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 NSX 的飞度不是好 S660——本田引擎声浪模拟软件

· Apr 28, 2015 333

什么是【酷玩儿】: 当我们想让交通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时候,我们发现无法仅仅寄希望于庞大的汽车公司。Geek 精神从来不是坐等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比如,在这里给你推荐有趣的、好玩的、任何和交通有关的产品。 免责声明:看完之后心里长草、钱包变空,我们概不负责。 扯闲篇: 2015 年 3 月底,本田发布了新款跑车 S660,一时间几乎每一个汽车媒体都在谈论这个由 Honda 最年轻设计师操刀的、只有 64 匹马力的小型敞篷车。2.2 米的轴距!MR 中置后驱!净重 850KG!6MT 手挡!方向盘上还有换挡指示灯!我的天,本田又一次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驾驶乐趣。虽然该有的都有了,但是对于近乎偏执的玩家们来说,还差点什么……一个 V10 自吸红头机?好的,这就来。 酷玩儿: 为了满足你近乎残酷的要求,这款 S660MT 车型将装备一个称作「Sound of Honda」 的装置, 同时,一同上线的还有一款同名 App,你要做的只是将 iPhone 通过数据线连接到 S660 的车载系统中并选择相应车型,S660 在行驶时就会把 App 中相应车款的引擎声浪,通过车内的音响喇叭进行输出。 既然是官方出品,当然不能再用什么重力感应这种弱爆了的原理来满足你。这款 App 可以和 OBD 联动,声音是由你每一次油门和换挡来控制的,也就是说,引擎声浪是与油门反应是同步的! 还想象不出来?「Sound of Honda」 App 所收录的五款经典车分别是:McLaren Honda MP4/5 、NⅢ360 Town 、NSX-R NA2 、S800 Roadster 、Civic Type-R (EK9) 。懂了吗? 有话说: 在此我不得不提醒某些品牌,大家吐槽你不是因为你假装高潮,而是你都假装高潮了也没法让我们开心。 不过现在看日本本土媒体的测评,车在慢速行驶或者静止时实际的发动机声音与 Sound of Honda 的声音同步率已经是可以接受的极限了,因为一旦稍微加速,从 Sound of Honda 出来的声音还是会有些延时,可能让你玩儿的有些不爽。不过不要紧,毕竟硬件在那,软件升级就是时间问题了,有 iPhone 了?等摇号提车吧!

上海车展中的之诺,变得更好了吗?

