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车两年「烧」15 亿的背后
「 两年时间花掉 15 亿元,可以说我们是最烧钱的互联网初创公司。」10 月 11 日,滴滴打车 CEO 程维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毫不讳言地指出这一行业巨大的资本投入。 种种迹象表明,尽管打车软件补贴大战已经偃旗息鼓,但这场资本和行业的博弈还远没结束,且已从单一的打车服务转向出行平台的新战常日前,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大打车软件都已推出了专车服务,向互联网出行平台转型。 「 未来 5~10 年投入多少很难准确讲,但是我们会持续投入建立这个平台,如果不觉得出行平台是足够有价值的一块市场,我们和投资人也不敢做这样一个投入。」 程维表明了滴滴打车的转型决心。 据悉,滴滴专车整合了国内一百多家汽车租赁公司,部分是和租赁公司签订劳务合同的代驾司机, 还有一部分由滴滴专车自行招募。这种形式,让打车软件与普通出租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易到用车、1 号专车等商务用车平台也都采取类似模式开展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初期单一的补贴打车模式显然不是这些公司经营的长久之计。在积累了海量用户和大数据之后,这些公司必然会向更具想象空间的市场去发展,交通出行是一个亟须改善的行业。「 虽然现在这些服务看起来不能很快落地,但用互联网思维重塑传统交通行业是必然趋势。」 围绕「 行」 推更多服务 短短两年时间,国内打车软件已经历了巨变。早期的打车软件,其核心是融资和抢占用户,最终这一阶段的竞争以阿里巴巴入股快的打车,腾讯投资滴滴打车划 上句号。混战的行业格局最终变成两大门派之争。今年 5 月,在双方补贴大战的胶着状态下,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同时宣布停止对乘客的现金补贴。 从产品本身来看,打车软件已经过了赚眼球效应的初级阶段。竞争也转向了服务和生态领域。 日前,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都推出了专车服务,打车软件的定位也变成了出行方案提供商和移动出行平台。 在回顾两年的创业之路,程维并不后悔当初在补贴上的巨额投入。他解释道,在用户看到滴滴通过大量补贴做推广之前,我们在全国二三十个城市,已经初具规 模地教会了十几万个司机近千万个用户使用,都并不是靠钱。「 补贴确实带来了巨大的用户量,但之前对司机的教育环节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主要是提高了传统出行 的效率,解决信息不对称。」 滴滴打车产品总监罗文也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补贴之前的推广工作十分困难。「 我们必须从进站口开始到乘客上车的 5 分钟内给司机讲清楚这是一款什么样的软件,快速帮他在手机上安装好,同时给他一个传单,告诉他之后可以这样去接单。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不过,经历了种种困难获取用户后,这种单一的打车服务远远不能带来盈利,且投入如同无底洞。在这一背景下,滴滴和快的都不得不向增值和高端服务要利润。 日前,快的先于滴滴打车推出了商务租车服务 「 一号专车」。同时,其在生态圈内也在不断扩张,该公司与国航首次开启合作,这也是继支付宝、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携程等生活服务类应用之后的再次扩展。 后续滴滴推出的专车服务,更多是提供增值服务。据程维透露,用户在通过滴滴专车下单以后,滴滴会向租赁公司和司机约定一定比例分成。「 在滴滴上面每天都有 30%的用户是打不到车的。比如在景区门口,公共交通既不方便,又没有出租车,这种情况下专车服务就有很大需求,差异化服务也是市场的客观规律。」 在多名业内人士看来,未来的打车软件还会围绕城市出行推出更多服务,如代驾、试驾、购车服务等各种衍生项目。 实现盈利仍无时间表 事实上,与其说是生态平台竞争,不如说在持续输血以后,打车软件公司寻求活下去的更多能力。 程维坦言,两年多的运营以来,公司必须要考虑盈利模式。「 专车部分单笔收入肯定比打车业务的收入多。但三五年内我们没有盈利的打算,也不准备上市。」 同时,快的旗下「 一号专车」 也是主打商务租车,通过收取服务费来获得收入。但是,这两项刚刚起步的业务目前还处于培养用户阶段。 滴滴商务部门负责人李海茹告诉记者,在补贴大战后,滴滴已经有一系列的商业化探索路径,如广告、积分商城、O2O 合作等。 