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用 3D 打印「造车」的公司,最近又「造」了一辆无人驾驶小巴

· Jun 17, 2016 333

想体验无人驾驶汽车?恭喜你又多了一种选择。 来自美国的「Local Motors」 公司,最近发布了他们的「Olli」 无人驾驶小巴,确切来说他们这次只是用 3D 打印技术做出了 Olli 的车身。Local Motors 之前一直在做的就是 3D 打印汽车,去年他们还在 北京金宝街开了一家店 ,经常关注 GeekCar 的同学们对这家公司不会陌生。 刚看到 Olli 这辆车时,让我想起了已经在荷兰开始运营的 WEpod 无人驾驶小巴,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像了。如果你想体验 Olli,可以在今年夏天去一趟美国马里兰州的 National Harbor。 Olli 是一辆怎样的车? Olli 这辆车内部没有方向盘和踏板,所以是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用户只需通过手机 App 就能够预定车辆,预定成功后,车会自动开到你面前,然后自动开向目的地。 Olli 最多可以容纳 12 个人,当然要坐满 12 个人,得有人站着。在 Local Motors 开发布会那天,Olli 还拉着记者们跑了一圈。在演示时,车速并不快,并且车内有工作人员监管。 在现有的报道中,并没有提及到 Olli 的无人驾驶方案,也没有提及 Local Motors 的其它合作伙伴。 由于 Local Motors 一直在做的是 3D 打印汽车,并且之前也从未听说过有相应的技术积淀,同时,又考虑到 Olli 和 WEpod 的极高相似度,所以我们判断 Olli 的全套无人驾驶系统,就是由 WEpod 制造商提供的。 Local Motors 所承担的任务,就是根据 WEpod 的外形,用 3D 打印技术打印出车壳。根据 Local Motors 一位高管的介绍,他们于两周前开始制作这辆车。在未来,他们希望 Olli 的 3D 打印时间缩短到 10 小时,组装时间缩短到 1 小时。 所以对于 Local Motors 来说,Olli 这辆车更像是个展示他们 3D 打印技术的载体。另外,还可以安利一下他们的「Micro-factory」 概念,翻译过来也就是「 微型工厂」 的意思。根据这家公司 CEO John B. Rogers 的说法,他们会在未来 5 年建成 75-100 座微型工厂。 使用 3D 打印技术造车,虽然可以把一些天马行空的设计变为现实,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 3D 打印速度堪忧。如果未来大规模推广这种微型工厂,虽然能提升产量,但有没有如此多的订单也是个问题。 IBM 能让你和 Olli 对话 参与 Olli 制造的还有 IBM 公司,IBM 为这辆车提供了 Watson 超级计算机,搭建了基于云端的学习平台。这其中所用到的「 认知计算」 代表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它包含信息分析、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大量技术创新。 从本质上来说,IBM 就是给 Olli 做了一个语音助手,这个语音助手并不涉及车辆控制,但是可以读取车辆的行驶数据。作为乘客,可以问「 它」 一些问题。 设想一下:如果你不知道 Olli 无人驾驶小巴如何运转,可以问它:「 你是如何工作的?」;如果你是个急性子,你可以问它:「 我们到哪了?」 但是无论你怎么催它,它都是不会开的更快的… 另外,由于这套交互系统和云端相连,它可以根据你的喜好推荐附近的餐馆和旅游景点。按照 IBM 工程师的说法,这是第一个完全面向无人驾驶汽车的语音助手解决方案,并且注重提供个性化服务。 其实这并不是 IBM 第一次进入汽车领域,前段时间斯巴鲁和 IBM 达成了合作。IBM 为斯巴鲁提供的也是 Watson 超级计算机,他们将会整合云、AI 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斯巴鲁的 EyeSight 技术。 … 继续阅读

