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想造电动车的新品牌,是怎么做新媒体运营的?
(本文作者:山中异草,授权 GeekCar 独家发布)假设你是一名运营人员,你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从未上市的、没有足够参照物的、群众认知度很低的产品,你应该怎么做新媒体运营? 这就是新造车运动面临的问题:产品大多数还停留在研发阶段,有概念,没产品。产品本身又是很新鲜的东西,即使是普通电动车都还没有被广泛接受,智能汽车对很多普通用户来说更是完全陌生的东西。对标产品稀缺,难以形成对比互动:对标特斯拉,曲高和寡,完全对标国产传统电动车,又稍显 low 了。这种状况,对于相关公司的新媒体运营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面对这个状况,新造车运动的公司们都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几家,来看看他们的新媒体运营思路。 蔚来汽车:最高等级的营销是价值观营销 李斌和李想一样,都是汽车媒体的老手了。要说对于汽车新媒体,没人比他们更有资格说话。 蔚来汽车的公众号和微博做的在我看来可以称之为优秀。在内容上,我觉得蔚来汽车是比较健康的,除了自身产品的介绍和广告,最大关注的主题是电动方程式比赛。经常推活动,活动频率较高(稍稍有点太高了,不过对于这个阶段的产品也没办法),管理员互动非常及时,形成了特别良好的讨论氛围。微信和微博各有分工,配合默契。 具体来说,蔚来汽车的新媒体运营有这么几个优点: 首先,最直观的是,蔚来汽车的新媒体很早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坚持维系了下来。浏览蔚来汽车的公众号和微博,很容易对一抹亮丽的蓝色留下深刻印象。蔚来汽车把主题色蓝色和 Next EV 的视觉风格融入到了方方面面,读者辨识度非常高,而且非常容易记忆。 第二,蔚来汽车的内容选择专注而不失趣味。蔚来汽车的新媒体关注的最大的主题是 Formula E 的比赛,内容集中度很高,这样很容易吸引稳定的观众群体。而且对于这个内容的关注,与蔚来汽车公司的战略和价值观高度匹配。赛车充满科技感,可以强化蔚来汽车从高性能电动车入手的定位,同时又是电车比赛,因此读者很容易形成对于蔚来汽车先进、绿色的良好印象,真正匹配了「 蔚来(未来)」 二字。 第三,蔚来汽车的运营人员非常注重互动。面对没有产品的状况,未来汽车不断发起话题互动,而且与观众发生了大量的二次互动。微信平台评论并不像微博那么普遍,因此蔚来汽车营造的热烈讨论的感觉,真的给人深刻的印象。参与过这样讨论的用户,继续关注和进一步参与的可能性很大。 这些所有的优点集中在一起,让蔚来汽车的新媒体运营真正做到了价值观输出。只要谈到蔚来汽车,高性能电动车、环保、亮眼的蓝色,所有这些东西都充分符合了未来的价值观。这一点是五家公司里做的最好的。 在个人品牌上,李斌的个人大 IP 也已经非常稳定,再加上李想的加持,这两个品牌都已经不需要蔚来汽车以及车和家来培育,反而是个人品牌在助力公司品牌,这一点远远甩开了竞争者。不过我更感叹的是,没想到到今天,车和家、蔚来汽车这两个品牌可以形成如此出色的良性互动。谈起车和家,只要话题扯到李想,就自然会联想起李斌和蔚来,反过来也是。而且二者的发展战略在下一个阶段是互补的——蔚来汽车是从高性能跑车入手的,车和家是从小小的 SEV 入手的,只要二者不发生直接的商战(短期内很有可能不会),这两个品牌就会一直相互输血。现在看来,二李这一手真是高明。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就是,蔚来汽车太擅于送礼了。不停的搞活动,不停的送礼,大量的用户因此被聚合在周围。如果大家想要获取一些纪念品,关注蔚来汽车的公众号吧。 小鹏汽车:面前出现了羞涩的理工男 从新媒体的表现上看,小鹏汽车似乎是传说中的工程师文化驱动的公司。 在小鹏的微信推送中,出现最多的是入门级的汽车知识。例如最近出现的《家用空调与汽车空调的能耗比较》、《空气动力学在造型设计中的体现》等,看起来比较像是给非汽车专业的、但是对于汽车有一定兴趣的读者进行科普的内容。这样的内容主要还是给关注用户阅读,因为内容刺激分享的程度并不高。而且,小鹏选择的内容对于业内人士太浅,对于消费者和路人可能又太专,并不是特别适合娱乐式的阅读。在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下,小鹏汽车公号的阅读量并不高,多数在 300-1K 的区间。