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上海车展,你还以为海拉只是家灯厂?
如果你身边有一些喜欢玩车灯改装的朋友,那么对于海拉这个品牌一定不会陌生。这一次,海拉在上海车展上也带来了他们的产品,同时还向外界透露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及进度。 更智能化的汽车灯组 根据海拉的介绍,他们现在一共拥有两个前装事业部:车灯产品事业部和电子产品事业部,而由车灯产品事业部负责的汽车照明设备目前依然是他们的核心业务。 海拉在车展上主要介绍了他们的「 矩阵式 HD84 头灯模组」,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灯组内部一共含有 84 颗 LED。这些 LED 背后由单独的芯片控制,可以实现 0-100%的光强。简单来讲就是,这套灯组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通状况、 天气状况以及道路路况做出不同的配光分布方案。 一旦有其他车辆进入到车灯的光线分布区域内,海拉的这套灯组可以选择动态隐蔽对方车辆所在区域,防止发生眩目现象。另外,当用户驾车遇到交通标志或者是湿滑路段时,灯组也会自动降低 LED 的亮度,避免用户或者对面驾驶员视线模糊。目前,海拉的这套灯组已经搭载在了新一代奔驰 E 级上。对你没猜错,就是那套「几何多光束大灯」。 看完了头灯,海拉还介绍了他们的尾灯解决方案:「 边缘发光扁平导管尾灯」。如果只是听名字的话,估计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边缘光体拥有特殊的纹理和结构,可以让灯组造型轮廓更加清晰,同时还可以通过蚀刻等方式实现功能的结构化。在海拉展台,他们放置了一个保时捷 Macan 的尾灯用来展示。 电子产品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除了车灯产品事业部之外,海拉在车展上也展示了他们电子产品事业部的一些产品。其中包括一套 BMS 电池管理系统,以及一些配合能量管理和节能减排的解决方案。 这套 BMS 内部一共分为几个部分:用来测量电压和温度的电池单体控制器、包括电池监控算法的电池管理单元以及基于分流器的高压电流传感器。海拉介绍,这套 BMS 将采用可扩展和模块化的方式生产,确保它可以适用于不同平台。 除了 BMS 之外,海拉展台上还有一项装置很特别,他们称之为「 雷达罩」。当车辆需要探测前方目标时,进气格栅的正中间位置可以提供最佳探测范围。只不过,这个雷达安装位置通常都装有车标,而镀铬材质的车标则会影响到雷达的微波反射。海拉研发的雷达罩主要就是负责解决这项问题,雷达罩在外观和质感上与原车标类似,但却可以让毫米波雷达的微波信号顺利穿透。 在谈到自动驾驶市场时,海拉也透露了他们的目标。目前,他们已经开发出雷达和摄像头,而包括激光雷达(LiDAR)等产品也正在研发当中。只不过,未来海拉想要将这些电子解决方案与他们的车灯解决方案整合在一起,制造一个不同场景下的系统集成方案再提供给主机厂。 海拉这一次在展台上还展示了他们的无钥匙进入 /启动系统,其中包括他们为宝马、长城以及 DS 等品牌打造的车钥匙。当然,还有「虚拟钥匙」——一套被动门禁 /启动系统及驾驶授权系统。通过这套系统,用户可以将车辆与手机相连,一旦车主进入车内,车辆内部天线探测到有效的 ID 发射器,就会进行驾驶授权准备,驾驶员则可以通过启动 /停止按钮来控制发动机。 逛完海拉展台之后就会发现,除了车灯业务之外,他们已经开始向电子产品业务投入更多的精力。而海拉想要做的其实很简单:跟紧行业趋势同时配合主机厂共同进行业务创新。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我们逛了两天上海车展,发现「自主品牌」才是最有看点的
对于以报道汽车为工作的我们来说,逛车展只是我们的日常。有时候看得多了,就有点「 千篇一律」 的感觉。 不过今年的上海车展,让我们觉得有点「 不一样」。我们想说的不是什么天价超跑,而是国内的自主品牌。很多人都觉得,这次车展上的最大亮点,反而是国内品牌的惊艳。 昨天我们提到的蔚来汽车就不用说了,六台 EP9 已经赚足了眼球,更别说 3600 米的巨大展台。除此之外,那些我们眼中的「 传统品牌」,这次集体发大招。 比如,比亚迪一改以往的外观风格,推出了非常漂亮的王朝概念车,吉利也推出了 MPV 概念车,造型同样让人觉得高大上。 比如,吉利和长城旗下的高端品牌 LYNK&CO 和 WEY 同时亮相车展,并且和一众豪华品牌同台,而这两个品牌之间也有点隔空喊话的感觉。 再比如,上汽乘用车旗下的两个品牌荣威和 MG,纷纷拿出惊艳的纯电动概念车,刷了不少人的屏。 知道你可能没办法亲临现场,所以我们带来了这个视频: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又预示了什么? 