不过,何时实现盈利,对这两家初创公司来说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资深 O2O 观察人士黄渊普对记者表示,打车软件向出行平台转型是比较自然的过渡,比起当初整合出租车公司来说,线下的汽车租赁公司整合起来会更加顺利。目前快的和滴滴打车在租车领域的补贴并未减少。 但他也认为,大范围的补贴烧钱现象不会再次出现,而是会提供更多资源。「 从垂直到平台,从 PC 时代过渡到移动时代,各大垂直领域都会有市场集中的过程。目前一些国外租车公司也进入中国,打车软件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抢占市场,至少一两年都不会有盈利。」 程维对此表示,「 衣食妆已被互联网融合、渗透和改变,唯有「 行」 还没有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移动互联网客观上为「 行」 与互联网的结合提供了土壤,在培养了用户习惯之后,不会再有大额补贴出现,而是更专注差异化服务。 全球咨询公司 Frost&Sullivan 预计,北美地区汽车共享市场到 2016 年将达到 33 亿美元。而中国市场的商务用车规模更大,业内人的预测数据是 4000 亿元。 除了易到用车、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之外,刚刚获得千万元融资的 AA 租车,以及来自美国旧金山的打车软件 Uber,均开始在这一领域展开角逐。 业界人士担忧,如何整合线下租赁公司,并进行透明管理对这些出行平台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与 58 同城、赶集网类似,在整合线下资源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良莠不齐的现象。 对此,程维解释称,接入打车系统的全部是正规租赁公司的车辆,也有正规的手续,全国合作的公司已经有 100 多家。(本文转载自《每日经济新闻》)
问题来了:12490 辆消失的特斯拉都去了哪里
虽然特斯拉目前仍在艰难的进行产能爬坡,但在美国本土注册新上路的特斯拉数量却呈现减少趋势。市场研究机构 Hedges & Co. 发布分析报告称,2014 年前九个月,美国新注册的特斯拉数量下滑了 1/3,仅为 9331 辆。但特斯拉却表示今年前九个月向市场交付了 21821 辆 新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40%。那么问题来了,这消失的 12490 辆特斯拉(占交付数量的 57%)去了哪里? 数据来源:Hedges & Co. 原因之一可能是特斯拉正加大其产品出口的力度。特斯拉新车的销售流程是这样的:首先由消费者下订单,特斯拉根据订单生产对应车型,然后采取直营的方式销售。这样一来就缩短了 Model S 车型从生产、运输到注册上路的时间间隔。所以今年那些并没有在美国注册上路的特斯拉(占交付数量的 60%)有可能是被卖给了国外的客户。 目前特斯拉有大约 40%的销售中心在欧洲,其在今年早些时候开始向中国市场交付产品,9 月份也开启了日本市场的供应,而特斯拉在这些地方充电网络的搭建进度仍然滞后。但是即便算上海外的销量,也不能完全弥补特斯拉和研究机构关于销售量的数据差距。在 10 月初公布的财报中,特斯拉表示其第三季度产品的销售主要集中在了北美地区,并预测明年将会有不到 50%的车辆销售往美国之外的市场。 特斯拉欧洲销售点分布图 所以即使到明年这个数字也依然低于上述 57%的统计误差,增加出口并不能完全解释其本土注册量的大幅下滑。 而特斯拉方面则对此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简单的用营收报告来回答相关提问。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用户追捧特斯拉的热潮正在散去。特斯拉在美国本土的交易数据也能体现出这一点,今年前九个月其在加州的新注册数量已经下滑了 43%,而加州直到目前都是特斯拉销售量最高的州。 虽然在印第安纳和爱荷华等州,特斯拉的新注册用户数量在增长,但主要是因为这些州的特斯拉保有量基数本身就很低。与此同时,在新用户注册数量上,佐治亚州的增幅也超过了俄勒冈州,康涅狄格州和科罗拉多州等传统的特斯拉「 销售重镇」。这些数据也说明,特斯拉在经历了明星产品的耀眼光环阶段后,正在迈向普通人可用的大众消费品阶段(只要你能支付得起 7 万美金的购买金额)。 2013 和 2014 年对比 1-9 月份销量变化图 如果真像特斯拉 CEO 马斯克坚称的那样,公司产品需求并没有下滑,那也许真的是发生了销售转移。毕竟在旧金山的大街上看到一辆特斯拉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远不如看到一台限量版保时捷更吸引人。但是在很多小地方,特斯拉仍然能登上媒体头条。 如果特斯拉在注重新能源的市场(最大的其实就是美国市场)已经开始遇冷,那么在马斯克拥有新的热卖车型之前,整个公司可能都要继续面临这种需求下滑。(转载自搜狐 IT)
机器人「统治」汽车制造业的时代还有多远?
