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决定退出 DTM,转投 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
(转载自 汽车之家)7 月 24 号,奔驰汽车发布公告,决定在 2018 赛季之后退出德国房车大师赛(DTM)的角逐,并确认,将参加 2019/20 赛季的电动方程式 Formula E 比赛。 作为全球最顶级房车赛事的 DTM,奔驰自其成立之初(2000 年)就参与了这项赛事,并对其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奔驰也因为在 DTM 中的卓越表现,为他们带来了无数的荣誉。在过去的十多年的比赛中(2000-2016 赛季),奔驰一共获得了七次年度车手冠军和九次年度厂商杯冠军,可以说,奔驰一直伴随着这项运动成长。如今要退出赛事,可见也是权衡再三的结果。 而对于加入 Formula E,奔驰其实在去年就已经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其在 DTM 的对手奥迪和宝马(官方合作伙伴,为 Formula E 提供安全车)加入许久并收获颇丰之后,奔驰更是蠢蠢欲动。 在全球机动车电气化的大背景下,Formula E 似乎更能帮助厂商展现出未来发展方向和科技水平。与此同时,相比传统的内燃机汽车运动,Formula E 是像一个令人兴奋的初创公司,它提供了一个更新的平台,并可以帮助促进当前和未来电动技术的发展。而 Formula E 将所有比赛的赛道选择在城市中间,让市民几乎可以免费的看到比赛,也比封闭的赛车场更加亲民。 除此之外,奔驰在未来发展重心也是他们决定退出 DTM,加入 Formula E 的重要原因之一。新能源汽车战略现在是奔驰目前非常关注的核心领域,也是奔驰在未来努力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的 5 到 7 年内,奔驰将会在这个领域内投入 100 亿欧元(约 775 亿人民币),并且希望到 2025 年左右,奔驰会有 15%到 25%的纯电动车型。 在去年的巴黎车展,奔驰正式推出了 Generation EQ 电动车,其量产车型有望在 2020 年推出。作为奔驰布局新能源市场的重要产品,让 Formula E 成为其重要的宣传手段也是奔驰的考虑之一,毕竟这项比赛会在全球各大城市进行十几场的比赛,当地政府、明星、各大企业都是这项赛事宣传的有力保障。 奔驰 Formula E 赛车假想图 奔驰加入 Formula E 之后,将成为第五个加入这项运动赛事的「 传统」 汽车厂商,另四个为:奥迪(Abt Schaeffler Audi Sport team)、雪铁龙(DS Virgin Racing)、雷诺(Renault e.dams Racing team)和捷豹(Panasonic Jaguar Racing team),此外,参加 Formula E 还有两家电动车厂家:蔚来(NextEV NIO)和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 现在,Formula E 已经开放了动力单元的使用和研发,各家车队根据各自情况不同,都有着不同的动力单元策略。更加开放的动力单元,也能让这些厂商车队展现出自己在能源领域科技水平的优势,尽管 Formula E 还有着诸多不足,但并不能掩盖其成为发展趋势的事实。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汽车厂商加入 Formula E,只是早晚的问题。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粉苹果的听好了,你们已经被奔驰和索尼包围了!——Mercedes-Benz x VAIO Z 笔记本
什么是【酷玩儿】: 当我们想让交通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时候,我们发现无法仅仅寄希望于庞大的汽车公司。Geek 精神从来不是坐等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比如,在这里给你推荐有趣的、好玩的、任何和交通有关的产品。 免责声明:看完之后心里长草、钱包变空,我们概不负责。 扯闲篇: 对于一件事物或人物的迷恋分为很多等级,从 ANTI(黑偶像)开始,经历「 路人」 阶段,然后「 路转粉」 接着「 小透明」 然后「 死忠」 直到「 私生饭」。 随着上网时间越来越长,粉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有粉苹果的,粉星巴克的,粉柠檬茶的以及粉罗永浩的,简单来说除了常规爱豆以外,已经基本达到世间万物都可粉的地步了。而且粉丝们是有信仰的,粉苹果的一定不能装双系统;粉星巴克的一定要买新杯子;粉柠檬茶的一定买成箱的然后发朋友圈;粉罗老师的……一定离不开经典自扇 GIF。