我们先来分析分析原因: 首先,设计实力、研发实力大幅提升,这个基本是有目共睹的,经过了那么多年的积累,现在到了爆发的时候。 其次,最近两年,自主品牌纷纷引进国际化人才,这对他们的设计、研发实力提升有非常明显的帮助,举例来说,比亚迪最近就挖来了前奥迪设计总监艾格;至于蔚来汽车,它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团队,全球化办公。甚至有人戏称这种国际化现象为「 自主品牌的洋务运动」。 同时,造车的多了,竞争就变得激烈了。「 野蛮人」 的入侵,让这些国内整车厂意识到,自己的蛋糕正在被瓜分,再不变通就危险了。而另一方面,合资品牌、豪华品牌的产品和价格也在不断下探。这两个因素让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险恶。 当然,消费者也在变得年轻化,大家更喜欢「 有品质」 的产品了,也就是所谓的「 消费升级」。 在我们看来,这两三年,会是非常重要的「 窗口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升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是摆在所有自主品牌面前的问题。尤其是在新能源车领域,当几年之后新能源车补贴停止以后,所有品牌的新能源车都要在同一个公平环境下竞争了,与其那个时候提升产品和品牌,不如从现在开始。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上海车展,国内的「新玩家」和「传统大佬」都有哪些秘密武器?
两年一度的上海车展又到了,先来看一篇「 前瞻文」。 这次上海车展,赶上了新品牌的集中亮相,比如国内车企高端子品牌(吉利 LYNK&CO 等)、新造车团队(蔚来汽车等)。于是在同一个展馆里你可能会看到熟悉的、陌生的各类品牌,俨然是一个新汽车时代的缩影,所以这篇文章我们先来聊国内的品牌。 初出茅庐新人们来「 踢馆」,靠什么?传统大佬为了不被革了命,又有什么新变化? 吉利 LYNK&CO 车展之前,吉利 LYNK&CO 就召开了发布会,确定了 LYNK&CO 中文名叫「 领克」,并且展示了准量产版 SUV 「 领克 01」。这款车出自 CMA 平台,与沃尔沃 SPA 平台部分零件共用。 其实,领克品牌最大的创新在于商业模式。未来领克车主能享受的服务包括:终身质保、免费道路救援、免费车载系统流量、线上销售、送车上门和上门取车维修保养。最重要的是,领克 01 有 20 多款配置,不接受选装,价格透明。 不过,这个前脸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引擎盖部分是不是很像法拉利 458? 长城 WEY 吉利领克上榜,必须得有长城 WEY。这个以长城老板魏建军的姓氏命名的车,至少看上去容易让人接受。 这次上海车展,长城带来的是一款中型 SUV WEY VV7,它是之前 WEY W01 概念车的量产版本。 VV7 系列包括普通版 VV7c 和运动版 VV7s,后者外形更加运动化。两款车动力系统相同,均为 2.0T+7 速湿式双离合,有 SPORT 模式。内饰则主打简约风,配置奇高:12.3 英寸液晶仪表、9 寸中控彩屏、全景天窗、ACC 自适应巡航、电子手刹、感应电动后尾门,全景天窗和 LED 光源。 到底是哈佛换壳还是真轻奢,坐等上市。 比亚迪 比亚迪有最狂热的粉丝,展台也从来不缺人。 这次上海车展,比亚迪将会有两款车发布:王朝概念版 SUV 和宋 7 座版;两款车上市:5 秒破百的宋 DM 双模版和纯电动宋 EV300。 在比亚迪展台,最具看点的还是王朝概念版 SUV。这款车是前奥迪设计总监艾格加盟比亚迪后,参与设计的一款概念车。艾格的加盟,可能会是比亚迪设计的一个转折点。王朝概念版 SUV 的出现,或许就是比亚迪未来 SUV 的一个雏形。最近,网上流传出了下一代唐的照片,和这款概念车还真有点像。 在大家都在变好看的时候,比亚迪也在努力。 上汽荣威& 上汽 MG 上汽集团作为传统大佬,这次上海车展也表现得很激进,直接带来两款概念车。 前两天,上汽荣威放出了 Vision-E 概念车的设计图,实车将于明天亮相,中文名「光之翼」。光之翼是一款纯电动超级轿跑 SUV,续航里程大于 500km,时速 0 到 100 公里加速 4 秒即可完成。该车配备自主泊车,支持无线充电,还将采用 AR-HUD 抬头显示技术,可全方位展示行驶时的交通信息和附近路况等。 总之,这辆车几乎集成了各种最火的黑科技。 上汽 MG 则带来一款 E-motion 概念车,这是一款双门 GT 跑车,采用上汽集团全新的纯电动模块化平台打造,0-100km/h 加速时间小于 4 秒,最大续航可能超过 500 公里。 不过请看清楚,荣威光之翼和 MG E-motion 都是概念车,什么时候量产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看到国内车企的原创设计越来越多,并且还挺好看,我们就放心了。 观致 观致今年十岁了,能坚持到今天很不容易。