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Y 摩卡上市:进入新时代的钥匙,就是自己颠覆自己
如果说到车型命名,这两年应该没有谁能够跟长城一较高下,黑猫、白猫、好猫、大狗和坦克自出现便一「 名」 惊人。 这次,WEY 品牌的全新旗舰车型摩卡也终于迎来了正式上市,售价 17.58 万元——21.88 万元,包含特醇版、特浓版以及特香版三个车型版本在内的五款车型配置,而最受大家关注的激光雷达特醇版将于下半年正式公布售价。 摩卡定位为一款中型 SUV,全系采用 E20N 2.0T 米勒循环发动机+横置 9 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48V 轻混的动力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 157kW、最大扭矩 328N·m,系统最大功率最大功率 158kW、最大扭矩 388N·m。 并且,48V 智能轻混系统配合 E-Creep 纯电蠕行技术,可以得到更好的动力响应以及燃油经济性。 谁说硬汉不能摩卡 第一次听到摩卡这个名字的时候,你会不会与我一样,认为这应该是一款和 MINI 一样深受姑娘喜爱的、小巧灵动的车型? 很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虽然摩卡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但从这台车上我们依然能够找到 WEY VV5、VV6、VV7 的影子。即便摩卡更霸气、更硬派,但它依然有着非常强烈的家族化气息。 无论外观还是内饰,我们都只能用硬派来形容它。当然不是坦克那种豪迈,摩卡所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是科技与豪华的碰撞感。 我们需要一台什么样的智能汽车? 摩卡给出的答案是:具有「高智商」和「高情商」的「新一代智能汽车」。今年年初,WEY 品牌提出了「三智融合」解决方案,包括了「高智商」的智能驾驶、「高情商」的智能座舱以及智能服务。 智能驾驶 咖啡智驾是长城汽车重要的产品战略,首款搭载咖啡智驾的产品正是摩卡。 咖啡智驾采用可拓展架构,在未来将支持 L3/L4 以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拓展升级。咖啡智驾拥有包括感知冗余、控制器冗余、制动冗余、架构冗余、电源冗余和转向冗余在内的 6 大冗余系统。 目前,摩卡配备了 HWA 高速驾驶辅助以及四项智能泊车功能,后期通过升级可以实现 NOH 高速自动领航辅助驾驶。在下半年推出的激光雷达特醇版车型,还将实现 HWP 高速公路领航驾驶。 智能座舱 摩卡搭载了高通第三代数字座舱平台,内置高通骁龙 8155 芯片,这是一块是基于台积电 7nm 工艺打造的 8 核心车规级数字座舱芯片,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也正是 8155 芯片的搭载,使摩卡支持沉浸式图形图像、计算机视觉、AR-HUD、VIMS 面部识别等功能。 并且,高通骁龙 8155 芯片是一块支持 5G 的车规级数字座舱系统级芯片。在去年年底,长城汽车的 5G 车载无线终端也获得了工信部颁发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 智能服务 关于智能服务,WEY 将车辆的维保、定损、车险、救援、洗车、加油等用车服务集成在了车机中。今后,摩卡车主坐在车里就可以对维护保养进行预约与下单。相比以往传统的商业模式,无论对品牌、经销商还是车主来说,都会方便很多。 最后 汽车电气化、驾驶智能化、座舱情感化是目前智能汽车的主要研发方向。如今的汽车电气化已经经历了数次变革,而今年大家的目光似乎都聚焦在了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上。面对同质化汽车市场,率先「 变革」 将更快抢得先机。 当然,作为一家传统车企,变革对于长城来说其实很难。但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在智能化浪潮中长城的努力。此时的长城肯定也明白:与其被颠覆,不如自己颠覆自己。 WEY 作为最早进军豪华 SUV 的自主品牌,无论在外观还是内饰上,每一次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喜。而如今的汽车市场已经慢慢开始抛弃传统思维,进入数字化、节能化时代。面对摩卡卡的诞生,我们不得不认可自主品牌正在慢慢改变汽车市场的格局。
全球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发布,百度 Apollo 凭什么还是第一梯队?