这个数值对于品牌宣传的意义非常有限,但是基于这种独特的工程师文化,个人感觉在这其中一定有一批长期关注的发烧友。默默关注的网友,和低调发稿的工程师们,在文字间完成了一次次心灵的交流。这一批人很有可能会涌现出品牌发烧友和优质的种子用户。 小鹏汽车公号有一些借势宣传,在滴滴与优步合并、南海仲裁、英国脱欧都有掺乎。但是借势中都进行了产品的夹带宣传和价值观植入。例如在英国脱欧的借势中,小鹏汽车重点强调了英国脱欧是由人民投票决定这一点,并且引入到小鹏汽车的造型师「 鹏友们公投决定的」 这个宣传点上。这个植入并不特别高明,但是也算是踏踏实实,非常符合小鹏公号整体呈现的文化。 在个人品牌打造上,小鹏汽车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品牌命名来源何小鹏(UC 创始人)身上,而是集中在 CEO 夏珩身上。而夏珩并不是一个互联网人,而是广汽出身的汽车工程师。因此,夏珩身上并没有那种张扬、鲜明的互联网 BB 特性,在各处露脸时,讲的也多是技术话题。整个人显得踏实、稳妥,但同时也稍显青涩,比起李想、沈海寅这样的老互联网人,夏珩在话题度上吃亏不少。这也反映在了具体的数据上,夏珩这个词,并没有得到百度指数的收录。 小鹏汽车上一次大的热点爆发,主要还是在今年 4 月融资 4200 万美元,并获得无息贷款 6000 万美元,还被投资方要求一年花完。当时这个事情还是有点轰动的。但是小鹏并没有跟进继续爆猛料,这个融资额也很快淹没在其他新闻中,所以小鹏的热度在之后,又回归平淡了。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泡沫横行的时代里,其实是挺不容易的。换了别的公司,可能这个融资之后要吹半年。而小鹏几乎是连声音都没有,默默的回去干活去了。 总结起来,小鹏的整个新媒体运营上也透着一股呆萌的工程师气息。甚至他的公众号欢迎词也是这么写的「 因为技术研发繁忙,我们公众号更新不是很频繁,所以应该不会每天打扰到你」。看到这句话,仿佛就看着一个优点羞涩的工程师在面前,不善言辞,但是介绍其产品来,却是如数家珍,两眼放光。希望小鹏的工程师们,能够真正做到他们宣传的「 默默努力」,尽快把他们期望中「 不一样的互联网汽车」 早日开出来。 乐视汽车:生态圈是个圈,子公司难出圈 作为一家「 发布会驱动」 公司的一部分(乐粉求轻拍),乐视超级汽车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身上的乐视基因。 打开乐视超级汽车的公众号,铺天盖地的生态、化反就直接将我淹没了。有人不喜欢这个提法,有人说乐视就是在吹牛逼,不过不管怎么说,乐视成功的用这个概念将无数人洗脑了,全领域、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洗脑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乐视超级汽车的新媒体运营是称职的。与其它的竞品不同,乐视汽车不是一个单纯的创业公司。虽然你可以说乐视本身都还是创业公司,但即便如此,乐视超级汽车在新媒体战略上,是有集团战略的禁锢的。所以,当乐视超级汽车成功的在自己的新媒体运营中贯彻了「 生态」、「 破界」、「 化反」 的话语体系之后,他们就已经成功了。 当你适应了这个洗脑的话语体系之后,你在走入乐视超级汽车的公众号,你就不会那么吃惊了。这基本上就是单项的广告平台。每一条消息,都是硬广。而且乐视的新媒体编辑显然发挥出一种近乎程序化的简单粗暴,不停的将广告扔出来。(对方不想跟你说话,并像你扔了一条广告)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切信息,只要引导一下都可以成为广告。 比如说:奥运会闭幕了。四年后奥运会要到日本东京了。日本作为资源小国希望更多采用新能源。说到新能源,中国有个优秀的新能源汽车厂,叫乐视。 再比如说:有个电影叫做《超脑 48 小时》。人们一直在研究人脑,发展电脑,不断靠近人脑。这个过程最新的进展是:聪明的乐视汽车出现了。 在本文的评价的标准中,有一条专注度。在这个维度上,乐视完胜。因为乐视超级汽车的新媒体运营中,有且只有一个高度专注的关键词:乐视。 如果说蔚来汽车是出色的价值观营销,胜在润物细无声;小鹏汽车是羞涩的工程师输出,胜在朴素;那么乐视就是洗脑式的轰炸,胜在坚持。不过新媒体必经只是外在因素,是不可能替代产品本身的。一直这么坚持下去,要么有一天乐视成功了,洗脑变成品牌力和品牌忠诚度;要么有一天乐视失败了,洗脑转为嘲讽和反噬。这个还是得看乐视,最后能把产品做到什么程度了。 By the way,乐视去年不这样,基本上 2016 年春节后就变成了纯广告式的信息。不知道是高层战略变了,还是因为前一个小编离职了。 