自从观致认识了柯尼塞格这个好基友,两家公司就越走越近,每次大型车展都拿出新东西来。 这次车展,观致带来了 Model K-EV 电动概念车,这款车搭载了和柯尼塞格 Regera 超跑同款的高性能电机,预计 2019 年量产。这款车 比较有意思的是车门:左侧只有一个鸥翼门;右侧有两个车门,右前门可以和传统车门一样开启也能向前开启,右后门是侧滑式。 Model K-EV 很注重空气动力学性能,翼子板里有可调节碳纤维叶片,轮毂也能通过「 变形」 来减少空气阻力。 从 Qamfree 技术到 Model K-EV 电动概念车,观致接连推出黑科技,但愿观致在把玩黑科技的同时,也能活得很好… 蔚来汽车 蔚来汽车是中国新造车团队的代表之一,之前曾在英国伦敦,美国奥斯丁召开发布会,这次终于来到了中国。 蔚来此前曾参加 Formula E 赛事,推出 EP9 … 继续阅读
【车展有福利!】GeekCar 带你看车展最美展台
说到 2017 年上海国际车展中的最美展台,你第一个猜到的是谁呢?或许看惯了车展的你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把目光投向那些有着百年历史的超豪华品牌。但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却是 GeekCar 眼中最 Geek,最值得一看的新造车企业——蔚来汽车。 作为一直被我们关注的新造车团队,蔚来似乎总是那个在「 闷声大发财」 的「 学霸」:2015 年,蔚来车队获得世界电动方程式锦标赛首季车手总冠军;2016 年,他们在伦敦发布了最快电动汽车 EP9;上个月他们又在美国奥斯汀发布了概念车 EVE;而在即将开幕的上海车展上,他们将放出自己的量产版 SUV ES8!整个车展期间,蔚来将展出包括 EP9 在内的共 11 辆车。必须要提到的是,这可是蔚来首次在中国正式亮相。 在 GeekCar 的日常推送中,你一定也看了不少关于蔚来的报道了,但是除了文字图片和视频之外,这一次将是你亲密接触蔚来的一个最好契机。 本届车展,GeekCar 联手蔚来汽车的小伙伴为大家准备了 10 张 车展专业观众日 4 月 22 日 的门票!参与我们的互动,就能够免费领取~当然你还可以有机会在活动当天获得蔚来专属粉丝福利!只要参加这次 GeekCar 专属看车团,你就能享受到蔚来派出专人接待你入场的超高规格礼遇,连同专属顾问进行展台的整体详细讲解。无论你对他们有任何想问的,都能够在现场得到解答。特别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量产 SUV ES8,如果它早已勾起你浓厚的好奇心~那么这次在车展上首次亮相后,虽然还不能直接打开试驾,但是现在跟着 GeekCar 看车团就可以开始预定啦! 更多福利专区: 在蔚来 App 商场里兑换需要 2000 积分、市值 200 软妹币的花生背包,只要是 GeekCar 的粉丝,去到现场就可以每人领取一个! 提前下载并注册蔚来 App,车展现场可额外获得最高 1050 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礼品,现场兑换可享受折扣积分价格。)活动时间: 4 月 22 日早上 10 点,我们在场馆外等你来! 活动报名方式: 免费领票的活动在各个音频平台和我们的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中同步进行!只要你在评论中大喊: 我要和 GeekCar 一起看上海车展 !速度一定要快哦!同时,也别忘记私聊 GeekCar 你的姓名电话等基本信息,确保我们能够找到你们!记住先到先得!!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威马造车最新进展:上海车展期间发布概念车,正在申请生产资质
对于众多的国内新造车企业来说,很多公司都把产品交付的时间表定在 2018 年,因此,今年 4 月份的上海车展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这将是他们把研发、生产、销售这三个阶段衔接起来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离车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各家团队的预热陆续开始了。 比如今天,沈晖创立的威马汽车就在北京做了一场媒体沟通会,威马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详细阐述了威马汽车的造车理念以及接下来的发展动向。当然,对于前面的内容,威马在各种不同场合都有所提及,而接下来的动向才是重点。 首先,威马并不会出现在上海车展的展台上,但是因为他们的办公室就设在上海车展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所以威马会在办公场地附近地做一个类似于「车展外场」的东西,借此来进行对外发声。 