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Car Weekly」氢燃料说,我也是新能源
我们先来看看新能源车。当我们都把目光集中在电动车上的时候,宝马利用 i8 为原型,研发了一辆搭载氢燃料的超跑,作为研究相关技术的一个试验平台。据称,这个燃料电池计划将在 2020 年的时候投入量产。不过,在这计划投产之前,除了相关的技术研发之外,配套设施以及成本都是需要在落地之前进行解决的。 丰田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的氢燃料电池 Mirai 就计划在今年登陆美国市场,预计的续航里程为 500 公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他们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在加州建立 17 座氢燃料补给站,同时在未来十年内增至 100 座。为了推广自己的氢燃料车,丰田也是蛮拼的。 当然,电动车还是不能忽视的「 主流」。大众本周宣布正在开发「超级电池」(Super-battery),可大幅提升电动车续航里程,目前已经接近在新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的阶段了。在搭载超级电池后,e-Golf 的续航里程有望达到 300 公里,这比美国政府规定的 133 公里要高出很多。如果这款电池能够顺利研发问世的话,那么除了特斯拉,以后人们的选择也可以多一些了。 提到大众,就不能不说一下关于本周在德国的工厂内,机器手臂导致一名工人意外丧生。在经过调查之后,被证实是由于人工操作失误而引发的。不过,这也引起了人们对于机器人安全的争论。毕竟电影里的场面如果有一天真的来临了,其实还是挺害怕的。 这周,有几个创业团队发布了他们的新产品。硬件方面,极豆发布了一款全能的后装车机,号称能够满足你对车联网所有的想象。不论是娱乐,导航,通信,甚至于 OBD 的车辆检测,一些功能控制等,都可以实现。想要用车机来定义车联网的话,其实还不够全面,毕竟,车机在交互上存在着天然的缺陷,行车途中使用的安全性也不够高。 乐驾发布了车萝卜的 Hud,用这种形式想要取代汽车里面车机的功能。这个主打语音操控的产品,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车载的智能机器人,不过我个人更倾向把这个概念当作一句广告语。 产品方面,车联网公司飞驰镁物也发布了他们的 soda 共享计划,用户可以通过他们的共享用车平台,随时随地的租用车辆,这样比现在的分时租赁的平台更灵活。同时他们会和意大利的开源汽车 OSV 合作,利用 OSVehicle 来进行 soda 平台的测试。飞驰镁物计划自己投入 30%的车辆,通过众筹的方式募集到 30% 的车辆,剩下 40%的车辆则会利用社会车辆。不过,对于一家相对轻资产的车联网企业,在前期想要用造车的方式来切入共享用车,我觉得还是挺有难度的。 除了创业公司,福特、通用、宝马也都开始开展自家的 P2P 的租车业务,都说想要做汽车界的 Airbnb。用户可以在购买车辆的时候选择加入相关的分享计划,来获取一部分利益。这些由主机厂来推进的分享业务,显示出传统车厂在目前共享经济的趋势下,也开始转变自己的角色,不仅单纯的承担造车卖车的工作了。他们想要把自己的影响力延伸到用户的用车阶段,毕竟主机厂的优势也很明显,除了有钱之外还可以一步到位的进行车辆的相关改造。对于用户来说,如果他们提供的盈利方案不错的话,是可以考虑的。 我们在来看看叫车软件。滴滴快的一周动作不断。从战略投资 GrabTaxi,再到据说的 20 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每个动作都不小。从资本层面回到产品层面,顺风车一个月来的业绩超出预期,大巴,代驾业务也开始推进试运营,连「 初恋」 的出租车业务也可以由乘客来选择是否进行合乘了。 滴滴快的想要走出去,而 Uber 却想要走进来。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水土不服之后,他们开始转变思路了。Uber 创始人兼 CEO 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表示,要在中国单独成立公司来运营专车的业务。那么问题来了,这家公司算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呢?这种在我看来有些「 掩耳盗铃」 的行为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且不说以一个新产品来杀入现在的专车市场需要投入多大的资源,光看现在国内这几家公司和有关部门纠结的关系,就会发现这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神州专车获得了 2.5 亿美元的新融资,自从上周的海报事件之后,我们明显感觉到了神州开始进行一些转变。至少,他也开始发优惠券了。相信这一轮融资之后,国内的专车市场大战还是值得期待的。我们就等着看哪家的活动力度更大吧。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