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即高端!13.99 万元起售,星途全新一代 TXL 正式上市

· Oct 24, 2020

10 月 20 日,星途全新一代 TXL 在北京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 13.99 万元-17.59 万元,共推出五款车型版本。与此同时,星途全新一代 TXL 还推出了包括金融服务、置换补贴、终身保养及质保等售前与售后服务。 星途全新一代 TXL 定位一款中型 SUV,车身尺寸为长 4780mm、宽 1885mm、高 1730mm,轴距为 2800mm。 全系搭载 1.6T 发动机配 7 速双离合变速箱的动力总成,发动机最大功率 145kW,可输出 197 马力。五款车型中四款为前驱车型,顶配为四驱车型。 全新设计 星途全新一代 TXL 采用了智感美学 2.0 理念设计,并全系标配星空物语 Logo 呼吸灯。 在外观设计上,与旧款车型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中网,星途全新一代 TXL 的中网造型采用了与星途 LX 相似的家族式设计,但中网线条要更加纤细,在整体质感上有着不小的提升。(星途 LX)半封闭的中网造型向两侧延展至雾灯,带来了更好的横向拉伸效果,让整车显得更宽。 车身侧面的腰线与光影效果与旧款基本保持一致,车尾的下部的反光片和后雾灯的造型重新进行了设计,与前雾灯造型相互呼应。 内饰的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星途全新一代 TXL 采用了双 12.3 吋贯穿式大屏设计,档把换成更为小巧的电子档把,并配备了中控屏触控板。 座椅采用黑色真皮与 Alcantara 拼接材质,辅以红色缝线作为点缀。 整体内饰设计上,豪华感、科技感与运动感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提升。 入门即高端 星途全新一代 TXL 全系标配了 Lion 4.0 雄狮智云系统、声纹识别+智能语音控制、FOTA 云端升级等 10 项配置及功能。 高配车型更是搭载如 AR 增强实景导航、车载行车记录仪、AQS 空气质量管理系统等科技配置。 此前我曾体验过雄狮智云的 3.0 版本,从硬件配置、车机功能、内容生态等多方面来看雄狮智云的确是一款还不错的车机系统,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一下这篇带有车机体验视频的文章《试驾星途 LX:起售价不到 10 万的 SUV 有多智能?》。 如今星途全新一代 TXL 搭载了更新的 Lion 4.0 雄狮智云系统,从硬件到软件都进一步进行了升级和优化,无疑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现要更加优秀。 驾驶安全 在主动安全方面,星途全新一代 TXL 上搭载了 L2.5 级驾驶辅助功能,可以实现包含 AEB 主动刹车、ICA 巡航辅助、RCW 倒车后方预警、FAPA 全自动泊车等 20 余项辅助功能。 车身安全方面,星途全新一代 TXL 采用 78%的高强度钢笼式车身结构,制动距离为 36.5 米,通过了 C-NCAP 的超五星认证。 最后 此前试驾星途 LX 时我曾说过,在智能化方面星途的表现一直毫不逊色。尽管面对众多智能化表现优异的自主品牌车型的合围,星途在其中也属于强者。 这次星途全新一代 TXL 在内外设计、科技配置等方面的进步,使得星途全新一代 TXL 的产品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不过,作为奇瑞品牌向上的高端子品牌而言,星途在影响力方面确实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做好产品的前提下让更多人了解与认可,才能实打实的带动销量。