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两大宗教信仰,信仰索尼的和信仰其他教义的,常规来说,索尼大法一定离不开的东西就是黑科技(和水!)如果刚好你也粉奔驰,那么你是得有多败家啊?!不过现在好了,奔驰拉着索尼一起向你走来,你买不买?! 酷玩儿: 没错!SONY 的 VAIO 系列笔记本电脑确实日本奔驰公司合作推出了一款名为 Mercedes-Benz x VAIO Z 的笔记本! SONY 又炫了一把材料学的黑科技:笔记本的 A 面使用了激光雕刻的奔驰 LOGO,分别是 Vision Tokyo 概念车和奔驰经典的鸥翼车门设计的 300SL——不论你是考古学家还是极客宅都逃不出索尼大法的手掌心。 而且为了防止你们满是口水和零食渣滓的油手把触摸板弄脏,这块儿触摸板采用的是透明材料,通过在触摸板的背面喷上黑漆,仅留下 Logo 部分呈透明色。如果奔驰里的 touchpad 也能做成这样就美死了! 当然做氛围灯奔驰说第一那么淘宝绝对不服,所以这款笔记本键盘的背光默认设置的是 Vision Tokyo 蓝,就是「 拥有满天星的大嘴巴进气格栅」 下面透出来的那种蓝色! 下面敲黑板划重点!每当你开机或者唤醒笔记本时,这台 VAIO Z 发出的声音是!这!样!的! 丢了,这回真丢了…… 换了裤子回来我们继续,这台 VAIO Z 性能上和普通版并没有什么特别,依旧采用的是 13.3 英寸的可触控屏,重量约 1.35 千克,电池续航约为 19.4 至 19.7 小时。运行 Windows 10 操作系统,8GB 内存,256GB SSD,处理器则有 Core i7-6567U 和 Core i5-6267U 两个版本可选。 但是老话说:一个贴纸 5 匹马力,奔驰在笔记本各个细节处都张贴了自己的 LOGO,相信用起来肯定和普通版有很大的不同。 怎么买: 这么好的东西当然不能说买就买,依旧是全球限量——只有 100 台! 目前,这款笔记本已经在梅赛德斯奔驰的日本亚马逊官方商城开售,Core i7-6567U 的版本售价为 285000 日元 (约合人民币 17560 元),而 Core i5-6267U 版本售价则为 250000 日元 (约合人民币 15400 元)。 有话说: 来来来,帮我重启 10 次!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奔驰的 CES「黑科技」居然是……把茶道搬进车里
在汽车领域里,什么叫接地气?什么叫本土化?什么叫科技以人为本?什么叫满足用户需求?又有什么样的应用场景能把这四者结合到一起? 吹不下去了~答案是,在车里搞茶道。 下面这个视频,特别特别想分享给大伙儿:(视频来源于 AMS 陈宇珣老师)视频里的车是一辆奔驰 S 级迈巴赫。对你没看错,这确实是在车里玩茶道的架势。 我相信奔驰一定是看了前一阵儿刷爆朋友圈的潮汕大哥「享受人生」的照片,然后受到的启发: 事情是这样:在今天的奔驰 CES 科技日上,他们发布了一辆叫做 Fit&Healthy 的概念车,用来展示和健康、养生相关的想法。所谓的概念车,其实就是基于视频里这辆 S 级迈巴赫车型改装的。「泡茶模式」是整个概念里的其中一部分。从视频里可以看出,后排中央通道的区域被改造成了可升降的茶海,具备自动泡茶的功能,而且最「贴心」的是还能在普洱、乌龙、红茶之间进行选择! 这还不算完,奔驰把后排中央扶手也进行了改装,加入了实木饰板,还放上了几个茶道必备工具。 这让人想起来 2015 年奥迪在日本推出的「车内煮饭」概念,但是与之相比,奔驰这次搞出的东西完全是冲着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来的。因为边开车边泡茶喝,是不少人都 YY 过的场景,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想尽办法在车里私自改装了。 作为一家整车厂,奔驰用概念车的形式把它做成了「前装」,这足够反映出来国外汽车厂商对于中国本土化、消费者需求的挖掘和满足。(其实这也是一种宣传手段,还记得去年 CES Asia 之前奔驰做了什么吗?当时他们把那辆风阻系数 0.19 的 IAA 概念车开上了上海街头来拍宣传视频,那也是一次刷爆朋友圈的事件)此前也有国内厂商把茶道融入到概念车设计里,比如红旗的 B-Concept 概念车: 但是在奔驰这辆 S 级迈巴赫上,茶道和整车的整合度明显高了很多,而不仅仅是摆几个碗和壶在车里。 不过,在车里喝茶这件事其实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万一被热水烫了怎么办?当然,对于有钱的广东土豪来说,这些可能都不叫事儿。 当然我们还有疑问:为什么整车厂想「接地气」,都选择在车里泡茶呢?而不是打麻将、吃火锅什么的…… 除了茶道概念,奔驰在 Fit&Healthy 概念车上还展示了另外一些和健康相关的功能。 