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想把他们的智能助理「Cortana」搬进车里

· Sep 18, 2015

微软第一次把 Windows 装到车上是在去年的 Build 开发者大会上。当时他们发布了 Windows in the car 的原型,基于 Mirrorlink,类似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但是当时并没有过多介绍如何用语音来控制这个系统。 不过现在,Windows in the car 加入了 Cortana 功能。Cortana 是微软的智能私人助手,据微软亚太研究院的 CEO 沈善普透露,目前他们正在研究如何把 Cortana 投射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微软希望她可以替车主在驾车时完成一些操作,比如帮助司机预定餐厅的座位,或者在虚拟地图上查看兴趣点。他们希望可以在台湾找到合作伙伴,一起探讨未来该如何发展。 在把 Windows 系统搬上车的事情上,微软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做出了一些成果。虽然目前还没能把 Windows 10 也集成到车机上,但微软其实已经与汽车厂商合作开发车载娱乐系统很多年了。我们所熟知的福特、起亚、宝马、日产、菲亚特等都是微软的用户。只不过因为这些厂商对微软提供的软件都进行了二次开发,所以微软在车内并不是以标准化的形态和服务出现。 所以,Windows in the car 对他们来说,还是挺重要的,不过,得先打败 CarPlay 或者 Android Auto,或者至少让车厂有理由选择它,和苹果、谷歌的系统形成并存。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有了它,你只需要好奇心和一道海岸线——OpenROV 海底机器人

· Sep 18, 2015 333

什么是【酷玩儿】: 当我们想让交通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时候,我们发现无法仅仅寄希望于庞大的汽车公司。Geek 精神从来不是坐等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比如,在这里给你推荐有趣的、好玩的、任何和交通有关的产品。 免责声明:看完之后心里长草、钱包变空,我们概不负责。 扯闲篇: 前段时间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优秀的人都不合群。最佳答案是:优秀的人里没有你。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他们天生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来,我们已经成功见识了那个以咖啡杯为背景的主题照相馆的成功,也见识了以聊天为手段的婚姻介绍所的成功,还有那个让我们自拍的更爽的无人飞行器的成功。当然,我们今天发现,他们已经将触手,伸向海洋。 酷玩儿: 我们说的所有科技产品都是指那些你我都能看得见摸得着并且也买得到的,那些「 弗吉尼亚人号」 之类的私人游艇我们肯定不会提。今天说的这个产品是一个仅仅由 Eric Stackpole(负责外形设计)和 David Lang(产品研发)两个人完成的 OpenROV 海底机器人。它可以使普通人也有机会探究水下的奥秘,用新的视角来发朋友圈(我是说水下勘测、救援等)。 OpenROV 由蓝色丙烯酸板制成,由采用众包技术的的 8 块栅极电池组提供动力,测试阶段中,他可以使这个重达 2.5 公斤重的「 玩具」 以每小时 2.2 英里的速度行驶 1.5 小时。内置的三个推进器可以使它自由的去到任何地方,测试阶段中,OpenROV 可以下潜到 65 英尺深的地方,而它的目标是潜至 300 英尺深。当然还包括高清摄像头和 LED 补光灯来满足水下拍摄,并把图像发回到你的平板、手机甚至 VR 设备中,请用安卓的同学不要担心,因为这个基于 Linux 系统开发的软件,完全开源。 虽说只有两个人,但是他们才不是两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Stackpole 之前隶属于 NASA,在工作中他发现了他一直钟爱的遥控机器人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一般人想做出点什么几乎是没戏的,同时,他又发现研究遥控潜水艇的团队挺带劲的,所以他就转了专业,专心投入到遥控潜水技术研究中去。这种「 创客精神」 也成就了他们的第一个原型机——一个由现成零件和塑料废品组成的 OpenROV 海底机器人。唯一的工具,是从会员制超市买来的激光切割机。超低的价格成功的将高大上的海底勘探拉回到人间。 有话说: 买一个放鱼缸里,天天在朋友圈里去夏威夷! 怎么买: 他们于 2012 年年中在 Kickstarter 上发布众筹活动,目标是 2 万美元,最终筹集近 11.2 万美元。一年后,风投 True Ventures 为 OpenROVs 注入了 130 万美元的资金。OpenROV  的首发价格为 775 美元,相对于动辄上万的拍摄设备,良心价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机器人终将取代人类?戴姆勒 Car2go 项目将实现自动驾驶