这是生产车间中常见的情景,有时会让人联想到马戏团中驯养猛兽的场景:关在铁笼子里的焊接机器人。实际上机器人在保护区外也能承担更多的任务。比如托举运物穿越车间,然后准确放在目标位置上;或是协助生产员工置入薄膜和橡胶密封件,拼装组件,将轮轴准确固定在底盘上。为了让人与机器互相接近而不会产生危险,还需解决机器人在移动及安全性能方面的一些难题。「 对于机器人来说,要求它们必须能够很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 位于奥地利斯太尔的生产应用研究企业 Profactor 公司技术总经理 Andreas Pichler 强调。 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 铁皮同事」 变得更加聪明呢?在 Pichler 看来,首先要能够迅速感知周边的工作环境:「 我们设计了一套计算程序,采用一台摄像机作为扫描设备。」Pichler 说。但这台设备并不是进行拍照,而是实时对识别出来的物体进行建模。要想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将拍摄的图像和摄像机的移动路径组合起来。Profactor 的研发工程师与宝马斯太尔工厂正在合作开展一个项目,在发动机装配工序中运用移动图形处理技术,一台辅助机器人协助装配线上的工人,将轴瓦安装在连杆大端轴承上。 目前,宝马斯太尔工厂正在全力开发符合工效学的视觉化技术。只要工人伸手到滑槽里去拿轴瓦,系统就会识别出这个轴瓦可以放在哪种连杆大端轴承上。摄像机会实时发现工人伸手拿取的动作,同时彩色光束投影仪会在瞬间迅速显示轴瓦可以放在哪些连杆上。目前,这种视觉辅助装配技术已经完成了初步测试,结果令人鼓舞,不过「 这个项目还不够成熟。」Pichler 说道。 首要任务是安全 对于协助工人工作的辅助机器人而言,安全与否十分重要。丹麦工业机器人制造商 Universal Robots(优傲机器人)公司设计了两根机器人轻量化机械臂,它们可以在合作模式下始终以一定的力度进行操作。如果机械臂遇到阻力,控制系统会立刻停止移动。据厂家自己介绍, 在其全球售出的 2000 台 Universal 机器人中,大约 80% 可以在没有防护围栏的情况下设置在操作人员身边进行工作。「 我们从未遇到因为我们的机器人而发生事故或其他安全故障的情况。」Universal Robots 公司 CEO Enrico Krog Iversen 信心满满地说道。根据厂家的数据,机器人的两根机械臂都能满足欧洲 EN ISO 10218-1:2011 标准的安全要求。对 Iversen 来说, 由于产品日益个人化,再加上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要求不断研发生产辅助用的轻量化机器人。不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又会导致工艺流程更加复杂。要想让生产员工适应制造工艺的这种变化,就必须将他们从单一的标准任务和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轻量化机器人操作起来安全、灵活、简便,而且成本较低,大多数生产型企业都可以对自己的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使其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Universal Robots 公司 CEO Iversen 介绍说。 至于如何在批量生产中实现人机合作, 可以在大众公司的萨尔茨吉特(Salzgitter)工厂中窥见一斑。在汽缸盖的装配环节,UR 机器人可以无需防护罩,在协作运行模式下将电热塞放入难以达到的汽缸盖中。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员工摆脱不符合工效学的工作流程。此外,宝马公司的美国 Spartanburg 工厂也在 2013 年底安装了四台 UR 机器人,直接和生产员工协同工作。