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青海试驾了那辆最便宜的英菲尼迪
当我开着英菲尼迪 Q50 在海拔 3000 多米的山路上深踩油门,试图追上大部队的时候,却忽然有点恍惚。 这可不是高原反应。我想起来,前几年每次在路上看见英菲尼迪 G37,都会目送它远去。它打动我的地方有两点:和谐的车身比例以及隐藏在内的凶猛动力。有一段时间,它就是四门轿车在我心里的理想型。 但是后来,新车型层出不穷,它也慢慢被我淡忘了。 而我在青海试驾的这款车,其实正是 G 系列的换代车型。只不过经过英菲尼迪对车型名称的重新洗牌之后,它现在叫做 Q50。 体验式营销的胜利 接到这个试驾任务的时候,我很担心我的小体格能不能战胜高原反应,因为据说试驾路线上的最高海拔是 3790 米;同时我也很担心 Q50 的 2.0T 发动机能不能在高海拔山路驾驶中游刃有余。 实际上,这两个顾虑都是多余的。试驾路线开过大半之后,我确定自己没问题,于是开始深踩油门。这台来自奔驰的发动机用悦耳的声音报以回应,我用拨片减挡,它叫的更欢,同时让速度表的指针攀升的更快一些。虽然下山的时候会习惯性耳鸣,但我已经脑补了它的呻吟。 而且,我不光是为了感受速度来的,高科技也是必修课。如果说英菲尼迪用奔驰的动力总成换取车主愉悦有些投机取巧的话,那么 DAS 的加入就完全是他们自己的功劳了。在北京的高速公路试驾 3.5 混动 Q50 的时候,DAS 配合安全屏障带来的是自动驾驶般的轻松,而在山路里,DAS 就是对我这种操控爱好者的极大馈赠,简单的说,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转向十分灵敏和直接。 什么?你说上面的体验太像传统汽车媒体的套路?好吧,我承认你赢了。哦不对,其实是英菲尼迪的体验式营销赢了。 英菲尼迪的命根? 我们住的西宁银龙酒店大堂里,两个不到十岁的小男孩儿高兴的跑到英菲尼迪的签到台前面,询问英菲尼迪的公共:这个是 Q50 吗?2.0T 吗?多少钱?工作人员回答说:30 多万。听完这个,两个小孩一边说着:才 30 多万啊,一边露出比刚才更愉快的表情,跑开了。 我不知道这俩小孩怎么知道的英菲尼迪以及 Q50 这款车,可能他们是《爸爸去哪儿》的忠实观众。而对于他俩「 这个英菲尼迪才 30 多万」 的反应,我想无异于我们对于 Macan 的评价:「 我靠,55 万就能买保时捷了」。 虽然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销量增长明显,但是总体销量仍然不能和其他豪华品牌匹敌。在试驾过程中,英菲尼迪的公关分析原因说,主要还是品牌认知度不够高。同车的媒体同行更加直接一点儿:电视营销之前,大多数人知道英菲尼迪这个品牌就是通过两件事——长安街惨烈车祸、高晓松酒后开车。 在利用电视媒体制造出品牌效应之后,英菲尼迪终于得考虑考虑卖车的事了。所以,2.0T 的 Q50 成了你现在能买到的最便宜的英菲尼迪。 但是,这个级别的竞争惨烈到不行。宝马 3 系就不用说了,后面跟着的 S60L, 凯迪拉克 ATS 等对手,也都虎视眈眈,还不要忘了马上就上市的新 C 级。他们好像要一起把 3 系拉下神坛,Q50 作为英菲尼迪拉动销量的最重要车型,偏偏赶上了这么多的高手。 同车的媒体同行说,Q50 的操控水平不差于 3 系和 ATS。不过,真正决定销量的因素,往往在车子以外。 而至于 Q50 本身,你真的不用顾虑什么。
OBD 产品深度分析(第三弹)——路宝盒子暴力拆解
上期我们对 iVoka MINI X 进行了暴力拆解 ,但是感觉还不够过瘾,这次我们继续拆它的小伙伴——腾讯路宝盒子!同样,本期也是多图模式,建议大家在 Wi-Fi 环境下阅读本文。 让大家期待已久的路宝盒子拆解终于来了,还好没让小伙伴们白等。单刀杀入,直奔主题。 外壳采用市面上最简单而可靠的卡扣设计,比较简单就能打开,注塑非常精致,在整个蓝牙 OBD 智能设备里,夺魁!上盖采用高大上的双料注塑,仔细分辨可以看到内层采用不透明的白色(logo 丝印在内层),外层则采用透明材质看上去像整体包裹一层亚克力,这样整体感觉产品晶莹剔透,时尚大气。在 LED 指示灯开孔处用了一张金属丝网内衬,做工精细考究,估计成本不低,咨询注塑业内人士称,完成该工艺一套报价将近 30 元。 洛可可设计、诚意之作,又是 32 个赞! 