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之后的宝马新 5 系来了,你凭什么为它买单?
奔驰 E 级和宝马 5 系一直是一对冤家,自从新 E 级上市后,在向人推荐车时我总会说:「 再等等新 5 系吧」。今天,全新宝马 5 系长轴距版终于来了,总算没白等。(以下简称新 5 系)新 5 系基于海外版 5 系打造,加长了 133mm,比现款 5 系长轴距版还长了 32mm,宽了 8mm。在发布会上,新 5 系开上来之后,先是侧着停在了舞台中央,似乎是在说:「 看,我更协调了。」 从外观上来看,新 5 系虽然比现款 5 系还长,但加长的痕迹被隐藏的更好了,也更像大哥 7 系了。新 5 系首次采用了「 双腰线」 设计,这是最快认出新 5 系的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新 5 系新增了「M 运动套装」(现款 5 系不可选装),提供了炭黑色外观+火山红内饰、M 空气动力学套件、M 专属 19 英寸轮圈、T 型运动方向盘。 它的动力有 2.0T 高低功率和 3.0T 三种可选,其中 3.0T 的尾标是 540Li,均匹配 8 速 Steptronic 自动变速箱。 新 5 系的车身总共使用了 30 多种材料,包括铝合金部件和超刚强度钢等轻量化材料。其中车身覆盖件全部使用铝材,减重 130 公斤(和现款 5 系相比)。如此一来,相当于少拉了两个成年人,理论上对操控性的提升很大。 虽然新 5 系算个行政级车型,但从减重这件事上来看宝马依然坚守「 操控」。在此之前,宝马研发总监 Klaus Frohlich 曾说,「 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要造一辆在行政级轿车领域最运动的车型。」 2017 年发布的新车,必须要有几个高分辨率大屏,新 5 系是这样的: 在中控位置,是一块悬浮式 10.25 英寸触控屏,人机交互界面也有所升级,新界面改为悬浮卡片式,支持个性化设置。仪表盘是一块 12.3 英寸的屏幕,同样支持多重显示组合,HUD 的面积增大了 70%。 在后排有三个屏幕,两个位于前排头枕后方;一个位于后排中央扶手位置,这块屏幕集成了 Touch Command 系统,可以取出,主要用于控制座椅位置和娱乐系统(豪华套装车型才有后排屏幕)。不过这种豪华套装更多在于提升新 5 系的档次感,车里有后排屏幕的用户或许知道,这种屏幕还不如在后排卡一个 iPad 方便。 人机交互方面,新 5 系也有手势控制功能。后排三个屏幕+手势控制,俨然一个小 7 系。 其实,新 5 系和现款 7 系都是基于宝马 CLAR 平台打造的,不过新 5 系没有使用碳纤维材料。 主动安全方面,新 5 系有:具有堵车辅助功能的转向和车道控制辅助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行人规避辅助系统、弯道预警系统、行人横穿预警系统。ACC 自适应巡航和自动泊车系统都有所升级。 新 5 系新增远程 3D 环视影像功能,即用户可以在手机上查看车辆及周围的实时影像。 对了,它还加入了苹果 CarPlay 功能,支持无线连接,这也是首款支持 CarPlay 功能的宝马车。在宝马新 5 系、奔驰新 E 级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汽车配置的发展趋势:高分辨率大屏、主动安全和智能互联。在 C 级车上,这些配置有足够的成本预算去落地,而在未来,这些配置也一定会逐渐下放,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演变出新的花样。 除了新 5 系之外,这次宝马全球首发的新车还有 … 继续阅读
大众又发布一辆 I.D. 电动概念车,这次它真的准备进入中国了
