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行 | 专车出行这件事,真的可以「理性」到仅凭价格选择平台吗?
前几天,朋友圈莫名流传出了一张手写算数表。有人用一组两元一次方程组,通过带入 Uber、滴滴以及易到的每公里、每分钟单价和补贴,之后计算不等式得出了在不同范围里程下,应该选择哪种出行方式。 最终,计算结果告诉我们,低于 9km 选 Uber,9~16km 选滴滴,超过 16km 选易到。 这很不严谨!! 乍一看,写下这些计算式的同学初中数学不错,分别运用了加减法、等量替换、假设等等各种技巧,完美的解出了这个方程。 不过,这个结论在我看来完全没有任何参考意义。 当然,我们首先得知道这里计算的「 专车价格」,其实分别指的是 Uber 的人民优步、滴滴快车以及易到的 Young!车型。 至于我说「 没有参考意义」 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个模型设定的价格和优惠是固定的,这就是最大的漏洞。 其实在目前的阶段,国内专车出行的市场份额已经稳定,基本是滴滴>Uber>易到。不过,在易到推出了充百返百活动之后,他们「 纯专车」 的市场份额反超了 Uber。 也就是说,能在一段时间内影响用户选择的原因,补贴是重要因素。并且,这个补贴额度是随着企业融资、对手市场策略、KPI 需求等各种因素实时变化的。 简单举几个例子,我的手机基本上隔三差五就能收到 Uber 发来的优惠短信,有些优惠手段甚至让我很难理解;易到也在 7 月份把「 充 100 返 100」 的力度降低到了「 充 100 返 50」;而滴滴也在最近一段时间提价 30%。 再加上各家在运力紧张时,都会通过各种不可描述的算法,最终给你一个或高或低的溢价。也就是说,如果要比较哪家产品最便宜,用户唯一能做的其实是在出行前,实时计算比较价格,而不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固定公式决定。 影响选择的因素只是价格么? 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专车服务最早进入市场的时候,价格便宜服务却很好。补贴带来了超高的性价比,我甚至能用现在快车的价格,体验到高端车型和服务,比如司机负责开关门、各种敬语、西装革履等等。 但这样做对于专车公司来说需要投入的补贴成本很高,不可能长时间进行。并且,过高的门槛也限制了服务的大规模复制性。 所以,减少补贴、增加低端车型成了大家共同的认知,也导致了滴滴快车、人民优步、易到 Young!的出现。这也是这些产品能大范围复制推广的关键因素。 这说明,价格是在市场这样的宏观层面影响力很大,甚至说是决定性因素也不为过。 但是,如果把视线从市场转变到单个用户的单次出行上,这件事就没这么简单了。事实上,在没有标准化的服务之前,出行体验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我不否认价格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绝对不是唯一因素。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同时用 A 和 B 软件叫车,A 比 B 便宜 5 块钱,但是你需要额外付出 10 分钟的等待时间。这时,价格就不会成为很多人唯一选择因素。过高的等待成本必然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决策。 其次,每个产品的产品思路也有差异。例如易到的可选择司机,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功能。再比如每个产品对自家司机、车型的要求也都有所不同。这些细节体验的不同,也会影响到用户的最终选择。 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价格没有足够大优势的时候,用户选择还会受到各种「 感性因素」 影响。至于价格优势大到多少,才能足够决定用户的选择,这就需要考虑用户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并且,每个人都不同。 或许当标准化的自动驾驶时代到来之后,人们对于出行的诉求变成纯粹的 A 到 B 点的移动,这才是纯理性的行为。到那时候,价格这种理性因素才会真的在全方面处于主导地位。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VOL.47:新政出台,神州专车成了最大的赢家?
