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SUV 不能去越野?米其林想用他们的新轮胎改变这种想法
在丽江的玉龙雪山脚下,开着丰田普拉多玩越野,这种搭配对于汽车圈来说再平常不过了。但是,我上周去丽江参加的这个活动,主角并不是丰田,更不是雪山,而是米其林新发布的 SUV 轮胎。 对,体验的是轮胎,不是车。车子只是个道具。 在 SUV 这个热潮里,汽车厂家不停的把一个又一个新产品推向市场,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随着 SUV 的热销,与其配套的很多产品都有可能一起火起来,比如轮胎就是其中之一。米其林给出了一个统计:在过去的三年中,相对轿车轮胎的平均年增速 7%,SUV 轮胎增速达到 23%。 所以,把轿车轮胎做到很牛的他们,开始开拓 SUV 轮胎市场了。他们在丽江发布了两个针对 SUV 车型的轮胎新品:Primacy 旅悦和 LTX Force。(Primacy 旅悦其实去年就已经发布,这次借着 LTX 的势,又展示了一次)可能很多人会问:米其林以前不做 SUV 轮胎么?去他们官网查查就能回答这个问题:还真不多。原有的 LATITUDE 系列特点不够鲜明,而且很多都是豪华车专享的。旅悦这款产品, 就是对 LATITUDE 揽途的升级换代。 用轿车轮胎产品积累的品牌认知度进入 SUV 轮胎市场,对于米其林来说,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产品逻辑。而前装厂商在选择轮胎供应商时,也能多一些选择空间。 两个轮胎我都进行了体验,结合体验感受介绍一下这两款胎: Primacy 旅悦:Primacy 的名字沿用自米其林轿车轮胎产品,按照官方的介绍话术,它的特性在于更好的湿地过弯稳定性、更短的干湿地刹车距离、更宁静舒适的驾驶体验。它的定位很明确:公路胎,舒适、安全取向。 厂家给奥迪 Q5、大众途观换上了这个轮胎,让我们开着它们在丽江的公路上进行体验。 轿车版 Primacy 的一大卖点就是很好的静音性能,在 SUV 版本上,也延续了这个传统。Q5+Primacy 旅悦的搭配,在铺装公路上的胎噪真的非常小,而据试驾了途观的同行说,在途观上面同样能感觉到不错的静音能力。我想,对于那些城市 SUV 用户来说,仅凭「 静音」 这个优点,恐怕就足以说服很多人换掉自己的原厂轮胎了。 目前市面上的凯迪拉克 XT5、本田歌诗图、比亚迪宋等车型,前装了这款轮胎,在后装市场,它提供了 15-18 四种尺寸。 这个轮胎在技术层面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双层胎体结构(坚固耐久)、加深加宽的主沟槽和高密度的西沟槽(抓地力)、胎肩花纹块数量增加到 84 个(静音能力)。 在米其林的宣传里,还有个名为 FLEX MAX 2.0 的技术,具体表现有三点:1. 花纹块边缘使用了倒角技术 2. 胎面橡胶内含有树脂成分 3. 使用了圆形自锁片以提高抓地力,说实话,以上听起来有点难懂…… LTX Force: 这个轮胎的定位很明确——非铺装路面。当然,它也不是给那种专业的越野玩车人士设计的,简单来说,即使你开的是城市 SUV,换上这个轮胎,也能让车子具有一定的走烂路和非铺装路面的能力,并且给你足够的信心。 按照官方宣传,它的特性也有三方面:一是在复杂路面上的牵引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干湿地通过性能,二是防穿刺和耐磨表现,三是特别延展的胎侧花纹给胎肩带来的额外安全保护。其中的很多技术来源于米其林在拉力赛中的经验。 把这些特性放到烂路、泥路、碎石路这种环境下,可能会击中不少人的痛点。 在一个当地人玩越野的天然场地里,我们用丰田普拉多体验了这个轮胎。这个场地包括了多种越野路况,对于车辆的越野能力能有比较全面的考验,而且当天下着雨,路况变得更复杂。但结果当然是普拉多顺利完成了整个体验项目。车子的越野性能固然是保证,轮胎的因素其实也很重要。场地里有个大泥坡,不管是上还是下,车子都保持了不错的抓地力。 提升越野能力的同时,这个 LTX 轮胎仍然保持了不错的舒适性。在场地里的碎石路面,能以更快的速度通过,也不会让人觉得很颠簸。也就是说,尽管是定位非铺装路面的胎,但是米其林还是尽可能的想让它具备一定的均衡性。 鉴于大多数 SUV 的原配轮胎都是公路胎,所以这个轮胎主要的销量应该来自后装市场,也就是用户买它来替换自己 SUV 上的轮胎,获得非铺装路面行驶能力的提升,这里面又包括了城市 SUV 以及带有一定越野性能的 SUV 车型,比如普拉多这种,它能提供 15、16、17 三种尺寸。 当然,就像之前提到的,越野能力是车和轮胎综合作用的结果,把一辆前驱的途观换上这个胎去过交叉轴,也是不现实的。车不是万能的,轮胎当然更不是。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终于,车载手机支架也逃不过「智能」的命运了……