开盖后,可清晰的看到一颗 ST 公司的 STM32F103CBT6 主控和一颗 ADI 公司 ADXL345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G-sensor),从上述两个芯片来看,确实是 Cost Down(低成本)设计,据目前的华强北价格咨询,STM32F103CBT6 单价在 11 元左右,ADXL345 单价 4 元左右,由此看出,路宝盒子对供应商的成本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另一面,是一个串口数据蓝牙模块,型号为 BM57SPP05,这是台湾创杰(ISSC)最新的蓝牙模块型号,实测发现该蓝牙模块同时支持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从技术理论而言,同时支持蓝牙 3.0 的 SPP 协议和蓝牙 4.0 BLE 的 GATT 协议。 此种做法,能最大限度的支持市面上各种型号的手机蓝牙。而且此款蓝牙模块在市面上还不太好找,求助万能的淘宝找到一款相同型号,但不同封装的模块,单价为 25 元, 点击此处淘宝链接供小伙伴们参考 。 继续往下拆,主 PCB 板与 OBD 底座的连接采用一排 20PIN 的插针连接,很容易取下,攻城狮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维修的便捷性,如此设计,考虑周到。 顶上的两片 PCB 结合打开以后,内部电路一目了然。 蓝牙模块的另一面主要有三颗芯片,一颗 Microchip 公司的 MCP2551 用作 CAN 收发器,一颗 LM393 芯片结合 N 个三极管实现 K 线收发,一颗 LM317 芯片结合几个三极管、开关二极管等实现 J1850 协议通讯(关于 J1850 协议稍后再补充说明)。 主控 MCU 的另一面,主要是电源部分,用料霸气。采用了两颗 100uF 的钽电容,一颗是 A 型,一颗是 E 型,以保障供电电源的稳定与高效。 DC-DC 芯片采用 MP24971,此芯片由 MPS 公司出品,输入电压很宽达到 8-50V,输出电流 1.5A。 DC-DC 另外一侧是华邦(WINBOND)公司出品的 W25Q256 存储芯片,FLASH 容量为 32MB,FLASH 芯片是按扇区擦除的,W25Q256 共分为 8192 个扇区,每个扇区容量 4Kbit。试算了一下:按照每天四次行程,每次行程占用一个扇区的数据容量来计算,此芯片可以存储 5.6 年的行程数据,略显威武。 再往旁边走,有一颗可充电纽扣电池,由日本精工(SEIKO,也打 SII)出品的 MS614SE,容量为 3.4mAh,本颗电池主要用于 RTC 时钟供电,按电量算,可以维持 RTC 非常长的时间工作。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板子上有不少红色的胶状物,这个绝不是次品的标志,这叫红胶,是一种在高温下都粘性很好的胶水。在 SMT 贴片时点红胶是常用的工艺,目的是在第一面加工完毕,第二面贴完过回流焊隧道炉时,第一面的大个头物料不掉落。 目测估算了下,路宝盒子的电子件净物料成本在 60 元左右。 腾讯路宝盒子优缺点分析: 1、产品设计小巧,所有物料都是市面上常见的通用物料,供货量足、成本低,方便采购。 2、先前提到的 J1850 通讯协议,按目前国内汽车的保有量算,大概有 1%左右的车型在使用。J1850 … 继续阅读
没人不让你在车里用手机,但这么办更安全
我妻子那辆开了十年的车内置的导航系统可以说是耗资不菲,不过每次她开车离开波特兰去别的地方,她用的都是自己 iPhone 上的 Waze 应用。除开免费不讲,这个「 驾车社交」 应用(目前已被谷歌收购)要比她那辆雷克萨斯所能给的愚蠢答案机灵得多,也有用得多。它真是定期刷新我们对它的期待,上个月我们从俄勒冈海岸回来的时候,它就成功地帮我们规避了一段 30 分钟的交通大堵塞。汽车的导航系统的暗屏这会儿给手机充当了完美的靠背,Waze 呢,则通过蓝牙音响系统兴高采烈地插话,播报准确的众包交通信息。 从效用来讲,这显然并非理想情况:这是冗余,交互界面也远不完美,也并不保证安全。近期政府也试图对车内移动应用施加管制,但最终,它不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设计问题。 我们不该试图用立法约束这种行为,或者干脆掩耳盗铃假装它不存在,我们该做的是如何使它安全有效地发挥作用。对交互和用户体验设计师来说,这不就是你们所熟悉的根据上下文做设计的问题么,只是在这里的上下文是汽车。 Waze 已经采取措施鼓励用户安全使用该应用,在开车时不要使用触屏界面而改用语音交互。较新的车内后装设备如 Pioneer 和 Alpine,已经允许通过蓝牙语音控制主要的手机功能,比如通话、接听和短信语音控制。不久,我们的智能手机就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将手机界面投射到车载中控上,定制设计快速接入,并与方向盘控制深度整合。我的希望是,两年内科技的发展会让这一切构想看起来老旧透了。 一个历史实例 这两年所谓智能电视的转型失败就是个很有说服力的先例。