比如,在 Fit&Health 概念车里还有一个名为「畅心阁」的数字管家(听名字像故宫里的产物),它可以评估和分析驾驶者的驾驶行为、预约信息、交通信息、天气状况、睡眠质量、身体活力等数据,然后通过 Fit&Healthy 给驾驶者建立一个全天候的健康生态系统。 再比如,这辆车里还有一个「和气」模式,它可以把香氛、按摩、氛围灯、负离子发生器和气候控制等功能相结合,然后通过声音、图形等方式在车里营造出来非常「东方」的那种氛围。 CES 本来应该是各种黑科技的聚集地,不过奔驰这次实际上是在从「车内舒适性」的智能化角度考虑问题。这也能或多或少的反映出一种趋势:在未来,大家对于车辆机械层面的关注可能会越来越少,转而更关注和汽车有关的生活方式。比如,我在车里究竟可以干什么?车子能给我带来怎样的环境感受? 看起来有点牵强?但是我估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带有这种思维的概念车出现。 其实说白了,如果把未来汽车当做「移动空间」而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来看待,你可能就能理解奔驰的逻辑了。而促成这种立场转变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就是自动驾驶。 道理很简单:当路上的车子都具备自动驾驶功能,我们在车内场景里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腾出了双手双脚和脑子,在车里不干点儿什么,好像都对不起自己的时间。 不管你觉得奔驰这次的做法是荒诞还是 NB,事实是,以后我们在车里可干的事情是越来越多了。(说到 CES Asia,GeekCar 的小伙伴也会在上海现场给大家带来图文报道以及视频直播,敬请关注)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不好了!这些汽车公司又来 MWC 和手机厂商抢地盘了
MWC(Mobile World Congress)是一个世界级的移动通讯展会,参会的一般都是三星、诺基亚、高通、华为这种公司。大家参展无非是带几个手机、VR 眼镜,聊聊最新的无线通讯技术。一般来说画风是这样的: 可是你知道吗,近几年,车企也爱在 MWC 上凑热闹,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今年,参加 MWC 的车企也不少,其中包括标致、奔驰、宝马和福特等公司。 标致 最有意思的就是标致,他们直接在 MWC 上发布了一款概念车。要知道,一周后就是著名的日内瓦车展,如此重要的概念车不放在车展上发布,有点令人意外。 标致可能是最热衷于搞概念车的车企之一,并且喜欢走激进路线。这次在 MWC 上,他们带来了一辆名为 Instinct 的概念车。 从外形上来看,Instinct 倒没那么太马行空: 关于这辆车的设计理念,标致概念车和前沿设计总监 Matthias Hossann 是这么说的:「 在未来,或许你能买到只有无人驾驶汽车,人开车甚至会是违法的。这种转变将会花很长时间,我们展现的就是这种转变的过程。」 Hossann 说,Instinct 和其他车不太一样,因为它是「 从里到外」 设计的。所以先来看内饰(以下图片来源于 The Verge): 第一眼看上去,Instinct 内饰就有满满的科技感。它的方向盘和踏板可以收缩(适应自动驾驶模式),中控是一块大屏,车内还有个 i-Device 设备用来调节氛围灯颜色和驾驶模式。 座椅是 3D 网格状设计,可以适应人体形状,提供更好的支撑(腰疼人士的福音)。 Instinct 的智能互联功能是标致联合三星打造的,车机整合了三星 Artik 物联网平台。比如,你戴着三星智能手表,手表监测到你刚健身结束,很累,上车后车辆会自动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 所以,Instinct 并不是完全的无人驾驶汽车,有不同的驾驶模式可选。 至于外形,标致方面说它的灵感来自自己「 伟大的车型设计传统」,采用了大量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前进气格栅和尾灯有多种颜色的灯光。(这辆概念车大小和一辆标致 308 差不多)不过,这个外观,真的不能不让人想到法拉利 GT4 Lusso。 关于量产,标致方面表示不会早于 2025 年(目测量产希望渺茫了…)。标致 Instinct 在 MWC 完成首秀后,将会被运到日内瓦继续参展。 奔驰 和标致相比,奔驰展出的东西就没那么炸裂了,都是主旋律产品。他们带来的是戴姆勒集团的 CASE 理念,即 Connected, Autonomous, Shared & Service(互联、自动驾驶、分享和服务)。 既然是移动通讯展,奔驰就利用了很多新技术来让用户体验奔驰的产品,比如观众到展台可以使用 VR 设备来体验奔驰 EQ 概念车,或是奔驰 E 级 Coupe 中的 COMAND Online 互联导航服务。这样一来,就省得把实车运到现场了… 除此之外,奔驰还展示了面向 smart 用户的「ready to drop」 和「 ready to share」 服务。