不知道从何时起,当我一提到大众时,身边一些朋友的第一反应都是过于老成,不够酷。究其原因,我认为也许是「 捷达」、「 桑塔纳」 这样的经典车型让大众难以卸下品牌形象包袱。 为了解决这项问题同时推动自己的电动车战略,大众选择及时作出调整。他们从去年开始相继推出了 I.D. 概念车和 I.D. Buzz 两款车型。而这一次,大众则将 I.D. 系列的第三款车型「I.D. CROZZ」 概念车带到了上海车展。在介绍 I.D. CROZZ 之前,首先帮大家梳理一下 I.D. 系列车型的历史。 去年的巴黎车展上,大众全球首发了 I.D. 概念车。这款纯电动车型基于大众 MEB 平台打造,车辆后桥上配备了一台输出功率为 125kW 电动机,车辆极速 160km/h。大众还将为 I.D. 概念车搭载不同容量的电池组,NEDC 工况下,整车续航里程在 400km 至 600km 之间。 大众在这款车型上使用触摸显示屏、电容键盘以及语音、手势控制系统代替了传统的按钮操作,同时顺便取消了车辆后视镜设计。另外,他们还在 I.D. 概念车内部配备了一套可自定义式的全液晶仪表和 AR 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屏。 通过这一串眼花缭乱的设备,大众还可以深入挖掘更多功能。他们可以将用户信息存储到云端,同时通过智能手机激活并转化成数字钥匙。一旦驾驶员使用这套「 数字钥匙系统」 靠近车辆,I.D. 概念车就可以识别出他们,随后自动适配车上所有个人习惯操作。 除了以上这些功能之外,I.D. 概念车上还搭载了自动驾驶系统「I.D. 巡航」,关于这套系统,我们留在下文中的 I.D. CROZZ 概念车上详细介绍。 也许是怕大家将 I.D. 概念车遗忘,大众在今年年初推出了 I.D. 家族的第二款概念车:I.D. BUZZ。这款车型定位于 MPV 车型,在外形设计上向大众经典的「T 系列面包车」 进行了致敬。上下双色的车身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 T1 和 T2 车型,同时侧面的多块车窗也充满了复古气息。与 I.D. 概念车一样,I.D. BUZZ 上也取消了后视镜设计。 I.D. BUZZ 在前后桥上分别布置了两台电动机,综合输出功率为 369 马力,还可以实现四轮驱动。大众在这款车型上搭载了一套容量为 111kWh 的电池组,NEDC 工况下,整车最大续航里程可以超过 600 公里。同时,大众也将 I.D. 概念车上搭载的自动驾驶系统「I.D. 巡航」 延续到了 I.D. BUZZ 上。 而这一次在上海车展上,大众发布的 I.D. CROZZ 概念车定位于跨界多用途车型,大众称之为「CUV」。这款车型的推出也印证了一点,那就是跨界、轿跑 SUV 车型正在逐渐成为潮流,以及未来电动车的外观设计趋势之一。与之前大家喜欢吐槽的「 套娃式」 设计不同,这款车型的外形多了一丝灵气。封闭式的前格栅首先表明了自己的纯电动车身份,而最大亮点则在于,大众设计师在 I.D. CROZZ 前大灯和车顶处设计了一套紫色 LED 灯带,搭配上全透明的车顶,为整车奠定了一个科技感基调。 与 I.D. 和 I.D. BUZZ 一样,I.D. CROZZ 概念车同样基于大众 MEB 平台打造。大众在这款概念车前后分别布置了一台电动机,综合输出功率 225kW,同时还可以实现全轮驱动。在双电机的驱动下,I.D. CROZZ 的极速为 180km/h。 作为一款纯电动车,续航里程至关重要。大众在 I.D.CROZZ 上使用了一套容量为 83kWh 的锂电池组,NEDC 工况下,这款概念车的最大续航里程为 500 公里。另外,大众也透露,使用 150kW 的直流充电系统,I.D.CROZZ 可以在 30 分钟内充电 80%。 与 I.D. 概念车一样,大众也在这款车型上使用触摸显示屏、电容键盘以及语音、手势控制系统代替了传统的按钮操作。除了可自定义式的全液晶仪表和 AR 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屏之外,I.D. CROZZ 这一次还在车辆内部添加了一台集成信息娱乐系统的平板电脑。另外,I.D. 概念车上的那套「 数字钥匙系统」 这一次也同样搭载到了 I.D. CROZZ 上。 大众也透露,I.D. CROZZ 概念车上配备了自动驾驶功能「I.D. 巡航」。而这项功能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启动方法非常特别:用户需要按下方向盘上的「VW」 车标 … 继续阅读
蔚来量产车 ES8 终于亮相,这里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细节
