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地图的进车姿势:专注导航,拥抱汽车

· Dec 11, 2014

博世 mySPIN 推出的时候,在国内首批合作伙伴中,我们发现了搜狗地图专为车内场景开发的搜狗导航(车机版)。之前当百度、高德聚焦于 O2O 之争时,搜狗地图却显得有些低调,不但没有参战,反而宣布将更加专注于出行导航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现在看来,其实是早就瞄准了车联网领域。 搜狗地图总经理 孔祥来,因其超过 15 年的地图从业经历,被大家称为地图行业的老兵。在 GeekCar 内部,他被称作「 老孔」。谈到未来地图的发展方向,他表示:「 占领汽车这个用户场景,比如布局车联网,尝试汽车与手机互联方案,这是明年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实,搜狗地图已经连续参加了两次 GeekCar 的线下活动,在「 未来导航带我们去哪」 活动里,搜狗地图副总经理 庞欣做了题为《移动端导航和 PC 端导航的差异化》的主题分享,而在「Any car My car」 活动里,老孔和其他几家 App 公司聚到一起,聊的是移动互联网以什么姿势进入汽车的话题。 在老孔看来,在汽车的使用场景下,用手机导航最关键的欠缺是:手机屏幕不够大、声音不够大、续航有问题,而把手机和车机连接起来就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它的实质是把车机做成手机的「 大外设」,手机是主要的运行环境,车机提供更好的屏幕、扬声器、麦克风、以及给手机充电的能力,软件在手机上跑,借用汽车的硬件。 这次搜狗地图通过博世 mySPIN 系统进入汽车后,老孔强调,「 进车后不能着急做差异化,还是要坚持先把导航基础体验做好。现在各家导航还没有达到去做差异化的程度,也没有达到用户的满意度,最基本的都没有达到最好,贸然差异化会得不偿失。导航厂商要做的第一步是先把导航最本源的功能做好,差异化是下一步的事情,现在过分的强调差异化并不合适,很容易为了差异化而差异化。」 也许这就是搜狗地图不去跟 O2O 这个大潮的原因,先解决好「 去哪儿」 和「 怎么去」 这两个本质问题明显在搜狗地图看来更重要一些。老孔自曝说:「 在搜狗地图内部,我们把导航的体验拆成多个指标,从专业角度将用户出行前、出行中的涉及到的功能和体验进行详细的拆分,然后从每一个小的需求点入手,设定指标和评价体系,每个指标都有团队跟进,包括指标的打分标准、迭代、回收用户反馈。」 O2O 看重的是地图作为入口的价值,但是汽车同样也是地图服务很重要的入口。老孔说,「 就目前 O2O 态势而言,人们总会选择最直接的入口来获取服务,但地图现在最需要的是『 进车』」。 事实上,搜狗地图一直都在寻找拥抱汽车的机会,和博世 mySPIN 的合作就是双方一拍即合的结果。汽车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跨界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博世和搜狗地图之所以能比较快的「 结合」,原因就在于,搜狗地图无论是在技术实力,以及配合程度、推进速度上,都和博世很合拍,使得搜狗地图最核心的导航技术能够通过 mySPIN 系统,顺利的从手机延伸到汽车。 当然,也正是得益于移动互联网行业与汽车行业的加入融合趋势,互联网公司才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进入汽车。面对汽车这个新战场,各大互联网地图厂商的进车姿势显然各不相同,而这仅仅只是竞争开始的第一步,未来他们面对的挑战还很多。但无论怎样,产品品质永远是基础,也是互联网地图需要坚持的核心竞争力。