员工们不再需要用手压辊将隔音防潮薄膜固定在车门内侧,这份费力的工作现在完全由机器人接管过来。 新技术的到来 车辆后轴驱动系统的装配特点是对精准度、敏锐的鉴别力和力度的要求极高。在这种要求极高的环境下,机器人能否可靠地协同工作,专家们对此意见不一。梅赛德斯希望详细地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因此五年前在埃斯林根(Esslingen)附近的麦廷根(Mettingen)装配工厂中安装了一台轻量化机器人,其机械臂是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专为太空用途而研发的。梅赛德斯的装配专家与来自奥格斯堡的机器人与自动化专业企业库卡公司(Kuka)合作,将这位铁皮同事集成设置在麦廷根工厂生产车间内五条车轴装配线中的一条上。在设计机械及驱动技术装置时,他们考虑到要确保机器人能够灵活、敏锐地对装配任务做出反应,并相应调整自己的动作。 对库卡公司而言,工业用工作辅助系统是他们在进一步实现装配线自动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灵敏的轻量化机器人肯定是在通向工业 4.0 道路上的一块巨大而重要的基石。」 库卡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委员会主席 Frank Klingemann 强调。他们自主研发的轻量化机器人「LBR iiwa」 拥有七根轴,活动起来异常灵活,并配备了位置和柔韧性控制系统,它与人的胳膊十分相似。其工作辅助系统由软件控制,对于非常敏感的拼接过程,多个传感器,其中包括集成在七根轴中的关节力矩传感器,可以通过编程来调节敏感度。即使在狭窄的装配场合里,由于这台机器人具有碰撞识别功能,因此可以确保移动到目标位置。 灵活敏感的机器人用途多种多样。无论是冲压车间、白车身车间、喷漆车间或是最终装配车间,都可以使人和机器人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并互相弥补对方的弱点。从库卡公司的角度来看,由于轻量化机器人的灵敏度和敏感性非常高,因此是生产员工的完美好帮手。原先那些难以自动化的、不符合工效学要求的手工作业环节,如今只需较低成本便可实现自动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而且还能降低宏观经济成本核算的难度。「 主要优点是,装配系统和设备不仅能够升级、扩展和转换,而且可以针对工作地点的产量波动做出反应。」Klingemann 总结道。 在车身制造领域,重物传送已经被整合到高速装配线的材料流当中。目前得到广为应用的是悬挂在传统钢制吊轨中的重载行车系统。 机器人取代吊挂运输机 而如今出现了其他方案。比如说铝合金模块结构的升降操纵器,可以手动运送最高 1 吨重的物体。来自 Wiehl 的行车专业公司 Eepos 与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制出一套带电动平衡控制装置的操作系统。他们设置了一台示范设备,可以通过类似操纵杆的装置,以柔和的压力来回移动一辆被吊起来的小型汽车。人施加在悬吊重物上的移动命令和力度被力矩传感器记录下来,并由控制系统转化为相应的动作。 设备所采用的提升臂来自慕尼黑工大的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利用协作辅助机器人,实现符合工效学的、灵活的材料输送,项目合作伙伴包括大众公司及其他多家专业公司。利用新型的升降操纵器,在整个移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只会感受到系统的柔和反应,并且没有发动机的顿挫感。「 这在工效学方面是前所未有的。」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Eepos 公司总经理之一的 Friedhelm Mücher 证实。 新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工件悬吊在可编程控制的轨道上匀速前进,由操作人员直观地引导到目的地,不会严重偏离预定轨迹。在关键位置,控制程序会产生所谓的虚拟墙和移动障碍,确保材料能够准确地送达目的地。轻松地移动重物,不仅能够提高材料流的速度,而且可以让年长的员工轻而易举地操作沉重的部件。「 人机合作方案的发展势头会越来越强。」Mücher 充满信心地说。(本文转载自:盖世汽车网)
