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一起造汽车,你却故意分了神
一般来说,汽车品牌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我们常见的那种四轮汽车。但是,林子大了难免会出些奇葩,比如丰田。这个一年能卖出 800 多万辆车的公司(2015 年数据),就总是喜欢搞一些看上去奇奇怪怪的个人交通工具。 下面请搬好小板凳,自备矿泉水。 个人出行工具「 天团」 我们想主要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丰田对于个人出行这事到底有多痴迷。 除了传统汽车和电动车领域,丰田还开发了 i-Road/COMS、i-Real、Winglet 三种短途交通工具。有了这几个车,在目前的个人出行工具舞台上,丰田已经算得上是「 天团」 了。这些产品足够满足人们各种情况下的出行需求,当然,你要是想上天可能还要等等。 i-Road 和 COMS 分别是三轮和四轮电动车。最高时速 50km/h 左右,续航 50 到 100 公里,数据上好像和我们常见的三轮/四轮电动车差不多。(i-Road 前轮在不同行驶状态下的动态示意)(图为在法国进行的 Cite lib Ha:mo 共享用车项目,使用的就是 i-Road 和 COMS)双座三轮的 i-Road 想必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它靠后轮控制方向,两个前轮提供动力并辅助控制车身姿态,能够提供滑雪般的驾驶感受。 至于单座四轮的 COMS,车身结构和普通汽车没有区别,前麦弗逊后扭力梁,中置后驱。 这两款车不仅充满驾驶乐趣,同时还搭载了丰田的 Smart Center 系统,这个系统除了实现导航、多媒体功能外,结合手机端应用还能够预测续航里程和联络沿途的充电桩。丰田希望利用这套系统与物联网结合,给驾驶者带来更多人性化体验。2014 年 10 月丰田在法国把这两个车型用于一项电动车共享项目,旨在解决「 最后一公里」 的问题。 如果觉得 i-Road 不够科幻,下面这个「 车」 应该能满足你: 它叫 i-Real,基于 2003 年丰田的概念车 PM 而来,是继 i-Unit 和 i-Swing 之后的第四代设计。 i-Real 的特点在于车身的可变形。低速时,车身可以直立,乘客能获得类似站立时的视野,速度则相当于步行。高速状态下,它的前后轮距变大,车身向后倾斜,重心降低,稳定性可以得到提升。 Top Gear 节目曾经对这辆车进行过体验,强烈建议你看下面的视频: 丰田把 i-Real 定义为是更接近「 人」 的交通工具,在自由移动的同时,希望人们能获得更多接触人和物的机会。同样,i-Real 之间也具有互动交流的能力。i-Real 没有喇叭和前后灯,从客观上消灭了「 路怒族」 和「 远光狗」。当它接近行人时,车身会散发柔和的光线并配合音乐提示行人避让。 想象下大家都坐着 i-Real 出门见面的情景:两车相汇,目光相交,车身适时地制造点温馨的氛围,然后…… 这辆车其实充分代表了交通工具的本质:车子其实就是「 人」 的延伸。 话题继续,下面要介绍的是 Winglet。大约七八年前,丰田自主开发了这种电动平衡车。比起通过性极强、常做为「 作战装备」 的 Segway,Winglet 更强调室内到室外无间断的驾乘。 Winglet 有 S,M,L 三种高度的控制器,不管是老人和儿童,都能轻松驾驭。但是由于价格问题,当时的平衡车产品大都是土豪的玩具和公共事业部门的生产工具,比如用在警察的日常巡逻或者租赁场景下。 同时期,本田也推出过类似独轮车的自平衡产品 Uni-Cub 和 U3-X。所以在那个时候,自平衡车更多的是用来展示企业的科技实力、解释未来出行方式。而技术的普及是迟早的,业绩低迷的 Segway 在被 Ninebot 收购后,又被小米以「 九号平衡车」 的形式推出,终于成为一个能被普通用户消费的出行工具。 最新动作:电动轮椅 其实这篇盘点文章的引子,是下面这件事: 前几天,丰田和一家公司签署协议,联合开发一款为行动不便人士设计的电动轮椅产品。 事情是这样的:2009 年,发明家 Dean Kamen 的公司 DEKA 发布了全地形电动轮椅——iBOT,这个轮椅不但可以载着行动不便的人上下楼梯,还可以两轮站立并自动保持平衡。它给许多残障人士带来希望,但当时 2 万 5 千美元的高昂售价最终导致 iBOT 被搁置。 (坐在轮椅上的是 Dean Kamen,他旁边站着的人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几年之后的最近,丰田决定和 DEKA 合作开发下一代 iBOT。从发布的视频来看,新的 iBOT 更加紧凑,希望将来价格也能更亲民。 在合作内容中,DEKA 授权丰田使用他们的自动平衡技术,以及在相关医疗领域的应用,乃至一些「 潜在的用途」。 环顾 Dean Kamen 的发明:iBOT 全地形轮椅、Slingshot 便携式净水系统,情怀满满,技术上大都能够实现,但受种种原因影响终究反响平平,反倒是基于 iBOT 自动平衡技术发明的 Segway,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探索。他在一次 TED 的演讲中曾提出,未来个人出行工具将结合许多自动控制技术,自动计算路线、躲避障碍,在拥挤的城市里自由穿行。 在辅助行动不便人士方面,其实丰田还有一个概念,叫做 Partner Robot。它并不是出行工具,而是一系列功能型机器人,传达了丰田「 与人和谐」 的理念。比起 i-Real 的出行工具和社交属性,Partner … 继续阅读