联手四维图新,Tesla 在中国终于可以使用导航了

· Nov 19, 2014

即使是面对广州车展这种「 盛会」,Tesla 也非常拼的制造新闻。今天他们宣布,即日起会通过无线推送的方式更新车载系统软件 v6.0,为 Model S 用户升级车载导航服务。 这意味着,Tesla 的那块 17 寸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终于不再是「 摆设」 了。 Tesla 的导航系统采用的是 Google 的地图,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它在中国并没有办法正常工作。从现在开始,这种局面将发生改变。 中文导航被集成在 6.0 的系统软件里推送给用户,安装完成之后,就可以让车主驾驶 Tesla 的时候不再依赖手机导航。 导航特点 从我们掌握到的信息来看,这套中文导航系统可以使用拼音键盘进行地址的输入,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语音输入。长按方向盘右侧相应按钮,可以启动语音命令,直接说出想去的目的地即可。 除此之外,这套导航系统还整合了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信息,可以在地图上方便地查看车辆附近的超级充电站和曾经去过的充电站,并可快速实现导航,获取行车路线。至于为数不少的目的地充电桩,则需要在系统的百度搜索里面进行搜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6.0 的软件更新里,还加入了基于地点的智能空气悬挂功能。 怎么升级? 怎么给 Model S 升级中文导航?大体有两个步骤。 首先,下载并安装 6.0 版本的系统软件,这个软件通过 3G 或者 Wi-Fi 的形式下载,下载到车上完成升级后可以使用所有 6.0 版本的新功能,但是导航和地图还不行。 接下来,要根据系统的提示,下载导航地图,地图的大小约为 3.5G。后台下载不会影响到车的使用。通过 Wi-Fi 下载,速度较快,而使用 3G 下载甚至需要几天的时间,如果在下载过程中 Wi-Fi 信号丢失,下载会暂时终止。 不过,升级中文导航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车子必须选配了技术套件。特斯拉亚太区工程部门负责人王文佳告诉我,这是因为地图导航系统需要技术套件的支持,而 6.0 版本的系统其实并不需要。 四维图新给 Tesla 「 接腿」 据特斯拉方面透露,这套导航系统使用的是四维图新的地图数据。 特斯拉提供中文导航服务是迟早的事,只是我们此前一直好奇,到底会使用谁家的导航地图?这次尘埃落定,四维图新最终搞定 Tesla,对于他们来说,虽然 Tesla 汽车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四维图新进入那块 17 寸大屏,显然是让自己的「 逼格」 再次提升了。 又少了一个让特黑拿来说事的理由,特斯拉的这次「 接腿」 非常有必要。至于导航的实际表现?等我们测测再说。

车机导航行不行(5)——长安 CS75 导航评测

· Nov 19, 2014 333

现在是 2014 年,如果你买的车里没有个导航,可能都不太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了。但是,有没有是一回事,是否好用又是另一回事了。现如今的车机导航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从这个疑问出发,我们策划了《车机导航行不行》系列选题。我们会陆续对不同档次、品牌的 2014 年新款车进行导航系统评测。 本期评测车型:长安 CS75,这款车的导航系统供应商是高德。 评测地点:重庆 操作方式及界面: CS75 导航采用触摸屏操作,屏幕尺寸为 7 寸, 除了中控区的「 导航」 快捷键,没有其他实体按键或旋钮可以操作导航。 触摸屏的手感一般,触摸反应速度不算很好,并且有时需要用力触摸才有反应。 值得表扬的是,CS75 的导航可以和仪表盘中央的液晶显示屏联动,那个小屏幕上可以显示一些基本的导航信息。 导航界面方面,按钮和菜单都是采用黑灰的主色。和之前评测的 2008 相比,地图配色和整体界面质感方面有改进的空间。 常用快捷按键被放在了界面底栏,分为「 菜单」「 周边」「 搜索」「 地址簿”、「 常用」 这几项。平时,只有「 常用」 会一直显示,其他几个默认隐藏,需要通过左下角的半书名号图标唤醒。「 常用」 里面包括了模拟导航、删除导航路线、保存当前线路、记录轨迹、回家、导航语音频率选择这几项内容。通过左上角的显示模式图标,可以在车头向上、北向上、3D 模式之间一键切换。 目的地搜索: CS75 如果要搜索目的地,可以从底栏里面进入「 菜单」,然后在「 找目的地」 里面,包括了关键字搜索、首拼搜索、周边搜索、十字路口、历史目的地、常用地址簿这几个选项。 另一种方式使用底栏里面的「 搜索」 或者「 周边」 查找目的地。「 搜索」 等同于「 关键字查询」,「 周边」 就是查找周边的兴趣点。 输入的时候,系统可以进行联想搜索,比较便利。 关键字搜索默认是手写输入法,另外可以在中文、英文、手写、首字母四种输入方式之间切换。支持联想输入。 不过,如果输入的是路名+门牌号这样的复合地址时,并没有给出结果,建议直接搜索兴趣点名称。 「 周边」 搜索被分成了三页共 16 个大类。 CS75 在目的地搜索里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有个「 旅游指南」 的分类,在这里可以搜索一些旅游景点,会有相关的景点介绍,也可以直接把景点设置为目的地。 实际导航表现: 说实话,这次在重庆的测试,让我第一次感觉到手机导航的力不从心。 这主要是因为重庆的立体化特征,CS75 的导航在两方面给出了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一是语音播报的「 上下坡道」,二是关键点位的分屏 3D 显示。 如果是在北京,可能并不会对这两点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甚至在测试 2008 的时候,上下坡道的说法让人觉得不太习惯,但是这种播报方式却特别适合重庆这样的城市。至于 3D 显示,手机导航碍于屏幕尺寸限制,并不会有太多分屏显示甚至 3D 显示的内容,但是车机导航却可以轻松的做到。在重庆,没有这种关键点位的放大以及 3D 视图,确实非常抓瞎。我特意在同一路段同时打开车机和手机导航,结果是,车机导航完胜。 重庆是一个非常好的检验导航水平的地方,在重庆开车,对导航的依赖程度会非常高,其中会涉及到定位精度、地图表述方式等很多细节的内容。而这辆 CS75 至少让我在重庆没走错路。 总结: 通过这次测试就可以看出来,不同的城市风貌其实是需要不同的导航语言体系和指引方式的。长安 CS75 是重庆的地产车,在导航里表现出了对重庆的先天适应性,不知道这是否是刻意为之的。

