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版「特斯拉」产自江西赣州,只要 49 万元?
还记得台湾「 昶洧」 吗?那家名字最难读的电动车公司,最近又有了新动作。 开始之前,还是先聊聊这家公司的名字,昶洧的读法是「chǎng wěi」。这家公司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叫做 Thunder Power。关于「 昶洧」 这个名字,其实吐槽的人很多,大家一致同意昶洧应该起个朗朗上口的名字,起码不要用生僻字… 下面进入正题。 对标特斯拉,电池很像特斯拉 一周前,昶洧在北京召开了发布会,这是昶洧自 2015 年 9 月法兰克福车展之后又一次发声。在发布会上,昶洧展示了量产版车型,并公布了未来产品落地的时间节点。 昶洧在发布会上展出的这辆车,和我们在法兰克福车展上见到的那辆差不多,连轮毂都一样。 这辆车乍一看感觉怪怪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经同事提醒我才发现,原来这车的中网就是他们的 logo 放大版…… 这辆车的电池组容量是 125kWh,续航里程为 650 公里(NEDC),快充 30 分钟可补充 300 公里续航, 最大功率 430kW。另外,还有一个基本款车型,电池组容量为 85kWh,最大功率 203kW。整个电池组由 7500 多节 18650 锂电池组成,分为 10 组,位于底盘,有点像特斯拉的套路。 再来看几张内饰图: 从内饰来看,设计还是挺超前的。问题在于,这个设计能通过量产的各种法规要求么?另外,做一辆或十几辆这样的车并不难,难的是要搞定所有供应商,为你提供质量稳定、价格低廉并能够按时交货的零件。 所以别先被这辆车洗脑,重点在几年后真正的量产车上。 核心团队与核心技术 在发布会上,昶洧董事长沈玮还特地介绍了昶洧背后的明星团队:首席设计师 Mihai Panaitescu,曾服务于多家 OEM 工厂,工作涉及从豪华车到量产车的开发;首席技术官 Peter Tutzer,拥有超过 35 年的汽车行业从业经验,曾参与布加迪威龙的工程设计;总工程师 Francesco Mastrandrea,曾参与了众多汽车研发,最知名的是法拉利的 LaFerrari。 从阵容来看,昶洧的高管团队,基本都有豪华超跑的研发经验… 根据昶洧方面的说法,他们的竞争力体现在蓄电池管理,散热系统管理以及底盘技术领域的专利技术。公司目前在美国和中国已获得超过 70 项专利,另有 350 项正在申请专利。昶洧已有的合作伙伴,包括博世、Dallara 以及 CSI 等公司,这些公司负责车打造车身的不同系统。 如此来看,昶洧同样是一家全球办公的公司:总部位于香港、研发中心设于意大利、工厂坐落于中国大陆。 赣州建厂,正在申请生产资质 除了车之外,昶洧公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时间节点: 2017 年 9 月参加法兰克福车展,召开品牌活动;2018 年第一季度开始试车试驾活动;2018 年第四季度在中国举办媒体发布会;2019 年第四季度在欧洲举办媒体发布会。 2021 年在中国推出首批 100 辆汽车,预计售价不到 50 万;2023 年在欧洲推出首批 50 辆汽车,昶洧还计划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建设欧洲工厂。 关于昶洧的欧洲建厂计划,能够获取的信息并不多,但昶洧的中国工厂细节还不少。 在中国,昶洧的量产车基地选在了江西赣州。在赣州市政府的网站上,我们可以找到这么一条新闻: 6 月 2 日,总投资 60 亿元的赣州昶洧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落户赣州经开区。该项目由中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建设,位于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内,项目投产后,可实现 10 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年产能力和 500 亿元的年销售收入,将有力推动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作为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承接地,赣州经开区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专门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小分队,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驻点开展招商活动。