专车行业终于有人要伸手管管了! 自滴滴拿到了第一张专车牌照之后,国家紧跟着就发布了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暂行办法。对于这个管理规定,有的人表示赞成,当然,也有人对此意见颇多。 自专车出现以来,这些公司就为了争夺市场,不断地压低价格,导致出租车行业原本的基价毫无竞争力可言,这无疑是对他们的一种严重打击。不过我们也都认同,这个行业也该进步了。这次的政策严格要求,获得资质的公司不得在低于成本价的情况下提供服务,阻止各个公司之间的恶性厮杀,真的要从现在开始了! 除此之外,专车司机们再也不能为了高额补贴而随便切换平台了!这下你只能买一个手机,专心的服务于一个公司了,想随心所欲的让各个平台的乘客拼车?不可能啦! 另外,顺风车什么的并不是国家所认定的那种合法合乘了!出门拉活儿得多注意了! 想知道我们对于这次的政策,还有什么有意思的解读?赶紧来听听这期节目吧!不然你又该落伍啦! 本期人物介绍: 大尧——GeekCar 最具洞察力的运营官。北京土著外加 UK 留学背景,专业性极强又超接地气,一个能顶俩!记住:跟他聊什么都行,但就是千万别提吃饭的事儿,谁提谁 S*B! 大白——GeekCar 最没节操的内容官。这是一只活生生的段子手,热爱科技但绝不乏味,五大三粗还常常害羞脸红。记住:千万别跟他聊天,小心你的节操被他说没了,这你找谁说理儿去! 刘能叔叔——GeekCar 最不正经的铲屎官。虽然是个妹子,但非得给自己起个叔叔的艺名儿,而且自打公司来了三位猫爷,就变成了专注的铲屎官。记住:惹她可以,别说猫不好!别说! GeekCar 有话说: GeekCar 叨逼叨是我们一次新的尝试,有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可以直接留言告诉我们!你也可以表达你的观点你的态度,让你的声音也出现在我们的节目当中~欢迎吐槽欢迎么么哒~
「GeekCar Weekly」「喜大普奔」,全国人民喜迎专车服务合法化
从专车服务出现起就一直处于争议的合法性问题终于要尘埃落定了。 就在 10 月 10 号,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此处请自行脑补掌声,鞭炮声,锣鼓声,彩旗纷飞…)虽然还处于为期一个月的公开意见征求阶段,但我们已经可以从发布的两套管理意见中,总结出有关部门对于专车行业(办法中称为网络预约出租车)的管理态度。 首先,专车的车辆必须是由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必须获得出租车运营资质。专车司机也必须经过培训考证上岗,取得《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因此从今往后私家车肯定是不合法的了。 专车服务的价格要高于现在的出租车,对于互联网公司的烧钱模式也进行了相关规定。原话大概是这么说的:运营企业不得以低于成本价格进行不正当竞争,不得有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如果运营企业要实行市场奖励、促销等行为,需提前 10 天将奖励、促销等方案向社会公告。这一点恐怕要让消费者们不开心了(别问,我已经不开心了)。 每个平台的车辆是不允许共享的。也就是说之前司机们习惯性的同时注册几个平台,根据补贴力度选择性接单的日子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法规》对于专车公司也有了更具体的要求,首先要取得互联网业务资质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服务器必须在中国境内,数据也需要和本地运输监管机构共享,还要和驾驶员签署劳动合同并且为车辆和乘客购买保险。 而对于之前火热的拼车顺风车概念,交通部也就关于出台《小客车合乘 (拼车) 指导意见》作出答复,指出「 鼓励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汽车共享,鼓励市民合乘 (拼车) 出行。交通部强调,小客车合乘 (拼车) 属于新生事物,需要继续系统研究、深入探讨,待条件成熟后再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我们可以想象现在比较火热的几家专车企业,其中滴滴出行,Uber 平台是以私家车为主,特别是人民优步和滴滴快车业务,都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业务。 虽然滴滴已经拿到了上海当地的专车牌照,Uber 也正式将落地中国,只等手续齐全就向政府申请牌照。但对于平台的司机资源来说,还是有巨大的影响,至少兼职司机们肯定就不能再继续运营了。 反倒是神州租车,易到等平台,且不说市场份额的问题,在车辆管控上本身有着优势,相对来说更容易进行相应的调整。 不过还是要说一句,这么严格的管理办法出台后,不论是司机、用户或者专车公司,短时间内肯定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但从更长远的层面上来看,市场规范性是必然要提高的,所以阵痛也是难免的。 特来电组建「 约电联盟」 本周五,北汽特来电与多家分时租赁公司宣布共同组建了「约电联盟」,宣布到 2015 年底,在北京地区预计建设成 3500 个充电终端。同时,「 约电联盟」 对于有场地资源的企业,也欢迎申请加入这项计划,基本原则是「你出场地我建桩」。