提到车载手机支架,你第一反应可能会想到下面这些… 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看起来百花齐放,但车载手机支架的功能几乎是雷同的。差异无非体现在底座固定位置、手机固定方式、材质结构、工业设计等等方面。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产品看起来普遍很 low,很难和品质感画上等号。 以上,就是我对车载手机支架的印象。不过,我最近发现了一款外国友人做的车载支架,倒是有点不一样的地方。 相比很多纯粹为了固定手机的支架,这个叫做 Bluejay 的产品主打「 智能」 概念。 熟悉 GeekCar 的小伙伴应该知道(不熟悉的可以去官网熟悉熟悉),我们报道过不少智能车载硬件,品类也很多。但把智能和手机支架结合起来的产品,我倒也是活久见。 再回头看产品,Bluejay 外观看起来更像一个正方形的按钮或者底座。 所以,首先还是谈谈怎么实现支架的基础功能。从图片就能看出,Bluejay 可以通过安装不同底座套件,固定在仪表台、中控台甚至空调出风口等不同位置。之后只需要在手机背后粘上磁性片,就能通过底座内置的磁铁进行固定。 这种安装方式很简单,并且在美观性、隐蔽性上也有优势。当然,稳定性就不好说了。 再说智能,Bluejay 的智能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 首先是 App。Bluejay 官方开发了一款驾驶软件,把电话、短信、音乐、位置共享等功能都集成到一起,并且交互界面根据驾驶场景进行优化。 用户还能输入车辆信息、加油情况等数据,App 也会根据驾驶情况提供疲劳驾驶提醒等各种建议。当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碰撞的时候,App 还能够自动通过发送短信或打电话呼救。 另外,App 还包含了 O2O 的生活信息,能实现加油站、餐馆等信息的查询导航。 其次是和手机的互联。 Bluejay 能够通过 Beacon 技术进行通信(Beacon 可以理解成小型的信息基站,能通过低功耗蓝牙进行设备间的通信)。 Bluejay 内置的 Beacon 设备,信号覆盖范围大约为直径 60m 。也就是说,当手机距离车范围 60m 之内的时候,双方就能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另外,Bluejay 内置了纽扣电池,支持两年续航,在熄火时不需要借助汽车供电。当然,低功耗蓝牙的能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通过 Bluejay 和手机的通信,用户能在停车场实现寻车功能。用户通过 App 可以查看实时的方向导航,但不提供路径。考虑到周围可能存在的信号干扰,这项功能在地下室等复杂场景下的实用性还有待验证。 当进入车里, 用手指双击 Bluejay 的表面,手机会自动发出铃声提示。这项功能最适合的应用人群,大概就是那些总是骑驴找驴的小伙伴。「 诶,我手机呢?」「 哦,这儿呢」…… 总计一下,虽然 Bluejay 的很多功能不新鲜,甚至有些还挺鸡肋,但产品思路其实值得思考。毕竟如何整合功能、产品形态的问题,我们其实一直都在摸索。在见到了越来越多把全部功能一股脑堆到行车记录仪、智能后视镜、HUD 上的产品之后,更该考虑的是如何让各种功能整合在合适的载体上。这个问题可以回答的很随意,但本质上需要慎重考虑。 Bluejay 的底座表面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选择不同覆盖材质,机身主体是铝合金材质,有 6 种不同搭配的版本。 目前,Bluejay 正在官网预售,售价 89 刀,预计 7 月发货。最近,Bluejay 还会登陆国外某 K 姓众筹平台。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驾校学车」也能拿来直播?希望这仅仅是个噱头
现在最火的词是直播,似乎万物皆可直播。 而很多行业,也在千方百计的和直播扯上一些关系,或者想用这种方式来拓展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你能想到,驾校学车也能和直播结合在一起吗? 「 寄生」 在驾考 App 里的学车直播 现在你能看到的「 直播学车」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各大直播平台上的个人主播,上斗鱼、熊猫等直播平台搜索关键词就能看到。在各种各样的直播里,有人想把驾校的场景直播出来,也不奇怪,但没有人靠直播学车火起来,相关频道也寥寥可数。 另一类是专注在驾考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比如木仓科技旗下的驾考宝典 App。前不久,他们在 App 里加入了「 学车直播」 的功能。这种商业公司的行为,很值得我们去探讨一下背后的逻辑。 虽然已经拿到驾照很久了,但为了弄明白学车直播是怎么回事,我下载了驾考宝典 App。进入这款 App 后,在「 科目二」 里即可找到「 学车直播」 的入口,大概有来自 50 个不同驾校的直播源可供选择。 