性造型(例如进气格栅),在体量上与燃油车几乎一样,所以特斯拉将前舱闲置的空间改成了前备箱,我们可以将特斯拉的处理方式总结为 用进废退 。 特斯拉 Model S 同期的纯电动产品还有很多,在造型上可分为三个流派,用进废退式「 极简派」;依托电动化优势直接改变车身体量的「 颠覆派」,例如宝马 i3 和日产 Leaf。还有卡在油与电之间的「 骑墙派」,例如 2012 年的雪佛兰 Volt。 如果我们将时间轴再向前推五十年,那时的人们便以认定电动车需要在造型上做出改变,例如大名鼎鼎的 GM EV1,甚至 20 世纪 80 年代的电动高尔夫都做了封闭式格栅的造型。而在新时代的电动车刚萌芽时,人们进行选择的范围锁定在了「 极简派」 和「 颠覆派」 之间。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接受颠覆派的难度会更大一些。宝马 i3 和日产 Leaf 与传统汽车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轴长比更大,即便他们不是纯电动平台上的产品,轴长比也都超过了 0.6,这一数值比现如今基于 MEB 平台打造的大众 ID.4 还大。为了让空间更大,车辆的 A 柱变得更加倾斜,尽可能地贴近车头前端。这种做法与特斯拉大相径庭,在大众眼中,前者更像是一个 BOX。 用户对某种设计趋势的喜好程度会表现在销量上,宝马 i3 自上市后的热度一直不及特斯拉 Model S,即便后者还要更贵一些,但综合欧美两大市场上的销量前者反而略逊一筹。过去十多年间,日产 Leaf 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已经超过了 50 万台,分析市场局势后会发现,这款产品的主要市场在欧洲,平均每年有 3 万台销量,2018 年换代之后的涨势也很明显。不过,欧洲是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电动车市场,所呈现出的是一同增长的局面,美国市场则不同,增量较为平均,会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2015 年开始日产 Leaf 在美销量持续下降,而当时正值特斯拉 Model 3 发布的前夕。 对于电动车,市场能够认可其在结构上发生的变化,但它还远没有到真正进化成为 BOX 的地步,所有在体量上做激进尝试的产品都不太被看好,不止 i3 和 Leaf 还有后来的奔驰 EQS。反观今年新上市的全新宝马 i3,或许就是认清趋势后做出的改变。 所以极简的造型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 。 越简单的造型越难做 张笑语:「 在设计趋于简洁的过程中,我们会陷入两个误区, 第一点,趋同化的设计并不代表车企没有向设计部门倾斜资源,实际上工程部门都有可能为设计让步。第二点,趋同也并不代表国内设计师的能力薄弱 。 小鹏 P7 是个很好的例子,之所以很多人吐槽它第二排的头部空间,就是受溜背造型的影响,所以 P7 的玻璃天幕设计也是为了「 偷空间」 而做的,但是你想想,工程是不是要倾斜更多资源来解决车顶强度的问题。 复杂的线条反而会遮盖掉处理不当的细节,就像大家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特斯拉的各种工艺问题一样,没有复杂线条遮挡视线之后,车身分缝线上存在的问题更是一览无余。车的型面变得简单以后,做出设计辨识的可⽤⾯积会⾃然减少,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车在型⾯和平⾯元素上相似度较以前会更高。」 对于新入局的车企来说,在用户没有深入了解过一款新产品和体验到其新故事的内涵时,造型设计仍是⽤户对于⼀款产品认知最先验的要素,所以更没人敢去忽视设计的重要性。以蔚小理三家车企为例,尤其是在建⽴家族化设计体系时,他们在设计上的投⼊远⽐我们想象中要多。 我们也确实能感受到设计正在趋于精细化,蔚来的「X-BAR」 前脸,「SHARK NOES」 凸鼻翼的造型,小鹏的「X Robot Face」,包括理想 L9 中网上那条业内最长的一体式日行灯,为了保证效果,理想更是投入了一个亿来建造产线。 建立独特的家族化设计语言是对新势⼒品牌和渴望向上发展的⾃主品牌最⼤的挑战,究其原因,张笑语认为这与消费者有关。 「 至于原创设计,你会发现不同市场中的用户对这一要素的反馈完全不一样,例如我们能在一些自主品牌车型上见到借鉴来的设计元素,可能是与奔驰如出一辙的空调出风口,或是类似宝马的「 鸡腿式」 电子挡杆。对于低消费预期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只关心设计得好看与否,对该设计是否原创并不敏感,而从豪华车上借鉴是解决这一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像我们选配置一样,你的预期决定了你所追求的是一项配置有或者没有,还是它的体验。 购⻋预算越多,⽤户市场越成熟,对应的设计预期就会越⾼ 。我们国内的自主品牌车企,之所以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借鉴之路,正是因为大家都参透了这一市场规律。同时你会发现,当一些自主品牌开启高端化的计划之后,第一手抓的就是设计 。」 品牌向上抓设计,小鹏的产品过渡策略能够印证这一点。特斯拉之后,大家都明白了从高往低来下放产品是最能够立足品牌形象的做法。小鹏的产品策略则是反其道,2019 年 3 月 22 日,前梅赛德斯奔驰设计师 Do Young … 继续阅读