车机导航行不行(4)——标致 2008 导航评测

· Nov 18, 2014

现在是 2014 年,如果你买的车里没有个导航,可能都不太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了。但是,有没有是一回事,是否好用又是另一回事了。现如今的车机导航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从这个疑问出发,我们策划了《车机导航行不行》系列选题。我们会陆续对不同档次、品牌的 2014 年新款车进行导航系统评测。 本期评测车型:东风标致 2008,这款车的导航系统供应商是高德。 操作方式及界面: 标致 2008 采用的是 7 英寸触摸屏,并没有实体按键可以操作导航。虽然方向盘上有多功能按钮,但是没有和导航功能相关联。 触摸屏的手感和灵敏度可以接受,基本处于中规中矩的水平。 界面方面,以黑色为主色调,辅以和车内氛围灯一样的淡蓝色,总体界面风格算是比较年轻化的。事实上,标致和雪铁龙的很多车型在车机 UI 上都是大体相同的,区别只是主题配色等方面会根据车型不同有所修改。 导航主界面上,分布着当前道路名称、放大缩小按钮、回主界面按钮、导航菜单按钮等。按钮的分布并不影响地图的查看,但是如果能增加一个搜索目的地的按钮就更好了。在地图界面上可以快速切换「 北向上」「 车头向上」「3D 显示」 这三种地图模式,但是 3D 模式的显示范围只有大约 1 公里左右。 2008 的导航从界面到菜单逻辑方面,属于比较清楚的那种,上手起来没什么难度,按钮的指示性也很明确,符合我们惯常的思维习惯。 目的地搜索: 2008 的这套导航只能靠触摸操作,但是在目的地搜索这个环节,没有实体按键的缺点并没有凸显出来。这个导航系统的目的地搜索,在我们评测过的车型里属于非常方便快捷的。 在导航菜单里,一般我们会用到的就是「 输入地址」 和「 兴趣点」 两个功能。进入「 输入地址」 的界面,可以非常快速的在「 关键词搜索」、「 交叉路口搜索」、「 地址搜索」 之间一键切换。而进入「 兴趣点」 界面,系统会列出十多个大类的兴趣点。 这套导航重点突出的是这两个类型的目的地搜索方式,再结合里面具体的搜索分类,其实是非常合理的一种设计,在使用的时候,能给人一种思路特别清晰的感觉。我们一般会在两种情境下使用导航,一是知道自己大概要去的地方,但是不知道怎么走,这个时候对导航的需求是快速定位以及准确的路线,这属于比较明确的需求。第二种情况是我们有模糊的需求,比如「 吃饭」、「 住宿」,往往需要导航为我们找出附近的相关地点,属于结果导向的。 2008 的这套导航对于「 需求」 的理解很到位。尤其是对于第一种需求,表现是,搜索目的地非常快捷方便。支持首字母、手写、全拼等输入方式,同时具备联想功能。比如搜索「 北锣鼓巷」,直接用首字母「BLGX」 就可以快速找到,联想功能又可以帮你快速的锁定下一个字母,而在手写的时候,先写出「 北」 字,后面几个字几乎完全用触摸选取就可以了。 用「 地址」 模式搜索,输入「 北锣鼓巷」 之后,给出的结果是这条路上所有的 POI 信息。如果用「 关键字」 搜索「 北锣鼓巷」,结果直接就是这条路。在用了几个模糊词进行查询之后,我大概摸清了搜索结果的排序规则:比如,以「 酒店」 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会按照「 名称长度」 和「 距离」 两个规则排序,而「 名称长度」 又优先于「 距离」。另外,在搜索关键词的时候如果能把兴趣点名称写得具体一些,回更加快速的找到需要的目的地。在我测试地点旁边有一个晨光文具店,我用关键词「 晨光」 进行搜素,在结果列表的第六页找到了这店铺,如果搜索的时候加入「 石佛营」 几个字,就会非常快的找到。 而对于「 兴趣点」 这种搜索方式,看起来和「 关键词搜索」 有些矛盾,不过「 兴趣点」 更偏重的是搜索当前位置周边的地方。系统一共提供了 5 页共 21 种兴趣点分类,每个分类里又有若干小类,详细程度足够能满足要求。在优先程度上,第一页里的「 标致」「 商务休闲」 两类应该被第二页的「 餐饮」「 住宿」 代替,因为后两者的使用频率要高一些。 测试的时候,我的位置在石佛营东里附近。如果在兴趣点查找页里点「 详细」,会给我列出 100 页共 500 条兴趣点,最远的一个兴趣点距离我 586 米远。兴趣点的丰富程度还是不错的。 实际导航表现: 2008 的导航在目的地搜索上有不错的体验,那么它实际导航过程中的表现又怎样呢? 结论是,如果你是一个注重结果的人,那这套导航完全及格,如果你注重过程,那可能它做不到完美。 很贴心的一点是,不管是否设置了导航路线,系统都会在经过摄录点位的时候自动发出声音提醒。 路径规划方面,系统提供了「 快捷」、「 最短」、「 优化」 三种规则,另外可以选择「 避开渡口」、「 避开收费站」、「 避开高速」。不过,「 避开渡口」 这个使用频率应该很低。在导航中,可以随时添加途经点,途经点的获取和普通的搜索目的地是一样的。 在关键节点,系统会自动分屏显示并且自动缩放。分屏的模式包括 3D 实景和路口放大图,另外在立交桥下也可以放大显示。如果人为的用放大缩小按钮改变了地图比例尺,系统在没有收到下一个操作的 20 秒以后会自动改变成操作前的比例尺大小。 导航时的语音播报声音比较自然,但是例如「 前方两公里下坡道」 这种播报方式,和我们平时的理解方式有些差异。在北京这种地方,一般的说法是「 出主路」、「 进辅路」 等等,但是「 上下坡道」 的播报方式在去重庆评测另一款车的时候,却恰好有了用武之地,因为重庆确实非常立体。 这套导航可以自动重新规划路线,不过在我的使用过程中,它的规划能力和我实际的行驶意图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当然,这个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也是因人而异的。 总结 总体来说,2008 的导航算是好用,这更多的是因为它的设计更加符合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改善的余地。 目的地搜索是最大的亮点,POI 也足够丰富,但是在实际导航过程的一些细节上,还有改进的余地。

光导航不够啊,还要「导」天气!

