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拿出了「噩梦之后」的全年财报
今天上午,蔚来发布了 2020 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报告,从这份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在 2020 年蔚来的业绩有所好转,及时止损、增长营收、提高毛利成为了蔚来乃至所有造车新势力的工作重心。 话不多说,先看一下详细的业绩信息。 2020 年第四季度 交付:2020 年第四季度交付数量为 17,353 辆,包括 4,873 辆 ES8、7,574 辆 ES6 和 4,906 辆 EC6; 收入:2020 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 66.41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33.2%,环比增长 46.7%。2020 年第四季度汽车销售额为 61.74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30.0%,环比增长 44.7%; 毛利:2020 第四季度的毛利为 11.419 亿元人民币,较 2020 年第三季度增长 5.561 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汽车销售毛利率为 17.2%,上季度为 14.5%; 亏损:2020 年第四季度经营性亏损为 9.314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67.0%,环比下降 1.5%。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经营性亏损为 8.712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68.6%,环比下降 2.9%。2020 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 13.886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51.5%,环比增长 32.6%。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为 13.284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52.8%,环比增长 33.1%。 2020 全年 交付:2020 年全年交付数量为 43,728 辆,2019 年为 20,565 辆。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 年第一季度蔚来的交付量略显逊色; 收入:2020 年蔚来全年总收入为 162.57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了 107.8%。2020 年汽车销售额为 151.82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了 106.1%; 毛利:2020 年毛利为 18.734 亿元人民币,2020 年汽车销售毛利率为 12.7%; 亏损:2020 年经营性亏损为 46.076 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了 58.4%。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经营性亏损为 44.206 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了 58.9%。2020 年净亏损为 53.041 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了 53.0%。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为 51.170 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了 53.3%; 现金: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共计 425 亿元人民币。 