有人认为自动驾驶是未来,也有人认为自动驾驶是泡沫。 定位为提供各类 Robotaxi 网约车服务及车队管理平台的 Lyft 最近宣布,将自动驾驶业务以 5.5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丰田子公司 Woven Planet。继老对手 Uber 于 2020 年底将自动驾驶部门 ATG 出售给 Aurora 之,仅仅过去还不到半年。 道阻且长,有人半途折返,自然也有人继续攀登。 全球知名咨询机构 Guidehouse 在近日发布了最新的自动驾驶竞争力企业榜单。根据执行能力(Execution)和策略能力(Strategy),Waymo、NVIDIA 等企业和来自中国的百度一起,被认为是处在头部的「领导者」位置,近年来风头无两的特斯拉则被划分在「跟随者」队列中。 这是 Waymo 第二年在 Guidehouse 报告中进入「领导者」阵营。同样第二年连续进入该榜单「领导者」位置的,还有百度。 人们不得不承认,自动驾驶的研发、落地和演进其实是相当长线的过程。不管是开放还是封闭,保守还是激进,终归离不开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 对行业来说,只有那些技术扎实、落地转化高效的参与者,才有资格进入接下来的对局。 勇攀高峰、沿途下蛋:百度的技术转化路径 Guidehouse 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是从企业愿景、市场策略、合作伙伴、生产策略、技术、商业化程度、研发进度等十个维度出发,对全球 15 家自动驾驶企业进行综合评估之后发布的榜单。 作为中国唯一一家连续杀入自动驾驶第一梯队的企业,这背后是百度作为入局自动驾驶领域多年的领悟。 百度 Apollo 在推进技术演进与落地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注定要迈过去的坎儿。「尽管 L4 级自动驾驶车辆的体验越来越好,但对于实现真正的无人化与安全,其实存有一些不确定性。」在百度 Apollo 生态大会上,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曾坦言道。 他用「人所共知的 bug」来形容自动驾驶车辆的实际体验。 商业环境中对 L4 级自动驾驶鼓吹、甚至向用户玩起文字游戏的营销,这一切令人不安。 路上的问题无分大大小,对于如何解决,百度 Apollo 的解法是车路协同。 在百度看来,车路协同具备全方位无死角感知的特性,全域的感知信息与场景语义的分析,能够让自动驾驶更安全、更智能。同时,道路设备与边缘计算转移了单车智能的成本,车载传感器成本能降低 30%。此外,路口的红绿灯通过传感器更精准的感知路面的情况及优化的配时,从而使保证交通的高效率和实时安全,节省警力,大幅度提升通勤的效率。 百度选择了将「聪明的车+智能的路=自动驾驶最优解」作为技术路径,用百度 Apollo 内部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勇攀高峰,沿途下蛋。 完全的自动驾驶就是终极高峰,沿途下蛋就是在过程中寻找机会。短期内寻找可商业化落地方式,用商业落地来反哺长期自动驾驶的实现。 适逢 2021 年上海车展,作为百度 Apollo 掌门人的李震宇公布了百度自动驾驶业务方面的最新进展: 百度 L4 级自动驾驶累积测试里程数突破 1000 万公里,由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打造的量产车型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展开规模化运营; 百度 Apollo 已与全球 70 多家汽车品牌建立起合作关系,已有 600 多款车型搭载 Apollo 汽车智能化产品; 2021 年下半年开始,百度 Apollo 自动驾驶每个月都会有一款新的量产车型上市,未来 3 到 5 年内预计前装量产搭载量达到 100 万台; …… 从百度 Apollo 掌门李震宇公布的信息中,很多是已经成型的既成事实,更多的则是已经上路的合作推进。 百度 Apollo 选择的路径已经初见成效。 灵活、开放的「乐高式解决方案」一直以来,百度都对外强调自己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之于汽车业务,百度也正是将智能驾驶作为抓手进行布局。 经历九个版本的迭代,如今 Apollo 自动驾驶平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自动驾驶开放方案。百度 Apollo 已经从最早的单车自动驾驶策略,发展为融合了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 V2X 的成熟体系。 随着对旗下业务产品进行了梳理,百度在 2020 年 12 月发布了「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形成智驾、智舱、智图、智云四个不同系列的产品线,灵活的定制组装方式对需求不尽相同的业务伙伴更加友善。「智舱」面向对智能座舱和车载 OS 等前装需求的合作伙伴,已经有超过 100 万台智能汽车实现小度车载 OS 前装量产搭载; 在「智驾」即自动驾驶技术的相关合作方中,威马、广汽等厂商赫然在列。百度通过提供 AVP 自主泊车(Automated Valet Parking)、ANP 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Apollo Navigation Pilot)、ACU 核心计算单元等产品,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灵活赋能; 百度 Apollo「智图」则是基于百度 AI 地图数据生产技术打造的智能领航系统,已经能够实现自动驾驶和 … 继续阅读
兰博基尼在坚持什么