· Nov 10, 2014

GeekCar 前不久举办过关于「 未来导航带我们去哪儿」 的活动,也一直在关注着导航相关的产品以及公司动态。各家导航在地图数据上精益求精、深挖交通实时信息、引入各种丰富信息(餐馆、酒店、加油站等)的时候,我觉得有必要脑洞再大开一点:能不能给我「 导」 一下天气呢?!!! 比如,身边的妹子想看唯美的雪景,那么能打开导航地图软件输入最近的下雪的目的地吗?再比如,一群揪住青春尾巴的骚年们看了《后会无期》之后,也来一趟长途公路之旅,那么能不能在路线地图商同时显示出天气状况呢? 这事儿我觉得还挺意思的,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们,这个 idea 给你们,也算是为自主导航做出贡献了。(哈哈哈)来看看美国的「 导」 天气应用 EDD 最近美国 NWS(国家天气服务中心)开发了一款有力的工具 EDD:可以让用户可以创建「 天气地图」,显示温度、天气状况等信息,并且能够显示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用户线路上的天气情况,相信这在方便用户旅途需求的同时,也激发了地图商们的想象力。 这款应用甚至可以让用户利用雷达和卫星图像以及高空天气探测气球的信息来在路线上进行标注,进而可以做到旅程危险预测(the travel hazard forecast)。 首先,在地图上面选择好出发点以及目的地之间的行车路线(当然你要步行那也是可以的),像谷歌地图等一样路线一般选择最短路径(当然这些算法是可以优化的)。比如下从美国华盛顿到圣特路易斯的路线,你想顺道拜访一下在克利夫兰(Cleveland)的亲戚,那么就可以把克利夫兰在地图上标为一个航点。下图显示的是从芝加哥的 Sault Saint Marie 到缅因州的 Caribou,并且附加了条件在底特律和克利夫兰作为中间停留,不用穿越到加拿大,最后就显示了 3 条不同的路线,地图上还同时显示了天气图标、温度等数据信息以及旅途的一些其他条件信息。 EDD 应用是怎么预测路线上某地天气等情况的呢? 当你把鼠标拖到应用上某个地方的时候,预计的达到时间以及相应时间的天气立马就是显示出来。这主要是根据路线的距离和行程的时间来进行数据测算:比如上面的路线例子中,距离为 1695 英里,假设设定在 25 小时左右的时间赶到,那么会在每隔一定的公里数,地图上就会相应标出预测出的天气情况(风、雪、雨、雾等),具体数据(温度、雨雪量、风速等)以及你需要应对或者关心的一些事项。 整个路线都会颜色显示,颜色从绿色渐变到红色分别表示出路途的潜在危险:绿色代表天高云淡阳光明媚,当然红色就代表这里可能有暴风雨的危险了。 关于地图更多的畅想 上面聊到的在地图商显示出天气的这个例子,给我们倒是了一些很好的启示,这实际上是 GeekCar 关于导航地图活动上聊到的「 复合导航」 这个概念的延伸。未来的地图基于根本的「 找路」「 规划路径」 上面一定会附加着丰富的信息,一些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的基于地理位置的商户信息(加油站、餐馆、酒店、风景区等),还有一些就是比如和 地理位置相关的地点的文化社会信息的推送(比如这里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环境等),当然也有本文中提到的天气这一和出行密切相关的信息。 本文中这种天气和地图功能的整合的应用,能够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相信国内的这些家地图厂商也会考虑,在手机或者是车机导航上面都进行这方面数据的整合。当然天气的数据要利用比较权威气象机构的资源,两个领域的合作估计在中国估计会遇到更大的「 行政障碍」,不过消费者的需求,科技的进步会战胜这些障碍,创造出更好的产品。 畅想一下:希望用不了多久,那些骑行在 318 国道上入藏的骚年们,能够用国内的可「 导天气」 的地图更方便安全地去高原「 朝圣」…… 图源:NWS EDD

导航软件的地图是怎么来的?