按照计划,威马将会在那个时候发布自己的第一款概念车,还会借这个平台发布自己的第一款服务型产品——一个充电相关服务。 对于首款量产 SUV 产品,威马方面对它做了如下定位: 车的层面:低风阻、高续航、灵活多变的大空间、超过国家最高行业标准、个性化定制; 智能化的层面:Super ID、ID 远程授权、party mode、充电路径智能规划。 除此之外,陆斌还从产品、工厂、团队三个层面介绍了威马汽车目前的发展进度: 产品层面: 2018 年首款产品下线; 试装车已经开始在世界多地路试; 首个出行服务——威马充电服务即将上线。 温州工厂: 2016 年 12 月 1 日,威马温州工厂试制车间竣工; 威马汽车瓯江口智能汽车产业园将于今年年底封顶; 15 台样车制造完毕,目前已经启动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申请。 团队和销售: 市场和营销关键岗位目前已经全部到齐,2018 年 9 月份就开始车辆销售工作。 至于威马一直强调的 C2M 模式,陆斌介绍,他们的目标是要达到特斯拉交付周期的 1/3(据陆斌介绍,目前特斯拉在国内交车平均周期为 61 天)。 现金流方面,目前威马的资金储备能够满足他们研发出前两款产品,并且将工厂建设完毕。 基本上,以上这些就是这次沟通,威马方面所透露出来的干货。因为陆斌主要负责战略规划以及营销,所以相对来说这方面的内容占了这次沟通会不小的比重,比如,谈到用户需求,陆斌提到,他们是从用户需求出发来决定产品形态,所以属于「满足需求」的类型,而不是乔布斯那种「创造需求」的类型,所以他们会在一个 Teke 核心架构的基础上延伸出 STD 和 PL 两大整车平台,再由此规划 8 款不同的产品。 在整个 PPT 的最后一页里有一句话很引人注意:「威马是一部纪实文学,而不是科幻小说;做市值,而不做估值」。威马更偏传统行业背景的团队构成,让他们在众多新造车团队里显得有点「另类」,也让他们在很多其他团队的宣传攻势下显得有点「沉默」,不过这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力量。至于他们到底对未来有哪些具体规划,上海车展的时候,就会有更多信息了。 陆斌说,威马定下的一个「小目标」是,先把车「造出来」,然后「卖得掉」。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从上海车展看奥迪奔驰宝马的新能源战略
(本文转载自汽车之家说客平台,作者王星炜 Steven)今年上海车展上,德国三强奔驰、宝马、奥迪分别带来了什么样的新能源车,他们的新能源汽车中国战略又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以操控著称的宝马。最酷炫的当然是电影里出现的 i8 和其小兄弟 i3,相信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宝马 i8 和 i3 都是用了碳纤维车身,原因是碳纤维材料可以大幅减轻车身。但有个问题是碳纤维车身的 i8 和 i3 目前都只能在德国的宝马莱比锡工厂生产。这也注定了这两款车型目前只能进口形式进入中国。而目前如果要在中国市场拿到新能源汽车的政府补贴和购置税减免,那么必须满足以下 3 个条件: 1. 车型必须在国内的本地或者合资车厂生产 2. 如果为混合动力车型,其必须能够通过家用或者快速充电装置从电网对其充电,即必须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3. 如果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其纯电行驶里程必须不少于 50km。 因此更加贴近中国市场的应该是此次上海车展上展示的宝马 X5 xdrive40e 和华晨宝马 530LE 车型。其中宝马 X5 xdrive40e 最早发布于几个月前的纽约车展。2.0T 的汽油发动机和一台集成在变速箱中的电动机一起配合,在保证车内空间的情况下实现了节油而同时又不牺牲性能。但其纯电行驶里程为 31km,还达不到之前提到的享受政府补贴的条件。因此在车型国产的时候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改,才能符合相应的政策条件。 但是这种更改其实已经有很好的成功案例。那就是华晨宝马的 530LE。这款车型甚至已经收录在了年初发布的工信部第三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车型目录。其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 58km。其实做出这样的更改工作量不可谓不大。宝马目前在欧洲推出的 5 系 active hybrid 车型并不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因此只能靠汽油发动机充电而不能通过电网对电池充电。