对于蔚来汽车来说,终于等来这一天。上海车展媒体日的这次新闻发布会,是他们第一次正式在国内亮相,而 3600 多平米的巨大展区里,绝大多数人的关注点都是那辆将要揭幕的量产纯电动 SUV ES8。 因为,相比起展区里的另外 6 台电动超跑 EP9、以及 EVE 自动驾驶概念车和两台 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赛车,这辆 ES8 才是蔚来汽车接下来的命脉所在。 梳理一下这辆车的基本信息: 定位为中大型 SUV; 轴距超过 3 米、车长超过 5 米、车宽接近 2 米; 7 座设计,2+3+2 座椅布局; 双电机; 标配主动式空气悬挂; 100%全铝车身。 按照计划,这辆车将在明年正式量产并且开始销售,生产将会放在江淮的工厂进行。 其实挺让人意外的是,我们本来期待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能对于 ES8 本身做一些解读,但是在时长 20 分钟的发布会上,他给出的车辆信息并不多。比如,作为一辆纯电动车,它的百公里加速多少?续航里程多少?另外,关于 ES8 的商业模式,也没有被过多提及。 其他一些东西,我们需要靠自己的观察以及私下获取。 外观: 此前,ES8 的外观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因此这个悬念也被留到了发布会上车辆揭幕的那一刻。 不知道各位看到 ES8 的外观第一反应是什么?在我看来,它看起来并没有那么「 与众不同」,可能当它上路之后,不明真相的路人并不会知道它是一辆电动车。从设计角度来说,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 ES8 的整车比例还是趋近于传统汽油车,而没有像目前很多电动概念车那样过多的颠覆车身比例(类似「 单厢车」 的那种感觉),第二,ES8 的前脸也并不激进,虽然有 EP9 和 EVE 概念车的风格,但是并没有完全取消传统意义上的前格栅设计。 之所以这样,可能还是想满足大家的传统审美。其实我看到这辆车的第一眼,觉得它和广汽传祺 GS8 的身形有点类似,都是那种很「 稳」 的感觉,而 ES8 这次的发布色和 GS8 的主打色也有些近似,可能也加深了我的这种感觉。 不惊艳,但是很主流,这是我从一个设计外行的角度对于 ES8 外观方面的评价。 至于内饰,亮点应该是副驾驶的「 高级座椅」,这个座椅的腿托类似 MPV 车型的第二排座椅腿托设计,同时脚窝处还有个踏板,想必副驾驶座椅后移之后应该能实现半平躺。另外,中央扶手区下方有大面积的掏空,可以用来放包。空调出风口是贯穿式设计,类似奥迪新 A4L 的风格。相比起特斯拉,ES8 整个内饰显然精致了很多。 三电系统: 李想在微博里透露,蔚来的双电机将会有 650 马力的动力输出,这大体上符合新加盟蔚来的朱江接受媒体群访时所说的「两台 3.0T 发动机的动力水平」,电机类别为异步感应电机,这和特斯拉是一致的。 但是在电池方面,据我们所知,这辆 ES8 并没有采用特斯拉的 18650 圆柱形电池方案。当然,这其实也不符合一直以来蔚来在电池方面的技术积累,毕竟他们已经在 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比赛里验证了一套可用的 BMS 电池管理系统,而那个赛车里采用的是威廉姆斯公司提供的电池组,也并不是 18650 那种电芯,换句话说,蔚来可能并没有 18650 电池组 BMS 系统的开发经验,当然,他们也没必要在 ES8 里使用 18650,并且为它开发一套 BMS。 在前门前部,车身左右各有一个充电口,应该是快充慢充各一个接口。之所以没把充电口放置在后部,据说是为了第三排的空间考虑,因为在后部设计充电口,就得为充电相关部件留出一定空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第三排空间。朱江接受采访时也说,ES8 的车内空间会比 Model X 更大。 人机交互、车载娱乐: 仪表盘液晶屏的尺寸是 8.8 寸,而非大多数全液晶仪表采用的 12.3 寸,中控大屏为竖置的 10.4 寸屏,和荣威 RX5 的那块屏尺寸完全一样。不过现场展车并没有液晶仪表和中控大屏的界面演示,另外,ES8 上还带有 HUD,画面可以被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而没有采用反光板的方案,前者的体验会更好一些,但是也要相应的贵一些。 在中控台中间位置有一个球形部件,上面还有个圆屏幕,这其实就是蔚来的一个「 人工智能助手」,但是它的具体功能我们还不得而知。 蔚来的车展传播策略 说完了车,我们再聊点别的。 按照官方用词,这是「量产车 ES8 的首度亮相」,所以,「展示」或许是这次发布会的首要目的,而不是对车辆进行详解。 