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体验「共享大巴」,我们穿越了整个北京

· Aug 19, 2015 333

明天北京就要单双号限行了,于是就有大一批上班族不能开车。为此 geekcar 去体验了新的出行方式:「 共享大巴」。在研究了目前北京市面上所有的公司和路线后,我们选择了哈罗同行提供的一条最长路线,从回龙观到亦庄,全长约 50 公里,历时 2 小时。 解释一下「 共享大巴」 的意思:这是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运输公司合作,在人口和公司聚集区之间往返的通勤车,中途会有少数的站点。目前在发展共享大巴业务的公司有很多,比如滴滴巴士、接我云班车、考拉班车等。 行走江湖,靠的就是用户体验 在哈罗同行的 App 里,列出了所有的路线,并在地图上标记了上车的地点。买票过程中,我的同事向我展示了选座界面,让我不得不对可以选座的设定大加赞赏。对此,他说了一句很哲学的话:「 行走江湖,靠的就是用户体验。」 但遗憾的是,我用的安卓手机,没有提供选座功能,于是我得到了一个随机分配的座位。 确定了车次后,第二天我们按照商量好的站点,各自上车。保险起见,我提前十分钟就到了 App 里标记的上车点。6:50,大巴从始发站准时发车,我在 App 里看到了大巴的实时位置。 根据时刻表,7:00 大巴会到我所在的位置。等车的时候我还在 思考 :在桥下涵洞上车,对乘客来说是不是不太安全?为什么没人和我一起等车? 差点错过班车 7:02,我接到班车上同事的电话,他说大巴已经开过我的位置了……当时我的心情%¥%&@)*…… 如果我真是一个要去亦庄上班的人,公司在 50 公里外,又错过了唯一一趟车,并且我也无法联系到司机,内心一定是崩溃的。在同事跟司机大哥说明情况后,司机很热心地靠边等我。我则根据同事的微信位置共享,开始向大巴狂奔。此时的我,终于从鸡蛋馅饼的美味里醒过神来,心里不断在吐槽老生常谈的「 用户体验」 问题。 司机为了安全,并没有在地图里标记的位置停车,但是作为新用户,肯定是按照 App 的标记的位置等车。可见,哈罗同行并没有和大巴的运营方沟通好,地图标记出了问题。并且在候车地点,我也没有看到哈罗同行的标记,建议他们和相关部门交涉一下,申请在地上喷个 Logo 也好,让我这样的新用户心里有个底。对了,这事儿好像违法? 路上那些事儿 哈罗同行的大巴比较新,也很干净。大部分上班族上车就开始睡觉,但我们三个全程一直在观察乘客,也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片段。 一位女乘客在中途刚一上车,就跟大伙儿说:「 我那颈枕哪去了?」 看来,她是常客,会在车里常备颈枕。这说明,在同一条线路,车子是固定的。而这个女乘客显然已经和车上的其他乘客很熟了。 而另一位男乘客,戴上了焗油帽,趁路上的时间给头发做保养……以后,要是有女乘客在共享大巴上做面膜,我肯定不意外。 乘客之间也会互相打招呼:「 你今天又来了」,很多拿月票的乘客上车之后的第一句话是:「 今天人怎么那么多?」 我有点怀疑我们三个是不是暴露了。不过这也说明,用户数量在不断增多。 单程将近 50 公里的路程,车上除了我们三个 geekcar 的卧底,还有 23 个乘客,上座率还算不错。这些人大多是 30-40 岁的年龄,这让人有点意外。从北边去那么远的地方上班,应该都不是租房住的人。 最终,我们比预计时间提前 5 分钟到了亦庄云基地。 后来,和司机聊天的时候,从各大居住区开来的大巴车陆陆续续的停车、下客,从上座率来看,还是不错的。虽然和庞大的出行需求相比,这只是杯水车薪,但谁知道这里会不会产生下一个滴滴呢? 就像这个司机大哥突然冒出的一句话:一切都在变。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共享大巴」行走江湖,也得靠用户体验