· Oct 21, 2014 333

平常我们使用导航有两种情景:一种是使用 PC 或者智能设备上的地图软件来导航;另一种是使用更专业的车载导航或者手持 GPS 。不管怎样,这两种导航方式都需要事先绘制好一张地图。那么问题来了:导航的地图究竟是怎么来的? 从地图的采集到最终应用在导航软件,整个过程将涉及到地图学、地理学、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等跨学科知识。我们尽量用浅显的语言解释整个制图过程。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两个概念。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地理信息系统。通俗的说是将实际的地形、建筑等地理信息转换成数字模式,可以将这些数字化了的信息进行存储、分析、管理、计算等操作。 POI:Point of Interest,即兴趣点。一个 POI 可以是一栋房子、一个商铺、一个邮筒、一个公交站等。传统的地理信息采集方法需要地图测绘人员采用精密的测绘仪器去获取一个兴趣点的经纬度,然后再标记下来。 GIS 和 POI 是构成导航内地图不可或缺的两个信息,这些信息在地图上以不同图层显示出来。经过对图层的叠加,显示进行表达的过程。对地图应用目标不同,叠加图层也不同。比如你想查看卫星图,选择「 卫星图层」 就可以直接显示出来。 地图数据来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就被当做一项极为重要战略物资。《管子•地图篇》说,凡主兵打仗,必须先看图,知地形,才不致失利。所以在战争前先一定要先派出很多间谍去绘制敌方地图,然后以绝密文件形式传送回来。这种人肉绘制地图的方法不仅耗时费力,对绘图者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只要出现一丁点差错,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于是,先人创造了许多制图的方法,最出名的有刘徽的《海岛算经》,裴秀的《制图六体》等著作。现代制图更多的是依靠卫星、航拍或者地图采集车。当然,在某些特殊的地方还是需要靠人背着设备去采集信息。 地图数据分为这几大类: 1. 底图数据: 底图就是地图中最基本的图形数据和一些相关附加信息。底图数据来源有三个: 官方地图: 地图厂商从政府测绘局购买其发布的权威地图。这种地图比我们日常街上买的地图更加精确丰富。 实地外采: 实地外采就是测绘人员利用专业仪器,在实地环境中测绘得到数据。这种实地外采精度高,置信度高,但是缺点是成本高,周期长。所以这种实地外采越来越少的被地图厂家采用。 航片卫片: 通过自己拍摄或者购买高精度航空照片或者卫星照片,作为底图数据。这种地图数据被绝大多数地图厂商采用。目前航拍或者卫星地图精度已经可以达到 0.05 米甚至更精确,这个精度已经足够所有地图生产商使用。 2.POI 数据: 上面已经解释了 POI 数据的概念,我们这里只讨论 POI 数据来源。 通过数据采集车采集:采集后数据通过手工标注。这种方式适合大规模采集标注,效率高成本低,尤其适合沿街的店面和场所的采集和标注,是目前数据采集供应商的主要采集手段之一。 通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利用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采集:它是对上一种采集方式的补充,比较适合变动频繁的商户位置。 地址反向编译:这种方式通过门牌地址号码,运用算法进行定位标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成本非常低,但是精度和准确度都不高。 从互联网或者企业获取:这些 POI 直接从专业网站抓取或者购买(比如大众点评,携程)。