车机导航行不行(4)——标致 2008 导航评测
现在是 2014 年,如果你买的车里没有个导航,可能都不太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了。但是,有没有是一回事,是否好用又是另一回事了。现如今的车机导航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从这个疑问出发,我们策划了《车机导航行不行》系列选题。我们会陆续对不同档次、品牌的 2014 年新款车进行导航系统评测。 本期评测车型:东风标致 2008,这款车的导航系统供应商是高德。 操作方式及界面: 标致 2008 采用的是 7 英寸触摸屏,并没有实体按键可以操作导航。虽然方向盘上有多功能按钮,但是没有和导航功能相关联。 触摸屏的手感和灵敏度可以接受,基本处于中规中矩的水平。 界面方面,以黑色为主色调,辅以和车内氛围灯一样的淡蓝色,总体界面风格算是比较年轻化的。事实上,标致和雪铁龙的很多车型在车机 UI 上都是大体相同的,区别只是主题配色等方面会根据车型不同有所修改。 导航主界面上,分布着当前道路名称、放大缩小按钮、回主界面按钮、导航菜单按钮等。按钮的分布并不影响地图的查看,但是如果能增加一个搜索目的地的按钮就更好了。在地图界面上可以快速切换「 北向上」「 车头向上」「3D 显示」 这三种地图模式,但是 3D 模式的显示范围只有大约 1 公里左右。 2008 的导航从界面到菜单逻辑方面,属于比较清楚的那种,上手起来没什么难度,按钮的指示性也很明确,符合我们惯常的思维习惯。 目的地搜索: 2008 的这套导航只能靠触摸操作,但是在目的地搜索这个环节,没有实体按键的缺点并没有凸显出来。这个导航系统的目的地搜索,在我们评测过的车型里属于非常方便快捷的。 在导航菜单里,一般我们会用到的就是「 输入地址」 和「 兴趣点」 两个功能。进入「 输入地址」 的界面,可以非常快速的在「 关键词搜索」、「 交叉路口搜索」、「 地址搜索」 之间一键切换。而进入「 兴趣点」 界面,系统会列出十多个大类的兴趣点。 这套导航重点突出的是这两个类型的目的地搜索方式,再结合里面具体的搜索分类,其实是非常合理的一种设计,在使用的时候,能给人一种思路特别清晰的感觉。我们一般会在两种情境下使用导航,一是知道自己大概要去的地方,但是不知道怎么走,这个时候对导航的需求是快速定位以及准确的路线,这属于比较明确的需求。第二种情况是我们有模糊的需求,比如「 吃饭」、「 住宿」,往往需要导航为我们找出附近的相关地点,属于结果导向的。 2008 的这套导航对于「 需求」 的理解很到位。尤其是对于第一种需求,表现是,搜索目的地非常快捷方便。支持首字母、手写、全拼等输入方式,同时具备联想功能。比如搜索「 北锣鼓巷」,直接用首字母「BLGX」 就可以快速找到,联想功能又可以帮你快速的锁定下一个字母,而在手写的时候,先写出「 北」 字,后面几个字几乎完全用触摸选取就可以了。 用「 地址」 模式搜索,输入「 北锣鼓巷」 之后,给出的结果是这条路上所有的 POI 信息。如果用「 关键字」 搜索「 北锣鼓巷」,结果直接就是这条路。在用了几个模糊词进行查询之后,我大概摸清了搜索结果的排序规则:比如,以「 酒店」 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会按照「 名称长度」 和「 距离」 两个规则排序,而「 名称长度」 又优先于「 距离」。另外,在搜索关键词的时候如果能把兴趣点名称写得具体一些,回更加快速的找到需要的目的地。