「约电联盟」的用户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分时租赁公司的 App 或网页端获取合作充电桩的位置信息。 「E 洗车」 频临倒闭 再来看看汽车后市场,有消息爆出 O2O 服务「E 洗车」 濒临倒闭,目前已关闭上门洗车和上门保养业务,只剩下到店洗车业务还在继续。员工数从最多的 160 人已经减少到 20 多人,之前从滴滴过来担任 CEO 的张晶也早已在今年 5 月份离职。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当 O2O 模式烧钱的脚步逐渐放缓,很多看似美好的项目其实都没有获得用户的青睐,用户真正的需求是低价,而不是服务的模式。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 8.18: 国家约谈四大专车平台
1. 四大专车平台遭约谈 交由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这 5 个部门把滴滴打车、Uber 中国、神州专车、易到用车这 4 家企业约到一起喝了杯茶,顺便对他们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4 家专车平台企业当即「 愉快」 的表示,一定会依法经营,规范自身行为。国家终于出面开始谈这件事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代什么时候才能来临? 2. 为抵御黑客攻击,Uber 扩张安全团队 Uber 表示,为了加强数据隐私保护、防止被黑客攻击(保护其办事处和雇员免遭不法分子攻击),Uber 计划到今年年底之前,将安全团队的规模由目前的大约 25 人扩编制超过 100 人。在这之前,Uber 还挖来了 Facebook 的首席安全官 乔·沙利文(Joe Sullivan)。当然,我感觉相比于网络安全,当务之急还是先把合法性这个问题解决,毕竟警方突袭 Uber 办公室的新闻也不少见了。 3.Uber 中国融资门槛降低 之前我们谈到 Uber 中国计划独立上市,但目前看来,这个计划进行的并不顺利。Uber CEO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表示希望公司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私营状态。同时,有投资机构表示 Uber 新一轮的投资起点为 300 万,这个数字甚至低于新三板的 500 万投资起点。都说要上市,真有那么容易吗? 4. 乐视与名爵合作玩「 跑步」 乐视又和一家车厂合作了,不过,这次办事的不是乐视汽车,而是刚刚发布了超级自行车的乐视体育。他们最近宣布和 MG 合作,打造一项名为「Shake Run」 的跑步比赛。MG 看来是要在「 运动」 这条路上走到底了,而乐视的跨界合作,也总是乐此不疲。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上海将启动专车转正试点 要求专车司机挂牌服务
以手机召车软件平台为载体的专车产业在中国经历了迅猛发展的一年,全国第一个针对专车营运模式的试点管理方案,即将在上海落地。 虽然这个方案的面世还需要经过交通运输部批准,但据知情人士称,上海市交通委与召车软件业者滴滴公司合作研拟的上海市专车试点管理方案「 很快就要出台」。 5 月 18 日,上海市交通委曾宣布,将与滴滴公司联合成立专门工作组,计划在 1-2 个月内拿出上海的专车试点管理方案,并和滴滴公司共同针对专车营运平台、专车从业人员和专车使用车辆的资质问题,研究「 合规、可操作、可持续的解决办法」。 专车平台可申请营业执照 7 月 24 日,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表示,上海是要制定规则,绝不是把专车一棍子打死。只要专车平台申请,上海就给它办理营业执照。当然它要具备一些条件,比如:相应的注册资本;获得互联网业务资质;注册服务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 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上海市规范专车管理的第一步,上海市将要求专车经营企业申请平台资质许可。 和即将出台的国家性《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相吻合的是,上海将「 专车」 定义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并列入了出租汽车管理框架体系内。具体而言,所谓的平台资质许可是指上海市将给符合条件的专车经营企业发放《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此前,这一许可证只颁发给出租车企业和汽车租赁公司。 而专车经营企业要申请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话,比较具体的标准为:1. 具备企业法人资格。2. 在上海具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相应服务机构及服务能力。3. 服务器需要设置在中国大陆境内,数据不允许传输到境外。4. 