「GeekCar Daily」5.26:苹果准备研发电动汽车充电技术
苹果准备研发电动汽车充电技术 目前,苹果正在与几家充电桩公司展开讨论,准备研发电动汽车的充电相关技术。此外,他们还从宝马、谷歌等公司挖来了一部分电动汽车充电工程师,并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对于苹果而言,如今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拥有很大的改进余地,他们希望苹果的极简设计能够为这个行业带来变革。 就问一句,兼容国标吗? 滴滴获得阿里和蚂蚁金服 4 亿美元投资 阿里发布 2016 年财报,其中显示,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将分别认购滴滴出行 2 亿美元股份,共计 4 亿美元。此外,双方还达成了合作协议,滴滴出行将使用高德提供的地图和导航服务,这将提高高德地图的用户使用量。顺便提一句,目前滴滴出行使用的是腾讯地图。 阿里这是投了个特洛伊木马啊。 北京初步制定拥堵费方案 北京市初步制定了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方案和技术方案,目前市交通委正在进行研究和论证。拥堵费是指在交通拥挤时段,对部分区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全球范围内,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地都有征收拥堵费的先例。北京市交通委称,今年只是启动研究,何时征收拥堵费尚未确定。 我不说话,你们评论。 DS 将于 2019 年推出新能源车型 DS 品牌宣布,将于 2019 年推出新能源车型,首先推出的将是新款 DS 6 的插电混动版。这款车型将基于 PSA 集团的 EMP2 平台打造,动力方面由一台电动机和 1.6T 发动机搭配组成,纯电动模式下的续航里程大约在 64 公里左右。此外,DS 还将推出一款纯电动版本的 DS 3,这款车型的最大续航里程可达 450 公里。 就冲苏菲·玛索,我也要买。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三千块的电动车贵,那三千块的电动车轮呢?——GeoOrbital 车轮
什么是【酷玩儿】: 当我们想让交通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时候,我们发现无法仅仅寄希望于庞大的汽车公司。Geek 精神从来不是坐等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比如,在这里给你推荐有趣的、好玩的、任何和交通有关的产品。 免责声明:看完之后心里长草、钱包变空,我们概不负责。 扯闲篇: 问:要把一辆自行车变成电动车需要几步?答:请问我***为什么要把好好地一辆自行车变成电动的?我要赶着去追太阳么? 很多时候,我们平凡人觉得没必要的事儿,到了 Geek 那儿就变成了刚需;我们觉得做差不多就行了的事儿,到了 Geek 那儿就非得被研究出花儿来才算完。虽然你也很想拒绝,但是到最后却发现,用起来还真特么顺手诶! 于是,Geek 们不断创造需求,我们就负责为这些需求买单,一直买到连西北风都喝不起的那天······ 酷玩儿: 今天我们说到的这群 Geek,可能都对买电动自行车这事儿比较排斥。所以他们一合计,发明了这个叫做 GeoOrbital 的车轮。这个神奇的车轮能够让你在一分钟之内把自己的自行车变成电动的!(没错,首先···你得有一辆自!行!车!)。我们先来看一段小视频。 GeoOrbital 车轮有 26 英寸和 700c 两种尺寸,同时兼容直径 28 英寸和 29 英寸的车轮,但前提是你的自行车得采用轮圈刹车。车轮采用了松下 36V 可拆卸锂电池。以 26 英寸的车轮为例,全程不蹬的情况下你最多可以用它骑行 12 英里(约 20 公里);如果你还想继续踩踏板的话,每次充电后可以骑行 30 英里(约 50 公里)的距离。 GeoOrbital 能够适应多种极端天气,适合一年四季使用。为了避免胎压不稳以及漏气泄气问题,他们选用泡沫硬海绵作为其外胎材质,即使碰到了钉子也再也不用满大街找修车大爷了! 同时,你可以用 USB 通过内置电源插座给车轮充电,这种电源还可以在骑行过程中给扬声器供电,或是给手机充电。如果你需要便携式电源,还可以直接把电池拆下来当充电宝用······(这是不是全宇宙最大的充电宝?)因为 GeoOrbital 有了电机电池的加持,你的自行车可能会比以前重 6 公斤左右,不过,反正最后都是自行车出力,你还在乎这点儿重量? 对了,这群丧心病狂的 Geek 们 甚至还拉来了 SpaceX 的工程师达科塔·德科德来做自己的首席技术官,感觉靠谱程度又直线飙升了! 有话说: 以前骑电动车,走哪儿都得提个电池,怕丢咯!以后骑自己的自行车,走哪儿还都得抱着个轮子······这画面也是挺美的。 怎么买: 这个看起来超级实用,带出去装逼能甩别人十条街的车轮,目前正在 Kickstarter 上进行众筹。说到价格······早鸟价是 499 刀(已经卖没了),现在你能买到的也仅仅是 699 刀起步的「 早起的懒虫」 版了。科科,这要是丢了,那还不得心疼死?!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高精度地图的数据,是怎么采集的?
