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需要自动泊车,你需要的是「人肉代泊」
临近中午的花园北路,一大堆车占据了路边停车位,人们穿梭在车与车的缝隙间,看起来很紧张。来往于北医三院的车让这条路显得特别拥挤,一位红马甲小哥叫住了一辆想要进入医院的的奔驰 GLK。不一会儿,司机摇上车窗,眼神里似乎有点儿不甘。车往前挪了几步之后,司机拿起车里的 iPad,开始扫红马甲手机上的二维码…… 这是我今天在北医三院看到的一幕,红马甲小哥是代客泊车服务「 停车宝」 的泊车员。 「 停车难」 是大城市的通病。大家都寻思着各种办法,想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GeekCar 今天想聊一下「 代客泊车」。 「 代客泊车」 在国外本身是个比较传统的行业,集中于酒店、会所、商场等场所,主要是提供一种优质的服务;随着城市内部区域性停车位供给严重低于停车需求这一现象的普遍化,「 代客泊车」 就自然的体现出其解决停车难题的功能。围绕代泊的服务公司如之前介绍的有国外 Luxe、Zirx,现在国内主要有北京的悠泊和上海的停车宝。 为什么想到「 代客泊车」 这个创业点子? 停车宝(上海)和悠泊这两家公司切入代客泊车之前都在停车相关领域进行了多年的耕耘。 具体来说,停车宝脱胎于「 泊客传媒」。「 泊客传媒」 在全国 18 个城市的停车场进行广告等业务,而悠泊背后则是一家从事停车位资产交易等业务的公司汇石投资,所以「 停车」 是他们的老本行。 不过,最后落实到「 代客泊车」 上面,两家团队都进行了一定的「 试错」:停车宝从「 泊客传媒」(2013 年)转型尝试了停车相关信息、硬件、支付等方向后,最后选择了他们认为最合适的路子——「 代泊」;悠泊的团队之前则是做了汇集停车点信息的「 停车汇」,最后发现对他们而言「 代泊」 是个更好的方向。 停车宝创始人吕叶表示「 我们之前’ 试错’ 那些方向遇到的问题,并不代表那些方向别的团队就不能往前走。政府花费大力都不能做到停车信息相关数据的及时和准确,这对于我们来说难度更大。」 悠泊 CEO 孟超谈到,停车带来的利益盘根错节、停车场资源分散、信息难连通的难点让想整合停车场资源和数据的创业难度巨大。 我们体验了这两个代客泊车项目 悠泊: 在北京财富中心附近悠泊的服务点,一辆悠泊的服务车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附近一定区域的「 代泊」 服务。我们到达财富中心附近时,通过悠泊微信服务号(他们也有 App)选择了悠泊代泊服务,然后客服会电话告知到服务点有相应的代泊司机进行后续服务。 到达服务点后,穿着正装的代泊人员就会接管车,同时给一张取车卡。我们注意到,代泊司机都会佩戴摄录设备。等我们在附近就餐时,微信发来了停车就位的信息和清楚的停车情况以及油表照片。 在下午 6 点左右的时候,我们接到了客服人员的告知:下班时间到了,得把车送还我们。于是,在约定时间地点之后,悠泊的代泊司机把车送回。 支付方面,通过微信端或 App 进行结算,悠泊的收费由 20 元的服务费加上每 15 分钟 1.5 元的停车费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等待费组成,同时还提供 800 元每月的 VIP 包月服务。 停车宝: 北医三院,在医院另一侧车道上,我们开着车先是逛了一阵,没有看到泊车员。掉头之后,才发现在医院的入口附近有穿着红马甲的代泊师傅。 通过微信服务号进入,点击「 我要代泊」,选择所在城市的代泊点,然后弹出了为我们服务的代泊员信息(服务开始计时),稍后代泊员就电话联系来到了车前。代泊员接管车停车妥当后就会发来车的照片,等到我们点击「 我要取车」 后,另外一个代泊员联系了我们,并且把车在医院门口送还。 停车宝的支付可以选用现金或是微信两种方式结算,收费标准是总共一单 38 元/3 小时,超出一小时按每小时 10 元算。 通过我们的体验,感觉到整个流程还是比较顺畅,能够解决用户在相关场景下停车不方便的问题。两家的代泊服务都有相应的措施让车主能知道停车信息,都通过和保险公司合作以确保车辆的安全减轻车主的顾虑,同时支付也比较方便。 体验之后的两个问题:一是交车还车地点必须固定在代泊服务点附近,不能随意在城市中心任意地点。另外,服务时间不太能完全满足大众,傍晚 CBD 或是商业圈附近,就餐、晚会的服务目前就不能确保,还有晚上时间段,重点医院的停车需求依然比较旺盛,代泊服务目前还没有覆盖。 「 代泊」 服务公司目前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我们一度以为,「 信任」 是最大的问题。