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Car Daily」3.15:现代起亚将研发「AlphaGo」汽车
现代起亚将研发「AlphaGo」 汽车 最近一段时间,相信大家已经被谷歌人工智能 AlphaGo 与李世石之间的围棋大战疯狂刷屏,5 局 4 负的结果显然刺激到了韩国人的神经。现代起亚就受到了 AlphaGo 的启发,想要把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相结合,表示未来将投资约 110 亿人民币用来研发自动驾驶汽车,计划在 2020 年 推出自动驾驶量产车型。 知耻而后勇,看好现代起亚。 宝马考虑自主研发打车系统,同 Uber 竞争 Uber 的成功让一些车企也想在打车服务领域分一块蛋糕。宝马目前就正在考虑自主研发一套打车系统同 Uber 竞争。负责宝马汽车服务业务的董事 Peter Schwarzenbauer 表示,公司将继续拓展自己的汽车共享服务,向搭车方向发展。如果正式决定开发打车系统的话,将基于宝马的汽车共享系统 Drive Now。 Uber 已经快成所有公司的公敌了。 小米将面向发烧友推出智能自行车 小米曾经众筹过云马 C1 电动自行车,售价 1999 元。这一次,小米将推出由自己投资的初创公司 iRiding 打造的一款名为「QiCycle」 的智能自行车。不过,想要购买自己第一台智能自行车的年轻人可能要失望了,这台自行车的售价也许会达到 3000 美元,目标消费人群主要为自行车发烧友。这款智能自行车采用重量只有 7 公斤重的碳纤维材质,配备运动传感器和计量器。 这一次,我连小米都买不起了。 Uber 向莫斯科政府妥协,将开放数据 一向强悍的 Uber 最近向莫斯科政府妥协了。在未来,Uber 在莫斯科将只招募出租车司机并且会将交通数据和司机数量向政府汇报。莫斯科交通运输部部长 Maxim Liksuto 曾表示,如果 Uber 拒绝向莫斯科政府妥协,交通部会要求警方和法院法官禁止 Uber 在莫斯科运营。Uber 不愿意放弃莫斯科市场,还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将运营的城市数量从 7 个扩大至 17 个。 Uber 很强悍?战斗民族表示不服。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2.26:小米独轮平衡车发布
小米独轮平衡车发布 小米发布了全新的九号单轮平衡车,车身重量 10.5kg,最高时速可达 18km/h,续航里程 15±3km(考虑路况、用户的不同情况),最大爬坡角度 15°。用户进行电池升级后,还能够获得 2km/h 的最高时速提升和 2 倍续航里程。支持手机 App 管理,可实现仪表盘、车况诊断、个性化设置、固件升级、新手教程、社交平台等功能。 九号单轮平衡车将在 3 月 1 日登陆京东众筹,售价 999 元。 年轻人终于有第一辆单轮平衡车了。 Uber 司机自主研发打车软件 由于 Uber 和 Lyft 在美国下调了打车价格,部分司机对此十分不满。其中来自纽约的抗议团体 Uber Drivers Network(Uber 司机网络)经过一年时间的开发,发布了一款叫做 Swift 的打车软件,想要取代 Uber 和 Lyft。 不过目前为止,我们还没了解 Swift 推出的具体时间和城市。 打车价格这件事,是不是也得考虑乘客的感受。 特斯拉推送 7.1.1 系统更新 在推送的 7.1 系统中,特斯拉增加了遥控泊车和召唤功能。仅仅过去了一个月,特斯拉又通过 OTA 推送了 7.1.1 版本系统更新,完善了手机 App 的遥控操作。 更新之后,特斯拉车主可以设置三种方式开启遥控功能。用户只需单击 App 中的开启键或长按车钥匙中键,车辆即可激活。第三种方式是车主在车内双击停车键,并在中控屏上选择「 前进/后退」,下车关上车门后即自动开始泊车。 接下来该期待遥控驾驶功能了。 打车 App Gett 融资 4 亿美元死磕 Uber 为了和 Uber 抗衡,以色列打车应用 Gett 计划募集 3~4 亿美元,完成融资后估值约为 20 亿美元。 Gett 创办于 2010 年,目前在包括纽约、伦敦、莫斯科和特拉维夫等全球 57 座城市开展业务。相比于 Uber ,Gett 仅提供高级轿车服务,并且没有采用类似 Uber 、滴滴等企业的的动态定价,而是在高峰时期也固定费率。 Uber 还是树大招风。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Weekly」这周发生了哪些与「交通」有关的事?