在我测试地点旁边有一个晨光文具店,我用关键词「 晨光」 进行搜素,在结果列表的第六页找到了这店铺,如果搜索的时候加入「 石佛营」 几个字,就会非常快的找到。 而对于「 兴趣点」 这种搜索方式,看起来和「 关键词搜索」 有些矛盾,不过「 兴趣点」 更偏重的是搜索当前位置周边的地方。系统一共提供了 5 页共 21 种兴趣点分类,每个分类里又有若干小类,详细程度足够能满足要求。在优先程度上,第一页里的「 标致」「 商务休闲」 两类应该被第二页的「 餐饮」「 住宿」 代替,因为后两者的使用频率要高一些。 测试的时候,我的位置在石佛营东里附近。如果在兴趣点查找页里点「 详细」,会给我列出 100 页共 500 条兴趣点,最远的一个兴趣点距离我 586 米远。兴趣点的丰富程度还是不错的。 实际导航表现: 2008 的导航在目的地搜索上有不错的体验,那么它实际导航过程中的表现又怎样呢? 结论是,如果你是一个注重结果的人,那这套导航完全及格,如果你注重过程,那可能它做不到完美。 很贴心的一点是,不管是否设置了导航路线,系统都会在经过摄录点位的时候自动发出声音提醒。 路径规划方面,系统提供了「 快捷」、「 最短」、「 优化」 三种规则,另外可以选择「 避开渡口」、「 避开收费站」、「 避开高速」。不过,「 避开渡口」 这个使用频率应该很低。在导航中,可以随时添加途经点,途经点的获取和普通的搜索目的地是一样的。 在关键节点,系统会自动分屏显示并且自动缩放。分屏的模式包括 3D 实景和路口放大图,另外在立交桥下也可以放大显示。如果人为的用放大缩小按钮改变了地图比例尺,系统在没有收到下一个操作的 20 秒以后会自动改变成操作前的比例尺大小。 导航时的语音播报声音比较自然,但是例如「 前方两公里下坡道」 这种播报方式,和我们平时的理解方式有些差异。在北京这种地方,一般的说法是「 出主路」、「 进辅路」 等等,但是「 上下坡道」 的播报方式在去重庆评测另一款车的时候,却恰好有了用武之地,因为重庆确实非常立体。 这套导航可以自动重新规划路线,不过在我的使用过程中,它的规划能力和我实际的行驶意图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当然,这个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也是因人而异的。 总结 总体来说,2008 的导航算是好用,这更多的是因为它的设计更加符合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改善的余地。 目的地搜索是最大的亮点,POI 也足够丰富,但是在实际导航过程的一些细节上,还有改进的余地。
苹果真的能收购特斯拉吗?
关于 Apple 收购 Tesla 的传闻总是不断传出,想来也未必是空穴来风。今天我们实事求是的谈一谈这事靠谱不靠谱。 现金离岸 苹果目前持有的现金和投资总额为 1550 亿美元,相比之下特斯拉的市值仅为 300 亿美元。如果苹果以 25% 的溢价收购特斯拉,需要支付 375 亿美元。再加上特斯拉 25 亿美元的债务,总收购金额是 400 亿美元。 事实却是,苹果在美国的现金净额为负数,其大部分现金都是在国外:苹果在美国的账上有 181 亿美元现金,但负债为 353 亿美元 (在近期发行欧元债券之前)。这 181 亿美元现金通常是用于公司运营。除非苹果动用这部分资金来收购特斯拉,不然就只能通过增加借债规模或将海外现金转移回国的方式。 如果苹果想要适时增加借债规模,其信用评级就会被下调。虽然这不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也不是什么好事。如果想从海外转移 375 亿美元的现金净额,按照美国 35% 的税率计算,苹果实际需要准备好 470 亿美元现金。 苹果能从收购特斯拉中得到什么? 从财务角度讲,分析师预计特斯拉 2015 年的营收将达到 62.5 亿美元,每股收益略高于 3 美元。据此计算,特斯拉 1.44 亿股股票的总收益为 4.32 亿美元。所以,苹果支付的收购代价相当于特斯拉股票总收益的 115 倍。 