智车优行:遍地开花,全面进攻 智车优行几乎想要尝试所有的新媒体入口,包括一些新的都还谈不上媒体的工具。除了主战场的微信和微博,智车优行有 QQ 群、微信群、社区论坛、分答、直播。流行的渠道都没有放过。 在内容选择上,智车优行也非常全面,蹭热点的能力非常强。从业界新闻、行业八卦、公司广告,到泛科技行业的讨论和介绍,再到汽车行业不相关的新闻热点(比如奥运会),再到段子、八卦、杂事,智车优行都不放过。形式上也是五花八门,几乎每天的都不一样。 但是,他们面对的问题也恰恰是来自相同的方向,整个新媒体宣传的不同渠道在相互支撑上配合不够默契,缺乏统一的宣传战略。部分渠道被开拓然后很快又放弃,比如 QQ 群自然死亡,论坛无人维护,微博长久不更新等。这都影响了受众的有效聚集和持续关注,有一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感觉。尤其是在微博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上,他们注册了两个微博,公司品牌(@智车优行)倒是在持续运营,但品牌微博(@奇点汽车),但是只在 4 月发了一条,8 月发了两条。对于像我这样的外来关注者,当看到一个挂着公司认证蓝 V 符号的微博,被以一种曝尸荒野的姿态仍在这里不管的时候,其实很容易产生一种这个产品是不是已经挂了的感觉,对他们的品牌伤害很大。与其开微博而不运营,倒是不如一开始就不开好了。 内容上,他们最近一直在力推 CEO 沈海寅的个人直播栏目 Tiger Show。不过从公众号推送的整体内容来说,有些缺乏规划。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对于自己的读者受众群体缺乏认知。有什么样的读者,会需要一个未上市产品的微信号,来同时提供行业新闻、业界动态、技术发展、八卦、段子等所有东西呢?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他们竟然有一天在自己的微信平台上转载了一篇自动驾驶的论文,这让看不懂的我陷入了深深的尴尬……况且,有几个人愿意在手机上看学术论文呢? 缺乏规划、定位不清晰,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智车优行新媒体的数据比较难看。2014 年已经有微博@智车优行,但是长久的运营下来粉丝数量只有 1 万 6,甚至不及工程师导向的小鹏汽车。另一个品牌微博@奇点汽车粉丝也只有几十人。微信端,刚才提到的那篇论文只有不到 50 的阅读量…… 智车优行说要做一台「 懂你」 的电动车,但是在新媒体运营方面,他们显然应该更懂用户一些。 车和家:竟然奉行无为而治 令人震惊的是,车和家什么都没有。 有认证微博,但是没有发东西。有微信号,但是没发东西。我在之前从来没想到,车和家竟然没有主动的新媒体运营。(目瞪口呆)但一琢磨,其实车和家的新媒体运营,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没开始,现阶段主要靠李想的个人大 V 身份。不过李想在长期创业中展现出来的低调、务实、冷静和谦逊,让我们有理由相信,选择不在这个阶段铺开新媒体运营的车和家,其实更多的押注在未来。不在乎一天一粉丝的得失,而在乎长久的事业,这也许不失为另外一种可能性。比起全品牌出击但是又不好好做的这车优行,我觉得车和家这样选择等到产品上市再动手,也是一种更好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车和家开的公众号,是服务号。这个也是符合「 智能交通服务提供商」 的定位的一种选择。 期待车和家后来居上。 总结:新造车运动需要怎样的新媒体运营 当我们的产品还没有上市的时候,我们期待新媒体运营给我们带来什么? 我觉得这是每一个选择开展新媒体宣传的新造车公司必须想清楚的问题。 或许可以选择维持自己的品牌曝光度,让更多的人,特别是活跃在新媒体世界的年轻人更多的知道自己的品牌。 或许可以选择维持长久的社群关系,吸引发烧友,培育种子用户。毕竟一个积极反馈互动的种子用户,在早期可能胜过 100 个普通用户。 或许可以选择打造自己的逼格,创造和维持一种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品牌形象。 或许可以选择打造业内交流品台,吸引行业内的关注,为将来爆炸式扩张储备火种。 或许以上都不对,还有人再下更大的棋…… 不过我个人认为,价值观营销是最高等级的营销。传递价值观,大于传递品牌,大于营销产品,大于吸引用户。若能够营造出一种与自身长久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品牌感,那么其他的一切都可以自动的到来。