其纯电行驶里程也未达到 50km。因此 530LE 在引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进行了大幅的优化,增大的电池容量。也因为增加电池容量,造成其后备箱相对普通的 5 系有明显的减少。虽然其价格高达 70 万人民币,但是 530LE 是宝马在中国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首个进入国家补贴名录的合资车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那说到宝马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就要提一下下面这个功臣。那就是集成了电动机的 8 速变速箱。众所周知,目前大部分宝马车型使用的变速箱都是来自 ZF 采埃孚的 8 速自动变速箱。为了宝马的新能源车型,ZF 也对应推出了集成电动机的 8 速变速箱型号。具体的结构图可以参考下图。 这个大功臣使得宝马可以将旗下几乎所有的纵置后驱车型或四驱更改成混合动力版本。那么 ZF 集成电机的 8 速变速箱是不是只造福了宝马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它也在下面的这个主角这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就是奥迪品牌。 奥迪在此次车展中展示了第二代的奥迪 Q7 并且包含其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 Q7 etron,以及在上海车展首发的 A6L etron。其实第二代奥迪 Q7 最早在年初的北美车展上首发,当时发布的版本是 3.0T 的柴油发动机配合电动机的插电式混合版本。而此次带来的是更加接近中国市场的 2.0T 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配合的版本。关于车型的具体信息可以参考如下奥迪官方发布的结构图。 其实这并不是奥迪第一次使用 2.0T 发动机和 ZF 集成电机 8 速变速箱组合。如果大家熟悉的话一定记得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 11 款奥迪 Q5 40hybrid 车型。2.0T 第三代 EA888 发动机配合集成电机的变速箱。但时隔 4 年以后发布的 Q7 明显电机功率更大,并且能够更好的和更大功率的发动机进行配合。那再次分析下中国市场的补贴政策,由于 Q7 etron 虽然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但是其续航里程仅为 31km,不符合 50km 的补贴条件。那么显然奥迪在中国市场更加主推的是下面提到的奥迪 A6L etron。为了中国市场,可以说奥迪作出的努力不少于宝马。为符合中国补贴政策,基于如下图所示目前在售的 A6 40hybrid 车型增加的电网充电接口更改成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电池容量加大到了 14.1 千瓦时,使得其纯电行驶里程超过了 50km,因此非常有希望进入下一批的工信部补贴目录。 说到奥迪,那肯定要说几句大众集团。大众在年初的北美车展上发布了基于 MQB 发动机横置化平台的七座 SUV Cross Coupe GTE 插电混动车型。它也是目前大众品牌最大的 SUV,比途锐还要大一圈。 这次发布的车型在细节上相比之前发布的 Cross Coupe 概念车还是有些变化的。发动机从原来的 2.0T 升级成了现在的 3.6L V6 … 继续阅读
在「新汽车时代」,那些来自零部件供应商的「创新」
汽车产业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创新,从设计、车身、发动机、底盘、再到内饰、安全等等方面,这些创新的「 幕后推手」 往往都是我们熟知的汽车品牌背后的供技术应商们。而近些年,汽车这在发生着「 根本性」 的变革:电动车的普及、无人驾驶技术的推广,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等等,这些变革不但反映在汽车厂商的战略变革,对那些供应商来说,更是一次新的机遇或者挑战。 前一段时间的上海车展人头攒动,人们谈论的更多的是展台上绚丽的概念车和耀眼的新车,而我们更想在零配件供应商展馆寻找这些创新的「 答案」。因为和汽车厂商对于前沿技术的「 炫耀」 相比,供应商的「 低调炫耀」 要来的更加务实。 不同的主题,相同的重点 如果我们把今年上海车展几大供应商的主题列举出来,或许就能看出一些创新转变的端倪: 1. 博世:互联化、自动化、电气化 2. 德尔福:互联、安全、绿色 3. 电装:安心·安全、环境 4. 