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特斯拉 Roadster:我们都知道 Elon Musk 在吹牛,但依然选择相信他
上周,在特斯拉卡车的发布会上,Elon Musk 的一个「one more thing」 刷遍了国内外汽车媒体的头条。当时正在逛广州车展的我,隔着手机都能感受到大家对这个「one more thing」 的激动之情。没错,这篇文章聊的就是特斯拉 Roadster。 大家为 Roadster 刷屏的理由无非是:性能。0-96.6km/h 只需 1.9 秒的成绩,让 Roadster 进军 1 秒俱乐部,价格只是其他超跑的几分之一,甚至让人觉得有点「 实惠」。在发布会上,Elon Musk 说话依然磕磕绊绊,但高兴得像个孩子。 激动过后,我想基于之前对特斯拉的了解和这次发布会,聊聊发布会内容背后的故事。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给新 Roadster 做铺垫,在今年 9 月初的时候,特斯拉把老 Roadster 带到了中国开始巡展,首站是北京颐提港。展出期间,我们还前去围观: 特斯拉老 Roadster 在 2008 年开始量产,2012 年停产,可以说是汽车界的「 初代电动跑车」 了。在上周的发布会上,Elon Musk 说新 Roadster 要在 2020 年交付给用户。12 年的时间,让特斯拉 Roadster 车型确实有了非常之大的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Roadster 车型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有趣的变化,进而影响特斯拉的宣传方式。 先来看新 Roadster 外观: 其实在发布会现场,还有一辆灰色的 Roadster: 新 Roadster 的参数和外形一样,非常炸裂:「 三电机、10000Nm、1.9 秒破百、200kW/h 电池组、1000 公里续航」,这是现场的 PPT: 看到这样夸张的参数,我的第一反应是:「 吹牛呢吧」。下面我们从参数出发,看看真正的 Roadster 是怎样的。 关于 10000Nm 扭矩 我想除了「10000Nm」 之外,我对其他参数没有任何意见。因为在我的脑海中,再炸裂的超跑,扭矩也没有五位数的,要不然得需要多粗一根轴才能把扭矩从电动机传递给减速器? 在特斯拉官网我发现了真相:10000Nm 对应的是 Wheel torque,即轮上扭矩。看到这里我就释然了,因为轮上扭矩和常用的「 电动机峰值扭矩」 是两个概念,而两者的关系是这样的:轮上扭矩=电动机输出扭矩*传动减速比。 新 Roadster 的详细数据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可以来参考最强的 Model S P100D 车型,参数如下: 电动车是单级减速器,Model S P100D 减速器的减速比为 9.73,经过简单计算可得出 P100D 车型的轮上扭矩为 9535.4Nm,所以在 2016 年推出的 P100D 车型上,特斯拉已经做到了超过 9500Nm 的轮上扭矩。 如此看来,发布会上的那版 PPT 确实有点「 暧昧」 了,因为新 Roadster 的动力和 P100D 车型差不多,却在 PPT 上打出了 10000Nm 的字样。 关于 200kWh 电池组和 1000 公里续航 下面说 200kWh 电池组和 1000 公里续航,这两个参数息息相关。还是以 Model S P100D 车型为参考:100kWh 电池组可以带 2.25 吨的车身跑 507 公里(EPA)。 不过电动车续航不是等比例放大的:塞进去 200kWh 电池组不意味着车能跑 1000 公里,因为电池组本身非常重。(目前特斯拉 100kWh 电池组重量在 600kg 左右)其实我并不怀疑发布会上那辆新 Roadster … 继续阅读
特斯拉刚发布了卡车,为卡车建立的充电站就出现了?
在洛杉矶和海湾地区中间,5 号州际公路旁,有一个小镇——Kettleman。美国刚建立的最大的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就在这个小镇里。 这个新的超充有 40 多个充电桩,跟我们以往看见的超充不太一样,它的布局更像是一个卡车站点(特斯拉卡车发布会刚刚结束,卡车站点一样的布局似乎是 Elon Musk「 预谋已久」 的)。 从现场的照片中我们也能看看到,新的超充顶棚很高,方便了卡车的停放。 不光布局跟往常不同,新的超充还设置了车主休息室以及休闲娱乐的场所,包括食品区、儿童娱乐区、宠物救济区和户外休息区。另外,特斯拉还在车主休息室里摆上了自己的新能源产品,比如太阳能电池板和 Powerwall2。我们可以喝着咖啡或者到处逛逛,等车辆充完电。 还有一点也很有趣,这个超充的屋顶是太阳能的。当充电站太繁忙以至于电量不足时,这些太阳能电池可以为车辆提供电量。不过,这些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量只是暂时的,大部分时间超充还是得依靠电网来运行。 除了凯特曼城的超充外,在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中间的 Baker,另一个充电站也正在建设中。不过,这两个超充都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特斯拉充电站。最大的特斯拉充电站在上海,有超过 50 个充电桩。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