· Sep 18, 2015

戴姆勒正在考虑研发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有报道显示,这家德国的老牌汽车制造商在调查中发现,客户中的一部分车主并不想自己驾驶车辆,但依然希望在出行中,享受私家车带来的舒适与私密性。「 用户的这项需求就是我们研发的目标」 戴姆勒的 CEO 蔡澈在法兰克福车展上说。 任何一项汽车领域中的产品都要经历很长的研发阶段,但这项自动驾驶技术很快就会在 car2go 项目中开始应用。「 这就像是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私人共享汽车。」 客户可以让无人驾驶汽车,到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去接自己,而不是到固定的租车点去取车。蔡澈在采访中还说:「 自动驾驶可以让租车服务变的更为便捷,如果租车的日期快到了,用户可以直接在所在地选择还车,车子会自己开回租车点,相当于可以在任意的位置完成异地还车了。」 戴姆勒已经为这项服务开发了名为 MyTaxi 的 App,并且准备组成产业联盟,宝马和奥迪也将加入进来。这也是为什么这三家车厂花费近 30 亿美元收了诺基亚 here 地图的原因。蔡澈认为:这种强强联合的模式,可以把每个厂家的优势资源充分的发挥出来,将来还能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进来。而且,戴姆勒也在进行自动驾驶卡车的项目,目前已经进行到原型车的阶段了。 在未来一个合适的时机,戴姆勒还将开展自动驾驶的出租车业务。这将和 Uber 展开直接的正面竞争。不过 Uber 的行动显然更快一步,今年二月份,Uber 推出了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并且之后一直在积极的和各大高校开展自动驾驶相关的科研合作。因为省去了人工成本,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价格会比传统出租车的价格下降 35% 左右。 其实除了 Uber,现在的科技公司和汽车厂商也都在研发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比如谷歌、宝马、百度等。最近几年,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有些分析师认为到 2025 年,自动驾驶汽车将会上路行驶。不过考虑到将来对自动驾驶的相关规定,民众的接受问题等等,我觉得预计的这个时间点还是有些太乐观了。 编译自:TheVerge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手机端「惊现」CarPlay ,这才是 iOS 9 最重要的更新

· Sep 18, 2015 333

9 月 17 号凌晨,苹果向用户推送了最新的 iOS 9 操作系统,除了那个让我无力吐槽(可能只是不适应)的苹方字体以及一些体验交互上的优化之外,给我最大的惊喜应该就是苹果在手机端正式展示了对 CarPlay 的支持(虽然在发布会上一句都没提,不过该来的还是来了)。 一些变化 CarPlay 在最早推出的时候,功能框架其实就已经确定下来了,用官方的话说就是为了提供「the best iPhone experience on four wheels」(大概意思是提供车内最好的 iPhone 体验,原谅我的渣翻译)。 具体到功能,最初就确定了导航、音乐、短信、电话(行业普遍的四个功能,在国内短信可能被微信替代)。最新版本则开始逐渐增加更多第三方参与开发的相关 App,例如体育、电台;流媒体音乐的选择也更多样。 苹果正在有选择性的给 CarPlay 增加更多功能,满足用户在车内更多的合理需求。 从操控上来说,CarPlay 会更多的和车内场景结合,例如用方向盘来唤醒 Siri、用旋钮来操作屏幕。这部分升级主要针对主机厂,后装部分的车机难度可能稍大。 连接方式上,之前只能通过接线,现在也可以通过蓝牙方式进行无线连接(虽然我觉得还是连着线顺便充电比较安心,电池焦虑怎么治)。 CarPlay 变得越来越好用了。 从「 暗」 到「 明」 从 2014 年 3 月 11 号发布的 iOS7.1 系统开始,苹果就已经将 CarPlay 功能偷偷加入到手机中,只是用户并不能在手机里感知到任何有关 CarPlay 的设置或信息。在当时,更多的是行业内例如主机厂和车机厂,他们在一些展会对外宣称旗下产品将会支持 CarPlay,但谁也说不好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普及到用户的车内。 而到了最近,一大批整车厂都即将或已经宣布将在自己的量产车中支持 CarPlay,产品发布的时间节点也都确定了。苹果也终于「 发大招」,向 C 端手机 用户开始展示 CarPlay 。 按照苹果一贯的风格,他们肯定是做好一切准备之后才会采取行动。而按照我们对于苹果产品的传播认知,CarPlay 肯定也会随着未来一大批硬件而逐渐普及。 对于后装车机和主机厂来说,宣称自己支持 CarPlay 是一种借势宣传的手法。汽车越来越像科技产品,主机厂怎么能迅速转变角色,改变传统挂念中对于消费者高高在上的形象?主动贴近类似于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肯定是目前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 CarPlay、Android Auto 或者国内的 BAT 等科技公司,有太多企业最近都在车载操作系统领域逐渐发力,有的甚至发布了覆盖全套车联网的车联平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谁能最先抢占市场对于今后的市场至关重要(如果用户量少,硬件厂商甚至可能不给你适配)。 和其他产品相比,苹果最大的优势在我看来并不是交互体验或者生态,反倒是「 海量」 手机用户。这部分用户数量虽然可能比不上安卓系统(代表 Android Auto),但平均黏度更高。 掌握了这部分用户,苹果就可以培养一批「 汽车种子用户」,把生态范围扩展到汽车内。加上最近不断「 走漏风声」 的苹果造车新闻,我们有理由相信苹果正在「 下一盘很大的棋」,CarPlay 可能是关键的转折。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新普锐斯的发动机热效率超过 40%,丰田怎么做到的?