一些企业也可以利用这些地图开放的 API 服务为自己互联网产品服务。 POI 数据不需要很多资质限制,所以提供 POI 数据的服务生比底层数据供应商多很多。比如图吧就是主要的 POI 数据供应商,很多时候大家互相购买,补充自己的地图。 3. 其他数据: 其他常见数据图层包括交通状况图层、卫星图层、三维图层、街景图。交通状况图主要依赖于安装在出租车上的 GPS 采集实时数据,或者通过激光测速仪、摄像头、雷达测速等专业设备采集交通路况信息。三维图层主要依靠激光扫描和手工建模。街景则依赖实地拍摄。 数据处理 在我们获得这些数据后,需要对这些数据需要进行模型化处理。目前有两种建模方式: 矢量模型:         栅格模型:           我们目前在互联网公开服务中,或者绝大多数手机 App 里看到的,都是基于栅格(瓦片)模型的地图服务。其实对于某一块地方的描述,都是通过 10 多层甚至 20 多层不同分辨率的图片所组成,当用户进行缩放时,根据缩放的级数,选择不同分辨率的瓦片图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地图(由于一般公开服务,瓦片图都是从服务器上下载的,当网速慢的时候,用户其实能够亲眼看到这种不同分辨率图片的切换和拼接的过程)对于矢量模型的电子地图来说,所有的数据以矢量的方式存放管理,任何地图元素和数据都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分类组成,或者划分成不同的图层。各种图层之间关系可以很复杂,例如可以将所有的道路数据做成一个图层,也可以将主干道做成一个图层,支路做成另外一个图层。图层中数据归类和组合比较自由。 而对于栅格模型(瓦片图)来看,图层的概念就很重要的,由于图层是生成制作出来,每个图层内包含的元素相对是固化的,因此要引入一个底图的概念。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包含了最基本,最常用的地图数据元素的图层,例如:道路,河流,桥梁,绿地,甚至有些底图会包含建筑物或者其他地物的轮廓。在底图的基础上,可以叠加各种我们需要的图层,以满足应用的需要,例如:道路堵车状况的图层,卫星图,POI 图层等等。 底图通常是通过选取必要地图矢量数据项,然后通过地图美工的工作,设定颜色,字体,显示方式,显示规则等等,然后渲染得到的(通常会渲染出一整套不同分辨率的瓦片地图)。 当然,即便在瓦片图的服务中,在瓦片底图之上,依然能够覆盖一些简单的矢量图层,例如道路走向(导航和线路规划必用),POI 点图层(找个饭馆加油站之类的)。只不过瓦片引擎无法对所有地图数据构建在同一个空间数据引擎之中,比较难以进行复杂的地图分析和地图处理。 那么既然瓦片图引擎有那么多的限制和缺陷,为什么不都直接使用矢量引擎呢?因为瓦片图引擎有着重大的优势: 1. 能够负载起大规模并发用户,矢量引擎要耗费大量的服务器运算资源(因为有完整的空间数据引擎),哪怕只是几十上百的并发用户,都需要极其夸张的服务器运算能力了。矢量引擎是无法满足公众互联网服务的要求的。 2. 由于地图美工介入的渲染工作,瓦片图可以做得非常好看漂亮和易读,比较适合普通用户的浏览。 后续工作 对地图数据进行加工后,整个地图制作就基本成型了。地图厂商需要将做好的地图进行实地测试,保证地图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最后这些原始地图数据在相关部门做保密技术处理和审查。通过审查后,电子地图就可以公开的在网上发布或者销售。至此,整个地图制作过程基本结束。一般来说,地图厂家还会进行地图数据的更新,更新的频率每家各不相同。只有地图数据更新,才能保证用户在使用地图时候不会出错。 以上便是对整个地图制作过程做了一个简单的描述,希望大家能获得一些地图制作相关的知识。 特别感谢知乎用户@天光,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引自他 知乎上的回答 。