在 2021 上海车展兰博基尼的展台上,我们看到了全球首次亮相的赛道专用限量版顶级跑车 Essenza SCV12,沿袭兰博基尼赛事基因的公路合规超级跑车 Huracán STO,以及代表兰博基尼 V10 产品家族全新颜色系列的 Huracán EVO 荧光特别版也首次在亚太市场亮相。 仔细想想,现在已经没有哪个品牌还在坚持使用大排量多缸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了,而兰博基尼为了更完美的诠释其品牌的运动精神和纯粹的激情,旗下每一款跑车和赛车都在坚持着这份纯粹。 而这份纯粹,兰博基尼从一开始,就坚持到了今天。 开篇 不要忘了当初兰博基尼开始制造跑车的契机是什么,是那个看不惯恩佐·法拉利在跑车市场统治地位的拖拉机制造商。是在那个年代的用实力充分彰显品牌个性的热血青年…… 变革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兰博基尼的命运跌宕起伏,但总有一款「 大牛」 车型不断延续,且总会有爱好者们把他们加入 Dream car 的列表,而步入新世纪后,「 小牛」 车型也开始蓬勃复苏,提高了兰博基尼在街上的能见度。 到了 2018 年,兰博基尼给我们带来了 Urus,这是一台叫做「 野牛」 的 SUV。与亲民毫无关系的兰博基尼开始进入 SUV 市场。随着全世界的 SUV 大浪潮,一台能够贴地飞行的超级 SUV 横空出世,兰博基尼将超级跑车惊艳的设计,非凡的驾驶感受融入到了一台多功能车中,从那之后我们也可握着带有兰博基尼 logo 的方向盘,穿梭在各种道路,解锁新地形。 坚持 这次上海车展亮相的最新赛道利器– Huracán STO(Super Trofeo Omologata),他是一台灵感来源于 Huracán Super Trofeo EVO,却也可以挂牌上路的『 赛车』。 小伙伴们戏称 2021 年的上海车展几乎成了『 新能源车展』,各个品牌都在展示自家的电动车,辅助驾驶等等,而倔强的兰博基尼展示的竟是一台由纯内燃机驱动,极其纯粹的车型。 在这个高性能车全面涡轮化,电气化的时代,只有兰博基尼还在坚持使用着大排量自吸发动机,搭载在 STO 上的 5.2L V10 发动机能爆发出 640 马力,推动整台车一路高喊到 8000rpm,自然吸气发动机线性的出力特性使这台只用后轮驱动的叛逆野兽更容易驯服。 Huracán STO 炫酷的外观不是徒有其表的装饰,而是兰博基尼在赛道上经验的转化,锐利的线条,考究的导流设计,兼顾发动机散热需求的同时,为 STO 提供了强大的下压力,配合上可以手动调整的尾翼,可在 280kM/h 的速度下产生近 450kg 的下压力,将整台车稳稳的按在赛道上,任由驾驶者将其丢进弯道。 同时大量碳纤维以及复合材料的使用,使得这台车干重仅有 1339kg,一台混动的卡罗拉都比他要重上几十公斤。减重效果虽然明显,但是兰博基尼绝不甘心,为了应对更强度的驾驶,STO 的底盘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借助增加的轮距,更硬的悬架衬套,特殊的防倾杆和兰博基尼的 MagneRide 2.0,STO 保留了了赛车的所有情感,将最真的的赛道驾驶体验完美带到公路驾驶中去。 兰博基尼 Squadra Corse 精神 Essenza SCV12 是由兰博基尼 Squadra Corse 赛事运动部门研发、Centro Stile 设计中心设计的赛道专用顶级跑车(hypercar),用于诠释最纯粹的赛道体验。作为 Miura Jota 和 Diablo GTR 等车型的直系继任车型,Essenza SCV12 搭载了兰博基尼有史以来最为强劲的 V12 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可输出超过 830 马力的强大动力。Essenza SCV12 采用了源自赛车的工程学解决方案,将先进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和前沿科技完美结合,呈现最纯粹的赛道驾驶体验。 从发动那台 V12 引擎起,这台 Essenza SCV12 的里里外外都会直击赛车手的灵魂,纯粹的内燃机,为赛道强化的底盘,极致的空气动力学套件等等。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兰博基尼的赛道精神,刺激着驾驶者的神经。 也许这样的车型才是兰博基尼精神真正的体现,是费鲁吉欧的初心,我们应该庆幸在这个高喊节能减排口号的时代背景下,兰博基尼这个品牌还在坚持 Super car 的传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营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 进取 另外,本次车展我们通过采访得知,兰博基尼接下来也将迎接电气化的拥抱,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够纯粹了,而是时候追赶新的潮流了,就像近年 Urus 的推出,不能说兰博基尼开始造 SUV 了就去否认他们的态度,Urus 是一台一眼看上去就能知道他属于那个品牌,这就是兰博基尼的风格,就是他们的坚持,不论什么车型,都会有他们自己独到的风格。 21 世纪已经过去了两个十年,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潜力基本被倔强的兰博基尼全部激发了,而电池电动机的技术也逐渐成熟,在这合适的时候,我们应该开始期待下一代兰博基尼的性能表现了,我也有理由相信,能有如此性格的品牌,定会坚持自己的纯粹,造出性格饱满的车型。
痛则思变,「鲸」既是变