· Apr 28, 2015 333

上海车展中,之诺向大家展示了 Concept Next 概念车。从这辆看起来完成度还不是很高的概念车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品牌想要作出的一些改变。 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在官方的宣传中,这辆全球首发的 Concept Next 概念车的设计被总结为「 流动的力量」,灵感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三个设计理念: 「 平衡之势」,「 流动之美」 和「 聚合之力」。 其实,汽车设计中采用中国元素在国产品牌里面早就是见怪不怪的现象了。当然如何合理运用中国元素这个难题,也伴随着这样的设计一直存在。我们可以大概来盘点一下近些年出现的关键词:书法,太极,平衡,祥云,龙纹等等等等。似乎现在的车厂都陷入了一个怪圈,想要用一些生硬的融合设计来吸引消费者。 再将视线回到 Concept Next 上,我们可以在宣传资料中发现上述很多设计元素的存在。而除了车,之诺的品牌展厅以及这次车展的展台也都运用木质吊顶、灰色砖墙、水磨地面等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到处透露着中国风的元素。这样看来,之诺是想要将中国风进行到底了。 不过,如果从设计角度来说,其实消费者真正关心的并不是你融合了多少中国元素,他们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就是是否好看。高颜值的车,自然会有人为之买单。 从设计看品牌定位 当然,做中国人自己的高端豪华汽车品牌这句口号已经喊了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从之前的之诺 1E 来看,这样的动作还不是很明显。作为一辆可以说从设计到技术都参考采用宝马方案的高端电动汽车,这样的革新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一个在宝马光环下诞生不久的国产品牌,将自身定位在国产豪华这个阶层,用一句主旋律的话来描述的话就是:「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现在的之诺来说,需要在设计上建立自己的风格,同时在品牌建设上进行更大的投入。 Concept Next 相比 1E,在外观上少了很多宝马元素,变得更加「 独立」,看得出来他们是想建立自己的设计语言。之诺并没有对这款车的量产给出一个时间表,不过把它和 1E 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理解为,1E 对于之诺来说只是起到「 起步」 的作用,或许从第二款车开始,才是真正的「 之诺」。 对于华晨宝马来说,自主研发技术和设计都需要时间,而 1E 的存在刚好能填补这段真空期。 另外,我通过和之诺相关人员的交流得知,之诺 1E 的市场战略目前来看还是限于只租不卖。Tesla 那样的品牌和产品本身具有很强的自传播性,而这对于国产品牌来说却有些难度,它们更多的需要有一个逐渐被大众接受的过程。而之诺除了原有的直营体验店租赁服务之外,最近还选择了与一嗨租车合作,进入一嗨的平台为用户提供日租、时租等服务。日租的价格在 200 元上下,而时租则是 25 一小时。相比于之前直营店 400 一天的日租价格,一嗨平台上的之诺划算了很多。这对于提高品牌曝光率,增强大众认知是有好处的。直接结果是,最近之诺 1E 在路上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了起来。 之前,基于之诺的产品以及品牌策略,我们对这个品牌的发展前景并不是十分乐观,不过最近的一系列动作似乎表明,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概念车的出现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想象力,而不是对着眼前的 1E 这款产品「 画饼」,另一方面,只租不卖的策略开始有了新的拓展渠道,进入了一个更大范围的租赁市场。 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能经常看到变化和进步就是好事。 我们下一个期待是,之诺能不能在「 去宝马化」 的路上更快一些?

上海车展——看车模 72 变,还是观众的想象力无限?