车机导航行不行?(2)——沃尔沃 S60L 导航评测

· Oct 17, 2014 333

现在是 2014 年,如果你买的车里没有个导航,可能都不太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了。但是,有没有是一回事,是否好用又是另一回事了。为了弄清楚车载导航是否好用这个问题,我们找来了几辆 2014 年新款车,看看它们的导航到底好用不好用。 (注:文中小图均可以点击放大)这个系列的第二篇,我们来聊聊沃尔沃 S60L。其中会有一些 2014 款和 2015 款的对比。 S60L 的导航供应商为高德,为前装导航产品。 操作方式 S60L 和老款沃尔沃车型的控制方式基本一样。控制导航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分别是中控台上的一体式按钮旋钮,另外就是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两种方式的操作基本类似,方向盘上的滚轮和中控台的旋钮控制地图的缩放,方向盘滚轮向下按压的效果相当于中控台上的确认键。沃尔沃的导航不支持触摸操作。 界面 这套导航系统的 UI 设计还是挺好的,配色清晰明了。在视图上,2015 款 和 2014 款相比有个变化:2014 款可以设置双屏显示,但是 2015 款取消了这个设置,而是在重要的节点自动切换成双屏模式,但是普通情况下是单一屏幕模式。在实际导航中,分屏模式可以看成是解决地图自动缩放问题的办法。 目的地搜索 在车载导航中,搜索目的地的成本很高,一是输入繁琐,二是地图数据中可能并没有你要的兴趣点信息。带有 Sensus 系统的 S60L 可以通过 volvo on call 呼叫语音中心,让他们帮助搜索导航目的地并且下发到车机。 从车机本身来说,S60L 可以按照地址或者兴趣点来进行搜索。按照地址搜索,需要先选择目的地所在的省、市、区。以我们去的张北中都草原为例,它位于张北县 207 国道旁,搜索的时候,要先「 变更区域」,把我们所处的北京市变成河北省,然后在河北省的列表里搜索张北县。这个列表列出了所有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域,所以列表会很长,搜索的时候可以利用中控台上的数字键进行首字母快速检索,不过一开始我们并没有留意屏幕上的这行提示,仍然是用旋钮不停的往下翻。选择好张北县之后,进入输入道路名称的界面,在这一步里需要用旋钮选择出路名里每个字的首字母,然后确认。所以我们依次选择 ELQGD(207 国道),然后确认,就可以找到它。需要说明的是,在输入首字母的时候,系统会在后台进行检索,例如当你输入字母 E 之后,它会搜索所有以 E 开头的兴趣点和道路名,然后在字母选择界面把下一个字母里不可能的搭配变灰。 在 POI 搜索方面,可以按照名称搜索,同时也支持类别搜索。直接搜索名称的话,也需要和地址搜索一样输入目的地的首字母。和地址搜索不同的是,「 更改区域」 的步骤被挪到了首字母选择界面里。 不管是地址搜索还是兴趣点搜索,沃尔沃的导航不支持汉字输入,完全用首字母来代替。 另外,还可以进行「 互联网搜索」,这也是 Sensus 系统的一个新功能。不过搜索的步骤也比较多,并且需要联网。 导航表现 S60L 的路径规划比较合理,计算路径的速度也比较快。在去张北草原的时候,包括推荐路径在内,系统共计算出五条不同的路线。走完整个 200 多公里的路程,我们发现,系统的推荐路线还是比较靠谱,也确实是最好的一条路线。 在系统里面,可以设置选择路径的原则,这个比较类似于高德地图手机 App 里的使用习惯,用惯了手机端高德导航,再用这套车机,在规划路线方面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适应。 预估时间:预估时间基本靠谱。它可以结合路况信息来进行时间预估,所以比较实时。 定位能力:搜星速度没问题,偏航后可以重新重新规划路径,重新规划的这条路径也比较合理,这一点也和手机端的表现类似。 语音提示 开车听着音乐的时候,导航的提示音对于音乐的干扰并不大。S60L 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是,先把音乐声音压低,然后导航提示音出现,不管是压低的音量还是导航的音量,都是很合适的,不会给人很突兀很不适的感觉。 导航过程中,语音提示的频率比较低,当然这也跟我们在高速路行驶有关,在市区行驶中,提示就相对多一些。在直路上行驶,提示少反而是件好事,但是在面对立交桥、匝道等情况时,就需要语音和画面的提醒必须到位并且清晰易懂。 这辆车的语音控制在涉及到导航的时候,有几个小问题,比如,当发出取消路径导航指令的时候,它会向你确认一遍是否要取消导航,一般来说,这个指令是有很强目的性的,加入确认的步骤有些不够直接。在用语音的方式搜索兴趣点的时候,只能搜索车辆附近兴趣点,有些局限性。 路况信息:Sensus 系统带有实时路况功能,在检测到当前路径遇到拥堵的时候,会自动提示车主是否选择新路径,并且会在对话框里加入可以节省的时间,以及和原路程的距离比较,然后让用户选择是否绕行,这个功能非常好用。 总结 新款的沃尔沃 S60L 和老款相比,其实在导航方面改动还是比较大的,这主要是指,通过呼叫中心和 3G 联网,让导航有了除车机本身以为的更多连接能力,直接的表现就是,可以通过呼叫中心设置目的地,可以获取实时路况以躲避拥堵,还有就是通过互联网搜索目的地。 在上路行驶的过程中,导航的路线规划和引导都做得不错,界面看起来也比较舒服,总的来说就是让人感觉到「 实用」。