同时,对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进行了梳理,锁定了目标企业,由经开区党政领导班子对目标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洽谈和跟踪。目前,共梳理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项目近 100 个,在谈跟踪项目 20 余个,签约项目 5 个,签约资金 78.86 亿元。 关于此次建厂,在一周前的发布会上昶洧方面的说法是:「(和赣州政府及赣南基金会)合资规模约为 25 亿人民币,且估计投资规模会达到 75 亿。」 由此可见,赣州市政府最近两年也在大力招商引资,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意思的是,去年法兰克福车展之后,媒体针对昶洧的报道是这样的: 昶洧的量产车基地由浙江绍兴变成了江西赣州,中间一定发生了许多利益博弈,或许是江西赣州给了更丰厚的优惠条件和资金支持,昶洧才决定选址在江西赣州。 关于工厂建设和量产车进度,据台湾媒体报道在今年 1 月,昶洧召开了法人说明会,董事长沈玮透露:公司在赣州的第一期厂房已经建设完成,四月设备安装完毕,而赣州厂的试制车间也已完工并开始运作。昶洧的测试车(Alpha Car)已经进入路测阶段,目前已测试 200 多次,最佳风阻系数为 0.23(相当低的一个数值)。今年,昶洧将会生产 15-20 辆汽车,用于申请生产资质。 正在建设的昶洧赣州工厂试制车间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那么现在昶洧在国内新造车阵营中,算跑得比较快的了。 除了在西班牙、江西赣州建厂之外,昶洧在老家台湾也有投资计划。 同样是在今年 1 月的法人说明会上,昶洧方面透露,公司计划在台湾桃园观音区 2 千多坪的土地上建电池工厂,厂房和机器设备投资约 3 亿新台币。这座电池工厂预计今年动工,年产量约 8000-12000 片。 在研究台湾媒体报道的时候,我发现了这么一句话:(来源于 autonet.com.tw)… 继续阅读
Model 3 的一个隐秘细节,昭示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之路?
今天这篇文章还是和特斯拉 Model 3 有关。这辆电动车距离正式的量产越来越近,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曝光。其中有一个细节挺有意思,但是很多人都没注意到: Model 3 的整车线束长度,将会是 1.5 公里左右,而在 Model S 上,这个数据是 3 公里。更「耸人听闻」的是,在未来将要推出的 Model Y 上,线束长度会被进一步缩短到只有 100 米! 别以为这是假新闻、放卫星,这话是 Elon Musk 自己说的。「汽车线束」,这是一个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并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东西,毕竟它属于隐藏在汽车「内部」的东西,谁都不会买了车之后自己拆车子线束玩。但是对于车辆研发和生产制造等环节来说,这个细节有点不太寻常。 所谓「汽车线束」,一般来说可以是这样的: 或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那么在整车层面,它是什么样呢?下面这张图,是超豪华 SUV 宾利添越的整车电子线束图: 看起来像神经网络对吧。其实这些线束的作用也确实是把车上的各个电子部件、传感器、ECU 等等联结起来。可能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买了车之后,你想去汽配城装个倒车影像,小工的大部分工作,其实都是放在了「线束」上。 上海大众某车型安装原厂倒车影像的步骤之一(图片来源于爱卡汽车论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直到现在),某辆车的电子化程度越高,就意味着车里有更多的电子元器件、更繁杂的车内线束。