Robobus 领跑者轻舟智航获联想创投新一轮投资,在苏州等地启动常态化运营

· Oct 12, 2020 333

近日,国内 Robobus 领跑者轻舟智航宣布获得联想创投新一轮投资,万世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年内,轻舟智航将在苏州落地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城市公开道路 Robobus 项目,并同步在国内多个城市启动 Robobus 常态化运营。 轻舟智航是一支始创于硅谷的全华人团队,公司创始人均是 Waymo(谷歌旗下无人驾驶公司)的技术骨干及海归博士,从事无人车行业近十年,是目前国内技术最成熟、行业经验最丰富的早期团队。2019 年 12 月,在「 新基建」 概念被提出的同时,轻舟智航在中国打响了落地的第一枪——与苏州高铁新城达成战略合作,逐步在苏州开展多个无人驾驶场景运营。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轻舟智航在回国 3 个月后便开展了多地多路况的测试,在中国北京、深圳、苏州、美国硅谷等多个城市设立办公室,并开展测试及运营。 轻舟智航的核心技术包括大规模智能仿真系统、可自主学习决策规划框架和多传感器融合和时序融合方案等,不同于传统的无人车部署方式,轻舟智航在实地测试之前,会借助其智能仿真系统进行大量仿真测试,做到第一次上路就十分可靠安全。轻舟智航依托仿真测试平台,将工程师时间转化为机器时间,希望打造一个「 自动化规模生产的工厂」。 目前,轻舟智航正在国内多个城市启动 Robobus 常态化运营,满足城市中的地铁接驳及微循环接驳需求。今年 7 月,由轻舟智航部署的 Robobus 在苏州首次亮相。同期,苏州发布了全球首条城市微循环 Robobus 市民体验线路,作为轻舟智航 Robobus 的运营线路。今年年内,轻舟智航将在苏州落地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城市公开道路 Robobus 项目,部署多条 Robobus 城市微循环线路,覆盖苏州地铁二号线的苏州北站和大湾地铁站周边区域。其中已发布的路线总长度超过 4 公里,线路沿途设置了多个站点,串联起苏州高铁新城的核心交通枢纽、商业办公区、购物中心、居民小区等地。 在 Robobus 项目落地的同时,轻舟智航推出了专注城市复杂交通场景的第一代无人驾驶方案「Driven-by-QCraft」,旨在助力合作伙伴打造城市无人驾驶移动空间,助推城市交通向全面智能化、网联化升级。轻舟无人小巴只是「Driven-by-QCraft」 方案的首个落地场景,目前,轻舟智航正推动其无人驾驶方案在其他智慧城市场景中落地。 作为国内 Robobus 的领跑者,轻舟智航在成立之初便获得 IDG 资本、元璟资本和 Tide Capital 的投资,在宣布全面在国内发展后,又迎来了本轮来自联想创投——联想旗下的科技产业基金的投资。从顶级 VC 的支持,到顶级 CVC 的投资,反映的是资本市场对轻舟智航高效落地能力的高度认可。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表示:「 我们非常关注无人驾驶的真正商业落地,找准了智能化城市『 微循环』 需求的轻舟智航,在较短时间内就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化应用,并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商业模式闭环。随着国内城市交通网联化、智能化的不断加深,无人驾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轻舟智航可量产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将会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使用场景。」 Robobus 四大优势成就 L4 自动驾驶最快实际落地场景 为了赋能交通微循环在公共交通上的应用,轻舟智航借助无人驾驶技术驱动微循环公交落地,轻舟无人小巴便是这一应用场景下诞生的新品类。轻舟无人小巴属于微循环公交,采用 6-8.5m、9-15 座的车型,行驶线路灵活,且适用于狭窄街区,能及时疏散交通流量,保证公共交通系统的快捷高效性。 相比之下,无人出租采用轿车,属于私人出行,载客量小。在现有高昂成本的压力下,能支持的片区有限,不可能由乘客直接为车辆及运营成本买单。