当然,要使用这两项服务,还得给 smart 加装通讯设备。 sm smart ready to drop 即后备箱快递,奔驰正联合 DHL 在德国科隆和斯图加特试运行。操作流程是,快递员先通过 GPS 定位找到收件人的 smart,然后使用一个一次性密码打开后备箱,直接把快递放进车主后备箱中。 smart ready to share 即汽车共享,smart 车主可以把自己的车共享给别人,同时收取一定费用。车主通过手机,即可为用车的人解锁车辆。这项服务将会在今年春天在德国某些城市试运行。 除此之外,奔驰还在 MWC 上展示了 car2go 汽车分时租赁服务。其实,在去年 car2go 就已经进驻了重庆,而在北京,戴姆勒也有类似的 smart 分时租赁服务,叫做 Car2Share。 宝马 有奔驰的地方,就会有宝马,这次 MWC 也不例外。 宝马这次改装了两辆 i3,用于演示 CoPilot 功能,即自动泊车。按下钥匙上的一个按钮,i3 就会自动进入车库。需要用车的时候,车能自己开出来。(有点类似特斯拉的召唤功能)有意思的是,宝马这两辆 i3 能够和苹果手表连接,用户下车后挥舞手臂(像赶鸭子那样),苹果手表感应到手势后,会向车辆发送自动泊车信号,车辆就能自动进入车位。(下图中的这位小哥,就是在努力挥动手腕上的苹果手表)从外观上来看,这两辆 i3 并未做太多改动,目前还不清楚使用了哪些传感器。 除了 i3 外,宝马还展示了 Vehicular CrowdCell 技术,基于过去的 … 继续阅读
体验 | 下次滴滴打不到车的时候,你还可以找奔驰租一辆 smart
2016 年,共享单车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爆红,随之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汽车的分时租赁也被带的热了起来。 其实汽车的分时租赁不算一个新事物,在摩拜这些平台诞生以前,就有不少的汽车分时租赁平台在运营,只不过,由于用的车子普遍不够酷,并且在租还模式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一直不温不火。但是摩拜、ofo 的火爆,一定程度上让吃瓜群众们对于」 分时租赁「 这件事有了更多的认识,所以,汽车分时租赁也开始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 过去的一年,相信你应该在路上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共享用车的身影,尤其是在北京。它们可能是 smart、可能是宝马 i3、也可能是国内厂商出品的各种电动车。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由第三方平台运营的。但是,主机厂也开始进入国内的分时租赁市场,比如之前奔驰在重庆落地的 car2go 项目。而在北京,也有一个奔驰的项目,叫 Car2Share。用的车子仍然是 smart,不过主色调选了绿色。 最近,它在街上的能见度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对分时租赁有特殊「癖好」的媒体,我们终于在年关将至的时候体验了这个项目。 一个「关爱」白领的分时租赁平台 Car2Share 其实在北京运营有一段时间了,一年之前我就在西三旗的某个园区看见了这些绿色涂装的 smart,但是,它一直以来给人的形象都是一个 to B 的分时租赁项目,以至于我们一直没有去尝试它。 直到去年年底,它变得高调起来,还和 SOHO 中国达成了合作。 其实,这是一个定位非常明确的分时租赁品牌——上班族才是它的目标人群。 理由有这么几个: 1. 网点分布:在北京的 18 个网点,全部设在办公场所,其中就包括了 6 个 SOHO 园区。 2. 还车模式:不支持「 散养」,取车和还车必须是在同一网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框住了自己的用户群,以及他们的使用场景。用户群相对高端,使用场景相对简单。这意味着运营可控性更高。 3. 注册模式:这个平台在注册的时候,需要你提交自己的企业邮箱信息。这是别的分时租赁产品所没有的设定。对于无业游民和自由职业者来说,基本就别想用它了。 如果你能接受这样的设定, 在他们的微信服务号里注册个账号然后提交押金,就可以开始用车了。他们没有做手机 App。 计价方式:时长+里程,半小时起租,9 块 9 半小时。超出之后每分钟 0.33 元。里程费是每公里 1.2 元。 和使用流程有关的所有操作都通过服务号完成,订车的时候,需要输入取车时间和预计还车时间。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预计还车时间时间」非常重要。计费规则里有这么一句:「若提前还车,以预计取还车时间收费;若超时还车,以实际用车时间计费」。 