过去的这一周,如果让我总结主旋律,一方面应该是人与交通工具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应该是交通工具本身。 人与车的关系正在发生改变 前几天,Elon Musk 来到了中国,跟清华的学生聊了聊情怀,第二天又讲了讲 7.0 固件的事。(据说来中国是 Musk「 强烈要求」 的)相信有很多中国特斯拉车主刚刚升级到了 7.0 版本固件,它的 AutoPilot 功能包括了自动车道保持、自动变道和自动泊车等。 对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Elon Musk 在面对中国媒体时表示,双手千万别离开方向盘。在外国网友的测试体验中,也有人发现这套系统存在 bug,主要表现是车子在某些情况下会偏离当前车道。怪不得 Musk 反复强调别松手… 当然,除了特斯拉,沃尔沃、丰田、本田、日产等车厂也都说在 2020 年前后推出自动驾驶汽车(但是自动驾驶程度不太一样)。 其实在商用车领域,也有公司使用了自动驾驶技术。 澳大利亚力拓集团最近买了 69 辆自动驾驶卡车,这些车由一千多公里之外的珀斯市工作人员进行操控。工作人员事先将矿区地图输入车载计算机,其相关系统会自动设置卡车的行进路线。除无人驾驶卡车外,力拓目前还在试验无人驾驶的火车和机器人采矿。 在这种场景下,人类已经不再是车辆的物理操纵者,一个人可能同时控制着很多辆车,工作的时候看看有没有报警灯闪就行。 其实共享交通公司也在做自动驾驶,Uber CEO Travis Kalanick 在上周「 官方确认」,Uber 正在研究自动驾驶汽车,已经从卡内基梅隆大学招募了专家,但进度落后于谷歌等巨头。 现在的一些辅助驾驶技术,已经不需要司机一直操控车辆,由车代替人类司机来决定是否超车、转弯。未来,人类的角色就会慢慢向「 接受服务」 的一方转变,车变成了「 服务方」。 回归到交通工具本身 在充电网络、电池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混合动力车型就成为了更好的选择。很多厂商也把发展混动车作为自己的公司战略,比如丰田就曾宣布在 2050 年基本停止销售汽油和柴油动力车型,发展混动车、燃料电池车和纯电动车。 沃尔沃也没闲着,上周他们首次在中国公布了自己的」 新能源战略」,未来沃尔沃想要在整个车系中全面引入插电混合动力系统。他们有一个「三步走」战略:「发展高效发动机、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使用纯电动并最终实现零排放」。 未来汽车的动力类型是越来越多了,混动是挺好的,但是现在还是有点贵… 而除了四个轮子的,在个人交通工具领域,小米在上周推出了一款「 九号体感平衡车」。这辆车使用 30 颗 18650 锂电池,续航 22 公里,最高时速 16km/h,卖 1999 元。 随着小米的进入,「 个人交通工具」 板块应该会比原来更热了,当然,后续肯定还有巨头进入。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供选择的个人交通工具是越来越多了。 最后再来看看共享交通。滴滴在上周向 App 端接入了两个功能:「 滴滴巴士、滴滴试驾」,而乐视宣布投资易到用车,并且获得了对其的控股权。乐视+易到,未来能有什么玩法,也是挺让人好奇的事儿。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10.20:自动驾驶卡车开进了澳洲矿区
澳洲矿区使用了自动驾驶卡车 澳大利亚力拓集团最近买了 69 辆自动驾驶卡车,这些车由一千多公里之外的珀斯市工作人员进行操控。工作人员事先将矿区地图输入车载计算机,其相关系统会自动设置卡车的行进路线。 除无人驾驶卡车外,力拓目前还在试验无人驾驶的火车和机器人采矿。 乐视控股易到用车 前天的传言,昨天被证实是真的了。中国最早的互联网专车平台易到用车获得来自乐视的 D 轮融资,乐视成为战略投资者,取得控股地位。有消息称,这一轮融资是 7 亿美金,但是没有官方确认。 易到也真是不容易,这次解决了资金的问题,可以专心做产品了吧?而乐视又是怎么想的呢?据说过两天有发布会。 滴滴巴士正式进入「 滴滴出行」App 昨天,滴滴出行 App 里正式出现了「 巴士」 功能,用户升级后即可使用。加上之前的出租车、快车、专车、顺风车、代驾,滴滴出行一共有了 6 个产品线。