普通公交则采用 12m、32 座车型,适用于长距离线路,车次密度低,空载率高,且较难深入到狭窄的街区中。 轻舟无人小巴与市面现有的无人小巴也明显不同,其适用于公开道路场景,且速度可达 20-50km/h,在 RoboTaxi 的硬件支持下,能处理复杂城市交通。且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多地的城市公开道路进行路测,推动技术的快速迭代。 轻舟无人小巴穿行人车混杂的路口 轻舟无人小巴应对车辆加塞 “Robobus 这一应用场景具有四大优势。第一,中低速场景,乘客对车速的预期可控,速度保持在 20km/h 到 50km/h 之间。第二,固定路线,在同一条线路上反复磨练,更能确保行驶安全,并可结合 V2X 实现红绿灯优先和预警。第三,多人出行,具有社会效益,在公共道路上享受优先路权。第四,在商业模式上用户及客户分离,由运营小巴的公司向用户提供公共出行服务,由轻舟智航向运营公司提供产品及支持,能快速实现商业化闭环。」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 于骞表示,「Robobus 场景结合了固定路线中低速、多人出行路权优先、可部署基于 5G 的车路协同、可实现商业化闭环等优势,必将成为 L4 级别自动驾驶的最快实际落地场景。” 智能化的城市「 微循环」 交通时代开启 前几年,国内的城市公交逐步实现了全面电动化。如今,城市公交正在从电动化向网联化、智能化升级。轻舟无人小巴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在网联化、智能化的浪潮中,轻舟无人小巴定位于解决城市出行的「 最后三公里」 难题,作为城市交通的补充,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开启智能化的城市「 微循环」 交通时代。 在城市中,车流从城市主干道的末端,流经支部的微循环道路系统,然后从微循环道路系统汇入到其他干道的过程,称为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据 2018 年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大部分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使用率高达 100%,平均拥堵率超过 60%,而次干路或支路的平均拥堵率仅为 30%左右,能起到很好分流效果。 目前,国内的微循环公交应用正迎来爆发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东莞市已开通近 20 条微循环公交线路,共投入 140 辆微巴。仅松山湖片区微巴线路,就为超 18 万人次市民提供了出行服务。而广州市在过去的 8 个月里开通了 4 条便民路线,投入的便民车数量超过 100 台,惠及市民约 10 万人。 除了社区和街巷的公交空白需要填补,接驳地铁及火车站点的公交线路也存在巨大缺口。以福州的地铁接驳专线为例,据统计,在过去一年,为满足地铁沿线各站点 3~5 公里内的换乘需求,福州已开通 23 条地铁接驳专线,微公交线路单日平均客流量近 3 万人次,高峰日客流达 5 万人次;地铁接驳专线在深圳也开始配套使用,在地铁 6、10 号线开通之后,深圳配套新开了 11 条公交接驳线路。 在这个爆发期中,具备智能化、网联化特点的轻舟无人小巴可承担重要角色。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轻舟智航走过了从零到一的技术研发及产品落地的阶段,达成了其他公司用三四年才能达到的目标。接下来将从一到十,走向加速落地阶段。在这一阶段,联想创投将发挥联想集团旗下的全球科技产业基金优势,双向拓展,为包括轻舟智航在内的被投企业和以集团为代表的产业资源架起最直接的沟通桥梁,共建智能生态。 近年来,联想创投围绕 3S 战略为联想布局智能生态,并与集团共同推进产业智能化进程,在智慧城市方面,联想及联想创投成员企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与合作,建设项目快速落地上海、江西、江苏、福建、湖北、海南、河北、四川等全国多个省市,涉足绿色能源、社会治安管理、城市应急管理、智慧教育、食品安全以及智慧政务等多个细分场景,树立了多个行业标杆案例,为各行各业的转型带来强大助力,助力智慧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全社会效益的提升。  