大陆:城市化、安全与健康、环境保护、个人驾乘、信息社会 各位玩家的用词不同,但笼统来看重点基本都围绕「 车联网」、「 自动驾驶」、「 电动车」 三个方面。几大传统供应商也把「 战场」 从原来的发动机技术零件、汽柴油技术,转变到了这三个方面。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部门主席 Rolf Bulander 在上海车展博世发布会中表示,博世专门成立了智能汽车事业部,并且在过去五年中,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0%,达到 2014 年的 428 亿人民币;德尔福全球高级副总裁 Chris Preuss 也向 GeekCar 表示德尔福在互联、安全、绿色三个方面每年持续 35%的增长。 各自为大,争相卡位 总的来说,这种「 创新的转变」 可以总结为几部分: 1. 由新能源引发的电池、电池管理技术,以及电动车驱动系统的创新。 博世参与电气化解决方案已经有 6-8 年的时间,目前博世在苏州有 70 人团队在做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系统的研发,与两家日本企业合作研发锂离子电池。目前围绕电气化博世总共有三十个左右的项目,另外博世还提供电气化整体解决方案。在上海车展的展台上,博世展示了他们的分离式电机和同轴式电机,同时博世电池系统已经开始了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研究,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提高一倍,将电池成本下降一半。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电装、大陆、马瑞利、博世等几家大供应商都有自己的整套混动及纯电动车的整套电气化系统解决方案,从电机、到逆变器、主继电器、电流传感器、电池监控单元等等,每个供应商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例如大陆为电动车设计的轴驱电机,是一款高速励磁同步电机,无需消耗宝贵的稀土资源;再如电装在电机控制系统的核心产品行驶用逆变器,采用了抑制驱动单元温度上升的最新冷却技术,是电装从冷凝器生产中派生出来的冷却技术以及自产半导体产品与电子技术的应用。 同时,在这些供应商领域的主角之外,一些新能源技术细分市场的玩家也令我格外关注。例如均胜电子,一家名副其实的中国汽车电子供应商,对于这个名字你可能比较陌生,但如果提到宝马 i 系列你肯定不陌生,这家供应商是宝马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唯一供应商。均胜普瑞的这款电池管理系统由电池管理单元和电信监控传感单元两部分组成,在普瑞德国总部巴德诺伊施塔特生产。 另外,还有世界最大的传动轴供应商 GKN,曾经在全中国 80%燃油车上的传动轴都是由 GKN 提供。而电动车的发展方向是轮毂电机或者轮边电机,那时或许传动轴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但是受制于目前电池能量密度不够,无法提供瞬间非常大的启动电流,所以还是要用到变速箱。目前所谓的轮毂电机内还是有变速箱的。GKN 目前就是为保时捷 918 spyder、宝马 i8 提供电机和变速箱。 2. 由自动驾驶引发的驾驶辅助系统创新 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等等几乎目前所有的主流汽车厂商,包括谷歌这种互联网公司,都在极力地通过无人驾驶向公众展示他们的前沿科技,的确,他们抢尽了风头。但其实,他们背后的技术支持来自于那些低调的供应商。在这方面做的比较突出的是德尔福、博世、电装和大陆。在上海车展德尔福的「 创新屋」 中,他们展示了他们最新的雷达和视频集成系统 RACam、侧后边雷达探测系统 RSDS、ESR 雷达等等。此外,大陆、电装、博世也分别在他们的展台展示了激光雷达、多功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硬件设备。 如果说汽车厂商的无人驾驶是「 玩概念」,那么这些供应商的自动驾驶可是「 真刀真枪」。博世集团在今年 2 月份完成对专门从事电动转向技术开发的采埃孚转向系统公司(ZF Lenksysteme)的收购,博世称已掌握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各项专业技术,这都是为未来十年内实现该技术奠定了基础。TRW 天合汽车集团发布了新一代摄像头 S-cam 3,图像处理和分析能力比之前增强了 6 倍。 此外,今年年初我在拉斯维加斯 CES 上体验的德尔福与 Ottomatica 联合开发在奥迪 SQ5 上实现的全自动驾驶,就曾让我对供应商在无人驾驶方面的努力刮目相看。