噩梦已过,但不容喘息 2019 年的噩梦,蔚来绝对不会忘记。当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落地合肥,手持超过百亿资金的时候,蔚来终于松了一口气,也换回了投资者的信心。除了拿到手的资金,能够继续稳固蔚来前行的因素就是:交付量。 截止至 2021 年 2 月 28 日,蔚来 ES8、ES6 和 EC6 的累计交付量为 88,444 辆。2020 年全年蔚来共交付了 43728 辆,相比 2019 … 继续阅读
能否力压新势力?上汽 R 汽车 MARVEL R 正式上市
5G,是当今互联网的热门标签。当 5G 正在走在逐渐普及的路上时,消费级设备之间的「5G 战争」 正如火如荼。当汽车正沿着智能化、网联化路线稳步前进时,5G 必然会为智能汽车的战场再一次燃起硝烟。 今天,上汽 R 汽车旗下搭载着 5G 技术的首款 SUV 车型 MARVEL R 正式上市,我们先通过一张图来简单了解一下这款车型: 此次 MARVEL R 除了基础车型标准版和 PRO 版之外,PRO 版还可以选装四驱澎湃性能包和 R PILOT 智驾成长包。 四驱澎湃性能包:采用三电机布局(前单电机、后双电机),峰值功率 222kW、峰值扭矩 665N·m,百公里加速 4.8s。但相应的,NEDC 续航里程会缩减至 460km。 R PILOT 智驾成长包:搭载华为巴龙 5G 芯片、Mobileye EyeQ4H 芯片,感知硬件增加 1 个前视摄像头、4 个周视摄像头、2 个毫米波雷达,并将支持 5G V2X 功能。同时还将增加的功能包括遥控移车、一键召唤、智能变道辅助 ALC 以及领航辅助驾驶 NOR。 上汽 R 汽车 MARVEL R 定位为一款中型 SUV,采用「 环宇之光」 家族式设计语言,标志性的设计元素就是贯穿前脸的 LED 日行灯灯带,并且两端向回弯折,在夜间有着较强的辨识度。 来到车内,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以往上汽荣威惯用的「 竖置大屏」。上汽 R 汽车 MARVEL R 采用了 12.3 英寸全液晶仪表以及 19.4 中控触摸屏。 值得点赞一点是,上汽 R 汽车 MARVEL R 的在尽可能追求简约的同时,也体现出了足够强的豪华感和科技感。并且与富有未来感的外观设计相辅相成。至于做工和质感到底如何,还是需要实车进行体验了。 上汽 R 汽车 MARVEL R 的这套智能座舱支持实体按键、触控、语音、手势四种交互方式,并且还支持 Face ID 人脸识别。内置的华为巴龙 5G 芯片可以赋予这套座舱更强的通讯能力,比如情景感知、自然交互、高清影音娱乐等功能。 车机系统方面,依然采用了上汽的「 老朋友」 斑马,上汽 R 汽车 MARVEL R 搭载斑马 Venus 系统,支持 MR 混合虚拟实景智能辅助系统以及 AR 实景驾驶辅助系统。其中,MR 混合虚拟实景智能辅助系统能够识别桩桶、自行车等多种物体。 在交互方面,上汽 R 汽车 MARVEL R 搭载多核语音引擎,能够支持最长 90 秒无间断连续对话,并且在多数场景下支持免唤醒交互。除了语音交互,MARVEL R 还是上汽 R 汽车首款搭载手势交互的车型。 在内容生态部分,MARVEL R 支持多种小程序应用,并且引入了车载钉钉,可以在车内进行视频会议。不过这一点,我还是有些存疑的,毕竟在完全自动驾驶到来之前,在驾车场景中开启视频会议,多多少少会对驾驶员产生一些干扰。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上汽 R 汽车 MARVEL R 的智能驾驶。 除了 28 个感知硬件,再配合 Mobileye EyeQ4H 芯片和华为巴龙 5000 芯片,足够使这台上汽 R 汽车 MARVEL R … 继续阅读
东风标致迎来开门红,销量连续五个月环比增长