· Apr 28, 2015 333

早在上海车展开始之前,美女车模被取消的「 噩耗」 就铺天盖地传来。对于没有亲临过车展现场的我来说,并不真切的理解车模对于车展看客们的重要性。而这一次,当我穿梭在形形色色的观众之中时,才真正懂得人类那种来自于原始欲望里对车模的锲而不舍。 「 你才是车模!你全家都是车模!」 一大早,我顶着只睡了两个小时,完全无法正常运转的大脑,飘进了展馆,有些冷清的场面让我误以为这就是车展的本来面目。 「 来,你换个姿势让我再拍一张!」,我当时真真是被这句台词吸引住了,内心反复揣摩着以往这话出现的语境。慢慢抬头,正巧看见一位女「 讲解员」 换了个更加「 专业」 的 pose。我愣了几秒,他们不是说没有车模了吗?那这又是什么鬼啊?不是说好是来看车的吗?大叔你对着姑娘又可劲儿拍什么呢? 「 等我一下,我要去跟她们合影!」,刚从大叔身边挪走,就又在另一个展台旁遇到几个西装革履的大哥,他们脸上洋溢着如获至宝的笑容。随着他们热切的目光所向,我也将视线转移了过去。三个身着礼服身材高挑的礼仪小姐正从我们面前走过。他们的表情是这样的: 然后,其中一个大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铃儿响叮当之势就这么冲了上去,可惜的是,他最终也没能和她们幸福的拍上一张。哦呵呵,这可如何是好,大哥子们你们穿的这么正经真的不是来好好看车的嘛?大哥子们那只是三个你们的异性而已啊!大哥子们你们在大街上看见异性真的会拉着人家合照吗?讲真!放开那些礼仪姑娘们!不然我报警了! 看到姑娘们被各种视线追逐,我内心总是不自觉的跑出一两头王尼玛来。不知不觉就跑了这么多出来。。。 或许这时候连她们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份:在这个没有车模的车展上,到底该做个专业礼仪呢?还是职业销售呢?又或者是热情的前台接待呢? 好像不管哪种身份,最终都还是落脚到同一个点上——此刻她们是穿着得体的工作人员,所以不管怎么解释,在这里她们全家都得是车模! 被这种氛围带动的我,也开始有意无意的观察各个展台上出现的姑娘们。 有的被提醒说不要站的离车太近,然后转过身来,又有另外的工作人员提醒她们再站近一点。有的被观众要求笑的再开心一点,有的被要求换个姿势再拍一张。 最终,我机智的小伙伴们替广大观众总结出一句话来:「 本届车模的主题原来是制服诱惑呢!比裸着的看着更棒了呢!主办方真是费心了呢!」 「 看着朋友圈里的照片,觉得世界那么大,我真不想再走了」 正当我专心的在心里吐槽这些大叔时(别问我为什么没有在看车!我也不知道啊!),工作群里的照片也是让我彻底傻眼了,我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 女车模是没了,穿的像玛丽兄弟一样的男模怎么又来了?! 还能不能让人好好看个车展了!擦车你就擦车!你穿个背带裤裸着个上身擦车是在闹什么啊! 真是哪里有人在,哪里就有智慧的火花蹭蹭往出冒啊!没准儿这下又有不少男观众心里嘀咕着男女终究还是不平等,公然性别歧视了怎么办呜呜呜。。。 可劲儿闹啊!大兄弟! 然后接下来,我快被亮瞎了,因为,cosplay(角色扮演)又来了,像这样: 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我本以为我是来看车展学东西的,但不知怎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总会把我带跑偏了。 「 给你来壶正经的心灵老鸭汤」 每年车展,车模都是一大话题。厂商想要搞出噱头增加展位人流量的思路虽然是路人皆知,但总还是有更多的人想要亲临现场,看看到底是些什么鬼。渐渐的,看车模成为了一种习惯。 今年提前放出的消息没有让观众对车模的兴趣降低丝毫,反而让更多的人有了一种:「 但凡是长得好看的女的,都是车展秘密安排的车模」 的心态。 国内车展原本就在思路上就和国外车展有所不同。在国内,真正想要借此平台做好展示的厂商少,远远比不上他们希望卖出更多台车的欲望高。于是噱头,从来都不是在车本身的亮点上,而是旁敲侧击用一些奇怪的方法吸引参观者的注意,「 跟车无关,跟车模有关」。而观众们,也渐渐借助车展的平台,去做一些平时没机会做的事情,「 跟车无关,跟车模有关」。 一来二去,彼此都找不到最对的点在哪里,抛开车模,很多厂商没办法跟观众产生共鸣,互相之间没了引力,做什么,都是错的。 但如果车展回归本质,不再躁动,交流才真正的开始。

汽车真的能从城市街头消失?

