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混动没前途?但是在广州车展上我却看到了这些
今年广州车展上,大量新车的发布让人有点目不暇接。不过,作为一名极客,还是那些具备「 科技范」 的新车比较吸引我,例如车展上的那些插电混动车型。 宝马 530Le 插电混动车型往往会向用户传递一种极具科技感的气质,而谈到「 科技感」 这三个字,这一次我想带大家看看宝马展台。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宝马带来了全新 5 系插电混动车型:530Le,而这也是这款车型在全球首发。 站在车头面前,你会发现 530Le 使用了银色蓝色交叉混合的进气格栅。左前方充电口下方贴有 BMW 「i」 标识的同时,C 柱上还有「eDrive」 标识。最后,再加上车尾部的「530Le」 标识,共同构成了这款插电混动版 5 系的外观辨识元素。 如果换做是我买一辆 PHEV 车型,最关心的可能还是动力系统,530Le 使用的是宝马第三代的 eDrive 技术,其中包括一台 2.0 L 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电动机。这套动力系统的综合最大输出功率为 185kW,最大扭矩为 420Nm。纯电动模式下,电动机峰值功率 93kW,而最大续航里程则为 61 公里。 除了刚才提到的这些性能数据外,530Le 上还使用了 3 种驾驶模式: 1、AUTO eDRIVE 自动模式,车辆根据车速以及电池电量自动选择工作模式; 2、MAX eDRIVE 纯电动模式,530Le 优先采用电动机行驶; 3、BATTERY CONTROL 电池控制模式,发动机为电池充电,拥堵路段时,车辆可以实现纯电驾驶。 既然提到了纯电动驾驶模式,顺便再说一下 530Le 上的动力电池。这套 13kWh 的高压电池组由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开发并生产,而电芯则由宝马与宁德时代共同提供。相比于上一代车型的电池组,新款高压电池系统减重了 100 公斤。 而在充电环节,宝马为 530Le 配备的是一套壁挂式充电器,充满电池组需要 4 个小时。最有意思的是,他们在充电使用业务上开发了这样一项功能,用户可以通过 BMW 云端互联 App 等客户端搜索最近的充电桩、查看充电状态并前往,而壁挂式充电器则可以管理 20 个不同的账户进行充电。 最后,7 系上用到的智能触控钥匙也出现在了 530Le 上,一块屏幕的出现对于科技感提升非常大。用户可以通过车钥匙上的屏幕实现查看续航里程、远程开启空调等功能。 路虎揽胜 P400e 别以为路虎只会强调「 英式奢华」 的造车理念,他们这一次在广州车展上带来了一款插电混动版车型揽胜 P400e,我们也走进展台仔细了解了一下这款车型。 为了强调插电混动车型的身份,展台上的这辆揽胜 P400e 直接连着充电桩,而路虎则将充电接口位置放在了前进气格栅处。除了充电时可以发现这是一辆插电混动版揽胜外,想要分辨 P400e 与常规车型就要通过车尾的标识了。 说完了外观,咱们再来看看动力环节。揽胜 P400e 使用一台 2.0T Ingenium 发动机与电动机共同组成动力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 300 马力,电动机功率 116 马力,整车综合最大输出功率为 404 马力。另外,这款车上还配备了一套容量为 12kWh 的锂电池组。纯电动模式下,揽胜 P400e 的最大续航里程为 51 公里。而在电动机与发动机同时工作时,百公里加速能够达到 6.9 秒。 路虎在揽胜 P400e 上配备了两种驾驶模式,分别为并联式混动模式(默认驾驶模式,汽油机与电动机驾驶间进行切换)以及纯电动模式。通过车内液晶仪表,用户可以直接观察到揽胜 P400e 的工作模式、电池电量以及纯电动模式下的续航里程。 而在充电环节,用户可以选择家用充电插座或者壁挂式充电器,前者充满揽胜 P400e 需要花费 7.5 个小时,而后者则需要 2.75 个小时。 最后,就算它是插电混动,可也毕竟是「 全地形 SUV」 的定位,所以揽胜 P400e 的最大涉水深度能够达到 850mm,常规版本揽胜的这项数据为 900mm。对于一辆「带电」的车来说,这意味着对电池组以及电驱动系统的防水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WEY P8 两个月前的 德国法兰克福车展上,WEY 展示了一款插电混动车型「P8」。这次,他们也把这辆车带到了广州车展。 之前在法兰克福,WEY 并没有对外公布 P8 的动力信息,这次在广州,他们终于放出了部分产品参数。一台 2.0T 发动机与前后桥上的两台电动机共同组成了这款 PHEV 车型的动力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 250kW,前桥 BSG 电机功率 15kW,后桥电机功率 85kW。位于前桥的 BSG … 继续阅读
MINI 改行房产设计,这房子真想住住看!