深扒:「特斯拉挑战者联盟」,又多了一个中国力量

· Jun 17, 2016

因为特斯拉,很多人都知道了硅谷的 Palo Alto。但是可能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距离特斯拉总部 10 英里之外,就是另一家电动车公司的办公室。 而这几天,有外媒报道,这家公司正在「 造车」,他们的产品会在 2018 年上市,据说还是定位高端。看到这儿你可能会想:又是一个特斯拉的对手……但实际上,要不是特斯拉,也就不会有这家公司。 不卖关子了。这个公司叫 Atieva,主做电动车设计研发和电池管理,相当于供应商的角色。和其他很多品牌一样,这个公司在行业内有知名度,尤其是在 2014 年北汽新能源和乐视入股他们之后。 但是在 C 端,也就是普通用户那儿,知道它的并不多,原因是,在市场上买不到这个品牌的产品。但是他们也在转型,就像开头所说,他们要自己做整车并且上市销售。 基于此,有必要好好聊聊这个公司。(在中文网页上,关于 Atieva 的报道其实不算特别多,而且其实这些文章都或多或少有些错误信息。)一家特斯拉前董事创办的公司 故事得从特斯拉说起。2003 年,特斯拉创立,当时在董事会里有一位华人,叫做谢家鹏(Bernard Tse)。他的职位是副总裁,报道里说当时他负责电池方面的研发工作。在 2007 年,他因为和 Elon Musk 理念不合,离开了特斯拉。 在同一年,谢家鹏创立了 Atieva,并且自己担任 CEO。 有报道说,谢家鹏在 2015 年底离开了 Atieva,不过我并没有查询到这条消息。 在一些文章里,这个故事还有一个主人公:Martin Eberhard——特斯拉真正的创始人和当年的 CEO。 了解特斯拉历史的应该都知道这个故事:Elon Musk 在 2004 年投资特斯拉后,成为特斯拉的董事长,拥有公司事务的最高决策权。后来,作为 CEO 的 Martin Eberhard,话语权越来越低,而且工作也并没有得到 Elon Musk 的认可。于是在 2007 年,Elon Musk 撤了 Eberhard 的职,自己当起了 CEO。第二年,Eberhard 离开了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 他后来也到了 Atieva 工作。 很多媒体对此大肆渲染,甚至是用他来给 Atieva 做背书,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他确实在 Atieva 工作过,职位是技术顾问,但这已经是 2015 年的事儿,而且只工作了短短六周时间就离开了 Atieva,原因不明(来自 Linkenin 公开信息)。而且自那之后,Eberhard 也并没有在 Linkedin 上更新自己的工作履历。 他们似乎也不弱? 除了这两位经常被拿来说事的人,其实这个团队还有其他比较有故事的人。 在 Linkedin 上查询会发现,目前在 Atieva 工作的员工,有 30 多人曾经就职于特斯拉(范围仅限于 Linkedin 注册用户)。 他们的 CTO 叫 Peter Rawlinson,照片里右边这位。他曾经在 2009-2012 年为特斯拉工作,副总裁级别,同时还是 Model S 车型的首席工程师。离开特斯拉之后,他在 2013 年加入 Atieva 担任 CTO 一直到现在。 他们的设计副总裁是 Derek Jenkins,也就是上图里左边的那个。他在 2015 年 7 月加入 Atieva,在此之前,他是马自达北美设计总监。在马自达,他主持或参与设计的车型包括 CX-9、全新 MX-5 等等。这个人负责 Atieva 的设计,估计出来的东西应该不会差到哪儿去。 那 Atieva 的技术能力呢?很多报道里提到,他们研发的车型包括了特斯拉 Roadster、雪佛兰 Volt、奥迪 R8 e-tron。不过,似乎也并没有更明确的消息了。 在知乎上,好朋友刘尧同学在 一个关于 Atieva 的问题 下,对此给出了自己的分析,我在此原文引用一下,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个 solutions provider,个人觉得新闻中提到的「研发了」的内容应该是指的研发了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充放电系统或者动力系统或者这些系统的一部分。(也就是电动车三大核心电控、电池和电机的部分,但我觉得这么说还是假大空…)无奈我去 Patent … 继续阅读

「GeekCar Daily」6.17:为了更省油,奔驰将使用分层燃烧技术

· Jun 17, 2016 333

奔驰将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提高经济性 奔驰说,他们今年准备在 V6 引擎上使用分层燃烧技术,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燃油经济性。分层燃烧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相比传统的均质燃烧,分层燃烧的热效率更高,但是因为氮氧化物排放的问题,这个技术在欧洲被逐步放弃。现在,奔驰希望通过在车上安装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来降低尾气排放。 万水千山总是情,减排装置行不行? 菲亚特克莱斯勒正与 Uber 商谈自动驾驶合作 菲亚特克莱斯勒正在和 Uber 协商,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加大自动驾驶的研发力度。之所以选择合作,主要是因为菲亚特克莱斯勒缺钱,他们希望通过合作节约研发开支。因此,他们跟 Uber 和谷歌这些科技公司的合作都显得很开放。 这说明一个道理:只要放得开,没钱不是问题。 氢燃料电池车在威尔士进行测试 氢燃料电池汽车公司 Riversimple 说,他们已经开始在威尔士的街道上测试氢燃料电池车 RASA。在未来 3~6 个月里,他们会给当地居民提供 20 辆这种氢燃料电池车。这款车的续航里程有 483 公里,预计在 2018 年正式上市,但消费者只能通过租赁的方式使用。 除了竞争足球之外,威尔士和英格兰连「 新能源车和汽车共享」 也不放过? Uber 已在所有发达国家实现盈利 Uber CEO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最近说,公司在北美、澳大利亚、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都在盈利。他解释说,Uber 计算盈利的方法是扣除一般性开支和管理的开支,并不包括税费和利息。而在中国的订单数,是他们每天订单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且,他们还会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 Uber 肯定是不忍心挣发展中国家用户的钱!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