还是以宾利添越为例,按照官方给出的数据,整车使用到的代码有一亿行之多、控制模块的数量在 90 个左右,然后重点来了:根据粗略估算,把宾利添越的车内线束掏出来扔电子秤上,大概会有 50 公斤的重量。线束使用量,远比一些看起来不那么「高科技」的车要多。 说到这儿,可能你就会很自然的得出一个结论了:每辆车内的线束总长度,其实是衡量这辆车电子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观点是没错的。但是现在情况有了变化。 我们先来看看线束看看背后的一些东西: 首先,正是因为承担着「神经网络」的角色,所以对于整车来说,它特别特别重要。比如,整车布线设计要合理,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大了说会影响汽车性能。 其次,一辆车的线束如何排布,在前期设计上也不容易,要考虑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还非常细节。在知乎上,一位曾经在整车厂做过线束工程师的同学就给出了「欲仙欲死,入行需慎重」的「忠告」。 第三,几公里的线束、各种各样的连接件、线束支架,对于整车生产装配来说也是很麻烦的事儿。 各种各样的线束插接件 第四,还得考虑重量问题。在整车追求轻量化的当下,动辄几十公斤的线束重量,显然很不「政治正确」,所以我们会发现诸如「能否用铝芯线束代替铜芯线束来减重」这种讨论。尤其是对于一辆电动车来说,设计师和工程师辛辛苦苦在车身、电池组等方面减重了 100 公斤,然后你作为线束工程师一下子怼了 50 公斤线束到车上,你猜他们想不想不分分钟杀了你? 看到这儿,你应该就能理解为什么 Elon Musk 要在 Model 3 上对线束动手脚,缩短线束长度了。因为更少的线束意味着车子可以更轻更省电、开发生产更省事儿,以及,降低成本。 当然了,这些其实还没「触及灵魂」。车和家创始人李想同学对此给出了一个答案:「从一堆线路的时代,变成电路板和半导体的时代。」再具体来说,是生产效率和车辆功能层面的变革。我们引用一段前几天他在「混沌研习社」上做的分享内容: 你很难想象在今年的情况下,腾讯作为一个两万亿人民币市值的公司,还有 50%的增长率。阿里巴巴也还有 60%的增长率。 这些公司的发展看不到边界,是因为整个生产效率和生产力完全不同。 我觉得整个汽车行业,还会在未来面临下一次的重要革命——生产革命。 汽车工厂有「 四大工艺」,这其中有三个环节是靠机器人运转了。但有趣的是,你会看到机器人都是停在那里上下动,不会左右腾挪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机器人那样做,会做出堆成山一样的附件。因为总装是需要靠人的。 为什么总装需要靠人来装呢? 汽车最开始的架构一代一代升级到现在,每辆车几十斤重各种各样的线束,把这些东西塞到汽车里、包括检查,都是要靠人来完成。 这就造成了今天整个汽车构造复杂,成本也非常高。甚至汽车的不安全性也与其复杂性相关。未来智能化后,整合车间对于数据传输的要求会改变。 下一代汽车完全以太网化,包括各种各样的功能连接,线束变到最少。 到时,汽车会面临很有意思的时代,从里面一堆线路的时代,变成真正电路板和半导体的时代。 谁最有可能去改造汽车下一个时代生产的效率,谁就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更大的巨头存在。 因为市场占有率与这个行业的竞争效率相关。 而汽车电子应用工程师王星炜老师认为,Model 3 的这个变化,关系到完全自动驾驶的实现问题。因为这意味着整车要有全新的供电架构(fail operational)。修改电气化架构和电子方案毕竟需要花成本,如果没有更大的驱动力(自动驾驶),其实很难推动。 另一位汽车电子方面的大牛朱玉龙老师的观点是,因为 Model 3 功能更简化,同时高度集成,所以可以把线束和接口都做得更简洁。这带来的好处,还是在于生产装配方面,有利于优化整车装配节拍。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 线束这种东西的革新, 其实不会在表层给消费者带来太多的触动,比如在上周,国内媒体都对 Model 3 的性能、配置等信息进行了分析(当然是差不多相同的信息来源),然后很多人就表示略有失望。 这就是矛盾点:Model 3 的潜在受众可能更关注功能、价格等东西,因为这是决定他们掏钱与否的源动力。但是特斯拉从商业角度上对于这辆车内在(架构、生产等方面)所做的一些革新,却很容易被忽视。 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大家对于 Model 3 仪表盘的看法。特斯拉的做法是,取消传统意义上的仪表盘,把车速等信息放到 15 寸中控屏上去显示,节省成本、部件肯定是特斯拉的出发点之一,但是从用户角度来看呢,这种变化就非常让人「不适」。当然从客观上来说,这也或多或少的对于驾驶安全有些影响。 怎么去调和这种矛盾?这是个问题。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滚蛋吧!迷之优越感——AirBuddy 轻便专业潜水工具
