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总结】充电活动上,他们都聊了些什么?
「 问题极多,前景光明」 的充电桩事业确实吸引了不少进入者:有国字号的力量,有民营电力科技相关企业,当然还有一波具有「 互联网基因」 的新公司。GeekCar 的充电桩活动圆桌讨论部分,嘉宾们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或许这些观点能给中国的电动车充电网络带来一些裨益。下面是纯干货,请收好。 1. 充电站(桩)网络的盈利如何实现呢? 其实谈盈利在当前阶段未免过早,大部分参与者都是准备着大量的真金白银才敢走上这个战场。涉及到很多硬落地的方方面面,大家心里都明白:「 充电桩事业前路漫漫,这将会一场旷日持久烧钱运动」。 不过,着眼于未来,大家还是提供了很多值得参考的点子。 首先,因为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大,所以必须不能只是「 能源使用费」,有必要包含一定的服务费进入。(北京等地已经初步规定了相应的充电服务费标准。)其次可以多方(物业、商场、个人等)合作,充电桩相关企业在短期内可以卖硬件和软件「 活下去」,然后长期扩展基于基本服务之后的增值服务来挣钱。 因为充电桩的成本除了本身硬件外,还包含营运、配套软件、土地等,所以要提升桩(站)的运营效率以降低成本。具体来说的措施,可以是在某些场景下桩群建设以单桩边际成本降低的特点(平摊了线缆、施工、配电工作等成本)来最大程度控制总成本。 2. 快充 or 慢充?这是一个问题 这涉及到交流和直流的具体技术区别,同时也决定了充电的具体特点。一部分消费者会认为,为了解决里程焦虑等等当然是希望充电越快越好;另一部分消费者会认为,充电过快会不会对电池的寿命产生影响。 「 对消费者来说要找桩便利,当然充电也要便利。」 分析师刘雄谈到:「 通过调研,大约是 1 个快充+5 个慢充的比例比较科学。目前北京的规划也是按照约 1:5 的快慢充电桩比来进行规划引导的。」 聚电 CEO 贾雪峰提到,应该考虑建立三级网络,即充电站—交流电—家用。充电站即快速充电、交流电指的是充电桩,然后加上家用的充电桩或者壁挂充电器等。这种划分基于不同的使用场景:在城镇中建立交流电站好,这样对土地的要求(面积、基建改造、周边电网压力)不是很高;在城镇快速路中采用直充较好,方便交通干道上的快速属性;当然电动车在家中使用的时间通常是晚上休息时间以及小区电网的特点,最适合的是交流慢充。 3. 目前充电落地实现的阻力有多大,需要调动什么资源? 中联达通广 总裁助理谷金鹏谈到,目前的一些老小区配电存在问题,所以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分布实施,先解决有配电条件的地方。同时交流、直流应该互补,尽量以「 桩群」 的形式铺开。 当然也有嘉宾谈到希望政府能够在前期给予更多的补贴,因为铺线麻烦且成本高,同时来自物理的压力也大。当然标准不统一这个问题也需要政府层面联合行业来解决,这个行业还是要跟着政策走才可靠。 4. 这个行业何时能形成战略格局? 刘雄给予行业研究分析,十年后这个行业可能会大幅度上升。因为首先要带动公共领域纯电动车的发展,再带动私人市场,最后才可能有个爆发。 台达电子的詹皓棋预测,中国到 2025 年可能还需要政策引导,这个行业需要一定的运营商进入来带动市场前进。 5. 特斯拉在中国充电网络的布局有什么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一家电动车厂商从整车产品的设计开始,注重电池符合其产品特性,保证较高的安全要求,让「 充电」 这个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技术方案,这一点是很赞。 特斯拉进入中国引起的「 鲶鱼效应」,促使了政府发放相关补贴重视这个领域,同时还让各大车企对新能源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6. 现在新能源车分时租赁这么火,相应的充电桩有什么方案来配合? 贾雪峰提到,新能源车的分时租赁目前在国内各地都在进行试点,但是现实情况是,建桩后,电动车少,基本无盈利。所以目前这些项目一般是和车企进行合作,找一些金融支持以及面向新能源接受度高的人群进行推广。 GeekCar 了解到,目前普天、特锐德、北汽、宝马、腾势等都在进行车企和充电桩相关企业的充电网络合作布局。 GeekCar 的充电桩活动只是一个开始,相信充电桩领域接下来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大的动作。考虑到它和电动车的天然绑定属性,在智能化、移动联网的时代,充电桩与电动车的「 连接」、充电的能源互联网,这一切都将被「 囊括」 到整个云和物联网之中,当然基于此的大数据也将给政府公共部门和商业领域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 充电桩网络不仅仅是充电桩企业在玩儿。未来会有更多的相关力量加入,带来更多样化的商业延伸,实现巨大的社会价值。(感谢各位嘉宾的交流,也感谢这次活动的特邀主持人申奥以及活动场地提供方 eico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