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智能、网联、共享,上汽在这四个新领域里是如何发力的?

· Apr 09, 2017

如果提到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很多人会想到电动汽车、无人驾驶等等。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每家车企都有自己的考虑。 而在过去的这周,上汽为此专门举办了一场「前瞻技术论坛」,专门聊了聊他们对于未来汽车发展的思考。 这个论坛的主题是「新四化」。它包括 「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 」 这四个方面,而这也是他们对于未来汽车产业的趋势判断。另外,除了提出这四个发展趋势之外,上汽还透露了他们在每一项趋势上所取得阶段进展和未来目标。我们在这篇文章里分别阐述。 电动化 在整车电动化这项趋势上,上汽给出的具体规划是:短期内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中长期打造燃料电池汽车。 目前,基本上每三个月,上汽就会有一款新能源车型上市。他们还给出了一套销量数据:2016 年,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2.5 万辆。而随着今年荣威 i6 插电混动版、荣威 eRX5 插电混动版以及荣威 eRX5 纯电动版的上市,上汽预测,他们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年销量可以达到 8 万辆。 除了短期目标之外, 他们还有一项长期目标:2020 年时,上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可以突破 60 万辆,其中自主品牌的销量将会达到 20 万辆。 想要开发电动车,「 三电」 问题一定是核心。上汽给出的进展是:他们已经可以自主掌握电池、电驱、电控 「 三电 」 核心技术,同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BMS (电池管理系统)也已经实现量产。 关于这套 BMS 系统,上汽还特意炫了一下技,他们强调,从基础架构到软件编写,这套 BMS 系统均为上汽自主研发。只不过,相比于国际车企,这套 BMS 系统在性能和成本方面是否拥有优势,他们没有过多提及。 除了车辆本身,针对汽车「 电动化」 趋势,上汽还在电动汽车基础建设方面完成了一项布局。他们成立了一家叫作「 上汽安悦」 的充电科技公司,被定义为「从事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投资、建设以及运营的综合服务商」。2020 年时,上汽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建设 5 万个公共充电桩, 目前他们已经建成并投放了 5325 个公共充电桩,其中大部分位于上海。 网联化 针对汽车网联化这项趋势,上汽给出的战略是:借助互联网公司的力量,进一步发展车联网事业。当然,既然提到了与互联网公司合作这件事,很多人可能就会想到上汽阿里合资成立的公司「 斑马」。 而在谈到斑马时,上汽集团总工程师程惊雷提到,目前,斑马团队在考评和惩罚机制之外,还会完全按照市场化的绩效进行分配和奖励。另外,上汽技术中心副主任朱军还透露,上汽正在和很多汽车公司一起研讨、开发、应用互联网方面的产品和服务,斑马系统是开放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上汽服务。今年,上汽计划为斑马系统迭代更新 4 次,年底前还计划新增 19 项服务, 20 个 CP/SP(服务和内容供应商)。 从中不难看出,在与阿里巴巴合作之后,互联网公司的战略理念也在反向影响着车企,而上汽打算开放斑马系统这件事或许将在不久之后让我们看到具体成果。一句话总结:两家公司的成功合作,完全可以作为 EMBA 课堂上的一个典型商业案例。 在谈到汽车网联化时,上汽信息战略和系统支持部副总经理、斑马信息科技副总经理闫枫说,网联化为汽车带来了大量数据,荣威 RX5 上市半年以来, 到目前为止一共产生了 743TB 的数据,未来上汽很有可能成为 PB 级数据中心。 