如果苹果打算举债 375 亿美元实现收购,就需要支出巨额的利息。其刚刚在欧洲发行了 8 年期和 12 年期债券,利率分别为 1.082%与 1.671%。单单按照 1.082% 的利率计算,苹果就需要支付 4.06 亿美元的利息,几乎抵消了大部分特斯拉预期收益。 如果苹果不用现金和发债的方式收购特斯拉,而是进行股票融资:假设收购时苹果股价跌至 100 美元,其需要发行 4.7 亿股新股,将截至 2015 年 9 月的财年的股票数量从 59 亿股增加到大约 64 亿股。 将特斯拉 4.32 亿美元的股票总收益与苹果现有 444 亿美元收益相加,假定苹果的净利润增幅为 1%,在股票数量增加 8.5%的情况下,苹果 2015 财年的每股收益将从 7.51 美元降至 6.99 美元。按照 14 倍的市盈率计算,每股收益下降 0.5 美元,股价就会下跌 7 美元,市值蒸发 410 亿美元。 Elon Musk 铁定留不住 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在收购交易达成后会加入苹果董事会,但如果让他向其他人报告公司事务,他几乎可以肯定不再继续担任 CEO。Musk 是 Tesla 公司形象的代表,也是背后的发展驱动力。如果他不担任 CEO,Tesla 将不再是原来的那家公司——想想如果马斯克退任的话,特斯拉的股价会是什么走势——可能会大跌,并需要在几个季度后才能恢复到现在的水平。 此外,马斯克还从事很多其他的事业,比如运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太阳能公司 Solar City 以及超级高铁项目 Hyperloop。他可能会把用于特斯拉上的时间转移到这些公司或项目上。 关于 Apple 收购 Tesla 的传闻总是不断传出,想来也未必是空穴来风,但在我们看来,这个传言就像当初建议微软收购 Google 一样,总想把一段历史变成一宗生意,挺没劲的。 1、Apple 是伟大的,但从产品周期上来说,又到了一个顶点,它需要寻找延续 Mac-iPod-iPone 市场突破力量的产品来改变世界和拯救自己。苹果又到了涅槃的时候了,Cook 是好人,好人也要经受历史的考验,加油!但目前从产品上看,我们不认为 Apple 和 Tesla … 继续阅读
广州车展:巴黎车展的中文版?
朋友圈里的不少人都已经奔赴广州了,他们都是为了广州车展去的。这是今年国内最后一次大型车展,所以兴师动众也是理所应当的。 广州车展看什么?要是回答看妹子,就太没追求了。作一个 Geek,大老远跑到广州才不是为了看什么汽车模特。我们看的当然是新车、新科技、新趋势。 那么,接下来应该是梳理广州车展重量级新车的时间了。不过,当我把一大串车型列出来之后发现,尽管有不少都是第一次在中国展出,但它们中间有很多都在 10 月份的巴黎车展上完成了首发。 于是,越看这份名单,越觉得像是巴黎车展的「 中文版」。 其实亮点车型还不少,而科技和设计仍然会是重要的两条主线。 新能源车方面,这次车展专门开辟了一个「 新能源车展馆」,如果你是新能源车的狂热拥趸,别忘了到 12.1 展馆看看。相信这里不会像其他馆那样热闹,你也终于能好好拍几张像样的照片了。12.1 馆的位置并不好,不过总算是有了一个专门的区域安放这些「 先行者」,而自主品牌的那些「 改装」 电动车依然不会缺席。 宝马 530LE 的推出,会是这个品牌第一款国产插电混动车型,也是这个级别里的第一款插电混动产品,另外据传奔驰 B 级的纯电动版也会来广州,这辆车是奔驰和 Tesla 合作的结晶,而大众的纯电动小车 e-up!也不会缺席。 人机交互方面,我们终于有机会亲身体验一下 XC90 上搭载的 CarPlay 系统,捷豹 XE 的 InControl 系统也是第一次在国内亮相,而被认为理念先进的观致逸云 2.0 系统也会在广州首发,这些人机交互系统或许能代表未来的趋势。 设计方面,大和小都有看头:迈巴赫重出江湖,变成了加长版的 S 级,而全新的 smart 和菲亚特 500x,都会挑战我们的审美观。至于有哪些概念车展出?还是回顾一下巴黎车展吧。