据朱江所说,今天亮相的 ES8,「已经有 95%的完成度」,也就是说,它仍然不是最终版本。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蔚来选择少说而不是多说,其实是挺聪明的选择。作为新造车团队中的一员,之前友商们的发布会已经给出了足够多的经验和教训,因为说的太多而被知乎网友深扒是常有的事儿。所以,在车展传播策略的制定上,蔚来的团队肯定会参考这些案例,制定一个更符合自己的传播策略,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国内正式亮相,保持一个好的「 人设」 是必须的。和其他那些体量不是那么大的新造车团队相比,这也是蔚来相对更成熟的一面。 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的一个观点可以印证这个策略,他说,蔚来希望自己是那种说到做到,甚至做到再说的公司,而不是说太多对于未来的展望。比如,大家都在说的蔚来换电模式,他们也并不太希望在现阶段做太多介绍。 据在蔚来的朋友私下透露,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在发布会之前的 PPT 制作环节,李斌特意交待说,PPT 里的画面一定要用真实发生过的实拍图片和实车图,而不能是渲染图、效果图这类东西。 不太一样的展台 跑了这么多次车展,看了那么多的展台,要扫描二维码通过闸机才能进入展台,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蔚来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本质上还是为了「 集客」。因为,必须下载蔚来的官方 App,注册成为用户之后,才可以获得进入展台的二维码。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蔚来的招牌——那六台 … 继续阅读
高德发布「四驱」战略,想要怎么搞定汽车业务?
今年上海车展,高德第一次独立出现在了展商的名单上。 作为一家长期被看作更偏重互联网的公司,独立参加车展意味着在高德的战略中,汽车业务的重要程度已经不言而喻了。当然,这也是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高德一直在向外界传达的信号。从车机版地图 AMAP AUTO 的发布升级,再到向车厂免费开放高精度地图测试数据等行为,高德对汽车业务的「 野心」 也是越来越明显。 既然来参展,再把之前的业务「 复述」 一遍显然没有新意,也没有诚意。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把这次发布的汽车战略命名为「 四驱战略」,包括车联网、自动驾驶地图、交通大数据、开放业务平台这四个汽车相关的业务板块。 简单说明一下这个板块。 车联网: 基于高德车机版的导航产品,提供在线化导航产品。 自动驾驶地图: 结合高德的高精度地图数据,以及阿里云的云端能力,为车厂提供自动驾驶的地图技术解决方案。在去年,高德还宣布将在测试阶段,免费为车厂提供相关服务。 交通大数据: 结合高德自身的采集能力以及用户众包、交管部门等多个数据来源,提供实时路况等交通大数据的服务。 开放业务平台: 基于位置信息和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推出的高德指数,为行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解决方案。 单独拎出任何一个板块,其实都不是什么新鲜的内容,并且也已经有很多合作落地。例如车联网服务就已经搭载在了很多车型上,自动驾驶地图业务也已经和部分车厂达成了合作。在这次车展周边,还出现了结合高德大数据能力的停车场实时动态车位信息服务、车展路径规划中也加入了摆渡车的信息。 所以说,高德把这四个板块整合成为一个大的战略,背后体现的其实是对自身业务能力梳理的完成。搞清楚自身的能力之后,高德也更容易系统性的对外界、对合作伙伴输出自己的能力。 当然,这并不说明之后的道路就一片平坦。换个角度看,高德的竞争对手,也就是传统的供应商们也对这些业务有自己的布局和战略。所以说,高德的「 四驱」 战略更像是给自己装备好了武器。接下来发生的竞争,应该才是最精彩激烈的。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