简单描述一下直播场景:或许是为了达到俯瞰整个练车场的目的,直播摄像头基本都安装在驾校场地的高处,在很「 宏大」 的镜头里,教练车变得很「 渺小」,有的车在动,有的在好几分钟内都是静止状态,依稀能听到场地里的鸟叫或者旁边快速路的噪音。 这和我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听到「 驾校直播」 几个字,我先入为主的认为,镜头应该是架在车内的,画面里应该有驾校教练在指导学生如何油离配合,如何眼观六路…… 事实并不是这样,准确的说,看着这些画面,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想学车的学员,而更像是在驾校保安室里盯着监控画面的那个人…… 和大多数直播平台一样,每个「 房间」 里都显示有观看人数,数字让人咋舌,不输主流直播平台的流量。我能想到的合理解释就是,驾考 App 是刚需,使用人群太过巨大,又或者,这些数字只是累计观看人数,而非同时在线人数。 当然,弹幕也是少不了的,这很「 氛围」。观察了一下,弹幕讨论的主要是两个话题:一是吐槽直播,表示什么也看不懂;二是讨论学车价格。 看了 N 个频道的直播之后,我觉得「 学车直播」 是一件槽点满满的事情。 「 直播学车」 靠谱吗? 学习驾照的过程中,「 科目一」 的存在给驾考类 App 带来了机会。确实,要想考过科目一,大量做题是必须的,移动互联时代,用手机 App 替代书本也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但把学车和直播结合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不解释,先直播再说。 但是,这件事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呢?我们试着拆解一下。 总的来看,在 App 里直播学车主要有三方参与:驾校、学员、App 运营方。 对于驾校来说,安装直播设备并不需要额外的成本(需要自备 Wi-Fi)。驾校的负责人可以通过 App 找到申请直播的入口,填写认证资料,然后就可以免费收到一部 360 智能摄像头,自行安装之后就可以开启直播。加入 App 的直播频道之后,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驾校的曝光率(以驾校名称作为直播房间名),算是一种变相的驾校品牌露出。 在领取摄像头的宣传页上,有这么一句话:「 驾校招生宣传神器来袭」。这也很直接的证明了「 名为直播,实则广告」 的本质。以驾考宝典的装机量,让驾校获得比以往更大的曝光量是很容易的事情。 不过也得考虑一个问题:很多人到底是先报了驾校再下载 App,还是先下载 App,再报驾校? 对于 App 运营方来说,现在主要的营收来自于广告和金融业务。直播频道的出现,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新的广告位。用一台 360 摄像头就能让驾校入驻直播平台,成本并不高。当入驻驾校足够多、观看直播的流量足够大之后,就有了变现的空间。 不过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可能就没有那么美好。比如,我所设想的直播学车起码是车内视角,能听清教练在说什么。但实际情况是,基本所有驾校的直播都是「 上帝视角」,画面中有时候都没车在动,甚至有的驾校把摄像头放在办公室里,让我觉得毫无教学意义。假如我是一个学员,看到这些,很难有再打开直播的欲望,对于增加用户黏性毫无益处。 再来说说更深层面的问题(以下评论不涉及具体的 App)。假设,就算直播场景和形式满足了我所预设的需求(为了更好的学车),考驾照练车这件事,就真的适合拿来直播吗?未必。 学车本来就是一件讲求「 操作」 和「 空间感」 的事情,即使是架设好各种机位,收音良好,对于学员来说,是否看着屏幕里的画面就能让自己的「 车技」 精进,还得画个大大的问号。如果硬要说有帮助,集中观看教学精华视频,也要比直播的效果好得多。还是由于学车所要求的「 操作」 和「 空间感」,我们也不看好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的 VR 学车模拟器。 我的观点是,在学车这件事上,看再多的视频,也代替不了自己的实际操作,更何况,「 开车」 并不只是自己操作流畅就可以了,还涉及到本车和道路、环境的时时交互,这些是很难用视频表现出来的。 再说,直播先天带有「 娱乐」 标签,但是学车却是一件特别关乎安全的事情。现在马路上「 不会开车」 的新老司机已经够多的了,目前的驾考机制和教学方式培训出来的司机尚且如此,实在不应该再把这么严肃的事情用具有娱乐标签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我看来,我们需要的是更科学的驾考机制和培训方式,让新学员更重视安全驾驶的重要性,而不是把学车和直播联系到一起,让人们觉得这是一件可以拿来消遣娱乐和围观的事儿。 这么说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庆幸,现在驾考 App 里的「 直播学车」 功能还仅仅停留在「 实质是广告」 的层面?驾考 App、驾校,都有责任给学员灌输安全至上的想法,他们的目标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未来的路面更安全,尽可能的减少「 马路杀手」 的数量,而不是去借助最热门的东西吸睛。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放下三叉戟,我们还做美人鱼——Triton 水下呼吸器