广汽新能源打造北京车展科技秀,全球首发两挡双电机「四合一」集成电驱

· Oct 10, 2020 333

9 月 26 日,2020(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广汽新能源以「 埃安科技 为时代加速」 为主题打造最具科技魅力的展台,首次发布全球首创两挡双电机「 四合一」 集成电驱,标志着广汽埃安动力跨入全新阶段,让埃安系列车型迈进百公里加速两秒时代。【广汽新能源古惠南总经理发布全球首创两挡双电机「 四合一」 集成电驱】由中国品牌纯电轿车销冠埃安 S、A 级智能 SUV 销冠埃安 V、全球首款支持高精地图脱手自动驾驶智能车埃安 LX,组成的最强智能车阵容集体亮相展台。在精心策划的实物展览区域,还展出了中国首个纯电专属平台 GEP2.0,代表未来电动化科技的石墨烯超级快充技术,年内开始示范运行的氢燃料电池车埃安 LX Fuel Cell,以及汇聚了森林绿净空气系统、纳米仿生防污材料、车载中药香氛等创新科技展示的「 智能健康座舱体验区」。为到场观众呈现出一场 EV+ICV 的新能源未来科技盛宴。【广汽石墨烯超级快充技术】【埃安智能健康座舱展区】全球首创「 四合一」 集成电驱,中国车迈进两秒加速时代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汽车核心动力技术被国外企业所垄断,中国品牌只能一直处于追赶的状态,难言超越。但在纯电动技术领域,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处于同一起跑线,并已实现部分技术的全球领先。 广汽新能源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打造世界级产品和服务,为用户带来「 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在纯电动力系统的研发应用上,致力于推进系统集成化,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产品迭代。从最早的电机、电控、差减相对独立,到三者的高度集成,打造出全球首款高性能「 三合一」 电驱,助力埃安 LX 实现了百公里加速 3.9 秒的超跑体验,成为中国最快的车,全球最快 SUV 前五。【「 中国最快的车」 埃安 LX】本届北京车展,广汽新能源在纯电动力系统上再次突破,重点发布全球首创高性能两挡双电机「 四合一」 集成电驱,实现了双电机、控制器和两挡减速器深度集成。该技术获得 70 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29 项。带来 340KW 的强劲动力,综合驱动效率达到 90%,功率提升 13%,体积减小 30%,重量减轻 25%。【全球首创高性能两挡双电机「 四合一」 集成电驱】从而让即将搭载该项新技术的埃安系列车型,百公里加速用时缩短至两秒区间,刷新「 中国最快的车」 的加速记录,标志着中国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实现再一次的引领性突破。 致力打造数字驱动型科技公司,为用户提供世界级产品和服务 依托广汽集团数字化战略,秉承「 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 的品牌理念,广汽新能源在研发、智造、营销、服务全价值链推进数字化建设,打造了最先进好玩的科技产品和尊享服务,并致力于构建可持续利用的能源生态,以及面向未来的智能出行生态。广汽新能源正逐步成为数字驱动型的科技公司。 在电动化技术创新上,广汽新能源打造了国内首个全铝纯电专属平台 GEP2.0,全球首创高性能「 三合一」 电驱系统,广汽电池管理系统已持续进化至第四代。广汽新能源还是全球首家大规模应用车载太阳能技术的科技企业,打造了太阳能生态工厂和太阳能 25 小时体验中心,积极推进储能设施建设,打造光电储用一体化的能源生态。【GEP2.0 全铝纯电专属平台】在智能网联技术创新上,广汽新能源全球首次应用中国版高精地图,打造出全球首款高精地图全路段全速域脱手自动驾驶智能车埃安 LX,目前正大批量交付用户。广汽新能源更自主研发了全球首个 5G+V2X 车载智能通讯系统,打造出全球首款 5G 车埃安 V;并装备了目前最先进的一键遥控泊车功能,支持横平竖直斜向 6 个方向的自动泊入泊出,炫酷又实用。通过 AR 实景导航、智能语音、FACE ID、驾驶员监测、车载中药香氛等创新技术的搭载,埃安 V 还打造出全球首个「5G 智能健康座舱」。目前,埃安全系车型均可实现整车在线 OTA 升级,让用户体验到爱车常用常新。【ADiGO3.0 自动驾驶系统可支持高精地图脱手自动驾驶】与此同时,广汽新能源还建设了专业生产纯电动车的智能生态工厂,拥有钢铝车身柔性生产、数字化自主决策、互动式定制、能源综合利用等全球领先优势,实现了大规模定制生产,为用户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高品质产品。 在营销服务方面,广汽新能源创新构建用户-经销商-主机厂「 金三角」 服务新模式,直接连接并服务到每一位用户。「 埃安 一键尊享服务」,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目前,埃安全系车型推出「 电池、电机、电控」 终身质保服务,行业唯一,让消费者更放心选择埃安。【广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三年累计产销超 10 万辆,广汽新能源厚积薄发未来可期 创新让广汽新能源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在疫情和车市下滑的双重压力下,广汽新能源 1-8 月累计销量超过 3.1 万辆,同比增长 75%,稳居行业前三,成为全球最快累计产销实现 10 万辆的新能源车企,埃安 S 和埃安 V 都取得了各自细分市场的销冠。【埃安 V 上市两月即登顶 A 级智能 SUV 销冠】面对汽车「 新四化」 的发展浪潮,在全球研发网、全球供应链体系、广汽生产方式、营销服务新生态等四大体系优势助力下,广汽新能源已率先进入以新科技、新智造、新生态、新体系、新产品为代表的「 五新」 时代。 未来,广汽新能源将继续以数字驱动发展,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持续打造世界级产品和服务,以领先的 EV+ICV 技术赢得更大市场的认可,并持续升级营销服务新生态,为用户带来「 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成为更多用户「 智能、情感、信赖」 的「 更聪明的陪伴」。