「 共享」 是当下最流行的生活方式,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群众的脑洞很大,还有人利用共享经济,搞起了很多奇葩的共享,什么共享床位、共享女朋友(大多打着共享的名号做租赁服务)。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很有趣的共享设计。 MINI 是宝马旗下的汽车品牌,这个大家都知道。他们的主张是创造更好的都市生活。之前,MINI 就发起了一个全新的媒体平台叫:urban matters,邀请各行各业一起解决都市难题,共同思考怎样能创造更好的都市生活。 最近 MINI 又「 不务正业」 了,搞了个 MINI 共享都市空间,玩起了房产设计。不过,设计的还真有点吸引人。 在 2016 年的时候,MINI 就首次提出了共享都市空间的概念。2016 年到 2017 年期间,他们在米兰、纽约、伦敦等地方举办了大大小小的展览。这次,MINI 终于打算把共享都市空间的概念落地了。他们准备把上海静安区的一处老建筑群翻新,建成一个微观社区。 这个微观社区其实不算大,只有几幢楼的规模,却包括了办公空间、生活娱乐设施和配套公寓。除了独特的设计之外,这里还有宽敞的大厅,你可以在这里办公、休息;有艺术展览区,你可以在这里约上朋友看展;这里还有商店,方便你生活购物;甚至还有花园、游乐区等。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 宅男宅女」 一族越来越多了。大家都不爱出门,不喜欢聚在一起活动。这些丰富的社区功能,就是为了鼓励租客们、或者租客和居民之间进行互动,大家聚集在一起,一起体验共享,把「sharing is gaining(共享便拥有更多)」 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MINI 的这个共享都市空间,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们的主张就是用最小的空间来最大的提高生活质量,这又和 MINI 品牌的「 创造性地使用空间」 不谋而合。比如,一楼大厅里有茶几,你可以和朋友在这里喝茶聊天;有办公桌,你可以和生意伙伴谈生意;有厨房,你可以在这里做饭;还有健身房、图书馆、甚至还有专门种菜的区域。住在这里,你房间里放不下或者不方便放的东西,都可以通过预定,在公共空间内得到妥善的安置。另外,你可以预定办公区域,生活区域,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还可以预约共享汽车服务,实现最便捷的出行。 这个共享都市空间对所有人开放,不管你是单身人士还是一家人,都可以通过短期、中期或者长期的租赁计划在这里安居乐业。另外,如果有客人,你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 APP 来预定客房和服务。 这样一个好看又舒适的空间,我还真的挺想住住看。但是,这么高度密集的空间使用,有些人可能没办法专心做事情了,是不是一种困扰呢。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四维图新宣布全面转型自动驾驶,他们到底准备怎么做?