什么是【酷玩儿】: 当我们想让交通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时候,我们发现无法仅仅寄希望于庞大的汽车公司。Geek 精神从来不是坐等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比如,在这里给你推荐有趣的、好玩的、任何和交通有关的产品。 免责声明:看完之后心里长草、钱包变空,我们概不负责。 扯闲篇: 每次一到三伏天,我都有一个人生终极问题要问——到底是谁替我进化到陆地上的?!要是没登陆,天天泡在十几度的水里,简直不要太爽!而且无穷无尽的扇贝!生蚝!章鱼!先来五条三文鱼谢谢!(果然就算是往另一个方向进化还是吃货。)所以,人类对海洋的亲近应该是基因里带的,所以有那么多人愿意在朋友圈里发去海边的旅游的照片。但是很遗憾,我们没有腮,除非背着十几公斤重的氧气瓶,否则没法长时间待在水里,我们不禁要对着科学家们大吼:连 Gopro 都有防水套装!我们的人造腮在哪里?! 酷玩儿: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韩国的 Geek 不是在整容医院就是在三星公司,但是这次,他们第二个提出了一个便携式人造腮的的概念,设计出了一个叫做 Triton 的水下呼吸器。(第一个提出来的人叫藤野不二雄,他画的哆啦 A 梦里边提到过呼吸吸管(エラチューブ)——插到鼻子里,到了水下也能呼吸。)Triton 是一种能让你在水下顺畅呼吸的循环呼吸器。像鱼鳃一样,它能从水里萃取氧气,并把多余的水排出,使得人类可以长时间留在水里。使用 Triton 时,需要咬上一个塑料封口。通过那两根树枝状的结构,将水吸收进去,然后像鱼鳃一样源源不断地为用户提供氧气。臂状物上的鳞片结构遮掩了材料上用来把水吸入的小孔。里面的腔体把氧气分离出来,并释放出水,这样用户就能在海洋中自由呼吸,非常舒适。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系统采用一个非常小,但是效率很高的微型压缩机压缩氧气,并把它储存在气罐中。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的微型电池,大约只有现有电池的 1/30,但是充电速度却快 1000 倍。 怎么买: BUT!就像我们一直被吐槽的那样,这个玩具也是在概念阶段,液氧分离系统和电池系统的具体参数没有公开,提出这个概念的设计师云-叶昂(Jeabyun Yeon)认为,它将会改变人们靠近水体的方式。 不过世界上的事很多说来就来,谁能想到英国说脱欧就脱欧了呢?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6.27:Hyperloop One 已在北京建研究中心
超级高铁已在北京建立研究中心 在成都的创新创业交易会上,Hyperloop One 联合创始人格瑞斯塔说,他们今年已经在北京建立了研究中心,希望以后能把「 胶囊列车」 项目落户在西南。上周,他们和俄罗斯签订协议,要在莫斯科建「 胶囊列车」。他们在加州的项目现在正在做环境评估,预计 2019 年就能投入使用。 这是来跟高铁抢生意? 日产发布增程和自动驾驶新技术 日产宣布,将在这个财年里发布两项新技术,分别是「e-Power」 增程技术和「ProPilot」 自动驾驶系统。其中「e-Power」 将比现有技术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ProPilot」 现在只能做到在一条车道里的自动跟车和转向,要等到 2018 年才能实现变道超车等动作。 当几乎所有车厂都在做新能源跟自动驾驶技术的时候,我们还是谈谈量产落地的问题吧~ 玛莎拉蒂将造纯电超跑 据外媒报道,玛莎拉蒂正准备在 2014 年的 Alfieri 概念车基础上造一台纯电动的豪华跑车,但是两年内我们或许没法见到这辆车。玛莎拉蒂的母公司菲亚特还准备针对欧洲市场推出一辆小型城市电动车。 连发动机都不要了,声浪靠嘴喊吗? 大众考虑在我国建电池工厂 为了实现「2025 战略」,大众有可能花数十亿在我国建电池工厂。根据它的新能源战略,大众到 2025 年需要 150GWh 的电池产能。这大概要建 10 座工厂,花费 200 亿欧元才能完成。我国现在是大众最大的海外市场,而且政府也在大力支持电动车发展,所以大众来我国建厂的可能性很大。 神车党表示不同意!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