1711km 极限续航+1000m 记忆泊车,影酷「双料王」

· Jul 01, 2022 333

当汽车智能化、电气化成为不可逆的潮流,新一代的年轻消费者对于车辆体验的期待值水涨船高。今年 4 月,广汽传祺发布国内首个拥有双技术路线的混动品牌——钜浪混动,加速推动车型全面混动化。6 月 22 日至 26 日,作为首款搭载钜浪混动 GMC 2.0 的 SUV 影酷在钜浪混动一箱油极限测试中,历经三省八市,克服路况地势复杂、昼夜温差大、超高强度行驶等一系列极限挑战后,给出了一箱油最长跑 1711km,百公里油耗 3.2L 的亮眼成绩。 6 月 28 日广汽科技日上,全新升级的 ADiGO 智驾互联生态系统正式到来,其包含 ADiGO SPACE 和 ADiGO PILOT 两大系统,分别聚焦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大核心场景实现了全新进化。6 月 30 日,作为实现全新 ADiGO 智驾互联生态系统首发搭载的车型,「 未来科技先锋 SUV」 传祺影酷再次通过一场智能科技品鉴会向外界展示了自身超凡的智驾「 超能力」,以媲美电车的智驾体验为用户带来智能管家式领航科技体验,全面满足消费者对未来智能用车的想象,领潮汽车智能进化。 能力拔群的 ADiGO  PILOT,以 未来智驾体验 攻克用车难题 城市道路越来越拥堵,停车位愈发紧张,让广大车主无论是驾车出行还是停车,都变得更加困难。而通过搭载广汽自研的 ADiGO PILOT 带来的智驾体验,影酷用更具科技感的智驾体验解决了当下人们面临的出行难题,让驾车出行更简单。   在泊车挑战现场,影酷就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超级泊车的强大之处。面对现场狭窄、刁钻的车位,它都能自主轻松泊入,既快又精准,堪比老司机。在活动现场,影酷向双侧更窄的停车位发起挑战,两侧布置的路障更是增添了不少惊险,最终影酷还是成功泊入,So eazy! 即使面对「 死胡同」 里的「 最后一个」 车位,影酷也能通过辗转腾挪,停车入位,全程不用驾驶人员进行干预,赢得现场人员的喝彩。 而且,影酷还具备 1000 米超远距离记忆泊车的能力,车主只需在停车场门口下车,车辆自己就可以驶入停车场自主泊车,轻松方便。车主取车时也只需进行远程召唤,车辆即可自动行驶到你身旁。而在记忆泊车过程中,影酷还可以自主避开障碍物,未来感十足。 通过搭载广汽自研 ADiGO PILOT 的超级泊车,影酷聚合了记忆泊车、遥控泊车、融合泊车、一键泊出等功能,能实现跨层泊车、窄车位、极限车位、室内外停车场自主泊车,从而彻底攻克了停车难题,让车主不再为停车犯难。 除了表现极为亮眼超级泊车,影酷所搭载的 ADiGO PILOT 还实现了 L2 级智能驾驶辅助能力。其中包括前碰撞预警功能(FCW)、主动制动辅助系统(AEB)、车道偏离警告(LDW)、车道保持辅助(LKA)等 8 项安全驾驶辅助和自适应巡航(ACC)、智能限速巡航(iACC)、交通拥堵辅助(TJA)、集成巡航系统(ICA)等 6 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全面提升车辆安全性、减轻驾驶负担的同时,收获更多智驾乐趣。 在行驶途中,驾驶人还可通过借助影酷搭载的 W-HUD 抬头显示系统及 AR 导航地图,在提升驾驶安全性,避免开错道路同时,可以解锁更多驾驶乐趣,让开车就像是玩一场 AR 游戏,智趣满满。 能实现如此能力拔群的智驾「 超能力」 与软硬件的融合息息相关。硬件方面,影酷整车搭载了超声波雷达、环视摄像、前向摄像、前向雷达、侧后方雷达等 27 个行业内领先的智能感知传感器。软件上,借助 ADiGO PILOT 超感无忧智能驾驶系统,让智能驾驶真正服务于用户,打造了更为美好的驾乘体验,也让未来驾驶体验触手可及。 ADiGO SPACE 赋能,超感交互智能座舱 体验跃迁 作为「 未来科技先锋 SUV」 影酷带来的智能是从外至内的。身处影酷座舱内部,用户可与车机连续对话,进行不间断交流,让车机系统完成一系列指令同时,还能与其闲聊解闷。而在语音助手点歌时,车机也可以根据驾乘人员的当前情绪,播放对应类型歌曲,让智能车机更有灵性、更贴心。   在硬件配置上,影酷内搭载同级领先的 14.6 寸超级大屏,搭载行业顶级高通骁龙 8155 芯片,更拥有同级独有 3 个 OMS 乘客监测系统+1DMS 驾驶员监控系统,通过融合星灵软硬件架构,让影酷 ADiGO SPACE 智能座舱的智能实力远超同级,也让座舱系统为消费者带来更为聪明的智能体验。 影酷还配备头枕音响,可独立发声,全车其他扬声器播放声音也不被头枕音响的声音打断。在现场体验中,驾驶人就算在车内音乐声音很大的情况下,也能听清导航、接打电话等,车内乘客不受影响,也保障了良好的隐私性。 同时,影酷座舱还改变了传统的点按操作,为用户准备了手势切歌、手势切地图、比心收藏歌曲、手势拍照等操作,还具备了疲劳缓解、智能通风、分神提醒、高速路口分心提醒、通话降音等感知交互方式,让科技愈加成为人们五感的延伸,也让座舱内部的科技体验更加酷炫,备受年轻人喜爱。 作为更智能的场景解决方案,影酷搭载 ADiGO SPACE 打造了真正懂用户的多维智能座舱,集成了生态地图、日程助手、小祺推荐、官方车服务、广汽魔方等一系列产品、服务,并通过广汽智能座舱系统 ADiGO OS,为用户打造了「 常用常新」 和「 千人千面」 的第三生活空间,实现座舱体验的行业领先。 「 未来科技,今日先享」,目前,广汽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在影酷上均已实现落地应用。钜浪混动 GMC 2.0 所具备的「 高品质、低油耗、强动力、更安静、超平顺」 的「SMART」 科技体验也已经历经验证。同时,作为广汽全栈自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首款落地车型,影酷更满足了更多年轻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旺盛需求。在钜浪混动 GMC2.0 混动系统与 ADiGO 智能生态系统的共同加持下,影酷将为更多年轻消费者创造极致省油,且极具智能化的用车体验,创造更美好的移动出行体验,持续推动汽车产业电气化、智能化进阶。