· Sep 18, 2015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被各种电动车、混动车刷屏,但是一直伴随大多数人的还是传统能源汽车,和传统发动机有关的科技动向也值得我们关注。 法兰克福车展上,丰田展出了前几天刚刚发布的第四代混动车型普锐斯,除了独特的造型之外,新普锐斯的发动机热效率已经达到了逆天的 40%。 40%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目前汽车发动机热效率还是 30%左右,柴油机热效率比汽油机稍微高一些。我们在汽车尾部所看到的 TSI、TFSI、EcoBoost 等等标识都是为了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所诞生的技术,热效率提高 1%都是了不起的进步。 而丰田居然超过了 40%!这个数字,实在是值得他们吹上一阵子的,因为确实是绝活。  40%!丰田动了哪些手脚? 1. 提高废气再循环率(EGR)废气再循环是将发动机燃烧后的一部分废气,再导入吸气侧。丰田的冷却再循环废气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减小发动机爆震倾向。 丰田此次将这款发动机的 EGR 率从 21%提高到了 28%。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 EGR 率上限,丰田的想法是提高燃烧速度。为了提高燃烧速度,就要让气缸内有理想的气体流动。丰田把气缸内的滚流比(活塞运动方向的涡流强度与轴向涡流强度之比)从之前的 0.8 提高到了现在的 2.8。 为了提高滚流比,丰田改变了过去进气口的造型,这样一来,进气后形成的就是垂直方向的涡流,效果很理想。据丰田估算,在 2000rpm 转速时的压缩行程中,气缸内部气体的平均湍流速度从 2.5 米/秒,提高到了 3.4 米/秒。 这样一来,即使是在上止点,气缸内的气体流动状况也很好。 2. 改变活塞表面形状 丰田把这款发动机活塞表面的浅坑直径减小了,这样活塞对缸内气体的扰动效果就更加明显。但是气体过高的流动速度,会很难点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丰田的研究团队又提高了火花塞的点火能量,从 35mJ 提高到了 100mJ。 事实上,丰田对新款普锐斯发动机的改动,应该不止以上两点。 40%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 2011 年 4 月,丰田方面曾宣布,在未来,丰田混动车所搭载的发动机热效率的目标是 45%。现在看来,丰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是他们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了。 丰田的这款热效率高达 40%的发动机,可以说是目前量产型号中热效率最高的汽油机了。第一代和第二代普锐斯所用的是「1NZ-FXE」 发动机,热效率是 37%。第三代普锐斯所用的是「2ZR-FXE」 发动机,热效率是 38.5%。一款量产机型热效率从 37%到 40%,用了 14 年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丰田这款最新的发动机还是自然吸气的。 其实在 2011 年,丰田的团队就把「1NZ-FXE」(普锐斯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发动机)的热效率提高到了 42.4%,在使用涡轮增压的状态下,这个数字上升到了 43.7%。 然而在第四代普锐斯中,发动机热效率却是 40%。 其实以现在的科技,要让发动机有超过 40%的热效率是不难的事情。但再好的技术都要量产,要同时兼顾动力、排放、成本、寿命等因素,这就是「 大工业」 了,并不是实验室所能解决的,量产必须学会妥协。 发动机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些参数并不是越高越好。我们前面所提到的 EGR 率,活塞表面形状,只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冰山一角。 虽然传统发动机汽车天天被电动车秒,但是对于丰田来说,他们依然坚信现在的发动机还有潜力,加上日本人的固执,在探索传统发动机极限这件事上,他们应该会非常执着。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9.18: 蔚来汽车已完成 5 亿美元融资