自动驾驶、车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直接改变了大家的出行体验,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还会发现,大批行业内的公司都在宣布进行战略转型升级。这其中不仅包括大家熟知的一些主机厂、Tier 1,还有我们今天要提的一家图商:四维图新。 上周,他们举办了一场 2017 用户大会。除了展示业务布局之外,还宣布将会全面转型自动驾驶。 导航地图业务 四维图新对于导航地图业务的认知是,无论是车载导航、智能网联、移动互联还是自动驾驶业务,基础地理信息都属于支撑板块,用来满足行业的基础需求。四维图新副总裁陈丹在大会上说,一旦自动驾驶技术成型,对于数据的需求以及服务方式都会发生不可预期的变化。而这也将导致他们的思考方式、做事方法、数据内容、应用技术以及产品形态都要随之变化。 在我看来,四维图新的想法就是导航地图业务要配合自动驾驶的落地节奏进行升级,而这也是他们适应变化的一个过程。 而在产品层面上,四维图新的导航地图业务主要还是强调他们的「FASTMAP」 平台。简单介绍就是,他们要在 24 个小时之内将现实道路的变化采集回来,处理好之后再分发给其他用户。不过,如果换做是我个人来理解的话,还是数据量更能直观反映这套平台。四维图新给出的数据是,在中国道路上,他们每年要更新 400 万公里的道路数据。 另外,在这届用户大会上我发现,与「FASTMAP」 平台相比,他们目前在做的另外一套「ADASMap 平台」 或许更有意思。 两到三年内,他们想要通过 ADASMap 将道路精度控制在 1 米以内。不过,与单纯的控制精度相比,我更关心的可能还是 ADASMap 技术的落地应用。四维图新做过一项测试,用户驾驶过程中如果可以提前获知前方几公里道路的坡度,大概可以节约 5%的燃油。一旦大规模应用,这部分价值就将有机会得到放大。 车联网业务 介绍车联网业务之前,四维图新高级副总裁景慕寒首先带大家回顾了一下这个领域的发展历程。他认为,车联网主要经历了 4 个发展阶段: 1、以呼叫中心为主的车联网发展阶段。 2、汽车联网,但仅仅是简单的汽车+联网而已,包括汽车的安防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3、智能网联阶段,把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硬件结合在一起,给汽车赋予更多的职能。内容更丰富,可以远程更新,可以远程下载,可以跟各种传感器的融合。 4、自动驾驶阶段,可以实现 V2X 功能,而车联网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在为自动驾驶做准备。 在景慕寒看来,四维图新提供的车联网方案目的就是覆盖用户在使用汽车的整个场景,他们有自己的芯片、数据、实时交通、智能导航软件等等,可以确保软硬件之间的交互是流畅的。具体到车联网方案上的话,四维图新主要提供数据、动态交通以及智能车载导航系统三项产品。而这些产品现阶段也有落地在车型上的案例,例如他们已经在给大众、丰田等合作伙伴提供内容上的支持以及呼叫中心服务。 谈到车联网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时,景慕寒给出的说法是:乘用车联网业务将面向下一代自动驾驶场景,加强产业资源整合及联合开发力度,形成强大的云端数据处理和服务能力。而商用车联网领域,四维图新主要还是拓展商用车厂前装渠道。 自动驾驶业务 文章开头时我们也提到了,四维图新将会全面转型自动驾驶。因此,我很想了解的是,他们今后的自动驾驶业务路线到底如何实现? 四维图新高级副总裁戴东海认为,想要实现自动驾驶只要解答这 4 个问题就可以:首先是我在哪里。第二,要对周围的环境有比较全面地感知。接下来要预测其他环境的车辆是怎么样动作,最后一步是自己应该怎么去做。简单概括就是:感知、定位、规划决策以及控制四步。 想要实现自动驾驶,可以采用渐进式的策略,也可以选择颠覆式的策略。不过,由于人工智能和新型传感器技术的爆发,很多颠覆性技术正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落地。而四维图新的想法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他们既不想使用传统的渐进式方案,也不想完全依赖于全颠覆式策略,而是将两种路线结合使用。 而在谈到自动驾驶业务的发展进度时,四维图新 CEO 程鹏告诉 GeekCar,目前很多创业公司都在使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来做感知,而这个环节的门槛已经开始降低了。他们在感知层面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没有特别突出。 在程鹏看来,四维图新的强项在于定位,其中分为高精度地图以及高精度定位两大板块。这两项板块再加上传感器结合在一起之后,可以不用激光雷达 + 摄像头 + 毫米波雷达就得到很好的感知基础。 程鹏还特意强调,他们的高精度地图采集过程基于用户的传感器、智能设备、行车记录仪,用这些设备采集的数据可以实时动态更新。