不过通过体验和了解之后发现,获取用户的信任也并非之前想象那么困难。除了和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相关保险为服务做背书以外,服务本身也可以去化解这种用户的不确信。主要体现为代泊司机的招募的条件(一般为 5 年驾龄以上、有一定代驾经验、无不良记录等),以及系统服务流程的优化设计(停车场距离「 停车难服务点」 较近、路线固定、停车场监控、钥匙传递行为监控记录),还有后台的管理。 从悠泊所处的 CBD 服务点来看,用户的反馈较好,这或许因为区域附近用户职业等原因所以信任度较高。从去年 11 月开始,停车宝目前已经在 6 个城市推进,速度较快,困难点主要在运营团队、代泊司机的招募、培训及管理上,可以总结为业务扩张与自身团队建设的节奏不匹配。 之前在我看来「 代泊」 的门槛看起来很低,不过了解之后感觉其实不然。首先「 代泊」 本身是一项需要很强的地面推广和执行能力的服务,其次包含后台、司机、地推、停车场的合作需要很强的整体管理能力,最后的最后这还是烧钱的活儿,人力成本需要不少的钱,同时宣传推广、教育用户更需要大量的资金。 不管是悠泊还是停车宝都表示,对于停车这块的创业他们都很期待和乐观,因为这样能够共同炒热市场,同时吸引资本的关注。所以谈到「 门槛」 这个问题,在这种态度下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 代泊」 到底能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吗? 目前,代泊主要是在医院、商圈、金融中心等区域展开,这些区域停车刚需很大,同时停车位本身很有限,所以代泊公司在周边距离一定路程的地方找一些较为空闲的停车资源,然后通过人力(代泊员)把车停到这些地方然后又在一定时间后送回到用户指定区域。比如在北医三院的代泊点,泊车员就会把车开到一公里之外的一个停车场,他们在那里有长租车位。 代客泊车从一个服务的动作入手,首先解决了用户在特定场景下,没有时间精力停车,或是不熟悉周边停车环境,又或是区域停车场紧张找不到空闲停车位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准确地说,代客泊车的思路是由一项服务解决了「 停车难」 的问题:把用户找车位想停车以及特定区域车位稀缺这一对供需矛盾通过自己调度整合停车资源来解决。 换一种方式来思考,代泊不是直接打通整个停车信息网点去直接让用户和节点联通(不必搞定大范围的停车场),代客泊车服务是做了一个桥接,避开构建那个成本高的网络,用「 迂回」 的方式让一群人围绕另一群人去展开服务。通过上述两家公司的服务来看,切入医院这一的重点需求场景,又能精准有效地启动首批用户。 「 代泊」 的想象及未来 「 停车」 不仅仅是「 停车」,这是停车领域创业者们都在讲的故事,同样「 代泊」 也不仅仅是「 代泊」。「 代泊」 本身能挣钱,但是服务能够直接接触到车主用户(车源信息),那么未来基于此的想象我们可以「 脑洞大开」。未来会不会成为平台呢?停车宝的吕叶表示,目前要先做好当下的服务,以后的事情暂时不做过多考虑。 我问了一个较为未来的问题:现在无人驾驶的发展惹人关注,各种科技和汽车公司都在积极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根植于城市道路空间规划和车辆的庞大数量上。如果未来无人驾驶、汽车微型化使得大部分人放弃了车的拥有权后,车将高效运行减少停留(车的数量会减少)加之车还可以自动泊车,「 代客泊车」 将会没有空间了吧? 悠泊的 CEO 孟超首先讲了自己作为 Uber 司机的感受,作为清华理工男,他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可能性表示期待。不过他同时谈到,这个「 未来」 将是比较长的时间,对目前的「 代客泊车」 影响还远远达不到。 停车宝创始人吕叶相信,这些一定会实现,无人驾驶、自动泊车是用技术代替了人工,那个时候我们也有更多的精力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生产方式去解决问题。「 代客泊车」 在目前这个阶段(无人驾驶普及到来之前)通过适应当前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效率,同时换了一个方式去打通用户形成社群,还是很有作为和想象空间的。
面对渐进发展的自动驾驶,我们是否不再激动?