为节省生产成本不惜使用老旧的处理器,这些电视的导航体验让人沮丧不已,尤其是与 iPad 和任天堂一类比起来那更是不值一提。更糟糕的是,我们很少看到智能电视更新自己的本地应用,简直是让它们自生自灭。对于像我这样的用户体验设计师来说这就好比酷刑:这是个低级的解决方案,咱别这么打肿脸充胖子,就造一个美丽而愚蠢的屏幕,然后用 HDMI 连接到像 Roku、Chromecast 或 Xbox 这样专用的、好升级的设备多好。 车载用户界面现在落入了同样的处境。几乎无一例外,司机在与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友好兼容的车里更能体会到驾驶的乐趣,而那些一味死磕瘫痪车载界面的都是拧巴不讨好。事实是,人们已经习惯在车内使用智能手机辅助导航和通信,这不是因为他们愚蠢或鲁莽,而是因为他们的车根本不知道他们要什么。 看看那些典型的汽车用户界面。它们一般是蓝色和黑色,按钮和图标混乱得一塌糊涂,更像 1998 年的 ATM 而不是现代的平板电脑。这是汽车行业过于年长和霸道调控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在手机应用和汽车界面双栖的交互设计师,我可以告诉你单靠管控几乎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当设计师担心所提概念是否违逆了那三年前制定的规则时,我们其实是在花更多的时间避免法律纠纷,而不是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我们需要更聪明的思考语境 我们所需要的是号召大家行动起来,让用户体验设计师们真正为具体场景设计。为我们所调遣的工具绝对不存在短缺。或许汽车可以加上在蓝牙覆盖范围内司机用来却没那么容易的 USB 接口。这可以强制他们使用语音控制,使他们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比如开车。汽车制造商应当推动定期的售后固件升级。与智能手机无缝连接的特点能够让人们不再把车内界面当成化石一样的东西,而是流动的可以创新的平台。我不需要什么雷克萨斯应用商店,我也真的不想再为凌晨 4 点打开我车子天窗的流氓应用程序担惊受怕,不过,我也的确想要会定期更新的交互。 如果有个最佳车内互动奖呢?甚至更好点,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出资设立了一个孵化工作室,专门孵化那些为屏幕交互和驾驶双重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公司,我们又该如何把握?或者,我们可以鼓励 Pioneer 或Alpine 这样做,将那些创新具象成新式车辆。谷歌和苹果已经进入了这一领域,它们有望开辟出新的 API,使手机与汽车的融合更加简单便捷。 分心驾驶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问题,但执行的难度也清楚地表明光靠法律,这放出的魔鬼也收不回瓶子里。因此,我们应该重新设计瓶子,使这些新的交互更安全。这将为我们还未曾想见的经验的诞生铺平道路,而不是在黎明之前就用立法手段把它们揿灭在萌芽之中。
英国无人驾驶汽车明年 1 月上路
英国已经给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开了绿灯,无人驾驶汽车最早将于明年 1 月份出现在英国的公共道路上。无人驾驶汽车都配备了 GPS 进行导航,另外还配备了摄像头和传感器,使车辆感知周围的物体和其他行驶车辆,使其能够应对障碍。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合法上路,无人驾驶汽车厂商以谷歌为主。目前,日本、新加坡、德国和瑞典等国已经开始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其中,Volvo 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瑞典进行测试。 英国运输部目前已经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私家道路上进行,但不能在公共道路上行驶。今天,英国商务大臣和交通部长克莱尔 佩里宣布无人驾驶汽车明年 1 月在三个城市上路,英国公路法也相应进行修改。 不过,英国监管部门要求上路的自动驾驶汽车必须有人监控,并且随时可以切换到人工驾驶模式,这基本上把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排除在外。 转自: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