荣威 RX5 的「多一点」产品策略

· Jul 01, 2022 333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盲订开启以来,热度持续攀升,此次通过线上直播课形式,深度解读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在空间、静谧、舒适及驾乘上的体验,展现产品开发团队的「 多一点」 精神。 不会有人拒绝空间更宽敞的车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拥有 2765mm 同级最长轴距、1890mm 同级最宽车身,并在舱内空间「 零压缩」 的情况下对车高进行降低,使整车高宽比达到 88%,真正做到「 宽体低趴」,让用户潮流动感与稳定性兼得。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全方位拓展空间优势,以超越同级的空间表现,为用户提供舒适驾乘体验。舱内垂直空间高达 1200mm,带来宽绰头部空间,在车内无需弓身。前、后排横向肘部空间同级表现最好,前排主驾单侧肘部空间达到 388mm(行业平均为 377mm),后排为 400mm,比同级竞品多 10-23mm,同时扶手宽度、高度也优于竞品,给肘部留出充分的伸展空间。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的座椅前后调节范围扩大至 240mm,高低调节范围扩大至 60mm,几乎能满足所有用户的坐姿调节需求。身高 1.73 米左右的乘客分别坐进前、后排,并将坐姿调至舒适状态,此时后排乘员仍有近 3 拳的膝部空间与近 1 米的腿部空间,乘坐空间宽适。 通过匠心布局,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具有超大行李厢空间。行李厢尺寸为 910*1028*455mm,总容积达 340~1291L,在不收起遮物帘的情况下,可轻松收纳 28 寸+24 寸+20 寸三个行李箱,非常适合长途旅行和全家人出行。此外,在乘客舱及行李厢内还有多达 22 处储物空间,如行李厢毯下储物盒、行李厢两侧网兜、中控后端储物盒及中控镂空储物盒等,给用户多样化的收纳选择。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通过缩小 ADB 罩盖的宽度、降低整车质心等技术,将前方视野盲区减小 1.2m,可提前发现蹲下玩耍的儿童,以清晰视野为安全行车提供保障。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对中控的倾斜角度,球头的大小握感,以及方向盘与屏幕的相对位置等进行了调整,既彰显越级豪华工艺,也传递出对用户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为了提升用户长途驾驶的舒适感,新车采用了手部调节空间宽达 43mm 的一体式太空零重力座椅,以优秀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完美贴合驾车者身体曲线,带来极致亲肤的包覆体验。油门踏板也通过人机验证模型,进行了多达数百次的评估及优化,实现轻盈脚感。 「 多一点」 静谧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以减振隔音、吸收噪音「 双管齐下」,从源头和路径上,针对发动机振动以及声音品质、整车风噪、整车路噪、零部件噪声等高感知区域,进行创新性设计,并采用业内首创多层减震隔音与高倍率吸音设计,怠速下静音效果媲美电动车。   为实现路噪的优化,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在激励源及传递路径上精心打磨,打造出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优异噪声表现:乘客舱内,驾乘人员的噪音舒适度评分为 78(行业平均水平为 70),接近豪华品牌 40 万元价格区间的 SUV。 在激励源上,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采用上汽蓝芯动力 GS61 1.5T 发动机,传承「『 中国心』 十佳发动机」 优秀基因,运用全新技术,消除高频噪音,通过至臻把控,使发动机声音更趋温和、润而不躁,让用户的舱内听感更舒适。 在振动与噪声传递路径上,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应用行业首创柔性副车架结构,将来自地面的振动与驾驶舱分隔,带来更优异的减震效果和良好的路噪表现。该车型的车身扭转刚度高达 25000Nm/deg、车身模态高达 45Hz,强壮的结构设计,有效降低来自底盘及路面的激励,同时抑制发动机振动噪声。T 型发动机悬置和锥型变速箱悬置结构形式,既保证可靠的结构强度,又提供 10 倍的隔振率。190Hz 超高模态前围,有效降低发动机振动带来的整车响应。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全车覆盖超过 41 处静音措施,覆盖面积及用料扎实程度在同级车中位居翘楚,针对关键部位,更采用行业首创的高倍率吸音材料。在前舱声学包、下车体声学包、车身空腔等 21 处关键部位采用声学隔断,如前围内隔音垫采用多层减震、隔音设计的「 三明治结构」,其双层墙效应能有效隔绝发动机舱内噪声。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的怠速噪声低于 36dB(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带来「 静」 似图书馆级的沉浸式体验(图书馆环境噪音为 40dB),呼吸静可闻。车辆怠速振动为 0.02m/s²(同级平均水平 0.05m/s²),震如心跳,微不可察。 不同车速下,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的加速噪声和振动表现也优于同级车型。加速噪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1-2dB, 加速振动设计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达 0.07m/s²。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通过对整车造型和各种型面及细微结构的打磨,针对气吸、空腔和压力脉动等进行多维降噪,经历 40 小时的风洞试验验证,以及 138 个版本的方案迭代优化,实现高速工况下「 风动而车静」 的优异表现。当车速达到 120km/h,车内前、后排语音交流的清晰度仍可达到 75%以上,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4.3%,达到 25-35 万元 … 继续阅读