这一点上,不得赞赏李斌和蔚来汽车。 但是另一方面,毕竟现在新造车运动还在非常早的发展阶段。即使是蔚来汽车目前达成的宣传效果,比起所有成熟的产品来说还是太弱小了。如果产品好了,营销可以让产品如虎添翼,产品不好营销再好也没有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还是要再耐心的观察一下,等到产品逐步清晰起来之后再见分晓。李想还没出招呢,保不齐其他几个公司后续也还有大招。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MMC 2016 | 未来的汽车人机交互会是什么样子?
很难否认这么一个事实:关于车内的交互体验,无论你听到过多少「 声泪俱下」 的声讨,这依然不是现阶段消费者买车、驾驶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在考虑整车成本分配时,车厂往往会把成本向动力总成、内饰、车身工艺等更容易直接感知的部分倾斜。至于车机好不好用、人机交互合不合理这类问题,反正很多人在买车前试驾的那么一小会儿也说不出什么。 等你高高兴兴把车开回家,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车机屏幕真难触控、UI 好丑、地图导航不能更新数据等等各种问题… 简直是 W*****B。最后,你会明白一个真理:还是手机最好用。于是,大家在买车的时候依然不会把车内交互作为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毕竟有手机就够了嘛~ 如果任由事态这么发展下去,上面的情况显然会变成一个恶性循环。用户甚至可能永远不会知道,真正好用、合理的车内人机交互应该是什么样子。 所以,GeekCar 在 MMC 2016 上海国际车联网和智慧交通展览会上,请来了一帮专业大牛,聊了聊车内交互的事。 不过,我不想单纯以活动总结的视角来写这篇文章,反而更想结合着整个展会见闻,谈谈我感受到的交互发展趋势。当然,能力一般水平有限,欢迎大家拍砖讨论。想要回顾交互论坛中每位嘉宾演讲的小伙伴也不必着急,GeekCar 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陆续把相关视频发布给大家。 整车厂之外的一些参与者 回到主题。首先我们得知道,一套完整的前装交互系统,除了整车厂之外,还需要 Tier 1、Tier 2 供应商的配合。所以,这其中会有非常多的参与者。 在会场中,我们也见到了主机厂的供应商。比如友衷科技的产品是液晶仪表盘。全液晶仪表可能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承担最多交互任务的那块屏,但最近一段时间内,液晶仪表已经有了逐渐普及的趋势。奥迪 TT 的全液晶仪表,就给人很多视觉、功能上扩展的想象空间。 事实上,作为很多车上唯一用来显示车辆状态的屏幕,虽然仪表盘不适合进行输入性质的操作(由于本身需要实时显示车况、中间隔着方向盘等因素)。但是在显示信息层面,仪表盘的反馈更符合驾驶习惯。考虑到仪表盘依然是目前用户在车内看的最多的一块区域(不管是液晶仪表还是机械仪表),因此更有必要考虑如何通过仪表盘把信息更好的呈现给用户。举个例子,现在很多的多屏互动已经能把车机导航映射到仪表盘。 让适当的信息以适当的形式,出现在适当的位置,是所有车内屏幕的最高追求。 换个角度看,主机厂在设计车内交互的时候,还会寻求设计师的帮助。虽然设计师们可能对行业的了解程度不如一些深度参与者,但他们更懂用户的交互习惯和当前的设计趋势。只有双方配合,才能设计出符合用户、车厂需求的产品。 Foks 创始人张卷益就在活动现场吐槽了不少车内交互的现存问题。比如特斯拉的大屏虽然在视觉、操作上比很多产品都要优秀,但并非没有问题。例如分屏功能虽然满足了用户多线程操作的需求,但设计逻辑允许上下屏幕调换,会带来潜在的危险:当导航页面在屏幕下半部分的时候,查看地图就需要用户把眼球先平移之后再下移,而很多人都知道,任何增加视线偏离时间的动作,危险性都相对更大。 因此,如何把人机工程学结合驾驶时的手眼搭配等日常操作动作,和按钮排布、UI 设计等交互因素有机结合,是必须要着重考虑的设计点。在设计车内交互的时候,首先就得考虑人手最自然的覆盖区域,搭配最高频、刚需的操作(比如很多操作屏幕的旋钮就在右手自然垂下的位置)。之后再按照由强到弱、由多到少的原则逐渐发散。 另外,按钮、触摸、语音、手势等不同的操作方式,其实在学习成本、扩展性、反馈、精准度、复杂度等几个维度上,都有区别。