后置后驱布局,续航 510km,奇瑞新能源蚂蚁正式上市

· Oct 10, 2020 333

备受关注的纯电 SUV 车型奇瑞新能源蚂蚁在北京正式上市,将提供聚能版、高能版、高能 Pro 版以及超能版四款版型,补贴后售价 14.98-18.98 万元。 作为奇瑞新能源全新@LIFE 平台诞生的首款纯电 SUV 车型,蚂蚁拥有轻量化车身架构、轻量化底盘设计,隼骨多腔封闭车身骨架+环状笼式车身结构,搭载了 L2+级自动驾驶辅助、高效智慧三电等系统。 先来看一下奇瑞新能源蚂蚁的基本参数: 长宽高分别为 4630*1910*1655(mm),轴距为 2830mm; 基于@LIFE 平台打造; 采用后置后驱布局; 电机峰值功率 130kW,扭矩 280Nm; NEDC 续航 510km。 颜值 不同于奇瑞新能源其他汽车家族式设计语言,蚂蚁采用「 自然美学」 设计理念。 前脸造型优雅大气,车身线条设计流畅,LED 晶钻大灯和 LED 风羽贯穿尾灯前后呼应。 蚂蚁与多数新能源车型一样,采用了封闭式中网设计。但前脸上的风车图案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由于现场展车无法进入 ,但透过车窗我们可以看到,奇瑞系能源蚂蚁采用了包裹性还不错的座椅。 展车内饰采用红白拼色,屏幕采用双 12.3 英寸的悬浮式一体屏,饰条采用了碳纤维材料。 我最喜欢的设计是蚂蚁的档把,红白拼色的档把在碳纤维饰板的衬托下,凸显出满满的科技感和运动感。 科技 蚂蚁采用的真皮座椅配备了通风、加热、10 向电动调节、座椅记忆等功能。车内外双 220V 标准电源配置能实现车对车、车对电器输送电源。 另外,蚂蚁还搭载了车载 Qi 无线快充功能、Face ID、科大讯飞智能语音识别控制、手机远程控制、充电桩智能推送等智能配置。 基于@Pilot2.5 蚂蚁可实现 L2+级自动驾驶辅助,包括 20 个智能传感器(12 个超声波雷达、1 个前视摄像头、4 个环视摄像头、3 个毫米波雷达),实现 AEB 主动刹车系统、LDW 车道偏离预警、LKA 车道保持、ACC 自适应巡航、APA 自动泊车等近 20 项驾驶辅助功能。 安全 安全性方面,蚂蚁采用@LIFE 平台安全标准的仿生车身安全设计,隼骨多腔封闭车身骨架+环状笼式车身结构,使得车辆碰撞防护效果有着显著提升。除此之外,蚂蚁还采用分段溃缩式前纵梁吸收碰撞产生的冲击力。 蜂巢式全包裹 6 面安全气囊、主驾智能预紧安全带、疲劳监测、 ESC 车身稳定系统、360 全景影像系统、坡道辅助、陡坡缓降等多种主被动安全配置也同样搭载。 蚂蚁配备三元锂电池,实现 NEDC 510km 续航,高效快充模式下充电 10 分钟,续航提升 100km。充电 30 分钟,电量即可从 30%充至 80%。动能回收系统还可以提升 15%的续航能力。 电池安全方面,蚂蚁采用了液冷高效传热结构+智能能量管理+热失控抑制技术,连接点更少,有效防止进水可能,电池防护等级达到 IP68。 质保 在蚂蚁发布会现场,奇瑞新能源特别推出了蚂蚁家族整车终身质保服务,不仅针对蚂蚁和 2019 款小蚂蚁现购用户,并且同步覆盖购买 2019 款小蚂蚁的首任私家车主,都将享受整车终身质保服务。未来,还将有更多蚂蚁家族产品享受此项政策。 与奇瑞新能源蚂蚁同级别的车型其实并不算多,作为一款中型纯电 SUV,不到 15 万元的起售价也进一步拉低了消费者的入手门槛,同时也为蚂蚁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力。 当新四化趋势日渐加深,面对纯电 SUV 市场这片愈加沸腾的红海。奇瑞新能源蚂蚁在进一步优化续航里程的同时,革新了外观造型设计理念、提升了整车空间舒适、操控性能、智能配置以及安全防护,更加贴近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出行场景需求。

预付仅需 199 元,长安欧尚 X5 正式开启预定

· Sep 29, 2020 333

长安欧尚 X5 继 6 月外观首秀、9 月内饰开箱后,今天正式在北京车展开启预定,仅需预付 199 元即可下定长安欧尚 X5。 长安欧尚 X5 采用「 塑光美学」 设计语言,前脸采用了较为夸张的中网造型。光瀑飞流前中网营造出 9 道高光、8 道暗影以及 3 重叠影,丰富的层次呈现出强烈的立体感。 整车采用宽车身、低姿态的设计理念,整体营造出车身宽体低趴姿态。较长的引擎盖设计以及双腰线,让长安欧尚 X5 看起来更加运动。 同时,尾部造型极富肌肉力量感,尾门 S 型断面曲线饱满。 长安欧尚 X5 采用立体超感座舱,滑板形态中央扶手、回形空调出风口,竞速红色光带、一体化赛车座椅、D 型运动方向盘,处处凸显年轻、运动的气息。 长安欧尚 X5 搭载 1.5T 发动机,最大功率 132kW、最大扭矩 300N·m。采用双出口集成排气歧管,增强排气脉冲,提升动力输出。零百加速性能为 7.79 秒。 长安欧尚 X5 搭载 Onstyle3.0 智能生态系统,配备高通骁龙 8 核车机芯片,达到 2.0GHZ 超高速计算频率。并且还支持 FaceID2.0 人脸识别系统,可实现 1 秒解锁、刷脸开车等操作。 除此之外,长安欧尚 X5 还支持全语音交互、高德 4.0 桌面地图导航功能、远程控车以及哨兵模式等功能。 在本次北京车展,长安欧尚 X5 正式开启预定,前 5000 名预定用户仅需预付 199 元,即可获得四项权益: 权益一:价值 1188 元!1:18 精选高山普洱茶紧压制成的欧尚 X5 车模一枚; 权益二:欧尚 X5 万元提车礼包; 权益三:完成集赞分享即得 100 元现金红包; 权益四:分享任务优秀发帖者,有机会参与长安欧尚 X5 全国试驾之旅。 正式开启预售的长安欧尚 X5 可能将会在年内正式上市,虽然本届北京车展上,长安欧尚 X5 并没有公布全部车型数据,我们也没有体验到长安欧尚 X5 所搭载的 Onstyle3.0 智能生态系统。但单从颜值上来看,长安欧尚 X5 的确是一款够年轻、够运动也值得期待的自主品牌车型。