举个例子:比如我订车的时候选择了预计下午五点还车,如果我提前半小时还了,系统还是会按照五点还车来收费,如果是五点半还了,那么就会再另外计费,超时 30 分钟内按 0.33 元/分钟收费,超过 30 分钟按 0.495 元/分钟 。 所以,使用 Car2Share 之前,一定得估计好自己的使用时长。 做个对比,同样用奔驰 smart 做分时租赁的途歌,也是时长+里程的计费方式,每分钟 0.28 元(晚间 0.02 元),每公里 1.88 元。(网点外还车费用另算)如果不考虑使用场景的限制,单纯从价格来说,Car2Share 还算合理,你要是把它放在滴滴抽风的大背景之下来看,就更觉得合理了。我从朝外 SOHO 开着它去南四环的新发地办事儿然后再回到朝外 SOHO,总费用 100 出头(我的还车时间就预估错误,浪费了半小时,滴滴快车单程大约 60 元)。 不一样的钥匙 至于用车流程方面,和很多分时租赁品牌一样,取车的时候在手机上点击开门,进入车内,用车子里的钥匙点火。如果是临时下车,同样钥匙开关车门。有意思的是,在中央扶手区的杯架位里,我发现一个「 钥匙感应垫」,还车的时候,把钥匙放在这个垫上,系统检测到钥匙存在之后,才可以完成还车操作。这是因为 Car2Share 的车钥匙可以被随身携带,不设计一定机制来「 牵制」 它,很容易被遗失。其它平台的车子,要不然是一键启动的,要不然就是采用物理方式把钥匙和车子中控台「 绑定」 在一起。 车里的整洁度不用担心,运营方还贴心的提供了手机支架。在车门储物格的一个袋子里,放置有行驶证、保单、加油卡等物品。油卡加油的模式和途歌一致。 在车辆实际使用层面,Car2Share 和途歌的体验很接近,作为一个途歌老用户,用 Car2Share 的时候不需要花太多时间适应。 能代替上下班吗? 接下来,我想着重说说 Car2Share 的包夜模式。在我看来,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开自己的车上下班了。 这个模式是这样:晚 6 点到第二天早 9 点,时长费打包价 68 元,里程费仍然是 1.2 元每公里。 这个特别适合上下班用户,晚上租个车开回家,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再开到公司还掉。 以我为例,上下班往返 30 公里,所以每次包夜的总租金大概是 30*1.2+68=104 元。按每月 20 天计,每月需要 2000 出头。注意,这里面包含了油费,但是不包括你晚上开回家的小区停车费,不过白天在公司的停车费是不用你承担的。 算笔账:如果我用私家车上下班通勤,每天油费约为 15 元(每公里 0.5 元),公司停车包月 950 元(朝外 SOHO),如果再算上车辆保险、保养、折旧等等乱七八糟的开销,我反而觉得 Car2Share 还挺合算的。 不确定因素是如何保证每天都预约到车子。可行的解决办法是提前很久预订……因为每个网点的车子数量不一,我们所在的朝外 SOHO,运营方投放了四台左右的车子,如果平台上用户多到一定程度,这几台车肯定是供不应求的。 而主打上班族人群,就意味着要把网点车位设置在办公楼的停车场里,如何平衡车位数量(运营成本)和用户需求,可能需要运营方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模型。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 Car2Share 要重点宣传自己和 SOHO 的合作了。 … 继续阅读
「GeekCar Daily」10.31:奔驰将在德国建立电池工厂;现代起亚就油耗造假事件与美方达成和解
奔驰将在德国建立新电池工厂 据外媒报道,奔驰目前正准备在德国建立新的电池工厂。新电池工厂位于德国德累斯顿地区,将于 2018 年正式开工。相比于之前的电池工厂,新工厂的生产和物流区域扩大了 4 倍,达到了 8 万平方米。未来,新工厂将会交给戴姆勒的子公司 Accumotive 运作管理,为奔驰和 smart 等电动汽车供应锂电池。 奔驰把新电池工厂建到大众的地盘上了。 现代起亚就油耗造假事件与美方达成和解 2012 年,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曾就油耗造假事件对现代起亚进行过调查,之后现代起亚承认了造假行为。最近,双方终于达成了和解。现代起亚将向美方支付 2.79 亿美元罚款并签署和解协议,美方也将停止针对起亚现代油耗造假事件进行调查。 花钱消灾这个道理同样适合在美帝。 美国汽车租赁网站 Getaround 获丰田 1000 万美元 C 轮投资 据外媒报道,美国汽车租赁网站 Getaround 获得了 1000 万美元的 C 轮投资,投资方包括丰田汽车、三井住友银行等机构。Getaround 成立于 2009 年,目前在美国已经拥有了将近 30 万的用户量。通过 Getaround,租赁人只需以最低每小时 5 美元的价格就可以租用车主的汽车。 