· Apr 28, 2015 333

德国汉堡宣布将在未来二十年内打造无车城市的规划。无车城市是个很大胆的想法,很明显城市管理者们觉得汽车作为私人交通工具,并不能充分填补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功能盲区。 汉堡的目标是用覆盖 40%城区的「 绿色网络」 互联开放空间代替现有的城市道路。根据汉堡官方网站显示,届时汉堡城市内公园、活动场地、运动场地、配给土地和墓地都将联入网络,在其中人们可以不用借助汽车行遍全汉堡。 城中禁车在欧洲许多城市正在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伦敦对上下班高峰期进入中心城区的私家车征收「 拥堵费」,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正在修建自行车超高速路,从城市中心辐射周围。种种发展都让驾驶爱好者们感到担忧,是不是私家车的时代就此终结?自 1908 年福特 T 型车发布以降,一个世纪过去了,全球汽车数量已经完全超过 10 亿辆。然而最近的研究也显示,机动车的爆发式增长已经到头。 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院的 Michael Sivak 教授不久前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汽车使用和环境影响的报告。根据他的计算,美国人的用车比率在 2008 年已经达到最高值,此后数字就一直在下降。即便排除掉全球经济走低和对汽车销售造成的负面影响对用车比率的影响,这个结果依然成立。 Sivak 认为这背后有许多因素作用,可能并非一时的潮流影响。原因包括通讯增加 (包括在家工作) 以及城市人口返回中心城区的趋势。在中国,北京和上海都在寻求限制新机动车注册的方法以控制城市机动车增长。全世界有许多地区都在寻找限车的方法,尤其是在美国。「 我觉得用美国的数据看待在法国和英国等国家的相似趋势是公平的,但是我会很小心不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推断。」Sivak 说。 然而,在另一份最近的报告中,思迈汽车信息咨询公司的分析师说:「 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不太可能达到西方国家过去曾有过的用车比率水平。」 能源问题 解决汽车问题的另一条出路是看看许多没有汽车的家庭是如何解决出行问题的。在美国,没有汽车的家庭比率正在增加。 「 纽约、华盛顿、波士顿、费城,每座城市都有超过 30%的家庭没有轻型通勤车辆。」Sivak 教授说。事实是,数据显示 56%的纽约市民 (上述榜单第一名) 没有私家车。「 我想大多数感到吃惊。至少我很吃惊。」 也许在公共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而停车费远比地铁票价昂贵的纽约和类似的城市里,汽车拥有量不高算不上奇怪。但是,在洛杉矶,只有 12%的家庭没有汽车,在硅谷的富人区圣何塞,这个数字只有 5.8%。 汽车使用比率的下降会造成什么影响?Sivak 在另一份研究中得出惊人结论——相比能源消耗,飞行比驾驶汽车更理想。实际上不止是飞机,所有出行方式都比汽车理想。相同的长途出行,火车要用去 1668BTU/每人每英里,飞机 2691BTU/每人每英里,汽车 4218BTU/每人每英里 (BTU 是英国热量单位的缩写)。 这种平衡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转移,飞机的能源消耗开始增加,慢慢上涨到汽车 2 倍多。但是慢慢地飞机能搭乘的乘客越来越多,平均每人消耗的能源又开始减少。「 不论好坏,飞行器的荷载都在增加,而且车的荷载正下下降,」Sivak 教授解释说,「 每辆车均摊能量消耗的人变少了。」 如果希望让汽车的人均排放和飞机持平,美国车辆的 mpg(每加仑燃油行驶英里数) 必须从现在的 21.5 提高到至少 33.8,或者将每次出行的平均人数 1.38 提高到 2.3。 如此,汉堡无车化是否标志着未来的趋势?Sivak 教授向我们做了一个类比。 「 我觉得汉堡无车化这个目标很有趣,我拿它和瑞典 20 年前提出的交通安全目标相比。瑞典人希望将交通事故死亡率控制在 0。现在呢,虽然没人觉得道路 0 死亡率短期内有可能实现,但是开车时心里想着这个目标总是好的。」(本文作者:王大发财 来源:BBC 转载自:飞灵汽车网微信公众号)

揭秘:Uber 是怎样撬开中国市场的?