4 月 15 日,上汽荣威官方放出了「 鲸」 的官图。在看到图片的瞬间,我竟也「 鲸」 呆了,这完全与之前荣威的任何系列车型都不相像。虽说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上汽荣威全新的系列,但竟没想到跨度如此之大。从设计外观就不难看出「 鲸」 这款车作为全新系列的产品,荣威还是在其设计和研发中投入大量心血的。将全新的设计理念以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体打造的一款 coupe suv。 足够早的新能源入场时间和亲民的价格还是让市场对荣威抱有一份期待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荣威一直在以 RX5 和 ei6 为基础,不断地通过「 魔改」 交出了 2021 年第一季度超过 3.4 万的销量这样一张不太具有说服力的账单。但痛则思变这个道理荣上汽集团还是懂得。 全新的设计语言,荣威「 走心」 作为荣威「 律动唤醒」 设计理念的第一款车型,在荣威「 鲸」 上几乎完全替换以往荣威产品系列的影子。荣威在「 鲸」 上使用从 2016 年推出的家族式律动设计进行大胆的跨界。倘若把「 鲸」 遮住车标,我想能够猜出它是荣威旗下车型的人寥寥无几。 如果说现如今的主机厂商想要进行向上发展,那么要面对的毋庸置疑就是市场需求。由于近年来年轻消费者对于汽车需求急速上升以及年轻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追求,几乎全世界的主机厂都在迅速并且尽可能的吸引年轻消费者们的注意,荣威汽车在浩浩荡荡的市场抢夺战中并没有拔得头筹,在销量上可以说是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所以说痛则思变,荣威「 鲸」 就是上汽荣威含着「 痛」 为市场打造的一款「 变」。 所以「 鲸」 将全新的设计理念以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体打造的一款 coupe suv。 中规中矩却又在细节上惊喜不断 在中网部分的格栅区并非类似传统格栅或是像特斯拉一样的封闭中网,荣威「 鲸」 则采用了褶皱切割的直瀑式格栅,观感上像是须鲸腹部的褶皱一般,但在实际设计时采用的是服装设计和建筑设计等领域,以跨界思维在视觉感官上体现出极高的辨识性。 在中网的上方,一条横向贯穿的灯条向下延伸绕过中网格栅来到大灯外侧,组合光源搭配中网设计显得极具辨识度,荣威称之为「 时空之门」。值得一提的是,大灯中每个独立的灯源由四个蓝色氛围灯勾勒而成,彷佛一块能量晶体一般。 车侧一眼望穿,是一辆 coupe suv。抛开「 鲸」 来讲,四门 coupe 本就是打破常规轿车概念, 牺牲内部空间为车辆赋予运动感和更加流畅优美的线条,这也是使其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而现如今国内市场上的 coupe suv 居多都是将轿车进行拉伸放大,在不丢失年轻消费者对运动和美感的追求下,放大部分车内空间以达到适合家用的效果。但反观之,更大的车身造型和车辆自重带来的风阻、操控降低等等一系列弊端也就仁者见仁了。从市场投放来看,像荣威和其他众多主机厂商也都不会割舍像 coupe suv 这种能抓住年轻人胃口的产品。 说回荣威「 鲸」,从外观来看并不会显得太过突兀,与现代市场众多 coupe suv 并无太大区别的溜背造型显得中规中矩,但车头略微向前俯冲,能够与车尾溜背造型相呼应,再加上溜背造型上面的尾翼,让轴距长达 2760mm 的中型 suv 在与同级车进行尺寸比拼的同时也能够带来不错的视觉效果。相比之下隐藏式的门把手和从前翼一直贯穿到后尾灯的腰线设计能使整车凸显个性的同时又不简洁大方。 在尾部的设计中,双层贯穿灯配合两个分灯带来一种方正的视觉感,整体灯组与头灯一样具有辨识性,在分灯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X 形的主体灯在通过真实的光学反射模拟出隧道一般的效果,荣威为它命名为「 星际隧道分体灯」。而整个车尾光源也被命名为「 隧道之门尾灯。 结语 此次的上汽荣威带来的「 鲸」,不单单只是带来了全新的设计观和整体造型上的变化,同样会在细节设计和显性智能方面下功夫。痛则思变一定是没错的,但对于市场而言,产品仅仅提升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质感提升、品质把控、用户 UE 等等太多太多因素缺一不可。年轻人固然是汽车消费市场中的主体,但同时年轻消费者在选车时更是洞隐烛微的。
爱驰 U5 Pro 智能座舱:个性化定制是其最大的亮点
在智能汽车横行的时代,智能座舱和智能无疑成为了主机厂们大力进军的方向。在这其中,新势力的产品绝对称得上是主力军。 作为最早进军海外市场的爱驰汽车,它旗下首款车型爱驰 U5 的智能座舱有着怎样的表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的体验。 我这次体验的是爱驰 U5 Pro 车型,先来简单看一下它智能座舱的基础信息: 屏幕数量 2 块、交互方式 3 种、2 种底层系统、交互深度 1-2 层、采用思必驰+自研个性化的语音系统方案、图资来自四维图新并采用了自研图层、应用生态包括了 QQ 音乐、喜马拉雅、京东等等。 爱驰的智能座舱 爱驰 U5 Pro 座舱共有两块屏幕,包括一块 12.3 英寸触摸中控屏,以及一块三折仪表。 座舱内的交互模式有 3 种:屏幕触控、语音交互以及实体按键。中控台非常的简洁,除了方向盘上的按键以外,就没有其他可以控制车机的实体按键了,整套车机系统的操作多以触控和语音为主。 仪表盘 三折仪表其实并不是一整块屏幕,而是由三块小屏幕组成,左右两侧是分别率为 272*480 的 4.2 英寸屏幕,中间则是分别率为 800*480 的 7 英寸屏幕。仪表盘底层硬件采用的是 NXP 恩智浦 i.MX6D。 左侧的小屏幕用来显示车辆的启动后数据以及车门状态。中间的屏幕用来显示行驶信息、续航及里程信息和驾驶辅助可视化。并且中间的屏幕可以通过方向盘按键来进行三种显示模式的切换: 右侧的小屏幕在一般状态下显示的是车辆的多媒体信息,当导航路径开始引导后,右侧的小屏幕将会显示导航信息。 其实,爱驰 U5 Pro 三折液晶仪表的设计更像是一个「 简易版的曲面屏」。因为两侧小偏向驾驶员的设计,使得驾驶员观察三块屏幕的距离相同,在驾驶时更易获取所需信息。 不过,我认为两侧的屏幕尺寸过小,将导航信息显示在右侧屏幕上并不利于观察,不如中间 7 英寸屏幕的显示模式中增添一个「 导航模式」 会更加方便。 中控屏 12.3 英寸的中控屏拥有 1920*720 的分辨率,显示清晰度还是不错的。中控屏的底层硬件采用了 NXP 恩智浦 i.Mx6Q,搭载爱驰 AI-OS 系统。 这套系统的整体交互逻辑还是比较简单的,包括地图导航、电话、QQ 音乐、喜马拉雅、车家互联、个人中心等常用应用,都以卡片的形式展现在主页的两个可滑动页面中。 