元月伊始,东风标致品牌凭借开门红的亮眼表现为 2021 先拔头筹。 自去年 9 月份以来,东风标致在保持销量连续五个月环比大幅增长的同时,更是在 2020 年 12 月和 2021 年 1 月,实现连续两个月的同比增长。最新销量数据显示,1 月东风标致品牌销量同比增长 107.7%,环比增长 15.5%,主力车型东风标致 4008、508L 销量稳步提升。 2021 年,东风标致品牌将深入推进「 元+」 计划,落实好「 五心守护行动」,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服务、营销、渠道全面发力的同时,持续优化车型性能配置,凸显产品价值,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凭借积极向上的品牌形象和扎实可靠的车型品质,刷新消费者对东风标致的认知。 全新 4008/5008 两款重磅车型将在上半年正式上市,一份来自深谙「 产品更中国」 的东风标致,将为广大中国消费者送上怎样一份定制的新年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福特 57 年传奇品牌落地中国,Mustang Mach-E 宣布国产
2021 年 1 月 28 日,中国上海——今天,福特中国正式公布 Mustang Mach-E 国产计划,这款基于福特全球首个高性能纯电动平台打造的先锋纯电 SUV 将在长安福特进行生产。作为百年福特电气化智能化战略中的首款产品,Mustang Mach-E 将以挑战者的姿态,为中国高端智能纯电 SUV 市场注入兴奋血液。 福特智能化最新成果的集大成者 福特多年来在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成果将在 Mustang Mach-E 身上得到集中体现。 全新一代福特 Co-Pilot360™智行驾驶辅助系统与 SYNC+智行信息娱乐系统都将在国产 Mustang Mach-E 上首发,支持 L2+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可以让车主在特定高速公路上实现「 准自动驾驶状态」,这也是福特中国产品阵营中首款搭载该功能的车型。此外,国产 Mustang Mach-E 还支持 FOTA 固件在线升级,远超出传统意义上仅针对车机系统升级的 OTA,通过对车辆控制等核心模块的固件在线升级,国产 Mustang Mach-E 能在自动辅助驾驶等方面不断推出新功能,为用户持续带来全新体验。 最新的福特 Co-Pilot360™智行驾驶辅助系统与全新一代 SYNC+智行信息娱乐系统将在国产 Mustang Mach-E 上首发 与此同时,国产 Mustang Mach-E 还将搭载基于蜂窝车联网(C-V2X)技术的福特车路协同系统,福特也是国内首家实现 C-V2X 技术量产应用的整车企业。该技术将帮助驾驶者预判风险、提升行车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并成为城市智慧交通和未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真正的驾驶乐趣带回电动车 Mustang Mach-E 国产车型车身尺寸为 4739mm*1881mm*1621mm,轴距为 2984 毫米 2,具备超过 600 公里的续航里程 1。作为基于福特全球首个高性能纯电动平台打造的高端中型 SUV,Mustang Mach-E 由福特全球性能车团队所使用的赛车模拟器进行调校。由此这匹「 电马」 继承了 Mustang 家族的纯血运动基因,为纯电智能汽车带回了久违的驾驶激情。 福特 57 年传奇车型品牌落地中国,Mustang Mach-E 将在华生产 国产 Mustang Mach-E 最大续航里程超过 600 公里,轴距近 3 米 福特一气呵成,将 GT 高性能版车型一并引入。这也是历史上首次有汽车企业将麾下传奇车型品牌及其高性能版本落地中国生产。GT 版本将采用前后双电机布局,以黑马之姿一举杀进「3 秒俱乐部」。 福特汽车积极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制定全球电气化战略,即 2022 年之前投资超过 115 亿美元开发新能源车型,并从 Mustang、SUV 家族和皮卡系列等最具标志性的传奇产品中汲取灵感。Mustang Mach-E 代表了「 自我突破、自由不羁」 的黑马精神,也是一家百年车企打破自我,以挑战者身份入局的决心和行动。Mustang Mach-E 的国产化是福特汽车践行「 更福特、更中国」 战略的关键一步。
首搭车规级 5G+V2X,WEY 全新旗舰「摩卡」云首秀