什么是【酷玩儿】: 当我们想让交通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时候,我们发现无法仅仅寄希望于庞大的汽车公司。Geek 精神从来不是坐等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比如,在这里给你推荐有趣的、好玩的、任何和交通有关的产品。 免责声明:看完之后心里长草、钱包变空,我们概不负责。 扯闲篇: 身边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抱怨自己压力大。 当然如果他说房贷,那代表他接下来要告诉你他的房子涨了多少倍;如果他开始抱怨媳妇儿,那代表他要开始虐单身狗了;如果他抱怨孩子,那代表他可能想让孩子给你背个唐诗;如果他抱怨工作,那很明显,他要开始说自己的职位、年薪以及公司发展了。 可想而知,跟这样的人聊天,越聊压力越大,也就越来越没人跟这样的人聊天。所以,我就只能在这儿写文章了…… 但其实除了朋友圈,更多的压力还是来自于内些「 迷之优越感」,不明白?那你可以去一趟北京城东边有一个「 著名的摩托车 4S 店」 逛一逛,一定要请教那里的销售一些问题……那酸爽……我就想骑个车!出了店门我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酷玩儿: 这种「 迷之优越感」 还遍布很多圈子,不过玩儿潜水的确实自带优越感,因为实在太麻烦了。先不说考证的事儿,光装备就够喝一壶的。但是本着「 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的传统,我们发现了这个。 传统意义上,潜水有两种方式。要么花大价钱买一大堆一年只能用 5 天(年假就 5 天)的潜水装备,找潜水商店替氧气瓶充氧气,请个当地的皮肤晒得古铜色的教练,然后组个船……好吧,第二种就是旅游的交给导游 1000 块钱,然后像一只死虾一样的被在海里拖一圈拍个照然后回家发朋友圈……现在你有了这个新的选择,AirBuddy 轻便专业潜水工具。 它用一个漂浮在水面的、可充电的空气压缩机来代替传统的氧气罐提供氧气,并通过一根螺旋小管接到你的呼吸器里,一次充电使用时间长达 45 分钟,最深可达 12 米!足以应对只拍珊瑚拍鱼和拍自己的你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好几十公斤的装备,没有语言不通的大肚子教练,没有麻烦或限制性的 SCUBA 装备,而且没有了氧气罐容量和导游的限制,你想游多久就有多久!等个美人鱼出来结婚都没问题! 极为优化的结构设计,使得 AirBuddy 使用了最少的配件,全部加一起只有 9.5 公斤,可以在两分钟之内打包好。 当然我知道你最关心的还是安全问题。首先,AirBuddy 被设计成大红色,并且上面带着个小红旗,让半径 12 米以内的人都能看到你。 其次,这个红色悬浮囊里有 15L 应急空气,可以在 12 米深度上提供约 4-5 次呼吸。电池电压低于 11 伏(大概使用 45 分钟左右)时,AirBuddy 便会发出信号,通过可以配备各种型号的「pony bottle」(急救用的独立氧气罐)浮出水面。 最后,AirBuddy 所支持的 12 米的极限深度可以有效避免一种叫「 自由潜水减压症(DCS)」 的并发症。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AirBuddy 是给我们这些想玩儿水,但是不知道从哪儿入手,又不想弄得太麻烦,有社交恐惧症还怕死的「 水上运动爱好者」 设计的。还有就算知道你用不上我还是会说,AirBuddy 还可以同时接两个呼吸器哟!下次再看见有人在朋友圈里晒潜水装备,直接扇他脸! 怎么买: AirBuddy 目前在 Kickstarter 众筹,早鸟价格 1689 美元,预计明年 7 月交货。 有话说: 价格还好吧,也就是 iphone7 的价格,不过国内的海况……可能看不见什么。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