试驾星途 LX:起售价不到 10 万的 SUV 有多智能?

· Sep 18, 2020 333

一场疫情,感觉让时间都变慢了。 2019 年的 9 月,我曾在成都试驾过星途 LX 的试装车。这次再与星途 LX 相遇,仿佛已经过了许久许久。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星途 LX,星途是奇瑞旗下主打智能、高端、活力的全新品牌,而星途 LX 是星途的第二款量产 SUV 车型,基于奇瑞 M3X 平台打造。 车身尺寸为长 4533mm、宽 1848mm、高 1699mm、轴距 2670mm,定位为一款紧凑型 SUV。 星途 LX 整体造型偏硬朗,前脸采用半封闭设计,而这种设计在燃油车上并不多见。 车身侧面的线条虽然没有贯穿整个车身,但也营造出了不错的光影效果。 车尾层次分明,并且采用了贯穿式尾灯来提升科技感。 智能座舱 当初体验试装车的时候,由于车机系统软件还处于不算「 很稳定」 的状态,所以遇到了死机的情况。但这次我所体验的是星途 LX 的正式量产版本,所以,星途 LX 的智能座舱体验到底如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星途 LX 的智能座舱共有 7 种交互模式,包括触摸屏、语音、方向盘按键、中控按键、中控旋钮、中控触摸板以及人脸识别。 全液晶仪表和中控触摸屏同为 12.3 英寸,并采用了双联屏设计。 车机系统名为 Lion 3.0 雄狮智云系统,具备语音助手、AR 增强现实导航、车家互联以及 FOTA 升级等多种车联网功能。这套系统深度集成了小度车载 OS,内含很多百度生态服务。 星途 LX 搭载了 Intel 提供的 Apollo Lake 处理器以及开源虚拟化软件 ACRN。全液晶仪表运行在 Clear Linux 系统中,而中控触大屏系统基于安卓 9.0 开发。两个系统又都通过 Intel  Apollo Lake 处理器和 ACRN 虚拟机来运行、硬件共享以及系统隔离。 有了百度和 Intel 的加持,星途 LX 的智能座舱体验到底如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视频吧。 Lion 3.0 雄狮智云系统所集成的百度语音控制以及生态服务都很实用。语音的识别率和准确率都很高,而且可以支持自然语义理解。AR 导航画面非常流畅而且具有较高「实时性」,除此之外,像百度地图、随心听等等基础在线功能及服务也做的比较扎实。(AR 导航)(语音助手)我唯一觉得不足的就是在某些功能中并没有设计返回键或快速返回上一级的方式,导致一些情况下会有多层级操作的情况,影响力使用体验。 整体来说,星途 LX 所搭载的 Lion 3.0 雄狮智云系统可以算是一个合格的智能座舱,而且使用体验中也能够发现它还是很务实的。 产品力如何? 说完了智能座舱,再来说说驾驶体验。 星途 LX 目前有两种动力版本,分别是 1.5T 四缸发动机配 CVT 变速箱和 1.6T 四缸发动机配 7 速双离合变速箱,而我体验的则是 1.6T 的车型版本。 1.6T 版本车型最大可输出 197 马力,零百加速 8.8 秒,整体动力还是很充沛的。 1.5T 车型版本最大可输出 156 马力,零百加速 9.7 秒,相比 1.6T 车型低了 40 马力、加速性能慢了 1 秒。 其实作为一款家用取向的车型来说,对动力的要求并没有那么苛刻。如果以既舒适平稳又能满足日常需求来看的话,1.5T 车型的动力是足够使用的。并且 CVT 变速箱的换挡体验会更加平顺。 驾驶方面的美中不足就在于油门踏板的调校有些太软了。过一些沟沟坎坎的时候,车辆的晃动会让你不小心就多踩一点油门踏板。导致在道路试驾的时候,车总是会突然往前窜一下。 2020 款星途 LX 售价 10.99-15.09 万元,其中 … 继续阅读