咖啡」 一词源自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名叫卡法的古镇,在希腊语中「Kaweh」 的意思是「 力量与热情「,而摩卡咖啡代表着创新和更多可能性。摩卡咖啡是由浓缩咖啡、牛奶、鲜奶油及巧克力糖浆制成的「 巧克力咖啡」,相比于其他制作方法,摩卡在略带苦涩的咖啡中加入了甜甜的味道,其制作方式在最初本就是一种创新地尝试。而 WEY 摩卡所具备可成长、可参与的特性,也代表着更多地可能性。就像 WEY 品牌,自 2016 年诞生以来一直坚持让豪华触手可及,凭借跨时代豪华设计,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造型趋势先锋。时隔四年,WEY 品牌再次从用户出发,融汇自然与人文,以科技向上向美、共创共生设计理念拥抱「 未来互联智能科技生活」,呈现新世代智能 SUV 最新趋势。 全新旗舰 SUV「 摩卡」 以「 科技向上向美」 全新的设计语言,融合力量,智慧,勇气作为核心理念,赋予产品立体智慧造型、领潮互联体验,自然人文奢享空间,将于 1 月 20 号正式全球亮相。 作为「 咖啡智能」 系统落地的首款产品,WEY「 摩卡」 代表了 WEY 品牌在整车智能化领域的领先技术实力。WEY 品牌将全新旗舰车型命名为「 摩卡」,简洁而有力地传达出其与「 咖啡智能」 的深度关联,承载 WEY 品牌在「 智能」 领域之大成,并以摩卡咖啡这一具象化的事物,寄托了 WEY 品牌期望「 摩卡」 能像摩卡咖啡一样融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并承载用户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出行的体悟。 突破自我,气场非不寻常 以昂扬不凡姿态,带给人勇敢前行、突破自我的能量。此次 WEY 摩卡采用全新的前脸设计,采用宽大的六角形几何中网,视觉冲击力瞬间拉满,如同新星脉冲的动势,表达出如虹的勇气与昂扬待发的进取之势,同时,搭配镀铬材质水线型条饰,两侧衔接犀利大灯,结合下部全新设计的雾灯区,使全新前脸大器天成,豪华而富有未来感。 其次 WEY「 摩卡」 采用了锋线溜背车顶,通过精准流体力学,探索和抵达车顶溜背角度最优解,满足年轻用户对于车辆运动感诉求。另外「 摩卡」 配备了 WEY 品牌独有的一见倾心灯组设计,为勇气增添不一样的光影感受,并与整车前脸造型相映衬,灯光可随环境自适应性照明,进一步彰显 WEY「 摩卡」 车型蕴含的力量与运动感,鼓舞用户疾驰向前。 澎湃的力量,提升魄力与气场 除此之外,WEY 摩卡实现质感与速度新的平衡,使 WEY 摩卡占据制高点,成为新世代 SUV 代表作,极智硬朗车身,兼具动感、力量和豪华车才有的侧面比例,如雕塑般硬朗,赋予人坚实守护下的安全感。锋锐变幻腰线,凸显出摩卡完美又充满力量的侧面,光影折射着进击向前的速度感, 彰显运动范。21 寸五福精锻「 光波脉冲」 轮毂也是值得一提的力量利器,在观感上迸发出极限澎湃的力量,同时为人车提升魄力气场。 未来科技,开启汽车智能新时代 WEY 全新旗舰 SUV「 摩卡」 在立体智慧造型中,赋予产品全新的设计视角,意味着设计不只是单一美学思考,更集合对环境、人文、未来科技多重考量,赋予产品领先一步、向上一级的移动出行智慧。汽车不只是驾乘空间,更是跨越时空的智慧互联集合。如「 咖啡智能」 平台打造的「 摩卡」,它搭载全球领先的车规级高通 8155 芯片、首款车规级 5G+V2X、首款车规级激光雷达、AR-HUD、L3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等硬核配置,并通过六大冗余设计,以精妙创意「 调剂」 相处乐趣,以未来科技「 加料」 馥郁内涵,将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和充满乐趣的驾乘体验。 WEY 品牌在四年时间成就斐然,成为中国品牌向上成功突破的第一品牌。WEY「 摩卡」 将智能融入生活,彻底改变人们出行的方式,让汽车成为用户与世界连接的载体,与用户同成长、共进阶,相互激发灵感,它将成为你最智能的出行伴侣,也为用户创造卓越舒适的用车体验。与此同时,WEY 品牌将开启智能汽车 2.0 时代,以智慧科技的蜕变重生,不断颠覆创新,与万千用户共创共生,满足年轻用户「 尝新、变化、成长」 的需求