在沃尔沃自动驾驶项目北京路试的几天之后,宝马也发出了自己在无人驾驶方面的声音。 在三元桥宝马中国总部的一间咖啡馆里,宝马中国研发副总裁马策向几家汽车和科技媒体介绍着宝马对自动驾驶的理解。或者说,再次给我们上了一堂「 自动驾驶知识普及课」。 宝马对于自动驾驶不同阶段的解读是,解放双脚——解放双手——解放双眼——解放大脑。也就是说,最开始是人工驾驶,然后演进到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再发展到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在他们看来,在部分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分水岭(step change)。就宝马的产品来说,目前仍然处于驾驶辅助和部分自动驾驶之间的阶段。 而宝马的另一个观点是,自动驾驶在技术方面并不成问题,反而更需要的是统一的标准,以及各方的合作。 对以上的观点,我深表认同。 在一段视频里,一辆宝马 M235i 在进行着漂移的动作。对于宝马来说,这本来是稀松平常的事儿,但这辆车的不同在于,它的漂移是车子自动完成的,没有人的介入。我想,宝马展示这个视频的目的似乎是想说,「 我们在自动驾驶的技术方面已经有足够的积累了,甚至连漂移这种高难度动作都可以完成了呢。」 跟几个在场的人聊天,他们有的认为,宝马的这个活动干货不足。但其实这不是宝马的错,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态问题。 「 自动驾驶」 的激动和忧伤 借由沃尔沃和宝马的这两次活动,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才算自动驾驶?如果按照「 驾驶员不操作,车子自己行驶」 这个意思来解读,那么自动泊车、甚至已经出现了很多年的定速巡航,再到现在的自适应巡航,都可以算是自动驾驶。 但它显然和我们现在的预期有所区别。在我们的想象中,自动驾驶意味着,坐在车里,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情,除了开车。 而对于车厂来说,刚才描述的两种形态在他们看来都属于自动驾驶的范畴,只是阶段不同而已,对于现在的大部分产品来说,还只是处于自动驾驶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刚才对于自动驾驶的遐想,无异于理想化的共产主义。我们都知道,事情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用这个路径去看现在各方面在做的努力,其实还是处于从解放双脚到解放双手的过程里。 当然,我们当然要抱着一个美好的信念,那就是,英特纳雄纳尔一定会实现。 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毫无疑问,我们处在一个从无到有的演进过程中,这不会一蹴而就。任何的进化都是漫长曲折的,除了自身技术的演进,更要和各种阻碍因素做斗争。这意味着,完全自动驾驶的到来,是一个累加的过程。可能每一年我们都会更进一步,直到最后的那个质变。 但问题是,经过这样一点一点的演进,到最后完全自动驾驶时代到来的时候,或许我们已经失去了现在畅想那种景象时的激动心情。我们都希望大跃进,但车厂显然不这么认为,至少不会这么去做。 所以,当沃尔沃把不能自动变道超车的自动驾驶汽车带到中国路试的时候,当宝马这样的品牌宣传自动驾驶却不见激动人心的产品时,我们实在不能以质疑的态度来应对。 不过,从车厂的角度来说,在自动驾驶这件事上,谁都不会被落下太多。技术的储备不是问题,一旦当政策法规等客观因素不是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接二连三的在产品层面看到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那么多车厂都把 2020 年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就足以说明问题。 应该感到庆幸的是,我们可以见证这种变革和进化的全过程。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Volvorii Timeless 电子墨水高跟鞋
什么是【酷玩儿】: 当我们想让交通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无法仅仅寄希望于庞大的汽车公司。Geek 精神从来不是坐等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比如,在这里给你推荐有趣的、好玩的、任何和交通有关的产品。 免责声明:看完之后心里长草、钱包变空,我们概不负责。 扯闲篇: 男人不论有多少游戏都觉得没得玩儿,女人无论有多少衣服都觉得没的穿。女人穿衣服是给男人看的,但是男人最爱看的是女人不穿衣服。男人想的永远都是怎么解决问题,女人更在乎男人对这件事的态度,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还是那句话,男人和女人是两种生物,而且不要轻易揣测女人,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酷玩儿: 立陶宛有个 Geek,可能真是用了心了,看见女人常常发愁自己鞋子不够用,就单纯的想用自己的手艺给女人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发明了这个——Volvorii Timeless 电子墨水高跟鞋。 Volvorii Timeless 看上去是一款很普通的鱼嘴高跟鞋,但是他认为他解决了大部分女性买鞋时候的两大问题——图案不满意和与裙子或裤子不搭配。所以设计师在鞋表面植入了 E-ink 电子屏,并且将蓝牙接收器隐藏在鞋底,通过手机 App 就可以随时更换电子屏上的图案。这样女士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根据需要变换不同的图案,一双顶五双不费劲。而且支持无线充电,每次充电之后就可以维持 2-6 周的自由变换。男人们是不是已经准备开始欢呼了?这个世界多美好啊! 有话说: 男人们,你们真的认为女人买鞋是因为鞋图案的问题吗?真的以为女鞋也像男鞋一样只有运动鞋和正装鞋两种吗?!啧啧~Too naive!打开衣柜看看,她们的每一条裤子和每一条裙子都要搭配一种鞋好吗!而且挑一双鞋不但要看牌子、花纹,还要看质地、有没有流苏、带不带亮片、穿着舒服不舒服,如果不舒服还要贴脚贴,她们完全是在享受购买的过程。见同一个人也不能穿同一套衣服,因为怕别人认为她们只有这么一件衣服。这一切,如果你只想用一双普通的鱼嘴鞋来打发,还不如教你女人跟你踢实况来的简单实际。所以说,IQ 爆表的时候也顾着点 EQ 吧。 还是那句话,别问我这一切我是怎么知道的,说多了都是眼泪。 怎么买: 目前在 indiegogo 上能找得到,249 美元一双,并且中国地区免运费哦,你可以送你女人一双,但是我用脑袋给你打赌,这只会成为她无数双鞋中的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