· Apr 28, 2015 333

4 月 25 日,Uber 酝酿多时的「 一键打直升机」 登陆上海。虽然已有很多声音「 揭发」 说这只是一场营销活动,不过这并不能阻拦用户们的热情。 从一键叫直升机、到一键叫舞狮、一键叫宠物、一键叫特斯拉、一键叫佟大为……虽然并没有像同行企业大张旗鼓地宣传补贴发券,但这家在人们印象中本该如 PayPal、eBay 一样水土不服的外国企业,却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摸到了中国市场的脉搏。 2010 年,Uber 第一辆车上路,它一开始就是一个有成熟盈利模式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像以往所有「Copy to China」 的故事一样,Uber 的模式迅速被盯上了,很快国内就出现了类似的滴滴快的、易到等等一众创业公司。近期又出现了一波主打「 拼车」 概念的公司。 但是,跟过去那些故事不一样的是,Uber 并没有因为「 水土不服」 而在中国败下阵来。相反,在滴滴、快的们终于扛不住「 补贴烧钱」 而合并之后,Uber 开始大力补贴了,并且成效非常显著。 就目前的势头来看,Uber 在中国野蛮生长的速度已经让背靠阿里腾讯两大巨头的滴滴快的公司感到了压力。他们紧急推出了狙击 Uber 的产品,但看起来还是难以阻挡这个美国公司的扩张。 在 Uber 位于北京三里屯的办公室,每天都有上百号司机去现场办理签约手续。他们中的不少人,原本都是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的司机。 尽管不少人对 Uber 中国团队没有电话客服,只能发邮件反应问题的「 高冷」 风格颇有意见。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家公司在中国的运营和发展,用现在的话说,已经越来越「Local」 了。 起步 2013 年初,时任腾讯 MIG 副总经理的王晓峰独自来到新加坡,他在那与 Uber 的团队有了第一次接触。 他们在一家星巴克第一次聊起 Uber 中国的将来。那时 Uber 只在巴黎、旧金山等三四十个城市存在,正试图往全球化扩展。 那时候中国国内还没有打车软件,Facebook 的移动广告刚出现。在王晓峰的概念里,手机上除了移动游戏,别的很难赚钱。 此外,他已见证了不少外资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却一一折戟,比如他的老东家 Google、被阿里巴巴干掉的 eBey,还有错误不断最终被关闭的 Yahoo 中国。 王晓峰最初对 Uber 也没有太多的信心。他认可 Uber 是个有趣的模式,但他认为困难会很大,「 因为 Uber 的扩张和 Google、Facebook 不会一样,这需要大量本地运营人员。」 不过,最终他还是加入了 Uber,负责上海团队。其中一个原因是,2013 年 7 月的一场 Google 领投的投资让当时的 Uber 估值就达到了 35 亿美金,王晓峰觉得这会是个有挑战性、有前途的公司。 Uber 上海 2013 年 8 月在全国最早开始试运营,上海也是全球第一个在非英语国家推出英语司机的城市。因为有数据显示,中国有 70 万个注册的外籍人士,17 万在上海,全中国数以百计的城市里有 1/4 的外国人在上海登记。 鉴于 Uber 这个品牌那时在国内实在是没什么知名度,他们觉得至少在上海的老外会是一个切入点。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的判断是对的。 从外籍人士切入之后,中国用户也被吸引了过来。在没有做任何特别广告推广的情况下,Uber 上海原本只占 10%-20%的中文语言用户在两个月内快速增长,并很快超过了使用英语的用户。 这让团队惊喜地看到他们更期待的本土市场。时不我待,他们接着计划往广州、深圳拓展。 Uber 在中国的扩张套路是,每个城市都以小团队、创业公司化运作。看好要进入一个新的城市市场,第一步先招这个城市的城市经理,然后组成三人小团队,提前半月找车,然后就试运营。试运营数据良好,回报旧金山总部,说服总部就可以放手去做。 2013 年 11 月,广深差不多同时试运营。为了让更多人使用 Uber,他们在信用卡支付之外,增加了一项中国人更习惯的支付方式——支付宝。 融入 王晓峰入职 Uber 上海那天,是 Ben 迎接了他。 有着 IT 工程师和风投背景的美籍华人 Ben(姜智亚)比王晓峰还要早加入 Uber。他说,2013 年,Uber 中国没有乘客、没有车、没有团队,但他们看到了市场,「 从人口数量、消费能力、交通情况……各种角度看都是个好市场。」 从那时起,Uber 就做了很多融入本地的努力。 「 你们是不是要抢我们生意?」 在 Ben 挨家挨户向本地企业推广合作的时候,他们大多第一反应会警惕地问这么一句。这些企业一般是国企或较大的公司,此前他们习惯定期的日租、月租或长租的做法。说服他们被 Ben 列为市场开拓期的困难之一。 「 我每次都会说,你完全不需要放弃你已有的生意,零散时间再做 Uber,没有风险没有成本,做一段时间不喜欢的话就再退出,继续做你原有的。」 说这话时,能让人想象到当时的 Ben 脸上认真诚恳的表情。 不过这不是 Ben 认为的最难的事,最难的是教育用户。Uber 最早在上海和广州当地的酒吧和博物馆合作免费乘客活动,如果说在酒吧教用户下载一个 App 尚属容易,但让用户绑定支付账户就太难了。「 对于一个没有知名度的软件这很难,因为用户没有信任感。」Ben 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品牌推广,Uber 决定从高级车型(UberBlack)开始扩展。这也和 Uber 本身定位是符合的。在整个亚洲市场,Uber 的定位其实一直是中高端服务提供商。 在进入中国的初期,它延续了一贯的风格,只推出了高端服务 Uber … 继续阅读

快鱼吃慢鱼,Ninebot 凭什么收购 Segway?