如今入局电动车,不带上智能二字,是不是有些拿不出手…… 今天,智己汽车举行了一场全球品牌发布会。在这次发布会上,智己发布了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品牌「IM 智己」、智己汽车所搭载的智能技术,以及两款量产定型车。 发布会从头到尾贯彻的核心点之一就是「 智能」。 那么,针对智己的品牌、技术和两款首发产品,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首发两款「 期货」 产品? 相比于智能技术,消费者更关心的一定是车。在这次发布会上,智己汽车共发布了两款车型,包括一款纯电轿车和一款纯电 SUV。智己汽车称这两款车型为「 量产定型车」,也就是说正式量产的版本会保留大部分设计。 两款车型都采用了如今智能电动车钟爱的「 科技化」、「 未来化」 的设计理念,相比之下,纯电轿车的设计更为「 偏激」,纯电 SUV 的设计则更加「 温顺」。 纯电轿车最有特点的设计就是前脸两侧的∑型日行灯,车身线条棱角分明,腰线从叶子板的侧后摄像头一直贯穿到尾灯,快充和慢充两个充电口分别布置于尾灯两侧。 从侧面看,车头造型下压比较明显,降低了前脸的视觉重心。不过,智己的这款纯电轿车似乎车头有些过于修长了。 而且基于新能源车型的特性,大尺寸轮毂和低扁平比的轮胎在最终量产版本上很可能不会搭载。 纯电 SUV 相比之下要圆润不少,但总感觉似曾相识: 从官图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发现这款 SUV 采用的是电子后视镜、车门开启方式可能为对开门设计。根据法规,最终量产版的后视镜必然会被换为物理后视镜。对于市场需求,对开门设计也存在被移除的可能性。 所以,这款纯电 SUV 可能还会做不少的改动。 根据智己汽车的时间安排: 纯电轿车量产版车型,将于 2021 年 4 月上海车展期间接受全球预订,2021 年年底上市,2022 年向车主交付; 纯电 SUV 将于 2022 年正式上市。 从这个时间安排上,我们能够读出一个关键信息「 明年再见」…… 挺入智能战场,智己胜率几何? 2020 年,可以说是电动车续航变革最快的一年。新年伊始,多个品牌陆续发布的多款车型似乎在悄悄地告诉我们「2021 年,将会是汽车智能化变革最快的一年」。 这次智己汽车发布的智能核心技术包括了数字架构、智能座舱、车外交互、智能驾驶、三电技术。那么这些智能核心技术之中,有多少可圈可点?又有多少埋下了伏笔? 数字架构 在发布会上,智己汽车提到「 智己汽车采用全新一代的域融合中央计算数字架构,融合了四大域控制器」。这里的四大域控制器包括了:IPD 智能驾驶中心、ICC 智慧计算中心、ICM 智慧座舱中心以及 IMATE 智慧伙伴。 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开始主攻域控制器,降低总线长度、减少 ECU 数量,从而降低电子部件重量和整车制造成本,并且可以提高车内各硬件的控制能力,似乎已慢慢成为智能电动车的标配。 而「 中央计算机」 的出现,将整车电子电器架构带向了新的高度,我们称之为「 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所以,智己汽车的「 域融合中央计算数字架构」 也是如此。 智己汽车还提到了「 全车 OTA」、「 消除硬件壁垒的 SOA 软件架构」、「 功能跨域融合」,这些功能的应用都是基于这套电子电气架构。 那么,第一个搭载「 中央计算机」 的是智己吗?当然不是,在智己汽车之前,特斯拉和高合都已经使用了「 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即便不是第一个,智己汽车也算是跨入「 新时代」 的排头兵之一。 智能座舱 根据目前的已知信息,智己汽车的智能座舱中我只发现了三个可以聊的信息点: 39 英寸可升降大屏; 可以仅呈现一些用户驾驶时必要的信息; 基于天气、基于时间、基于路况、甚至基于用户的心情,在不同场景,给予用户推荐。 智己汽车的可升降大屏包括了一块集成了仪表和中控屏的大屏,还有一块副驾娱乐屏,两块屏幕的尺寸相加为 39 英寸。当屏幕升起时可以显示全部功能及信息,而当屏幕降下后,将会保留用户驾驶时必要的信息,让整个座舱的交互视觉更加简洁。 通过内饰官图,我们还可以发现,根据不同需求,这两块屏幕的升降可以单独进行控制。 智己汽车所提到的「 基于天气、基于时间、基于路况、甚至基于用户的心情,在不同场景,给予用户推荐。」 这一点就涉及到智能座舱内的主动交互,与近期奔驰发布的 MBUX Hyperscreen 一样,车机系统会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机器学习,并在相应的时间、地点、天气下对用户发送推荐提醒。