目前滴滴巴士仅覆盖了北京和深圳,有 700 多条线路,超过 1500 个班次。另外,滴滴还和企业用户达成合作,开通了员工专线,比如顺丰、华为、OPPO、联想等。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通 GeekCar 专线… 小米发布售价 1999 元的平衡车产品 今年 4 月 15 日,小米旗下的 Ninebot 宣布全资收购 Segway。就在昨天,雷军正式发布了「 九号体感平衡车」,售价 1999 元,可以续航 22 公里。这款平衡车能通过蓝牙和手机连接,可以查看行车数据、进行固件升级等。 这是小米造的第一辆车,估计以后还会推出各种「 小米+」 产品。在交通工具领域,不知道小米是不是也在下一盘大棋……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没想到小米造的第一辆车居然是这样
自从今年 4 月 15 日,小米旗下的生态链公司 Ninebot 宣布全资收购「 平衡车鼻祖」 品牌 Segway 之后,我们就一直期待着雷总能够给我们带来「 年轻人的第一款平衡车」。 这个日子终于来了。 10 月 19 日,在小米的次世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正式发布了「 次世代」 产品——九号体感平衡车。 「 次世代」 平衡车 先普及一下概念,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等,市面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种。 平衡车主要是基于「 动态稳定原理」(Dynamic Stabilization)来运行的,能够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平衡。具体到操作方式上,当人重心前倾时车体向前,重心后倾时车体后退。 这辆「 九号体感平衡车」 除了能够骑之外,还能通过手机 App 进行蓝牙连接,可以遥控调整车速与方向,还能够查看平衡车的时速表、行车数据,进行故障自检、固件升级等(这不就是典型的互联网产品么)。 具体的一些细节参数: 重量 12.8 kg、载重 85 kg;使用 30 颗 18650 锂电池;最高时速 16km/h;续航里程 22km;配备两个 350W 电机,最大功率 2100W;最大爬坡 15 度;防水等级 IP54 ,等等。 为了保证安全,小米还提供价值 169 元的全套护具,并且随赠 12 个月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我看来,平衡车上路毕竟还是有一定危险性,这些保障算是良心。 为什么这么便宜? 在我们的印象里,自平衡车一直是有钱人的玩具,Segway 和 Ninebot 的两轮平衡车,价格分分钟就是上万的节奏,小米平衡车这次 1999 元的售价,看起来又要「 击穿行业底价」。 他们对平衡车干了什么? 我首先在某东和某宝的众筹平台上分别找到了两款同类产品。碰巧的是,这两款产品的众筹底价分别是 1999 和 1899 元。我们可以从参数图上看出,在性能方面三款产品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异。 我采访了小米平衡车的相关负责人,他表示,从硬件成本上,自平衡车的价格其实并没有那么昂贵,之前超高的定价更多的是为了符合其市场定位(类似于高端玩具)。 小米模式的介入则给了这个市场一种「 新的玩法」,即用硬件成本来决定售价(2000 元左右的售价其实还能保证一定程度的利润)。同时,收购 Segway 之后,小米平衡车在品控、技术等各方面其实都是按照之前的「 万元级别」 去制造的,更多的不同其实只是性能的减弱,而非质量的降低。 对于小米的这种能力,我们应该早就习惯了吧。 使用场景依然有限制 从这个售价,再加上小米本身的品牌影响力来看,我们可以想象「 九号体感平衡车」 的销量肯定不会差。 不过这样的产品真的适合日常出行的各种场景吗?我觉得未必。 自平衡车本身定位就是短距离出行,所以关键还是要尽量满足短途的各种场景(上学、上班、买菜、接孩子、装逼等等)。虽然相比于万元级别的 Segway ,小米平衡车体积更小,可以轻松放进后备箱,但在实际使用中,小米平衡车的结构(不能折叠压缩体积)注定不方便随身携带,这就局限了使用场景。 