应当接入上海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5. 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外资专车平台必须「 落地」 事实上,在此前这一政策曾经被部分媒体解读箭头直指外资租车平台,即优步(Uber)的外资身份将成为其在我国开展业务的重要阻碍。 根据此前信息,尽管优步已在国内成立实体御驾(上海)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而且考虑把服务器迁入国内,但实际控制人仍是 Uber 美国旗下的 Uber 中国,目前各方面还不具备申请平台资质的条件。 但实际上,如果优步能够在华按照相关规定成立中外合资公司并合规申报,并遵守《办法》中对于信息安全等规定,是可以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 此前,优步公司中国市场的企业传播负责人黄雪告诉记者,目前优步为中国业务特别设立的单独经营实体和单独的企业总部都已经开始运作;而服务于中国市场的数据库、服务器和 IP 位置都设在中国境内,符合中国政府的规定和要求。 私家车仍未在开放之列 孙建平表示,职能部门是打击黑车,不是打击专车。非法客运车辆尽管披着专车的外衣,但它是黑车,是不符合运营条件的违法经营。到租赁公司租车运营或者出租车驾驶员、租赁车公司驾驶员开专车,就符合规定,不属于黑车。 在方案讨论过程中,上海市交管部门倾向认可「 四方协议」 模式。即允许由租赁公司旗下车辆运营的专车,在补齐保险、驾驶员培训及验证营运平台资质后,加以合法化;但是由私家车投入运营的专车,仍未在开放之列。 孙建平表示,专车应该是顶灯出租车的补充,解决高峰时期顶灯出租车投放量不够的问题。上海希望专车和顶灯出租车、租赁车形成优势互补、和谐共处的新格局。 据了解,在目前尚未向社会公布的全国性《办法》内,应不会对全国互联网专车的总量进行明确规定;但会将互联网专车投放数量的核准、调控权限交给地方,由地方政府对当地互联网专车的数量进行控制。否则,处理各地传统出租车业者和现有出租车司机的反弹,恐将会成为各地政府的难题。【转自法制网】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07.24:滴滴又被约谈了,Uber 开始在国外卖小米
1. 滴滴又被相关部门约谈 昨天,北京市运输管理局、执法总队、发改委、工商局等 8 部门约谈滴滴快的、优步等专车平台,并指出专车平台利用私家车、租赁车辆从事运营服务涉嫌非法运营、逃漏税、违规发垃圾短信、垃圾广告等 4 大「 罪状」。 滴滴连续两个月被相关部门叫去喝茶,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未来专车平台如何发展,很大程度上还得看主管部门的脸色。 2.Uber 开始卖小米了 据路透社报道,Uber 昨日表示,将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为买家配送小米最新旗舰手机——小米 Note。此次与小米的合作显示出 Uber 向当日送达业务扩张的野心。 作为与小米在东南亚合作的一部分,Uber 用户将能够在 7 月 27 日通过 Uber 应用购买到新款小米 Note,比该手机在小米网站上开始销售提前了一天。此次手机购买将通过用户的 Uber 账户进行付费,随后不久将配送到用户指定地点。 3. 国家开始鼓励大家买柴油车了 近日,在工信部《中国制造 2025》详解版中,明确提出了「 推动柴油发动机在乘用车上的应用」。目前我国柴油乘用车销售占比 0.3%左右,远低于欧洲国家的 50%以上,韩国的 40%。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柴油机本身也具有很多优点,省油,扭矩大。 至于传统观念中的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和震动感,已经和现在的汽油机没有太大区别。 4. 北汽开始涉足光伏发电领域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雄飞集团联合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了北京汽车厂区光伏资源开发项目。此次合作内容旨在利用北京汽车在全国的汽车工厂厂房和停车场等硬件设施开发光伏发电项目。项目中约 6000kW 的首期建设将在近期实现投产,预计投入运营后,北京汽车将成为目前国内光伏发电用以生产制造规模最大的企业。 北汽没能成为国产品牌汽车业内老大,开始玩起了光伏发电。 5.A3 Sportback e-tron 今日上市 进口奥迪将于今天在北京举办 A3 Sportback e-tron 的上市仪式,此款车型在欧洲售价为 3.79 万欧元,约合人民币 31 万元。搭载和普通版 A3 相同的 1.4TFSI 发动机,同时外加了一台插电式混合系统,两者综合最大功率可以达到 204 马力。该车在纯电动模式下可以行驶 50 公里,百公里平均油耗 1.5 升,0-100kM/h 加速时间为 7.53 秒。 对于这辆奥迪打造的精品欧洲小车,人们更加关注它在中国的售价。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冷思考:专车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吗?