这个资金量级,相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太小了。 英国首批无人驾驶汽车不会进行特殊标明 据外媒报道,英国首批无人驾驶汽车将不会在车身上进行特殊标明,目的是为了防止其他司机故意「 欺负」 它。2018 年,英国将准备开始 100 辆沃尔沃自动驾驶汽车的上路测试。一旦路上其他车辆违规驾驶,自动驾驶汽车将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为了保险起见,英国人做出了不「 区别对待」 的选择。 一辆好的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不怕被欺负。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自动驾驶汽车应该优先保护乘客还是行人?奔驰给出了一个答案
自动驾驶汽车的诞生让人们意识到了技术的优越性,只不过很多人在自动驾驶汽车的伦理道德方面依然争论不休。比如在发生事故时,应该优先考虑乘客安全还是行人的安全?假如有一群孩子们在路上奔跑而车辆又无法及时减速,同时道路的另一边就是悬崖。面对如此两难的情形,自动驾驶汽车又将会如何处理?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律师、政策制定者、交通监管机构全部感到很为难,甚至还有人专门为此建立了科学研究中心。目前,大多数的汽车制造商也只是让谷歌带头去进行讨论、调查和研究。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奔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家百年车企将伦理道德重心偏向了车内成员。 谁来承担法律责任? 在前一阵结束的巴黎车展上,奔驰驾驶辅助系统和主动安全部的负责人 Christoph Von Hugo 说,未来奔驰旗下所有的 4 级和 5 级自动驾驶汽车都将选择优先保护车内乘客,当然,如果在交通事故当中可以避免伤亡那就再好不过了。 尽管世界上尚未有一家交通监管机构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伦理道德做出过规范,但可以想象的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伤者或者受害者的律师会将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当做是一起蓄意谋杀案件。就像人类司机发生交通肇事一样,自动驾驶汽车的制造商也将被起诉。 面对很有可能会发生的自动驾驶汽车事故责任归属问题,一些汽车制造商则做出了表态,奥迪相关负责人说,从明年的自动驾驶版本奥迪 A8 开始,奥迪将会承担 3 级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所有法律责任。沃尔沃也发表声明,当他们在 2020 年开始销售自动驾驶汽车后,公司也将承担交通事故的全部法律责任。 自动驾驶汽车真的更安全了吗? 汽车制造商们之所以敢于承担事故责任,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他们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美国交通运输部的研究数字显示,94%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只不过,一旦进入自动驾驶汽车时代,人们的出行交通安全又将面临新的挑战。与人类驾驶员的逻辑思维不同的是,自动驾驶汽车上的激光雷达、摄像头以及传感器种类繁多且性能参差不齐。通常情况下,售价越高的自动驾驶汽车在安全性方面将会更有保障。这也意味着穷人只能使用性能并不完善的自动驾驶系统,人们的安全指数将与收入成正比关系。 面对这个问题,Christoph von Hugo 说,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十分复杂,交通路况当中也有很多不能预知的风险。奔驰将会开发更加先进的 4 级或者 5 级自动驾驶汽车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德国瑞士边境的 Immendingen 地区,戴姆勒奔驰集团已经花费了 2 亿 5 千万美元来升级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设备。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的逐步提升,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伦理道德问题可能将不会像今天看起来那么重要。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进入电动时代,奔驰就靠它?