最左侧停靠栏可以快速进入车辆设置、系统设置以及空调调节等功能。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下拉菜单,可以对能量回收、车辆连接、显示亮度、音量等常用设置进行快速调节。 中控屏还有着深浅两色的主题模式,可以根据用户喜好进行设定,后续在 OTA 中也可以根据日出日落等环境光线的影响自动进行切换。 服务及生态 地图导航 爱驰 AI-OS 系统并没有像其他品牌那样直接内置百度地图或高德地图的车机版软件,而是选用了四维图新的图资自研了一套导航系统。 整体来说,这套导航系统的使用体验与第三方导航系统几乎无异,我们可以对路线偏好、躲避限行等功能设置,也可以选择标准、简洁以及静音三种导航播报模式。同样也可以对电子眼、事故高发路段、超速等情况做出提醒。 语音交互 爱驰 U5 Pro 搭载 AI-Talking 智能语言交互系统,采用思必驰+爱驰自研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语音控制车机软件及基础硬件的功能。 这套语音交互支持主副驾双音区识别,可以在系统设置中设定音区识别模式。同时,在同一硬件操作的范围内,支持 8 秒内的免唤醒及多轮交互。举个例子,比如当你通过语音控制空调设定温度后,8 秒内可以免唤醒直接设定风量,如果温度和风量依旧不合适,8 秒内你依然可以再次进行语音操作。 除了基础的语音控制外,爱驰 U5 Pro 还设定了多种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来实现的「 一键启动场景」。比如,你可以通过说出「 开启急速降温模式」,此时空调会设为最低温度同时保持最高风量。 除了基础的语音操作,在语音个性化方面可以通过手机 App 来实现声音个性化以及语音助手的形象个性化。 在手机 App 中,你可以录制自己或是他人的声音。这里需要耗费约 5 分钟的时间,根据手机 App 中的指令录制 20 段文字,最后在云端后台的语音合成后将语音包发送至车机端。 除了声音个性化,语音助手的形象也可以自定义,你可以修改语音助手的肤色、面部细节、着装等等选项,配置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当然,对于整套语音交互的体验来说,个性化选项更像是答卷中的加分题,而基础的语音操作才是答卷中的「 必答题」。 对于这些「 必答题」 来说,爱驰 U5 Pro 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很高、可执行功能较多,同时有着对自然语义理解、多轮交互、免唤醒交互以及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但不足点在于语音的识别速度略有迟缓。 内容生态 爱驰 U5 Pro 的联网应用生态包括了喜马拉雅、QQ 音乐以及京东京鱼座智慧家居,除了常规的分类内容、VIP 无损资源之外,爱驰还与喜马拉雅合作定制了爱驰车主电台。 由于我身边并没有找到京东京鱼座的相关硬件资源,所以智慧家居相关服务暂时没有体验。 车机硬件解读 前部分我和大家说到了仪表盘和中控屏的底层硬件分别是 NXP 恩智浦的 i.MX6D 和 i.MX6Q,这个系列的产品搭载了 Cortex-A9 处理器: i.MX6D 全称为 i.MX6Dual,主要负责图形处理与显示输出,搭载双核 Cortex-A9 处理器; i.MX6Q 全称为 … 继续阅读
神气十足智领浪潮,哈弗 H6 国潮版 9.89 万-12.89 万上市
哈弗 H6 国潮版携当代年轻人追崇的时尚国潮风,十项全能领潮进阶实力,在古都西安正式上市,用一场轰动车圈的神车国潮会惊艳「 长安」,释放出 10 万级国民神车「 神气十足,智领浪潮」 的真国潮冲击波。哈弗 H6 国潮版推出七个不同配置车款,售价区间 9.89 万元-12.89 万元,同时推出「 万物来潮百万基金国潮设计共创计划」、六重暖心购车政策,并现场抽奖送出 3 台 6 折新车福利,展现出国潮神车对国民消费者的十足诚意。 长城汽车哈弗品牌公司总经理李晓锐表示,将国韵装上车,是哈弗 H6 国潮版的内涵,以国力造产品,是哈弗 H6 国潮版的底气。面对奔涌而来的智能化浪潮,哈弗 H6 国潮版传承了哈弗品牌技术领跑的过硬实力,更全面升级智能化装备,满足国民的不同需求,与第三代哈弗 H6 形成「 一门双智」 的大单品新势能,让国民轻松享有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 国民神车驾临长安 「 国潮时刻」 当潮不让 西安既是十三朝古都,也是国际化大都市,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与交融,赋予它浓郁的国潮气质。中国 SUV 代表 IP——国潮神车家族新成员哈弗 H6 国潮版登临西安,打造「 神车国潮会」 华彩盛宴,演绎精彩绝伦「 国潮时刻」,不乏亮点和看点。 神车国潮会将糖画、棉花糖、糖葫芦、剪纸等形式丰富的国潮市集,与哈弗 H6 国潮版迷你定制纹身,国潮色彩兵马俑涂鸦,唐宫夜宴舞,是呢七叔倾情献唱《踏山河》等古风及时尚红人演艺荟萃一堂,有新颖有趣的国潮文化符号,也不乏大胆创新、兼收并蓄的时代印象。同时,更有 6 折购车福利的热辣劲爆,「 万物来潮计划」 用户共创思维的多彩再现,创造了车圈独一无二的国潮记忆。于神车国潮会绚烂的历史画卷中焕彩新生,哈弗 H6 国潮版携真国潮实力,满怀自信向智能 SUV 国潮新时代驶来。 东方美学神气十足 十项全能智领浪潮 作为哈弗致敬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的最新力作,十万级国民神车,哈弗 H6 国潮版凭借腾讯 TAI 3.0 互联网智慧生态等 4 大标配和全场景 L2 级自动驾驶领衔的 6 大越级配置,匠心打造美学设计、智能科技、安全呵护、动力输出等全维度引领国潮的十项全能理想座驾,为新世代中青年智慧车生活赋能。 东方动势美学,神气十足。哈弗 H6 国潮版融合松、竹、龙、凤等东方文化元素与现代力量美学,年轻态度和时尚科技,打造更符合消费者审美取向的东方动势美学设计。凌云轩昂式前脸,松竹之势、绣春之刃两种前格栅,龙腾式 LED 智能大灯等无不赋予哈弗 H6 国潮版东方式的锐意进取与傲骨威仪。