(本文作者罗超,微信公众号:luochaotmt)越来越多的地方交委正在拿专车开刀,这些行为背后有一个共同原因:基于互联网的专车极大地触犯了出租车行业以及相关群体的利益。不少人都站出来帮着专车这一颇有几分变革意味的新兴服务说话。在我看来,即便现在的出租车市场不令人满意,但专车服务恐怕无法彻底解决现存问题,它并非传说中的那么完美。 遇到路痴怎么办? 去美国旅游两次,除了拉斯维加斯之外,出行服务基本靠 Uber 搞定,整个过程很愉快,尤其是在没有出租车服务选择的某些郊区。一次司机绕路,我投诉后 Uber 很快退回了款项。我在国内第一次体验某家专车服务去参加一个活动,司机带着我在番禺星河湾绕了一圈又一圈,几分钟的车程硬是走了 20-30 分钟,10 元的士可以到的地方绕了 50 元。 打出租车很少遇到这样的路痴,尽管数年前某些城市有绕路现象,但现在有很大改善。国内专车服务遇到路痴并不难,毕竟专车司机没有像出租车司机那样经年累月满城市跑。以后,专车服务是不是应该要求接入的司机都安装好一点的导航?自动根据出发地和目的地计算路费,避免绕路给乘客带来损失,出现绕路要像 Uber 一样及时退款,对于恶意绕路更是要零容忍。 无法被约束的司机 前几天我发了朋友圈,因为错按了一下某快车,对方司机打电话过来我已道歉,岂料没过多久我收到一条短信,责怪我,说我「 你以为是过家家」,这个态度让我以后再也不想坐他的车,说不定这司机就是传说中的路怒族。朋友圈中有人评论说还收到更严重的短信。这应该并非个例,原因很简单:出租车公司对于出租车司机有巨大约束力,你的投诉很可能会影响他的工作,很多出租车司机全家生活就在这辆车上,他们才是真正的服务者,出租车行业是服务业,这些司机对乘客更有敬畏之心,不要以为给你放个香薰、放本杂志就叫服务,那太表面了。 兼职去做的大部分人缺乏服务者的心态,就算被投诉可能会少颗星星,顶多不做这个兼职了,或者换一家专车服务(毕竟门槛很低)。总之,专车服务商对于他们的管理和约束能力有,但是没有传统出租车公司强。 专业分工才有专业服务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共享经济有两种:一种是让人可以共享专业技能的,比如厨师、按摩,这个很好;另一种则是反其道而行之,让不专业的人来做应该由专业人做的事情。出租车恰恰是介于专业与不专业之间的工种,一个干出租车多年的老师傅,不只是更认路,在避免拥堵、突发应对、职业素养诸多方面,都可能会专业一些。 总之,让干 A 行的人用业余时间去干 B 行,一定不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美国 Uber 司机很多都是全职做,与出租车司机一样,成为一个工种。如果中国专车服务做不到这一步,只想要一帮人业余来做,要做好服务很难。 专车服务是下一代出租车公司? 互联网确实有它的魅力,去中心化、消灭中间环节、关注用户体验、提升整体效率……仔细一下恐怕也未必,专车服务看上去去中心化,实际上它自己成为最大中心;看上去消除了一些中介,它自己成为了一个最大的中介。只不过将原来分散在各地的「 小中心」 集中起来成为一个「 大中心」。 专车服务现在又是红包又是免费请人坐车,挺 High 的,但别忘了它们都是商业公司,未来姑且别说期望他持续补贴,涨价谁来控制?淘宝最初也是免费的,淘宝商家不照样要交广告费吗?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高度中心化能力意味着它有非常强大的垄断能力,尽管市场竞争更充分,但竞争无法消除垄断,恐怕只有第三方管制才可避免。 上面是我想到的一些问题,其他的比如出事故之类的小概率事件的一些麻烦,就不便多讨论了。 注意,政府管制专车,传统出租车行业抵制专车,并非中国特色。美国拉斯维加斯全面禁止 Uber,此前国内有媒体盘点过禁止 Uber 的国家和城市了,不在少数。