· Sep 18, 2015

1. 蔚来汽车已完成 5 亿美元融资 蔚来汽车已完成 5 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和愉悦资本等,他们的最终目标是 10 亿美元。蔚来汽车计划明年推出能够比肩特斯拉的电动跑车,除此之外他们还打算推出廉价版本的电动车。 蔚来汽车计划今年年底与两家汽车制造商外包合作,我们比较好奇的是谁来「 代工」? 2. 滴滴投资了 Lyft 滴滴快的今日宣布与美国打车应用 Lyft 达成战略合作,并向后者战略投资 1 亿美元。在此之前,滴滴还投资了东南亚打车应用 Grabtaxi,这是滴滴第二次投资海外出行服务公司。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滴滴扩张了,坐等在美国用滴滴叫车(Uber 表示压力很大)。 3. 神州专车宣布获 5.5 亿美元融资 神州专车 B 轮融资规模达到 5.5 亿美元,其中神州租车投资了 5000 万美元。投资方除神州租车外,还包括 Tourmaline Gem、融庆、陆正耀和 HaodeInvestmen 四家。 燃烧吧,dollar。 4. 东风牌电动车? 法兰克福车展上,标致雪铁龙研发负责人 Gilles Le Borgne 透露了同伙伴东风联手打造电动车的计划。并强调这是与东风「 共同研发」,合作伙伴还有三菱,并表示新车将在 2020 年问世。 希望东风和标志雪铁龙这对多年基友,在 5 年后会有个好结果。 5. 福特推出了适用智能手表的 App 福特推出了 MyFord Mobile 的智能手表版本,目前苹果和安卓智能手表用户都可以下载了。通过手表你就可以查看汽车的充电状况、续航里程,你还可以通过你的智能手表提前打开空调,查看车辆位置等信息。福特此举是为了完善在 2012 年推出的 MyFord Mobile 平台。 想体验用手表玩车的人,可以买一辆福特 C-MAX Energi、Focus 电动版或者 Fusion Energi…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滴滴快的投 Lyft 背后:欲拿下 Uber 一半估值

· Sep 18, 2015 333

滴滴快的今日宣布与美国打车应用 Lyft 达成战略合作,并向后者战略投资 1 亿美元。这是继投资东南亚打车应用 Grabtaxi 之后,滴滴快的第二次投资海外出行服务公司。 滴滴快的与 Lyft 同时宣布,两家公司将打通跨境运营平台,用户在中美之间旅行时,可以通过现有的手机应用使用当地合作方提供的实时出行服务。 知情人士透露,为对抗势头猛烈的 Uber,滴滴快的与 Lyft 与同行、印度 Ola 和新加坡 GrabTaxi 商谈扩大联盟事宜。一旦这一松散联盟达成,可能让 Uber 在世界范围内遭遇更强劲对手。 而据腾讯科技观察,滴滴快的与 Lyft 组建联盟更大意义在于,滴滴快的夯实国内庞大出行行业基础情况下,为滴滴快的打造一个国际化概念,最终滴滴快的要拿下 Uber 一半的估值。 早在今年 5 月,外界就曝出 Uber 计划融资 15 至 20 亿美元,估值达 500 亿美元或更高。最近 Uber 创始人兼 CEO 卡兰尼克 (Travis Kalanick) 更爆出,Uber 中国 12 亿美元融资已到账。 滴滴快的 CEO 程维也已确认完成 30 亿美元融资,为此前公布 20 亿美元之上追加的结果。 尽管滴滴快的的估值在过去 3 年快速增长,但在融资 30 亿美元后,其估值仍为 150 到 160 亿美元,远远低于 Uber 的 500 亿美元的估值。 分析人士认为,滴滴快的加强海外布局,既能将战场扩大到国外,使 Uber 后院起火,防止 Uber 全力攻中国,但更重要的是增加国际化概念,提升估值,最好能拿下 250 亿美元估值。 当然,滴滴快的与 Lyft 结盟很难对 Uber 产生实质威胁,原因在于,在 Uber 的阴影下,Lyft 估值仅 25 亿美元。尽管有滴滴快的和激进投资人伊坎投资,外界更关注 Lyft 是否能活下来。 最近东南亚打车应用 Grabtaxi 宣布完成 3.5 亿美元融资。寇图资本、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滴滴快的参与投资。本轮融资完成后,Grabtaxi 累计已获得 7 亿美元融资。 另据知情人士爆料称,印度最大打车应用 Ola 获得 2.26 亿美元投资,估值达 50 亿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Grabtaxi、Ola 本身在体量上与 Uber 存在不小差异,自顾不暇,就算滴滴快的、Lyft 与 Grabtaxi、Ola 结成松散联盟关系,也很难对 Uber 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当然,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滴滴快的与 Uber 的差异性会越来越大。经过 3 年发展,滴滴已成长为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 滴滴快的总裁柳青日前说,合作会是滴滴快的全球化战略之一,目前刚迈开第一步,还是产品、技术上的合作以及产品功能上的合作。滴滴快的希望未来可以方便中国人在海外出行。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