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汽车领域安卓的斑马,在 2017 年都做了什么?
上汽阿里的「互联网汽车」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你好斑马」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普通 C 端用户科普了什么叫做「车内自然语音交互」。 上汽和阿里这两家体量巨大的公司能在 2014 年就意识到「互联网汽车」的价值并且动作迅速的达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实为不易,再结合后面上汽「互联网汽车」落地产品的热销来看,你就会发现,这确实是中国智能汽车发展进程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功案例。 随着产品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支撑起「互联网汽车」概念的上汽阿里合资公司「斑马」,也开始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和终端消费者所了解。说到这儿,还有个有意思的细节:按照官方的宣传口径,「互联网汽车」其实已经开始被「智联网汽车」所取代。 对于斑马来说,他们在 2017 年迎来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拥有了除上汽之外的其他整车厂合作伙伴,例如标致、雪铁龙、福特。这也间接告诉外界,虽然身份是上汽阿里的合资公司,但这并不是只服务上汽一家车企的公司,他们有更大的野心:抱着开放的态度,做汽车领域的安卓,把自己的斑马系统装入更多汽车品牌的车载大屏里。你也可以把这个变化理解为「去上汽化」。按照斑马网络高级副总裁郝飞的说法,2016 年全年销售超过 5 万辆的整车品牌共有 56 家,其中在 2017 年和斑马进行了互访的达到 40 家。 当然,在郝飞看来,斑马系统和安卓并不相同,主要区别在于三点: 一、斑马所基于的 AliOS 重云而轻端的理念,更关注云端服务能力,而非终端的本地运算处理能力,而安卓更多还是重端轻云的理念,强调手机和终端本身的运算性能。 二、不管是安卓还是 iOS,都是以 App 的方式去解决所有用户的体验、功能和服务。所以每一个领域的服务都是垂直的 App,而斑马系统的思路是「去 App 化」,随之就带来了 HMI 人机交互层面的变革。 三、斑马在更多的用云来解决服务和生态的问题,用数据创造体验。在他看来,今天的体验并不仅仅来自于技术,为了实现连贯场景的体验,数据和人工智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另一个对于斑马来说的大事是斑马智行 2.0 系统的发布和推送 OTA 更新。从年底发布开始算起的 3 个月时间内,斑马要为将近 40 万辆车推送这个新版本系统。这被称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汽车 OTA 更新」。 不过从斑马的角度来说,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做的事情称之为「平台」而非「系统」。 他们的理念是让出行生态里面的服务商,在斑马的平台上服务于终端用户。郝飞给出的数据是,在整个出行业务领域里,已经有超过 66 家公司正在和斑马进行合作,并通过斑马的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其中不仅仅包括传统的 Tier 1 和整车厂,也包括芯片商、智能硬件、智慧停车、智慧加油等领域的厂商。就在一月份,他们还刚刚和壳牌达成了战略合作。 而在他们看来,有阿里的基因存在,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把服务合作伙伴的选择局限在阿里生态体系内。斑马网络 CEO 施雪松说,「重要的不是用谁家的账号,重要的是这个账号是以人为核心的,而非以车辆为核心」。 随着用户数量的积累,对于已经产生的数据所进行的挖掘和分析,也是斑马在做的一件事。他们的团队里有专人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得出了下面一些结论: 每周人均下达指令 54 个,2.0 版本升级后,语音活跃度翻了 1 倍; 74%的用户自定义了使用「你好斑马」指令之后的车机回复语; 2016 年 8 月之前,90 后用户占比 13%,而自 2017 年 6 月至今,这个数字提升到了 26%; 70%的用户使用过 App 远程车控功能,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远程开启空调; 35%的用户使用过远程开启后备箱的功能,这个功能的人均使用次数达到 5 次; 21%的用户在熄火之后的车内停留时间超过 2 分钟,其中 63%的人做的事情是听音乐和广播; 在所有语音指令里,「打电话给老婆」的出现频次排在第 42 位,但是打完电话 1 小时内回家的车主只有 17%; 在线导航功能的没人日均使用达到 2.1 次,80%的以上的用户会显示地图导航界面。 当然,如果从严谨的统计学角度来看,以上「发现」其实每一条都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但是就像高德地图每每都会发布「交通出行大数据报告」一样,挖掘车联网相关的数据,并且用相对有趣的角度呈现出来,对于斑马自身品牌的传播以及用户认知都有好处。而这其实也是一家车联网公司所需要的——以往,这种公司一般都是默默躲在整车厂背后,以「供应商」的角度出现,普通用户很难有所感知,而现在呢,「供应商」的角色开始转型为「服务商」,需要更多的接触用户,和用户发生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日常使用习惯。(从左到右依次为:斑马网络副总裁周平、斑马网络高级副总裁郝飞、斑马网络 CEO 施雪松)话说回来,对于斑马这样的公司来说,既然抱着开放的心态来做智能汽车,渗透进更多整车厂的前装车型才是最重要的路径,而其实和上汽的合作,相当于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案例——从理念到产品销量,都被证明是相对成功的。从 0 到 1 他们做的不错,不过也应该注意到的是,从 1 到 N 也并不是容易的过程。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