例如你想要去趟超市,开开心心骑着小米平衡车,到了超市你发现,锁在停车场不合适、拿着又太沉(12.8kg 毕竟也不轻),这会儿就有点尴尬了(当然这只是我能想到的其中一个场景)。 反倒是对于那些开车、有后备箱的人,以及只是用于公司和家里两点一线通勤的用户,小米平衡车相对更合适。 从小米方面得知,他们做这台产品主要由 Ninebot 进行主导(小米主要在供应链方面提供帮助和管控),更多的是想要给大家一个能够体验的新「 玩具」,毕竟国内平衡车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小米在不断的突破自己的边界。既然正式进入了交通工具领域,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在这方面再做点别的呢?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 9.22: 小米智能车充曝光
1. 小米旗下首款智能车充曝光 最近,小米智能车充曝光。这款产品由小米生态链企业睿米科技推出,目前正在众筹阶段。车充输入电压 12-24V,双 USB 输出可达 5V 3.1A(15.5W),单口输出可达 2.1A。内部电路设计有温度、短路、过流等 8 项保护技术。还具备蓝牙 4.0 音频播放功能,兼容 FM 87.5-108MHz 频段,可以通过手机 App 操作。小米车充售价 59 元,将于 10 月份上市。 「 年轻人」 的第一款车充来了,车在哪呢?? 2. 滴滴为联想集团提供企业用车 联想集团与滴滴企业版签署用车战略合作协议,滴滴将成为联想企业用车服务商。为此滴滴为联想订制了企业用车 App,API 接口直接接入联想集团的办公系统,联想管理员可以锁定员工上车地点,在系统中设置出发地或目的地,便于出行报销的管理。 到底是女儿重要还是生意重要? 3. 苹果造车又有新消息了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 苹果 已经制定计划在 2019 年交付首款电动汽车。为此苹果已经为汽车开发项目(Titan)聘请了汽车工程师和高管,并计划将团队规模扩大至 1800 人。报道还声称虽然苹果聘请了自动驾驶领域的专家,但首款汽车不是全自动驾驶汽车。 这么多料,我到底该信谁的?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 8.13:当小米遇上滴滴
1. 滴滴和小米要合作了 昨天,滴滴在微博发布了一张海报,表示将与小米展开合作。双方计划推出「 一键叫新品」 活动,用户打开滴滴打车 App 下单,就能预约小米发布的最新产品(很有可能是红米 2),并且解决配送问题。当然,这样的活动在我看来,还是炒作大于实际意义。 2. 谷歌更名 Alphabet,还得看宝马脸色 谷歌刚刚宣布成立新的控股公司 Alphabet,但很不巧的和宝马旗下公司重名了。宝马 Alphabet 主要面向企业客户提供汽车租赁服务,同时还拥有 Alphabet 的相关域名。宝马表示,目前已经正在研究谷歌是否侵犯其商标权。谷歌更名之前,可能真的没有问过宝马答不答应吧。 3.Uber 中国计划在国内单独上市 Uber 中国战略负责人柳甄表示,作为独立运营的公司,Uber 中国将谋求在国内上市。本土化之后的 Uber 目前已经拥有有百度、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神州数码等多家合作伙伴。而 Uber 母公司的身份更多是孵化器和战略投资人,同时给予技术支持。然而这在我看来,本土化之后的 Uber,那也还是 Uber 啊,好像并没有什么改变。 4. 用一条短信攻破 OBD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将来自法国公司 Mobile Devices 的 OBD 安装在了一辆雪佛兰科尔维特汽车上,之后通过向特定的手机号发送短信,就能取得车辆控制权,轻易控制雨刷和刹车,甚至在低速时让刹车失灵。虽然我们最近可能有些过于放大黑客对于车辆安全的危害,但关乎生命再小心也是合理的啊。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小米汽车传闻被证实 多项专利曝光
