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电动车:用一个陀螺仪平衡造车与互联网

· Aug 12, 2015

最近,一辆叫做凌云的两轮自平衡车频繁的刷屏,不过对于 geekcar 来说,它是「 老朋友」。当所有人都在关心这辆车什么时候量产时,我们好奇的是,半年没见,凌云这个项目有了哪些新变化?他们过得怎么样? 于是,我们又来到了北京亦庄的云基地,和创始人祝凌云聊了聊。他们的办公室里,那辆外形科幻、频繁曝光的白色两轮车安静的停在一边。我们上一次在这儿试驾它,还是 2014 年底的时候。不过,由于材料老化,现在它已经处于退役的状态,当初他们用一百多万做出了这辆车,用来验证概念。 漫长的量产之路 在那辆车的不远处,就是凌云最新研发的原型车。我们去的时候,这辆车刚好在验证陀螺仪的平衡能力,祝凌云用力踹了一脚车身,很稳。对于凌云自平衡车来说,陀螺仪就是他们的核心技术,在这辆原型车的后半部分,硕大的陀螺仪不停的运动着,来保证车子的平衡。祝凌云说,这个后期一定要缩减体积。 这辆车和那个白色的不太一样,由于没有外壳,所以车子的转向、悬架、轮毂电机、电池等等结构都裸露在外面,能够直接看到,不过,对于我这种对技术没抵抗力的人来说,反而觉得它比白色那辆炫酷得多。 车子的后轮带有 75kW 的轮毂电机,三组共六根粗壮的线缆连着它,「 这是冷却水管」、「 这个连的是控制器」……祝凌云挨个给我们讲这三组线的用途。未来,前轮也会装上同样的电机。 他说,这辆车的研发费用目前已经到达了三四百万,核心的陀螺仪,加工制作就花了几十万。但他们对目前这代产品的体积并不满意,正在研发下一版本。 我特别仔细的看着这辆车,虽然我并不怎么懂。不能否认的是,面对它,我很容易产生对技术、对工程的崇拜甚至尊敬。 而且,在此之前,其实我对他们的进度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之前游侠的发布会让很多人都对小团队造车产生了质疑。 所以我想,用实物打脸的效果一定很棒。 目前凌云的团队大约有 15 人左右,我问他,人家黄修源 40 人左右的团队造车都被骂的很惨,你们只有 15 个人,怎么破? 他说,除了核心技术之外的车辆研发工作,主要选择外包给更专业的团队,凌云负责提出需求以及对接调整,这样能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少走弯路。不过,即便是这样的研发思路,祝凌云也认为一路上都是坑,造车难度可想而知。 和「 游侠汽车」 一样,凌云也被看做是互联网造车的代表之一。但他不想给自己贴上「 互联网」 的标签,他觉得自己现阶段更接近传统造车行业,不断「 进坑」 的经历,也让他对造车产生了更多的敬畏。他说:「 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打造出可靠安全的平衡系统、扎实的底盘和悬架,以及强劲的动力系统。」 不过他也并不排斥互联网这个概念,他把硬件看做一个平台,开放平台就能融入互联网和车联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平台搭建好。比如,他们不会自己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反而更期待与相关技术提供商合作。 目前,无论是车身体积的精简,轮毂电机的研发(由于市面上没有满足他们要求的产品,他们选择自主研发)等等,他们要面对的问题太多太多,能够按照计划把车做出来是最大的难题。能不能做成,一切还都是未知。 明年三四月份,祝凌云计划发布功能完成度接近量产的样车,并且准备参加北京车展。之后,他们才会逐步考虑量产的事,这个时间节点初步计划在 2019 年。 如果计划顺利,凌云还会在明年底推出一辆性能车,百公里加速 3 秒以内,也不排除冲击 2 秒的可能,算是把吹过的牛逼实现。 在他们的办公室里,我们还见到了一个还未安装的喷气发动机,祝凌云想要把这个安装到自行车上(之前有过一辆已经报废了),让大家都体验自行车超过 100km/h 的快感。或许也只有对技术的狂热,才能支撑过这么长周期「 枯燥」 的造车过程。 「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最近一段时间,大量媒体都在对凌云进行报道,这不是祝凌云的初衷,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很多事情不得不做。也许一开始造车是出于兴趣和理想,但是在这个一步一步被推着走的现实里,作为一个狂热的技术派,他不得不更多的考虑团队发展和投资人利益等问题。 虽然「 火了」,祝凌云还是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决定造车之前,几乎 10 年的时间里,他都是自由职业者,做过培训、做过手机,也研发过独轮车,但都没和技术分开。现在做凌云车,他自己说「 比以前更累,一点也不自由」,但是问到他是否后悔,他说不会。 和游侠的舆论反馈相比,大家对于凌云项目的评论要正面很多,可能是因为那个科幻的概念车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凌云处于一个四轮汽车之外的领域。前面是否有「 老大哥们」 看着你,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行业及社会舆论的导向。   祝凌云说,虽然两轮平衡车的技术在一百多年前就完善了,但限于当时的科技环境,很难量产。而现在有了精密的电机电控技术,才给量产提供了可能。 我不想在这里讨论两轮汽车的前景,毕竟这是一个完全空白的领域,失败或成功都有可能。我们最后也问他,万一凌云做不成怎么办? 祝凌云的心态倒是不错,用他的话说,「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认为两轮车会是未来交通的趋势之一,就算凌云项目不成功,也算是做过这些产品的「 先烈」。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再造一个「新」汽车——极客的造车宣言