同时,它采用中国人最喜欢的 6 种潮色瑞雪白、锦鲤红、墨玉黑、景泰蓝、青瓦灰、丹霞橙,匠心铺陈 6 种车色,传承国韵,令人一见倾心。内饰上,它以驾驶者为中心,营造一体式数字律动座舱。粼波超感炫彩饰板,12.3 英寸的全液晶幻彩仪表、全场景互联智控屏,灵动流畅的动势线条等布局其间,令消费者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感受无限的放松和惬意。 4+6 十项全能,领潮进阶。「 国潮」 范儿满满的外观、内饰设计之外,哈弗 H6 国潮版内心强大,灵魂有趣,它以 4 大标配领先实力+6 大越级领潮进阶的十项全能产品力强势制霸 10 万级 SUV 市场,整体实力亦令人刮目相看。 4 大标配,实力领先。哈弗 H6 国潮版标配 6 安全气囊,安全守护拒绝「 分级」;全系标配疲劳驾驶监测、HHC 上坡辅助、TCS 牵引力控制、HDC 陡坡缓降、AVH 自动驻车、RMI 防侧翻系统、BA 刹车辅助 7 大主动安全防护系统,多一样防护,多一重安心;整车 FOTA 升级功能,燃油车升级最优解,永远快人一步;腾讯 TAI 3.0 互联网智慧生态,支持微信车载版与微信手机版同步在线,进一步拓展车载社交边界,让汽车生活更精彩。 6 大越级,驾享进阶。除引领国潮风尚的东方动势美学设计,哈弗 H6 国潮版还拥有 5 项越级配置。全场景 L2 级自动驾驶领衔,多项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为安全出行赋能,将驾驶员从机械的驾驶任务中解脱出来,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让出行更高效;12.3 英寸全液晶幻彩仪表、全场景互联智控屏,焕新人机交互体验,让智慧出行更生动,有趣;360°全景高清环视摄像头、全自动泊车,消除驾驶员视野盲区,让驾驶更容易、更安全,让每次出行更轻松愉快,安心无忧。 另外,健康座舱集合 AQS 空气质量监测、N95 滤芯、负离子发生器、车载空气净化器,多效合一,保障车内空气时时清新、健康;1.5GDIT 和 2.0GDIT+7DCT 双十佳动力升级,百公里加速 7.6s 的性能表现,让消费者尽情享受快意驰骋,驾驭乐趣。 哈弗 H6 国潮版携国潮魅力与十项全能竞争力领潮而至,它与第三代哈弗 H6 将以 1+1>2 的市场攻势,持续深耕 SUV 市场,夯实国民神车王者地位。 六重好礼万物来潮 国潮神车造弗于民 哈弗一直将用户思维作为一以贯之的造车理念,打造真正满足国民需求的高品质 SUV。2020 年,哈弗邀请用户参与新车调研和 FOTA 升级体验,通过全网票选新车命名、颜色、配置、型谱甚至车标,全面开创了全生命周期的用户深度共创模式。用户思维当然也在哈弗 … 继续阅读
宝马谋求转型,但是三步走战略足够了吗?
3 月 17 日,宝马举行了 2021 财报线上发布会,公布了一系列的数据。2020 年,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售出汽车约 233 万辆(包括宝马、MINI、劳斯莱斯品牌),其中宝马品牌销量为 2028841 辆。在疫情肆虐,全球市场基本停摆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非常不易。不过销量数据中最大的亮点是宝马集团在 2020 年共售出电动车 192662 辆,同比录得 31.8%的增长速度。在财务数据方面,2020 年宝马集团总营收 990 亿欧元,税前利润 52 亿欧元;在逐步恢复秩序的 2021,宝马提出了更有挑战性的指标:在实现汽车交付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将集团汽车业务板块息税前利润率预计将提升到 6%-8%。 宝马集团的三步走战略 电动化、数字化、可持续发展将成为驱动宝马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最大内在驱动力,为此宝马制定了三步走战略,来逐步实现企业的全面转型。 三步走中的第一阶段,宝马将通过 Project i 项目开启宝马电动出行征程,以实现最终量产为首要目的。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电动化技术已应用到整个产品阵列,尤其体现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上,目前已经成为宝马新能源汽车的中坚。除了电力驱动系统本身,软件和车内数字交互也成为推动转型的重要因素,帮助宝马在智能化领域积累足够的经验。 转型的第二阶段基于智能车辆平台架构(smart vehicle architectures)和高度灵活的生产网络,使得宝马在同一款车型上推出搭载不同驱动技术的产品——无论是传统燃油发动机还是纯电力驱动——都能应用在同一款车型上。全新 BMW iDrive 系统和 BMW 操作系统 8.0(BMW Operating System 8)将成为宝马第二阶段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搭载全新 BMW iDrive 系统的车辆可通过远程软件升级的 BMW 车辆总数也将随之快速增长。 到 2023 年,宝马将在全球提供约 12 款纯电动车型,为九成细分市场产品线提供纯电动车型。今年,除了现有的 BMW i3、MINI SE 和 BMW iX3,宝马集团还将推出创新纯电动 BMW iX 与创新纯电动 BMW i4。未来几年当中,宝马集团将推出纯电动的 BMW 5 系和 BMW X1,以及纯电动 BMW 7 系和 MINI COUNTRYMAN 后继车型。预计到 2025 年,转型的第二阶段将迎来产品攻势的顶峰,这期间纯电动车型的销量每年将同比增长 50%以上。2025 年全年集团纯电动车销量将为 2020 年的 10 倍以上。到 2025 年年底,公司预计将完成全球第 200 万辆纯电动车的交付。 从 2025 年开始,宝马将进入第三阶段— 推出「 新世代」 车型。「 新世代」 车型系列将主要有三大特征:完全重新设计的 IT 和软件架构、全新一代高性能电力驱动系统和电池、以及贯穿整个车辆生命周期的全新可持续理念。