· Aug 19, 2015 333

我们一大早从北京的回龙观到亦庄,体验了一下共享大巴产品「 哈罗出行」。这次行程,从北五环外到南五环外,几乎贯穿整个北京城。 体验之后,该说说我们眼里共享大巴产品了。对于单一品牌的一次体验可能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是有些感受,在我们看来还是有代表性的。 不同环节里的不同问题 其实从买票开始,我就发现了不少问题。结合实际乘坐体验,我想完全从一个「 小白」 乘客的角度来谈谈遇到的这些问题和感受。 把整个乘坐流程分为几个步骤可能更容易看清问题。 1. 产生上下班的出行需求。 出行是刚需,通勤大巴作为其中一种解决方案,优劣势并存。 相比于地铁公交,大巴乘坐舒适性高并且不用换乘,价格稍高但也在承受范围之内。重要的是「 有座儿」。 我们体验的哈罗出行,从回龙观到亦庄只要 15 元,注册赠送的 6 张优惠券可以抵扣 6 次车费,其余品牌相同距离的价格也都在这个范围之内,相差不大(接我云班车是 13 元,新注册用户可以一分钱购买车票)。 但大巴的缺点也很明显,受路况、天气(例如大北京的暴雨)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太多,如果遇上堵车等情况,基本没办法(地铁在这一点上有优势)。而且相比于地铁公交,我们体验的这趟线路,早晚都只有一班车,必须严格按照时刻表乘车,基本没有时间自由度可言。 2. 买票。 在这个步骤里,问题的核心是「 高效」。 目前,这类共享大巴产品主要有两种买票(预定)方式:微信和 App。哈罗出行的购票需要下载专门的 App ,购买月票的用户则会得到一张实体的票卡。在购票过程中,哈罗的 App 的体验并不比微信公众号好,用 iPhone 5S 选座位的时候,触摸有比较大的延迟。 其实,相比于下载 App ,我更倾向于直接用微信公众号订票。很多人的手机内存都不够用,为了买票单独下个 App,带来的却是并不完美的体验,有些得不偿失。而且,如果是使用月票长期乘坐的乘客,其实也没必要经常打开 App。 另外,在早上八点多的时候,我还能在 App 里买到当天七点多的车票,这一点很令我费解。不知道其他同类产品的 App 是否如此。 3. 乘车。 这部分包括乘车的便利性,以及意外情况下(例如错过班车、堵车)的应急措施。 我们到达始发站的时候,距离开车还有一分钟。司机师傅好心的等了我们一会儿,这点体验还是很贴心的。 但是在第二站,由于 App 里标注的上车地点不适合停车(桥下涵洞),所以司机师傅把上车点「 擅自」 改到了一百多米外的地方,这直接导致了我们在第二站等候的同事没能够上车。 经过沟通,师傅还是在 300 米以外的地方停车等了他一会儿,但这直接反映出一个问题:上车点、行驶状态等信息不能很好的同步反映在 App 里,这对于初次使用、不明情况的用户来说,有些不够「 友好」,毕竟这种共享大巴不能像普通公交车一样设立站牌。另外,还是在 iPhone 5S 里,虽然可以实时查看车辆位置,但是会有闪退的情况。 在惠新西街站,车子快了 5 分钟,司机在约定位置等待到正点,关门出发,但是我们看到有位乘客一直在招手,还是没赶上车。对于这种情况,会有补偿措施吗?相信她在目睹车开走之后,内心的草泥马数量应该不止千万级了。关于误车、堵车等突发事件,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补救方案。 4. 关于平台、车辆等问题。 就哈罗同行来说,他们相当于把线下运营外包给了运输公司,车辆、司机都是由运输公司提供。本质上它是一个 O2O 公司,两个 O 能否提供水平相当的用户体验,其实是很考验运营方水平的。另外,线上线下能否有效协同也是需要考虑的,之前关于上车地点的那个 bug,在我看来就是这个问题的表现之一。 其实早在去年,就有很多公司开始进入这个创业市场,目前在北京地区主要有:滴滴巴士、接我云班车、嗒嗒巴士、哈罗同行、PP 大巴等几家做的还算不错,也有部分已经「 死亡」 了。 直到滴滴大巴在上个月的进入,共享大巴市场才开始被大家重视起来。从乘客的反应来看,也是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人数才开始慢慢多了起来。 市场开始关注之后,一些不被人注意的细节会被无限放大,体验过程中很多问题是之前并没有预料到的。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也会跟这些共享大巴创业团队聊一聊。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