自动驾驶的概念很火。从自动驾驶衍生出的业务和供应商也跟着火了起来。 我们都知道,传感器和高精度地图是其中两个不可缺少的基础要素。随着自动驾驶等级增加,对高精度地图的数据供应商们有了更多要求。那么高精度地图又是通过什么方式采集的呢? 在高德位于昌平的数据中心,这些问题得到了解答。 两种不同的采集车 高德汽车大客户业务总经理、自动驾驶技术专家阿荣告诉我,高德计划在今年底完成超过 28 万公里的全国高速自动驾驶级别(HAD)高精度地图的制作,以及全国国道/省道的 ADAS 级别高精度地图数据采集;2017 年底, ADAS 级别数据扩展到超过 30 个城市主干路,HAD 级别向国省道和主要城市内部扩展。 PS:ADAS 级别高精度地图精度大约在 50cm 级别;HAD 及以上高精度地图精度大约在 10cm 级别。 为了获取这些数据,高德目前有两种采集车,分别用于采集 ADAS 及 HAD 精度要求的高精度地图数据。(图片来源于网络,左侧日产车型为 HAD 级别采集车,右侧铃木车为 ADAS 级别采集车)用于采集 ADAS 级别高精度地图数据的采集车,车顶安装有 6 个 CCD 摄像头。其中 5 个摄像头以圆形环绕,顶部一个单独的摄像头,每个像素都是 500 万,总计 3000 万像素。车内副驾驶的位置有用于采集数据的显示屏,机箱在后备箱位置,用于储存和处理数据。 而用于采集 HAD 级别高精度地图数据的采集车,顶部则是通过装配 2 个激光雷达(位于后方)和 4 个摄像头(两前两后)的方式来满足所需要的 10cm 级别精度。两种方案搭配,能够完成标牌、障碍物、车道线等道路信息的三维模型搭建。高德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辆车的造价超过了 800 万人民币,上面搭载的 RIEGL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也是目前级别最高的产品。 当然,这两种车采集到的数据只是作为基础。道路信息是不断更新的,并且,随着自动驾驶程度的提高,会对实时性有更高要求。 发一张 Here 的地图采集车照片作为对比: 利用众包的力量 高精度地图数据的采集如果只靠采集车完成,需要投入的精力显然太大。毕竟采集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更新维护同样重要。 高德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自身和众包的方式同时进行。自身不用多说,高德采集车的数量会不断增加,覆盖范围也会逐渐往更具体、复杂的道路覆盖。 除此之外,阿里的菜鸟物流车、神州专车等半社会化的商用车也会成为高精度地图数据的采集源。而高德的高精度地图数据,也可能会优先应用在物流、环卫等路线较固定的商用车场景中。 UGC 也会是高德的高精度地图数据来源。在高德的计划中,未来会有很多类似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等带摄像头的后装硬件,都能向高德回传带有道路数据的照片,作为高精度地图数据的补充。 除此之外,车辆上逐渐增加的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陀螺仪、雨水传感器等,都能够回传包括道路状况、天气状况等高精度地图必须的信息。 当然,这需要高德本身有处理这些数据的能力,目前他们也在进行基于图片数据分析的深度学习(例如路牌、限速等标识的自动识别),并且已经取得了大量数据。随着样本量的增加,识别精度也会不断提高。 通过自身+第三方的数据结合的方式,高德想要尽可能提高高精度地图的精确度及实时性。目前来看,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不过想要真的实现的话,还需要有更多的投入,包括技术、资本等等。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