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奔驰、宝马、大众外,你也应该看看法兰克福车展上的这些中国品牌

· Sep 18, 2017 333

如果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哪些汽车品牌表现最强势,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是奔驰、宝马、大众等德国本土车企。不过,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在展会现场看到了一些中国品牌的身影。而这也让我感到好奇,这些中国车企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来到法兰克福车展,而他们在现场又透露了哪些战略细节? WEY:为国际化战略预热 既然谈到了法兰克福车展上的中国品牌,第一个要说的肯定是 「WEY」。即便与丰田、雷诺、现代等车企同处 8 号馆, WEY 展台的热闹程度也丝毫不落下风。这一次,他们带来了两款常规车型(VV5、VV7)、两款混动车型(VV5s、VV7s)、一款插电混动车型 P8 以及一款纯电动概念车 XEV。 在与 WEY 品牌项目副总监沟通之后,他告诉我, WEY 选择参加法兰克福车展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他们想要让更多外国人认识到 WEY 品牌,新品牌在去年才刚刚成立,尤其是在国外的知名度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另外,他们对于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 WEY 品牌想要让外国人意识到,中国车企一样有能力打造出优秀的产品。 第二, WEY 品牌参加法兰克福车展还可以提升品牌在国内用户心目当中的形象,魏建军认为,德国是全球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敢于把自己的产品带到这里一定有很大的信心。 其实,关于此次 WEY 品牌参加法兰克福车展,杨红雷还向我透露了一些细节:包括丰田、雷克萨斯以及达契亚等车企的负责人以及一些经销商也来到了 WEY 展台亲自体验产品。实际观察之后我也发现, WEY 展台的参观人群数量的确不少,仅凭外观来看,相当一部分国外潜在用户对于他们的产品都表现出了很大兴趣。 至于 WEY 品牌的未来发展战略,魏建军在现场透露, 明年他们 还将推出两款纯电动车型。 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 WEY 品牌也会逐渐走向国际化,首个国外登陆地点就是北美市场,随后陆续向欧洲市场推出。之所以这么做,在长城董事长魏建军看来,北美是全球汽车行业当中状况最复杂的市场,攻下了这片市场,其余地区就会轻松一些。目前,他们已经筹建了北美的销售团队, 2021 年就将计划登陆北美市场。无论是从用户认知层面还是产品定位层面都能看出, WEY 的野心远远不止国内市场,整合全球资源实现国际化战略才是他们现在思考的重点。 奇瑞: EXEED TX 全球首发 除了刚才提到的 WEY 之外,奇瑞也参加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不过与略显强势的 WEY 相比,奇瑞的声量似乎小了一些。他们这一次一共带来了 EXEED TX、瑞虎 7、瑞虎 5X 以及今年上海车展上展示过的瑞虎轿跑概念车。当然,重点产品一定是 EXEED TX。单纯从产品定位来看,EXEED TX 要高于艾瑞泽以及瑞虎系列。新车基于奇瑞的 M3X 平台打造,兼容轿车和 SUV 车型,同时还可以开发插电混动车型以及传统动力车型。 今年的广州车展, EXEED TX 将会正式在国内亮相,明年 10 月在国内上市。未来,奇瑞还打算将这款车型销售到欧洲、中东以及南美市场。 而在谈到参加法兰克福车展出于什么目的时,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基本与 WEY 相同。不过实际对比下来,奇瑞展台对于参观人群的吸引力的确有限。 有意思的是,在 EXEED TX 身上,我们还能看到另一个大公司的元素——百度。这辆车搭载了基于百度 Apollo 开放平台的 DuerOS 智能车联解决方案。奇瑞一直是百度在汽车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这辆车将来量产,不出意外的话也会搭载 Apollo 计划的解决方案。 恒源汽车:将重心放至欧洲物流车市场 与前两家乘用车品牌相比,恒源汽车可能有一些人还不是特别了解。其实早在今年 3 月份的时候,GeekCar 就报道过他们的发布会。而这一次在法兰克福车展,他们则带来了「街坊」( Neibor)、「迈乔」(Metro)两款产品。恒源汽车由原 UT 斯达康创始人王祖光创立,针对这个品牌的运营战略以及参加法兰克福车展的目的,我也与他进行了交流。「街坊」Neibor 王祖光告诉我,扩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恒源汽车还准备通过「 街坊」、「 迈乔」 两款产品打通欧洲物流车市场。他认为,在「 场景重要性」 前所未有的今天,物流车市场要比乘用车市场更值得深耕,而恒源汽车看中的就是欧洲市场对于物流车的需求空缺。现阶段在法国,「 街坊」 的售价不到 1 万欧元,而「 迈乔」 的售价则为 1.8 万欧元。他们还打算与德国一家物流公司合作,未来在慕尼黑建立工厂投产物流车。「迈乔」(Metro)除了制造环节之外,恒源汽车还准备在德国以及法国推出物流车租赁服务,具体租赁价格为 35 欧元每小时。考虑到物流车的应用场景,未来他们同样准备研发自动驾驶平台。只不过,恒源汽车只负责搭建平台本身,至于自动驾驶系统所需要的具体软硬件则交给服务商来做。王祖光告诉我,这有点类似于苹果 App Store 的商业模式。 选择参加法兰克福车展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恒源汽车在欧洲的影响力,在与王祖光交流的短短半个小时内,展台上已经陆陆续续来了好几批感兴趣的人群。在大家都将注意力放在乘用车市场上时,恒源汽车却以场景作为突破口选择物流车市场作为发力点,另辟蹊径的做法是否能够收到成效也让很多人开始期待。 其实除了刚才提到这几家企业之外,宝沃这一次也参加了法兰克福车展,他们还发布了一款 ISABELLA 概念车,看起来还颇有美感。 无论如何,这场在德国举办的高规格车展当中,能够出现几家中国车企的面孔都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这不仅说明了中国造车力量正在崛起,同时也意味着全球市场正在给予中国车企更大的关注度。如果肯把眼光放得更远些,说不定今后中国造车力量可以占据更有利的市场地位,相信大家也都在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UT 斯达康的创始人也造车了,他说「PPT 造车终能实现」