既实用又便宜的中型 SUV?全新一代捷途 X90 正式上市

· Sep 18, 2020 333

听说你想买一辆空间大的 SUV? 还想买一辆价格便宜、空间还大的 SUV? 国内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既想要大空间,又想要价格低。在合资品牌中,空间大的 SUV 往往价格都不会很低。但在自主品牌中,这辆刚刚上市的全新一代捷途 X90 正好满足了你的需求。 全新一代捷途 X90 在北京密云古北水镇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 8.99 万元-13.59 万元,共发布六款车型。包括 1.5T 四缸发动机配 6 速手动变速箱、1.5T 四缸发动机配 6 速双离合变速箱、1.6T 四缸发动机配 7 速双离合变速箱三种动力组合。 全新一代捷途 X90 长 4840mm、宽 1925mm、高 1780mm、轴距 2850mm,定位为一款中型 SUV。 不到 9 万元的起售价买一台中型 SUV,它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全新一代捷途 X90 采用名为「 徽城翘楚」 的家族化设计语言,相较上一代车型中网尺寸变得更大并且采用了黑色涂装,营造了更硬朗、更年轻化的氛围。 前雾灯造型向两侧延伸,整体前脸造型显得足够个性张扬。 车尾层次分明,但相比激进的前脸造型而言,车尾的设计显得沉稳了许多。 进入车内我们会发现有些设计元素看起来似曾相识,比如: 方向盘按键: 中控台旋钮: 车控屏旋钮: 甚至是车机系统的 UI 界面…… 全新一代捷途 X90 采用双 12.3 英寸双联屏设计,并配备了 9.7 英寸的车控屏。 但中控台及门板上的「 物语星空氛围灯 」 与内饰并不是很搭,而且设计有待加强。 全新一代捷途 X90 拥有包括 5 座、6 座和 7 座三种座椅布局,5 座版本最大可以提供 1130L 的后备箱装载空间。采用安道拓提供的真皮座椅,配备座椅通风及加热。 当第二、三排座椅放倒后,可以提供 2.21m 的纵深,空间实用性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智能化方面,全新一代捷途 X90 配备 4G 车联网、手机远程控制、科大讯飞语音助手以及 L2 级自动驾驶辅助。 搭载由博世提供的毫米波雷达+单目摄像头方案,可实现 ACC 自适应巡航、LKA 车道保持辅助、AEB 自动紧急制动在内的 7 项辅助功能。 在动力方面,1.5T 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 115kW、最大扭矩 230N·m,可输出 156 马力。1.6T 发动机最大功率 145kW、最大扭矩 290N·m,可输出 197 马力。 两款动力虽说不算格外强劲,但也基本满足了绝大多数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 最后 全新一代捷途 X90 的整体的产品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空间需求还提供了 5 座、6 座、7 座三种选择。个性的外观设计、相对丰富的科技配置、实用的车内空间以及比较亲民的售价,这些特点满足了一些用户对一款既实用又便宜的 SUV 车型的需求。 同级别可选择的车型并不算很多,对于实用主义的人来说,全新一代捷途 X90 已经足够惊艳。

被戴上「真能跑」标签的几何 C,你会选择它吗?