2022 年的车企不该如此沉默

· Jun 29, 2022 333

对于新能源产品,日产需要表现得更自信些。 2022 年最让我惊喜的产品是东风日产轩逸的 e-POWER 版,既具备纯电车的驾驶感受,又有混动车的油耗表现,传承了日产祖传大沙发的乘坐体验,终端优惠完,同配置的 e-POWER 车型只比燃油版贵 1.5 万,这一价格与丰田的混动技术的溢价相当,销量却有天壤之别。 这款车并不被消费者所熟知,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得以试驾,我甚至已经忘了自己还曾参加过轩逸 e-POWER 的发布会。 那是 2021 年的上海车展,东风日产展台上挤满了媒体,一场以战略布局为核心的发布会上,东风日产将主要篇幅留给了换装三缸发动机的新奇骏,围绕 e-POWER 车型上市的内容不过寥寥几句。当然,后期 e-POWER 的销量也在预料之中,轩逸是国内销量最好的 A 级轿车,甚至不用加上「 之一」,单月销量破 4 万都是常有的事。与之相比,轩逸 e-POWER 显得格外冷门,平均单月销量不过一千余台。 纯电版轩逸在国内市场折戟之后,东风日产在新能源产品上表现得格外不自信,6 月 18 日在国内开启预定的 ARIYA 是继 e-POWER 版轩逸后,又一典型例子。自 2020 年全球首秀过后,每次国内的大型车展上我们都能见到 ARIYA 的身影,而迟迟不得上市的它,成为了给日产电动化决心做背书的背景板。 从平台到设计再到座舱交互,ARIYA 这款产品绝对能颠覆我们印象中那个较为保守的日产的形象。但新鲜感总会被时间磨平,与其同期亮相的传统车企的纯电动产品还有凯迪拉克 LYRIQ,同样是走了两年才得以上市,但在过去的时间里,上汽通用围绕 LYRIQ 和奥特能平台的传播一直没有中断,郎平站上奥特能平台的广告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相较之下,日产 ARIYA 明显缺乏热度,预售发布会当天,知乎平台上出现一侧问题「 东风日产首台电动 SUV ARIYA 开启全面预订,这款汽车都有哪些亮点?」,三天后该问题只得到了一个回答和 68 个浏览量。 汽车从传统内燃机转向电动化的过程是非常快的,新势力的崛起证明了在供应链成熟的中国市场中,重新建立一家汽车品牌并实现扎稳根基并不是不可能。面对电动车产品,消费者原有的品牌认知正在发生改变。上汽通用的做法也在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投入大量资源在电动化上,也是希望在一个新的市场环境中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 没有一家传统车企可以在重新洗牌后的市场中有恃无恐,如同轩逸 e-POWER 一样,同样是增程形式,但绝大多数消费者只知道理想、岚图、赛力斯,不知道日产还有 e-POWER。 一场欠火候的盲订 日产 ARIYA 启用了盲订的形式,或许是为了接地气,但我并没有看透其盲订的逻辑。在恨不得每周都有新车上市的电动车市场中,大家采取盲订的策略也是为了快速抓取目标用户,而用膨胀金等手段促进预定用户锁单。但采取盲订策略是有前提的。 首先,品牌对于用户有足够的吸引力。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是特斯拉,2016 年特斯拉发布 Model 3,即便用户知道特斯拉会跳票,但也收获了全球范围内大量的订单。在电动车市场相对空白的阶段,特斯拉带着 Model S 横空出世,奠定了其电动车行业先锋的定位。在 2016 年那个时间点,鲜有人真正体验过特斯拉的产品,但在多数用户心中,特斯拉的产品是具备颠覆性的。 正如上面所讲,电动车品牌格局被打乱之后,传统车企并不具备明显优势,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是有限的。 第二点,当品牌没有足够强的吸引力之前,车企便需要给产品造势,通过传播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从而获得首批用户。例如智己 L7,不仅在发布前进行了多轮传播,还发明了「 天使轮用户」、「 原石谷」 等词汇,不论最终效果如何,起码符合吸引消费者关注的逻辑。 第三点,产品的性价比和用户权益。在用户权益方面,日产是合资品牌车企中少有的为用户提供预定膨胀金的,政策如下。 6 月 18 日政策公布起至 7 月 31 日(含当天),预付 1000 元订金,即可在支付尾款时享受 1000 抵 4000 的订金膨胀礼;8 月 31 日(含当天)前下订的用户,享受 1000 抵 3000 尾款现金的福利;9 月 30 日(含当天)前下订,则可享受 1000 抵 2000 的权益。与此同时,6 月 18 日中午 12 点前通过 ARIYA 测试版小程序已经支付盲订金的用户,同样享受抵扣 4000 元尾款现金。 预定金膨胀可以促进用户锁单,但在没有前面两点做铺垫的前提下,盲订本身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如果 ARIYA 在预售时能够带来预售价格,让用户对该款产品的性价比有初步的判断后,或许订单量会更高一些。 诚然,产品力才应该是决定一款汽车产品销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不过酒香也怕巷子深,让产品获得肯定前一步是让消费者认识到该款产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车企在产品上市的前期工作上大费周章。 能为日产扳回一城的只有产品力 我们说回到 ARIYA 这款产品本身,ARIYA 是日产定义的旗舰级纯电动 SUV。该款车型基于云图平台打造,平台由雷诺-日产-三菱全新联盟开发,专为纯电汽车设计。从用户角度出发,平台带来的优势分为两点:空间和续航能力。 ARIYA 车身尺寸 4600*1900*1650mm,轴距 2775mm。纯电平台在轴长比上的优势被 ARIYA 发挥得淋漓尽致,空间利用率提升了 23L。从尺寸定位出发,市场中与其形成竞争关系的产品是南北大众的 ID.4。 云图平台能提升 16%的电池容量,据悉 ARIYA … 继续阅读