不同点在于智己汽车的主动交互加入了用户心情,相应的车内硬件部分必然会增添一个人脸捕捉摄像头,并匹配相应的算法来分析用户的情感状态。 车外交互 车载摄像系统 对于智能电动车的用途,智己汽车似乎有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赋予汽车「 记录美好出行生活」 的新使命,智己汽车称之为「Carlog」。 智己汽车在车顶搭载了一套可升降的摄像头系统,可以记录车辆前方的行驶视频,并且可以一键编辑、一键分享,甚至可以连入各大直播平台以第一视角进行直播。 在发布会上,智己汽车公布了一项摄像头的参数「 一亿五千万像素」,于是我见到了许多许多人发布的信息里就写到「 车上还配备了一亿五千万像素单反级摄像头」、「 智己汽车推出的 Carlog 拥有一亿五千万像素」…… 但真实情况是:Carlog 拥有三颗「 总计」 一亿五千万像素的超广角摄像头。 灯光交互系统 智己汽车搭载了「260 万像素 DLP+5000 颗 LED ISC 组成的智慧灯光系统」,DLP 大灯对地面进行投射,能够实现「 车道级导航引导」、「 行人提醒」、「 示宽引导」、「 光随眼动」。ISC 系统可以通过车辆播放动画及信息,使车成为驾驶员向外界表达情感的媒介。 听起来很熟悉?没错,高合也同样搭载了 DLP 和 ISC 灯光系统,奔驰也在研发 DLP 相关技术。而离我们最近的则是长城汽车,长城汽车早就以付费选装的模式实现了 DLP 大灯的量产上车(挺贵的……)。 所以,我们可以确认的一点是,灯光交互的确是驾驶员通过车辆与外界进行交互的方式之一,也是目前多数主机厂在研发的一个方向。 重头戏之一:自动驾驶 前几天,自动驾驶硬件引发热议,「 超过 1000TOPS 的超算平台、数量极多的感知硬件,以及激光雷达的量产上车」,而这一切的开端来自于蔚来发布的 ET7。 而今天的智己汽车也带来了强劲的自动驾驶硬件解决方案:视觉感知解决方案+兼容激光雷达软硬件架构冗余方案。 智己汽车的自动驾驶所提供的功能包括:记忆泊车& 唤车、自动代客泊车、红绿灯识别及自动通过路口、防加塞& 自动躲避障碍物、根据导航路径自动变道、超车、上下匝道,以及 Super Pilot、Traffic Jam Pilot、追尾报警等。 并且,在 2021 年底,智己汽车将具备点到点零接管自动驾驶能力。 智己汽车的视觉解决方案搭载英伟达 Xavier (30~60 TOPS)、15 个高清视觉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以及 12 个超声波雷达。而兼容激光雷达的软硬件架构冗余方案支持英伟达 Orin X(500~1000+TOPS)和 3 个激光雷达的升级能力。 这里有两个关键信息: … 继续阅读
两款量产定型车亮相,神秘合伙人现身
智能时代,汽车该有的样子! 明天, 智己汽车将于中国上海、美国拉斯维加斯 CES 和英国伦敦三地同时发布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品牌。届时,将有两款量产定型车惊艳亮相,首款产品亮点首度揭秘,神秘合伙人悉数现身,以及「 智己青年公社」 带来的惊喜彩蛋。 发布会上,威廉姆斯高级工程公司(Williams Advanced Engineering,以下简称 WAE)将官宣成为智己官方「 技术合伙人」。 WAE 是著名的威廉姆斯车队的技术支持团队,在全球汽车工程领域享有盛誉,先后与阿斯顿·马丁、Lotus 以及日产 GTR 等诸多全球顶级跑车品牌合作。他们致力于将威廉姆斯车队从 F1 及 FE 赛事中所积累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未来汽车之上。 此次,智己汽车通过与 WAE 的联手,将应用电动汽车与生俱来的性能优势,结合其全球顶级的 F1 赛车调校经验,以及 CDC 可变悬架等百万元级别车型上常见的超高配置,赋予智己汽车产品以赛道基因和超跑性能,为消费者带来超越期待的驾乘体验。 从 11 月 26 日智己汽车官宣,12 月 17 日两大合伙人发布,到 12 月 25 日企业完成注册,再到 1 月 13 日品牌即将全球发布,智己汽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 智己速度」,紧锣密鼓地推进着, 为你呈现智能时代,汽车该有的样子!