通过「 可区域化技术堆栈」(regionalisable technology stacks),「 新世代」 车型最大的意义在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见的全新客户体验之外,还会为宝马带来完全不一样的商业模式。该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订阅软件服务,来为宝马集团开拓全新的收入来源。除此之外,以氢燃料电池为基础的电驱系统以及最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和高度自动驾驶技术也会被融入到未来「 新世代」 车型中,成为 2025 年宝马最大的看点之一。 但账面数据不弱的 BMW i4 更多也只是一个过渡方案 作为本次发布会的主角,BMW i4 的亮相无疑最为亮眼。BMW i4 拥有运动外观和同级车型中最佳的动态驾驶性能,一款 M Performance 高性能版本,WLTP 工况下续航里程为 590 公里。该车的动力输出最高达 390 千瓦/530 马力,零到百公里加速仅需 4 秒左右。而顶配的 Model 3,其 NEDC 续航里程不过 605 公里,最大功率 339 千瓦,百公里加速 3.4 秒。如果说两者的动力性参数不分伯仲,那 i4 M Performance 的续航里程的表现则远远优于 Model … 继续阅读
首次全年毛利转正的小鹏汽车,依然要继续舍命狂奔
2021 年 3 月 8 日,小鹏汽车正式公布了 2020 财年第四季度以及 2020 财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整体来看,这份财报中的重点信息包括了首次全年毛利转正、营收增长、亏损收窄…… 但相比「 挣得最多」 的理想和「 卖得最好」 的蔚来,小鹏汽车未来的路将会如何走下去? 那先从这次财报的详细数据说起: 交付 小鹏汽车在 2020 年全年累计交付 27,041 辆,其中小鹏 P7 交付 15,062 辆,占 2020 全年总交付量的 55.7%。 受上半年的疫情影响,2020 年前两季度小鹏汽车仅交付 5,499 辆。2020 年第三季度交付量有所好转,交付 8,578 辆。 2020 年第四季度交付 12,964 辆,占全年总交付量的 47.94%。其中小鹏 P7 交付 8,527 辆,占第四季度交付量的 65.77%。 小鹏 P7 车型在 2020 年 4 月正式上市、6 月开始交付,虽然至今为止这款车型面市还不足一年,但作为小鹏汽车目前的旗舰纯电轿车车型,已然成为了带动小鹏汽车销量的「 主力军」。 收入 小鹏汽车在 2020 年全年总收入为 58.44 亿元人民币,2020 年汽车销售收入为 55.47 亿元人民币。 2020 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 28.51 亿元人民币,占 2020 年全年总收入的 48.79%。2020 年第四季度汽车销售收入为 27.35 亿元人民币,占 2020 年汽车销售收入的 49.31%。 毛利 小鹏汽车在 2020 年全年毛利率为 4.6%,汽车销售毛利率为 3.5%。2020 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 7.4%、汽车销售毛利率为 6.8%。 亏损 小鹏汽车在 2020 财年的净亏损为 27.32 亿元人民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调整后净亏损为 29.92 亿元人民币。 2020 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 7.87 亿元人民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调整后净亏损为 7.13 亿元人民币。 相较上一财年 36.92 亿元人民币的净亏损来说,小鹏汽车正在逐步收窄亏损。 现金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小鹏汽车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和短期投资共计 353.42 亿元人民币。 三足鼎立,谁主沉浮? 目前,小鹏、蔚来和理想这三家国内领军造车新势力均已给出 2020 年财报数据。我们简单来看一下三家财报的对比图: 从交付、收入、毛利等多方面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三家造车新势力里小鹏汽车并未占得任何优势。 并且,与三家造车新势力中最晚推出产品并且最晚开始交付的理想汽车相比,小鹏汽车在 2020 年的交付量还落后 5,583 辆。在诸多数据中,唯一超越理想汽车的则是现金储备。而蔚来汽车的境遇似乎是处在小鹏与理想之间,经过 2020 年降本增益的调整,蔚来汽车的收入与毛利率有了不错的改观。 以目前三家的财报数据来看,理想汽车的数据无疑是最好的,并在三家造车新势力中最早实现了「 季度盈利」。 其实,从这三家国内领军造车新势力近两年的财报数据分析,我认为理想汽车的成本控制能力强于蔚来和小鹏是否与「 组建补能网络」 有关。 作为可以使用燃油补能的理想 one 而言,理想汽车并未组建自己的品牌补能网络。而蔚来则在全国铺设了 191 座换电站、1700 多根目的地充电桩,小鹏则铺设了 159 座超级充电站。这些换电站、充电桩以及超级充电站的人工成本、场地成本、运营维护成本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并且,随着两家车企在未来对补能网络继续扩充的规划,所带来的成本将会越来越高。 … 继续阅读
轻舟智航完成新一轮融资 角逐万亿城市智慧出行市场