哦对了,我们这次去广州,带上了专业的汽车设计师,不知道看过车展之后,他会作何感想呢? 另一个看点是豪华品牌的国产车。国产的揽胜极光、国产的英菲尼迪 Q50L 和 QX50,他们到底在品质上和进口版本有没有差别呢?带上你的放大镜,到展台上好好端详端详吧。以后的车展上,放大镜会越来越派上用场,因为豪华品牌的国产化会持续推进,下一个是谁呢?捷豹? 人人都爱 SUV,于是各个品牌这两年全在搞小型 SUV。这次广州车展,会迎来这类车型的集体轰炸,至于哪款有的聊,让我们到展台上找找看。 很多人觉得,车展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不过,我们仍然试图从这种同质化里观察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车还是一样的车,但是或许这些车会讲出新的故事。 如果你在广州车展上觉得孤单寂寞冷,那就来找 GeekCar 吧,不如,我们一起逛车展。
【酷玩儿】能装进背包的电动折叠自行车
什么是【酷玩儿】: 当我们想让交通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无法仅仅寄希望于庞大的汽车公司。Geek 精神从来不是坐等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比如,在这里给你推荐有趣的、好玩的、任何和交通有关的产品。 免责声明:看完之后心里长草、钱包变空,我们概不负责。 扯闲篇: 什么?电动滑板你嫌太重?折叠自行车你嫌大?自平衡车你嫌太难?你到底是有多懒?!好吧… 败给你了。GeekCar 最近就发现了这么一款电动折叠自行车,能轻松地折叠并装进你的背包,另外还有剩余的空间可以塞进你的笔记本电脑、挖掘机教程什么的… 酷玩儿: 噔噔噔噔!「 最后一公里」 神器粗线啦! 这款叫做 Impossible 的电动折叠自行车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既要轻、又要小、又要结实耐用的特点,但我们知道,把这些特点全部集中在一辆自行车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 Impossible 电动折叠自行车在设计时,摒弃了传统自行车的水平横梁。圆形的车架设计保证了自行车两端重量的平衡。座椅和车把的质量保持一致,所以前后轮可以平衡第承担骑行者的重量。 自行车车架使用碳纤维为主要材料,两个圆圈之间的连接使用钢制材料,以承担重量和保证日常使用的冲击和振动。这样 Impossible 可以承受约 85 公斤/180 磅的重量。为了节省空间,Impossible 把骑行座椅和包装盒结合在了一起。在不使用时,包装盒保证了 Impossible 的洁净并保护了电池。通过四个步骤并可以简单地折叠或打开 Impossible 电动自行车。 最大的难点在于电机的选择,既要保证动力充足又要保证重量轻。下面让我们来看看 Impossible 电机的参数:十个 2900 毫安 3.6V 44.5 克的电池,骑行速度在 12.4 迈每小时,可以保证 45 分钟的骑行时间。 骑行 Impossible 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它并没有脚踏板。如果团队能在 Kickstarter 上筹到钱,他们就可以设计不同颜色的外壳,消费者可以在线上定制化他们的 Impossible 外观,有 40%的零件可以定制化,例如轮子和车把。 有话说: 这款电动折叠自行车无论从大小还是重量上来说,几乎都超越了市面上现有的同类产品,而且酷似眼镜的外观设计可能和 Geek 的风格比较搭,但续航里程和骑行舒适度是它的问题所在。而且面对目前「 最后一公里」 交通工具竞争激烈的细分市场,能否虏获广大消费者,有时候并不仅仅在于功能性上的优势。而且它在 Kickstarter 上 430 美金的预售价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