兼职的司机去干活儿,反而让全职的人没活儿可干,看上去是节省了整体人力成本,(暂时)兼顾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毕竟目前还有补贴,专车费用便宜),实际上却影响了出租车行业的利益,人家要吃饭,你去抢人家的饭碗,不跟你急才怪。 本人并非五毛党,对于专车服务是支持的,毕竟这是新兴事物,还需要时间长大。这么多互联网巨头对它抱有希望,近百亿美元的公司体量,O2O 和共享经济行业的佼佼者,必须要成功才行,希望我的吐槽不是小肚鸡肠,我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
专车调查: 近半为私家车 17%司机为出租车司机跳槽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随着 uber 广州总部被广州市交委和市工商局联合调查,关于专车合法性的争论再度升温。无论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专车早已成为广州市民重要的出行工具,广州究竟有多少专车?专车司机月入过万是真是假?专车对广州现有出租车市场造成怎样的冲击?这一系列问题,一直没有确切答案。 近日,南都发放千份问卷,调查出租车司机以及专车司机的群体现状,并对乘客使用专车情况进行网络民调。我们通过群体调查、数据分析、专家访谈、个案故事等多种采访手段,将连续推出系列报道,力图呈现专车和出租车问题的全貌。 本次问卷调查通过在广州天河区棠安路、科韵路,白云区江夏村、广园路、马务村,海珠区新市头村等近十个「 的哥」 集散地随机抽样,此外还通过电话访问了上百名专车司机。最终收回有效问卷是 1027 份,其中出租车司机与专车司机比例约为 9:1,女性司机不到 2%,近 7 成受访者在 20-40 岁。 我们希望,这次调查有助于厘清公众对于专车和出租车认知的误解和偏见,也给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管理措施提供一定借鉴。 广州市交委表示,国家交通运输部已多次明确,各类「 专车」 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凡利用私家车等社会车辆从事「 私租车」 服务的,均涉嫌非法营运,市交通部门都会依法处罚。交通运输执法只区分合法营运与非法营运,对扰乱运输市场的非法营运,广州交通执法部门一贯保持高压的整治态势。 1 专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差别有多大? 调查结果:一半受访专车司机是本地人四成有房 南都调查显示,一个最典型的广州出租车司机的基本形象是:年龄在 20-50 岁,来自河南或者湖南,租住在天河区棠下村和白云区江夏村两个「 的哥村」,大部分只有初、高中学历,从业时间都在 1 年以上,月收入在五六千元左右,由于缺乏其他专业技能而选择开出租车,对于这份职业认同度并不高。总体说来,出租车司机基本上就是广州普通蓝领阶层。 而广州专车司机的典型形象是:年龄在 20 岁-40 岁,主要是广州本地人,四成左右都在广州买房,四成以上学历在大专或本科,开专车不足一年,由于有兼职和全职的区别,月收入从 3000 元-1 万多元不等,由于没有繁重的生存压力,对开专车认同度较高,这一群体大体符合城市白领的形象。 2 广州目前有多少辆专车? 调查结果:具体数量成商业秘密 目前广州专车市场上不仅有美国来的 UBER、国内两大巨头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还有广州本土的打车软件公司「 我有车」,连主营租车业务的神州租车也开始发力推出专车服务。不过,各家公司大多对名下专车数量语焉不详。 滴滴打车公司称,在广州的日均订单量 2 万多,但其中包括出租车接单和专车接单。