这次上海车展再次让我相信,供应商在无人驾驶的技术创新层面已经走的很远,并且各自都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特别是在硬件层面。尤其是当我们翻看谷歌无人车的供应商名单时,我们会轻易地发现那些熟悉的名字。但在无人驾驶技术的推进上,供应商还是遵循车厂的规律,从驾驶辅助系统,到半自动驾驶,再到高度自动驾驶,这个节奏和谷歌这种互联网公司不同,毕竟无人驾驶还需要高精度地图以及法律法规的配合。 3. 由自动驾驶引发的车内内饰,以及 HMI 交互设计的转变 如果说无人驾驶的普及一方面引发了雷达、传感器的技术创新,那么另一方面,则是引发了汽车内饰以及 HMI 人机交互设计的创新与转变。因为无人驾驶技术的进步,逐步解放了人的双脚、双手,甚至双眼和大脑,汽车越来越像一个移动的 X 空间。说到内饰不得不提传统的汽车内饰专家江森自控,这次他们同样展示了概念展示车 ID15,这款车的内饰和座椅都针对无人驾驶进行了改进,可隐藏的方向盘、18 度侧转的座椅、多变氛围灯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出自供应商之手的无人驾驶内饰并不是天马行空胡来一通,而更多的是经过推敲的交互细节以及更精致的材料选择以及工艺。这些创新更接近目前汽车厂商的需求,并可以在下一代产品中进行部分使用。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大传统供应商都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团队,同时,他们了解汽车厂商的产品节奏,汽车厂商了解供应商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双方都比较默契。 在「 新汽车时代」 即将到来时,传统的供应商已经很好地完成了「 卡位」,在新的细分领域各自为大,当然,也不乏一些「 非主流」 供应商实现局部突围,但「 重新洗牌」 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供应商并不缺乏创新,但在未来,「 创新的方向」 或许在某些方面会发生某些细微的转变,供应商会在更多的方面占据技术创新主导地位。
本田+上海车展:一个非本田迷的「观后感」
在上海车展上,虽然本田全球首发了名为「Concept D」 的 SUV 概念车,但是很多人的关注点并不在这上面。相反,另外两款车的展出,才是最引人关注的,它们撑起了本田的技术以及运动精髓。 一台是讴歌展台上的 NSX。这辆浓缩了本田心血的量产版车型还是第一次在中国展出,而它完全可以代表本田在自家量产车领域的最高水准。老款车型的神奇光环加身自然不用说了,这辆 NSX 单纯从产品层面来看,也完全配得上旗舰的定位。 和很多主流跑车一样,它也使用了混合动力。这套叫做 SH-AWD 的系统搭载 3.5 升 V6 发动机和三台电机,曾经出现在讴歌的 RLX Sport Hybrid 车型上,被我称为是 世界上最复杂的一套混动系统 。因为它,这辆 NSX 理所当然的具备了全轮驱动的能力。从混动技术角度来说,NSX 完全可以和 i8 这样的车相提并论。 不过和 i8 不同,它是一辆 NSX。这三个字母意味着什么,完全不需要我这个非本田迷多加解释了。想想就会知道,它会是未来几年里,本田的精神图腾以及技术图腾。 另一辆车是本田展台的 MP4-30——2015 年迈凯轮 F1 车队所使用的赛车,搭载了本田 RA615H 发动机。 能在车展上仔细端详 F1 赛车,是很难得的机会。在我看来,把它带到上海车展,绝对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即使是我这种对日系车无感的人,看见这辆车上的 Honda 字样,也会不禁的赞叹一下,F1 赛车的这种气场是完全与众不同的。而另一方面,它的展出也说明,本田想向人们传递出自己与生俱来的运动基因。 在今年已经进行的四站比赛里,迈凯轮车队还没获得一个积分,但是要知道,这是本田在七年之后重返 F1 赛场,身份是动力单元供应商,当然,也是混合动力系统。 他们第一次参加 F1 比赛是在 1964 年,最辉煌的时候是 1988 年。当时搭载了本田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迈凯轮车队,在全年 16 站比赛里赢了 15 站,为此国际汽联在转年开始全面禁止涡轮增压技术。 NSX 和 MP4-30 这两台车的出现,更多的是目的是强化品牌形象。从去年开始,本田开始有意识的宣传自己的 FUNTEC 理念,意图改变国内用户对于日本品牌以及本田的误解。他们反复强调的是环保、安全、运动、技术这几个品牌关键词。 但是,在情感层面之外,他们当然也得考虑市场方面的表现。于是 Concept D 来了,全新的锋范(City)以及 2015 款 CR-V 也来了。 简单说几句 Concept D。本田号称这辆车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是本田家族的新旗舰车型,基于它的量产车型将分别由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生产销售。