因此,当设计车内人机交互的时候,也需要把操作和功能进行有机结合,最后得到易用好用的产品。 在活动上进行分享的另一个设计师是 facecar 车联网体验创新平台发起人朱家明,他们已经和车厂有了很多合作案例。他更多是从用户感知的层面来考虑车内交互的设计。 用户在驾驶时,和车内交互是融合在一起的。这里面不但包括听觉、触觉、视觉这样的理性感知,也有着内心感受这样的感性认知。因此,在设计车内交互的时候,不但需要搞定理性的操作层面,也要注意感性的使用体验。车内的某些功能可以更自然的出现,而不需要用户主动操作。例如,低油量时自动提示附近加油站;设计一些能够体现用户专属性的 icon 等,这些都能提升用户的感性体验。 后装也不能忽视 考虑到巨大的存量车市场,后装也是不可忽视的市场。我在展馆中见到了包括智能后视镜、车机、HUD、ADAS 等不同形态、功能的后装产品。 虽然这些后装硬件很少能和汽车本身、原有交互设计完美兼容,但从出发点看,他们也是想要通过一个或几个产品的配合,尽可能满足用户驾驶需求,提升驾驶体验。 后装硬件的优势很多时候体现在能够通过联网方式,提供更符合用户「 手机思维」 的服务。只不过,很多产品在功能选择、实际效果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展馆里,某个 HUD 产品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其实不想在产品中加入类似电台、音乐这样的娱乐功能,更想把功能偏向驾驶安全。但友商都在这么做的时候,出于市场考虑,自己的产品也只能被推着走。 事实上,参加讨论的嘉宾中也有后装硬件从业者。极豆 CEO 汪奕菲从车机角度,分享了后装硬件的思路。当然,他们的思路还是要和车辆深度结合,只有获取了尽可能多的车辆数据,才能更好的去向用户提供对应服务。这背后会产生大量数据,对于处理开发能力有很高要求。在我们使用车机的时候,操作界面的优化只是最表层的工作,内部数据的开发利用才是能让后装车机更好用的基础。 这个论点其实也在出门问问的身上得到了印证。他们的产品总监林宜立的演讲主题就是「 AI 语音技术和车载交互」。虽然表面上看,语音只是我们和车载硬件(其实和车也是)交互的方式之一,但 AI 语音技术的背后,其实还包括了语音识别、分析等技术层面的内容,以及语音背后能够对接的本地服务。 总结 我们首先得明确一个大前提:设计车内交互首要考虑的一定是安全,安全和***安全。只有以这个目标为出发点,才能真正设计出符合用户驾驶体验的产品。 车内交互系统看似只是整车的一小部分,但由于承担了车辆和用户的「 交流」 任务,因此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太多太多。车辆背后的数据产生、收集、处理,数据呈现方式,用户输入方式等等,其中每个课题又都涉及了技术、界面设计等更具体的细节内容,因此展开来讲也都是篇幅巨长。但总之,一套完整的车内交互系统,绝对不是任何一个单方能够完成的。我在展会中见到了其中很多不同方面的参与者,也看到了他们的进度和成果。当然,我所见到的也绝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参与者都在向同一个目标发力。仅从我在这一小部分中感受到的信息来看,车内交互不好用这件事,正在慢慢变好。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8.30: 泰克鲁斯·腾风聘请意大利团队,量产车将在明年 3 月亮相
泰克鲁斯·腾风聘请意大利团队,量产车明年 3 月亮相 最近,泰克鲁斯·腾风宣布聘请意大利的设计师和研发团队,未来将一起合作研发电动跑车 GT96 的量产版本。量产车将于明年 3 月的日内瓦车展上正式亮相,乔治亚罗和他的工作室将负责 GT96 量产车的设计工作。整车制造方面,意大利专业改装厂 L.M.Gianetti 也将承担 GT96 的量产制造任务。有了 L.M.Gianetti 的帮助,泰克鲁斯·腾风的初期产能可以达到每年 25 台。 和国内的新造车比,这算不算典型的闷声大发财? 马尔乔内考虑三星作为马瑞利的买家 菲亚特克莱斯勒(FCA)的 CEO 马尔乔内说,FCA 正在考虑三星作为汽车供应商马瑞利(Magneti Marelli)的买家。马尔乔内说,无论是作为零部件供应商,还是战略合作伙伴,三星与 FCA 之间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将于 8 月底访问 FCA,与马尔乔内共同商讨收购马瑞利。 原来之前三星说要买马瑞利,只是隔空喊话啊~ Alphabet 首席法务官卸任 Uber 董事 随着 Uber 与 Alphabet 之间的利益矛盾越来越大,Alphabet 首席法务官 David Drummond 选择正式卸任 Uber 董事。