苹果有意给 iPhone 开发增强现实导航系统

· Sep 06, 2014 333

根据美国科技媒体 appleinsider 报道,苹果公司近日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交两项新的专利申请。这两项专利主要涉及到使用 iPhone 摄像头,内置传感器以及其他配套软件生成周围环境的虚拟地图。这表明苹果公司有意在内置导航功能上增加增强现实(AR)技术。 系统首次使用 GPS,Wifi 信号强度,传感器数据等其他信息完成定位,然后软件将下载周围环境的三维地图模型,包括附近建筑和兴趣点。如果仅仅采用传感器数据,可能导致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信息不能完全匹配。苹果的解决方案是利用 iPhone 摄像头生产实时视频流,用户可以通过手指缩放拖拉或者其他手势将虚拟元素与现实照片匹配。匹配完成后,用户可以得到周围的建筑和道路名字,周围商业信息甚至可以看到建筑内部结构。 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这项专利会不会用在未发布的 iOS 8 上,目前苹果已经拥有了大量关于 AR 在地图上应用的专利。显而易见的是苹果显然不会满足 iOS 内置地图现有功能,这也暗示了它在室内定位雄心勃勃的计划。 增强现实(AR)是目前最热门的科技话题之一。包括 Google 在内一些成熟企业和硅谷创业公司,已经将这种技术应用到个各种场景。Geekcar 也多次在之前文章也提到,欢迎大家搜索相关内容。

Sygic GPS:世界装机量最大的离线导航应用

· Jun 27, 2014 333

传统的车载导航设备正在被能力更强,数据更新更及时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催枯拉朽地淘汰掉。其中,Sygic GPS 导航作为个中翘楚,是目前世界上装机量最大的离线导航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