嬴彻科技获颁 L4 级「主驾无人」自动驾驶重卡公开道路测试牌照

· Jun 28, 2022 333

2022 年 6 月 24 日,嬴彻科技在浙江德清获颁国内首张 L4 级「 主驾无人」 自动驾驶重卡公开道路测试牌照。 此次颁发的 L4 级无人驾驶重卡公开道路测试牌照,可以在指定区域内进行主驾无人的自动驾驶测试,嬴彻将进入更开放、更高阶、更贴近实际运营场景的「 主驾无人」 测试阶段。 此前,嬴彻科技已于 2021 年 12 月 23 日在莱芜封闭高速测试场地内完成了国内首次具备量产基因的 L4 级无人驾驶重卡测试,全程模拟了国内最丰富、真实的场景和交通流,对 L4 能力进行全面展示,全程无人驾驶,无远程干预。 嬴彻科技创始人兼 CEO 马喆人表示:「 嬴彻成为德清首家颁发重卡无人驾驶测试牌照的自动驾驶企业,这是对于嬴彻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能力的极大肯定。嬴彻将利用好道路优势,实现在技术和产品上的进一步领先,为中国的自动驾驶产业实现新的突破。」

新朗逸能否凭借年轻化优势续写下一个 500 万的故事?

· Jun 28, 2022 333

上汽大众朗逸车型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走过了 14 年时间,从 2008 年正式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达 500 万台之多。6 月 23 日,「 新时代国民家轿」 新朗逸正式上市,携「 双前脸」 战略而来,进一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新朗逸提供 3 种动力选择,7 种车色,共计 8 款车型配置,其中一款为「 五百万版」 限量车型。新朗逸建议零售价为 12.09 万元-15.09 万元。 现在购买新朗逸可享多重购车礼遇,75%购置税补贴 ,2 年 85 折或 3 年 8 折保值回购,老客户 8000 元增换/购补贴,「500 万+1」 朗逸老车主推新成功各获 800 元等值 V 豆等。 双前脸,撬动不同消费圈层 目前,A 级细分市场消费者年龄层呈现年轻化趋势,新朗逸在覆盖原有成熟家庭用户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撬动追逐时尚的年轻购车群体。星空版的出现,或将成为朗逸销量的新增长极。 新朗逸星空版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都散发出强烈的年轻化气息。前格栅的星钻元素呈现向外扩散的动感效果,搭配各类炫酷运动套件,更有爷青灰专属配色加持。 新朗逸则继续承袭了朗逸家族大气、从容的基调,前脸标志性的水平进气格栅再次进化增大。全新的灯光造型进一步提升辨识度,与熏黑 LED 立体尾灯的犀利轮廓形成呼应。 高质感,营造车内适逸空间 进入新朗逸座舱内,高品质的软性材质和细腻做工,莫兰迪配色的运用,12 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加之恰到好处的氛围灯。全新的家族式方向盘,空调出风口、10.25 英寸液晶仪表盘、门板等处,采用炫银质感的环保镀铬加以修饰。打孔皮质包裹座椅,柔软舒适的皮质配以米字格交叉纹路。 朗逸星空版的内饰潮酷十足,采用石墨黑的高级皮质面料,在空调出风口,座椅缝线和扶手处使用红色作为点缀,红黑配色强化了运动属性。 科技感,塑造智慧座舱新体验 除了在造型上敢于突破,新朗逸在科技配置上的升级也颇具诚意。中控屏由原来的嵌入式改为 12 英寸悬浮式设计,与 10.25 英寸的全液晶数字仪表强强联手。 交互方面,新朗逸搭载了上汽大众最新 MOS 3.X 智慧车联系统,可实时更新地图,智慧预测导航,更有情感化的语音助理,一站式的智慧服务,拥有无线 CarPlay 功能以及各类车载小程序,带来更便捷的驾乘体验。智能安全辅助方面,新朗逸配备尾部倒车雷达、泊车后视影像系统和可自动下翻的外后视镜;更有带启停功能的自适应巡航系统和 AEB 自动刹车辅助系统,在行驶过程中持续分析车道与前方交通状况,为驾乘者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品牌力,500 万车主实力背书 如今朗逸这个名字,已成为「 国民家轿」 的象征。2008 年,朗逸问世,强劲的产品力助推其在销量上一路狂奔。2012 年,第二代朗逸上市后,累计销量首跨百万辆门槛。2015 年,朗逸家族集体焕新上市,销量旋即突破 200 万。2021 年,朗逸累计销量跨越 500 万大关,车主们真实的购买力,是这款「 国民家轿」 最有力的背书。 朗逸的成功不仅源自产品力的不断革新,更来自于对消费需求和社会文化的深刻洞察。此次上市,新朗逸大玩谐音梗,「 爷青灰」、「 天珍蓝」、「 开场白」 的车色命名,为它注入了更多有趣的灵魂。 焕新而来的新朗逸,让我们看到了一款「 国民家轿」 的更多可能性,它可以优雅大气,也可以时尚运动,可以家用,也可以有趣,这就是新朗逸的双重魅力所在。