David Drummond 于 2013 年加盟 Uber 董事会,而 Alphabet 旗下的风险投资公司恰巧在这时投资了 Uber。除了投资之外,两家公司还在谷歌地图叫车等项目上展开过合作。只不过近几年,由于发展思路的分歧,双方的利益矛盾逐渐显现了出来。因此,David Drummond 最终选择在这个时刻退出 Uber 董事会。 对不起,你是个好 Uber,可我喜欢的是 Alphabet。 北京禁止电动滑板车或平衡车在公共道路行驶 继上海禁止电动平衡车上路行驶后,北京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当中。北京交管部门发出通知,将禁止所有电动滑板车或者平衡车上路行驶。如果违反相关规定,将处以 10 元罚款。交警在作出处罚决定后,还将责令违反规定者立即改正,不得继续使用这类交通工具。交管部门认为,包括独轮体感车、两轮平衡车在内的电动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等代步工具,使用范围仅仅是在封闭的小区道路和室内场地。 每次经过小米总部楼下都能看见好多平衡车,终于可以求 miboy 的心里阴影面积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比看工资余额更快的解暑方式——Zero Breeze 便携式空调
什么是【酷玩儿】: 当我们想让交通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时候,我们发现无法仅仅寄希望于庞大的汽车公司。Geek 精神从来不是坐等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比如,在这里给你推荐有趣的、好玩的、任何和交通有关的产品。 免责声明:看完之后心里长草、钱包变空,我们概不负责。 扯闲篇: 流火了将近 5 个月,吃了无数的冰激凌,灌进了上百升冰可乐和北冰洋,夏天似乎还没有结束。但是整个夏天,我们都在感谢一个人——Willis Haviland Carrier,因为他发明了空调。Carrier 和海蒂·拉玛(WIFI 发明人)一个拴住了我们的眼睛,一个拴住了我们的腿,以至于外卖小哥已经开始跟我一起吃饭了…… 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当然不能就此堕落下去,毕竟周围的饭馆吃腻了,要换换口味。但是北京 7 月的太阳就北京 7 月的大雨,绝对不是一把雨伞能搞定的,而且急眼了是要死人的。 酷玩儿: 为了拯救那些这个天气还钻帐篷的不知死活的「 大牛」 们,或者「 为了朋友圈发照片好看,非要在夏天中午晒太阳」 的「 大神」 们,三藩市的一群 Geek 真的发明出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空调——Zero Breeze 便携式空调。 Zero Breeze 尺寸大小为 46.4 x 16.2 x 9.6 cm,体重只有 4 kg,大小相当于一个烤面包机,所以基本上随身带着不是问题(说有问题的那位,你先把包里的 ipad、粉底、口红统统拿出来!)。 作为空调,应有的制冷效果还是必须有的。Zero Breeze 宣称支持 4.6 平方米的冷却范围,而且最低可将环境温度降低至 7 摄氏度;相比于传统的所谓便携空调,Zero Breeze 使用了和特斯拉(又是特斯拉……)一样的电池,正常使用的话它可以持续工作 5 小时,在全负荷状态下,它也能坚持 3.5 个小时。也就是说无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还是和哥们门口撸几个串都可以随时使用。 同时,Zero Breeze 使用了全封闭的设计,不用额外添加水或者「 雪种」,使用起来更简单。为了赶走你包里的其他东西,它还整合了 250 流明的 LED 照明灯、5 V / 1 A USB 的移动电源,高达 48 dB 的 3W 蓝牙播放器,基本上包里只放它就够了,这个磨人的小妖精…… 怎么买: Zero Breeze 在 Kickstarter 爽的起飞!短短两天便众筹了目标金额的 147%,早鸟价为 349 美元,比零售价要便宜 150 美金,预计明年 3 月发货,可以提前把明年夏天的问题解决了。 有话说: 各位「 直男」 们,还在用玫瑰花和一地的蜡烛撩拨妹子?省省吧,这种天气送他一个便携空调,她整个寝室都会嫁给你!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MMC 2016|专访 HTT:在 Hyperloop 落地中国前,你还应该知道这些