在今年的巴黎车展上,奔驰带来了 Generation EQ 概念车。和奔驰以往的概念车相比, EQ 是最为接近量产车的一款概念车。 EQ 不仅是一款概念车,也是奔驰一个全新的电动车品牌。这款车也基本代表了奔驰未来几年电动车产品的发展方向,它将会和和 宝马「i」 品牌直接竞争。 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厂商开始加入电动车阵营,也说明「 电动化」 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了。 一辆不再是「 样子货」 的奔驰概念车 EQ 的全称是「Electric Intelligence」,也代表着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电动化、智慧化。先来看大家喜闻乐见的外观,它长这样: 从外观上看,它没有其他概念车那样「 张牙舞爪」 的造型,反而还有点像一辆普通奔驰 SUV。为了保证 EQ 有超低空气阻力系数,这款车使用了摄像头来代替后视镜,并且使用了隐藏式门把手和雨刮。同时,奔驰在车内外都是用了灯带来勾勒线条。 奔驰是一个很追求空气动力学的车企,在此前推出的 F 015 到 IAA 概念车身上就有所体现。戴姆勒公司的设计负责人 Gorden Wagener 说,EQ 这款车代表了奔驰的设计哲学,为电动车奠定了与众不同的设计语言。(想知道以后奔驰电动车长什么样,看看 EQ 就知道了)人机交互方面,奔驰在车内安装了一块 24 英寸 TFT 屏幕,兼具传统仪表盘和中控屏幕的功能,看上去倒有点新奔驰 E 屏幕的影子。在方向盘上,有两个 OLED 触摸板,用户可以用大拇指来控制车内大屏。 这款车另一个经典的奔驰元素,就是座椅调节按钮,请看下面这张图: 动力方面,EQ 前后轴各一部电机,总共最大输出功率为 300kW,可以让车在 5 秒内加速到 96 公里/小时。它的电池组位于底盘,容量为 70kWh,满电续航为 500 公里,支持快充和无线充电。 关于充电这件事,奔驰畅想了一下未来,他们希望未来充电 5 分钟就能为车增加 160 公里续航。 反正是「 设想」,说出什么样的数据都不为过… 既是一辆车,也是一个「 生态」 EQ 不仅仅是一辆概念车,奔驰想把它打造成一个「 全面的电动化出行生态系统」(又是生态…)。在这个生态中,包含了奔驰的产品、服务、技术和创新,可以全面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 这些「 套话」 都是什么意思?举两个例子。 技术方面,EQ 本身是一个全新打造的模块化平台。它的每个主要部件都有很强的可扩展性,适用于轿车、coupe、敞篷以及其他车型。未来,奔驰通过 EQ 平台可以打造出各个级别的电动车。 服务方面,奔驰在 EQ 车内加入了 HERE 高精度地图,能以 3D 的方式呈现车周边的建筑,并凸出标志性建筑(广大路痴的福音)。这套高精地图中储存了每条弯道的曲线半径、大小和位置等信息,有了这些数据,车辆就可以知道何时转向、变道,这是未来实现高级自动驾驶的基础。 奔驰方面表示,未来会朝着「 传感器融合」 的方向发展,最初系统只是「 辅助」 的角色,未来逐渐发展出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除了车自身的自动驾驶功能外,也加入了 Car-to-X 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V2X」,它可以和周围基建设施、其它车辆进行通信,避免意外。 顺便提一句,HERE 地图是奔驰、宝马和奥迪共同投资的一家高精度地图公司。所以未来在宝马、奥迪车内看到 HERE 地图千万别觉得奇怪。 关于奔驰的未来,奔驰全球总裁蔡澈说了四点,包括:互联、自动驾驶、共享和电动化,EQ 则是这四点的集中体现。 从宝马的「i」 品牌到奔驰「EQ」 品牌,最近连玛莎拉蒂都说要造电动车了,电动豪华车领域变得热闹起来。而各大品牌关注的点都很集中,比如电动化、互联化和自动驾驶等等。 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忘了电动车「 先驱」 特斯拉,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紧张?到现在为止,特斯拉的 Model S/X 都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电动化竞争对手。当奔驰、宝马的电动车产品在 2020 年前后上市时,势必会对特斯拉造成影响。 回到我们前面说的奔驰,聊一个现实的话题。众所周知,中国是奔驰的重要市场,而 EQ 系列电动车要想在中国有所作为,国产化就成了必须的一步。是继续在北京奔驰生产,还是像大众一样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这应该会是下一个悬念。 最后吐槽一句:奔驰啊奔驰,你知不知道在中国,有一辆电动车,也叫 eQ?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虽然和奔驰合作了,但是微信并不想让你在车里聊天、刷朋友圈