· Apr 28, 2015 333

(本文作者刘明豫,华山资本执行董事。华山资本为 Ninebot 投资方之一。因为作者与 Ninebot 的利益关系,所以本文更多的是从 Ninebot 的角度来讲,不代表 GeekCar 立场。)在几年前,说到平衡车,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 Segway(赛格威)。但谁也想不到,昔日的平衡车鼻祖,创立 15 年之久、全球销量第一的 Segway(赛格威),被中国平衡车领导者,年轻的 Ninebot(九号机器人) 收入囊中。 这次收购前后历时一年之久秘密谈判,其中几经波折。这笔收购案之所以引人注目,除了收购标的 Segway 在全球轻型电动交通领域的王者地位,更是借助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力量,成为了中国成长期科技企业并购全球知名老牌企业的第一案例。 并购始末 Ninebot(九号机器人) 从创立之初便对平衡车行业的领导者 Segway 心怀敬畏,并不断主动积极地寻找合作契机。去年 2 月,Ninebot CEO 高禄峰联系上 Segway 的管理层,开始了业务方面合作的探讨。 在深入了解 Segway 的业务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后,Ninebot 于去年 10 月发出了非正式的收购要约。随后,Ninebot 和 Segway 开始了艰难的谈判,其中无数次触礁,谈判几经破裂。谈判最大的阻力来自 Segway 当时的所有者之一,最大股东兼 CEO Roger Brown。Roger 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美国并购重组专家,已成功收购、重组并出售了逾 50 家企业。Roger 于 2013 年 2 月收购 Segway 以后,开始加速产品研发,于 2014 年初推出新的 Segway PT(Personal Transportation 个人交通) 产品线,2014 年 7 月推出了警用系列 SE3,新品广受好评。因此,Roger Brown 对于 Segway 的未来信心十足,寄予厚望。 「 没想到我们第一次抵达美国希望表达我们收购的诚意时,就几乎吃了闭门羹。本来和管理层约好与 CEO Roger Brown 可以见面详谈,结果 Roger 在电话里坚决的回绝了我们的拜访计划,直言『Hey guys, thanks for coming, but I’m not selling.』(谢谢你们的到来,我还不考虑出售 Segway。)」。高禄峰对于第一次和 Roger 的通话仍记忆犹新。 后来通过和管理层的积极沟通,在美国苦等一周后,终于有机会开始向 Roger 介绍 Ninebot 的想法。起初,Roger 对这个来自中国的陌生公司并不信任,对于收购实力等诸多方面都充满怀疑。Ninebot 创始团队除了亲自多次飞赴美国谈判,并安排 Roger 和现有投资人直接沟通,甚至向他出示了 Ninebot 的银行账户以表明资金实力,来消除 Roger 的顾虑。 在明确 Segway 有意被并购之后,Ninebot 立即请资深银行家和美国知名并购律师针对这项收购提出了专业操作意见。在完成对 Segway 资产和债务的初步评估后,Ninebot 决定以现金方式完成对 Segway 的全资收购。鉴于 Segway 近三年收入和盈利稳定且销售规模居高不下,所以整体并购 Segway 所需的资金量较大。经过反复磋商,Ninebot 决定以「 股权融资+银行贷款」 的组合方式完成这笔交易。同时,为了保证收购后 Segway 核心管理层的稳定和业绩增长,双方商定了 Segway 核心管理层年终奖金与经营业绩挂钩的留任和激励计划。 在发出并购意向书 (LOI) 之前,Ninebot 获得了投资人红杉资本、小米、顺为资本的全力支持,股东并亲自介入一些谈判细节,所有股东的高层均直接过问进程协助推进,同时引入了新投资人华山资本 (WestSummit Capital)。银行贷款方面,也先后敲定了与美国硅谷银行 (Silicon Valley Bank) 的整体并购贷款方案和华美银行 (EastWest Bank)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