(转载自腾讯数码)近日,小米科技的多项与汽车有关的专利在国家专利公告系统中公开,这意味着以智能手机起家的小米很可能涉足汽车产业,不过小米官方尚未回应此事。 根据专利申请文件显示,小米已经申请了关于车辆定速巡航、车辆操控、车辆导航、停车信息预测等十几个智能汽车方向的发明专利,而这家科技公司涉足汽车领域的传闻也一直不绝于耳,此次的专利申请似乎也印证了这方面的事情。 从申请文件来看,小米似乎对于汽车产业涉足较深,其申请的定速巡航与车辆控制都是传统汽车厂商的看家本领,而车辆导航与停车预测才是科技企业的强项,这样看来小米似乎想要「 包揽」 有关于汽车科技的大部分核心技术,而不像其他科技/互联网企业那样,专攻车载互联方向。 今年以来,国内多家科技/互联网企业宣布进入汽车领域,乐视、百度甚至都有了造车的计划,目前看来小米也要杀入这一战局,毫无疑问汽车行业在未来 2-3 年将迎来一场巨大的改变。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易到用车+小米,「爱情结晶」叫 Mi-car
易到用车是擅长玩「 跨界」 的主儿,小米想搞汽车的心思也是「 路人皆知」,如果在一篇新闻稿里同时出现这两家的名字,那这很有可能是个「 大新闻」。 今天,我们就收到这么一篇新闻稿:易到和小米「 手牵手」 了。 在图片里的这辆雪佛兰科迈罗上,易到用车和小米的 logo 异常醒目,而「Mi-car」 的字样占据了更大的面积,这就是易到和小米合作的实物了。 这辆科迈罗之所以被叫做「Mi-car」,是因为它的中控台上被加入了一台小米 Pad。 从我们掌握的信息来看,这台小米 Pad 除了具备普通平板设备的功能外,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 解锁以及启动车辆「。扫描车门贴纸上的二维码,可以对车辆进行解锁,进入车内之后,也可以像滑动解锁 iPhone 一样滑动启动汽车。 另外,和易到用车业务有关的一些功能,也可以通过这台小米 Pad 实现,比如查看订单等等。新闻稿里说,「 司机与乘客将可以实现与中控系统的直接对话,甚至直观触摸实现各类 App 功能调用。简单实现行车状况的监测。可随时升级和扩展的功能中心,应用端迭代什么的都不是问题。总之,智能终端一切可想象、可实现的,现在,这样的一台 Mi-car,他完全做到了。」 翻译成我们能理解的话就是说,对外,这是司机和乘客沟通的渠道,对内,这是监测车辆状况的窗口,而至于更多的功能,想象空间巨大。 我们很想去亲身体验一下这辆科迈罗,但是被易到方面婉拒了。易到用车市场部品牌总监胡续雷告诉我们,这辆车在改装厂完成了和车辆硬件有关的各种改装,后续还会进行试跑等测试工作。目前,仅仅在这一辆车上进行了改装,后续的使用范围,将是易到里面那些挂靠在租车公司名下的车辆。 更详细的信息并不是很多,而且目前也仅仅是处于「 试验」 阶段,所以现在过多的探讨 「Mi-car」 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只是知道,这是周航和黎万强在一次会面里碰撞出的想法。 思维活跃的航叔能有这么多「 跨界」 的玩法并不奇怪,而对于需要寻找汽车「 入口」 的小米来说,跟航叔玩这么一次也并不会有什么损失。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易到和小米这次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软件层面的内容,而是涉及到了汽车硬件的层面。从 iPad 诞生的那天起,这种把平板设备引入汽车并且改装硬件的做法,就有很多国内外的 Geek 在不断尝试。 再来看看新闻稿怎么说:「 以往看来,以手机或平板为代表的手持终端设备只能和车辆这样的产品进行基于蓝牙或者 WiFi 的浅层连接,只能进行音频或者部分数据的交换,而 Mi-car 的出现让用户看到更有趣的玩法,硬件设备也有了更加深度的服务模式。智能设备的趋势已经锐不可当,「 智能改装」 也成为继传统改装之后,改善用户习惯和体验的一大趋势。」 我们理所当然的会追问,易到和小米未来还会不会「 玩得更大」?对此,易到方面表现出一种「 天机不可泄露」 的姿态,当然,这并不出人意料:以后的动作几乎是一定会有的,只是不知道他们到底会玩出什么花样。不过,不管是 Mi-car 还是其他,我们希望它不只是噱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