轻舟智航入驻中国首个自动驾驶主题景区,两个月连开三座城市
2021 年 1 月 12 日,无人公交领跑者轻舟智航宣布入驻中国首个自动驾驶主题景区——武汉龙灵山,在武汉启动常态化运营,这是轻舟智航无人公交「 上线」 的第三座城市,距离 10 月 21 日在苏州启动常态化运营仅过去两个月时间。目前为止,轻舟智航已在苏州、深圳、武汉三座城市启动常态化运营,是国内布局城市最多的公开道路无人公交项目。 龙灵山自动驾驶主题景区建成于 2020 年 12 月,是国内首个自动驾驶主题景区,也是武汉示范区基于商业化运营的应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实现了车路协同体系与自动驾驶汽车的融合发展。龙灵山自动驾驶主题景区体现了车路协同体系与自动驾驶汽车的融合发展,未来城市智慧出行的多种场景如今在此落地,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目前,轻舟智航在武汉龙灵山的无人公交接驳服务涵盖了公开道路及园区道路,穿梭于龙灵山公园北门外小广场及龙灵山公园景区之间。 轻舟智航是一支始创于硅谷的全华人团队,创始人均为谷歌 Waymo 出身,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 Waymo 背景的自动驾驶公司。其定位是无人驾驶方案提供商,从零开始实现了整套无人驾驶系统的自研发。基于其自主研发的」Driven-by-QCraft「 无人驾驶方案,轻舟智航将陆续推出龙舟系列无人巴士,应用于地铁接驳专线、微循环公交、快速路公交、园区通勤摆渡、景区观光游览等一系列场景。龙舟系列无人巴士的主要特点是高配低打,以无人出租车的技术进行打造。在功能上,可实现 360 度无盲区感知,支持单安全员运营管理,拥有 5G+V2X 车载显示系统等。 龙舟 ONE 是龙舟系列无人巴士的首款无人驾驶小巴,又称轻舟无人小巴,车辆速度为 20 到 50 公里每小时,可在城市开放道路上运营。过去两个月,这款小巴在苏州、深圳和武汉这三座城市先后启动常态化运营。 2021 年,公开道路无人小巴正迎来爆发期。过去一年,不仅轻舟智航在国内各大城市大放异彩,国内外各家自动驾驶公司也都公布了无人小巴的相关研发进展。在轻舟智航看来,无人小巴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不仅结合了固定路线中低速、多人出行路权优先、可部署基于 5G 的车路协同等优势,还能作为城市微循环公交提供服务。城市微循环公交有两大作用,第一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解决区域内部所产生的交通需求,促进出行方式和出行路径选择的多样化;第二是在解决区域内部交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交通微循环组织,引导主干道交通流向微循环路网转移,从而缓解区域周边主干道上的交通压力。 「 不同于地广人稀的美国,自动驾驶在国内的落地也将带有中国特色,正如中国发达的高铁、地铁和公交网络,无人公交将助力中国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 于骞表示。预计在今年年底,轻舟智航的车队规模将超过百台——不是烧钱烧出来的车队规模,而是客户的真实需求。 据了解,在今年轻舟智航将推出共享网约巴士方案,通过智能算法,将路线相近、同方向的乘客进行即时匹配,乘客可拼车共乘、分担费用,以更高效、更优惠的方式出行。在车辆形态上,轻舟智航认为无人小巴与无人出租车最终将走向同一形态,以更宽敞的空间、更绿色共享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出行服务。
高起点造车的百度,有望成为中国下一个特斯拉
前段时间行业内流出了百度要造车的传闻,截至上周五百度股价在一个月内已经上涨 67%(目前 240.25 美元/股)。今天这个消息落实,百度官宣即将自主造车,未来将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智能汽车行业。 据了解,新公司将独立于母公司体系,独立自主运营,主要面对乘用车市场制造智能电动汽车,百度将着眼于智能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同时,百度的人工智能、Apollo 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也将全面赋能汽车公司。 百度自主造车,吉利鼎力助攻 开头我们已经说明百度汽车公司是脱离了母公司体系,这里有两个信息点: 1. 百度汽车公司百度绝对控股; 2. 拥有独立自主运营权。 这意味着它拥有绝对的创造能力和自主能力。但同时,百度汽车公司仍然能够受益于百度的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基因,Apollo 领先的自动驾驶能力,以及在汽车智能化领域长达 8 年的经验优势,以便从 AI 和软件的视角重塑智能汽车产品形态。 不得不提的是,百度汽车公司有一个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吉利控股集团」。双方下一步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纯电动架构「浩瀚 SEA 架构」在智能汽车制造相关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车。 据了解吉利 SEA 架构的研发历时 4 年,共计投入 180 亿,它拥有硬件层、系统层、生态层,支持全场景、全周期 FOTA,同时能够满足 A 级到 E 级车型的开发,可以将软件开发时间缩短 50%,大大缩短车辆研发周期。有了浩瀚架构的加持,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百度汽车公司在机械制造方面的问题。 