去年三月,腾讯 QQ 宣布和宝马合作,宝马车主可以直接在车载中控屏上使用 QQ 功能。 当时,更多人好奇,为什么不是微信? 于是,在一年半之后,微信官方宣布,微信互联和奔驰正式达成合作。号称「 连接一切」 的微信,终于在官方层面迈出了和汽车有关的第一步。 但是,微信并不是想让车主在车载大屏上聊天、刷朋友圈。最先上线的功能非常简单:将目的地信息通过微信发送到车机导航。 具体来说,奔驰车主在微信聊天界面里长按朋友发来的位置信息,选择在奔驰车这一「 设备」 内打开,这个地址信息就会被同步到车载系统里,车主可以马上通过车机开始导航。 功能很简单,但是应用场景很明确,也确实是想解决很多人的痛点:很多人开车的时候,在手机上收到朋友发来的位置信息,然后又要手忙脚乱的在车机里输入目的地,再开始导航。而我们都知道,在车载导航里输入、查找目的地的体验其实并不好,尤其是德系车。(直接使用手机导航的另当别论)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宣传,微信还通过 H5 的形式,用一个「 约宵夜」 的场景展示了这个功能。 微信的「 主动出击」? 很自然的,我们有必要把微信+奔驰和宝马+QQ 的合作做个比较。 一个事实是,微信和 QQ 在腾讯的系统里分属两个团队,所以,确实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开放接口这件事上的态度差异,以及对车内应用场景理解的差异。 宝马之所以没有和微信合作而是选择了 QQ,很大的原因可能在于,QQ 开放的接口更多,而微信更加「 高冷」。微信团队可能更倾向于让车机来适应 App,这就需要车厂调整自己的软件来接入微信的 SDK,代价显得过大,性价比不高。 微信团队的技术能力毋庸置疑,想开放多少接口、实现多少功能,更多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态度。这次和奔驰的合作,更像是微信的一次「 主动出击」。 有意思的是,前一阵腾讯和车机厂商路畅合作推出了一款后装车机,出现在那台车机上的仍然是 QQ,而不是微信。 为什么是这个功能? 通过微信和奔驰合作、宝马和 QQ 合作这两个案例,我们其实也能看出微信和 QQ 在产品理念上的一些差异:QQ 想的是,我的产品怎么进入出行的场景?而微信考虑的是,如何把用户的行为模式和出行场景连接在一起?如何更好的服务用户? 所以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如果想让微信「 上车」,到底要实现什么功能?在这一点上,我想微信团队应该是吸取了宝马和 QQ 那个案例的经验,并没有盲目的去接入聊天、社交等功能,而是选择从「 导航」 这个痛点切入,打行车安全的牌。 其实实现的这个功能并不新鲜,观致逸云系统里的「 去接 TA」,就是类似的功能,也是试图把微信和车连接起来。但是,观致并没有直接和腾讯合作,只是使用了腾讯的通用接口自己进行的开发。 观致的相关负责人告诉 GeekCar:「 目前观致所实现的功能牺牲了很多体验,如果是官方层面的合作,所实现的功能肯定不会这么简单。」 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未来微信对于车内应用场景的渗透,也一定不仅仅是这个小功能这么简单。如果微信主动开放更多接口呢?它的想象空间可能会非常大,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微信互联现有的一些功能和案例。 当然,在这里面,车厂的态度和思路,也是相当重要的。 不过,在极豆车联网 CEO 汪奕菲看来,虽然微信官方做了尝试,但是未来他们或许不会和车子有更深度的整合,在功能的取舍上一定有自己的底线。至于和奔驰合作做前装,更像是市场品牌策略,未来也一定会做到后装市场。在极豆自己推出的后装车机里,就整合了微信的功能。 如果从整体的层面来看腾讯对于车内应用场景的理解,他们显然是进步了。而当很多人都觉得应该把微信移植到车内的时候,其实更应该考虑的是,聊天、朋友圈这些功能,是否真的对于行车有所帮助,还是会反过来影响驾驶安全?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功能?什么又是微信真正想做的事情?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