另外,闫枫还举了一个例子:在这半年当中,上汽收集了 395 万个小时的用户互动音乐的数据, 其中 75%的男性用户比较喜欢田馥甄,而另外 25%的女性车主爱听薛之谦,在午后听音乐的人占了 38.4%。通过这些数据,上汽可以在午后为用户带来一些定制音乐节目,吸引消费者。 智能化 光有电动化和网联化还不够,上汽还提出了智能化的趋势判断。他们认为,人工智能是解决人类未来出行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上汽的主要战略则是产品智能化及业务智能化。 朱军说, 人工智能在汽车上的运用不仅仅是无人驾驶,电力系统的控制对人工智能的运用也无处不在。例如温度感知,上汽可以做到根据环境温度来判断天气是冬天还是夏天。关于自学习模式,他们也在进行研究, 同样一款车,同样一个时间,由不同的人驾驶,车辆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当车辆走向智能化之后,可以学习驾驶者的驾驶习惯,例如踩油门以及踩制动踏板的方式。 朱军还提到,人工智能与汽车的结合使用还可以扩展到交通系统感知层面,例如下午 5 点半左右上车,车辆就知道驾驶者要回家了。另外,车辆还可以提前获知沿途的交通信息以及驾驶员经常走的路径,并且判断出何时用油何时用电。 而在智能化进展方面,上汽则在今年年初加入了 5GAA 联盟(5G Automotive Association,主要参与者为戴姆勒、宝马、奥迪、华为、爱立信以及诺基亚等车企和通信公司)。另外,他们还在和华为合作研究基于 5G 的 V2X 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交通设施的互联技术。 共享化 说完了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之后,上汽最后还提到了一点:共享化。程惊雷认为,作为出行服务来说,未来很多用户并不以拥有汽车作为出行解决方案,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也就意味着,许多车企将从纯粹的制造商转变为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供应商。 至于有人担心共享用车是否会对传统制造业造成冲击,程惊雷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冲击只是暂时的,因为一旦实现车辆共享,整车生命周期就会下降,到时汽车产业又将恢复到一个稳态。 我们可以梳理一下这个关系,很容易就能理解这种说法:车辆共享降低了整车生命周期,这也就意味着车企同样能从中获取机会。只不过,当市场形势正在过渡时,势必会有一些车企倒下。 既然谈到了共享化,上汽也透露了他们在共享用车领域完成的布局。去年 5 月,他们将旗下的分时租赁项目「e 享天开」和属于上海国际汽车城的 EVCARD 进行了业务整合,变为「环球车享」。截止去年年底,环球车享累计投放新能源车辆 8400 辆,建成网点 2800 个,月均订单大约为 28 万笔。 根据上汽的计划,未来 4 年,环球车享业务将会覆盖全国超过 100 个城市,运营车辆可以达到 30 万辆。 其实在表述「 新四化」 时,上汽还强调了一点,那就是这「 四化」 彼此之间相辅相成,「 电动化」、「 网联化」、「 智能化」 以及「 共享化」 这 4 项发展趋势,没有主次、互相支撑。上汽想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 新四化」 理念完成企业转型,从主要依赖制造业的传统企业转变为给用户提供汽车产品以及服务的综合供应商。 最后,我还想说,上汽的这次论坛除了邀请媒体之外,还请来了很多证券分析师。而这些分析师一边在听着论坛,一边在紧盯大盘走势。这也不禁让我怀疑,前几天特斯拉的市值超过通用、福特,这件事是否让一些传统车企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 无论如何,在看完了上汽此次对于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之后,我对于传统车企的信心依然存在,毕竟在一个门槛相对较高的行业当中,先发优势依然十分重要,况且这些车企巨头如今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完成转型升级。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在讨论汽车「四化」的论坛上,大咖们都说了什么?