唯一一家大方提供专车数量的是广州本土的打车软件「 我有车」,其 CEO 秦淑妍向南都记者透露,目前「 我有车」 在全国的车辆数为 6000 辆,广州占一半,大约有 3000 辆,这一规模已经直逼广州最大的出租车公司 (3000 辆车左右)。 3 涉嫌非法运营的专车到底有多少? 调查数据:近一半受访专车为私家车 专车车辆有两种,一种是租赁车,即打车软件从租车公司租赁而来的车辆,另一种是私家车,即车主自带车加盟。按照目前市交委的划分口径,前者属于运营车辆,因此可以合法运营,而后者属于非运营车辆,从事专车则属于非法运营,一旦抓到要罚款 3 万。 南都抽样调查的 94 辆专车中,来自于专车公司和租车公司的租赁车占比为 50.1%,而来自于私家车和私家车挂靠在租车公司旗下的占比 49.9%,这也意味着,受访专车中一半都涉嫌非法运营。这一数据明显形成对比的是,只有 3%的专车表示遇到过政府的执法打击,这说明目前市交委对于专车非法运营的打击策略依然是口头警告为主。 据悉,在被查处之前,uber 广州招纳私家车加盟毫不避讳,只要满足车辆为粤牌、车价 8 万元以上、车龄三年以内、购买 30 万元商业保险等条件,车主在 uber 官网填写申请表、上传各种证件照片,然后在司机招募之家面试验车即可成为 uber 旗下司机,整个过程只需两三天即可完成,uber 根本不审核司机的背景资料。 即使是宣称不招聘私家车司机的其他专车公司,实际上通过私家车挂靠租车公司,平台上一样招募了大量的私家车充当专车。 4 专车司机收入是否月入过万? 调查数据:算上补贴月入过万不到 10% 在某些媒体报道中,专车司机日进斗金,谈笑间轻松月入过万,似乎是一个让人可以站着挣钱的职业。但南都问卷调查显示,月入过万的例子不是没有,但在全体受访专车司机中占比不到 10%。近四成专车司机收入在 5000-7000 元之间,而且这个收入中包括了公司补贴。三成专车司机表示,补贴占了收入的 5 成以上。相比而言,近 7 成出租车司机收入只在 3000-5000 元之间,低于专车司机。至于谁更辛苦,对运营时间调查显示,96%出租车司机每日工作 10-12 小时,而专车司机工作这么久的只有 26%,三成专车司机每天只工作 4-6 小时。 5 专车是否导致大量出租车司机跳槽? 调查数据:17%专车司机来源于出租车司机 由于不需要再交份子钱,当专车出现之后,一部分出租车司机选择跳槽去开专车。有传言称,「 有出租车公司旗下出现大量车辆闲置没人开」,「 市交委的约租车迟迟无法投入使用是因为找不到司机」。 南都调查显示,专车司机来源中,从出租车司机跳槽而来的占了 17%,六成专车司机此前没有从事过与运输有关的工作。 市出租车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专车的出现虽然确实分流了一部分出租车司机,但是幅度并不大,目前全市出租车司机的供给依然还在平衡状态,只是潜在的储备司机数量有所减少。 不过,南都调查也显示,未来一旦专车的合法性问题得到解决,而开专车收入又比开出租车要高,近 6 成出租车司机表示愿意跳槽去开专车。 6 专车是否抢了出租车的生意? 调查结果:5 成受访乘客选择坐高价专车 目前有出租车司机认为,由于 uber 的收费标准已经比出租车还低,导致出租车越来越难做。这一表述也隐含了一个结论:专车抢了原本属于出租车市场的份额。 南都千人调查中,受访出租车司机的最近一个月收入比去年降低 10%以下和 10%以上的合计占 70%,只有不到三成认为「 持平」,而增长的不到 2%。不过,单从这一数据看,无法揭示的哥收入下降的原因是因专车竞争导致的,还是城市交通拥堵加剧、油价上涨之类的其他原因造成。 而在对 318 名受访乘客的调查中,即使专车收费比出租车略高,依然有 50%的乘客选择专车,调查前一周没搭过专车的受访乘客比例仅为 37%,显然乘客对于专车的认可程度明显高于出租车。这一数据意味着,专车分流了出租车乘客这一事实基本上可以被认定。 