总之,百度汽车公司一方面基于绝对的自主权,和百度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长期积累,拥有很强的信心造出让市场满意的好产品;一方面在国内第一自主品牌吉利和 SEA 架构的强力助攻下,解决了机械制造的问题。 双方强强联合,让百度汽车公司在造车路上有了一个很高的起点,资本市场对百度的这一选择也强烈认可。在百度造车传闻的持续发酵下,百度市值不断攀升,目前直接突破 800 亿美元。 有意思的是,百度和吉利的这次联合,与近期曝光的苹果& 现代的组合模式十分相似,苹果的市值也在不断攀升。可见科技巨头都选择以合并合作的方式融入汽车行业。 此前,百度也有一些合作伙伴。 比如 2020 年 4 月,百度和一汽在数字化环境下的车载安全及信息安全、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数字化出行及各类车联网服务展开全面深入合作,同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双方在自动驾驶领域战略合作,助力一汽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去年年底,百度与广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也是很有料,涉及的领域涵盖智能驾驶、智能车联和数字化营销。 从此次百度汽车公司与吉利达成战略合作,是自主造车的最大信号,未来百度和其他车厂、合作伙伴也有一起造车的可能,这里面蕴含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百度自主造车的独特优势在哪里? 百度汽车公司和蔚来汽车、小鹏汽车不一样,与其称之为造车新势力,它更愿意被称为造车新物种。这个物种对标的不是某个车企,而是一些由软件定义的科技公司,比如特斯拉和同样正在准备造车的苹果。 目前汽车行业正处在转型的阵痛阶段,科技是其中的催化剂、止疼药,整个行业都正在被智能化重塑,软件定义的新功能能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维度的价值,也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当前用户评价一款车不再局限于曾经老一套的标准,还增加「智能价值」的维度。比如它是否是一辆能进化的车,是否是一辆聪明的车,是否是一样懂自己需求的车。这背后牵扯出来的功能有很多,比如它是否能自动驾驶,是否有智能交互方式,是否有感知和观察的能力,是否能主动为用户解决问题…… 可以看出来,造出一辆车已然不是整个行业要攻克的最大问题,如何造出一辆「智能汽车」才是当前最棘手的矛盾。 百度作为最早深耕 AI 和汽车智能化的中国互联网三巨头,最大的优势就是 AI 技术、软件开发能力和产品定义能力。早在几年前,百度 Apollo 就开始为整车厂提供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相关的解决方案。在前不久的第二届 Apollo 生态大会上,百度还发布了包括「 智驾、智舱、智图、智云」 四大系列产品在内的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并已取得不俗的成绩: 在智能座舱方面,目前百度 Apollo 已经与超过 70 家车企 600 款车型展开合作,已实现超过 100 万台的小度车载 OS 前装量产搭载,在 2020 年智能新车市场占比第一,预计到 2023 年搭载 Apollo 智能⻋联 AI 能⼒的⻋将超 1 亿辆; 在智能驾驶方面,目前百度 Apollo 推出了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ANP(行车域)和 AVP 解决方案(泊车域),Apollo 与广汽、威马、长城等品牌在 AVP 开展量产合作,未来 3-5 年 Apollo 智驾产品预计前装量产搭载 100 万台; 在高精地图方面,目前百度 Apollo 已成为本田、广汽、长城、北汽、蔚来、威马等头部车企的选择。 总之,百度 Apollo 一直在将汽车领域的 AI 技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到的实际产品,并一直在加速商业化落地的速度。在这一系列的能力上,不难预测百度汽车公司定义的产品将拥有绝对的互联网智能基因。这么一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与百度汽车公司互为竞品的公司只能是特斯拉或者苹果了。 如果百度自主造车,IDG 仍然开放吗? 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是,百度选择自主造车之后,IDG 是否依然面向全行业开放?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从百度官宣造车的消息能解读到它一直在强调两件事: 1. 百度新造车公司将独立于百度母公司独立运营; 2.IDG 仍然致力于成为汽车行业的开放平台,为 OEM 客户以及百度造车公司提供汽车智能化产品和技术的战略。 因此百度 Apollo 未来仍然可以为车厂提供灵活多变的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所以之前及以后的百度 Apollo 合作项目仍然是百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不过在开放的同时,百度的一系列技术能力,比如 Apollo 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 AI 功能,会赋能百度汽车公司,支持其成长。 结语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