3 月 4 日,无人驾驶头部公司轻舟智航宣布,获得了数千万美元 A1 轮投资。作为无人驾驶领域的头部企业,轻舟智航瞄准万亿未来城市智慧出行市场,其部署的龙舟 ONE(又称轻舟无人小巴)已在多个城市落地,是目前布局城市最多的公开道路无人公交项目,本轮融资将用于持续打造自动驾驶的「 自动化生产超级工厂」。 作为国内唯一一支 Waymo 背景的自动驾驶公司,轻舟智航在过去的 2020 年名声鹊起,其推出的龙舟 ONE 已在苏州、深圳、武汉等多个城市落地,并在苏州启动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 5G 无人公交项目,在深圳推出全国首张无人公交月卡,今年还将推出全国首个无人驾驶共享网约巴士。 公司瞄准万亿未来城市智慧出行市场,推出的龙舟系列无人巴士,主要应用于地铁接驳专线、微循环公交、共享网约巴士、快速路公交、园区通勤摆渡、景区观光游览等一系列场景。轻舟智航采用「 高峰微循环+平峰网约」 的运营模式,解决传统公交在平峰期空载率高的问题,打破无人小巴与无人出租车的边界,以更宽敞的空间、更绿色共享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出行服务。未来,轻舟智航还将推动其无人驾驶方案在更多智慧城市场景中落地。 轻舟智航的核心技术包括大规模智能仿真系统、可自主学习决策规划框架和多传感器融合和时序融合方案等。不同于传统的无人车部署方式,在实地测试之前,轻舟智航会借助其智能仿真系统进行大量仿真测试,做到第一次实地上路就十分可靠安全。依托这些核心能力,轻舟智航将工程师时间转化为机器时间,希望打造一个自动驾驶的「 自动化生产超级工厂」。 轻舟智航创始人于骞认为,无人驾驶是万亿级的超长期大赛道,长期来看在于人才、数据及资金的运用效率之争;如何结合场景进行有效的商业化落地是现阶段的重点方向,先进的技术路径及正确的系统性打法将是长期致胜的关键。 微循环公交:L4 无人驾驶最佳落地场景 轻舟智航认为,短期内最适合无人驾驶的场景既不是传统公交,也不是出租车,而是公交领域的新物种——处于爆发期的微循环公交。 微循环公交的特点是车身小、路线短、运行灵活、周转快,可以及时疏散交通流量,也可以保证公共交通系统的快捷高效性。 微循环公交保证公共交通系统的快捷高效性 微循环公交这一场景具有四大特点:第一,中低速,乘客对车速的预期可控,速度保持在 20km/h 到 50km/h 之间。第二,固定路线,小巴在同一条线路上反复磨练,更能确保行驶安全,并可结合 V2X 实现红绿灯优先和预警。第三,多人出行,具有社会效益,在公共道路上享有优先路权。第四,商业模式用户与客户分离,由轻舟智航提供用户所需服务,由客户进行采购,可快速实现商业化闭环。 轻舟智航龙舟系列无人巴士基于自主研发的「Driven-by-QCraft」 无人驾驶方案,主要特点是高配低打,以 Robotaxi 的技术打造。在功能上,可实现 360 度无盲区感知,支持无安全员运行,拥有 5G+V2X 车载显示系统等。作为龙舟系列无人巴士的首款无人驾驶小巴,龙舟 ONE 的车辆速度为 20 到 50 公里每小时,可合法在城市开放道路上运行。 不同于美国大力发展无人出租车,中国则寻找更适合国情的自动驾驶落地场景。2020 年 12 月 30 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开发布了《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在自动驾驶客运出行服务方面,支持在封闭式快速公交系统、产业园区等区域探索开展自动驾驶公交通勤出行示范应用。 「 公交先行」 的深层原因是中国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视。城市公共交通作为一个城市运转的基础设施,可满足居民出行需求、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实现节能绿色减排,促进城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应。目前我国的城市公交已逐步实现全面电动化,接下来将向智能网、网联化和共享化迈进。 此外,无人驾驶的落地初期需要较大投入,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所有角色共同努力。从全球来看,拥有强大社会资源调动能力的中国将率先大规模落地,迅速降低落地成本。 角逐万亿城市智慧出行市场 「 高峰微循环+平峰网约」 运营模式的具体做法是将部分车辆在平峰期释放出来,作为多座网约车投入使用,并通过智能算法将路线方向相同的乘客进行即时匹配,提供更宽敞、更绿色的共享出行服务。 「 高峰微循环+平峰网约」 的运营模式是一片无限广阔的蓝海市场。根据 IDTechEx 发布的《Robot Shuttles and Autonomous Buses 2020-2040》报告显示,2040 年,单固定线路无人小巴的市场规模就将达到 180 亿美元。无人驾驶网约车的规模更大。而根据瑞银的分析,2030 年全球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市场规模或将超过 2 万亿美元。 轻舟智航在苏州运行的无人公交 中国对微循环公交的需求已十分旺盛,将进入井喷期。以福州为例,目前福州运营中的地铁路线有 2 条,运营里程 58.5 公里,车站 46 座,已配套开通 25 条地铁接驳专线,投放微公交近 140 辆。交通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全国共有 44 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233 条,运营里程 7545.5 公里,车站 4660 座。保守估算,全国范围内配套推出的地铁接驳专线将超过 2500 条,微公交缺口达数万辆,随着公共交通的扩展,微循环公交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传统公交空载率高、机动性差,这也迫切需要共享网约巴士这类运行更灵活、定价也更市场化的载具来平衡。无人小巴的适应性强且复制扩张的边际成本低,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商业壁垒一旦形成,新进入者将很难打破。对轻舟智航而言,这一轮资金的注入将帮助其迅速建立商业壁垒,持续领跑无人驾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