上海 3E 交通咨询总裁、北京市交委交通专家委员会委员徐康明告诉南都记者,根据他对多个大城市的专车运营情况的调研,在交通高峰期专车分流出租车客流的情况并不明显,原因是高峰期打车需求大,出租车本身供不应求,不存在抢客的情况,而在交通平峰期,专车确实影响了部分出租车的生意。 部分出租车公司也感受到了压力。广骏出租车公司一名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专车给出租车带来的竞争业内已经感受到了,但公司暂时无法提供量化数据。在他看来,出租车并不害怕和专车开展市场竞争,问题是目前大量私家车借助专车平台从事非法运营,私家车作为非运营车辆,其报废年限、保险费率、各项税费等成本都比出租车要低,折合成成本大约每个月能少交 2000 元,两者之间根本就是不公平竞争。从这个角度,他非常支持日前市交委查处私家车非法运营的行动。 7 专车服务哪家强? 测试结果:Uber 等候时间最短电召的士等了 40 分钟 说起专车服务,许多市民体验都说好,既不会拒载,车上还有充电器、纸巾和水,司机笑脸相迎。但是最近也有人吐槽许多专车司机不认路、没法拿到发票等问题,到底专车服务和出租车相比好在哪里?各家专车又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南都记者组织了一次同题测验,对比目前市面上用户较多的 … 继续阅读
GeekCar 叨逼叨.fm「VOL.5」嗨,不就是图个便宜么
我们 GeekCar 想要的从来都不是阳春白雪,我们的各位小伙伴一直致力于把最新鲜的观点和最好玩儿的视角呈现给你,叨逼叨.fm 就是我们的新尝试。如果你觉得我们之前太矜持太严肃,那从现在开始,戴上你的耳机,听听我们怎么说。 本期叨逼叨: 本期节目,由并没有冠名赞助的「 隔壁王叔叔」 冠名赞助播出:「 我们不生产知识,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易到用车最近在自己的平台上推出了新能源车型,单凭它无人能及的价格优势,就足以让大家分分钟割下自己的膝盖送给航叔了。 今天我们也请来了「 隔壁的王叔叔」,与我们一起讨论新能源车做专车,到底是个什么鬼。 新能源车型在整个易到的平台上所占比例非常小,整个 GeekCar,也只有 Sid 一个人体验过这种便宜到炸的专车服务。大家所关心的里程焦虑等电动车常见的问题,在车主眼里其实也都不算事儿。 不过,电动车在起步和刹车的时候,都让人猝不及防。GeekCar 提醒各位准备尝试坐新能源专车的小伙伴们:上车先跟司机师傅商量商量,千万别总急停,也别突然起步,否则,你吐车上了,算谁的啊! 本期人物介绍: 拖泥——本期嘉宾,来自隔壁的王叔叔。 Sid——GeekCar 人气爆表的活动官。秒杀妹子的一枚利器,外形看起来 gaygay 的,但其实倍儿爷们儿。记住:他的副业是去夜店打碟,要是恰巧遇到了,请别问他要电话号码。 大白——GeekCar 最没节操的内容官。这是一只活生生的段子手,热爱科技但绝不乏味,五大三粗还常常害羞脸红。记住:千万别跟他聊天,小心你的节操被他说没了,这你找谁说理儿去! 刘能叔叔——GeekCar 最不正经的铲屎官。虽然是个妹子,但非得给自己起个叔叔的艺名儿,而且自打公司来了三位猫爷,就变成了专注的铲屎官。记住:惹她可以,别说猫不好!别说! Jony——GeekCar 最严肃的内容官。思维活跃但极其内敛,热爱汽车但不热衷于逗逼。记住:千万别让他碰篮球,在篮球场上,他会突然化身为相声表演艺术家,防不胜防。 GeekCar 有话说: GeekCar 叨逼叨是我们一次新的尝试,有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可以直接留言告诉我们!你也可以表达你的观点你的态度,让你的声音也出现在我们的节目当中~欢迎吐槽欢迎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