· Feb 07, 2015

【活动总结】再造一个「新」汽车: 第一部分: 王超:「新兴造车团队要对传统汽车厂商心存敬畏,找准市场切入点」祝凌云:产品源于兴趣,好玩儿是我的态度 黄修源:「游侠」的造车进行时 第二部分: 董路宁:大学生们的造车梦 原树宁:汽车产业风口在哪里 单德伟:「我们不做中国的特斯拉,我们做中国的长城华冠」  「 中国做电动车的人有一半儿都来了。」 这是一位投资圈朋友在参加 GeekCar「 再造一个新汽车」 活动时在朋友圈 po 出的留言。 当大家用年会照片刷屏朋友圈的时候,我们 GeekCar 也在今天下午刷了一次屏。但是,我们的「 年会」 不是在高档酒店,不是在三亚海边,也不是在三里屯的酒吧,而是把年会办到了只属于 Maker 和造车者的地方——北京理工大学的工程训练中心。(这个地方其实是北理工大学生方程式车队的工作室和车间)我们希望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过去一年我们对这些造车团队的关注。 在这样一个有着「Top Gear 演播室即视感的场地,各个造车团队们也把他们的「 劳动成果」 带到了现场。 比如,凌云两轮自平衡车: 比如,大学生方程式赛车: 比如,第一张图片里的长城华冠电动跑车。很多人问,长城华冠和长城有什么关系?答案是,没关系,只不过名字里都有「 长城」 二字。当然,这款车在活动里被「 重度围观」 了。 今天我们听了太多的造车故事,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造车不易,且行且珍惜。 凌云电动车的创始人祝凌云,活动结束之后像长城华冠一样被「 重度围观」: CSG 中瑞德科设计公司的创始人王超。在传统汽车行业和造车领域有着多年经验的他,分析了目前创业造车团队的问题所在,以及设计、技术和市场切入点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他的分享有着极大的启发性。 交通工具的变革离不开智能交通这个大环境和基础,更离不开智能交通网络和系统的建立。来自中国车联网先行者博泰电子的原树宁博士从大交通和 V2X 技术等方面讲述了他眼中未来交通的趋势。 除了这些大叔级的嘉宾,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方程式车队的前任队长董路宁,上台分享了他和同学们制造方程式赛车的艰辛历程。 「 我们不做 Tesla。」 来自长城华冠的设计总监单德伟最后一个上台,并说出了这句话。这个被很多人误以为和「 长城」 有关联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低调地做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 前途」 概念车。这位在业内颇受关注的设计师从设计角度讲述了他们团队是如何研发并制造这辆电动车的。 当然,还有黄修源分享他的游侠团队的经验。当初很多人质疑他,但是,他还是在踏踏实实的做事情。据说,今年八月份就会看到他们的产品了。 我们不是要炒作「 造车」 这个话题,也不是要「 唱衰」 和「 完全质疑」 它,而是希望大家用更冷静更成熟的看法看待造车这件事。我们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团队加入到造车运动之中,用更成熟和专业的方式来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能看到这些团队相互学习,甚至能够通过合作,让未来的交通工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可行性。 所以我们接下来会持续关注造车团队和未来交通工具,我们希望这次活动仅仅是个造车运动的开始,未来会有更多造车团队将梦想付诸现实,我们 GeekCar 也愿意做这个运动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如果你今天没来,那看看下面的照片感受一下气氛吧。