· Sep 18, 2020 333

这两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极其迅猛,消费者可以选择的纯电车型也越来越多。 如果说几何汽车在去年发布的首款车型几何 A,对几何汽车甚至吉利的电动化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今年,作为几何汽车第二款量产车型以及首款 SUV 车型的几何 C,无疑成为了几何汽车的战略级产品。 去年在试驾几何 A 的时候,这款车型在设计、智能化以及续航这三个方面给我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这次,我来到福建平潭试驾几何 C,看一看面对日益丰富的纯电车型,几何 C 会有着怎样的表现? 先来看一下几何 C 的基本参数: 车身尺寸:长 4432mm、宽 1833mm、高 1560mm,轴距 2700mm; 百公里加速:优选续航版 6.9s、甄选续航版 7s; 续航:优选续航版 NEDC 400km、甄选续航版 NEDC 550km; 电池组容量:优选续航版 53kWh、甄选续航版 70kWh。 我这次试驾的是几何 C 的顶配车型「 甄选续航 C++ Pro」 版本,有着 550km 的 NEDC 续航里程。 家族设计 在外观设计方面,几何 C 延续了家族化设计理念,外观内饰都保持着既极简又不缺乏未来化的风格。 作为一款纯电车型,几何 C 依然采用了封闭式中网的设计。但与几何 A 不同的是,几何 C 在前杠两侧设计了导流槽。这个设计在起到降低风阻的作用的同时,也让前脸造型更加协调。 车身侧面的线条比较硬朗,勾勒出多层次感的侧面造型。 几何 C 的车尾采用了贯穿式尾灯设计,车壳采用透明设计,红色的灯条横穿车尾,让整辆车在科技感上得到了提升。 内饰设计方面,几何 C 与几何 A 基本保持一致。之前在几何 A 上出现的 SkinCare 织物材料并没有出现在几何 C 上,几何 C 座椅、门板选用了皮革材料进行包裹。我个人觉得这算是一个遗憾吧,我还是很喜欢 SkinCare 的,触感和透气性要比皮革好太多。 交互优化 几何 C 的车内屏幕交互依然是 4.2 英寸全液晶仪表+12.3 英寸触摸中控屏+8 英寸 W-HUD。 全液晶仪表虽然尺寸小,但是在日常驾驶过程中,最多的用处还是用来修改车辆的驾驶设置,以及查看续航相关的数据。 大多数的驾驶相关信息都依靠投映在前档的 W-HUD 抬头显示系统。在目视前方、不转移驾驶视线的情况下,你可以获取到所有驾驶中的信息,包括当前时速、驾驶辅助相关信息、导航以及电话。 几何 C 对仪表和中控屏的 UI 设计进行了优化,显示的内容要比几何 A 更加精致,并且中控屏选用了黑色主题,看起来更加沉稳。 之前在几何 A 上,可能是为了突显科技感,几何汽车对这些虚拟按键进行了隐藏设计,但金属饰板的反光让你根本就看不到这些按键。(几何 A)在几何 C 上这个问题终于得以改善,中控面板被换为了哑光材料,并对这些按键用线条进行了勾勒。 续航短测 几何汽车给几何 C 的定位叫做「 真能跑」 纯电 SUV,那么几何 C 的续航到底如何? 先交代一下背景: 车上共 4 名成年男性,驾驶模式选用 ECO,动能回收中级,空调温度 20 摄氏度; 试驾路线约 60%市区+20%快速路+20%山路; 市区限速 60km/h、快速路限速 80km/h、山路限速 40km/h,全程基本上压着限速行驶。 出发前对小计里程进行了清零,表显剩余续航 543km。 途经点 1 记录:表显续航剩余 500km,小计里程 22.9km。 途经点 2 记录:表显续航剩余 446km,小计里程 64.7km。 返回后记录:表显续航剩余 385km,小计里程 … 继续阅读

交付前即可完成「私人订制」 ,Mustang Mach-E 推出远程车辆设置功能

· Sep 15, 2020 333

福特全新先锋纯电 SUV Mustang Mach-E 推出远程车辆设置功能,在新车正式交付之前,用户即可通过福特派(FordPass™)APP 或者车主官网预先完成爱车的个性化功能设置,包括常用地址、附近充电站、车内温度预设、通勤时段以及偏好驾驶模式等。 福特全球趋势与未来发展经理 Sheryl Connelly 表示:「 千人一面的原始出厂设置做法已不适合现在的消费者,我们的用户需要的是定制化的产品、服务及体验。 通过远程车辆设置,Mustang Mach-E 用户可以在第一次进入车内时,就体验到自己想要的车辆设置。这意味着每台 Mach-E 都是独一无二、千人千面。」 当用户在经销商店提车之前,便可预先通过福特派(FordPass™)APP 完成个性化设置。为用户节省更多时间,使他们可以在新车交付后即刻就能体验到独属自己的 Mustang Mach-E。随着车联网功能的不断扩展,用户可自定义设置的功能也将不断增加。 「 我们的用户希望车辆的个性化设置能够适应他们繁忙的工作节奏,」 福特全球电动汽车数字体验经理埃里卡·拉亚(Erika Raia)说,「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94%的用户将常用地址和查找充电站列为他们希望远程设置的主要功能。 他们希望新车能够真正做到『 私人订制』。而在 Mustang Mach-E 上,他们可以在正式提车之前数周就预设好相应的配置,这意味着他们将在新车上花费更少的设置时间和更多的享受时间。」 未来,Mustang Mach-E 上还将有更多远程车辆设置功可通过 OTA 升级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