全新斯柯达柯迪亚克,户外生活新选择

· Jun 28, 2022 333

因为疫情的原因,人们会将户外活动作为周末休闲娱乐的首选,因此 SUV 也成为了市场中炙手可热的车型。6 月 18 日,上汽大众斯柯达旗舰 SUV 全新柯迪亚克焕新上市。新车共推出 6 款车型,包含两款 5 座车型、两款 7 座车型以及两款运动版 GT 车型,售价区间为 18.69 万元-24.39 万元。 柯迪亚克是斯柯达 SUV 战略的首款车型,也是斯柯达品牌的旗舰 SUV。全面焕新升级的全新柯迪亚克是为喜欢自驾游、露营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注重品质与实用价值的懂车之人量身打造的高品质德系 SUV。 全新柯迪亚克 TSI330 五座尊享版 186,900 元 TSI330 五座奢享版 199,900 元 TSI330 七座奢享版 203,900 元 TSI380 七座四驱旗舰版 243,900 元 全新柯迪亚克 GT TSI330 奢享版 203,900 元 TSI380 四驱旗舰版 243,900 元 全新柯迪亚克在内外饰设计、用料和智能网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本土化的设计研发和升级,使产品变得更加精致,更加智能,更加能满足国内用户的用车需求。 五大产品亮点   享你所想 全新柯迪亚克产品力迎来全方位提升,拥有流晶精致设计、多元质感空间、情感智联科技、德系精敏驾控、实时无忧安全五大产品亮点。 设计上,全新柯迪亚克在水晶切割设计语言基础上进化出流晶精致美学,采用海外 RS 运动版车型造型风格。内饰方面,为国内市场定制的 12 英寸悬浮式中控屏,搭配前排一体式运动座椅以及大面积使用的软性包覆材料、打孔皮质。 运动版车型全新柯迪亚克 GT 则为轿跑 SUV 造型,提供超越同级的 20 英寸精车轮毂以及曜黑进气格栅、运动化 V 字造型扩散器等众多个性化设计。 空间上,2,791mm 超长的轴距让全新柯迪亚克得以轻松布局 5 座及 7 座。最大可扩展至 2065L 的后备厢空间。车门雨伞槽、眼镜盒、B 柱衣帽钩等多达 22 处灵活储物设计。 车载互联领域,全新柯迪亚克全系标配 MOS 3.X 全新一代智慧车联系统。这是该系统首次应用于上汽大众斯柯达车型,为用户解锁 AVATAR 人工智能伙伴、生活场景智能服务、自驾游路书、行车视频录制及拍照等全新玩法,结合手机无线充电、苹果 CarPlay/百度 CarLife 无线映射等新功能。 动力操控方面,全新柯迪亚克起步即搭载 2.0T 涡轮增压发动机。旗舰版车型换装 2.0T 性能版发动机,配合弹射起步模式、智能四驱系统,0-100km/h 加速为 7.5 秒。 安全更是全新柯迪亚克的底色,运用 9 大智能安全技术。360°全景影像、主动刹车、前方安全辅助系统、盲点监测、ACC 自适应巡航等功能一应俱全,为驾乘人员带来周全的行车保障。 德系品质  彰显本色 作为一款德系 SUV,全新柯迪亚克众多车身零部件,在研发之初以远高于国标的严苛标准牢牢把关,确保整车经久耐用。其内饰设计以 15 年使用寿命为基准。空调出风口和副驾驶手套箱等使用频率较高的部件必须满足 20,000 次耐久试验。前排中央扶手的滥用力高达 800 牛,相当于能承受 80 公斤体重的人坐在上面。 针对年轻用户尤其关注的车载互联系统,德系标准同样一丝不苟。全新柯迪亚克 MOS 3.X 系统需在台架上进行上万次稳定性开关机测试,并满足每 10,000 公里重启少于 1 次的性能指标。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全新柯迪亚克出品于国内领先的工业 4.0 标杆工厂,应用了 6 工序 8100 吨高速冲压、激光焊接、高精度拧紧枪、PVC 底盘装甲、空腔注蜡、高度自动化装配等工艺。 多重购车礼遇 … 继续阅读

十万元以下的智能汽车,能力几何?