· May 09, 2015 333

今年的「 汽车蓝皮书论坛」,主题被定为了「 汽车四化」。所谓「 四化」,指的是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电商化。在这个很贴合 GeekCar 报道范围的论坛上,那些大咖们的言论很有意思,不乏金句。(以下内容有些来源于主办方记录,有些来源于 GeekCar 小伙伴的现场记录和回忆,个别有偏差的地方还请见谅。)奇瑞尹同跃: 互联网人的第一大特点,特能吹,第二个特点,思维特别开阔,第三,特别颠覆传统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只能当老大,这和我们汽车人一直希望低调的态度明显不同。 长安汽车副总裁李伟: 智能汽车的困惑和挑战,一是法律法规缺失;二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智能汽车发展缺乏统筹;三是整车、互联网企业合作模式不清晰,矛盾较多;四是道路适应性验证复杂度难度高,考验车企产品的可靠性;五是核心技术缺失,关键零部件仍掌握在外资手中;六是中国品牌与强势供应商合作被动,摊销量低,同步研发弱,同质化严重。 广汽研究院院长黄向东: 汽车共享不仅仅是用车领域的共享,还应该是在设计、生产、制造这些前期领域上的共享。 博泰应宜伦: 前面拖堂了,我准备只花十分钟来完成今天的演讲。 易到用车周航 VS 石述思: 周:你们问我对 Uber 广州被封怎么看,是希望我说「 唇亡齿寒」 还是「 兔死狐悲」?中国要发展共享汽车,只能在妥协中坚持前进。 石:很多人包括政府都认为,私家车一辈子也别想变成专车。你怎么想? 周:易到做共享花的是美国的投资,对我们来说,如果干成了,中国消费者受益,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如果做不成,花的是美国的钱。也没有什么损失。 清华大学赵福全: 汽车不等于手机,汽车无需也不会成为「 手机」。未来是 C2B 的时代,厂家和消费者直接对话。颠覆者与被颠覆者都必须有清楚的认识。 广汽集团工程研究院首席总师黄少堂: 每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每次交通工具的革新,又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有些公司研发智能汽车,不等于他们就要生产智能汽车。 我们谈未来汽车的终极愿景,其实技术的商品化都是一步一步实现的。打个比方,到达景点不是目的,更要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 汽车的智能水平取决于网络架构的 DNA。 关于「 汽车智能化」 的圆桌讨论: 腾讯副总裁马喆人: 汽车的智能化是基于云端的一种服务。在未来会获得成功的,很有可能是「 智能交通运营商」。在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下,要考验公司的反应速度、服务基因,以及本土化能力。 博泰 CEO 沈晖: 在未来,车应该会变成能够照顾人类的机器人。 高德副总裁周频: 汽车智能化是「 手机智能化的汽车版」。在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下,不管是对于汽车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来说,考验的都是两种能力:拥抱融合的能力,以及生态对接的能力。 沃尔沃研发副总裁沈峰: 沈晖原来是门里面的文明人,现在「 退化」 成了门外的野蛮人,哈哈哈哈。 下面这句忘了谁说的了,不是北汽的总裁助理荣辉,就是联通客户事业部副总经理辛克铎(抱歉): 德国玩工业 4.0 其实是想明白了一件事,在未来他们玩不过美国中国,所以只能老老实实的做制造。工业 4.0 会让德国变成中美的生产工具。 大家的一致观点:互联网公司和车厂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相反,他们是「 老夫少妻」。 关于「 汽车电动化」 的圆桌讨论: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 低速电动车是违法的,相当于劣币驱逐良币。 日本为什么造氢能源车?不是因为电动车有技术缺陷,而是因为制造电池的各种原料在日本本土都很难提供,相反在中国这些都是富矿。我要是日本首相,我也会做这样的决策。这是由国情决定的。 长城华冠董事长陆群: 电动车补贴这个政策本身就是错的。可能政府的本意是,利用补贴吸引用户购买,产销量上去之后,会摊薄成本,然后等价格降下来之后,再逐渐减少补贴。但这就让很多厂家为了补贴而做新能源车。另外,不能因为用户的续航焦虑,就一味的往车上加电池。未来的趋势应该是在技术上下工夫,比如轻量化、更高效的能量利用等等。 除此之外,论坛上的干货、水货还有很多,在这儿没办法一一呈现出来了。总之,思维的碰撞和启发很有趣。 最后做个严肃的总结:其实单独拿出来这「 四化」 中的任何一个来看,都是很了不起的变化,而现在他们却在共同发生作用,让汽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管是从行业产业层面,还是从产品用户层面。处于这个变革之中,GeekCar 觉得很兴奋。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