在分钟级以内,前面有车发现状况,后面的车就能知道。而他们的高精度地图基于机器人的视角,而不是人类的视角,最终数据也是交给机器人看的。 芯片业务 无论是车联网业务还是地图业务都属于「 软」 业务,为了在自动驾驶领域完成布局,同时实现软硬结合,四维图新此前收购了汽车电子芯片设计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杰发科技。两家公司也在合作生产自动驾驶所用的芯片,芯片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地图和传感器的相关运算,例如处理车端传感器传来的感知数据,进行高精度匹配和决策,提取道路属性和地物信息等等。 现阶段,他们的芯片业务依然以后装为基础,前装产品所占比例大约是 20%,今后会陆续提高。四维图新副总裁王文信说,接下来两年,他们主要将精力放在提供更高性能的 CPU、GPU,做一些算法的集成,同时提供一些更容易导入的芯片。 而从战略层面上分析,芯片业务对于四维图新实现自动驾驶路线则有很大影响。程鹏告诉我,有了芯片业务之后,他们就可以完成汽车产业链整合。过去四维图新可能只卖数据,后来演变成卖车联网服务,而终极形态则是卖解决方案。其中包含了数据、服务以及芯片,所有的一切都已经集成好,可以拿来改装自动驾驶汽车。 位置大数据业务 今年 6 月份的时候,四维图新发布了 位置大数据平台「MineData」。这一次的大会上,他们的首席架构师石清华则提出这样一种观点,由于四维图新一直是一个纯正的「to B」 公司,他们收获了一些比较认可的公司。所以在这一两年时间内,他们不仅把自身的数据集合了起来,同时也包括这些合作伙伴的数据。 说到 MineData 平台时,石清华的想法是,他们做大数据主要关注三点:数据本身、可视化以及分析计算能力。得到数据之后,他们需要围绕着人、车、路、城市基建、环境五个方面构建数据图谱。人和车是城市交通的主体,路和城市基建是交通活动的载体,环境是城市交通活动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了这五大要素,关于城市交通就可以输出解决方案。 仅仅只谈概念或许不够形象,石清华给出了这样这样一组数据:从 2007 年到现在为止,他们积累了超过一千亿公里的数据,这些数据正在以每天 3T 的速度在增长。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平均用 30 秒的时间,将这些实时数据处理成全国 340 多个城市的城市路况。一旦大量数据累积在一起,达到一定量级和广度后,就可以预判交通事件甚至切入部分场景。 或许是「to B」 的属性过于专业,会后专访时,程鹏最后还特意强调了一下他们的合作落地案例,例如微信分享位置、滴滴人车分配、美团订餐等服务都与四维图新有关。这似乎也印证了一个很易懂的道理:再复杂的技术终究会落地在消费者服务体验环节。而总结四维图新的战略也很简单,那就是整合所有业务构建一套自动驾驶体系,打造「 智能汽车大脑」。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历史首次:Uber 向沃尔沃采购 2.4 万辆 XC90,将用于无人驾驶
昨天,Uber 突然宣布将向沃尔沃采购 2.4 万辆插电混动版 XC90,这些车将会用于扩大 Uber 无人驾驶车队的规模,于 2019 年至 2021 年之间交付。 2.4 万辆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美国纽约也不过 2 万辆出租车。 对于沃尔沃来说,这也是第一次有出行公司大批量采购沃尔沃的车型用于提供出行服务。 Uber 汽车部门负责人 Jeff Miller 表示,这次和沃尔沃的合作将会大大加速无人驾驶汽车的落地。同时,越多的人开始致力于解决无人驾驶问题,我们的无人驾驶系统就会变得越来越更快、更好和更可靠。 沃尔沃集团总裁 Håkan Samuelsson 表示,新技术正在推动汽车产业的变革,而沃尔沃选择积极参与此次变革。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提供方的供应商之一,这次和 Uber 的合作就是我们实现此目标的第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 XC90 交付给 Uber 的时候是” 素车”,交付后 Uber 会自行安装自动驾驶所需的软件和硬件。 其实沃尔沃和 Uber 的工程师早就开始合作研发接下来交付的 XC90 车型,Uber 定制版的 XC90 已经具备了将来加装自动驾驶系统所需的安全等级、冗余度和核心技术。 一次看似简单的采购,却颇具里程碑意义,因为近几年大量科技公司进入汽车行业,让汽车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在向提供服务的载体转变。同时,汽车厂商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这次沃尔沃就选择了拥抱 Uber。 沃尔沃和 Uber 的合作只是个开始,接下来一定还有更多的合作出现。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