· Jun 24, 2022 333

每次试驾十五万元以下的智能汽车,就会想到周鸿祎与何小鹏隔空对峙的戏码,时间过去这么久了,现在只记得一个核心观点「 十五万是智能的基础门槛,十万以下则无从谈起智能这两个字」。 有二位大佬的辩论在先,试驾十五万元的电动车时我都不会带着过高的期望值,而这次试驾几何 E 的售价区间在 8.78-10.48 万元,直接击中了预期的最低点。但这个世界上的「 真香事件」 层出不穷,往往就出现在你将预期放低的时候。 取电车之长,舍不实续航 我们必须承认成本与体验是正相关的,所以古话讲得好「 一分价钱一分货」,即便如此,我们也会觉得一些产品是物超所值的,因为这些产品更懂得在功能配置上做取舍。几何 E 的车身尺寸数据为 4006*1765*1550mm,轴距 2485mm,定位小型 SUV,目标群体是年轻人。 电动车轴长比更大的优势在几何 E 上也有所体现,小型 SUV 饱受诟病的问题是后排空间过于局促,实车体验之后,几何 E 的后排表现尚可,当我将主驾驶座位调整为很舒服的开车坐姿时,正后方的腿部空间仍然够用,同时头部空间也没有压力。 在满足后排空间需求的同时,几何 E 也提供了容量为 295L 的后备箱空间,完全能够满足年轻人的用车需求。 续航能力是我们本次测试的重点内容,对于追求性价比的用户来说,他们最关注的一定是一台电动车的基础能力,智能化是加分项,但正常来说 10 万左右的价格摆在这里,一般消费者的心理预期都会向基础项转移。 测试车型为几何 E 的霹雳虎版本,CLTC 工况下的续航能力是 401km。除此之外,几何 E 还提供 320km 续航和 380km 续航的车型。 测试的出发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老胡汽车美容店,终点为门头沟区的潭柘寺停车场,单程 67km,往返共 134km。出发时表显续航里程为 355km,跑完全程后电量剩余 207km,总计消耗里程为 148km。   这一数据与实际里程差距 14km,但测试当天北京的天气是大雨,这点极不利于电动车的能耗表现。1. 积水路面会带来更大的阻力;2. 轮胎与路面之间会出现「 水滑」 现象,造成轮胎抓的力降低,动力消耗增大。另一方面,整条路线的多数形式场景位于高速环路,测试开始于上午 10:30 不输于高峰时段,多数时间里的车速处在 80 公里每小时以上的区间。恶劣天气会影响高速状态下的风阻表现,进而增加能耗。 综合所有客观条件来看,几何 E 的续航能力是非常扎实的,在非极端天气的环境中做到实际里程与续航里程 1:1 并不难。 智能化:宁给 5 个十分体验,不放 10 个五分配置 在智能化上几何 E 也采取了取舍原则,几何 E 搭载的是一套 L2 级辅助驾驶系统,支持 ACC、AEB、LDW、IHBC。通过前置单目摄像头对前方空间(距离 150m,识别角度水平 100°,垂直 33.6°),最多可识别前方行驶轨迹道路中 25 个目标(车辆、二轮车、行人)。 我相信 10 万的价格是无法支持车道保持、变道辅助等功能的,即便有,也会是「 青春版」,在 10-15 万的区间内,我体验过具备车道保持功能的辅助驾驶系统,体验是一言难尽的,与其在车道内「 画龙」 不如不给用户这个功能。所以在这件事上几何想得非常明白。 那么已经上车的功能表现如何呢?有几个细节可以与大家分享。首先是车道偏离预警,我们前边提到了试驾当天是大雨天气,恶劣天气对以视觉为主的辅助驾驶系统并不友好,尤其是在识别车道线时,所以我做了 10 次测试,刻意地将车贴近车道线看是否能触发车道偏离预警,结果是 10 次均有提示。 第二点是 ADAS(高级辅助驾驶)可视化功能,在我开启 ACC 功能后发现,如果前方车道变为大曲率弯道,ADAS 可视化界面中的车道线也会跟着变化。并且 ADAS 功能能够将识别到的车道线形式投射在可视化界面中。比如我在最左侧车道行车时,左侧是实线右侧是虚线,而我在仪表屏中看到的车道线信息与现实是相同的。 通过上述两个细节,几何 E 仿佛在告诉驾驶者「 我看得很清楚,你可以放心使用」,同时也展现了几何 E 在智能化上的能力,成本问题使得部分功能无法上车,但上了车的都能给到很好的体验。 智能座舱方面,交互硬件是一块 10.25 寸高清仪表屏和 10.25 寸高清中控屏,视觉上好似一整块大联屏。交互方式是触控和语音。 第一点要讲的是几何 E 的语音能力,其上搭载的是科大讯飞 3.5 代智能语音系统。我们不能要求一台售价十万的车打通座舱内语音与车控的所有功能,做到「 可见既可说」,但既然给到用户语音功能,那么它的识别率一定是重点考察项。 我们通过「 导航到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镇满兜村」 这非常拗口的话对语音的识别率进行了测试,结果是测试三次都能准确识别。同时车机导航地图附加搜桩按键,附近充电桩状态一键可查。   车机端提供了情景模式,但没有比较开放的生态,也没有应用市场。当然这点也比较好理解,几何 E 的车机屏幕的分辨率和尺寸是符合十万级定位的,即便车机生态中有视频应用,想必体验也是比较一般的,所以化繁为简,为主要的应用腾出更多空间。音频上,几何 E 聚合了喜马拉雅、酷我音乐等常用娱乐应用。 产品亮点 除了电动车的基础能力和智能化能力,几何 E 本身还有几处亮点。 在车辆中控台的前方设计的交互灯,支持解锁、开门上车的迎宾灯语效果,三种迎宾光效:晨曦微光、炫彩极光、迅电流光切换。支持充放电时的呼吸显示,根据电池 SOC 切换显示颜色。(充电 5min 后熄灭,充电过程中解锁先显示迎宾效果,再显示充电指示,0-30%红色,30%-80%蓝色,80%以上绿色),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喜好。 无感上下车体验,当用户在车机端设定了导航路线、选定了播放歌单后,若中途下车,再次回到车上后导航路线和播放的音乐会继续,非常实用的设计。 最后 在几何 E 上我们会发现,明确目标用户想要什么,在功能上进行「 断舍离」 是打造中低端智能电动车的核心法则,与其成为「 我全都要」 但体验一般的平庸之辈,不如在几大常用功能上做出彩的体验。