在刚刚结束的 MMC 2016 上,GeekCar 和来自美国 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公司的两位高管: CEO Dirk Ahlborn 以及 COO Bibop Gresta 一起聊了聊有关 Hyperloop 的一切。在此首先要说明的是: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 HTT)是从事 Hyperloop 胶囊高铁项目研发的公司之一,同时也是最早开始研发 Hyperloop 的公司。而在国内知名度更高的,则是 HTT 的竞争对手——于今年 5 月份在美国内华达沙漠进行路测的 Hyperloop One。由于这两家公司的名称中都包含「Hyperloop」,Logo 也有些相似,所以国内舆论经常将这两家公司混为一谈,甚至将他们当作同一家公司。其实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本篇文章就将通过我们对 HTT 的专访进行具体剖析(文章较长,但是看完保证你可以出去给别人上课)。 Hyperloop 究竟指什么? “Hyperloop”(国内一般将其翻译为胶囊高铁)是钢铁侠 Elon Musk 于 2013 年提出的一项公共交通工具概念。其本质是将一个载人的胶囊式座舱放置在一个封闭的低压管道当中,并通过直线加速电机的方式为座舱提供动力。由于管道当中的气压很低(约为火星大气压的六分之一),座舱所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所以其移动速度最高可达到音速。由此产生的效果是,乘坐 hyperloop 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的时间只需要 35 分钟。由于 Elon Musk 本人所参与的项目太多(Tesla, SpaceX, Solar City),没有时间投入在这个新项目上,因此他决定将这个项目开源。2013 年 8 月,Elon Musk 通过 SpaceX 的官网发布了一份长达 57 页的 Hyperloop 项目 白皮书 ,其中不但包含 Hyperloop 的技术原理解释,还有在洛杉矶到旧金山这段路程当中建造 Hyperloop 的完整执行方案。Elon Musk 希望全世界所有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以这份白皮书为基础,进一步将 Hyperloop 这个概念落地。 可以看出,「Hyperloop」 一词本身只是一种交通工具的名称,与「 高铁」,「 飞机」 相似,并不是一家公司的名称。而 Elon Musk 除了提出这个设想之外,他本人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后续的研发当中,更没有单独建立与 Hyperloop 有关的公司。所以如果你再看到诸如「Elon Musk 的 Hyperloop 公司又爆出最新进展」 之类的标题,请自动选择忽略。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 Hyperloop 的技术原理,可以去收听 GeekCar 之前录制的 音频节目 HTT 是什么来路? 既然 Hypeloop 是一个开源的项目,那么自然就会有人把它拿过来成立公司,做进一步开发,HTT 的 CEO Dirk 就是其中之一。在 HTT 之前,Dirk 还是另一家众包创业平台 JumpStartFund 的 CEO。2013 年,在白皮书发布两周之后,Dirk 就将其上传到了 JumpStartFund 的网站之上,并对外宣布成立 HTT 公司,开始研发 Hyperloop。其公司的运作模式正是众包众筹。通过 JumpStartFund 的平台,对 Hyperloop 这个项目感兴趣的人都可以申请以兼职的形式加入到 HTT 公司,申请者需要保证每周有 10 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为 HTT 公司工作,而作为回报,HTT 将给申请成功者分配一定的股份。按照 COO Bibop 的说法,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拥有来自 50 多个国家的 600 多名员工,其中不乏来自与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