· May 27, 2017 333

提起 UT 斯达康,很多人都会唤起一段记忆,毕竟小灵通手机几年前也算红遍大江南北。如果我告诉你 UT 斯达康的创始人也加入到了造车行业队伍当中,不知道你会不会感到一丝意外或者惊喜? 事实是这样,2013 年 UT 斯达康创始人王祖光组建了一支团队,同时还成立了一家叫作「 恒源汽车」 的公司。如果只听名字,你可能会觉得有点不起眼,但就是这样一家新造车团队,却得到了薛蛮子、李开复、徐小平、蔡文胜等投资大佬站队。就这样,故事慢慢变得有意思了起来。 公司成立第一年,恒源汽车在华盛顿发布了一款电动物流车康彼「 kombi」。2014 年,他们则收购了欧洲 CITELEC 电动物流车的所有知识产权。到了 2015 年时,恒源汽车的第一款物流车迈乔「Metro」 样车下线。 一个平台和三款整车 这一次,他们在杭州带来了一个平台和三款整车。新平台叫作「 容大智造」,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这个新能源汽车平台聚合了 4 家技术研究所、 6 款正向开发的整车体系、 9 家汽车组装厂以及 150 余家零配件供应商。目前,容大智造平台的产品定位于轻型新能源商用物流车,主要针对商用客户。平台上生产出的汽车分为城市物流车和全地形物流车两大类,城市物流车主要用于城市或者城市郊区的物流业务,而全地形物流车则用于农村包括非道路的物流业务。 另外,他们的产品生产逻辑与大家通常理解的「 冲压、焊接、涂装、总装」 四大工艺也有很大差异,容大智造平台直接采用分散式组装的方式造车。 至于刚才提到的三款整车,分别为城市微型物流车「 街访 」Neibor 、全地形农用车「 吾牛 」Altera 以及此前曾经发布过的迈乔「Metro」。 左为 「 街访 」Neibor,右为 「 吾牛 」Altera 迈乔「Metro」 在去年开始量产,一共分为 200 和 200L 两款车型,前者使用了电池容量为 8.64kWh 的铅酸电池,而后者则使用了 25kWh 的锂电池组。两款车型的最大续航里程分别为 80 公里和 240 公里,电机功率为 18kW 和 24kW。 迈乔「Metro」 截至目前,他们还没有公布迈乔「Metro」 的售价。但王祖光在现场透露,这款车型预计在 7 月中旬上市销售,今年的交付量大约在 4000 辆 到 5000 辆左右 ,明年的计划是 5 万辆。简单来讲,迈乔「Metro」 的定位应该是一款走量的车型,再加上主打物流场景这个概念,这也让我们想到另一款类似的车型:开云 PICKMAN。当然,两款车型能否构成直接竞争关系还是要等到迈乔「Metro」 上市之后才可以确定。 不得不提一个人 关于恒源汽车,不得不在这里提一个人:薛蛮子。这位从不缺乏故事的投资大佬与汽车行业其实早有渊源。除了很早之前投资过汽车之家之外,他还曾和李想共同投资了低速电动车厂商米儿。对了,薛蛮子还是 UT 斯达康的创始人之一,这其中的关系还请大家自己理清。 关于恒源汽车,薛蛮子在现场也谈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恒源汽车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在一片蓝海的电动物流车上打开一个大的缺口,通过这个缺口挖掘一个平台。其中,人才和钱格外重要,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因为恒源汽车的对手太弱了。 在发布会现场,王祖光抛出的一个观点非常有趣。他认为,等到容大智造平台足够强大的时候,PPT 造车就可以实现。只要提供需求和参数,他们就可以造出车。 只不过,我想现阶段大家关注的可能并不是 PPT 造车的可能性,众多投资人追捧的电动物流车最终能否打开市场缺口或许才是重点。关于这个疑问,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得到答案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