售价 17.5-21.8 万元,广汽 Honda e:NP 1 极湃 1 正式上市

· Jun 21, 2022 333

6 月 20 日晚,广汽 Honda 以一场沉浸式直播发布会,宣告全新电动品牌 e:NP 首弹产品 e:NP1 极湃 1 正式上市,综合补贴后售价 17.5 万元—21.8 万元。新车定位「 极致驾趣 EV」,共推出 420km/510km 两个续航版本,四个车型派生,满足消费者更高阶的纯电驾趣之选。【广汽 Honda e:NP1 极湃 1 上市价格】在购车权益方面,于 2022 年 6 月 20 日—2022 年 8 月 31 日期间下定并后续交车的广汽本田 e:NP1 极湃 1 的用户,将享有以下权益:「 安心质保」 服务(3 年或 12 万公里整车质保,及 8 年或 15 万公里三电质保)、「 无界智联」 服务 (「OTA 5 年免费升级」 及「 流量免费畅享」 权益)、「 随心充电」 服务(充电桩免费送装或 2500 元充电卡券二选一)及「 无忧服务」(首任车主专享的「 三年慧享包」 服务),广汽本田以诚意满满的权益政策,带给用户周到、专属的购车礼遇。 创新「无界」,引领时代 以「 无界」 创新,打造「 无界」 体验。广汽 Honda e:NP1 极湃 1 直播上市,打破时空边界,以 360 度「 云探店」 形式, 全方位展现 e 中心极简至美的未来风范,解锁无界电动时代的全新购车体验;更有资深测评 UP 主、旅游 UP 主,结合真实可感的多元场景,亲身体验 e:NP1 极湃 1「 动、智、美」 的产品实力,完美演绎了「 年轻人的第一台电动车,就从 e:NP1 极湃 1 开始!」【上市发布会 360 度「 云探店」】所有的光芒,都源于创新精神的绽放。23 年前,广汽本田首台全球同步车型国产雅阁下线、全国首家 4S 店开业,同步开创了产品与生态的新纪元;23 年后,广汽本田全面发力电动事业,打破自身边界,以极致融合开启电动时代进阶之路。全新产品、全新工厂、全新渠道、全新车生活体验等,一切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创变——广汽本田面向未来发起全新的挑战,将产品价值与体验价值进行极致融合,全新电动品牌 e:NP 应势而生。【广汽本田利用智能互联技术打造全新「e 中心」】在研发方面,广汽本田融合本田 70 年造车底蕴和中国的本土资源,以极致无界的研发为 e:NP 品牌持续赋能;在制造领域,计划于 2024 年竣工投产的广汽本田全新电动车工厂,将全面应用 5G 网络技术,导入多项「 智能化」 革新,以实现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应对;在渠道方面,广汽本田利用智能互联技术打造全新「e 中心」 与「e 空间」,成为第一家融汇线上专属直销模式与线下专属体验模式的合资车企;在服务方面,打破实体线下与虚拟线上的边界,为用户打造全场景极致服务体验。 驾趣「无界」,为你而来 作为广汽 Honda e:NP 品牌首款纯电动车型,e:NP1 极湃 1 承载着广汽 Honda 900 万用户的期待,新车基于专属的「e:N Architecture F」 智能高效纯电架构打造,集合动、智、美多重魅力价值于一身,以压倒性的行驶性能告诉世界,即使动力源改变,广汽 Honda 对于驾驶乐趣的追求不会改变!  【e:NP1 极湃 1 重新定义电动驾趣——丝滑、精准、不晕车】人车合一,车随意「 动」。依托 Honda 卓越的电控技术积淀,e:NP1 极湃 1 搭载业内优秀的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最大功率输出 150kW,匹配超过 20000 个不同驾驶场景的电机控制程序算法,使得 e:NP1 能够适应更加广域的驾驶场景,日常驾乘更舒适。针对用户驾乘电动车容易眩晕的痛点,e:NP1 极湃 1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