这辆很科幻的电动车,叫做「凌云」

· Nov 06, 2014

亦庄某个路口,周围看起来有点缺乏人气。进入一栋大楼,就被大厅里一大排公司的 title 给吸引了,大楼外墙上「 云基地」 几个字提醒我:楼里面汇集了诸如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的科技团队。但是,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他们,而是要近距离的看看一辆叫作的「 凌云」 的车,以及一个叫凌云的人。 这真是汽车 初次看到朋友圈里凌云车的照片,再加上「 两轮」、「 自平衡」、「 电动」 这几个关键词,极大的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不过我在心里嘀咕着:这就是一辆摩托吧。 但是亲身驾驶了这辆凌云车之后,给我的感觉是,这完全就是驾驶汽车的感觉。整个行驶过程很平稳,基本没有摆动,坐在驾驶舱里面的感觉也比较舒服。 在我看来,这款车要解决的是类似「 最后一公里」 或者园区(小区)间移动的问题,有些类似低速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感觉。但是祝凌云强调说,他们的车真的是「 汽车」,以后是要开上马路,甚至是高速公路的!从驾驶体验上来说,它基本上和汽车一致,同时他也表示,以后会向相关部门申请「 汽车」 该有的资质。(我此时已经脑补了开着凌云高速路上狂飙的画面。)外观 凌云车整体外观外形线条流畅,富有动感,像一架无翼战机的感觉。车身宽度只有普通汽车的一半,长度 4 米左右。这样的尺寸能够很好地使现有的道路在无形之中「 变得宽敞」,能够很好地解决城市里交通的拥堵问题。至于车的材料,以后会考虑全铝底盘以及碳纤维车身,这样在轻量化的道路上会更进一步,但是目前车身外壳还是采用玻璃纤维材料。 此外凌云车还有独特的横向行驶,以及原地转向功能,使得其在城市里面的泊车、掉头等操作性具有很大的优势。 动力 凌云车的动力来源是 18650 锂电池,行驶过程完全零排放。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电池是插片式电池组,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电池片能够方便的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充电,不依赖于充电桩,可以减少充电桩基础设施的投入;而且这样可以根据具体行驶半径来进行电池片数量的配置。一片电池组重量大约在 12 到 15 公斤之间,能够支持 60 — 70 公里的续航。目前样车使用的是 8kW 的轮毂电机,将来会使用几十千瓦的轮毂电机。说到电机,我就想到了陈拯民的「 超级电机」,不知道用到凌云上,会不会让它像火箭一样飞出去。 自平衡 此款车给人印象最深的自平衡功能,依赖于「 陀螺仪系统」。其实陀螺仪不是什么很新鲜的东西,在卫星、导弹中早有应用,比如传感陀螺仪用于飞行体运动的自动控制系统,作为水平、垂直、俯仰、航向和角速度传感器。对于目前概念化的凌云车来说,陀螺仪这块的成本还是比较高,不过随着以后量产的规模上去,这一块的成本应该有大幅下降的空间。 安全性 以前开着小车,有拉着土石方的大卡车靠近时,整个人就会突然紧张起来——的确,尺寸小的车总是让人缺乏安全感。那么凌云的车在安全性的把控上是怎么解决的呢? 首先,凌云车因为自身的轻量化加上尺寸小的天生特点,就决定了其不可能主要依靠被动安全的策略(虽然车的两侧防护强度也能达到普通汽车的水准),凌云会在以后依赖各种传感器和雷达等技术来识别前方障碍以及监测周围车辆距离,采取主动安全策略。 目前来说,凌云车主要专注于「 载人」 的可行性上,这是凌云实验室目前的工作重点。 为什么会有凌云车? 为什么祝凌云要做这么一辆车?他的答案是:未来汽车的趋势是小型化、轻型化、节能化、个性化,而在目前看来,电动汽车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前景,所以他觉得,时机已到。 去年他开始有造两轮自平衡电动汽车的想法,从今年春节开始实施,再到现在呈现给我们的凌云概念车,整个过程不到一年。 他说,他们的法宝是「 唯快不破」。作为一个以前在通信行业工作的人来说,用互联网+ IT 的速度和节奏高效率地做汽车,算得上是他们的特质。 而互联网速度正是很多车厂缺乏的。他们的汽车研发生产能力和凌云实验室不是一个量级,但是受制于市场、架构、目标人群需求等各种因素,这些车厂不会轻易有这些看似「 出格」 的举动。 但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不同的精彩,凌云实验室仅仅用四个人的团队就做出这样一台 demo,实属不易。 未来呢? 目前,凌云实验室已经拿到了来自宽带资本、红杉、极客帮基金的 pre-A 融资,团队目前的计划是尽快引进人才(尤其是有汽车相关技术经验的的人员),争取用 3 年左右的时间设计出正式作品并达到量产前状态,同时,他们也抱着开放的态度希望传统的车厂也参与进来。 在谈到智能汽车亦或是互联汽车的时候,祝凌云提到未来凌云车会整合自动驾驶、云、大数据等技术做到「 互联网化」。 他们只是许许多多「 造车梦」 的其中之一,而这台 demo 看起来足够科幻。如果有一天它真的开始销售了,不应该惊讶,相反,可能我会会心一笑。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团队,GeekCar 当然会持续关注。 附上视频: 凌云两轮车介绍: 原型车试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