小型 SUV 缤智和 XR-V 的热卖,想必是给了本田足够的信心,于是,他们对于中国 SUV 市场的良好预期也就物化成了这辆 Concept D。 但是绕车拍照时,我有些担心,这样个性的外观设计,是否能让中国消费者满意呢?它同样跳不出最近一两年日本车越做越丑的怪圈。只能希望,未来的量产版能变得更顺眼一些。 于是在本田展台,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那辆 F1 赛车,因为我觉得那才是真正的本田。这个品牌对于技术的着迷,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这是我们的「 共同爱好」,和国籍没什么关系。
“GeekCar Weekly” 这周的主题是上海车展
这一周,与汽车相关的话题大多都集中到了上海车展。GeekCar 的全体小伙伴们也都集体搬到了上海办公,不仅是为了车展,还有我们的车联网安全活动。 首先说说我们的活动。我们在一个防空洞改造的酒吧里举办了一个关于车联网安全的活动。在安全的防空洞里谈安全,可能在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场景了吧。分别有车联网企业,车联网安全企业,OBD 硬件企业和互联网白帽子团队行业的「 大咖们」 从他们各自行业的角度来谈了车联网安全的话题。 而关于上海车展,我们可以发现新能源,互联网,智能汽车等都是目前比较火热的话题。 上海车展中「 阿里汽车」 日,俞永福首次以高德集团总裁、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阿里妈妈」总裁的身份做了《互联网+汽车》的主题演讲。抛出了阿里巴巴对汽车产业链的布局:1. 打造汽车电商体系;2. 车联网应用体系;3. 互联网汽车产品。 乐视和北汽的合作在车展上主要展示的是一款概念产品,在上面我们可以体验到 eUI 的人机交互。 在车展上只是展示这么一款概念产品,看起来有那么点「 雷声大,雨点小」 的意味。 博世的 mySPIN 也向我们展示了最近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成果,目前已经有 24 家互联网企业的 App 与其达成了合作。作为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车联网内容映射的解决方案,这也是 mySPIN 迅速赢得这么多互联网企业合作的原因之一。 传统车厂在车联网领域也并没有落后。宝马的互联商店已经开始逐渐进行本土化,与 BAT 等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越来越深入,未来还会接入支付宝来将电商平台植入车内。 观致在上海车展上的新面貌表示了他们在品牌定位上的转变——做「 中国品牌」。越中国就越世界。不再激进的谈国际化显示了观致本质上开始「 以退为进」,这样的观致其实很值得期待。 博泰发布的超级智能终端「Project N」,是与大白之父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和人机交互学院的克里斯·阿特克森 (Chris Atkeson) 教授合作开发的,从情感关怀的角度对汽车进行了智能化改造。目前 Project N 已经实现了 70%的功能,并计划于 2018 年上市。 新能源车在车展上也占据了很大的舞台。不仅有一些新兴的电动汽车品牌,各大车厂也发布了自己的新能源车。从跑车到轿车再到低速电动车,各个层面的用车领域都开始出现了新能源车的身影。 MINI 还发布了一款 AR 眼镜,能够从车内到车外增强车主的出行体验。 除了车展之外,大众的新闻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大众集团董事长费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ech)由于在和 CEO 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的权力斗争中失利而选择辞职。与此同时大众汽车集团德文官网发布声明称副董事长 Berthold Huber 将担任临时内部董事长一职。大众内部错综复杂的争斗就像是一出「 宫斗剧」,而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静静的关注事件的持续发展。 车展的内容其实能看出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不管是互联网行业切入汽车领域还是传统车厂开始拥抱互联网,这样的动作都显示了未来汽车行业与互联网行业密不可分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